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入路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9
松果体区肿瘤的全切除漆松涛;梁树立;张嘉林;彭林;欧阳辉;彭玉平;黄胜平;方陆雄;冯文峰;邱炳辉【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00(021)008【摘要】目的探索松果体区肿瘤全切除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86年3月至2000年5月收治并手术的70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手术采用侧脑室入路18例,Poppen入路35例,Krause入路17例;病理诊断胶质瘤21例,生殖细胞瘤14例,脑膜瘤7例,畸胎瘤7例,胆脂瘤6例,胶质增生4例,皮样囊肿3例,脑膜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2例,脊索瘤、血管畸形、垂体腺瘤、Galen静脉瘤各 1例;肿瘤全切除49(70%)例,次全切除13(18%)例,活检8(11%)例,其中1995年以后44例分别为41例(93%)、3例(7%)和0例(0%).全切除患者随访有41例(85%)恢复良好.结论松果体区肿瘤特别是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合理的手术入路及体位、娴熟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总页数】3页(P627-629)【作者】漆松涛;梁树立;张嘉林;彭林;欧阳辉;彭玉平;黄胜平;方陆雄;冯文峰;邱炳辉【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510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poppen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 [J], 邹爱国2.坐位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初步探讨 [J], 杨磊;王煜;陈劲草3.儿童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术后护理对策 [J], 刘苗苗;范艳竹;吴红霞4.改良Poppen入路显微切除成人松果体区肿瘤的疗效分析 [J], 吴金龙;计颖;程传东;鹿松松;牛朝诗;傅先明5.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儿童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J], 沈志鹏;张文博;石武杰;翁建彬;章培良;林超;王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脑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原则大脑是人体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器官之一,若大脑受损,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无论是脑卒中、颅脑外伤还是脑肿瘤、功能性疾病等,都需要通过颅脑手术进行治疗。
而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要素众多,其中手术入路是保证体位正确安置的必要前提,手术入路的选择可以决定手术损伤、手术路径以及手术质量。
那么颅脑手术入路该如何选择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常见手术入路1.1额部入路若颅脑手术部位主要在于额叶底部、额叶前部、鞍区、颅前窝底等部位,通常情况需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使用头架固定头颅后,选择双额发际内冠状切口,仅须切开病变侧单侧骨瓣。
在眼眶上中线附近钻孔时,应当避免在上矢状窦及额窦。
1.2翼点入路若颅脑手术部位主要在于鞍上、鞍旁、蝶骨嵴、海绵窦等处,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将其头部进行对侧旋转、后伸,同时使用头架固定,选择翼点入路,采用额项部弧形切口,常适用于前循环动脉瘤、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手术。
1.3颞部入路若患者手术部位在额叶、海马、颅中窝底等处,可选择颞部入路,采取“马蹄形”切口,患者需取侧卧位,保证病侧向上。
1.4项枕部入路若患者手术部项叶、枕叶、大脑镰中后部等,可选择项枕部入路,多采用侧卧位,“马蹄形”或直线切口。
1.5经枕小脑入路经枕小脑入路适用于中脑及松果体区手术,患者需取侧卧位或俯卧位,在头皮做“马蹄形”切口。
1.6枕下后正中及旁正中入路枕下后正中入路多用于小脑蚓部、第四脑室、脑干背侧及枕下减压手术,患者需呈侧卧、俯卧位,并使用头架对头部进行固定,拔针颈部能够伸展,做直切口。
而枕下旁正中入路适用于脑桥小脑三角、脑干外侧及小脑外侧等部位的手术,患者可保持侧卧或仰卧位,头部需转向病变对侧,做与中线平行的直切口。
2手术入路选择原则首先,颅脑手术入路与普通外科手术入路具有相同的选择原则,即需要保证距离最近且手术视野暴露充分,需要特殊注意的一点为颅脑手术需避开患者脑功能区。
理想的手术入路,是能够在严格保护患者正常脑血管结构的同时,保证没有手术盲点,使病变能够经手术得到彻底的处理。
