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实验9__光学基本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326.00 KB
- 文档页数:66
0I ϕI ϕI )2( λϕπβaSin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部分)单缝衍射一、 实验目的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了解衍射特点;2.测量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
二、 实验仪器激光器、单缝、检流计、硅光电池等 三、 实验原理照到狭缝上的波前上每一点都起着新波源的作用,从这个波前出发,光线迭加的结果是出现平行于狭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亮条纹从中心往两侧依次是0级、1级、2级……n 级亮条纹。
暗条纹依次是1级、2级…..n 级。
设光轴上的光强为 屏上与光轴夹角 ϕ 为的一处光强为220sin ββII = (1)1.当)0(0==ϕβ时,0I I =ϕ;称为主极大或零级亮条纹。
2.当)2,1(⋅⋅⋅⋅±±==m m πβ,即am Sin λϕ=时,0=ϕI ,出现暗条纹。
暗条纹在a m λϕ=的方向上。
主极大两侧暗条纹之间的夹角aλϕ2=∆,其余暗条纹间的间距为aλϕ=∆。
3.其他亮条纹的位置:()322/2ββββββββSin Cos Sin Sin d d -=⎪⎪⎭⎫ ⎝⎛ 极大值。
取时,即 ,0I tg Sin Cos βββββ==- 可得:⋅⋅⋅±±±=πππβ47.346.243.1,,即:)3(47.3,46.2,43.1 aa a λλλϕ±±±=亮条纹的光强是极值的0.047,0.017,0.008倍………4.总结: ϕSin-2a λ -1.43a λ -a λ 0aλ1.43aλ2aλ ϕI0 -0.047 00I0 0.047 0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1.按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实验装置设计光路。
即入射到狭缝的光束是平行光,传播到观察点的各子波的光线也是平行光。
2.激光点亮并垂直于狭缝,观察屏放到较远处D>>a.3.观察单缝衍射现象 (1)调节狭缝又宽变窄,再由窄变宽,观察衍射图像的变化,估计出衍射图像刚出现可分辨条纹时的缝宽。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深 圳 大 学 实 验报 告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 基本测量实验学 院:指导教师:报告人: 组号: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提交时间:课程编号和高H;k D( ) d ( ) H( ) 12345672、用螺旋测微计测量粗铜丝、细铜丝的直径千分尺零点:千分尺仪器误差k 1D( ) 2D( )1234562、计算圆筒的内径d,并计算d∆4、计算圆筒体积V,并计算V∆6、计算细铜丝直径D及2D∆2P = DD∆= 实验结果2:圆筒的内径: d = ( )P = dd∆= 实验结果3:圆筒的高: H = ( )P = HH∆= 实验结果4:圆筒体积: V = ( )P = VV∆=2D 实验结果7: B = ( )P = BB∆= 实验讨论: 八、思考题1.如何更大程度地减少试验误差。
答: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更大程度地减少试验误差。
3.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长度时,怎样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答:游标卡尺找主尺与游标尺对齐的刻度线读数,再乘以分度值;螺旋测微器找到套筒上的整刻度数乘以0.01,然后再估读一位。
4.何谓仪器分度值?米尺、2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各为多少?如果用它们测量约7cm 的长度,问各能读得几位有效数字?答:(1)在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上,最小格所代表的被测尺寸的数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又称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精确,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②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③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随便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④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最后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6.有一角游标,主尺29度(29分格)对应于游标30个分格,问这个角游标的分度值是多少?有效数字最后1位应读到哪一位?刻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线对齐?答:,L=5.428cm=54.28mm;该游标卡尺是50分度游标卡尺,其分度值为0.02mm pkyL =1k+0.02p=54.28mm,由此可解得,k=54,p=14。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工科类通用学制:四年本科学时:60学时学分:石家庄经济学院教务处审定二零零五年三月编写朱孝义张素萍审定张道明讨论朱孝义张素萍赵惠裘平一郭涛目录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4)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4)三.实验课程安排及课时分配 (7)四.对各个实验的具体教学要求 (8)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的。
