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n2A操作要点(连铸)
- 格式:docx
- 大小:21.72 KB
- 文档页数:5
第1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连铸操作工在操作连铸设备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连铸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包括铸机、冷却系统、拉坯装置、控制系统等。
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检查原材料检查原材料的成分、温度、粒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应及时调整。
3.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完好,如防护罩、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4. 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操作工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三、操作流程1. 启动设备根据生产指令,启动连铸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调整铸机根据生产要求,调整铸机参数,如铸机速度、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温度等。
3. 添加原材料根据生产需求,添加原材料至料斗中,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
4. 控制拉坯装置根据生产要求,控制拉坯装置的速度和位置,确保拉坯过程平稳。
5. 监控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包括铸坯质量、冷却水温度、拉坯速度等,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6. 调整参数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铸机参数,确保铸坯质量。
7. 停止设备根据生产指令,停止连铸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设备、冷却水、铸坯等,防止烫伤、冻伤等事故发生。
2.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检修、清洁等工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 严禁在设备附近堆放杂物,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4.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操作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操作安全。
6. 严禁在设备附近吸烟、使用明火等,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五、应急处理1. 发生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发生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
六、培训与考核1. 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连铸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024年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____年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概述1.1 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连铸工序的安全生产,做好职工的工作保护,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厂的连铸工序操作人员,包括各级管理人员、机修人员等。
第二章安全管理要求2.1 操作人员要求2.1.1 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合格人员,严禁无证上岗、盲目操作。
2.1.2 操作前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本规程,了解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操作要点。
2.1.3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
2.1.4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艺规定的参数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
2.2 设备管理要求2.2.1 连铸设备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日常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2.2 设备操作区域必须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堆放,防止绊倒和摔倒。
2.2.3 设备附件和安全装置必须完好,不得私自拆卸或使用失效的设备。
第三章工作程序3.1 操作准备3.1.1 操作人员在进入操作区域前,必须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疾病或有不适时,不得进行操作。
3.1.2 在操作前,必须核对设备的工艺规定参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3.2 操作过程3.2.1 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进行相关的安全交底,确保操作人员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2.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规定,准确操作设备,不得随意调整参数。
3.2.3 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设备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3 操作完成3.3.1 在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和整理操作区域,保持环境整洁。
3.3.2 操作人员应将设备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并向上级主管汇报。
第四章安全防护措施4.1 火灾防护4.1.1 操作人员应禁止使用明火,并严禁在作业区域内吸烟。