枕叶下经天幕入路松果体区神经内镜解剖学研究陈红庆;师蔚;刘重霄;王睿智;宋琴;白宗旭【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euroendoscopic anatomy passage and surgical tips of suboccipital transtentorial approach ,and supply anatomic application fundamentals for neuroendoscope - assisted operation of pineal region. Methods Fifteen specimens of Chinese adult cadaveric head were selected randomly to simulate neuroendoscope - assisted microneurosurgery approach including suboccipital transtentorial approach. We observed the anatomic structure extention of pineal region of this approach in different gaps,and measured the data of approach and related anatomic structure. Results In simulating operation through suboccipital transtentorial approach, the regulation of neuroendoscopy was flexible. Both lateral anatomic structure of pineal region were exposed clearly with dissection of tentorium,which made operation easily. Conclusion With neuroendosopic suboccipital transtentorial approach,lateral vascular anatomic structure of pineal region is exposed clear ly through gap Ⅲ. Dissection of tentorium can improve there8ulation of neuroendoscopy and exposition of contralateral anatomic structure. Neuroendosopic suboccipital transtentorial approach can be mainly performed in surgical operation of pineal region. Gap Ⅲ can be mainly used in this approach.%目的探讨内镜下枕叶下经天幕入路的解剖通路及操作技巧,为临床神经内镜下松果体区手术操作提供应用解剖基础.方法随机选取10%甲醛固定的国人成年尸体头颅标本15例,在神经内镜下模拟枕叶下经天幕入路,观察各种不同静脉间隙下此手术入路中松果体区解剖结构暴露范围与内镜可调整程度,测量其手术入路相关解剖结构数据.结果模拟枕叶下经天幕入路中,天幕切开后内镜视野及角度调整宽松灵活,松果体区解剖结构显露清楚,手术操作方便.结论枕叶下经天幕入路中,内镜下第Ⅲ间隙同侧血管解剖结构暴露良好,天幕切开可改善内镜调整及对侧解剖暴露,该手术入路可作为内镜下松果体区主要手术入路,第Ⅲ间隙可作为此手术入路主要间隙.【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1(040)004【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神经内镜;松果体区;手术;解剖【作者】陈红庆;师蔚;刘重霄;王睿智;宋琴;白宗旭【作者单位】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陕西省镇安县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松果体区大脑深静脉系统呈帽套状从上面盖住松果体,手术间隙十分狭小,深静脉系统对手术入路起着明显的障碍作用[1,2]。
松果体激素和疾病诊疗规范2023版【概述】松果体(Pinea1.bOdy),位于脑部脐J!氐体后缘下面和四叠体上丘之间,起源于胚胎神经外胚层,人类松果体重0.1.-0.18g,外包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以柄附着于第三脑室后部,第三脑室一小部分伸入柄内形成松果体隐窝,被覆一层柱状细胞,为室管膜胶质细胞。
松果体实质主要由松果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缺乏血脑屏障,腺体有丰富的血管供应,供血动脉为大脑后动脉,静脉引流至大脑大静脉,松果体受颈上交感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神经支配,属于神经内分泌换能器,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是调节腺体激素合成的递质。
人类松果体内还有肽能神经纤维,是连合神经的一种,因有特殊神经内分泌功能,也调节着褪黑素的合成和分泌活动。
松果体分泌的激素有褪黑素、8-精氨酸加压缩宫(催产)素、8-赖氨酸加压缩宫(催产)素、5-轻色胺、其他眄I 喙类化合物和组胺\多巴胺等。
本文主要讲述褪黑素。
【褪黑素】㈠褪黑素的合成分泌与代谢褪黑素(me1.atOnin)为含甲氧基侧链的阿嗥类物质,主要由松果体实质细胞主细胞从血液循环中摄取色氨酸合成,其中5-轻色胺N-乙酰转移酶(ary1.a1.ky1.amine-acety1.-transferase,AANAT)和矜眄I 喙-O-甲基转移酶(hydroxyindo1.e-O-methy1.transferase,HK)MT)是关键酶,其中AANAT是褪黑素合成的限速酶,这种酶依赖去甲肾上腺素调节,褪黑素合成与分泌有昼夜节律变化,其节律是由AANAT的昼夜节律决定的,并与光照有关,故又称褪黑素节律酶。
