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行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71.10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及致病机制摘要:目的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及致病机制。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某儿童医院呼吸二科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
将临床表现、体征及影像学特点符合“支气管肺炎”和/或“大叶性肺炎”及“肺不张”、并在住院期间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68例。
根据电子支气管镜下结果,将患儿分为塑型性支气管炎组(PB组)及非塑型性支气管炎组(非PB组)。
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症状、病原学及电子支气管镜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PB组55例,非PB组213例。
PB组患儿年龄大于非P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93,P<0.05),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B组患儿发热(χ2=3.217)、气喘(χ2=4.371)、呼吸急促(χ2=9.515)、胸腔积液(χ2=44.792)的发生率及发热热峰(t=6.004)、热程(t=5.877)、病程(Z=-11.267)、支气管镜灌洗次数(Z=-9.717)均高于非P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咳嗽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PB组肺炎支原体阳性45例,占81.82%,肺炎支原体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结论PB患儿以年长儿多见,其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且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出现胸腔积液的比例更高,进行支气管镜灌洗次数更多。
关键词: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常见病因;致病机制引言塑型性支气管炎(plasticbronchitis,PB)是一种累及各个年龄段的临床少见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气道内形成局部或广泛橡胶状管型,导致气道部分或完全性阻塞,若不及时解除气道阻塞,可引起肺通气功能障碍,诱发呼吸困难,甚至致命性呼吸窘迫,后期可遗留肺不张、闭塞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对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经支气管镜下取出或咳出物中见支气管塑型样物即可诊断。
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20XX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目录一、操作<一>儿科支气管镜的选择1支气管镜分类2.选择合适尺寸规格<二>术前准备、麻醉、操作和监护1.术前准备2.麻醉方法3.操作和术中监护4.术后监护二、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二>禁忌证三、临床诊断和治疗<一>临床诊断1形态学诊断2.病原学诊断3.活检技术<二>临床治疗1.取除气管异物2.支气管肺局部治疗术3.咯血的治疗4.气管-食管瘘,支气管-胸膜瘘治疗5.通过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6.通过支气管镜放置支架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五、消毒管理<一>支气管镜室内空气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二>医护人员的防护<三>支气管镜清洗消毒<四>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六、仪器的维护与保养支气管镜术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儿科医师的广泛重视,随着适应证的不断扩大,其己成为儿科呼吸疾病诊治中安全、有效和不可缺少的手段。
在全国各地大量应用和实践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支气管镜术的开展,经全国儿科支气管镜协作组讨论,特拟定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
一、操作<一>儿科支气管镜的选择1支气管镜分类:本指南中所述支气管镜主要指软式支气管镜。
主要有三种类型: <1>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 : 20世纪60年代问世。
主要工作原理为光源通过光导纤维传导到气管内,照亮观察物体。
物镜通过光导纤维将气管内影像传导到目镜。
目前根据镜身插入部分的直径可有5.0mm、4.0mm、3.6mm、2.8mm和2.2mm等几种。
5.0mm 和4.0mm的有2.0mm活检孔道,3.6mm、2.8mm的有1.2 mm活检孔道,2.2mm 的没有活检孔道。
<2>电子支气管镜:80年代问世。
主要工作原理同上。
支气管镜术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应用进展摘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有炎症、变态反应性疾病、先天发育畸形、异物、胸膜疾病、肿瘤等,以炎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最为多见。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原因复杂,常确诊困难,主要对症支持治疗。
软式支气管镜作为临床全新的诊疗技术,不但可以直接观察患儿气道病变位置,同时还能留取灌洗液及夹取病变组织行进一步检查,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通过近年来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治疗及应用进展等做如下概述。
