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颅骨修补手术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10.88 MB
- 文档页数:27
1.目的规范医院颅骨修补术,保证手术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确保医疗安全。
2.范围开展此手术的所有医务人员。
3. 定义(无)4.标准4.1适应症4.1.1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
4.1.2颅骨肿瘤术后。
4.1.3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
4.2术前准备4.2.1向患者(昏迷者除外)及家属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征得同意。
4.2.2按颅脑外科手术,行术前常规准备、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感染四项、胸片、心电图及头颅三维成像、刻光盘等。
4.2.3头颅三维光盘送厂家定制钛网,并再次征得家属和患者同意。
4.2.4术前头部备皮、禁食水及常规术前用药等。
4.3术中注意点4.3.1根据颅骨缺损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上头架等。
4.3.2术中沿骨窗骨缘弧形切开术区头皮全层,钝、锐性分离头皮皮瓣,注意保护硬脑膜,止血彻底。
4.3.3钛网要固定稳妥,0号丝线间断悬吊硬脑膜数针。
4.3.4对于较大骨窗,因头皮皮瓣大,为防止术后皮下积血,可于皮下放置引流管,另戳孔出头皮接无菌引流瓶。
4.3.5常规缝合头皮切口,针距适宜,勿过宽或过密,影响切口愈合。
4.4术后注意事项4.4.1术后定期切口换药,使用抗生素数日预防感染。
4.4.2皮下放置引流管的,尽早拔除引流管,以防切口感染。
4.4.3术后注意头皮切口勿过度受压,影响切口愈合。
4.4.4术后切口拆线根据切口愈合情况,一般10-12天,必要时延长至二周。
5. 职责(无)6. 流程(无)7. 表单(无)8. 相关文件(无)。
颅骨成形术手术步骤及护理常规
一、手术步骤
1、皮肤常规消毒,铺单。
2、皮瓣形成。
3、剥离骨膜,检查骨折情况。
4、显露并处理好骨缺损缘。
5、植入并固定植片。
6、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包扎伤口。
二、护理操作配合
1、递圈钳夹小纱球,蘸碘酊酒精消毒手术野皮肤,递对折一块双单铺于头颈下方,递治疗巾顺序横折三分之一朝自己、横折三分之一朝助手、竖折三分之一朝助手,铺盖于切口周围,贴普通手术膜;递双单一块请巡回护士放托盘在托盘架上压住双单,将剩余的三分之二翻盖于托盘,递双单沿斜线对折呈三角形将切口围住巾钳固定于托盘,递双单普胸前托盘及上身,铺有空大单,贴脑科手术膜;递治疗巾一块直钳固定于托盘下方与切口之间布单上,形成器械带。
2、切口两侧各置一条干纱布,递22号刀片切开皮肤及帽状腱膜层,每切一段递头皮夹钳夹头皮止血。
出血部位递双极电凝止血,更换手术刀片,递22号刀,有齿镊游离翻转皮瓣,递头皮拉钩牵开皮瓣,固定在托盘上,双极电凝止血,递湿盐水纱布覆盖保护。
3、递骨膜剥离器。
4、递脑压板将硬骨膜剥离至骨缺损缘,递咬骨钳咬除不整齐的骨缺损缘,使其整齐且呈斜坡状。
5、递已灭菌的植片置于缺损处,递钛板剪将钛板修整,递钛钉固定。
如颅骨缺损较大,递6×14圆针、1号丝线将缺损中央的硬脑膜吊在植片上。
6、递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内积血,递过氧化氢和双极电凝彻底冲洗止血,于伤灶处放置引流管。
清点器械、缝针、脑棉。
递酒精小纱球消毒切口周围的皮肤,逐层缝合伤口,覆盖敷料,包扎伤口。
颅骨成形病人入院及手术流程1. 颅骨缺损病人应先在神经外科门诊就医,医生根据病人一般状况、伤口情况、缺损范围及局部张力等情况决定是否能行手术修补。
2. 适合手术的病人在门诊完善各项化验及CT检查,如无异常情况可开住院证待床入院。
3. 颅骨修补材料为钛合金,塑形方法有人工及机械塑形两种,可由家属自愿选择。
4. 用机械塑形钛板的病人,手术前需行三维CT重建。
主管医师从手术室领出钛板;经科室主任和医务处批准后到信息中心拷贝数据。
家属将数据及钛板送到外单位进行计算机整合,再用机械冲压钛板塑形后交回主管医师。
机械塑形费用为自费项目,需家属另外交费(塑形单位)。
5. 选用人工钛板塑形,可不做三维CT,不需要交塑形费,但塑形质量不如机械塑型。
6.术前病例讨论:各项检查齐全后由科内进行病例讨论。
7. 术前向家属交待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并发症,并履行签字手续。
8. 手术签字书需由病人本人签字,由于特殊原因本人不能签字的,需写委托书,授权直系亲属签字。
