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力学测量和热学测量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力学测量和热学测量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力学测量和热学测量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力学测量和热学测量

力学测量和热学测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轩植华

主要内容 (1)

一、力学测量 (1)

二、热学测量 (5)

主要内容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科学,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就是实验,实验的主要手段是测量。所谓测量,就是将待测物的某特性与被选作标准的某物的某个特性做比较。

伽利略开创了物理学,是力学测量的集大成者

1.用一个V型木槽和木球做斜面运动实验,用水桶漏水量计量时间,测量加速度并推算重力加速度。

2.用外推法和逻辑法得到惯性定律。

3.注意到单摆的等时性。

4.改进望远镜并观察月亮。

5.发明和改进秤(杠杆法)。

细观察,巧实验,勤思考,善推理,精演算

傅科在教堂中发现悬吊的灯摆动的面并非严格的平面,这个面缓慢但不断地旋转,灯绳长短不同,旋转周期不同;纬度不同,周期也不同,在北极旋转周期为24小时。望远镜是荷兰的一个眼镜店学徒先发现,伽利略解释并改进。

一、力学测量

确定物体的位置、长度、速度、加速度、运动轨迹等属于运动学测量;

而了解物体运动与质量和力关系,属于动力学范畴;

描述硬度、黏性、杨氏模量、表面张力系数等物质特性,属物性研究。

这些测量又与质量、时间等物理量密切相关。

用仪器测量力学量的量限向两端延伸:

质量跨15个量级;

力值跨16个量级;

压强跨14个量级。

测量方式由静态测量到动态测量,在变化过程中实时测量,广泛使用各种传感器。

在我们的实验课程中也学习传感器测量较小的物理量。

而对于天体位置、距离以及运动的测量,则根据它们的运动规律以及光谱进行间接测量。

对物质微观粒子力学性质的测量,要用到光学、电磁学、原子以及核物理等手段进行间接测量。

力学测量中涉及到杠杆原理(如天平实验)

阿基米德定律(流体静力秤——测量密度)

胡克定律(弹簧——测量液体表面张力)

光线反射和折射定律(光杠杆——测量杨氏模量)

干涉或衍射(牛顿环测量透镜曲率半径,测量细丝或狭缝宽度)

多普勒效应(测量速度和加速度)

压电效应(应用传感器制作电子秤)等。

要确定速度等力学量,还必须测量时间。

从古代的日晷、沙漏,到以摆动的等时性为基础的机械式钟表,到晶体震荡为基础的石英钟,一直到原子钟,时间测量的精度大大提高了。

在我们的物理实验课中,涉及速度、加速度的有气垫导轨、单摆或物理摆、多普勒效应等实验,测量声速的实验;

还有测量密度、杨氏模量、粘滞性、表面张力等涉及物质性质的实验;

应用传感器测量质量、微小形变等。

光速已经是长度单位米的定义

原始的米原器长度受温度影响,不易复制

1960年定义米的长度为氪-86的2p10和5ds 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 650 763.73倍。

现在定义米的长度为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

强度调制光的干涉法测量光速

将发光二极管的红光的强度调制为50MHz的微波信号;

然后用分束镜将光分为两束,一束光的强度调制信号输入双踪示波器的X端,另一束出射到空气中并经过可移动反射镜反射回仪器内,将它的强度调制信号输入到示波器的Y端。

两个互相垂直的同频率振动合成为李萨如图(一般为椭圆、圆或直线);通过初始条件旋纽,使李萨如图形为一直线;改变反射镜位置,李萨如图形将逐渐成椭圆,其椭圆度和方位角也不断变化;

当图形再次成为直线(从一三象限变为二四象限),光线在仪器外移动了调制信号的半个波长,即反射镜移动了四分之一波长。测量移动的距离;

波长与频率的乘积为光速。此法可得到四位有效数字。用电阻应变片制作电子秤传感器的性质和应用金属箔电阻应变片贴牢在悬臂梁上下表面,悬臂梁远端加砝码使它弯曲,上表面受到拉伸,下表面受到压缩。

所以上表面电阻阻值变大,下表面电阻阻值变小。

应变片的结构示意图

1 敏感栅

2 引线

3 粘结剂

4 盖层

5 基底

分别将一个、两个或四个电阻应变片与固定电阻组成电桥(所谓单臂、半桥或全桥),以电压表为平衡检测器。

未加砝码时,调节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零。随着负载增加,电桥不平衡性加大,电压表读数越大。

未加砝码时,调节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零。随着负载增加,电桥不平衡性加大,电压表读数越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力学基本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原理及仪器介绍: 圆柱体密度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H D m V m 2 4πρ== (1) 液体密度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水 水 待测液体待测液体水 水 待测液体 待测液体 m m m m ρρρρ?= ?= (2) 实验仪器: 1.游标卡尺 如图1所示,游标卡尺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条主尺和一个套在主尺上并可以沿它滑动的副尺(游标)。游标卡尺的主尺为毫米分度尺,当下量爪的两个测量刀口相贴时,游标上的零刻度应和主尺上的零位对齐。 如果主尺的分度值为a ,游标的分度值为b ,设定游标上n 个分度值的总长与主尺上( n-1 )分度值的总长相等,则有 a n n b )1(-= (3) 图1 游标卡尺示意图

