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及其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血清蛋白电泳各项指标含义血清蛋白电泳(SPEP)是一种主要用于检测急性炎症和慢性疾病发生和进展的临床实验室检查,也是基本的血清生化检查之一。
血清蛋白电泳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一、各项指标的含义1.总蛋白(Total Protein):检测总合计的血清蛋白水平,反映体内蛋白分解和合成的状态。
正常范围为65—85 g/L。
2.球蛋白(Albumin):检测血清中最多的蛋白种类,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排泄机制维持血液中的渗透压平衡,正常范围为35—50 g/L。
3.α-2-球蛋白(α-2 globulin):参与滞留血液中风湿因子,同时也是供体细胞中α-2蛋白的来源,正常范围为8–13 g/L。
4.α-1-球蛋白(α-1 globulin):是血清蛋白质分类中最复杂的一类,主要是一些血清抗原;也有与炎症有关的一些蛋白也可以归入其中,正常范围为2–4 g/L。
5.β-球蛋白(beta-globulin):主要的蛋白质成分有一些血清载脂蛋白、胆素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轮状病毒蛋白,正常范围为7–14 g/L。
6.γ-球蛋白(gamma-globulin):主要检测抗体(血清抗IgM),一般在正常范围(7-15 g/L)变动不会太大,但如果有一些状态如感染、肝炎等导致的慢性炎症,它的水平可能会有显著改变。
7.A/G比(Albumin/Globulin):A/G比是血清中球蛋白和游离蛋白的比值,正常范围为1.2—2.3。
二、各项指标的检查意义1.总蛋白(Total Protein):用于评价肝脏、肾脏和骨髓功能的变化,如贫血、急性肝炎、肾炎、炎性肠病、感染,以及判断急性病变和慢性病变状态。
2.球蛋白(Albumin):用于反映肾脏损害,肝脏功能障碍以及营养不良等情况,特别是用于估测腹腔内肿瘤渗出的尿液蛋白质携带量。
3.α-2-球蛋白(α-2 globulin):用于诊断慢性病和有关炎性疾病,可检测出因吸收受损症、内分泌病及脂肪毒性等疾病引起的升高和减低的变化。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临床意义尿液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该检验通过分析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指标,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的指标在尿液常规生化检验中,主要评估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尿液pH值:pH值反映尿液的酸碱性,可以帮助判断肾脏功能和代谢状况。
2. 尿比重:尿比重可以反映尿液的浓缩程度,是评估肾脏浓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 尿蛋白:尿蛋白的异常增加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的指示。
4. 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检测尿路感染和炎症等情况。
5.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的异常增加可能与泌尿系统疾病有关。
6. 尿糖: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帮助诊断糖尿病。
7. 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和胆原含量可以判断肝脏功能和溶血情况。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的临床意义尿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临床意义:1. 评估肾脏功能:通过检测尿液的pH值和尿比重等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浓缩功能和酸碱平衡功能,帮助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2. 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尿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异常增加可以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和肿瘤等疾病的存在。
3. 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检测尿液中的糖含量可以帮助早期诊断糖尿病,并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4. 评估肝脏功能: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胆红素和胆原含量,可以判断肝脏的代谢功能和溶血情况,帮助评估肝脏疾病的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
尿液常规生化检验是一种快速、简便和非侵入性的检验方法,可以提供重要的临床检测信息,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管理。
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利用尿液常规生化检验可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促进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尿量、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蛋白、酸碱性等尿常规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尿量(VOL)参考值:成人(1.0~1.5)L/24 h或1 ml/(h•kg体重)。
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临床意义:(1)尿量减少:①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②病理性: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高热、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①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
②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颜色(COL)参考值:透明无色,淡黄色或琥珀黄色。
临床意义: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与小血块并存,常见于丝虫病;灰白色云雾状浑浊为脓尿,常见于泌尿系化脓性感染;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红色云雾状浑浊为血尿,常见于肾脏肿瘤、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暗褐色、黑色尿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性贫血、疟疾、蚕豆病等;深黄色尿为胆红素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黄绿色为绿脓杆菌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绿脓杆菌感染。
相对密度(SG)密度原称尿比重,主要用于了解肾脏浓缩能力。
参考值:成人随机尿液为1.003~1.035。
晨尿:>1.020。
新生儿随机尿液:1.002~1.004。
临床意义:(1)密度升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①生理性:禁水、大量出汗等。
②病理性:蛋白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周围循环障碍及使用造影剂等。