4.1.2 设备操作区域应设有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一、入口检查1. 每位进入连铸车间的员工务必接受安全培训,并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2. 进入车间前,员工须检查并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眼镜、耳塞等。
3. 检查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完好,不存在磨损、裂纹等情况。
4. 检查工作区域是否有明显危险或隐患,如漏电、起火等情况,及时报告并尽快解决。
二、设备操作规范1. 在进行设备操作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对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有清晰的认识。
2. 在操作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切断电源开关。
3. 对设备的各项指示灯、按钮、手柄等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
4. 操作设备时,应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
5. 操作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杂物应及时清理,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三、化学品使用和储存1. 使用化学品前,务必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和安全操作方法。
2.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好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3. 使用化学品时应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按照指定比例和顺序操作。
4. 使用完化学品后,应尽量避免其残留,对容器进行妥善封闭并储存在指定的安全位置。
四、火灾和事故应急处理1. 在车间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将员工疏散到安全地点,同时报警并使用灭火器进行初步扑救。
2. 严禁随意使用明火或吸烟,不得在车间内进行焊接、打磨等火源操作。
3. 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行为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
五、通风和防护措施1. 在连铸车间内,应保持通风良好,切勿堆放杂物或堵塞通风设备。
2. 操作车间内应穿戴防护服,保护皮肤免受化学品溅泼或高温烫伤等伤害。
3. 当连铸车间内有粉尘、烟雾等有害物质时,应正确佩戴呼吸器等防护装备。
六、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1.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转。
2. 发现机械设备有异常或故障时,应及时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3. 严禁在设备运转时进行任何维修和调试操作。
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管理守则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连铸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2.未经相关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连铸工序作业区域;3.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作业现场;4.员工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5.严禁在连铸工序作业区内吸烟、使用明火或任何有火源的设备;6.发现异常情况或紧急事故时,应立即向第一责任人汇报并采取紧急避险措施;7.严禁酗酒或吸毒后进行连铸工序作业。
二、连铸设备操作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连铸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工艺流程;2.在进行设备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是否正常;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严禁盲目调整设备工作参数;4.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态稳定可靠;5.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期间,应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严禁分心或进行其他无关操作;6.严禁在设备工作运行中输入错误指令或进行不当操作,以免引发事故;7.连铸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要能迅速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紧急停机措施。
三、液相调温操作规范1.在进行液相调温操作前,必须先将设备切断电源,并进行放气处理;2.调整温度前,应先确认设备内液相的当前温度,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3.液相调温时,应逐渐加热或降温,不得过度或急剧调整;4.调整液相温度时,应注意观察设备显示的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加热或降温操作;5.调温结束后,必须将设备彻底冷却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连铸作业操作规范1.进行连铸作业前,必须检查连铸模具、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2.设备投入运行前,应先进行空转试验,确保整个连铸过程的稳定性;3.作业人员在连铸操作期间,要仔细观察连铸模具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4.每次连铸结束后,必须对连铸模具进行彻底清洗和保养,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正常运行;5.连铸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连铸模具的位置或调节连铸速度,如需调整应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操作;6.严禁在连铸作业区内乱丢废料或杂物,保持工作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20MnSi钢冶炼、浇铸操作要点一、工艺流程:转炉→LF精炼→矩坯连铸→切割检验→外发二、原料技术要求:1、兑铁前必须取铁样分析,铁水[S]≤0.050%。