1软式支气管镜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1.1 呼吸道感染1.1.1肺炎肺炎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最为常见,其中支原体肺炎是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1]。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趋势,患儿发病后,临床症状以肺坏死、闭塞性支气管炎及大量胸腔积液等为主[2]。
对通过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支原体肺炎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有效缩短患儿病程,改善预后[3,4]。
支气管镜在呼吸道炎症,尤其在清除粘液栓堵塞,促进肺复张中有重要作用,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同时可对局分泌物进行提取培养,指导临床用药或实施局部药物注射[6]。
1.1.2 肺结核小儿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结核病,儿童肺结核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且排菌少,痰菌阳性率较低,诊断困难,易误诊及漏诊。
支气管镜检查不但能直接观察病变部位,还可通过在病变部位进行灌洗、刷检、活检,帮助查找抗酸杆菌,是目前诊断支气管结核最重要的方法之一[7,8]。
1.2 支气管镜对不明原因的喘息、喉喘鸣、慢性咳嗽、咯血等症状诊治1.2.1 不明原因喘息喘息是各种原因导致胸内气道狭窄,当气流通过狭窄气道,管壁振动形成的声音。
引起儿童喘息的病因复杂,可能的病因包括哮喘、过敏反应、GERD、感染等,国外报道超过1/3婴儿罹患喘息,而反复喘息者约为1/5[9]。
郝芮[10]等通过对196例反复喘息患儿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分析指出,引起反复喘息发生原因的主要因素是气管内因素,包括单纯性支气管内膜炎105例、支气管狭窄48例、支气管软化21例、气道畸形13例、支气管异物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经支气管镜明确病因后根据病因治疗,效果确切。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诊断的先天性支气管桥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MPR、MinIp、VR。
结果:13例支气管桥中,Ⅰ型支气管桥7例,表现为正常隆凸位于T2-3平面,存在右肺支气管分支,隆凸角平均56°,支气管桥起源于隆凸下左主支气管,这个起源位置称为假隆凸,位于T4-5平面,夹角平均111°,支气管桥起源以前的左主支气管明显狭窄,宽约1~2mm,长约17mm。
Ⅱ型支气管桥6例,表现为正常隆凸位置平面无右肺支气管分支,支气管桥起源于气道更远端,供应整个右肺,假隆凸位于T4-5平面,角度平均131°,均伴气道下段狭窄,宽约2~3mm,长约30mm,4例气道下段向左侧倾斜,2例不倾斜,2例伴肺动脉吊带。
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气管、支气管、隆凸的形态、走行、管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以确定对本病的诊断,并能明确合并的其他胸部异常,应作为本病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新生儿肺气漏症群临床X线分析曹志坚,秦占雄,张茂琴昆明市妇幼保健院(650031)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及X线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及X线表现,包括自发性气漏6例,病理性气漏24例,医源性气漏17例。
均摄有卧位正位胸片,14例侧位片,7例水平侧位片。
42例有复查胸片。
结果:基础疾病有胎粪吸入综合征(MAS)13例、肺透明膜病(HMD)10例、重度窒息8例,新生儿肺炎6例,宫内感染肺炎2例,湿肺2例。
辅助通气中气囊加压4例,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7例,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6例。
4例气管插管过深。
X线表现肺间质气肿4例,纵隔积气8例,单纯气胸22例,纵隔积气并发气胸8例,间质气肿伴纵隔积气或气胸各1例,间质气肿+纵隔积气+气胸3例。
其中内侧气胸4例,前部气胸单侧19例、双侧6例,张力性气胸4例。
结论:基础疾病及人工通气/机械通气是新生儿肺气漏的主要原因。
·综 述·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陈 聪,余春梅综述,陈 静审校(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400062) 【关键词】 塑型性支气管炎; 诊断; 治疗进展DOI:10.3969/j.issn.1672‐9455.2014.12.0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455(2014)12‐1712‐02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上较罕见但病情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因其内生性支气管树样管型堵塞支气管,引起局部或广泛性支气管堵塞,导致肺部分或全部通气功能障碍,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窘迫。
塑型性支气管炎成人及儿童都可能发病,对塑型性支气管炎曾有多种命名,又称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管型性支气管炎、黏液纤维素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黏液嵌塞综合征等[1]。
目前对塑型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塑型性支气管炎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较罕见的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并不高,但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深入,临床报告病例逐渐增多。
国外有学者报道Fontan术后患儿的患病率高达4%~14%[2]。
由于塑型性支气管炎我国有记载的病例数少,塑型性支气管炎的高发年龄及性别倾向不详。
塑型性支气管炎儿童较为少见,且容易漏诊或误诊[3]。
2 临床表现及诊断塑型性支气管炎的特征性表现为咳出或取出支气管树状塑型物质,本病的其他表现无特异性。
