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针对交际语境内容,明确读者 近年高考作文试题比较关注交际语境下的读者意识。要求考生在 写作时,心中有特定的阅读对象和明确的表达目的,并能针对接受对象 和表达目的选择适宜的言说内容和恰当的文体,将写作服务于交际需要。 第二,善于驾驭关联思维,激活素材 交际语境下的高考作文,对于考生的素材积累及运用能力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它要求考生不仅能多渠道地积累素材,而且能灵活调用素材。 既要求素材运用合乎特定的交际语境,又要求素材运用能因应关联思维 的有机联系,做到素材用得准确,用得新鲜,用得奇妙。
韩愈尝感慨喟然:“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 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管仲若是一日千里、追风逐云的 骏马,那有知人之才的鲍叔便是慧眼通透的伯乐。老子 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鲍叔是智者,在茫茫人海之 中识出有经天纬地之才的管仲,使得国得良才。
(以伯乐比管仲,类比恰当;用老子的“知人者智”评 价鲍叔,准确)
3.开场白。通常是对自己的简单介绍,告知听众发言的题目、自己 讲话的原因等,当然也提倡有创意、幽默的互动式开场白。
4.正文。就是环绕主题要讲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发言稿,不同的场 合,不同的情境,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条理清楚、要点突出是普遍的要 求。
5.收束语。就是发言稿的结尾部分。用几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发言 的内容,激发听众的情绪,增强发言对听众的影响力和号令力。通常情 况下,收束语里还包含着祝福语和感谢语。
第三,准确辨识任务,恰当选用文体 交际语境的写作有五大要素,即考生要在动笔之前的审题阶段, 就必须有明确的话题、读者、目的、文体以及发布意识。 ①话题。即“写什么”或者“写的情景”,可以设计并营造一 个话题、活动、任务的场景。 ②读者。即写给谁,关注读者的特点、类型、爱好、需求、禁忌 等。 ③目的。即“为什么写”,关注写作的传达、分享、记述、描写、 劝说、审美、娱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