2、准备硅锰铁、高碳锰铁、硅铁合金,要求合金干净、干燥。
三、转炉操作(二)冶炼操作要点1、开新炉前10炉、大补炉后第一炉及生产暂停时间大于6小时不得冶炼此钢种。
2、造渣制度:造渣采用单渣操作,要保证早化渣、化好渣、中期不返干,终渣碱度按2.8—3.2控制。
3、终点控制:1)采用高拉补吹法操作,高拉倒炉目标[C]=0.20—0.30%,[P]≯0.025% T=1650--1670℃2)终点目标:C=0.10—0.15%; P≯0.025%3)出钢温度第一炉 1690--1710℃连拉炉1670--1690℃4、脱氧合金化、出钢1)采用硅锰铁、高碳锰铁、硅铁脱氧合金化,锰的回收率按90--95%、硅的回收率80-85%。
脱氧合金化的顺序:当出钢至1/5后,顺序加入高碳锰铁-硅锰铁-硅铁-增炭剂。
参考加入量:硅锰14kg/t钢、高碳锰铁9kg/t钢、硅铁4.5kg/t钢,合金增碳约0.06%。
2)终点碳低时可加增碳剂,碳的回收率按90%。
3)出钢过程中钢包要底吹氩操作四、精炼操作要点1、进站温度要求第一炉 1600--1620℃连拉炉 1580--1600℃2、钢水进站吹氩5分钟后要测温、取样、试炼时定氧,根据温度、上钢时间决定是否加热;根据钢包样决定是否调整成分。
3、精炼时间≮30分钟。
出站前10分钟,吹氩时要调整氩气流量,以渣面微动、钢液面不裸露为宜。
4、出站温度第一炉 1600--1610℃连拉炉 1585--1595℃4、停吹氩后投入5—6袋碳化稻壳, 碳化稻壳应干燥。
5、停吹氩后到开浇的镇静时间不低于10分钟。
五、连铸操作要点1、安装水口前应清扫中间包,保证中间包干净,不得有砂子、胶泥等杂物;2、安装水口时保证水口对中,水口内壁光滑,不得有异物;3、中包、塞棒、水口烘烤时间大于90分钟。
连铸操作规程15篇【第1篇】连铸大包回转台平安操作规程1 接班后要仔细检查大包回转台运转状况。
浇钢前,必需提前预备好事故包,否则不准开浇。
2操作台上的物品做到定置管理,不准任意乱放。
3 指挥天车摆放大包动作应缓慢,不许强烈冲撞,浇钢时,大包工须始终注重观看大包使用状况和中抱液面。
如遇漏包、关不住、滑板刺钢事故时,要处理正确,准时果断,防止发生损坏大包回转台及人身事故。
4 启动回转台时,同时启动警报或指挥人员平安逃避。
5 中包没有到位,钢水包不得转至浇钢位。
6 钢包浇注工须在水口对准中包浇注孔后,方准开浇。
大包开浇后,要挑选适当初机实验滑动水口关闭,以防失灵。
【第2篇】连铸浇钢平安操作规程一、中间包预备1检查中包壁、底及烘烤状况;2、中包工按照中包状况确定当班所用的中包编号,写在黑板上并在值班室《中包平安使用记录表》上说明、签字(如:正常、备用、新包以及烘烤状况、不能使用);3、连铸工(装中包水口),根据中包工说明的“正常”中包吊运使用,吊运前要检查吊链是否正常;4、中间包安装时两人协作,指挥行车下落时要注重手放的位置;5、中间包水口安装○1清理中包里杂物;○2在中包水口四面填充高温剂;○3在水口下边四面涂抹耐火泥,耐火泥涂抹充实,不得留有缝隙,然后用木块轻打入中包水口孔;○4水口烘烤,用氧枪烧烤直至耐火泥干燥;6、中间包对中:用撬棍轻调,使中包水口对准结晶器中心。
办法:用引流管插入中包水口,引流管旋转360°都落在结晶器口吕;7、开动中包车时,要注重观看是否有人脚放在轨道上,严防碾伤;8、做好摆槽○1摆槽上的残钢要清整洁;○2用石英砂填充摆槽,要求坚固、平整;○3在对着水口的地方铺双层石棉,生产中假如摆槽粘钢太多,应准时处理掉残钢,重新填充石英砂,避开因摆槽次数多冲穿摆槽。
二、二冷室清理1、清理喷咀上的残钢,喷咀被堵死得所有更换,确保喷水时水量及角度正常;2、清理喷淋架上的残钢,并用玻璃纤维将其包好;庇护好喷淋管,避开变形;3、清理气缸、小辊上的冷钢,确保其运转正常。
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连铸是钢铁生产中重要的工序之一,是从钢水到铸坯的成形工序。
在连铸过程中,有很多安全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本文档总结了连铸工序中需要注意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便员工遵守。
二、连铸工序的安全规程1. 人员要穿戴好安全装备在连铸工序中,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物品,包括头盔、安全鞋、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装备,以防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伤害。
工作服必须干净、整洁、符合要求,不得穿着太宽松的衣服。
2. 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在每次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包括点火设备、火焰探头、传感器、机械臂、转台、压板机、熔断器、主控板等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有任何异常,必须立即报告设备维修人员或主管。
3. 操作时必须保持专注在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不要进行任何干扰性的活动。
灌铸物体及处理铁水时必须谨慎,防止铁水溅在身上。
对于关键的操作步骤,一定要认真对待。
4. 操作过程中禁止吸烟在作业现场,禁止任何人员进行吸烟,以免引起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
如有工作人员需要在室内吸烟,请到指定的吸烟区,并确保烟蒂熄灭后再离开。
5. 操作过程中禁止带食品进入工作现场禁止携带食品,以防止污染环境,引起异味或其他污染,影响设备运行或操作人员的健康。
6. 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机器周围清洁整洁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保持机器周围的清洁整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清除流料时,必须确保流料不要落到地面或机器内,以免引起堵塞和机器损坏。
7. 管理人员应常规开展安全培训管理人员应常规开展安全培训,向操作人员解释所有安全规程,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三、结论钢铁生产中的连铸工序是重要和危险的过程,而遵守与注意安全操作规程是必须的。
本文总结了连铸工序的安全规程,以及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的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连铸车间安全管理通告为实现连铸车间的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请所有员工认真阅读、严格遵守,共同维护车间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一、入口检查及个人防护装备要求:1. 所有进入连铸车间的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2. 进入车间前,员工应检查并确保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眼镜、耳塞等)佩戴妥当。