总结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1)多伴有基础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多以发热及咳嗽起病,部分有咯血,发病初期咳嗽不剧烈,肺部体征不明显,表现无特异性。
(2)短时间内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可咳出或吸出痰栓样碎片或条索样物,经气管插管呼吸机常规通气方式不能改善通气,体格检查上肺部听诊可出现振羽音[4]、哮鸣音、病变肺呼吸音减低,X线片可见一侧或双侧肺不张,易误诊为支气管异物,但无异物吸入及呛咳史,可鉴别。
胸部增强CT可用于明确支气管型位置,便于支气管镜取出异物[5]。
气管镜检查患者的护理措施贾亚锋(太原市人民医院,山西太原030001)经验交流【摘要】目的总结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护理方法和体会。
方法收集我院200例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对患者术前常规准备、麻醉,术中配合,术后观察等不同手术阶段进行护理探讨。
结果200例患者的气管镜检查均顺利完成,且经舒适护理后无1例出现严重不适感或不良反应,患者接受气管镜检查的全程,做好全方位护理配合工作,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在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娴熟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士良好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证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顺利进行。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措失体会效果DOI:10.19435/j.1672-1721.2018.15.103支气管镜检查是利用支气管镜经口径、咽喉到气管、支气管、肺部,直接诊断和治疗气管和支气管、肺部疾病的一种诊疗技术。
其具有安全、创伤性小等特点。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可以减少患者心理和身体的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的良好配合及护理是保障支气管镜检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我院2013年开展气管镜检查所有患者200例,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在23岁~76岁之间。
主要因反复肺部咳嗽、咳血、肺不张、肺部弥漫性阴影等原因进行支气管镜检查。
1.2麻醉方法以2%的利多卡因溶液喷雾咽喉作局部麻醉,协助患者仰卧,打开气道,把口咽通气道含在口中放入一次性咽喉麻管,麻药直接喷入气管。
每2min~3min喷1次,1共喷雾3次。
每喷雾一次让患者做深度吸气,目的是让利多卡因喷雾颗粒进入气管,达到麻醉效果。
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现象。
2护理措施2.1术前护理2.1.1检查气管镜及工作站运行正常,电脑显示图像清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支气管炎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咳嗽发生的时间、诱因、性质、节律、与体位的关系、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
二、护理措施
1、提供舒适的环境,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鼓励多饮水,每天不少于 1500毫升,可达到稀释痰液的目的。
3、观察患者咳痰的难易程度,观察咳、痰、喘症状,尤其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留取痰标本送检。
4、遵医嘱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使用氨茶碱时要重点观察有无恶心、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5、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排痰,痰液不易咳出时,行雾化吸
入。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因,如受凉、劳累过度、吸烟等。
2、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方法,实施有效咳嗽。
正确留取痰标本,留取的时间宜选择在清晨,因为此时痰量较多,痰内细菌也较多,可提高检查阳性率。
晨起用清水漱口,去除口腔中的杂质,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标本盒中,不可将唾
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液中。
3、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技术。
雾化吸入时,指导患者经口呼吸,通过观察气雾的方向判断是否能真正吸入到气道,吸气相时气雾应进入气道,呼气相时喷出空气中。
雾化吸入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心跳加快、心律失常及疲劳等现象,必要时控制吸入时间在 10 分钟内。
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应即使用清水漱口。
四、注意事项
1、患儿、年老体弱者慎用强镇咳药。
2、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3、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
902研究论著新医学 2023年12月第54卷第12期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的诊治意义谢鹤 吴灿红 蔡燕杏 余仙蕾 陈宜升【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BM)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在该类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方法 收集因反复肺部感染住院的236例患儿资料,其中经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确诊TBM 37例,分析儿童TBM的临床特征及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TBM患儿与非TBM患儿的差异。
