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广西桂林方言词语60词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洱源方言词语刹刹孩——拖鞋吹牛壳(音kuo二声)子/撇壳子/炸壳子——朋友一起说话、闲聊上干闷——逗人,惹人:你白达我上干闷嘎亿杯齐——(口令)预备!开始!路梳/路路梳梳——慢慢的,慢慢来兜搜—— 1、收拾某人;2、把一些东西搜集整理在一起。
戳气——心里面生气铡刀嘴——形容某人嘴馋,吃东西厉害。
攒劲——给力。
可做形容词和副词:大的;使力地、尽量。
如:这铜木头(音偷)好攒劲(这大根木头真高/真粗);攒劲吃入(多吃肉)昌盛——做形容词时=攒劲老火——事情严重给真锅————是不是真的偷——里边以搜/外搜(以偷/外偷)——里边/外边咋施/怪求——很、非常非——很、非常:非好,非大怪求事哦/怪求但哦——生气用语克——去惯翻——跌倒哪尼——哪儿带牵——连累,拖累吭气——出声上敷——请求,祈求,求人谎张三——说谎话的人惯司——溺爱。
半边/半边疯——疯癫不正常。
逗我尼鬼火——惹我不消——不用上头拾脸——没大没小,得寸进尺给得——行不行草包/日脓包——傻瓜表(biao四声,“不要”连读)达我办——不要烦我,不要影响我咋个/咋说——怎么这色/这行尼——这样、这么这节/这调(音diao四声)/这根/这甩/这勒(音le二声)/这铜——这个一好些——好多多鸡巴少/多千带少——形容很多莩——吃饭快、狠哦(音o四声)劳哦莩——形容一个人很饿,吃饭快肿脖子——吃饭吃豁皮——不出钱、不出力,混吃Zhwe(昨儿连读)日(音ri一声)——昨天Jye(今儿连读)日(音ri一声)——明天Mye(明儿连读)日(音ri一声)——明天早些/早深——早上晚些/晚深——晚上少乌些——中午少乌——中午饭夜点——夜宵偶/晓得袄——知道了干巴料翘——形容很干差巴料五——姿态不雅观叉巴——女孩性子恶千及/千及万及——千万。
如:你千及/千及万及表逃阔嘎(你千万不要逃课嘎)在拢——在一起伴尼/达——和粗皮料草——粗糙哪锅——哪个阿过——那个诶这——这个算求——算了木单子——可怜独巴黑(音he四声)——自己一个人做,强势。
1.外江佬[wài jiāng lǎo]:亦称“外江老”。
亦称“外江人”。
粤闽等地对外省人的称呼。
2.仡佬语[gē lǎo yǔ]:属汉藏语系,语族尚未确定。
仡佬族两万多人口中会说仡佬语的只有六千多人。
因人口少而居住分散,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
无文字。
3.夜屎佬[yè shǐ lǎo]:夜屎佬在桂林方言中,通常形容一个人不务正业去多管闲事的人。
4.烧火佬[shāo huǒ lǎo]:指公媳乱伦中的公公。
5.阔佬[kuò lǎo]:有钱的人。
6.背佬儿[bèi lǎo ér]:四川,重庆,陕南地区的背夫。
7.外国佬[wai guó lǎo]:An action story centered on an injured guy who crosses the border into Mexico with a couple million dollars in cash and a plan to retire in Acapulco.8.乡巴佬[xiāng bā lǎo]:笨拙、迟钝又粗俗质朴的乡下人。
9.仡佬族[gē lǎo z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人口4.4万(1990年)。
分布在贵州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区。
有本民族语言,兼通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
建有贵州省道真、务川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自治地方。
10.土芭佬[tǔ bā lǎo]:见“土巴佬”。
11.吹水佬[chuī shuǐ lǎo]:形容一个人经常说谎,胡说八道,有什么就说什么,而这种人在广东话里就会被称作“吹水佬”.所谓“吹水”,粤语俗语之一,大致可以理解为侃侃而谈之意,形象地表现了口水花四喷的情景,哈哈。
12.灰佬[huī lǎo]:对青年男性的称呼,含有贬义、骂人的意思,但骂人的语气不重,多用在哥们兄弟之间的调侃语;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人的称谓,含有一定的贬义,如臭小子的意思。
作者: 陈才佳[1];钟梓强[1]
作者机构: [1]贺州学院,广西贺州542800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7-9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7期
主题词: 牛娘戏;地方戏;方言词释读;勾漏粤语
摘要:广西牛娘戏剧目丰富,现有《春色太平歌》《龙母传奇》《芙蓉记》《舞牛剧本》《梁山伯与祝英台》等300多个传统剧目、100多个现代剧目。
戏剧文本绝大多数与汉语普通话是一致的,但由于戏剧文本口语非常浓厚,不可避免地应用了许多方言词语。
梳理和研究地方戏剧中的方言词语,有助于解读剧本,更有利于牛娘戏的传承与传播。