主尺与副尺每个分度值的差值即游标尺的分度值,也就是游标尺的精度(最小读数值): - =-a b a n a n a n =-)1( (4) 常用的三种游标尺有50,20,10=n ,即精度各为、、。 游标尺的读数方法是:先读出游标零线以左的那条线上毫米级以上的读数L 0,即为整数值;然后再仔细找到游标尺上与主尺刻线准确对齐的那一条刻线(该刻线的两边不对齐成对称状态),数出这条刻线是副尺上的第k 条,则待测物的长度(即为小数值)为 n a k L L ? +=0 (5) 图2是50=n 分度游标卡尺的刻度及读数举例。图上读数: 00.0215.00120.0515.60L L k mm =+?=+?= 图2 游标卡尺读数示意图 螺旋测微器 如图3所示,螺旋测微器是在一根测微螺杆上配一螺母套筒,上有分度的标尺。测微螺杆的后端连接一个有50个分度的微分套筒,螺距为50mm 。当微分套筒转过一个分度时,测微螺杆就会在螺母套筒内沿轴线方向改变。也就是说,螺旋测微器的精密度(分度值)是。由此可见,螺旋测微器是利用螺旋(测微螺杆的外螺纹和固定套筒的内螺纹精密配合)的旋转运动,将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的原理实现长度测量的量具。 图3 螺旋测微器示意图 在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该检查零线的零位置,当螺杆的一端与测砧相接触时,往往会0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3

多项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 1.请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CDE ) A :当被测量可以进行重复测量时,常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来减少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 B :对某一长度进行两次测量,其测量结果为10cm 和10.0cm ,则两次测量结果是一样 的。 C :已知测量某电阻结果为:,05.032.85Ω±=R 表明测量电阻的真值位于区间 [85.27~85.37]之外的可能性很小。 D :测量结果的三要素是测量量的最佳值(平均值),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和单位。 E :单次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往往用仪器误差Δ仪来表示,而不计ΔA . 2.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D ) 3333 343/10)08.060.7(: /14.060.7:/1041.01060.7: /05.060.7:m 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 3.请选择出正确的表达式: ( CD ) 3333 34/10)08.060.10( : (mm)1087.9)(87.9 :/104.0106.10 : )(10500)(5.10 :m kg D m C m kg B g kg A ?±=?=?±?==ρρ 4: 10.()551.010() A kg g =? 4.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A ) 333 3/04.0603.7: /14.060.7:/041.060.7: /04.060.7:m kg D m kg C m kg B m kg A ±=±=±=±=ρρρρ 5.请选择出表达正确者 ( BC ) 0.3mm 10.4cm h :D /10)08.060.7(:0.3cm 10.4h :B /1041.01060.7 :33334±=?±=±=?±?=m kg C m kg A ρρ 6.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 AD ) 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 B:由于测量对象的自身涨落所引起的误差; C:由于实验者在判断和估计读数上的变动性而产生的误差。 D:由于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和公式的近似性引起的测量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13页word文档

长度测量 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许多其他的物理量也常常化为长度量进行测量;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就是确定水银柱面在温度标尺上的位置;测量电流或电压就是确定指针在电流表或电压表标尺上的位置等。因此,长度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等。通常用量程和分度值表征这些仪器的规格。量程表示仪器的测量范围;分度值表示仪器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了仪器的精密程度。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 【实验目的】 1. 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习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 3. 掌握数据处理中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及表示测量结果的方法; 4.熟悉直接和间接测量中的不确定度的计算. 【实验仪器】 不锈钢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铁环、细金属丝、钢珠 【实验原理】 一、游标卡尺 用普通的米尺或直尺测量长度,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位。毫米以下的1位要凭视力估计,实验中要使读数准确到0.1mm或更小时,一般采用游标

游标上分度格数 主尺上最小分度值== -=y m x y x 1δ卡尺和螺旋测微计。 1.游标卡尺的结构 游标卡尺又叫游标尺或卡尺,它是为了使米尺测量的更准确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了一段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叫做游标。利用它可将米尺估读的那位数值准确地读出来。因此,它是一种常用的比米尺精密的测长仪器。利用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孔深及内外直径等。 游标卡尺的外形如图4-1-1所示。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与量爪AA ’相连的主尺D ;与量爪BB ’及深度尺C 相连的游 标E 。游标E 可紧贴着主尺D 滑动。量爪A 、B 用来测量厚度和外径,量爪A ’、B ’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C 用来测量槽的深度,他们的读数值都是由游标的0线于主尺的0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出来。 2.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刻度尺上m 个分格的总长度和主刻度尺上的(m -1)个分格的总长度相等。设主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y ,游标刻度尺上每个等分格的长度为x ,则有 mx =(m -1)y (4-1-1) 主刻度尺与游标刻度尺每个分格的差值是 图4-1-1 游标卡尺 (4-1-2

热力学与传热学.