无行为能力的病人,可由直系亲属签字。
医生应详细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手术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并发症,取得其理解。
9.手术前一天主管医师将已塑形好的修补材料送手术室进行消毒备用。
10. 手术登记:于手术前一天进行登记,登记要仔细认真,写明部位,不能漏项。
11. 手术前认真执行核对制度:术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神经影像等。
12. 手术中遇有意外情况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并进行积极妥善处理。
13. 术后应向家属交待手术情况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并发症。
14. 颅骨成形手术为异物植入手术,因此术后可根据抗生素应用原则考虑预防性用药。
术后第1-2天伤口换药,保持伤口清洁。
15. 术后予以预防癫痫治疗,术后清醒前肌肉注射鲁米那,术后第一天如能进食可口服抗癫痫药。
鲁米那需在口服药交替2天后停止注射。
16. 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复查头颅CT。
脑外科开颅手术手术配合常规
1.适应征:颅内肿瘤,颅内血肿,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疝。
2.麻醉方式:全麻。
3.手术体位:平卧或侧卧。
4.特殊用物:棉片、明胶海绵、骨腊、长线套、显微镜、头皮夹、电钻、线锯、双极电凝、咬骨钳、垂体咬钳、组织采取钳、骨膜剥离器、神经剥离子。
5.手术配合:
(1)固定头部.常规消毒铺巾。
(2)切口周围皮肤注入生理盐水,切开,头皮夹止血。
(3)切开帽状腱膜,将头皮瓣掀起,盐水纱垫保护。
(4)用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头皮牵开器牵开,电钻钻孔,骨腊止血,在两孔间用线锯锯断,去骨瓣减压,用咬骨钳修平颅骨边缘,剪开脑膜,明胶诲绵压迫止血,尽可能将肿瘤全部切除。
全麻下颅骨修补术的手术配合一国目嘧露即可行瘫痪肢体的向心性按摩及四肢被动运动,每天4~5次并保持功能位,膝天屈『fI110.,保持5.生理外翻.踝关节周定在背伸90.【11立位,避免内外翻.防止关节僵直和废用性萎缩.随着病情好转,锻炼池逐渐扩大,如腕,肘关节活动,手指伸屈,股四头肌收缩与舒张,踝火节背伸跖屈,足趾伸曲,直腿抬高等活动,2.5.2后期康复护理主要是日常生活动作训练.①个人生活自面的训练包括床上体位变换,坐位平衡,左有移动,自我更衣,进食等.②离床活动训练,在下地活动之前先戴好围领,然后侧卧(注意央躯{:保持一致),然后双腿下垂,再慢慢坐起,营尤义晕等不适即亓丁下地活动,开始必须有人搀扶.对不能站立行走,先从训练下肢肌力开始,然后在训练站立,迈步,并逐渐过渡到行走.3小结颈椎创伤前后路联合手术患者创伤较大,术后护理极为重要.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外,还要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康复的护理.这不仅需要我们有全面的业务知识,还要求我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患者康复到最佳状态.参考文献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40-743 2赵岳,王跃.浅谈外科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应激与护理fJ1.天津护理, 1997,7(2):593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17~1325(收稿日期:2008—02—07)全麻下颅骨修补术的手术配合宋清霞郭红艳(长武县人民医院,陕两长武713600)在开放性颅脑损伤及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中往往遗留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大多数颅骨缺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及心理阴影,施行颅骨修补术可以避免脑的再次损伤及整形,也可以消除患者的症状.我院从1997年一2007年开展颅骨修补术40例,现将手术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修补材料:钛合金板或有机玻璃(近年已少用).