结果 TBM患儿1岁内者占比高(30/37)。
TBM患儿年龄小于非TBM患儿,住院时间长于非TBM患儿(P均< 0.05)。
TBM患儿与非TBM患儿均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男女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
TBM 患儿镜下以轻、中度及1个部位软化为主,转归良好。
结论 TBM是低龄儿童反复肺部感染、喘息的重要因素之一,TBM症状难以识别,支气管镜检查有利于及时诊治。
【关键词】儿童;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支气管镜检查;肺部感染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acheobronchomalacia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electronic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Xie He, Wu Canhong, Cai Yanxing, Yu Xianlei, Chen Yishe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II, Chaozhou Central Hospital,Chaozhou 5210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Yisheng, 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children with tracheobronchomalacia (TBM)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an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36 childr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due to recurrent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collected. Among them,37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with TBM by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Clinical features of TBM and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BM and non-TBM children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TBM children aged<1 year was high (30/37) . The average age of TBM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younger than that of non-TBM counterparts,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TBM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non-TBM counterpart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 < 0.05).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TBM and non-TBM children were cough, wheezing and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male-to-female ratio (all P > 0.05). Fiberoptic bronchoscopy found mild and moderate TBM at a single site in TBM children, and favorable outcomes were obtained. Conclusion TB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recurrent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wheezing in young children. It is challenging to identify the symptoms of TBM. Bronchoscopy is beneficial to time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 Children; Tracheobronchomalacia; Bronchoscopy; Pulmonary infection气管软化症是一种阻塞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主气道后膜松弛和冗余,导致呼吸时气道塌陷引起呼吸系统症状,仅累及主支气管,若主支气管与各亚段的支气管同时受累,则被称为气管支气管软化症(TBM)[1-3]。
纤维支气管镜的护理配合与观察ICU 罗滟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的基本过程与护理配合2、掌握纤支镜的并发症及护理观察纤支镜检查是呼吸专科的重要技术;近年来,其在危重病监护和抢救过程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目前在ICU的人工气道建立、气道管理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虽然纤支镜检查属有创检查,但若能熟炼掌握操作技术和护理配合以及观察,它仍是一项较安全的手段。
我院自八十年代初至今完成纤支镜检查中曾出现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心跳骤停,提示心血管基础疾病是检查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它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术中出血、支气管痉挛和术后发热、误吸。
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配合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加强病情观察。