《热力学与传热学》综合复习题 一、判断说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某种理想气体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后,其熵的变化值大于零。 2、功的数值仅仅取决于工质的初态和终态,与过程无关。 3、理想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4、牛顿冷却公式中的△t可以改为热力学温度之差△T。 5、工质进行膨胀时必须对工质加热。 6、在温度同为T1的热源和同为T2的冷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循环,其热 效率必小于可逆循环。 7、工质的熵增就意味着工质经历一个吸热过程。 8、已知湿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确定其状态。 9、同一温度场中两条等温线可以相交。 二、简答题 1.有人将一碗热稀饭置于一盆凉水中进行冷却。为使稀饭凉的更快一些,你认为他应该搅拌碗中的稀饭还是盆中的凉水?为什么? 2.对于高温圆筒壁来说,加保温层一定能降低对外散热量,对吗?为什么? 3.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 4.同一物体内不同温度的等温线能够相交,对吗?为什么? 5、在某厂生产的测温元件说明书上,标明该元件的时间常数为1秒。从传热学角度,你认为此值可信吗?为什么?

三、计算题 1.一循环,工质从高温热源吸热3.4×106 kJ,输出功率1.1×106 kJ 。试计算该循环的热效率ηt。若循环是在温度分别为577 ℃和30 ℃的恒温热源间完成的,试计算该循环的热效率ηt与同温限下卡诺循环的热效率ηc之比。 2.可视为理想气体的空气在活塞中从1 bar、20℃经历一可逆绝热过程后,压力升为6bar。已知空气的比定压热容c p=1.0 kJ/(kg?K),比定容热容c V=0.71 kJ/(kg?K)。试计算该过程终了时空气的温度,每千克空气所作的膨胀功。 3.有一直径为5cm初始温度为400℃的钢球,将其突然放到温度为30℃的空气中。设钢球表面与周围环境间的总换热系数为24 W/(m2?K),试计算钢球冷却到180℃所需的时间。已知钢球的c=480 J/(kg?K),ρ =7753 kg/m3,λ=33 W/(m?K)。 4.将氧气压送到容积为2m3的储气罐内,初始时表压力为0.3bar,终态时表压力为3bar,温度由t1=45℃升高到t2=80℃。试求压入的氧气质量。当地大气压为P b=760mmHg,氧气R g=260J/(kg?K)。 5.流体受迫地流过一根内直径为25 mm的直长管,实验测得管内壁面温度为120℃,流体平均温度为60 ℃,流体与管壁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为350W/(m2?K)。试计算单位管长上流体与管壁间的换热量。 6.相距甚近而平行放置的两个面积相等的灰体表面,黑度各为0.6和0.5,温度各为700℃和350℃,试计算它们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7.一卡诺热机工作于500 ℃和200 ℃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已知该卡诺热机每秒中从高温热源吸收100 kJ,求该卡诺热机的热效率及输出功率。 8.在一根外直径为120mm的蒸汽管道外包一厚度为25mm的石棉保温层,保温层的导热系数为0.10 W/(m?K)。已知管子外表面温度为250℃,保温层外表面的温度为38℃,试求单位管长的热损失。 9.一定量的空气,经过下列四个可逆多变过程组成的循环。试求:(1)填充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4长度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根据仪器的精度和有效数字的定义,正确记录原始数据。 3.掌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并用不确定度报告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滚珠、圆管、毛细管、铝块。 实验原理: 1. 游标卡尺 普通测长度的尺子其准确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其分度值(即仪器能准确鉴别的最小量值)较大。例如米尺的分度值为1mm 而不能更小,否则,刻度线太密将无法区分。为此,在主尺上装一个能够沿主尺滑动的带有刻度的副尺,称为游标,这样的装置称为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结构如图1 所示。主尺 D 是一根钢制的毫米分度尺,主尺头上附有钳口 A 和刀口A ′,游标E 上附有钳口 B 、刀口 B ′ 和尾尺 C ,可沿主尺滑动。螺丝F 可将游标固定在主尺上,当钳口AB 密接时,则刀口 A ′B ′对齐,尾尺C 和主尺尾部也对齐,主尺上的0线与游标上的0线重合。 图1 游标卡尺 钳口AB 用来测物体的长度及外径,刀口 A ′B ′用来测物体的内径,而尾尺C 则用来测物体的深度。它们的读数值,都是表示游标的0线与主尺的0线之间的距离。 游标卡尺的规格有多种,其精密程度各不相同,但不论哪一种,它的原理和读数方法都是一样的。常用游标尺的设计,在游标尺上刻有m 个分格,游标上m 个分格的总长,正好与主尺上(m –1)个分格的总长相等,如果用 y 表示主尺上最小分格的长度,x 表示游标上每一小格的长度,则 (m –1)y = mx 所以,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长度的差值是 m y x y = - 这个量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通常主尺最小分格y 都为1mm ,因此,游标的分格数越多,分度值就越小,卡尺的精密度就越高。 常用的游标卡尺的分度值有0.1mm 、0.05mm 、0.02mm 三种。 利用游标卡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把物体放于钳口之间,游标右移。游标0线对准主尺上某一位置,毫米以上整数部分l 0可以从主尺上直接读出,毫米以下部分△l 从副尺上读出。

力学与热学作业习题答案

力学与热学作业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7.1.3 某发动机飞轮在时间间隔t 内的角位移为 34at bt ct θ=+- (:rad,t :s).θ 球t 时刻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 答] 34at bt ct θ=+- 23d a 3bt 4ct dt θ ω= =+- 2 d 6bt 12ct dt ωβ==- 7.1.7 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螺旋桨尖端所在半径为150cm ,发动机转速2000rev/min.(1)桨尖相对于飞机的线速率等于多少?(2)若飞机以250km/h 的速率飞行,计算桨尖相对于地面速度的大小,并定性说明桨尖的轨迹. [解 答] 取地球为基本参考系,飞机为运动参考系。 (1)研究桨头相对于运动参考系的运动: n R 1.5314.16(m /s) 30 πνω== ?=相 (2)研究桨头相对于基本参考系的运动: ,321.7(m /s) νννννν=+⊥∴==绝相牵相牵 绝 由于桨头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运