3. 定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确保无磨损、裂纹等影响使用的状况。
4. 进入工作区域前,应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危险和隐患,如漏电、起火等,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尽快解决。
二、设备操作规范:1. 操作设备前,员工应详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掌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确保设备停机并切断电源后进行操作。
3. 检查设备指示灯、按钮、手柄等是否正常,操作过程中应按顺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工作参数。
4. 及时清理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杂物,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三、化学品使用和储存:1. 使用化学品时,员工应了解其性质、危害及安全操作方法。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按正确方法使用化学品。
3. 使用完毕后,妥善封闭容器,并在指定安全位置储存。
四、火灾和事故应急处理:1. 发生火灾时,迅速组织疏散员工至安全地点,并报警、扑救。
2. 严禁在车间内随意使用明火或吸烟,不得进行焊接、打磨等火源操作。
3. 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行为,及时上报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扩大。
五、通风和防护措施:1. 保持车间内通风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堵塞通风设备。
2. 穿戴防护服,保护皮肤免受化学品溅泼或高温烫伤等伤害。
3. 在有害物质(如粉尘、烟雾)环境中,正确佩戴防护装备。
六、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1. 每日工作结束后,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2. 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及时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连铸安全操作规程(共5篇)第一篇:连铸安全操作规程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连铸工通则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以自防为主、以安全确认为主。
班前班中严禁饮酒。
全体职工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系好安全帽带。
各岗位配备的消防器材,任何人不得随意动用,统一由岗位消防员管理。
车间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若有坏要及时更换。
5 各操作室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非本操作室人员不得随意开闭各种开关。
严禁戴油污的手套接触氧气、煤气,严禁在燃气、氧气、高压容器及管道等危险源附近停留或休息。
7 进入二冷室必须二人以上,作业时必须站稳;上下同时作业时,须设专人看护,指挥协调。
停机检修或处理机坑时,除挂牌设有明显标志外,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护。
连铸车间内使用的电风扇必须有安全可靠的防护罩。
10 岗位生产使用的氧气、介质气、煤气、割把、烘烤器的胶带及接头必须完好,无破损、无漏气;严禁在非作业时间向大气排放氧气、介质气、煤气,并按规定装好安全阀门。
吊运中间包的专用吊具,在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铸机的水温表、水压表、流量计及报警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切割枪、烧氧管不得对着人,以防烧伤。
指挥天车吊运物品时,必须认真检查吊具,确保完好无损,并注意周围环境,通知周围人员避开,且手势明确清楚。
连铸机长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对事故坚持“三不过放”的原则。
2 指挥天车吊运物品时,严禁在煤气烘烤设备及操作人员上方通过。
在浇钢前,应对水系统、油系统、电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各种仪表、开关以及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各系统完好后才能浇钢。
当钢包刺钢、钢包水口无法关闭、中间包溢钢等事故发生时,及时启动回转台事故旋转,并将有关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方。
因故造成中间包满包时,应等待4 小时以上,并且安全确认后,通知周围人员避开,方能指挥天车将中间包吊离平台。
加强对各种有毒气体管路开关及仪表的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报修。
山西长信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SXCX-ZY-055
集团公司作业文件
20Mn2A操作要点
(连铸)
编制:吴硕明
审核:荣鑫
批准:常元光
版次: A/0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2017年1月5日发布2017年1月10日实施山西长信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办发布
文件更改审批单
文件更改通知单
20Mn2A操作要点
(连铸)
1.连铸平台温度要求:第一包1610-1640℃,第二、三包1575-1600℃,其它连浇炉次1565-1590℃。
2 .连铸拉速控制目标: 1.8~2.2m/min,拉速波动不能超过0.1m/min,二冷采用弱冷控制,比水量1.7L/kg。
3 第一包开浇中包液面稳定后(≥400mm)均匀位置加入微碳覆盖剂,连浇第四炉后允许使用碳化稻壳。
中包冲击区采取氩封保护,保证中包液面不裸露。
4 对钢包钢流采用铝碳长水口氩封保护,保证长水口垂直,插入深度100-200mm,每个中包拉下后检查保护浇注系统是否完好。
使用低合金钢专用保护渣,保护渣使用前要求进行烘烤,烘烤温度大于40℃。
5 保证中包液面高度大于500mm,杜绝中包下渣。
6使用镁质塞棒中间包。
中包到位至加入覆盖剂前要求进行氩气吹扫。
7.浇注过程中采用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电磁搅拌参数:360A、4Hz。
8.不许加调温废钢,不许憋渣操作。
9.其余事宜执行操作规程
附加说明:
本文件起草人:吴硕明
审核人:荣鑫
批准人:常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