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支撑体系建设与创新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355.48 KB
- 文档页数:4
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讨【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创新。
在现状分析中发现,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需要进行创新。
在问题挖掘部分,深入分析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与困难,为创新实践提供了方向。
创新实践部分介绍了一些新颖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案例分析、模拟经营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特点展示部分重点展示了创新实践的成果和特点,效果评估部分对创新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结论部分总结了创新实践的意义和价值,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实践意义,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讨、现状分析、问题挖掘、创新实践、实验教学特点展示、效果评估、总结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实践意义。
1. 引言1.1 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创新探讨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如何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现状分析、问题挖掘、创新实践、实验教学特点展示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探讨,致力于探索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创新的路径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实践创新教学模式,展示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全面评估实验教学的效果。
最后, 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未来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探讨实践意义,旨在促进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不断创新与提升,为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现状分析经济管理专业是高等院校中备受青睐的学科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探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构建一套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一些建议:
1. 教学目标制定: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之前,需要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应该具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
2. 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实验教学内容。
可以采用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应用的原则,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
3. 实验教学资源保障:实验教学需要多种资源和设备支持,包括实验室设备、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实验指导书等。
在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确保这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
的保障。
4. 实验教学方法选择:实验教学采用的方法也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验内容来选择。
可以采用课前讲解、课中实验操作、课后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效果。
5. 实验教学质量评估:实验教学的质量评估是体系构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包括实验教学效果评估、教师执教质量评估等各个方面。
总之,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过科学的体系构建,可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更
加坚实的基础。
高校科研创新支撑系统的构建和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研创新,高校需要建立一个科研创新支撑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高校科研创新支撑系统的构建和实践,旨在帮助高校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创新研究。
首先,高校科研创新支撑系统的构建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科研创新管理平台。
该平台应包含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模块,以便高校科研工作者能够方便地管理和跟踪项目进展。
此外,管理平台还应提供科研成果的存储和检索功能,方便科研工作者查阅和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
在科研创新支撑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还应着重加强科研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科研方法、科研伦理、科研管理等相关课程,提高科研人员的研究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科研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帮助科研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科研能力。
其次,高校科研创新支撑系统还应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
高校可以投入资金,购置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器材,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
同时,高校还应鼓励科研团队合作,提供必要的协作平台和工具,促进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通过加强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高校可以为科研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推动科研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高校科研创新支撑系统还应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与交流。
高校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转化工作。
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方向,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同时,产业界的支持和投资也能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支持高校的科研创新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科研创新支撑系统的实践需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学术委员会是高校科研创新的决策机构,应具备科研方向的决策、科研成果的评审和项目的资助等功能。
通过学术委员会的组织和管理,高校可以更好地协调和整合科研资源,提高科研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浅析创新型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摘要:随着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作为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实验被广泛使用到经济管理类的教学、科研中,被称为创新型经管类实验。
本文主要论述了建设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要从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就如何实施创新性实验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261-03随着国民经济及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类专业越来越受社会及高校重视,这对高校经管学科老师自身的发展及对学生培养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几年,随着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作为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实验被广泛使用到经济管理类的教学、科研中,被称为创新型经管类实验。
一、创新型经管类实验内涵创新型经管类实验主要指在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引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将学生作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分配给学生不同的职业角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高品质的经管类实验课程。
这种创新型实验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是真正意义的教学改革。
它的本质是通过跨课程、跨专业、跨学科的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的设计,摆脱单一的课程实验限制,将行为科学、心理学、竞争机制及激励机制融入经管实验中,使经管类实验成为复合型、多学科交融的创新型实验模式。
二、创新型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在教育部推动下,从2005年起,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评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经管类实验室不同于其他传统学科的实验室,它是一个比较新型的实验室类别。
从2006年至今,全国仅有包含中国人大、北京大学在内的30余所高校的经管类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评审,创新型实验的开展是这些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现有的创新型经管类实验室规模不一,在定位上也各不相同。
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研究1. 引言经济管理类专业是高等学校重要的专业之一,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学校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实验教学的意义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2.1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2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方案,并分析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困惑和厌倦情绪。
而实验教学方式能够使学习更加有趣和实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为了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学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3.1 实验教学内容的确定学校需要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确定实验教学的内容。
实验内容应该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引入最新的实验技术和设备,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实验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校需要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实验教学方法。
常见的实验教学方法包括示范实验、讲解实验、自主实验等。
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有不同的要求和效果,学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3 实验教学设施的完善实验教学设施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支撑,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等。
为提高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水平,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 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2.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加强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课程应涵盖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等方面,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
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创新实践教学课程内容。
根据学科特点和市场需求,不断更新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使之更具时代性和实用性。
3. 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1)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培养和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改革。
支持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提高实践教学教学质量。
4. 搭建实践教学平台(1)加强实验室建设。
提高实验室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2)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创业培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经管人才,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对经管学院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讨。