动。故桨头轨迹应是一个圆柱螺旋线。 7.2.2 在下面两种情况下求直圆锥体的总质量和质心位置.(1)圆锥体为均质;(2)密度为h 的函数: h (1),L ρρρ =-为正常数. [解 答] 建立如图坐标O-x,由对称轴分析知质心在x 轴上。 由 c dm dv dv dm dv dv x x x x ρρ=== ?????? 得: (1)L 2 c 2 (a /L)d 3L 14 a L 3 x x x ππ= = ? 质量 21 m v a L 3ρπρ == (2)L 200c 2 00 a h ()(1)d 4L L L(h=L ) h a 5(1)()d L L x x x x x x x ππρρπ??-==--??? 质量 22 000h a L m (1)()d a L L 4x x π ρπρπ=-?=? 7.3.5 一转动系统的转动惯量为2 I 8.0kg.m =,转速为41.9rad/s ω=,两制动闸瓦对轮的压力都为392N ,闸瓦与轮缘间的摩擦系数为 0.4μ=,轮半径为r 0.4m =,从开始制动到静止需要用多少时间? [解 答] z z z M I β=∑ z 2z z M 15.68(rad /s ) I β∴= =-∑ x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基本测量

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 大学物理实验(一)_________ 实验名称:实验1 基本测量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 课程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号:16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 报告人: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 科技楼906 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__ 年_______ 月 ____ 日星期________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四、实验容和步骤 五、数据记录 1用游标卡尺R测量圆筒的外径D径d、和高H 表1

2、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表2单位:________ 千分尺零点:____________ 千分尺基本误差:_____________ 六、数据处理: 1、计算圆筒的外径D ,并计算D(5分) 2、计算圆筒的径d ,并计算d(5 分)

2 3、计算圆筒的高 H ,并计算 H (5分) 4、计算粗铜丝直径 D 1及 D 1 (6分) 5、计算细铜丝直径 D 2及 D 2 (6分) 6、间接量B D 1D 2 D 1 D 2 ,计算B 的平均值、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 (5 分) 提示: D 2 D i D 2

七、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结果1: 圆筒的外径: D P = D D ( ) 实验结果2: 圆筒的径:d P = d d ( ) 实验结果3: 圆筒的高:H P = H H ( ) 实验结果4: 粗铜丝的直径: D i P = D i D i ( ) 实验结果5: 粗铜丝的直径: D2 P = D2 D2 ( ) 实验结果讨论:6: B P = B B ( )

(完整版)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 选择题(每题4分,打“ * ”者为必做,再另选做4题,并标出选做记号“ * ”,多做不给分,共40分) 1* 某间接测量量的测量公式为4 3 23y x N -=,直接测量量x 和y 的标准误差为x ?和y ?,则间接测 量量N 的标准误差为?B N ?=; 4322 (2)3339N x x y x x x ??-==?=??, 3334(3)2248y N y y y y x ??==-?=-??- ()()[]21 23 2 289y x N y x ?+?=? 2* 。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零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 ) (A )系统误差 (B )偶然误差 (C )过失误差 (D )其他误差 3* 在计算铜块的密度ρ和不确定度ρ?时,计算器上分别显示为“8.35256”和“ 0.06532” 则结果表示为:( C ) (A) ρ=(8.35256 ± 0.0653) (gcm – 3 ), (B) ρ=(8.352 ± 0.065) (gcm – 3 ), (C) ρ=(8.35 ± 0.07) (gcm – 3 ), (D) ρ=(8.35256 ± 0.06532) (gcm – 3 ) (E) ρ=(2 0.083510? ± 0.07) (gcm – 3 ), (F) ρ=(8.35 ± 0.06) (gcm – 3 ), 4* 以下哪一点不符合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分布特点 ( C ) (A ) 单峰性 (B ) 对称性 (C ) 无界性有界性 (D ) 抵偿性 5* 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mm 004.0±,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正确的答案:( B ) A . 用它进行多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mm 004.0; B . 用它作单次测量,可用mm 004.0±估算其误差; B =?==? C.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mm 004.0±。 100%E X δ = ?相对误差:无单位;=x X δ-绝对误差:有单位。

