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欧阳修四岁苦读》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3.92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文言文阅读】《欧阳修苦读》阅读答案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欧阳四岁,孤独,家里很穷。
戴太太用草画土地,教书法。
背诵更多的古代章节。
书稍长一点,但家里没有书可读,所以吕丽诗的家人借阅并阅读,或据此抄写。
结果,我日夜忘记睡觉和吃饭,但读书是我的事。
从童年开始写的诗歌和散文就像成年人一样。
12.在文本中“书法教学”属于“书”下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书”相同的()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二.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时很孤独。
译文:②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翻译:③只有阅读是一门生意。
译文:三.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四.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参考答案:1.d2.①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②等到他稍微大点的时候,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③只是致力读书三勤学苦练、专心致志四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孙权劝学》精选题附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权谓.吕蒙曰谓:_________________(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_______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及:_________________(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_______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是什么描写角度?这样写有什么妙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劝学》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
幼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
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
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
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
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我愿汝曹⑪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⑫,一月之内,必加温习。
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⑬,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
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⑭。
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⑮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
二者其去⑯枵腹⑰无异。
汝辈于此,极⑱宜猛省。
(有删改)【注释】①迥异:相差很远。
②开:开导,启发。
③古奥:古拙深奥,不容易理解。
④倍蓰(xǐ):数倍。
⑤影响:影子和回声。
指不切实际、不持久。
⑥时文:当时流行的文体,多指科举应试之文。
⑦华:花。
⑧诡僻:荒谬邪僻。
⑨《左》《国》:《左传》《国语》。
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
⑪曹:辈。
⑫拱璧:大璧,泛指珍宝。
⑬义蕴:内在的意义。
⑭发越:散播。
⑮举:举出。
⑯去:距。
⑰枵(xiāo)腹:腹中空虚。
⑱极:同“亟”,急。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1)时文固不可不读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朝华夕落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后思通其义蕴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权劝学》练习题一、文学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二、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使就.学7、卿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不堪回首 ( ) ..耳( ) 往事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 )四、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五、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问答题。
1、(填原句)孙权劝学的原因是:;而吕蒙开始却以为理由,拒绝读书。
孙权给吕蒙指出的学习方法是:;孙权继续劝学劝的语言;2、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原文)3、文中可以提炼的两个成语是:。
结合文中语句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4、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阅读和答案《孙权劝学》阅读和答案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小题。
(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但当涉猎()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卿今者才略()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以”与“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或以钱币乞之。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此独以跛之故。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小题4:吕蒙从“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给你的学习启示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小题1: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只到了……的时候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与谋略小题1:B小题1:士别三日,就应重新另眼相看。
小题1:开卷有益,要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会学有所成。
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B与例句“以”都是“用”。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1〕卿今当涂掌事〔〕〔2〕但当涉猎〔〕〔3〕蒙辞以军中多务〔〕〔4〕及鲁肃过寻阳〔〕〔5〕恐已暮矣〔〕〔6〕盲臣安敢戏君乎〔〕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1〕“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2〕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和晋平公担忧学不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答案刮目相待〔0.5分〕解释: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1分〕②小时候喜欢学习,犹如白天刚刚出来的太阳。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
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
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防止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更要重视,不仅知道出自哪个句子,还要知道它们在原文中的意思和现在的用法,做到知其意且会运用。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门头沟区二模)(三)阅读《孙权劝学》,完成后面小题。
(8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蒙辞以军中多务 含糊其辞 与世长辞B. 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精益求精C. 即更刮目相待 宽以待人 以礼相待D. 及鲁肃过寻阳 过犹不及 得过且过11.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理解:鲁肃对吕蒙的才略大加赞赏并深表叹服,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今非昔比。
【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结识了朋友,告别而去。
理解:鲁肃出于对吕蒙的尊重,不仅叩拜吕母,还在寻阳结交了朋友,随后告辞。
12.孙权以自己和吕蒙的事务繁忙程度相比较的方式规劝吕蒙就学使吕蒙被刮目相待的。