一、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任务和作用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的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基本任务: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1)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和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能够应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4)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对待科学实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1.绪论:教学内容(教师讲授)(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2)介绍测量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测量分类、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误差的分析、偶然误差的估计、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深 圳 大 学 实 验报 告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 基本测量实验学 院:指导教师: 报告人: 组号: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提交时间:课程编号二、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基本原理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称为游标),这样就构成了游标卡尺,如图1-1所示。
一般游标卡尺的刻度方法有: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n个刻度,它的总长与主尺上(n –1)个刻度的总长相等。
设主尺每个刻度的长为y,游标每个刻度的长为x,则有nx = (n – 1) y,由此求得主尺与游标每个刻度的差值δ为:δ= y – x = y / n差值δ正是游标卡尺能读准的最小读数值,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称为游标的精度,按上述原理刻度的方法称为差示法。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的基本原理螺旋测微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对于螺距为y的螺旋,每转一周螺旋将沿轴线方向移动一个螺距y。
如果转了1 / n周(n 是沿螺旋一周总的刻度线数目),螺旋将沿轴线移动y / n的距离,y / n称为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
因此,借助螺旋的转动,把沿轴线方向移动的不易测量的微小距离,转变为圆周上移动的较大距离表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放大原理。
螺旋测微计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根测微螺轩,其螺距是0.5mm,当螺杆旋转一周时,螺杆就沿轴线前进或后退0.5mm。
螺杆外部附着一个微分筒,沿微分筒的圆周有50条等分刻度线,当微分筒转过一条刻度线时,测微螺杆就移动0.5/50mm=0.01mm。
因此,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是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千分尺因此而得名。
实验室常用的螺旋测微计的量程是25mm,分度值0.01mm。
螺旋测微计测量前先检查“0”点。
轻轻转动微分筒,推动螺杆前进,当听到“咯、咯”两声时就停止转动。
这时的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就有零差出现,其校政方法如下:设零点的读数为L0,待测物的读数为L,则待测物的实际长度L’=L-L0,其零点差值L0可正可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实验报告篇一: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实验时间:一、试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掌握调节分光计的方法;2、测量三棱镜玻璃的折射率。
二、实验仪器分光计,三棱镜,准直镜。
三、实验原理1.测折射率原理:当i1=i2时,δ为最小,此时??i1A2?min2??i1??i1?i1A21(?min?A)2设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则A??nsinsini1?nsini12i1?n?故sini1?Asin2sin?min?AAsin2由此可知,要求得棱镜材料折射率n,必须测出其顶角A和最小偏向角?min。