在首次术后3个月~6个月施行手术,仃创伤感染者需待感染痊愈1年后施行手术I".手术适应证:①颅骨缺损直径大于3cIn,使脑的保护受到影响者;②有严再自觉症状,如头痛,头昏,头似改变时症状加剧者;③有严重的精神负担;④大面积缺损影响美观者;⑤缺损区有癫痫灶者lij.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去骨瓣减压术后30例,开放性骨折清创术后10例,年龄8岁68岁.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均在捕管全麻进行,手术方法:1.2.1沿缺损边缘行马蹄形切口,白帽状腱膜下层分离,翻转皮瓣并悬吊,在骨缘边缘剥离硬脑膜,暴露骨缺损缘,对不整齐的用咬骨钳加以修整.将f『fj毒好的植片置于缺损处,按缺损的大小和肜状加以修剪,使植片外形符合颅骨的凸度,放置稳妥.1.2.2同定植片将植片与颅骨行4点『古l定.用钛丝定者在骨缘用克氏针钻孑L,将钛丝穿过骨孑L与钛板同定,钻~LN,t 注意保护脑组织.用钛钉同定者直接将钛钉穿过钛板之同定孑L 上入骨缘外颅骨巾.1.2.3缝合头皮严密止血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各层.颅骨缺损大者缝合前应将缺损中央的硬膜悬吊固定在植片上,以消灭死腔.1.3术前准备1,3,1术前巡回护士及洗手护士均参加病员术前讨论,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专科体征,各项检查结果,分析术中可能遇到的闲难和处理措施,以及术者对该手术的特殊要求.1.3.2术前1d南巡回护士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资料,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期望,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手术有关情况,告知患者将义齿及金属饰物勿带人手术间以免电刀烧伤,安慰患者解除其思想顾虑.1.3.3器械准备常规器械:开颅器械包,双极电刀,吸引器.特殊器械:颅骨成形器,颅骨替代物.除电刀头须用甲醛熏蒸消毒外,其余均用高压蒸汽灭菌.1.3.4手术室的准备此手术无菌要求严格,一旦感染会蔓延至颅内引起颅内感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术前常规空气消毒,控制手术间内的人员,减少人员流动, 爆量减少手术室门的启闭.1.3.5心理护理我院属基层医院,接待的患者大多为农村患者,接受能力及文化程度较低且对手术不了解,担心手术效果不佳,从而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用和蔼的态度,通俗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期望,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步骤,安全性及术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措施,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很好地配合手术.1.4手术配合1.4.1巡回护士的配合①入室时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主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第12巷5月下,丌J427■汐固目啦感动与患者沟通,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使患者舒适.②查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情况.无误后协助麻醉师麻醉,建立静脉通路,摆好体位,一般取侧头仰卧位, 将颅骨缺损处置于上方,头下垫一头圈,避免压伤耳廓.采取侧卧位者在身体的相应部位垫适宜的软枕以避免致皮肤及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外耳道塞干棉球以避免消毒液流人外耳道, 检查头架的安置情况以保证其固定效果,检查手术无菌包的完整性,准备消毒棉球.抬高手术床头1O.15.}2I.③术中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输血,输液通路的通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注意手术进展情况.④巡回护士应坚守在手术间内,随时供应术中所用物品,确保手术用器械的功能良好,随时检查电源及连线,以防其脱落影响手术的进行.⑤使用电刀时,防止患者发生烫伤,经常检查阴极板与患者皮肤的接触情况,并根据需要调节电刀输出功率的大小.