褪黑素至肝后主要与硫酸盐结合,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小部分宜接经肾排出。
目前已知,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和副泪腺,某些冷血动物的眼睛、脑部和皮肤也合成褪黑素,但是松果体是人和哺乳动物褪黑素的主要来源。
褪黑素受体是G蛋白偶联的膜受体,哺乳动物有两类褪黑素功能性受体,即IA型(MTNR1.A)和IB型(MTNR1.B),这些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以下丘脑、垂体组织表达最高。
神经外科技术操作规范II录第一章神经外科慕础技术操作第一节腰椎穿刺第二节脑室穿刺第三节气管切开术第二章开颅术第一节术前准备第一节麻醉第三节体位第四节开颅操作第五节常见手术入路第三章颅脑损伤第一节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第二节急性破眩膜下血肿淸除术第三节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第四节硬脑膜下积液淸除术第五节脑内血肿清除术第六节开放性颅脑外伤淸创术(非火器伤)第七节颅脑火器伤清创术第八节静脉窦修补术第九节颅骨凹陷骨折复位术第十节颅骨成形术第十一节脑脊液漏修补术第艸章颅脑肿瘤第一节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第二节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第二节矢状窦为脑膜瘤切除术第四节人脑凸血脑膜瘤切除术第五节鞍结节脑膜删切除术第六节经外蝶垂体瘤切除术第七节经颅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第八节颅咽管瘤切除术第九节侧脑室肿瘤切除术第十节转移癌第十一节透明隔肿瘤切除术第十二节耕腮体肿瘤切除术第十三节岛叶肿瘤切除术第十四节松果体区肿瘤第1 •五小脑肿瘤切除术节第十六节第四脑室肿瘤手术第十七节小脑幕脑膜瘤第十八节脑干肿瘤第五章脑和脊憐血管性疾摘第一节翼点入路脑动脉瘤夹闭术第二节眶上眉弓入路第三节经纵裂入路动脉瘤夹闭术第四节題下入路动脉瘤夹闭术第五节远外侧入路动脉瘤夹闭术第六节颈内动脉分期结扎术第七节皮层动i挣脉畸形第八节皮层下动静脉畸形第九节0更脑膜动静脉畸形第十节海绵状血管瘤第I•一节高血压脳出血第十二节颅外段颈内动脉内膜切除术第六章椎管内疾病第一节硬脊膜外肿瘤切除术第二节硬脊膜内懺外神经鞘瘤切除术第三节脊膜瘤切除术第四节脊髓舫内肿瘤切除术第五节硬脊膜动静脉痿切除术第六节符髄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第七节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减压术第八节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椎板切除减压术第九节颈椎后纵韧带f]•化症椎管扩大减压术第I •节单纯脊膜膨出修补术第十一节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第十二节脊髓空洞减压分流术第I■三节颅颈交界区畸形后路减压术第十四节椎间盘第七章先夭性疾病第一节脑膜脑膨出第二节颅底凹陷症第三节Arnold-Chiari畸形第四节狭颅症第五节脊膜脊帕膨出第六节脊髄栓系综合征第八章颅内感染和寄生虫病第二节硬脑膜外脓肿根治术第四节硬脑膜下脓肿根治术第五节脑脓肿穿刺术第六节脑脓肿引流术第七节脑脓肿切除术第八节脑结核瘤切除术第九节脑内肉芽肿切除术第十节脑内囊虫摘除术第十一节脑内包囊虫摘除术第卜二节颛肌卜•减压术第十三节脑室外引流术第十四节蛛网膜粘连松解术第九章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第十章周围神经外科疾病第一节臂从神经探杳术第二节腋神经损伤的神经修复笫三节肌皮神经损伤的神经修复第五节挠神经损伤的神经修复第六节腕管综合征的下术治疗第七节腓肠神经活•检第十一章栓塞神经放射第一节全脑血管造影术第二节. 脊简血管造影术第三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第四p-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第五节駛脑膜动静脉搂栓塞术第六节头颈部动静脉痿栓塞术第七节脊柱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第八节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第九节颈动脉狭窄支架术第十节颅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术第十节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经动脉内溶栓第I•二节弓上颅外段血管支架血管成形术第十三节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第一章神经外科基础技术操作第一节腰椎穿刺【适应证】1.无明显颅内压高的颅内占位性病变,作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力和蛋白含量。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业务能力等级
标准——神经外科