四、实验步骤1.调节分光计1)调整望远镜:a目镜调焦:清楚的看到分划板刻度线。
b调整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分划板调到物镜焦平面上。
c调整望远镜光轴垂直主轴:当镜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时,反射象落在上十字线中心,平面镜旋转180°后,另一镜面的反射象仍落在原处。
调整平行光管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将被照明的狭缝调到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物镜将出射平行光。
2)使载物台轴线垂直望远镜光轴。
a调整载物台的上下台面大致平行,将棱镜放到平台上,是镜三边与台下三螺钉的连线所成三边互相垂直。
b接通目镜照明光源,遮住从平行光管来的光,转动载物台,在望远镜中观察从侧面Ac和Ab返回的十字象,只调节台下三螺钉,使其反射象都落在上十子线处。
注意):1、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
2、望远镜,平行光管的光轴垂直一起公共轴。
3、调节动作要轻柔,锁紧螺钉锁住即可。
4、狭缝宽度1mm左右为宜。
2.测量最小偏向角(1)平行光管狭缝对准前方水银灯。
(2)把载物台及望远镜转至(1)处,找出水银灯光谱。
(3)转动载物台,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望远镜跟踪谱线运动,直到谱线开始逆转为止,固定载物台。
谱线对准分划板。
?,有(4)记下读数?1和?2转至(2),记下读数?1?和?2 ?min?1?1??1??2??2??2五、实验数据处理原始数据如下:数据处理:α=60?±102ns?2?u仪??mi?s??(?i??i)n?11ou仪=3?按不确定度传递原则1?min1?mincos()sin?sin()cos?nu??u??unn?n2??sin1?min cos()?n?uu?un?sin?n?sin(?min)sin22?1.676;un?(un)??(un)??0.005;un?100?0.3;(un)r?n得:n?n?un?1.676?0.005六、思考题1、为什么利用自准法可以将望远镜调至接受平行光和垂直中心轴的正常工作状态?如何调整?(1)点亮照明小灯,调节目镜与分划板间的距离,看清分划板上的“准线”和带有绿色的小十字窗口(目镜对分划板调焦)。
深 圳 大 学 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 基本测量实验学 院:指导教师:报告人: 组号:学号 实验地点实验时间:提交时间:课程编号一、实验目的:1.要求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清晰地展现长度测量技术的进步过程,体会人类智慧的魅力;2.通过求出铜管的体积,理解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和最后结果的科学表示方法,着重培养和提高实验者的实验步骤与表格制定能力。
二、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基本原理为了使米尺测得更准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称为游标),这样就构成了游标卡尺,如图1-1所示。
一般游标卡尺的刻度方法有:游标卡尺的游标上有n个刻度,它的总长与主尺上(n –1)个刻度的总长相等。
设主尺每个刻度的长为y,游标每个刻度的长为x,则有nx = (n – 1) y,由此求得主尺与游标每个刻度的差值δ为:δ= y – x = y / n差值δ正是游标卡尺能读准的最小读数值,就是游标卡尺的分度值,称为游标的精度,按上述原理刻度的方法称为差示法。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的基本原理螺旋测微计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
对于螺距为y的螺旋,每转一周螺旋将沿轴线方向移动一个螺距y。
如果转了1 / n周(n 是沿螺旋一周总的刻度线数目),螺旋将沿轴线移动y / n的距离,y / n称为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
因此,借助螺旋的转动,把沿轴线方向移动的不易测量的微小距离,转变为圆周上移动的较大距离表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机械放大原理。
螺旋测微计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螺旋测微计的结构如图1-2所示,它的主要部分是一根测微螺轩,其螺距是0.5mm,当螺杆旋转一周时,螺杆就沿轴线前进或后退0.5mm。
螺杆外部附着一个微分筒,沿微分筒的圆周有50条等分刻度线,当微分筒转过一条刻度线时,测微螺杆就移动0.5/50mm=0.01mm。
因此,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是0.01mm,即千分之一厘米,千分尺因此而得名。
⼤学物理实验答案2实验7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1、本实验所⽤分光计测量⾓度的精度是多少仪器为什么设两个游标如何测量望远镜转过的⾓度本实验所⽤分光计测量⾓度的精度是:1'。
为了消除因刻度盘和游标盘不共轴所引起的偏⼼误差,所以仪器设两个游标。
望远镜从位置Ⅰ到位置Ⅱ所转过的⾓度为2)_()('1'212+-=,注:如越过刻度零点,则必须按式)(120360??--来计算望远镜的转⾓。
★2、假设望远镜光轴已垂直于仪器转轴,⽽平⾯镜反射⾯和仪器转轴成⼀⾓度β,则反射的⼩⼗字像和平⾯镜转过1800后反射的⼩⼗字像的位置应是怎样的此时应如何调节试画出光路图。
反射的⼩⼗字像和平⾯镜转过180o 后反射的⼩⼗字像的位置是⼀上⼀下,此时应该载物台下螺钉,直到两镜⾯反射的⼗字像等⾼,才表明载物台已调好。