其实,规劝的方式还有很多。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谈谈“规劝”(或“被规劝”)在陈世恩和甄琛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4分)材料一明陈世恩,万历己丑进士,长兄孝廉。
季①弟好游狎②,早出暮归,长兄规之不改。
世恩曰:“伤爱无益。
”乃每夜亲守外户,待弟入,手自扃钥③,问以寒暖饥饱,忧恤之情,形于言貌。
如是数夕,弟乃大悔,不复暮归。
(取材于《八德须知》)材料二甄琛,少敏悟,不以礼法自居。
颇学经史,举秀才。
入都积岁,颇以弈棋弃日,通夜不止。
手下苍头④常令秉烛,或时睡顿,大加其杖,如此非一。
奴后不胜楚痛,乃白琛曰:“郎君辞父母,仕宦京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下列各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D.及鲁肃过寻阳3.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经为博士邪为:成,当B.但当涉猎但: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D.鲁肃过寻阳过:到4.《孙权劝学》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D.神态描写5.下列各句中,划横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B.黄晓明担任“中国梦之声”选手的导师,招来诸多质疑,韩红却劝大家不要吹毛求疵,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
C.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其小说塑造的上官鲁氏、孙眉娘等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D.泸州的区位优势毋庸置疑,它是沟通川、滇、黔、渝的一个重要枢纽,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二、语言表达6.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除夕到初六,家中成了麻将“赌窝”,南京初三学生小魏认为这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于是在小区门口贴出一副“夜夜麻将声,怎能学习?天天想一中,你去考吧!”的讽刺对联,希望父母能给他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结果对联劝父的效果并不理想,其父亲认为丢了脸,将对联揭去,并将儿子的脸打肿。
居民们一起指责老魏不该打儿子,有什么话好好说,有居民还报了警。
《南京晨报》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可以从材料中找)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七下《4孙权劝学》专题练习(答案)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学常识】本文段选自《》,这是一本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编者是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
【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治理2.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更加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学位名称4.见往事..耳古义:今义:过去的事【一词多义】1.当(1)但当.涉猎( ) (2)当.涂掌事( )2.见(1)见.往事耳( )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句子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阅读理解】1.孙权劝学的原因是什么?劝学的结果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文章主要讲“孙权劝学”,为什么还要写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这一情节?【对比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卖于屠肆。
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
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尔事?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尔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死而买棺葬。
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之孙无穷累,尔大罪矣!尔就死,活该!”盖其父尝坠河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脱险也。
《孙权劝学》同步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
这是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时期到______时期一千多年的史事。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作者是______,他是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家、______家,著有《______》等。
二、名句积累(一)直接型默写1._____________,见往事耳。
2.孤常读书,_________________。
3.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二)理解型默写1.孙权向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和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吕蒙才干有惊人长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吕蒙表明自己今非昔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的方法因人而异,可以是不求甚解式,也可以是字斟句酌式。
《孙权劝学》中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孙权劝学》一文中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重点词句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卿:_________________(2)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____(4)蒙辞以军中多务.务:_________________(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_________________(6)但.当涉猎但:_________________(7)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8)孰若孤.孤:_________________(9)及.鲁肃过寻阳及:_________________(10)及鲁肃过.寻阳过:_________________(11)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12)即更.刮目相待更:_________________(13)即更刮.目相待刮:_________________(1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_______________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本字,并释义。
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
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欧阳修四岁苦读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②。太夫人③以荻
④
(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⑤字。多诵古人篇
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
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
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
如成人。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②资:财务,钱财。③太夫人:指欧
阳修的母亲。④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⑤书:写。⑥
士人家:读书人家。⑦唯读书是务:即“唯务读书”
10.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蒙辞以军中多务
1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_______)
(3)及其稍长(_______)(4)抄录未毕(_______)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
13
.甲文和乙文都是谈论学习的,读完后,说说你分别受到
什么样的启发或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
10.蒙/辞以军中多务。
11.推辞;研究,专攻;到了,等到;完
毕
12
.(1)与读书人分别几天后,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他),长兄为什么这么晚才认清这个道理呢?
(2)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
13.甲文:受到的启发是读书学习可以增强学识、提高素养、
改变命运。(或:读书学习可以获得前人的经验,增长自己
的才干。)
乙文:只要有着远大志向和吃苦精神,就一定会成功。欧阳
修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欧阳修的成功,除
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家长
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