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脊髓血管疾病的超导介入治疗;斜坡肿瘤显微切除术;松果体区肿瘤显微切除术;脑干肿瘤显微切除术;应用纤维内镜治疗颅内疾病;三脑室肿瘤显微切除术;海绵窦内肿瘤显微切除术。
二、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脑血管畸形显微切除术(中、大型);经鼻—蝶入路垂体肿瘤显微切除术;脑干肿瘤显微切除术;颅内动静脉漏的介入治疗;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显微切除术;三叉神经痛血管显微减压术。
三、桥小脑角肿瘤显微切除术;蝶骨嵴中、外侧型脑膜瘤显微切除术;侧脑室肿瘤显微切除术;脊髓内肿瘤显微切除术;枕骨大孔区肿瘤显微切除术;第四脑室肿瘤显微切除术。
脑立体定向手术。
四、鞍区肿瘤显微切除术;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显微切除术;小型血管畸形显微切除术;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切除术;复杂危重症颅脑损伤的抢救和处理。
五、大脑半球脑膜瘤切除术;椎管内髓外肿瘤显微切除术;嗅沟脑膜瘤显微切除术。
六、大脑半球胶质瘤切除术;小脑半球病变切除术;脑脓肿摘除术;颅颈交界畸形后颅窝减压术;高血压出血开颅
血肿清除术。
七、高血压脑出血钻孔溶吸术;脑积水分流术;大骨瓣减压术;脊膜膨出切除修补术;颅骨缺损修补术;凹陷性骨折复位术;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导读:松果体上皮样囊肿是神经外科临床少见的生长缓慢的颅内良性病变。
……
颅内上皮样囊肿较少见,一般统计占颅内肿瘤的0.5 %~1.8 % ,上海华山医院的资料中占1.32 %。
松果体上皮样囊肿更为少见,文献回顾仅Net sky于1988 年在Surg Neural 上报告2 组病例; Yasargil等也报告过2 组,其他作者仅见有散在病例报告。
由于松果体上皮样囊肿压迫中脑导水管易引起阻塞性脑积水且
发展较快,故其病史较其他部位的上皮样囊肿短,。
颅内压增高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松果体区肿瘤病人的典型体征———上视障碍在松果体上皮样囊肿中甚少见到。
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诊断依靠CT 和MRI ,CT 扫描表现为松果体区圆形或卵圆形不增强的低密度灶,四叠体池受压,无灶周水肿,伴有脑积水。
MRI 对于描述病变与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比CT 优越,病变呈长T1 长T2 信号。
Ol2son等认为松果体上皮样囊肿由于沿蛛网膜腔隙生长,易与那些具有侵袭性的轴内肿瘤相混淆,故MRI
有时不能确诊本病,本组1 例病人即是术前怀疑松果体肿瘤而进行了活检。
MRA 检查能明确地描述深静脉系统并为术前提供重要信息,因而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检查手段。
常见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松果体上皮样囊肿,通常应用枕下经天幕入路和幕下小脑上入路。
Alexander认为即
使病变大部切除也不易复发。
根据影像学资料决定手术入路,比如病变向三脑室漏斗隐窝发展则不适合幕下入路;如果病变主要位于幕上且把整个深静脉系统压挤向下方,则枕下经天幕入路能获得满意的暴露。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
发作性头痛伴头晕半年。
既往体健。
体检:一般可,神清,双眼视力1.2,眼底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光反射灵敏,双眼上视受限。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病理征(-)。
入院诊断主要考虑哪些疾病?提示:门诊CT示三脑室后部类圆形占位病变,脑室系统无扩大。
()A.松果体细胞瘤B.生殖细胞瘤C.脊索瘤D.颅咽管瘤E.胶质瘤F.畸胎瘤G.神经鞘瘤H.副节瘤2、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
发作性头痛伴头晕半年。
既往体健。
体检:一般可,神清,双眼视力1.2,眼底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光反射灵敏,双眼上视受限。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病理征(-)。
入院后应进一步行那些检查?()A.PETB.SPECTC.EEGD.MRE.诱发电位F.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G.肿瘤标志物检测(AFPCEAHCG等)H.脑血管造影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
发作性头痛伴头晕半年。
既往体健。
体检:一般可,神清,双眼视力1.2,眼底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光反射灵敏,双眼上视受限。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病理征(-)。
松果体区的主要结构除松果体外,还包括下列哪些?()A.上丘B.下丘C.大脑大静脉D.大脑内静脉E.基底静脉F.透明隔静脉G.丘纹静脉H.脉络膜静脉4、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