光路图如下:★3、对分光计的调节要求是什么如何判断调节达到要求怎样才能调节好调节要求:①望远镜、平⾏光管的光轴均垂直于仪器中⼼转轴;②望远镜对平⾏光聚焦(即望远调焦于⽆穷远);③平⾏光管出射平⾏光;④待测光学元件光学⾯与中⼼转轴平⾏。
判断调节达到要求的标志是:①望远镜对平⾏光聚焦的判定标志;②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转轴垂直的判定标志;③平⾏光管出射平⾏光的判定标志;④平⾏光管光轴与望远镜光轴共线并与分光计中⼼轴垂直的判定标志。
调节⽅法:①先进⾏⽬测粗调;②进⾏精细调节:分别⽤⾃准直法和各半调节法进⾏调节。
4、在分光计调节使⽤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事项①当轻轻推动分光计的可转动部件时,当⽆法转动时,切记不能强制使其转动,应分析原因后再进⾏调节。
旋转各旋钮时动作应轻缓。
②严禁⽤⼿触摸棱镜、平⾯镜和望远镜、平⾏光管上各透镜的光学表⾯,严防棱镜和平⾯镜磕碰或跌落。
③转动望远镜时,要握住⽀臂转动望远镜,切忌握住⽬镜和⽬镜调节⼿轮转动望远镜。
④望远镜调节好后不能再动其仰⾓螺钉。
5、测棱镜顶⾓还可以使⽤⾃准法,当⼊射光的平⾏度较差时,⽤哪种⽅法测顶⾓误差较⼩21=A 的成⽴条件是⼊射光是平⾏的,当⼊射光的平⾏度较差时,此公式已不再适⽤,应⽤⾃准直法测三棱镜的顶⾓,⽤公式?-=1800A 来计算,误差较⼩。
(1)利用f=(D+d)(D-d)/4D 测量凸透镜焦距有什么优点答这种方法可以避免透镜光心位置的不确定而带来的测量物距和像距的误差。
(2)为什么在本实验中利用1/u+1/v=1/f 测焦距时,测量u和v都用毫米刻度的米尺就可以满足要求设透镜由于色差和非近轴光线引起的误差是1%。
答设物距为20cm,毫米刻度尺带来的最大误差为,其相对误差为%,故没必要用更高精度的仪器。
(3)如果测得多组u,v值,然后以u+v为纵轴,以uv为横轴,作出实验的曲线属于什么类型,如何利用曲线求出透镜的焦距f。
答直线;1/f为直线的斜率。
(4)试证:在位移法中,为什么物屏与像屏的间距D要略大于4f由f=(D+d)(D-d)/4D →D2-4Df=d2→D(D-4f)=d2 因为d>0 and D>0 故D>4f1.避免测量u、ν的值时,难于找准透镜光心位置所造成的误差。
2.因为实验中,侧的值u、ν、f都相对较大,为十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左右,而误差为1%,即一毫米到几毫米之间,所以可以满足要求。
3.曲线为曲线型曲线。
透镜的焦距为基斜率的倒数。
①当缝宽增加一倍时,衍射光样的光强和条纹宽度将会怎样变化如缝宽减半,又怎样改变答:a增大一倍时, 光强度↑;由a=Lλ/b ,b减小一半a减小一半时, 光强度↓;由a=Lλ/b ,b增大一倍。
②激光输出的光强如有变动,对单缝衍射图象和光强分布曲线有无影响有何影响答:由b=Lλ/a.无论光强如何变化,只要缝宽不变,L不变,则衍射图象的光强分布曲线不变(条纹间距b不变);整体光强度↑或者↓。
③用实验中所应用的方法是否可测量细丝直径其原理和方法如何答:可以,原理和方法与测单狭缝同。
④本实验中,λ=632。
8nm,缝宽约为5*10^-3㎝,屏距L为50㎝。
试验证:是否满足夫朗和费衍射条件答:依题意:Lλ=(50*10^-2)*(*10^-9)=*10^-7a^2/8=(5*10^-5)^2/8=*10^-10所以Lλ<<a^2/8即满足夫朗和费衍射条件。
测量的基本概念物理实验由物理现象的再现、物理量的测量与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
测量是物理实验的核心,也是实验课的中心内容,物理实验必包含测量。
测量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仪器,通过一定的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与被测量所进行的比较。
测量的结果由读数和单位构成。
1. 测量的分类在物理实验中会进行各种类型的测量,因此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测量进行分类。
按获得数据的方法,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三类。
(1) 直接测量。
指可通过仪器、仪表直接读出被测量数值的测量,如米尺测长度,天平称质量、秒表计时间等。
相应的物理量称直接测量量。
直接测量简单、直观,是最基本的测量方式,也是间接测量的基础。
(2) 间接测量。
指依据待测量与直接测量量的函数关系,先测出直接测量量,代入函数关系,计算得出待测量的方式。
例如矩形面积S,是通过对长x,宽y的测量由S = xy得到;物体运动速度v 是通过对距离s、时间t的测定,由v = s/t得出。
(3) 组合测量。
是指为了找出两个量x,y之间在某一区间的函数关系,而在该区间对这两个量进行的逐点测量。
如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对在不同电压V 下所产生的电流I的测定而得出的。
2. 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从测量条件上讲,测量可分为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等精度测量是指在测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系列测量。
如由同一个人在同一台仪器上,用同样的测量方法,在不变的环境下对被测对象进行的一系列测量。
等精度测量中,每次测量的可靠程度都一样。
在我们大学物理实验中所进行的测量都属于等精度测量。
不等精度测量是指在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中,由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使各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不同,这样一组测量称为不等精度测量。
