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经典名言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0
关于养生的名言如下:
1.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2.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
以养其心。
3.体欲常逸,食须常少。
劳无至极,食无过饱。
4.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5.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6.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
不流则气郁。
8.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于屋宽。
9.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10.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11.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12.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13.心有所爱,不用深爱,心有所憎,不用深憎,并皆损性伤
神。
14.治目当如治民,治齿当如治军。
1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6.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17.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
18.爽口物多终作疾。
19.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20.养生以不伤为本,积伤至尽则早亡。
21.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22.保生者寡欲,保身者避名。
23.养生当论食补,治疗当考药攻。
24.性躁暴者,一身之剧贼。
25.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古代名医养生名言
1. "养生之道,先养心。
心静则神聚,气顺则病少。
" - 《黄帝
内经》
2. "养生在于无为,安神养心,顺应自然的变化。
" - 王叔和
《道藏·续道记》
3. "勤于调节饮食,适量食用五谷杂粮和新鲜蔬果,以保持体
内的阴阳平衡。
" - 叶天士《千金方》
4. "若欲保持健康,须坚持身体锻炼,注重气血畅通,百病自
然会远离。
" -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5.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有
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6. "养生之道,在于回归自然,遵循天人相应的规律,保持身
心的平衡。
"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凡事适可而止,不可过度嗜食嗜酒,也不可过度劳累,以
免伤害身体。
" - 王叔和《御医闲语》
8. "保持心情愉悦,笑口常开,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防止疾
病入侵。
" - 张介宾《景岳全书》
9. "善于控制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有助于健康长寿。
" - 李时中《孕镜秘诀》
10. "适度戒除不良嗜好,远离烟酒和各种毒品,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 - 叶天士《千金方》。
中国传统文化养生十大名言
1.吃得饱、穿得暖、心情好,身体自然健康。
2. 饮食有节、身体有度,健康长寿自然可得。
3. 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心静自然健康。
4. 休息得当、运动适宜,身体健康才能长久。
5. 以中为主、以和为本,保持身体平衡才是健康之本。
6. 食补为主、药补为辅,自然生长的食物最为滋补。
7. 气功养生、内功修炼,身体自然健康强壮。
8. 德行品格、人格修养,身心健康才能达到完美。
9. 药补不如食补,补身体以自然为基础。
10. 精神养生、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才能健康长久。
- 1 -。
1.心清则神静,神静则身宁,身宁则体健。
2.养生先养心,心平则寿长。
观天下之人,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
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
盖四者皆仁之端也。
3.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4.善养生者:食不过饱,饮不过多;冬不极温,夏不极凉。
5.养生莫善于习动,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6.养生之道,当于“眠、食”二字悉心体验。
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
胜于珍药矣。
服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即处刻,亦足摄生矣。
7.卧欲侧而曲膝,益气力。
8.适度是健康之母。
9.夫人夜卧,欲自以手摩四肢胸腹十数遍,名曰干沐浴。
10.广庭于步,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11.节饮食,慎言语。
12.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13.务存节欲,以广养生。
14.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15.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16.《忱中方》日:怡养之道:勿久行、久坐、久卧、久言,不能强食,亦忘忧
苦愁哀,饥则食,渴乃饮,食止行百步,夜勿水之性不杂则清,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
17.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18.不贪最先,不恐独后。
19.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
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20.安人之本,必资于食。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养生经典名言1.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 孙思邈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 孙思邈3.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 罗天益4.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 郑成功5.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
—— 苏轼6.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
—— 欧阳修7.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 陈直8.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1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黄帝内经》11.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12.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1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黄帝内经》14.起居无节,半百而衰皆以斫丧精神,事事违道,故不能如上古之尽其天年也。
—— 李梃15.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 董仲舒16.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黄帝内经》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吕氏春秋》18.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黄帝内经》19.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20.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乱。
——《韩非子》21.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22.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养生要录》23.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
—— 葛洪24.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 蒲虔贯25.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 钱琦26.养生以不伤为本。
—— 葛洪27.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嘉业堂丛书》28.食毕当行走。