兴安县的方言分布兴安县辖兴安(含原护城乡)、严关、溶江(含原金石乡)、湘漓、高尚、界首6镇,白石、崔家、漠川3乡和华江瑶族乡,面积2345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36万,其中瑶、壮等少数民族1.3万。
方言有:、(1)兴安话:属受湘语影响的桂林官话。
分布在兴安、严关、溶江、金石、白石等乡镇,护城、崔家、漠川3乡大部和湘漓、高尚、华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
(2)新化话:属湘语永全片。
分布在东北部界首镇、原护城乡北部部分村落,东部湘漓镇北部和高尚镇部分村落。
(3)土话:属桂北平话,有25个声母、35个韵母和6个声调。
分布在南部与灵川县接壤的高尚镇部分村落,使用人口约1万。
(4)勉语:勉-金方言分布在华江乡北部和高尚、崔家、漠川等乡镇的部分村落。
(5)山话:属苗瑶语族苗语支。
原金石乡中洞村委会等地的红瑶使用。
(6)北壮语。
兴安镇辖城西、城中、朝阳、葆贞、灵湖、双灵、灵渠7个社区和城关、护城、柘园、福寨、自治、塘市、红卫、南源、东界、冠山、三桂、道冠、董田、粉洞、源江、石坑16个村委会,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8.7万,有少数瑶、壮、苗等少数民族。
主要讲兴安话;原护城乡北部部分村落讲新化话。
湘漓镇辖花桥、渔江、洲上、灵源、义和、龙禾、双河、沿河、麦源、力头、邓家、阳安、普头、江口14个村委会,199个自然村、253个村民小组,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约5.2万。
部分地区讲兴安话;北部讲新化话。
高尚镇辖高尚街居委会和乐群、金山、东河、灵龙、凤凰、东源、济中、尚义、高田、江东、茗田、堡里、仁和、直义、龙田、西河16个村委会,192个自然村,面积296平方公里,人口4.8万多。
居委会和乐群村委会的大部,金山、东河、灵龙、凤凰4个村委会,东源村委会12个村中的6个,济中村委会19个村中的五六个,尚义村委会10个村中的两个,高田、江东两个村委会各1个村讲兴安话;居委会部分地区,乐群村委会10个村中的4个,东源村委会6个村,济中、高田、江东3个村委会多数村落,尚义村委会8个村和茗田、堡里、仁和3个村委会讲土话;部分村落讲新化话;瑶族讲勉语。
全国有趣的方言词语一、东北方言东北话可老有意思了。
就说“唠嗑”这个词儿吧,就是聊天的意思。
还有“波棱盖儿”,指的是膝盖。
你要是在东北,听人说“哎呀妈呀,我这波棱盖儿卡秃噜皮了”,可别懵,就是膝盖擦破皮了。
再有“得瑟”,形容一个人比较张扬、显摆,比如“你可别在那得瑟了”。
二、四川方言四川话那也是相当有特色。
“巴适”这个词儿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就是舒服、妥帖的意思。
像“今天吃了顿火锅,简直巴适得板”。
还有“耍朋友”,可不是普通的交朋友,而是谈恋爱的意思。
“雄起”呢,就是加油打气,看球的时候经常能听到四川球迷喊“雄起”。
三、上海方言上海话有自己独特的韵味。
“阿拉”这个词很常见,就是“我”或者“我们”的意思。
“侬”就是“你”。
像“阿拉一道白相去”,就是我们一起去玩的意思。
还有“门槛精”,形容一个人精明、会算计。
四、广东方言粤语是广东的方言,那可老有魅力了。
“靓仔”“靓女”,就是帅哥美女的意思。
“唔该”是谢谢的意思,在广东经常能听到。
“冇”就是没有,像“冇问题”就是没有问题。
五、陕西方言陕西话也很有趣。
“咥”这个字很有特色,就是吃的意思,而且是比较豪爽地吃。
比如“今个晌午咥碗油泼面”。
“谝闲传”就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
六、湖南方言湖南话里“恰饭”就是吃饭的意思。
“霸蛮”这个词有股子倔强的劲儿,形容一个人很努力、很坚持,哪怕有点蛮干的感觉。
七、山东方言山东话里“夜儿”就是昨天的意思。
“俺”就是我。
“杠赛来”就是挺有意思的意思。
比如说“这个事儿杠赛来”。
八、天津方言天津话那是倍儿哏儿。
“嘛”这个字用得可频繁了,就相当于“什么”。
“倍儿”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像“倍儿好吃”。
还有“结界”,就是姐姐的意思。
九、福建方言福建话很复杂,有闽南语等多种分支。
像闽南语里“呷”就是吃的意思。
“水当当”形容女孩子很漂亮。
十、河北方言河北话里“沾”就是行、可以的意思。
“得劲儿”也是舒服的意思,和四川话的“巴适”有点类似。
这些方言词语都承载着当地的文化和风情,让我们的语言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桂林米粉口头禅
桂林米粉口头禅是指桂林地区的米粉摊贩常用的一种口头禅,通常是为了吸引顾客或者提醒顾客他们的存在。
一般而言,桂林米粉口头禅包含了以下内容:
1. "来碗香喷喷的桂林米粉!" - 这是一种常见的吆喝声,通过形容桂林米粉香气扑鼻,吸引顾客的嗅觉。
2. "正宗桂林米粉,好吃到上天!" - 这句话表达了桂林米粉的美味和特色,意在吸引顾客试尝。
3. "最地道的桂林米粉,就在这里!" - 这句话强调了他们的米粉是正宗的桂林风味,引起顾客对其地道性的兴趣。
4. "让你吃一口就爱上的美味桂林米粉!" - 这句话旨在表达他们的米粉味道非常好,会让顾客迅速爱上它。
这些口头禅旨在通过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桂林米粉产生兴趣,并吸引他们前来尝试。