⑥术毕协助术者擦净切口周围的血迹,固定好敷料及引流袋,待麻醉清醒后护送患者回病房.向病区护士交班并签名,向患者家属交待术后注意事项.1.4.2洗手护士配合①手术前熟悉手术步骤及术者对手术的特殊要求,提前20rain洗手,将器械按使用先后顺序摆放好,以便术中集中精力,迅速准确传递器械.②协助第一助手铺巾,固定吸引器管及电刀头,2O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安装7号针头传递术者做皮下注射,再换长针头做腱膜下注射,传递2块干纱布,递2O号刀切开头皮,递头皮夹钳持头皮夹夹持头皮止血,递3mm侧孔吸引头持续吸引.递2O号刀游离皮瓣, 电凝止血,递头皮拉钩牵开.分离,修整颅骨缺损边缘,递骨膜剥离子剥离,咬骨钳修整骨缘.③递布样测量缺损部位大小,按缺损范围剪裁成形.④修整固定颅骨替代物,有机玻璃替代: 递剪刀修剪有机玻璃形状,由巡回护士点燃酒精灯塑形,递手摇钻于有机玻璃及颅骨上分别钻孔,递钢丝及钢丝钳用于固定.钛合金板替代:递钛板成形器成形钛板,递专用剪刀剪裁钛板形状,递钛钉及改锥上人钛钉固定.⑤协助术者冲洗切口,清点手术器械,需悬吊硬膜者递小圆针1号丝线.递引流条或引流管放置引流,递缝合针线缝合骨膜,帽状腱膜,递血管钳取下头皮夹,酒精棉球消毒皮肤,递三棱针1号丝线缝合头皮,酒精消毒切口,并用敷料覆盖切口.协助术者套戴弹力帽.⑥正确使用开颅器械,传递给术者的特殊器械要衔接紧密,配套器械有关节部位的须双手传递给术者,以防掉落手术台下影响手术进展.⑦术毕清理手术野,清洗器械,擦干,上油,妥善保管好特殊器械,以备后用.1.5术后访视术后2d~3d,由巡回护士进行访视,了解伤El及引流情况,征求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意见和感受,解答患者对手术存在的疑虑,观察手术中受压部位皮肤是否受损,及时发现并协助解决.解答患者提出的护理问题,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术后康复并评估手术全期护理.2讨论颅骨成形术是一种操作精细,无菌技术要求高,集治疗与美容于一体的手术操作,手术人员应具备严格的无菌观念,术中尽量限制参观人员数量.配合手术的人员应熟悉手术步骤及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做到术中心领神会,配合默契,确保手术顺利,安全,成功.参考文献I段国升,朱诚.手术学全集:神经外科卷[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11:108~1092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34, 470作者简介:宋清霞,女,43岁,大专学历,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主管护师.E-mail:330702207@(收稿t3期:2008—02—11)早产儿母婴同室19例临床管理及护理梁咏梅(同煤集团总医院,山西大同037003)为了推动我国的母乳工作,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我科对2007年1月一12月的19例早产儿的母婴同室进行了系统的临床管理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早产儿指出生于妊娠28周一37周之间,体重低于2500g之存活的新生儿,亦有新生儿身长在45cm以下的新生儿.我们改变了以往那种产妇与新生儿分开的形式,让其与母亲在一起,消除了产妇的顾虑,促进了母乳喂养.我们所护理的19例早产婴儿,其中有2例为妊娠31周的早产儿,体重分别为1.3kg,1.9kg,其余17例均为妊娠31周一36周之间,体重在2.1kg一2.3kg,娩出1rainApgar评分7分以上.通过我们加强巡视病房,细心地观察及护理,对家属进行耐心的宣教指导,护患结合,双重观察护理,周到及时,无1例发生早产儿并发症及死亡,具体护理措施如下.2护理措施2.1保暖保温历来为早产儿保育的重要问题,主要是由于早产儿的中枢系统不健全,皮下脂肪不发达,汗腺发育不良而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这些都是引起体温下降的原因,又由于早产儿的能量蓄积较少,故在保育上要保障其少丧失能量.早产儿的体温应保持在36.5~37cc之间,体温低时,我们用棉被将婴儿包裹,并用热水袋保暖或盐水瓶代替热水袋保暖,但不要直接贴身,注意检查热水袋是否完好,盖子有无漏水,安放在小儿身体两侧或脚下, 不要放在小儿身体上或四肢上,注意换水保持水温.在抢救复苏时,应在远红外线辐射床上进行.加强巡视病房,每2h测体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第l2卷5月下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