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建设研究_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_刘勇
- 格式:pdf
- 大小:859.80 KB
- 文档页数:5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单位省市:安徽合肥单位邮编:230022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高校经济与管理专业在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经济与管理实验体系逐步完善,学校在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投入了更多的资源与资金。
关键词: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与思考1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我国在经管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方面起步较晚,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然而,现阶段在建设过程仍然存在诸多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实验中心建设千人一面。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中,特色项目部分权重仅占10%,比重过低导致多数实验中心虽能通过验收,但基本建设情况基本相似,不能很好地体现示范中心建设的示范性和创新性特点。
②重视硬件投入、轻视软件提升。
实验中心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建设经费全部投入到了硬件设备的采购,在短时间内,硬件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与之相配套的软环境建设进展缓慢。
特别是部分经管类专业实验项目不足导致部分实验室利用率偏低,出现实验室建设好以后设备长期闲置等问题。
③项目制经费投入导致中心建设不可持续性。
现代实验教学用到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专业教学软件,这两类设备作为实验教学的基本保障需要跟上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
而实验中心建设采取项目制经费投入模式,在建设期满后,后续资金无法保障,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更新费用不足。
④制约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验中心硬件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经管类各专业实验室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面对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设置、教学开展与课程考核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实施路径2.1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中心目前是以基础实验、专业课实验以及综合实验、创新项目为框架的实验教学体系,并面向不同的实验构建相应的实验平台。
换言之,一个成熟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需要有基础实验课程与实验平台、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与实验平台,综合实验课程与实验平台,创新实验项目与实验平台,从而让实验中心承担起基础实验教学基地、专业技能训练以及职业技能训练基地,创新项目开发基地的职责,引领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与科研发展。
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思路及创新方案
杨艳玲
【期刊名称】《科技经济市场》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高校经管类学科一般开设多个本科专业,涉及多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因此,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必须充分体现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和综合性特征.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思路和创新方案包括:完善"基础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设计创新性实验--跨学科综合性实验"四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积极推进案例教学、模拟教学;采用隔断技术布局机房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总页数】1页(P170)
【作者】杨艳玲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校企协同型经管中心综合实验与科研创新云平台构建——重庆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方案探析 [J], 杨晓;施於人;郭建新
2.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材料的分析 [J], 赖晓东
3.理工类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基于重庆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思路的探析 [J], 杨晓;田源;田冠军
4.浅议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J], 欧阳胜;潘泽泉
5.农林高校经济管理类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模式探索 [J], 牛荣;赵敏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策略首先,制定先进的教学策略是建设示范中心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因素,因此培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建设示范中心时应优先考虑引进高水平的教师和专业人士,他们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示范中心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方法,如线上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示范中心需要拥有先进的设备和资源。
经济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示范中心需要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实验室,以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建设示范中心时应考虑购买最新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并组建专门的技术团队来进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此外,示范中心还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和机构合作,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如实习机会、实际案例和数据等。
另外,建设示范中心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示范中心应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如实习、访问企业和参与实际项目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示范中心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最后,示范中心还应注重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持续改进。
建设示范中心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需要定期评估和反馈。
示范中心应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审和专家评估等,以及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示范中心还可以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和研究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建设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包括教学策略、设备和资源策略、实践能力培养策略以及质量评估与改进策略。
只有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示范中心才能够真正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并为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做出贡献。
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引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点。
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高校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的巨大转变,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水平,起到了全方位的推动作用。
为响应创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我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精心打造,2005 年成立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 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核,我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第二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过1 年多的实践建设,实验教学中心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在教学理念、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中心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以培养高素质、实战型管理人才为导向,实现实验教学内容时代化,实验教学组织形式主动化,实验教学队伍名师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力地推动了地方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改革实验教学1. 1 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开拓型的工作,建设理念对其建设实践具有决定和指导作用。
中心始终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 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协调发展的思想; 构建“厚基础、强综合、重创新”与“专业特色实验实训”有机结合的分层次、分模块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和不同实验课程的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 通过各种渠道构建“基础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和“提高创新平台”3 大平台,形成课堂实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 以激励兴趣、开发潜能、逐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竞争能力,培养“三基并重,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
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模式研究[摘要]实验教学作为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将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模拟平台。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作为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模拟平台。
综合实验室建设属于软件与硬件建设并行的项目,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无法用具体数字来说明。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价值是无法用“效益”来衡量的,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将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它能大大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为经贸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综合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1.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0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上,突出强调“经济管理实验室和其他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尽快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
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部门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培养社会所急需的人才。
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是实验室建设的问题,也是经济管理学科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重新组织与安排。