2020-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广西灵山粤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比较刘银求(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本文主要从词义、词形两个方面将灵山粤方言(指“灵山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横向比较。
关键词:灵山粤方言;普通话;词汇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070-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48一、引言粤方言是十大汉语方言之一,也是公认的“强势方言”。
粤方言主要分布于广东以及广西的一部分地区。
长期以来,对粤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广州话为代表的广府片,珠三角以外地区的粤语长时间得不到重视,尤其是广西粤语,近年来才得到较多研究者的注意,对北海、玉林、钦州等地粤语的研究成为新亮点。
灵山县是广西钦州市所辖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东北部,被称为中国奶水牛之乡,中国荔枝之乡,盛产水果和鱼米。
灵山县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至今。
灵山县内方言主要有灵山话(属粤语钦廉片),灵山白话(属粤语广府片)、壮话、肇庆话、新民话(属客家话)。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灵山话,其分布于灵山县城、平山、佛子、平南、三海、丰塘、石塘等18个镇,不同镇的灵山话又存在语音、词汇等方面的差异。
本文以灵山县中部(灵城镇、佛子镇、平山镇)的灵山话为研究对象,主要将灵山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从词义、词形两个方面进行横向比较。
二、词义比较首先是词义的广狭差异。
灵山粤方言有些词语的义项多于普通话,有些则少于普通话。
在灵山粤方言中,“水”的义项多于普通话,兼有“水”和“雨”的含义,如“大雨”在灵山话中可以说成“大水”。
“雪”在灵山话中还有“冰”的含义,如“冰棍儿”可以说成“雪条”。
“脚”在普通话中一般指脚腕以下的部位,在灵山话中,膝盖以下的部位都称作“脚”。
“搬”在灵山话中还有“抱”的含义,例如“侬儿哭了,要搬起来(小孩哭了,要抱起来)”。
经典广西桂林方言词语60词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经典广西桂林方言词语60词,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1、剪diào————死了。
2、血狗————非常非常好的朋友;有时候指从读书的时候就一直玩的朋友。
3、克料子————死了;完了。
4、cà5————相当于现在的泡妞
5、丁丁————指男女的性行为;丁丁虫指老嫖客。
XX[]
6、保爷————吸毒
7、麻直————一直
8、密密————形容转的很快;小时候的一种玩具。
9、勒杯————垫圈。
10、蒙蒙娘腔————捉迷藏。
11、歇凉————乘凉;捉迷藏游戏中被抓者没有被发现,而先回到抓人者的出发地。
12、扮古古靓————扮家家的游戏
13、木倒————停住不动;形容傻傻的样子。
14、挨嗲了————被抓了。
15、lià开————非常不文明的形容分开这个词。
16、bòngbòng————非常厉害的角色。
17、顶顶广————牛蛙的一种。
18、桃舅娘————一种野生的果实。
19、醒昂醒昂————形容人笨头笨脑。
20、嚼牙巴————吃东西。
21、打彪枪————拉稀;拉肚子。
22、秧子————木屑;小刺。
23、燎菜————挨打。
24、嘎嘎————指熟了的肉,生的不这样叫。
25、开边————中间。
26、拢边————旁边。
27、雷dēi————罗嗦。
28、爆秧————用刨子刨木头形成的木屑卷。
29、料了克————丢了去。
30、内码————内裤。
31、枪银————欺负人。
32、老派————警察。
33、gǎi起————抓起来。
34、蒿————抓。
35、药费————约会。
36、雾树————恶心。
38、鼓dēi————猜;大概。
39、俺色————颜色。
40、彪油————跑了;离开。
41、wō拜————缺口;凹下去的地方。
42、少倒————当住了。
43、醒龙————清醒。
44、兜gái————头头;排名第一的人。
45、板火————做爱。
46、巴麻油————沥青;形容很缠人的那种人。
47、àn鼓————眼睛。
48、ǎn十————岩石。
49、代销店————小卖部。
50、赖豪————耍赖皮。
51、拐子————肘。
52、产马————跳水的一种姿势。
53、歹马老板————吃空子。
54、空档————指没穿内裤。
55、精杂————结实。
56、背食————倒霉。
57、压马路————逛街。
59、岁告————睡觉。
经典广西桂林方言词语60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