一、基本过程与护理配合(一)、术前护理及准备1、术前操作护士应了解的基本情况了解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和体格检查;了解病变部位和性质;检查肝功能及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必要时做心电图和血气分析。
2、操作护士应进行的对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护理操作前向神志清楚的患者及家属说明纤支镜检查的必要性和操作程序。
介绍其有效性,消除患者或家属的紧张和顾虑;知情同意(安全性),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顾虑;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
3、术前操作护士应准备、检查:1)用物准备:纤支镜,换药碗、消毒液(戊二醛)、生理盐水、镇静药、局麻药(2%利多卡因),黏膜收敛剂(链麻滴鼻液)、止血药(肾上腺素或立止血),润滑油(无菌石蜡油)、纱布三块(其中石蜡油纱布放在生理盐水碗旁),注射器两副,无菌手套,集痰瓶,抢救器械与药品等;建立静脉通路。
2)检查:纤支镜、冷光源是否正常,协助观察气管导管气囊的密闭性;插管前患者供氧和静脉通路建立情况;连接和显示床旁监护仪进行心电、呼吸、氧饱和度和血压监护;并检查所备抢救药品及按正规安装呼吸机,开机观察运转及性能是否良好。
4、术前操作护士执行的用药患者准备:一般检查术前4~6小时禁食,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以减少支气管分泌物,防止迷走神经反射和减弱咳嗽反射。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年7月,29(7B)
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行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的护理
张颖 ,高蕾 ,麻克宁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北京100045;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塑形性支气管炎,又名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管型
支气管炎、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支气管黏液嵌塞综
合征等,迄今命名尚未统一。1951年由ShawI1]首
先报道,认为该病是由于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坏死、
出血及支气管分泌异常,导致黏液在支气管内积聚、
结块,形成支气管黏液嵌塞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本病在儿童较为少见,发病急骤,诊断和治疗难度
大,病死率高,且容易漏诊或误诊。临床上主要依据
患者咯出的或纤维支气管镜取出的特征性的支气管
管型而确诊l_2]。支气管镜检异物探取术是唯一有效
的治疗手段口],但大多数患儿因病情危重不宜搬动。
由于床旁电子支气管镜轻巧灵便、图像清晰,可随时
随地手术,因此成为重症呼吸道疾病诊治的重要工
具_4]。本文对5名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床旁电子支
气管镜诊治过程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i.1 一般资料 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2—8月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治疗的
5名塑形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例、
女3例,年龄7个月至6岁3个月。其中诊断为重
症肺炎4例、支气管肺炎1例、合并有急性肺损伤
2例、急性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胸腔积液2例、肺
不张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嗜血综合征1例。 本组患者均临床症状重,影像学提示肺部病变重,肺 不张累及范围大。 1.2 方法 5例患儿均采用床旁电子支气管灌洗, 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呼吸道管理、均进行呼吸机机 械通气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 1.3 结果 5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经纤维支气管 镜治疗后,患儿病情迅速得到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和 缺氧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检查肺透光度明显 好转,萎陷肺组织张开。 2 护理 2.1术前准备 【收稿日期】2012—03—26 【修回日期】2012-06—28 【作者简介】张颖,本科,护师,主要从事儿科重症护理工作 2.1.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与医生一起进行术 前访视,向家长解释患儿进行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的 必要性,消除患儿家长的疑虑及恐慌。对较大患儿 进行必要的宣教,告诉患儿医生和护士随时在其身 旁,如有不适及时告知。 2.1.2 患者准备遵医嘱术前4 h禁食,给予静脉 补液,术前嘱患JLkn厕,并给予苯巴比妥钠0.1 g和 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 2.1.3物品准备开放两条静脉,准备急救药品、 气管插管物品、简易复苏气囊、吸引设备等,检查氧 源和吸引气源是否通畅。 2.2 术中配合 由护理人员固定患儿头部,同时安 抚患儿。术中严密监护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及血氧饱 和度。当电子支气管镜深入患儿呼吸道时,若患儿 发生强烈不适引发躁动时,可适当给予咪达唑仑等 镇静药物静脉推注,同时观察患儿呼吸及面色、口唇 的变化,如有痰等分泌物由口溢出应及时清理 ]。 但要注意吸引时不要影响电子支气管镜诊治。当操 作完毕取出电子支气管镜的同时,及时进行口腔及 鼻腔吸引,以免因患儿剧烈咳嗽导致分泌物窒息。 2.3 术后护理 2.3.1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按需吸痰, 并做到动作轻柔。行NCPAP的患儿要注意保持呼
吸道气体温度及湿度。遵医嘱定时给予空气压缩雾
化吸人(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专用设备),我
