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校图书馆与移动网站服务
- 格式:pdf
- 大小:224.35 KB
- 文档页数: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手机网络服务在未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摘要]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主要对象向不断增长的手机、网民群体转移,高校图书馆服务应对手机等移动设备阅读与搜索做好各种相关服务工作,并搭建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手机网络[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43-03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国内外通讯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用户使用各种移动通信设备的普及,手机通信技术已逐渐发展成熟并被大规模应用,手机网络通信服务将成为图书馆除有线网络服务外的另一发展方向。
当前国内外许多高校图书馆已在手机版目录检索系统、图书馆参观指引视频、参考咨询服务及各类提醒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与应用。
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终端技术的发展,手机图书馆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将对数字化图书馆服务功能有进一步的提高。
无线网络服务,特别是针对手机用户建设起来的通信网络服务,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主要对象将逐渐转向不断增长的手机网民群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1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达到2.33亿人,占网民总数的60.8%。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有3070万,占整体网民的8%。
手机上网将成互联网用户新的增长点。
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网民上网设备、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年龄结构、手机网民和整体网民学历结构等三个角度具体分析:根据网民上网设备的数据可知,虽然目前主要上网设备为台式电脑,但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增长快速,具有赶上甚至超过台式电脑的趋势。
2009年手机网民的年龄依然呈偏态分布,在10~29岁年龄段的分布最为集中,占到了整体手机网民的73.2%。
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上网更多地吸引了年轻群体,尤其是青少年群体。
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化与信息服务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的重要载体,其资源的优化与信息服务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如何通过资源优化和服务创新,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
一、资源优化策略1. 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传统纸质资源数字化,实现资源共享。
- 加强与其他高校及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建立联合目录,扩大资源覆盖范围。
2. 特色馆藏的建设- 根据学校学科特色,收集和整理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形成独特的馆藏体系。
- 开展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用户体验的提升- 优化图书馆网站界面设计,提高检索效率。
- 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根据用户的借阅历史和兴趣爱好推送相关信息。
二、信息服务创新1. 嵌入式教学支持- 图书馆员参与课程设计,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 举办信息素养培训,提升师生的信息检索和分析能力。
2. 学术交流平台- 组织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校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 建立在线论坛,鼓励师生就学术话题进行讨论和分享。
3. 移动图书馆服务- 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资源。
- 推出电子图书、期刊等数字资源,方便用户下载阅读。
三、挑战与展望1. 面临的挑战- 版权问题:如何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和传播数字资源。
- 技术更新:如何跟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升级和完善服务功能。
2. 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的应用:利用AI技术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和效率。
- 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需求,优化资源配置。
结语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优化与信息服务方面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高校图书馆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的挑战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移动图书馆的功能,分析了在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图书馆在阅读习惯、文献资料的获取方式、服务理念和定位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移动互联高校图书馆挑战在移动互联时代,读者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进行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拉近了图书馆和读者的距离,移动图书馆将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1 移动互联的时代特征1.1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2014移动互联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人民网研究院主编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
1.2 移动互联与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衍生与发展,是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各种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化图书馆。
在移动互联时代,读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等各种移动终端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
移动图书馆不受图书馆闭馆或休假时间等影响,使图书馆由以往的被动、固定的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1.3 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在于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实现了图书馆功能的扩展和演化,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移动图书馆,实现图书馆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信息服务的目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移动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大致包括:SMS (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服务)、W AP网站常规服务(包含图书馆新闻、馆藏目录检索、读者借阅信息查询、参考咨询、图书馆使用指南等服务)、WAP网站数据库检索服务、电子书服务、音频和视频指南服务、二维码如QR码服务等。
2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2.1 阅读习惯的改变(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发布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比2012年增加0.3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优化研究黄艳【摘要】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对于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呈递增趋势。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重要的文献信息中心,在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结合其所带来的新特性,优化传统移动信息服务的模式和内容,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移动信息服务需求,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首要目标。
因此,本文立足大数据时代背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进行深度优化。
【期刊名称】《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6页(P43-48)【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数据;移动信息服务【作者】黄艳【作者单位】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山西太原 0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8.6大数据时代之下各种信息服务机构都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也同样面临此方面的巨大的冲击,不过与此同时也为其服务的升级带来了宝贵的机遇。
由于图书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和应用市场,因而他们在大数据服务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为了解决海量数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寻找一些最优解决方案,以便满足图书馆服务改进和升级需要,这样对提高其服务效率和核心竞争力都有一定积极意义。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用户群的整合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在进行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群进行高效整合。
整合的依据主要有设备类型,移动终端类型等,由于这些设备的种类相比以前更加多样化,从普通的黑白手机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相应的用户群也更复杂,这样就要求整合不同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群,以便更好的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要。
此外从用户角度分析,在移动技术迅速普及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移动用户正在迅速的增加。
与此同时用户的类型也产生了复杂变化,从原来简单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扩大到一些科研人员。
这样随着用户群的增多和变化需要调整相应的服务,以便为多种类型的用户提供移动信息服务。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随着高校图书馆业务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旨在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信息管理与服务手段、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了解用户需求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关键。
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中,需要进行有效的用户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1. 调查问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对图书馆服务的建议等。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全面地了解用户的需求情况。
2. 焦点小组讨论:组织一些焦点小组讨论会,邀请一些用户代表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焦点小组讨论,可以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3. 统计分析:通过图书馆系统中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解用户的借阅行为、检索行为、阅读偏好等,以便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
通过以上方式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信息管理与服务手段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与服务中,需要借助一些信息管理与服务手段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手段:1. 信息检索系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检索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的信息检索服务。
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站、移动客户端等方式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2. 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建立一套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文献传递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文献复制服务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 数据挖掘与分析:借助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为图书馆服务提供指导。
4. 社交化服务平台:建立起一套社交化服务平台,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与用户进行互动,了解用户需求,提供即时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