江苏大学物理实验考试题库和答案完整版

大学物理实验A(II)考试复习题 1.有一个角游标尺,主尺的分度值是°,主尺上29个分度与游标上30个分度等弧长,则这个角游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是多少? 30和29格差1格,所以相当于把这1格分成30份。这1格为°=30′,分成30份,每份1′。 2.电表量程为:0~75mA 的电流表,0~15V 的电压表,它们皆为级,面板刻度均为150小格,每格代表多少?测量时记录有效数字位数应到小数点后第几位(分别以mA 、V 为记录单位)?为什么? 电流表一格小数点后一位 因为误差, 电压表一格小数点后两位,因为误差,估读一位 ***3.用示波器来测量一正弦信号的电压和频率,当“Y轴衰减旋钮”放在“2V/div”档,“时基扫描旋钮”放在“div”档时,测得波形在垂直方向“峰-峰”值之间的间隔为格,横向一个周期的间隔为格,试求该正弦信号的有效电压和频率的值。 f=1/T=1÷×= U 有效=÷根号2= ***4.一只电流表的量程为10mA ,准确度等级为级;另一只电流表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级。现要测量9mA 左右的电流,请分析选用哪只电流表较好。 量程为10mA ,准确度等级为级的电流表最大误差,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级,最大误差,所以选用量程为15mA ,准确度等级为级 5. 测定不规则固体密度 时,,其中为0℃时水的密度,为被测物在空气中的称量质量,为被测物完全浸没于水中的称量质量,若被测物完全浸没于水中时表面附 有气泡,试分析实验结果 将偏大还是偏小?写出分析过程。 若被测物浸没在水中时附有气泡,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变大,则在水中称重结果将偏小,即m 比标准值稍小,可知0ρρm M M -=将偏小 6.放大法是一种基本的实验测量方法。试写出常用的四种放大法,并任意选择其中的两种方法,结合你所做过的大学物理实验,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累计放大法 劈尖干涉测金属丝直径的实验中,为了测出相邻干涉条纹的间距 l ,不是仅对某一条纹测量,而是测量若干个条纹的总间距 Lnl ,这样可减少实验的误差。 机械放大法 螺旋测微器,迈克尔孙干涉仪读数系统

热学与力学综合的计算题

中考《物理力学与热学综合计算题》专题 1、2005年12月起,我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东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为了保护环境,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改用乙醇汽油作为快艇的燃料。下表为某种快艇的部分技术参数: ( ①;②. (2)为保证安全,快艇上乘客的质量之和不得超过 kg. (3)已知该快艇使用的乙醇汽油热值约为4.6×107J/kg,密度约为0.7×103 kg /m3,它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f=1400N,若发动机的效率为25%,则该快艇匀速行驶46 km耗油多少L? 2、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路况和车速的不同,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也不同,通常行驶时,实际功率要小于它的最大功率。某型号轿车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某标号汽油的热值约为4.5×107J/kg,密度约为07×103kg/m3)求: (l)若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lh,则轿车消耗了多少千克的汽油? (2)若轿车发动机的效率是30%,当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瓦特? 3、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某型号四轮汽车质量为1.6×103Kg,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当它以60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600N,每行驶100Km消耗汽油量为8L。完全燃烧1L汽油释放的能量为3.7×107J(取g=10N/Kg)。求: (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 (2)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3) 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效率。 (4)汽车有很多用途,但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请列举一例,并就如何减小该不利影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已知某型号的载重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08km,所用时间是8min,消耗燃油3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63kW。若燃油的密度是0.8×103kg/m3,热值为3.15×107J/kg,

2016- 2017一大学物理实验考试卷(B卷)

.. 浙江农林大学 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B 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类别: 必修 考试方式: 闭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 2、考试时间 3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一、单项选择题(1-7题必做,8-13题任选做2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 选择的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填在题目上的将不给分,每题3分,共计27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1-7题必做: 1、利用示波器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 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示波器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 甲、 乙所示,相邻两波峰在示波器上所占格数已经标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 次/min ,则可知乙的心率和这台示波器X 时间增益(衰减)选择开关置于( ) A 、48 次/min, 50ms/div B 、75 次/min, 0.2s/div C 、75 次/min, 0.1s/div D 、48 次/min, 20ms/div 2、在牛顿环实验中,我们看到的干涉条纹是由哪两条光线产生的?( ) A 、 3和4 B 、 1和2 C 、 2和3 D 、 1和4 得分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 2 3 4 5 5 5 甲

3、已知300x f Hz =,李萨如图形为 “ ”,则y f 为( ) A 、 400Hz B 、 450Hz C 、 200Hz D 、 100Hz 4、在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中,我们用到的两种传感器是:( ) A 、压强传感器和体积传感器 B 、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C 、温度传感器和体积传感器 D 、压强传感器和时间传感器 5、密立根油滴实验中,基本电荷e 的计算,应对实验测得的各油滴电荷q 求( ) A 、算术平均值 B 、 最小公倍数 C 、最小整数 D 、最大公约数 6、用量程为20mA 的1.0级毫安表测量电流。毫安表的标尺共分100个小格,指针指示为60.5格。电流测量结果应表示为 ( ) A 、(60.5±0.2)mA B 、(20.0±0.1)mA C 、(12.1±0.2) mA D 、(12.10±0.01)mA 7、传感器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空调机在室内温度达到设定的稳定后,会自动停止工作,其中空调机内使用了下列哪种传感器( ) A .温度传感器 B .红外传感器 C .生物传感器 D .压力传感器 8-13题任选做2题: 8、在0~100℃范围内,Pt100输出电阻和温度之间关系近似呈如下线性关系: )1(0AT R R T +=,式中A 为温度系数,约为3.85×10-3℃-1。则当Pt100输出电阻 为115.4Ω时对应温度为( ) A 、0 ℃ B 、40 ℃ C、50 ℃ D、100 ℃ 9、分光计实验中为能清晰观察到“十”字光斑的像,需调节( ) A 、前后移动叉丝套筒 B 、目镜调节手柄 C 、望远镜水平度调节螺钉 D 、双面反射镜的位置 10、在多普勒效应实验装置中,光电门的作用是测量小车通过光电门的( ) A 、时间 B 、速度 C 、频率 D 、同时测量上述三者 11、如图三,充氩的夫兰克-赫兹管A I ~K G U 2曲线中, 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0U 为( ) A 、 45U U - B 、 1U C 、 13U U - D 、36U U -