发作性头痛伴头晕半年。
既往体健。
体检:一般可,神清,双眼视力1.2,眼底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光反射灵敏,双眼上视受限。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病理征(-)。
Parinaud综合症的典型症状包括下列哪些?()A.眼球上视不能B.瞳孔散大C.瞳孔调节反应消失D.瞳孔对光反射消失E.听力障碍F.共济失调G.尿崩症H.性早熟5、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
发作性头痛伴头晕半年。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松果体区肿瘤手术入路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松果体瘤;手术 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历史已近百年,因其位置深在,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密切,肿瘤病理组织类型多,性质不一[1,2],所以此区域手术治疗向来被认为是对神经外科医生极具挑战性的区域。其手术指征的掌握、术式的选择一直是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点[3,4]。本文就目前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做一综述。 松果体区以四叠体,松果体、缰核为界,胼胝体压部构成此区的顶部、中颞叶、枕叶、丘脑枕形成松果体区的侧界。上蚓部是此区的底,第三脑室后壁恰位于松果体上方[5]。松果体区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选择需要根据肿瘤本身的生长特征决定,包括肿瘤的发展方向、扩展程度,与Galen静脉系统的解剖关系和可能的病理诊断[6],另外还要考虑外科医生的经验以及对各种手术方式的熟练程度。 松果体区的手术解剖入路大致分为两个方向:松果体上方入路和松果体后方入路。上方入路包括:(1)经胼胝体后入路(可分为经额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和经纵裂胼胝体入路)。(2)额部侧脑室入路。(3)颞枕侧脑室三角部入路。后方入路包括:(1)枕下经天幕入路;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小脑上幕下入路;(3)幕上、下经窦联合入路等[7,8]。近年国外亦有经导航内镜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报道[9]。在众多术式中,经胼胝体后部入路,经颞顶皮质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因需要切开胼胝体现较为少用。文献报道最常用的是小脑上幕下入路,其次是枕下经天幕入路[7,8,10~14]。 1 小脑上幕下入路 1.1 历史及适应证 1911年,Krause首先在他的神经外科学教材中建议用小脑上幕下入路来做小脑蚓部和四叠体区的探查术。1913年,他报道了1例10岁儿童的病例,这是第一例成功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报道。1926年,Krause又报道了另外2例松果体区肿瘤切除术。1971年,Stein发表了他的第一组6例病例报道,他使用现代的设备和手术显微镜,经幕下小脑上入路切除了肿瘤,后又有小脑上经天幕等多种改良型入路[3]。本入路适用于各种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尤其是中小型肿瘤,瘤体在矢状面上向头尾侧扩展者,是经中线后份进入松果体区及三脑室的一个重要途径[10];此入路不适合于较大肿瘤,特别是肿瘤向背侧扩展到三角区,向上扩展到胼胝体或引起静脉系统向下移位的[5,15]。 1.2 手术技术 患者取坐位或Concord位,坐位时可借助重力使小脑自天幕下降,减少对小脑的牵拉,并减少静脉压力,进而减少出血,但易空气栓塞。Concord位,可减少空气栓塞和张力性气颅的发生,但没有重力辅助牵拉和止血的作用。一般常采用中线切口,有时也采用反向“U”形切口,显露适当范围的枕骨,做单片或双片骨瓣开颅,钻好骨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孔,小心分离硬膜,先做枕下骨瓣开颅,使横窦、窦汇与骨板分开,然后再做一片幕上的小骨瓣。确保在无损伤情况下,充分显露出窦汇,上矢状窦下方及两侧横窦,硬膜基底向横窦呈“U”形或“Y”形切开。显露出小脑半球及蚓部,切断天幕和小脑上表面之间的桥静脉(包括半球静脉、小脑蚓部静脉和小脑中脑沟静脉)。这有助于小脑下移并与小脑幕分离。打开四叠体池后方的蛛网膜,不要损伤旁中央静脉,以显露肿瘤与深部静脉结构(Galen静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等)之间的关系。肿瘤多位于小脑中央前静脉前方。Galen静脉之下,基底静脉的内侧。一些小的包裹良好的肿瘤,当四周分离后可行完整切除,内减压后肿瘤的上缘和外侧缘可以自中间帆,丘脑后结节,三脑室壁上解剖下来,肿瘤下份因常黏于四叠体上丘,下丘而切除较为困难[5,13,16]。 1.3 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优点:位于中线,易于定位。松果体区位于深静脉下方,减少了对重要神经血管的损伤,没有顶叶和(或)枕叶相关神经系统废损[17]。缺点:由于小脑幕的存在阻碍了向侧方和上方的视线,手术视野狭窄。 注意事项:(1)尽可能保留天幕与小脑上表面之间的桥静脉,尤其是外侧桥静脉,切断多根桥静脉可导致小脑梗死和出血[13]。