其实质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不少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已经为其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反过来,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也只有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
2.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需要。
教学和科研是互融互通、相辅相成的。
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经管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安全保障。
随着经济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实验室建设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实验室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使得实验室的管理日益复杂化,传统的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需求。
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管理人员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都给实验室建设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加强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管理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深入分析实验室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现有管理方法的不足,提出科学的管理对策,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从而为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管理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对促进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意义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旨在探讨当前实验室建设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经管类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实验室在经管类专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条件。
随着经管类专业的不断发展和实验室科研任务的增加,实验室建设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管理制度不完善、设备老化、安全隐患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经管类实验室建设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可以不仅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保证实验室设施的正常运转和学生安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经管类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发展和校企合作,推动经管类实验室向更高水平、更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
【研究意义】2. 正文2.1 实验室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1. 设备老化和更新不及时:由于经费限制或管理不善,实验室中的设备长期使用导致老化,影响实验效果和科研成果。
成都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案例与措施一、构建三大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地学实践教学体系1、积极探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在全面落实实践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各实践平台进行整合,构建并实践了“三大平台(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和创新实验平台)培养三种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推动学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发展,使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社会美誉度持续提高。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背景下,全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以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就业硬实力的理念和经验为学校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作出了贡献。
图1:多方协同构建多层平台支撑地学人才多层次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结构2、实践教学资源全面开放共享,辐射面广图2:峨眉山野外地质联合组队实习峨眉地质认识实习基地按“五统一”规范面向国内院校开放,虚实仿真实验中心面向全国在线开放。
近五年已经接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大学、桂林理工、长安大学等28所高校师生来校开展联合组队实习,在共享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我国地学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水平的共同提高。
3、地质技能竞赛成为全国赛事,影响面大学校创设的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已发展为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成为我国地学领域参与院校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生专业能力竞赛活动,中国教育报、国土资源报、新华网、四川教育网等中央、行业和地方媒体多次跟踪报道,全国数十所高校先后来校考察交流。
首届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创设与成功举办及其良好的示范效果,带动了全国石油工程设计竞赛、“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全国大学生测井技能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等全国性专业赛事的设立与开展。
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的逐级选拔和各层次院校(985、211、普通本科院校甚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同台比拼的机制,推动了全国地学专业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水平的普遍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的普遍赞誉。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问题探讨石永明;王玲燕;骆东奇【摘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认识实验室建设在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文中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例,重点分析了实验室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实验室建设论证、建设学术与科研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稳定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分类构建实验平台,提高资源共享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互动机制等改革对策,并从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两方面,提出综合提高实验试运行效率,实现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模式.【期刊名称】《实验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1(009)001【总页数】4页(P173-176)【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经济管理;创新模式【作者】石永明;王玲燕;骆东奇【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庆,400000;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庆,400000;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庆,4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82中国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历史任务,就是要以强烈的创新精神推动大学建设的各个方面和主要环节,把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工作主线,积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1]。
实验室是大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应用性和创新性为培养目标,系统的实习与实践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最佳手段。
因此,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学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当前应重点思考的问题。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现有实验教学和管理专、兼职人员 8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 34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 66名。
实验教学场地总面积大约 4 300 m2,实验仪器设备总资产有 720余万元,其中,拥有高档微机710多台、服务器 12台套,拥有 ERP模拟沙盘设备 1套,“鑫诺 1号卫星”接收的财经实时数据系统,ERP、电子商务模拟、市场营销模拟等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用软件近 20套。
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模式研究[摘要]实验教学作为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将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模拟平台。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综合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作为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经管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模拟平台。
综合实验室建设属于软件与硬件建设并行的项目,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无法用具体数字来说明。
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价值是无法用“效益”来衡量的,而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将对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它能大大提高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效果,为经贸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综合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1.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0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上,突出强调“经济管理实验室和其他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尽快改变我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和其他文科专业实验教学相对落后的局面”。
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部门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一切从市场需求出发,培养社会所急需的人才。
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不仅是实验室建设的问题,也是经济管理学科在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重新组织与安排。
其实质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不少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已经为其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反过来,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也只有与学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
2.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的需要。
教学和科研是互融互通、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