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11.85 KB
- 文档页数:1
2010年11月 l5
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肺心病的I临床观察
王艳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药疗法;益气活血祛痰法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22—0015—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它胸部 疾病或心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出现慢性咳
嗽、咯痰、气促,口唇紫绀、肝脏肿大以及双下肢浮肿,加重时亦可
伴腹水。西医治疗主要是抗感染、解痉化痰、强心利尿、吸氧治疗。 笔者自2008年以来用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本病58例,取得良好
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8例中年龄最小者50岁,最大者76岁;患慢性支
气管炎病程在10年~20年。治疗组中,男22例,女8例;对照组中 男18例,女1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肺源性心脏病专业会议
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
1.2诊断标准:心电图显示肺型P波;x线示肺动脉高压和右室肥
大;心脏超声示右心室肥大,肺动脉增宽。证见慢性咳嗽、咯痰,稍 活动时即有心悸、气短、乏力和紫绀,严重时伴双下肢水肿、腹水。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抗感染、平喘、化痰、吸氧、利尿剂和强
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
则,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祛痰法。①证型为肺肾气虚外
感偏寒者用三子养亲汤合小青龙汤加益气活血祛痰药,苏子10g、
白芥子10g、莱菔子10g、麻黄10g、半夏10g、桂枝10g、白术10g、
茯苓12g、前胡12g、川朴12g、生姜6 陈皮10g、黄芪10g、川芎
10g、当归10g、丹参10g、炙甘草 。②证型为肺肾气虚外感偏热 者用桑白皮汤合千金苇茎汤加益气活血祛痰药,桑白皮12g、黄芩
15g、栀子15g、苏子12g、贝母10g、杏仁6g、苇茎30g、虎杖30g、鱼
腥草30g、冬瓜仁15g、桃仁15g、瓜蒌12g、黄芪12g、川芎12g、丹 参15g。③证型为脾肾阳虚水泛者用真武汤加益气活血祛痰药,白
术12g、附子10g、生姜10g、干姜6 白芍6g、茯苓15g、泽泻10g、
丹参20g、黄芪15g、炙甘草6g。上方每日1剂,分3次服用。两组
病人治疗均以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参考全国肺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434020) 2010年9月22日收稿 源性心脏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断标准进行评定。
2结果
2.1疗效标准:显效:咳嗽、咯痰、气促、心悸、浮肿消失;肺部听诊:
湿罗音消失;胸部x线检查:炎症明显消退;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正常;血气分析检 查: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和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有
效:咳嗽、咳痰、心悸、气短、浮肿有所减轻;肺部听诊:湿罗音减
轻;胸部x线检查:肺部炎症范围缩小;血常规及血气分析各项检 查值均有所好转。无效:咳嗽、咳痰、气促、心悸及浮肿等临床症
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无明显好转。
2.2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
照组28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两组疗效比较,经 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组。
3体会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属于中医“喘证”、“肺胀”、“水肿”等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多种肺系疾患反复发作,导致肺气虚失
于宣降,日久累及脾、肾、心三脏阳虚,多属本虚标实。病理表现为
正气虚衰、痰瘀壅盛。故补益肺气、温补脾。肾之阳、活血祛痰法是
治疗慢陛肺原性心脏病的治本之法。《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
气者,皆属于肺”,一方面肺主气、司呼吸。补益肺气有助于肺司呼
吸的功能正常,使气道通畅,缓解胸闷、喘促等症状。另一方面肺 主宣发肃降、主水,肺功能正常则呼吸匀调通畅,水液得以正常的
输布代谢。改善水肿、喘促之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 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液,肾主纳气、主水液代谢。在肺脾肾
三脏的协同作用下,体内的水液才能正常代谢,痰浊才能根除。活
血化瘀可以解除因阳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引起的血液循环障
碍。化痰可以祛除痰涎,使呼吸道通畅,缓解胸闷、气促等症。在常 规西药治标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益气活血祛痰法治疗往往能取得
较好疗效
香丹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0例
朱福彬 赖慧超
摘要:目的:观察香丹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有明确外伤史后致硬膜下积液2O例予以香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
为90%。结论: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中,应用香丹治疗对硬膜下积液的吸收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香丹;中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0)22~0015—02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6月,对收治的外伤性硬膜下积 液20例进行分析。病例中男性l4例,女性6例;年龄在31 82
岁,平均年龄55岁;头部致伤原因分别为交通伤12例,坠落伤3
例,碰撞伤3例,击打伤2例。伤后lO例予以甘露醇治疗1-2周,
1例予以白蛋白治疗10天,9例未用任何脱水药物。硬膜下积液
产生时间在2天到2周左右。
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经CT检查明确诊断,有积 液约30ml~100ml。并伴头晕或头痛症状,严重如在额部的有明显
的精神症状。
2治疗方法
患者在经CT检查发现有硬膜下积液后,均每日予以香丹
20ml+氯化钠250ml或葡萄糖250ml,连续应用,并及时复查CT,
以了解恢复情况,一般用药时间在7天至21天为疗程。
江西省兴国县人民医院(3424 ̄) 2010年9月22日收稿 3疗效观察
经用药治疗后有18例有明显好转或治愈(复查CT示硬膜下
积液消失,或老年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头晕或头痛、精神症状消 失。1例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治愈。1例有颅高压
症状予以置管引流治疗后好转。总有效率在90%。表明应用香丹
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很好的疗效。
4讨论
中医学认为:头部外伤,脑髓震荡,五谷之膏,外溢于脑髓,发 展为硬膜下积液。血脉受损,气滞血瘀,郁滞于脑窍,故可见头痛 头晕。
我科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正是应用中药香丹有这种功
效治疗对积液的吸收有很好的疗效。香丹中有丹参及降香成份。
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丹参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
环;有抗凝、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 又能养血安神、补心定志、安神宁心,起镇静和安定作用,可除心
烦,用于高热、烦躁不安等症状。降香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