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各章节测试卷含答案相交线与平行线 实数 平面直角坐标系
- 格式:doc
- 大小:641.50 KB
- 文档页数:2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点E在BC上,AB//DE,∠B=80°,,则的度数为()A.40°B.60°C.50°D.80°2、如图,把一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32°,那么∠2的度数是()A.32°B.68°C.60°D.58°3、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是()A. B.C. D.4、如图,AB与⊙O相切于点B,OA=2,∠OAB=30°,弦BC∥OA,则劣弧的长是()A. B. C. D.5、如图,在所标识的角中,同位角是()A.∠1和∠2B.∠1和∠3C.∠1和∠4D.∠2和∠36、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AC⊥BC,那么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C=2CDB.DB⊥ADC.∠ABC=60°D.∠DAC=∠CAB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若∠A+∠B+∠C=180°,则∠A、∠B、∠C互补;③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若a∥b,c与a相交,则c与b相交;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平行或垂直;⑤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A.1个B.2个C.3个D.4个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两条平行线的所有公垂线段都相等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线段最短9、如图,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EF,且∠BEP=50°,则∠EFD=()A.30°B.40°C.50°D.90°10、如图,AB∥DE,∠1=50°,则∠CDE的度数是( )A.40°B.50°C.130°D.150°11、直线a、b被c、d所截.若∠1=80°,∠2=100°,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a∥bB.∠3+∠4=180°C.∠3=∠4D.∠5=80°12、如图,将“笑脸”图标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点P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A.(﹣1,2)B.(﹣9,6)C.(﹣1,6)D.(﹣9,2)13、如图,AB∥EF∥CD,∠ABC=46°,∠BCE=20°,则∠CEF=()A.144°B.154°C.164°D.160°14、如图,AB∥CD,直线l分别与AB,CD相交,若∠1=130°,则∠2=()A.40°B.50°C.130°D.140°15、已知下列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在同一平面内,若,,则;③同旁内角互补;④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2017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平行线单元测试题第I部分(共30分)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为、;2.垂线的性质:(1)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2)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3.五种位置角:(1) ;(2) ;(3) ;(4) ;(5) .4.平行线的判定:(1) ,两直线平行;(2) ,两直线平行;(3) ,两直线平行;(4)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公理推论)(5) 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有关)5.平行公理: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6.命题分为命题和命题;7.图象沿某一方向平移,平移后的图象与原图象不变;平移后的对应点构成的线段位置关系为:;8.几种逻辑推理关系:(1)∵a=b,a=c,∴b=c.( );(2)∵a+b=a+c,∴b=c.( ); (4)∵a⊥b,a⊥c,∴b//c.( );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2)两直线平行,;(3)两直线平行,;第II部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一个图形平移后,形状和大小都改变B.一个图形平移后,形状和大小都不变C.一个图形平移后,形状改变但大小不变D.一个图形平移后,形状不变但大小改变2.如图所示的四图个中各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三角形不动,移动另一个三角形,则能够通过平移使两个三角形重合的图形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③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同角的补角相等D.相等的角是对顶角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EO⊥AB,则∠1与∠2的关系是()A.相等B.对顶角C.互余D.互补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5.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OF平分∠AOE,∠COF=34°,则∠BOD大小为()A.22°B.34°C.20°D.30°6.如图,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指哪条线段长()A.CBB.CDC.CAD.DE7.如图,直线a,b,c,d,已知c⊥a,c⊥b,直线b,c,d交于一点,若∠1=50°,则∠2等于( )A.60°B.50C.40°D.30°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b,∠1=50°,∠2=65°,则∠3的度数为()A.110°B.115°C.120°D.130°第8题图第9题图9.如图所示,如果AB∥CD,那么()A.∠1=∠4,∠2=∠5B.∠2=∠3,∠4=∠5C.∠1=∠4,∠5=∠7D.∠2=∠3,∠6=∠810.如图,已知AB∥CD,则∠α、∠β、∠γ之间的关系为()A.∠α+∠β+∠γ=360°B.∠α﹣∠β+∠γ=180°C.∠α+∠β﹣∠γ=180°D.∠α+∠β+∠γ=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1,A、B两个村庄在一条河l(不计河的宽度)的两侧,现要建一座码头,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之和最小.如图2,连接AB,与l交于点C,则C点即为所求的码头的位置,这样做的理由是()A.垂线段最短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如图,将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尺放置在两条平行线a,b上.