(2)尿密度降低表示肾浓缩功能减退,见于①生理性:如大量饮水。
②病理性:尿崩症、慢性肾炎、尿毒症、急性肾炎多尿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胶原性疾病、蛋白营养不良等。
等张尿:肾实质有严重损害时,尿密度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张尿,主要见于尿毒症。
尿蛋白(PRO)成人24小时尿中排出蛋白质总量为(80±24)mg,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 mg,称为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或一过性出现蛋白质。
浅谈尿液检查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69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尿检也叫尿液分析指用目测、理学、化学、显微镜及仪器,对尿液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泌尿、循环、肝、胆、内分泌等疾病进行预防、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等目的。
尿常规检查是健康体检中的必查项目,它是尿液分析一般过筛项目,包括颜色、混浊度、干化学试带十一项及沉渣显微镜检查。
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本人根据自己多年对病人的检查结果结合临床浅谈自己对此认识。
一、蛋白尿的分析和解释1 .蛋白尿的定义和诊断标准24 小时尿蛋白含量超过150mg 或者每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00mg ,或者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结果则为蛋白尿。
2 .尿蛋白的性质和来源发现患者有尿蛋白以后,首先要排除生理性蛋白尿,如发烧、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等引起者;然后考虑为病理性蛋白尿。
明确尿蛋白的性质和来源对鉴别诊断肾脏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的检验手段可以做尿蛋白电泳或者分别测定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 、b 2 - 微球蛋白、转铁蛋白等的含量。
尿蛋白电泳可以按照蛋白质的分子量报告尿液蛋白质的分类,即小分子蛋白质、中分子蛋白质和大分子蛋白质,然后推测具体的蛋白质种类。
3 .蛋白尿的分类和临床意义根据尿蛋白的分子量和种类可按来源将蛋白尿分为:3.1肾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病变,通透性增加所致。
其特点是尿液中的蛋白以白蛋白为主,病情严重时可出现球蛋白。
各种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动脉硬化等。
肾小球蛋白尿又可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3.2肾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病变,或重吸收减少或主动分泌增多所致。
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常表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
3.3溢出性蛋白尿:顾名思义是由于血浆中蛋白含量过高,从肾小球滤出后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而出现在尿液中。
还原电泳和非还原电泳
还原电泳和非还原电泳均是变性条件下的电泳。
在进行电泳方法选择时,首先要明确目标蛋白的结构特点,以及电泳目的预期,来决定是否需加入还原剂。
如需测定目标蛋白的纯度及分子量,且目标蛋白为单体结构,二聚体、多聚体以及降解物均为其杂质成分,则一般采用非还原
SDS-PAGE:采用该电泳方法,二聚体、多聚体在凝胶中的位置会处于单体分子量2倍或多倍的位置,利于观察及各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如果仅需测定蛋白质亚基结构的分子量,则需采用还原SDS-PAGE,将二聚体、多聚体降解为单体,甚至降解为更低级的亚基结构(如抗体的重链和轻链)。
理想情况下,若还原充分,仅可见亚基条带。
科普知识——教你看懂尿常规尿常规检查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各种物质,包括细菌、蛋白质、白细胞等,用于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尿常规检查的常见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尿液检查。
1.尿液外观尿液外观是尿常规检查中最简单直观的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观察尿液颜色、清澈度、气味等来初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尿液颜色:正常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如果尿液呈现深黄色、褐色或红色,可能表示患者患有肝病、肾病、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疾病。
尿液清澈度:正常尿液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如果尿液混浊或有沉淀物,可能表示患者患有尿路感染、结石、蛋白尿等疾病。
尿液气味:正常尿液气味应该是淡淡的氨味,如果尿液有刺鼻气味或异味,可能表示患者患有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疾病。
2.尿液pH值尿液pH值是指尿液中氢离子浓度的指标,通常在尿常规检查中测量。
正常尿液的pH值范围为4.6-8.0,通常为酸性或微酸性。
如果尿液pH值过高或过低,可能表示患者患有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等疾病,也可能与饮食、药物等有关。
3.尿比重尿比重是尿液中溶解物质与水的比例,是衡量尿液浓缩程度的指标。
正常尿液比重范围为1.010-1.025,如果尿比重过高或过低,可能表示患者患有肾脏疾病、糖尿病、脱水等疾病。
4.尿蛋白尿蛋白是指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正常情况下应该很少或不含有蛋白质。
如果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则可能表示患者肾脏损伤或疾病。
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等。
尿蛋白检测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电泳、尿蛋白定量测定等方法进行。
如果尿蛋白检测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肾脏功能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5.尿糖尿糖是指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糖分。
如果尿液中出现糖分,则可能表示患者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
尿糖检测可以通过尿常规检查、尿糖试纸测定等方法进行。
如果尿糖检测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
免疫蛋白电泳临床意义免疫蛋白电泳是一种通过电泳法来检测体内免疫蛋白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诊断多种免疫性疾病和肝病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步骤阐述免疫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一、发现多种免疫性疾病免疫蛋白电泳经常用于发现多种免疫性疾病。
