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油气运移(11)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82 MB
- 文档页数:71
技能认证采气专业考试(习题卷106)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165.井组动态分析的目的,是要使井组内油水井达到分层注采平衡、( )平衡、水线推进相对均匀。
A)吸水指数B)注水量C)压力D)注采比答案:C解析:2.[单选题]采取压堵结合的方法既可控制高含水层的产液量,又可充分发挥( )的作用,会取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A)压裂层B)调参层C)堵水层D)压堵层答案:A解析:3.[单选题]形成圈闭的条件是具备储层、盖层和( )。
A)油气运移B)油气聚集C)遮挡物D)生油气层答案:C解析:4.[单选题]气井关井操作需在得到( )指令后方可进行。
A)生产调度B)领导C)地质技术员D)班长答案:A解析:5.[单选题]螺杆泵井运转正常后机油每( )月更换一次。
A)4B)3C)2D)1答案:B解析:6.[单选题]分层开采井的自喷井井下工艺管柱中,除封隔器以外,最常用的控制工具是( )。
D)配产器答案:D解析:7.[单选题]完井时要求油层和井简之间保持最佳的( )条件,油层所受的伤害小。
A)通道B)连通C)封隔D)开发答案:B解析:8.[单选题]非选择性堵水是将封堵剂挤入油井的( ),凝固成一种不透水的人工隔板,达到堵水的目的。
A)油层B)出水层C)气层D)夹层答案:B解析:9.[单选题]油井产液量是反映油井生产动态的基础数据,正常生产时,油井产液量()。
由于量测不准,导致两次计量误差较大。
不能真实反映单井的产液能力,从而影响对油井的分析、判断。
A)一直保持固定数值B)相对比较稳定或逐渐变化C)没有变化D)变化很大答案:B解析:10.[单选题]要计算关井不同时间油层中部测量点的压力,应该用( )将测量点折算到油层中部。
A)实测静压梯度B)流压梯度C)温度梯度D)压差答案:A解析:11.[单选题]121.多裂缝压裂是在( )内,压开两条或多条裂缝的压裂工艺技术。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22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第四章 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石油与天然气是流体,它们具有流动的趋势,只要没有约束条件,它们就会无休止地运动下去,直至到达地表面逸散。
那么油气在地下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影响?运动的相态、时间、距离和方向是什么?搞清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油气勘探具指导意义。
这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1 与油气运移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一、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我们把油气在地下的一切运动称为油气的运移(不称运动是因为它们运动缓慢)。
为了表征油气生成后在不同的环境、不同阶段的运移特点,又分为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图4-1)。
油气聚集初次运移生油岩二次运移生油岩输导岩二次运移输导岩初次运移(a )(b )(a )初次和二次运移早期(b )初次和二次运移晚期及油气藏的形成油气 图4-1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初次运移——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的排出(或运移)。
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
二次运移包括了成藏前油气在储层或输导层内的运移,也包括了油气藏破坏以后的运移。
二、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是扩散和渗滤。
渗滤是油气以不同的物理相态在浮力或其它动力作用下,由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的一种机械运动方式,可用达西渗滤定律来描述。
用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明渗滤(手上划破一个口子)。
扩散是分子布朗运动的传递过程,是一种分子运动,流体的扩散速度与浓度梯度有关,服从费克(Fick )第一定律:J =-DgradC (4-1)式中:J——扩散速率;D——扩散系数;C——物质浓度。
上式表明,物质的扩散速度与扩散系数、浓度梯度成正比,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一般分子越小,运动能力越强,扩散系数越大,越易扩散。
所以天然气的扩散损失要比石油大的多。
人们越来越重视研究天然气的扩散作用。
三、岩石的润湿性润湿性是指流体附着在固体上的性质,是一种吸附作用。
不同流体与不同岩石会表现出不同的润湿性。
易附着在岩石上的流体称为润湿流体,反之为非润湿流体。
技能认证采气专业考试(习题卷19)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6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1690635)当计量分离器中气体压力大于安全阀弹簧对()的压力时,安全阀被顶开,气体冲出,使分离器内的压力降低,达到安全工作压力。
A)销子B)阀杆C)阀芯D)阀座2.[单选题]我国稠油具体分类标准中,将( )又分为两个亚类,油层条件下原油黏度在150mPas以下的为亚一类,黏度在150mPas以上的为亚二类。
A)普通稠油B)特稠油C)超稠油D)重质油3.[单选题]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叫( )。
A)电源B)电流C)电压D)电阻4.[单选题]汉字输入方法中,一般同时按下( )键,就可以在中西文之间进行切换。
A)Ctrl+空格B)Ctrl+AltC)Ctrl+ShiftD)Shift+Alt5.[单选题](1690367)雷达液位计在测量液位时,探针测量的是()。
A)液体物位B)液体面积C)液体高度D)液体体积6.[单选题]国际稠油分类标准中,原始油藏温度下脱气油黏度为100~1000Pas或者在15.6℃(60℉)及大气压下密度为934-1000kg/m的原油为( )。
A)凝析油B)轻质油C)沥青质砂油D)重质原油7.[单选题]注水开发油田,影响油层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井组( )的变化。
A)注入量B)油水井C)注采比D)储采比8.[单选题]注水井测试应由下至上逐层段进行,仪器每层段停留( )。
A)1~3minB)3~5minC)5~10minD)10~15min9.[单选题]质量控制新七种工具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用于全面质量管理的( )阶段。
它们与运用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预防的QC工具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质量提高。
A)计划B)生产C)销售D)分析10.[单选题]深井泵也称为抽油泵,它是( )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水平井B)抽油井C)自喷井D)斜井11.[单选题]( )的目的是获得计算机的用户权限或管理员权限,使人侵者控制该计算机并以此计算机为基地去访问其他联网计算机。
油气开采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包括()A. 生油层B. 储集层C. 盖层D. 断层答案:D解析: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断层不是必要条件。
2.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碳和氢B. 氧和氮C. 硫和氮D. 金属元素答案:A解析:石油主要由碳和氢组成。
3. 以下哪种储集层孔隙度最大()A. 砂岩B. 碳酸盐岩C. 页岩D. 火山岩答案:A解析:砂岩通常具有相对较大的孔隙度。
4.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不包括()A. 压实作用B. 浮力C. 热力作用D. 水动力答案:D解析: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压实作用、热力作用和浮力等,水动力不是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5. 渗透率的单位是()A. 平方米B. 平方微米C. 达西D. 厘米/秒答案:C解析:渗透率的单位是达西。
6. 以下哪种驱动方式能量最充足()A. 水压驱动B. 弹性驱动C. 溶解气驱动D. 重力驱动答案:A解析:水压驱动能量最充足。
7. 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基础是()A. 地质研究B. 油藏工程研究C. 经济评价D. 环境评估答案:A解析:地质研究是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的基础。
8.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不包括()A. 化学驱B. 热力驱C. 微生物驱D. 降低开采速度答案:D解析:降低开采速度不能提高采收率,其他选项都是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9. 注水开发中,注水井的布置方式不包括()A. 边缘注水B. 切割注水C. 面积注水D. 点状注水答案:D解析:注水开发中注水井的布置方式通常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没有点状注水这种方式。
10. 油井自喷的主要能量来源于()A. 井底压力B. 地层压力C. 井口压力D. 油管压力答案:B解析:油井自喷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层压力。
11. 气顶油藏中,气顶体积与油环体积的比例称为()A. 气油比B. 含气率C. 含油率D. 油气比答案:B解析:气顶油藏中,气顶体积与油环体积的比例称为含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