我们将不再讨论这类问题。
3. 测量的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人们通常用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实情况的接近程度。
但这里精度仅是个笼统的说法,物理实验中为了表示测量的精度,定义了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三个概念。
大学物理实验自组望远镜实验报告篇一:光学基础实验光学基础实验报告班级:081XX 学号:081XXX姓名:XX同组者姓名:X、X目录实验一自组望远镜----------------------------------------3 实验二薄透镜焦距的测定--------------------------------5 实验三透镜像差的观测----------------------------------12 实验四实验五实验六偏振光光学实验-----------------------------------------19 测量光栅常数--------------------------------------------25 双缝干涉实验--------------------------------------------26 实验一自组望远镜一、实验目的了解透镜成像规律和望远镜的基本原理及结构,并掌握其调节、使用和测量它的放大率的两种方法。
二、实验原理最简单的望远镜是由一片长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用一短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组合而成。
远处的物经过物镜在其后焦面附近成一缩小的倒立实像,物镜的像方焦平面与目镜的物方焦平面重合。
而目镜起一放大镜的作用,把这个倒立的实像再放大成一个正立的像,如图一所示。
三、实验仪器光学平台、带调节架的底座、透镜(焦距不等)、激光光源、白屏、微尺、毫米尺、带底座的米尺等。
四、原理光路图图一五、实验步骤1、把全部器件按图一的顺序摆放在平台上,通过激光光源和透镜成像规律将所有元件调至共轴。
2、选取一个焦距大的为物镜(本实验f=200mm),一个焦距小的为目镜(f’=75mm),按光路图组装好,并调焦,看到清晰成像。
3、将千分尺调节成d1=5mm,放在S1=1000mm处作为要观察的成像物体。
4、一只眼通过目镜观察千分尺成像,另一只眼直接观察千分尺,比较读出像的长度d2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及特点高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必修课。
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性课程。
物理教育专业:基础实验课,必修课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系成立以来,在1992年前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的教学工作,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实验技能,以实验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设置,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1992年以后,师范专业逐渐过渡为非师范专业,作为基础课程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保留下来,2001年非师范专业全部转为高职专业,物理系承办工业电气自动化(2005年改为电气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两个高职专业,2005年又申办了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大学物理实验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普通物理中力、热、光、电四个部分中的最基本部分实验,多为验证性内容。
2005年初,本课程负责人从教务处调任物理系教学副主任后,与系里领导、老师多次研究后认为,必须对该门课程进行大幅度改革,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教学目标的改革原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为大学物理理论课服务的一门验证性实验课题已不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教学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理论教学反过来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思想必须得到贯彻。
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在作为理论课程的依附,而是应加强其课程的独立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实践能力的形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2)进行教学内容改革由于现在承办的高职专业为工类二产专业,均是与电力、电子相关的专业,原大学物理实验中力、热、光实验与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偏差较大,因此对此部分进行削减,加强电磁实验部分,并侧重为电学部分。
并将内容确定为基础性,提高性及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使学生能力逐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