病房使用超轻水(deuterium depleted water,DDW)
2 ml加异丙托溴氨0.5 ml、沙丁胺醇0.25 ml,
1次/8 h,缓解支气管痉挛。振荡排痰机拍背,
3次/d,有利于痰液排出。
2.3.2 主要并发症观察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呼吸
道出血。吸痰时,如痰中带有血丝,多数由于操作中
损伤呼吸道黏膜,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_6]。如吸出
鲜血痰,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严密观察
心电监护,防止因迷走神经被刺激后反射性的引起
心率减慢。此外,因使用电子支气管镜取出痰栓的
过程,患儿会感到强烈不适,导致体力消耗大,体液
丢失。因此,尤其要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意识烦躁、大
汗淋漓、少尿、末梢循环障碍等休克早期表现,做到
解放孑护理妻专JULy 2。12,29(7B) N
"rs J Chin Pl A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3.3 一般护理 床头抬高30。,为患儿摆放舒适
体位。严密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尿 量观察呼吸节律、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在饮食方面, 由于术后有可能引起声门闭合障碍,因此术后应继 续禁食至少2 h。先试喂流质,如无呛咳,再喂半流 质饮食,进而逐渐转为固体食物。 2.3.4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着重于对患儿的个性 化安抚,告诉年龄较大患儿“你很勇敢”、“手术很成 功”等,多使用鼓励语言;对较小患儿及无法以语言 沟通的患儿,要多拍哄,在安抚患儿的同时,完成胸 部的物理治疗。此外,护理人员要及时向家长交代 手术情况,缓解家长焦虑的心情。 3小结 取出堵塞气道的塑型样内生异物是本病最有效 的治疗方法。在本组病例中,5例患儿均采用电子 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将痰栓取出,辅以呼吸道管理如 超声雾化、电动振荡仪拍背、气管及口腔内吸痰以 及抗感染治疗和必要的呼吸支持后,患儿均治愈出 院。高质量的护理配合保证电子支气管镜对塑形性 支气管炎的诊治顺利完成,并在术后给予必要的观 察及护理,稳固治疗效果。通过对以上病例床旁支 气管镜诊治塑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进行总结,使得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此类患儿进行护理时,有据
可依,事半功倍。
【关键词】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电子支气管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A
I文章编号】1008—9993(2012)7B-0060—02
【参考文献】
[1]陈延斌,陶岳多,凌春华,等.支气管黏液嵌塞综合征
E13.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3):236—237.
E2]李连弟,李玉军,栗世方,等.纤维索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探讨(附3例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
(6):510-512.
E3]刘大波,曾其毅,罗仁忠,等.儿童塑形性支气管炎的临
床特征及手术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41(9):683-686.
[4]鲍兴儿,陈志敏,王财富,等.纤维支气管镜在儿科重症
监护室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219—220.
E5]郑坚,冯国彦.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与治疗术的护理配合
EJ].齐鲁护理杂志,2OlO,16(8):73—74.
[6]雷显萍,廖景峰,姚俊.支气管镜治疗术后难治性肺不张
的护理E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6):517—518.
(本文编辑:郁晓路)
服毒自杀患者急诊洗胃的护理
金培英,翁伟芬,娄晓钰
(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浙江湖州313000)
自杀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
行为,往往是人在绝望时的一种逃避行为,是一种非 理性冲动性行为,常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和 心理创伤I1]。服毒自杀患者入院后,极不配合抢救 治疗,急诊洗胃难以实施,易延误时间,从而导致并 发症的发生,影响抢救效果。2008年1月至2010年 7月,我院共收治了75例服毒自杀患者,并对其进 行急诊洗胃,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75例服 毒自杀患者,其中男25例,女50例;年龄17~91岁, 平均(41±10.2)岁。意识清醒52例、昏迷23例。毒物 种类;甲胺磷28例、草甘膦2例、敌敌畏9例、敌百虫 5例、敌杀死5例、安眠药】1例、鼠药5例、百草枯 【收稿日期】2o12—03 26 【修回日期】2o12—07—02 【作者简介】金培英,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急救护理 工作 6例、抗精神抑郁药2例、其他毒物2例。服毒后就诊 时间15 ̄72 h,平均(5.84-_2.2)hi所有患者入抢救
室后,经评估确诊为服毒自杀,有洗胃适应症,由家属
签署洗胃知情同意书,由医生开出洗胃医嘱,均由护
士经口或鼻插入胃管进行洗胃。本组75例中主动
配合72例,一次置管成功73例;有2例出现灌洗液
反流。所有患者均在5~15 min内洗胃,经抢救后,
均好转。
2护理
2.1 洗胃前护理 部分自杀患者采取自杀行为往
往较为冲动,缺乏理性。事后意识到自身的冲动行
为,但碍于自尊,在家属在场时,表现出不配合的举
动,拒绝回答问题,拒绝配合抢救。将其安置于单人
复苏室,将家属限制在门外,既确保环境安全、急救
仪器和措施到位,又能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患
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加强心
理疏导。清醒患者入抢救室后往往表现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