中考物理力学与热学综合计算题

中考《物理力学与热学综合计算题》专题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理解并熟记力学、热学中的计算公式 2、能够准确的从图表中找出计算相关问题的有用信息 3、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准确、规范的求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 二、典型例题解析 例: 2005年12月起,我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东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为了保护限载6人排水量 油箱容积40L快艇自身质量1000kg (1)请写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两点好处 ①; ②. (2)为保证安全,快艇上乘客的质量之和不得超过 kg. (3)已知该快艇使用的乙醇汽油热值约为×107J/kg,密度约为×103 kg /m3,它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f=1400N,若发动机的效率为25%,则该快艇匀速行驶46 km耗油多少L 出现的问题反思:解题方法总结: 针对性练习: 1、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路况和车速的不同,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也不同,通常行驶时,实际功率要小于它的最大功率。某型号轿车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某标号汽油的热值约为×107J/kg,密度约为07×103kg/m3) 求:(l)若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lh,则轿车消耗了多少千克的汽油 (2)若轿车发动机的效率是30%,当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瓦特

中考物理力学与热学综合计算题[1]

力学与热学综合计算题 1、2005年12月起,我市开始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能源。乙醇汽油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乙醇汽油的推广及使用,可以缓解因石油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压力,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是目前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 东湖风景秀丽,水面开阔,乘坐快艇是许多游客积极参与体验的水上娱乐项目。为了保护环境,东湖风景区管委会改用乙醇汽油作为快艇的燃料。下表为某种快艇的部分技术参数: (① ;② . (2)为保证安全,快艇上乘客的质量之和不得超过 kg . (3)已知该快艇使用的乙醇汽油热值约为4.6×107J/kg ,密度约为0.7×103 kg /m3 ,它在水中匀速航行时所受的阻力f=1400N,若发动机的效率为25%,则该快艇匀速行驶46 k m耗油多少L ? 2、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路况和车速的不同,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也不同,通常行驶时,实际功率要小于它的最大功率。某型号轿车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某标号汽油的热值约为4.5×107J/kg ,密度约为07×103kg/m 3 )求: (l )若轿车以1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lh ,则轿车消耗了多少千克的汽油? (2)若轿车发动机的效率是30%,当轿车以1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瓦特? 3、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某型号四轮汽车质量为1.6×103Kg ,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 2,当它以60Km/h 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600N ,每行驶100Km 消耗汽油量为8L 。完全燃烧1L 汽油释放的能量为3.7×107J(取g=10N/Kg)。求: (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 (2)汽车以6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3) 汽车以6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效率。 (4)汽车有很多用途,但也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请列举一例,并就如何减小该不利影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已知某型号的载重车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10.08km ,所用时间是8min ,消耗燃油3L (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63kW 。若燃油的密度是0.8×103kg /m 3,热值为3.15×107J /kg ,求: (1)汽车行驶速度是多少? (2)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 5、电动车因为具有轻便、快捷和环保等优点备受大家喜爱,下表是某型号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若骑车人的质量是60kg ,在10min 内连续行驶3km ,根据相关信息求: (1)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g 取10N/kg )。 (2)该电动自行车在10min 内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电动机所做的功。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

长度的测量和基本数据处理 【实验目的】 1、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读数显微镜的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2、练习有效数字运算和误差处理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用品】 游标卡尺(0—125mm ,0.02mm )、螺旋测微计(0—25mm ,0.01mm )、读数显微镜(JCD 3,0.01mm )、空心圆管、小钢球等。 【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分主尺和游标(副尺)两部分。主尺上刻有标准刻度125mm 。游标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总长度为49mm ,游标上50个分度比标准的50mm 短1mm ,1个分度比标准的1mm 短 1 50 mm ,即0.02mm ,这0.02mm 就是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游标卡尺的卡口合并时,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恰好对齐。卡口间放上被测物时,以游标零线为起点往前看,观察主尺上的读数是多少。假设读数是xmm 多一点,这“多一点”肯定不足1mm ,要从游标上读。此时,从游标上找出与主尺上某刻度最对齐的一条刻度线,设是第n 条,则这“多一点”的长度应等于0.02nmm ,被测物的总长度应为L=(x+0.02n)mm 。用这种规格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mm ”为单位,小数点后必有两位,且末位数必为偶数。游标上每5小格标明为1大格,每小格读数作0.02mm ,每大格就应读作0.10mm 。从游标零线起往后,依次读作0.02mm ,0.04mm ,0.06mm ,……直至第5小格即第1大格读作0.10mm 。 再往后,依次读作0.12mm ,0.14mm ,0.16mm ,……直至第2大格读作0.20mm 。后面的读数依此类推。游标卡尺不需往下估读。如图1-5应读作61.36mm 或6.136cm 2、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 螺旋测微计主要由弓形体、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微分套筒)三部分构成。螺旋测微计的测微原理是机械放大法。固定套筒上有一条水平拱线叫读数基线。基线上边是毫米刻度线,下边是半毫米刻度线。螺旋测微计的螺距是0.5mm ,活动套筒每转动一周,螺杆就前进或者后退0.5mm 。活动套筒的边缘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每转动一个分度,螺杆就前进或者后退 0.5 50 mm 即0.01mm 。这0.01mm 就是螺旋测微计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实际测量时,分度线不一定正好与读数基线对齐,因此还必须往下估读到0.001mm 。可见,用螺旋测微 6 7 0 3 4 5 主尺 游标 图1-5