(2)避免损伤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静脉以免引起丘脑静脉性梗死。(3)手术要充分止血,止血纱布放牢以防三脑室充满脑脊液后其漂流阻塞导水管。 2 枕下经天幕入路 2.1 历史及适应证 1913年,Rorschach报道了1例Brunner于1911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年做的后颅窝探查术。但术中未找到肿瘤。1920年,Tandler和Ranzi建议修改Brunner的手术,沿着直窦切开小脑幕以显露整个的中脑顶。1959年,Heppner报道了9例松果体区肿瘤患者,像早期Tandler和Ranzi所提出及描述的那样,他们采用坐位经后部入路接受手术。1960年,Poppen描述了这种经过改良的技术,他也因发展了这种入路而赢得荣誉。本入路适用于松果体区所有病变,包括松果体区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及大脑大静脉瘤[18],特别适用于小脑幕平面或其上方,且主体偏向一侧的肿瘤,亦适用于小脑上蚓部,第四脑室上部和胼胝体压部的肿瘤,不适合于肿瘤较大,向对侧生长者[6]。 2.2 手术技术 这种入路传统上取坐位,现多取3/4俯卧位,也可取倾斜位,Concord位,3/4倾斜位和公园椅位。使手术侧位于下方,以便枕叶从大脑镰下移。做一反向的“J”形皮肤切口,“J”形的长肢沿中线走行,延伸至枕外隆突的下方。皮瓣翻向外下方,临近上矢状窦与横窦做长方形骨瓣,向下暴露横窦,向中线内侧暴露窦汇和上矢状窦,“L”形或“T”形剪开硬膜。枕叶与上矢状窦之间无桥静脉,分开枕叶内下方的蛛网膜达小脑幕切迹,从横窦前方到小脑幕缘,自直窦外侧1~1.5 cm做一平行切线,切开小脑幕,此时可显示小脑半球和蚓部的上面以及四叠体池的蛛网膜。由于Galen大静脉及其分支的阻碍,需要向远外侧解剖深静脉系统和胼胝体压部下份,以获得更大视野,胼胝体压部常被肿瘤向上抬起压扁,必要时可以切开[5,6]。 2.3 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优点:能较好的显露松果体区而不损伤正常脑组织和静脉系统,能较大范围地游离肿瘤和直视第三脑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室。术中可以打开第三脑室使其与四叠体池相通,解除脑脊液梗阻[19]。而且,可灵活地转移为其他手术入路或用多种视角和切除肿瘤。缺点:对三脑室后壁对侧四叠体区和同侧丘脑后结节的暴露不佳。 注意事项:(1)牵开器应置于枕叶下面而非距状沟处。(2)仔细保护骨窗外侧缘的大脑下静脉,以防枕叶梗死;保护走行于四叠体池到达枕叶前内侧面的枕叶内静脉,切断可引起偏盲。(3)过分牵拉枕叶或胼胝体压部,可引起视觉障碍或分裂综合征(Split-brain Syndrome)[6]。 总之,松果体区肿瘤手术治疗的各种术式各有利弊。术前应在完善各相关检查及充分综合分析基础之上,根据肿瘤发展方向及其扩展程度与Galen静脉系统的解剖关系和可能病理学诊断等具体情况以及外科医生对各种手术方式的掌握程度来决定手术入路:中小型肿瘤,尤其是瘤体在矢状面上向头尾侧扩展者,适合于小脑上幕下入路;而枕下经天幕入路则适合于肿瘤位于小脑幕平面或其上方,主体偏向一侧的肿瘤。直径3.5 cm的生殖细胞瘤、松果体瘤患者亦可经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20],对于恶性肿瘤和有种植证据的病变术后需要全脑脊髓放疗并辅以化疗[21]。 【参考文献】 1 Hirato J,Nakazato Y.Pathology of pineal region tumors.Neuro oncology,2001,54:239-249.
2 Koziarski A,Skrobowska E,Zieliflski G,et al.Own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experience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pineal region and mid-brain tumors via the infratentorial approach .Neurol Neurochir Pol,2003,37(2):473-484.
3 Konovalov AN,Pitskhelauri DI.Principles of treatment of the pineal region tumors.Surg Neurol,2003,59(4):250.
4 Reis F,Faria AV,Zanardi VA,et al.Neuroimaging in pineal tumors.Neuroimaging,2006,16(1):52.
5 Damirez TF,Anthony JC.Operative neurosurgical anatomy.First edition,2002:101.
6 Bruce JN,Ogden AT.Surgical strategies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pineal region tumors.Neurooncol,2004,69:221-236.
7 Isao V.Pineal region tumor:surgical anatomy and approach.Neuro-oncology,2001,54(3):263-275.
8 Little KM,Friedman AH,Fukushima T.Surgical approaches to pineal tumors .Neuro-oncology,2001,54:28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