若∠1=135°,则∠2的度数为()A.95°B.110°C.105°D.115°3.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1个单位得△DEF,若△ABC的周长等于10,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为()A.12 B.10 C.9 D.84.下面四个图案中,能由如图经过平移得到的是()A.B. C. D.5.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2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16cm B.18cm C.20cm D.22cm6.如图,如果把△ABC的顶点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1格到达A′点,连接A′B,则线段A′B与线段AC的关系是()A.垂直B.相等C.平分D.平分且垂直7.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与∠3是同位角B.∠4与∠B是同旁内角C.∠A与∠C是内错角D.∠1与∠2是同旁内角8.平面内两两相交的3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n等于()A.4 B.5 C.6 D.以上都不对9.甲、乙、丙3人从图书馆各借了一本书(如下表所示),他们相约在每个星期天相互交换读完的书,经过数次交换后,他们都读完了这3本书.已知甲读的第三本书是乙读的第二本书,则丙读的第二本书是()甲乙丙书A书B书C A.书A B.书B C.书C D.无法确定10.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D.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已知∠1+∠2=180°,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_____个.12.如图,在图中标注的∠1、∠3、∠4、∠5中,当∠2 =∠_______时,AE∥BF.13.如图,已知a∥b,∠1=45°,则∠2=_________.14.“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同旁内角”是命题(填“真”或“假”).15.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其中一条上,若∠2=24°,则∠1的度数为.16.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4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5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10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个交点.17.如图所示,l1∥l2,点A,E,D在直线l1上,点B,C在直线l2上,满足BD平分∠ABC,BD⊥CD,CE平分∠DCB,若∠BAD=128°,那么∠AEC=.18.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顶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C′E 交AF于点G,若∠CEF=70°,则∠GFD′=°.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23、24题分别8分,共46分)19.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AOD=110°,求∠AOE的度数.20.已知,如图a∥b,c∥d,∠1=73°,求∠2和∠3的度数.21.(8分)如图,已知AB∥CD,试再添加一个条件,使∠1=∠2成立.(1)写出两个不同的条件;(2)从(1)中选择一个来证明.22.(8分)如图,已知∠1+∠2=180°,∠3=∠B.(1)试判断D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DE平分∠ADC,∠2=3∠B,求∠1的度数.23.完成下列画图(1)如图,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线段AB 与A′B′位置及数量关系是.(2)如图,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是位于公路AB一侧的村庄.设汽车行驶到点P时,离村庄M的距离最小,请在图中公路AB上画出点P的位置,并说明数学原理.24.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一点,且CDA CAB ∠=∠,MN 是经过点D 的一条直线.(1)若直线MN AC ⊥,垂足为点E . ①依题意补全图1.②若70,CAB ︒∠=20DAB ︒∠=,则CAD ∠=________,CDE ∠=________. (2)如图2,若直线MN 交AC 边于点F ,且CDF CAD ∠=∠,求证:FD AB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CABCDAAAC二、填空题:11.312.413.45°. 解析:∵a∥b,∠1=45°,∴∠2=∠1=45°.14.解:如图,∠1=∠2=90°,∵∠1+∠2=180°,∴∠1与∠2互补,但它们是一对内错角,不是同旁内角,∴“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同旁内角”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15.解:如图,延长AB交CF于E,∵∠ACB=90°,∠A=30°,∴∠ABC=60°,∵GH∥EF,∴∠AEC=∠2=24°,∴∠1=∠ABC﹣∠AEC=36°.故答案为:36°.16.解:∵由已知总结出在同一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则最多有个交点,∴8条直线两两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为=28.故答案为:28.17.【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得到∠AEC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解答】解:∵l1∥l2,∴∠BAD+∠ABC=180°,∵∠BAD=128°,∴∠ABC=52°,∵BD平分∠ABC,∴∠DBC=26°,∵BD⊥CD,∴∠BDC=90°,∴∠BCD=64°,∵CE平分∠DCB,∴∠ECB=32°,∵l1∥l2,∴∠AEC+∠ECB=180°,∴∠AEC=148°,故答案为:148°.【点评】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8.【分析】由AD∥BC可得∠AFE=∠CEF,∠CEF+∠DFE=180°,由翻折可得∠D'FE=∠DFE,进而求解.【解答】解:∵AD∥BC,∴∠AFE=∠CEF=70°,∵∠CEF+∠DFE=180°,∴∠DFE=180°﹣∠CEF=110°,由翻折可得∠D'FE=∠DFE=110°,∴∠GFD'=∠D'FE﹣∠AFE=110°﹣70°=40°,故答案为:40.【点评】本题考查角的相关计算,解题关键是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解答题(19题6分,20、21、22、23、24题分别8分,共46分)19.【答案】解:∵∠AOD=110°,∴∠COB=110°,∠AOC=70°,∵OE平分∠BOC,∴∠COE=55°,∴∠AOE=70°+55°=125°.故答案为:∠AOE=125°.20.【答案】解:∵a∥b,∴∠1=∠2=73°,∵c∥d,∴∠3=180°-73°=107°.21.