力学与热学试卷A2012

南京邮电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力学与热学》期末试卷(A ) 院(系)理学院 班级学号姓名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自觉 遵 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 弊 装 订线 内不要 答 题 ...................................装......................................订......................................线......................................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 1.已知质点的运动轨迹x (t )=r cos ωt ,y (t )=r sin ωt (t ≥0),该轨迹用自然参数s 可表示为:x (s )= ,y (s )= 。 2.势函数V (x )=x/(x 2+1)的稳定平衡点x 0= ,质量为m 的粒 子在x 0处作微小振动,由简谐近似知其振动的角频率ω= 。 3.一维平面简谐波的波长为λ,已知在x 0处的振动状态ξ(x 0,t )=A cos(ωt +φ0);那么,向左传播的波函数ξ(x,t )=;向右传播的波 函数ξ(x,t )= 。 4.运用事件语言,同一事件在两惯性系中的时空坐标变换对绝对时空观而言为变换,对相对论时空观为 变换;爱因斯坦主 要基于 和 基础上建立了狭义相对论。 5.静止长度为l 的直杆以速度v 相对地面运动,请问其运动长度为 。 6.针对某种温度计,设定其测温属性为X 1、X 2时的温度为T 1、T 2,按线性标度法有T (X )=。 7.热力学温标 (是/不是)一种经验温标;它与理想气体温标 (可以/不可以)取得一致。 8.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分别定义了态函数:和。 9.绝热过程和等温过程的热容量分别为C 绝热=和C 等温= 。 10.如x 和y 为某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请问y d x (是/不是)恰当微 分,xy 2d x +x 2y d y (是/不是)恰当微分。

大学物理实验答案

实验一物体密度的测定 【预习题】 1.简述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1)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游标卡尺是一种利用游标提高精度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由主尺和游标组成。 设主尺上的刻度间距为y,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x,x比y略小一点。一般游标上的n个刻度间距等于主尺上(n-1)个刻度间距,即y (- =。由此可知,游标上 nx)1 n 1,这就是游标的精度。 的刻度间距与主尺上刻度间距相差 n 1,即主尺上49mm与游标上50格同教材P33图1-2所示的游标卡尺精度为mm 50 长,如教材图1-3所示。这样,游标上50格比主尺上50格(50mm)少一格(1mm),即游标上每格长度比主尺每格少1÷50 = 0.02(mm),所以该游标卡尺的精度为 0.02mm。 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①一手拿待测物体,一手持主尺,将物体轻轻卡住,才可读数。②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决不允许被量物体在量爪中挪动。③游标卡尺的外量爪用来测量厚度或外径,内量爪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用来测量槽或筒的深度,紧固螺丝用来固定读数。 (2)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它是把测微螺杆的角位移转变为直线位移来测量微小长度的长度测量仪器。螺旋测微器主要由固定套筒、测量轴、活动套筒(即微分筒)组成。如教材P24图1-4所示,固定套管D上套有一个活动套筒C(微分筒),两者由高精度螺纹紧密咬合,活动套筒与测量轴A相联,转动活动套筒可带动测量轴伸出与缩进,活动套筒转动一周( 360),测量轴伸出或缩进1个螺距。因此,可根据活动套筒转动的角度求得测量轴移动的距离。对于螺距是0.5mm螺旋测微器,活动套筒C的周界被等分为50格,故活动套筒转动1 格,测量轴相应地移动 0.5/50=0.01mm,再加上估读,其测量精度可达到0.001 mm。 使用螺旋测微器时应注意:①测量轴向砧台靠近快夹住待测物时,必须使用棘轮而不能直接转动活动套筒,听到“咯、咯”即表示已经夹住待测物体,棘轮在空转,这时应停止转动棘轮,进行读数,不要将被测物拉出,以免磨损砧台和测量轴。②应作零点校正。 2.为什么胶片长度可只测量一次? 答:单次测量时大体有三种情况:(1)仪器精度较低,偶然误差很小,多次测量读数相同,不必多次测量。(2)对测量的准确程度要求不高,只测一次就够了。(3)因测量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多次重复测量。本实验由对胶片长度的测量属于情况(1),所以只测量1次。 3.用用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游标上最前与最后的刻线都与主尺上

铝合金的力学、热学、物理性能符号和含义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热学、物理性能符号和含义 铝及铝合金的力学、热学、物理性能符号和含义 表1—1 列出了常用的一些力学、热学及物理的符号及含义,并列出了某些单位的换算公式及对应的数值。