免疫蛋白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IgG、IgA、IgM、IgD和IgE。
每种抗体都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在抵御疾病时产生的关键组成部分。
当人体产生了免疫球蛋白,免疫蛋白电泳可以帮助确定其种类和浓度,有助于诊断免疫球蛋白缺失的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
二、评估肝病免疫蛋白电泳还可以评估肝病的状况。
肝脏是体内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合成部位,一些与免疫球蛋白相关的肝病(如免疫性肝炎)可能通过免疫蛋白电泳来检测。
通过免疫蛋白电泳,临床医师可以评估患者肝脏功能的状况和风险,以此来制定更好的治疗方案。
三、跟踪病人的治疗状况免疫蛋白电泳可以用于跟踪病人的治疗状况。
在某些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期间,患者体内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通过免疫蛋白电泳,临床医生可以监测患者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并确定治疗是否有效。
四、指导疾病的预防免疫球蛋白是我们身体的主要防御机制,它可以帮助我们抵御各种疾病的入侵。
通过免疫蛋白电泳,临床医生可以帮助病人决定什么时候应该接种某些疫苗,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不受疾病的侵害。
总之,免疫蛋白电泳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确定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浓度和分布,对于诊断多种免疫性疾病和肝脏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帮助跟踪病人治疗状况和指导疾病的预防。
因此,免疫蛋白电泳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保护患者健康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尿蛋白分析报告1. 引言尿蛋白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低。
然而,一些疾病或生理异常可能导致尿蛋白水平升高,这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标志。
本报告旨在分析尿液样本中的蛋白质水平,以评估患者的肾脏健康状况。
2. 数据收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来自患者的尿液样本。
这可以通过让患者在干净的容器中收集尿液样本来实现。
确保尿液样本收集在早晨第一次排尿后,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
标记好尿液样本的日期和时间,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3. 样本准备在将尿液样本送往实验室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将尿液样本搅拌均匀,以确保任何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都能被均匀分散。
然后,获取一个适当大小的试管,并将尿液样本转移到其中。
4. 检测方法尿蛋白的检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常见的包括尿液蛋白电泳、尿常规检查和尿蛋白定量检测。
尿液蛋白电泳可以帮助确定尿液中的蛋白质类型和分布,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现象,而尿蛋白定量检测则可以准确测量尿液中蛋白质的浓度。
5. 结果分析根据尿蛋白定量检测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尿蛋白水平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 阴性:尿液中没有蛋白质,肾脏功能正常。
- 弱阳性:尿液中有轻微量的蛋白质,可能是生理性的,但也可能是早期肾脏问题的征兆。
- 强阳性:尿液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很可能是肾脏疾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标志。
6. 结论根据尿蛋白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评估患者的肾脏健康状况。
如果患者尿蛋白水平异常,建议进一步进行肾功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此外,还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临床症状,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7.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尿蛋白分析方法综述. 《医学杂志》. 20XX, XX(X): XX-XX.8. 附录尿蛋白分析结果详细数据表格:日期时间尿蛋白水平2022/1/1 8:00am 弱阳性2022/1/2 8:30am 弱阳性2022/1/3 9:15am 阴性2022/1/4 7:45am 强阳性2022/1/5 8:20am 弱阳性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报告,实际的尿蛋白分析报告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编写和解读。
非浓缩尿蛋白电泳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的医学文献中越来越早提到“早期肾病变”(incipient nephropathy)的诊断。日
常应用的传统实验诊断方法有其固有的局限性,限制了早期发现。如糖尿病、药物及化学毒
性、感染等导致的肾小管-间质病变(tubulointerstitial naphropathy,TN)因缺乏临床特征和
早期日常检验所见,很易被忽略,这对其预后关系重大,不少病例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因而
早期肾损伤的诊断自然成为近年关心的一个焦点。
我室开展的尿蛋白电泳采用的是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SDS
是阴离子去垢剂,它与尿蛋白结合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蛋白质-SDS分子团,然后利用琼脂
糖凝胶的选择性成分及多孔性进行电泳,使尿液中的蛋白质完全依据分子量大小分成不同区
带。此法分离尿蛋白分辨率高,非常直观,对于区别生理性、肾小球性、肾小管性及混合性
蛋白尿很有帮助。
我们以尿蛋白中成分最多的Alb为界限,比Alb分子量小的轻链双聚体,α1微球蛋白,
游离轻链,RBP,溶菌酶,β2微球蛋白和比Alb分子量大的转铁蛋白,IgG,IgA,结合珠
蛋白,α2巨球蛋白,IgM分别在Alb的两侧。SDS-AGE可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协助判断肾
脏损伤的部位。尿蛋白电泳后呈现出中、高分子蛋白区带主要反映肾小球病变,呈现出低分
子蛋白区带可见于肾小管病变或溢出性蛋白尿(如:本周氏蛋白),混合性蛋白尿则可见到
各种分子量区带,提示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受累及。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及微量蛋白尿患
者的诊断及各种肾脏疾病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动态分析,也具有很大价值。
此法操作简便,不需预先浓缩尿液,只要4小时即可报告。其电泳图谱及扫描图形可作
为资料永载,利于分析比较,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颇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