解:此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1)添加∠FCB=∠CBE或CF∥BE.(2)已知AB∥CD,CF∥BE.求证:∠1=∠2.证明:∵AB∥CD,∴∠DCB=∠ABC.∵CF∥BE,∴∠FCB=∠CBE,∴∠DCB-∠FCB=∠ABC-∠CBE,即∠1=∠2.22.解:(1)DE∥BC,理由如下:∵∠1+∠4=180°,∠1+∠2=180°,∴∠2=∠4,∴AB∥EF,∴∠3=∠5,∵∠3=∠B,∴∠5=∠B,∴DE∥BC,(2)∵DE平分∠ADC,∴∠5=∠6,∵DE∥BC,∴∠5=∠B,∵∠2=3∠B ,∴∠2+∠5+∠6=3∠B +∠B +∠B =180°, ∴∠B =36°, ∴∠2=108°, ∵∠1+∠2=180°, ∴∠1=72°.23.(1)解:如图,△A ′B ′C ′即为所求作;线段AB 与A ′B ′位置及数量关系分别是平行且相等, 故答案为:平行且相等. (2)解:如图,点P 即为所求.数学原理是: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24.(1)①如图所示.②70,CAB ︒∠=20DAB ︒∠=,50CAD ︒∴∠=.70CDA CAB ︒∠=∠=,18060C CAD CDA ︒︒∴∠=-∠-∠=.DE AC ⊥,第 11 页 共 11 页 9030CDE C ︒︒∴∠=-∠=. 故答案为50,︒30︒.(2)CDA CAB ∠=∠, 且,CDA CDF ADF ∠=∠+∠CAB CAD BAD ∠=∠+∠, CDF ADF CAD BAD ∴∠+∠=∠+∠. ,CDF CAD ∠=∠,ADF BAD ∴∠=∠FD AB ∴∥.。
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新课程素质能力测试七年级〔下〕数学试题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限:100分钟总分值:120分命题人:班级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一、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如图1,方案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可以先引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那么能使所开的渠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如图2,AB∥CD,∠1=39°,∠C和∠D互余,那么∠D=________,∠B=________。
3、如图3,直线a,b与直线c相交,给出以下条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3=180°,其中能判断 a∥b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定点P在直线AB外,动点O在直线AB上移动,当PO最短时,∠POA=_______,这时线段PO所在的直线是AB的___________,线段PO叫做直线AB的______________。
6、OA⊥OC,∠AOB:∠AOC=2:3,那么∠BOC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9个小题,每题3分,共27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满足题目要求的,请把其代号填在答题栏中相应题号的下面〕。
7、如下列图,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图⑴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B、图⑵中∠1和∠2是一组对顶角C、图⑶中∠1和∠2是一对邻补角D 、图⑷中∠1和∠2互为邻补角8、P为直线l上的一点,Q为l外一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过P可画直线垂直于l B、过Q可画直线l的垂线C、连结PQ使PQ⊥lD、过Q可画直线与l垂直9、如图,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A、⑵⑶B、⑵⑶⑷C、⑴⑵⑷D、⑶⑷10、设a,b,c是三条不同的直线,那么在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如果a与b相交,b与c相交,那么a与c相交;②如果a与b平行,b与c平行,那么a与c平行;③如果a与b垂直,b与c垂直,那么a与c垂直;④如果a与b平行,b与c相交,那么a与c相交。
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ADEF G H ABCD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 BCD(第7题)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B 、∠2=∠3C 、∠1=∠4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123(第三题)A B C D E (第10题)AB CD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A B CD(第7题)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 B、∠2=∠3 C 、∠1=∠4 D、∠3=∠4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A 、90°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A 、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A 、3:4B 、5:8C 、9:16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123(第三题)ABCD 1234(第2题)12345678(第4题)ab c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练习题第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 D121212122、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A 、∠1=∠2B 、∠2=∠3C 、∠1=∠4D 、∠3=∠4 3、直线A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A 、90°B 、120°C 、180°D 、140°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A B CDE (第10题)ABCD E F G H第13题ABCD(第7题)BD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新课程素质能力测试七年级(下)数学试题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时限:10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人:班级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个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请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如图 ,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 中,可以先引 ,垂足为 ,然后沿 开渠,则能使所开的渠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如图 , , , 和 互余,则 , 。