0t 在给定定温度范围内,t ℃时的长度;C为合金常数,其数值在表达1—3中列出。 表1—2 铝及铝合金的膨胀率与收缩率计算式

一般来讲6063的热传导为205W/M。K,6061T5为180W/M。K,压铸一般ADC12为40-60W/M。K,传说压铸1017也可以到两百以上,但没有用过 1100铝合金导热系数(也有人叫热导率):O状态(就是退火状态)为222W/(m*K)(20摄氏度时),H18状态为218,单位和O态一样,也是20摄氏度下的; 3003铝合金:20摄氏度下,O态为193,H12态为163,H14态为159,H18态为155,单位和上面的一样。 6063 6061这些铝合金导热系数都不错,做车铝挤压都可以 压铸铝虽然都用ADC12,但用于散热方面其实并不太好,导热系数只有96左右,!如果一定要用压铸的方式来做散热器的话,比较推荐用AA1070,热传导率高达200 W/m.K 左右,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不过,以AA1070 铝合金压铸散热器存在着一些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 (1)压铸时表面流纹及氧化渣过多,会降低热传效果。 (2)冷却时内部微缩孔偏高,实质热传导率降低(K<200 W/m.K)。 (3)模具易受侵蚀,致寿命较短。 (4)成型性差,不适合薄铸件。 (5)材质较软,容易变型。 当然,散热并不是简单的材料论,选材固然重要,后续的处理也必不可少,如在结构上合理设计提高热对流系数,在表面处理上增大热辐射系数等。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

“物理实验III-1”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一、填空、选择、简答题(任选4题,若多答则按前4题记分)(在选择的题上画圈)(8分) 1 单双臂电桥测量电阻值的适用范围是:( ) (A)单双臂电桥都可以测量任何阻值的电阻; (B)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中值电阻,而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 (C)双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D)单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双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2 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系统_________。 3 进行十一线电位差计实验时,在工作电流标准化的过程中,检流计始终单方向偏转,不指零,其原因为: (A)标准电池接反(B)检流计灵敏度不高 (C)电阻丝不均匀(D)工作电源过高 4 在上图中画出x偏转板上的信号波形: 5 探测线圈处于什么条件下毫伏表的读数最大?毫伏表读数最小,又说明什么问题? 答: 6 在进行n次测量的情况下,任一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 (A)(B)(C)(D) 7 用螺旋测微计计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

8 分光计的刻度上有720个分格,每一格为30’,角游标的30个分格对应着刻度盘上的29个分格,该游标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 二、有效数字及运算(6分) 1.计算下列函数有效数的结果: (1) x=9.80, lnx=________ (2) x=5.84, =________ (3) x=0.5275, =________ 2.把下列各数按数字修约规则取为四位有效数字 (1) 21.495 _______ (2) 43,465 _______ (3) 8.1308 _______ 三、推导不确定度传递公式(8分) (1) N=x+y+2z (2) f = (a ≠b) 四、(6分)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2 24l g T π=计算重力加速度。已获得摆长l 与周期T 的测量结果为: (100.0100.010)l cm =± (2.00210.0020)T =±秒 写出表示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结果,即: 要求推导出不确定度的方差传递公式 ?g g ?= 计算出不确定度?g ?=最后写出测量结果g g g =±?。

《力学与热学》教学大纲.

《力学与热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echanics and calorifics 课程编码:13213 学分:5 参考学时:80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适用专业:地球物理学 大纲执笔人:闫向宏系(教研室)主任:方建会 《力学部分》 一、课程目标 《力学》是应用物理学专业和材料物理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但比较系统的掌握力学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学到力学基础的研究方法,掌握普通物理学中力学部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另外也训练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物理学有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掌握质点的直线运动及曲线运动规律; 2.掌握质点动力学的基本定律; 3.掌握刚体的平动及定轴转动的基本规律; 4.掌握伯努利方程; 5.掌握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基本规律; 6.了解刚体的滚动、阻尼和受迫振动。 7.掌握洛伦兹变换、钟慢尺缩效应、相对论动量和能量、相对论时空观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第一章物理学和力学2学时1.1发展着的物理学 (-)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 (二)微观世界 (三)宇宙的早期演化 (四)非线性系统的复杂行为 1.2 物理学科的特点 (一)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 (二)理想模型 (三)物理学的思考 (四)物理学理论 (五)物理·技术和经济 1.3 时间和长度的计量 (一)时间的计量 (二)长度的计量 1.4 单位制和量纲 (一)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

(三)量纲式 1.5 参考系·坐标系与时间坐标轴 (一)参考系和坐标系 (二)时间坐标轴 1.6 力学——学习物理学的开始 数学知识补充与复习 1.矢量 2.矢量的加法与减法 3.矢量的数乘 4.矢量的正交分解 5.矢量的标积和矢积 6.矢量导数 第二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2.1 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一)质点的位置矢量与运动学方程 (二)位移——位置矢量的增量 2.2 瞬时速度矢量与瞬时加速度矢量 (一)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二)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2.3 质点直线运动——从坐标到速度和加速度 (一)运动学方程 (二)速度和加速度 (三)匀速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2.4 质点直线运动——从加速度到速度和坐标 (一)从速度到运动学方程和位移 (二)已知加速度求速度和运动学方程 2.5 平面直角坐标系·抛体运动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抛体运动 (三)用矢量讨论抛体运动 2.6 自然坐标·切向和法向加速度 (一)自然坐标 (二)速度·法向和切向加速度 2.7 伽利略变换 (一)伽利略变换 (二)伽利略变换蕴含的时空观 (三)伽利略速度变换关系 (四)加速度对伽利略变换为不变量 第三章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4学时3.1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参考系 3.2 惯性质量·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一)惯性质量 (二)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3.3 牛顿运动定律·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