关于养生的名言警句1.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3.立如松,行如风。
4.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5.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4.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5.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6.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7.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8.日光不照临,医生便上门。
9.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10.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11.爽口物多终作疾。
12.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13.食不语,寝不言。
14.食欲数而少,又欲顿而多。
1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6.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17.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18.戒暴怒以养其性,少思慈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私念以养其心。
19.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20.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21.劳极则精罢,思极则精离,饮食少则精减,房欲频则精耗。
22.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心。
23.心要常操,身要常劳。
24.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
25.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
26.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
27.寒暖适体,勿侈华艳,可以延年。
28.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29.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耳。
30.读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
31.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
32.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33.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34.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
35.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一年四季养脾胃。
36.学习要深钻细研,吃饭要细嚼慢咽。
37.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珍惜身体,保养身体,注重健康18个健康名言,值得收藏1."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幸福的基础。
"2."养生之道,莫大于寡欲,保养之法,莫过于节食。
"3."运动是生命的源泉,静止是衰老的开始。
"4."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一半,适当的运动则是另一半。
"5."每日三省吾身,早餐吃了什么,午餐营养如何,晚餐是否过量。
"6."健康的秘诀在于适度——适量的食物,适量的运动,适量的休息。
"7."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良药。
"8."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健康管理始于饮食控制。
"9."睡眠充足的人,生命活力旺盛;身体健康的人,生活充满阳光。
"10."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注意日常保健无以至长生。
"11."人是铁,饭是钢,均衡饮食才是健康的根本。
"12."保持乐观,心宽体健;心态平和,百病难侵。
"13."锻炼就像银行存款,日积月累,健康就是你的利息。
"14."预防胜于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医生。
"15."一日之际在于晨,健康之计在于恒。
"16."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维护健康同样如此。
"17."身体若是一台机器,定期维护与保养至关重要。
"18."珍爱生命,首先要珍视自己的健康,因为没有健康,一切归零。
"。
养生名言名句1. "养生之道,顺应自然,保持心安。
"2. "养生要生态,精神养生最重要。
"3.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养生是幸福的基础。
"4. "养生之道在于调和,和谐有序方能健康。
"5. "养生不是一日之功,坚持才能见到成效。
"6. "养生之道源自内心,心态决定生活质量。
"7.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情不可极,志不可满。
"8. "冷静淡定,处事不紧,休息调养,才能长寿。
"9. "宁静致远,心静自然安宁。
"10. "守住内心的安宁,健康自然随之而来。
"11. "以虚驭实,以静御动,以软克刚。
"12. "笑口常开,快乐是最好的养生良药。
"13. "舌尖上的养生,小处见真章。
"14. "行走久则养生,守一之道无不通。
"15. "自在无求才能远离烦忧。
"16. "和为贵,和则身心健康。
"17. "云淡风轻,自然健康跟随。
"18. "健康身心,享受人生。
"19. "身心和谐,喜乐终生。
"20. "宽心如海,轻松自在。
"21. "食有尺度,饱腹不可贪。
"22. "适量运动,活力永续。
"23. "静思察虑,宁静无忧。
"24. "强身健体,保持活力。
"25. "凡事适可而止,心平气和自在。
"26. "和而不同,平衡重要。
"27. "心境开朗,身心健康。
"28. "均衡饮食,健康永驻。
养生经典语录40条1.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2.早睡早起,精力充沛。
3.适度运动,保持身材。
4.持续学习,增长智慧。
5.吃饭不过饱,身体更健康。
6.多喝水,有益于排毒。
7.多吃蔬菜水果,预防疾病。
8.睡前不熬夜,助眠更可靠。
9.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10.健康饮食,远离病痛。
11.定期体检,预防潜在疾病。
12.感恩心态,幸福人生。
13.保持积极态度,战胜困难。
14.少喝酒,延缓衰老。
15.定期放松,舒缓压力。
16.多沟通,增进亲情。
17.注意个人卫生,预防传染病。
18.烟酒要禁戒,远离毒害。
19.不贪吃,保持体重。
20.关爱自己,关爱他人。
21.多数用脑,保持警觉。
22.减少盐分摄入,预防高血压。
23.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寿命。
24.学会放松,享受生活。
2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压力。
26.多笑,延年益寿。
27.饭后散步,加速消化。
28.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29.多吃粗粮,保持肠胃健康。
30.不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
31.每天饮食均衡,摄入各种营养。
32.坚持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3.多喝茶,保持清爽。
34.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保持健康的皮肤。
35.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肺功能。
36.多看美好事物,保持积极心态。
37.保持正确的坐姿,预防腰椎病。
38.坚持早餐,保持能量充沛。
39.戒掉不良嗜好,远离毒品。
40.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爱社会。
养生古语名言
以下是一些关于养生的古语名言:
1. "疾病从口入,养生亦由口。
" - 清·梁启超
意义:良好的饮食和饮食习惯对于养生至关重要。
2. "夜眠早起,三餐有节。
" - 唐·杜牧
意义: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3. "寒从足起,疾从口生。
" -《黄帝内经》
意义:脚部保持温暖有助于预防感冒,良好的口腔卫生对于防止口腔疾病也非常重要。
4. "养生之道在于循序而进,无过无不及。
" -《素问·平人藏象论》
意义:养生要循序渐进、不要过度,也不要不及,取得平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5. "食物为天然之药,药物为人工之食。
" - 明·李时中
意义:饮食中的天然食物具有养生的功效,选择合适的食物可以避免过多依赖药物。
6. "除疲劳之法,必游五脏之宅;暴饮暴食之患,多戒口尝之。
" - 明·杨真
意义:游泳是舒解疲劳的一种有效方式,要避免暴饮暴食对身体造成伤害。
7. "养生不求长寿,但求健康。
" -《黄帝内经》
意义: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而不是追求长寿。
这些古语名言提供了关于养生的智慧和指导,对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