二、经管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 实践教学目标经管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围绕以下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使学生掌握经管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4)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经管学院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如会计实践、市场营销实践、财务管理实践等;(2)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如数据分析、企业模拟、商业谈判等;(3)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如创业计划、创业项目孵化、创业比赛等;(4)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
3. 实践教学方式(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室、实训室等;校外实践主要包括企业实习、社会调查等;(3)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内实践主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外实践主要包括社团活动、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
4.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1)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3)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实践导师。
三、经管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1. 实践教学计划(1)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安排;(2)将实践教学计划纳入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
2. 实践教学组织(1)成立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设立实践教学办公室,负责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3. 实践教学评价(1)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2)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经管类专业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当前我国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体系初步建立近年来,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各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设了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2. 实践教学资源逐渐丰富随着国家对高校实践教学投入的加大,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资源逐渐丰富。
一方面,高校与企业、行业合作,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前沿的实践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软件、设备等方面的投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
3.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逐步壮大为提高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各高校纷纷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
此外,高校还聘请了一批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实践经验。
二、存在问题1.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未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部分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效性,难以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2.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虽然实践教学资源逐渐丰富,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实践教学软件、设备等设施落后,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此外,教师实践能力培训不足,导致实践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部分高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标准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1.建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解决经管类实验、实践难的最佳途径经济管理类学科各专业属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涉及面广,不但要强调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
其实践性和操作性还很特殊,多数是使用“脑力”,因为在学校学生无法将分散在各课程中的现代经济、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体验到管理的情景、建立竞争意识,参与经营决策。
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核心是培养竞争意识和决策能力。
因此如何搭建经济管理决策实践的实践教学平台,营造一个完整的、动态的竞争环境,使学生能自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系统地进行实践性尝试,学生在互动和协作中参与竞争,从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就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经济管理类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项极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市场的需要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建立目标明确的、为经管类专业服务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利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模拟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环境,把企业搬入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解决经济、管理类学科各专业实践难的可行的最佳途径。
2.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作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可解决经管类实验、实践难的问题,是因为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在经管类实践教学中可以起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资源的优化、整合[1]目前各专业分别成立各种名目的实验室,购买了专业的独立实验软件,无法在逻辑上、内容上有机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无法按教学规律形成梯次。
建立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后,在中心的通过统一规划下,可有效整合各种软硬件间资源,打破“孤岛”的尴尬。
同时也使实验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简化,工作量降低,提高了教学效果。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按教学需求分层、分步实施教学内容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构建开放式教学平台,保护投资,基于实际教学过程需求分层、分步实施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应用与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实现有机结合,提升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
第29卷第1期 2010年1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 ESEARCH AND EXPLORATI ON I N L ABORAT OR YVol .29No .1 Jan .2010 创新型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实践蒋林华, 蔡 晓(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福建泉州362021)摘 要:分析了我国经管类学科的发展,探讨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的要求。
论述建设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要从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就如何实施创新性实验提出了自己的若干见解。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10)01-0178-04P ractice and Cons tructi o n of I nnova ti ve Econom y M anagem ent Labo ra t o ryJ I ANG L in 2hua, C A I Xia o(College of B usinessA d m inistrati on,HuaQiao University,Q uanzhou 362021,China )Abstrac t:The curr ent situati on of economy m anagement discipline in China was analyzed,The tr a ining of qualified per 2sonal in econom ym anage m ent fie ld was discussed .It wa s a lso discussed that establishm ent of the innovation experi m en 2tal educational model m ust begin fr om the innova ting of teaching idea,course constituti on and teaching me thod etc .,and some vie w s about how the innovative ex pe ri ment is carried out were put f or wa r d.Key wor ds:laborator y construction;econom y m anagement laboratory;expe ri m ental teaching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蒋林华(),男,湖南永州人,学士,实验师,从事实验室教学与管理工作。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背景、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创新思路,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有必要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创新构建。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背景与现状1. 背景(1)国家政策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为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2)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现状(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部分高校实践教学设施落后,实验设备陈旧,实验场地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2)实践教学内容单一。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难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创新思路1. 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配置(1)加大实践教学投入。
政府、高校和企业应共同加大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2)完善实践教学设施。
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条件。
2. 创新实践教学内容(1)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
(2)丰富实践教学形式。
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如企业实习、项目实训、创新创业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
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引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点。
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校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的巨大转变,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水平,起到了全方位的推动作用。
为响应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我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精心打造,2005 年成立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 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核,我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过1 年多的实践建设,实验教学中心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中心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培养高素质、实战型管理人才为导向,实现实验教学内容时代化,实验教学组织形式主动化,实验教学队伍名师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力地推动了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改革实验教学1. 1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开拓型的工作,建设理念对其建设实践具有决定和指导作用。
中心始终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构建“厚基础、强综合、重创新”与“专业特色实验实训”有机结合的分层次、分模块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实验课程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各种渠道构建“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和“提高创新平台”3 大平台,形成课堂实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 以激励兴趣、开发潜能、逐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培养“三基并重,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