a,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 ; ;、如图 ,直线b; ,其中能判断a b的是 填序号 。
、把命题“等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
、定点 在直线 外,动点 在直线 上移动,当 最短时,∠ ,这时线段 所在的直线是 的 ,线段 叫做直线 的 。
、已知 ⊥ ,∠ :∠ : ,则∠ 的度数为。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 个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请把其代号填在答题栏中相应题号的下面)。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 中 和 是一组对顶角 、图 中 和 是一组对顶角 、图 中 和 是一对邻补角 、图 中 和 互为邻补角 、 为直线l 上的一点, 为l 外一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过 可画直线垂直于l 、过 可画直线l 的垂线 、连结 使 l 、过 可画直线与l 垂直 、如图,图中 与 是同位角的是 、 、 、 、、设c b a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则在下面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如果a 与b 相交,b 与c 相交,那么a 与c 相交; 如果a 与b 平行,b 与c 平行,那么a 与c 平行; 如果a 与b 垂直,b 与c 垂直,那么a 与c 垂直; 如果a 与b 平行,b 与c 相交,那么a 与c 相交。
、 个 、 个 、 个 、 个 、下列关系中,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平分线 、两直线相交成的四角中相邻两角的角平分线 、互为补角的两角的平分线 、相邻两角的角平分线、在下列说法中: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相等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一定平行 在平移过程中,周长保持不变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边中点的连线段的长等于平移的距离 在平移过程中,面积不变 其中正确的有 、 、 、 、、如图, , , ,则 与 的位置和大小关系是 、是同位角且相等 、不是同位角但相等 、是同位角但不等 、不是同位角也不等 、如果 与 的两边分别平行, 与 的 倍少 ,则 的度数是 、 、 、 或 、以上都不对、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 折叠后,点 、 分别落在 、 的位置,若 ,则、 、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个小题,共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分 作 ,在 上取一点 ,使 ,在 上取一点 ,使 ,用三角尺过 点作 的垂线,经过 点作 的垂线,两条垂线相交于量出 的大小量出点 到 的距离,点 到 的距离、 分 如图所示,已知 , ,试说明: 平分、( 分)如图,已知 ,试再添上一个条件使 成立 要求给出两个以上答案 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况加以证明。
、( 分)如图,已知 , : : : : ,求证: 平分 ,下面给出证法 请阅读证法 后,找出与证法 不同的证法 ,并写出证明过程证法 :设 、 、 的度数分别为x x x 3,2, , 18032=+x x ,解得036=x, , , 平分、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 , 平分 , 平分 求证: ( 分) 证明: 已知又 已知已知又 平分 已知21又 平分21( )即学年度第二学期新课程素质能力测试七年级(下)数学试题 第六章 实数时限: 分钟 满分: 分 命题人: 班级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一、选择题、在下列各数 、 …、0、2.0 、π-、35、722、27无理数的个数是 、 ; 、 ; 、 ; 、 。
、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时 、 ,它的对角线的长可能是 、整数; 、分数 ; 、有理数 ; 、无理数 、下列六种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 ; 、 ; 、○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 ○ 正数、负数统称有理数 ○无理数的相反数还是无理数 ○ 无理数与无理数的和一定还是无理数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积一定仍是无理数、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 、3-没有意义; 、负数没有立方根; 、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 , ; 、数轴上的点只可以表示有理数。
、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①1251144251=,②4)4(2±=-,③22222-=-=-,④2095141251161=+=+ 、 个 ; 、 个; 、 个 ; 、 个。
、2)5(-的平方根是( )、5± ; 、5; 、5-; 、5±。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3311--=-; 、 3333=- ; 、 3311-=- ; 、3311-=- 。
、若a 、b 为实数,且471122++-+-=a a ab ,则b a +的值为 ( )、1± ; 、; 、3或5 ;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是 的平方根; 、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仍为无理数; 、—27的立方根是—3;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若9,422==b a ,且0<ab ,则b a -的值为 ( ) 、2-; 、5± ; 、5; 、5-。
、数 032032032.123是、有限小数 ; 、无限不循环小数 ; 、无理数 ; 、有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的立方根是1-,1-的平方是1 ; 、两个有理之间必定存在着无数个无理数; 、在 和 之间的有理数有无数个,但无理数却没有;、如果62=x ,则x 一定不是有理数。
、若51=+m m ,则mm 1-的平方根是( ) 、 2± ; 、1± ; 、 1 ; 、 2。
、下列关于12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2是无理数; 、 <12< ; 、12是 的算术平方根; 、12不能再化简。
二 填空题、如右图: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是 ;、请你举出三个无理数: ; 、 的算术平方根是 , 0)5(-的立方根是、在棱长为5的正方体木箱中,想放入一根细长的铁丝,则这根铁丝的最大长度可能是 ;、210-的算术平方根是 ,16的平方根是 ; 0)5(-的平方根是 ;、化简:348- ; 316437-= ;=-2)4( ;=-33)6( ;2)10(- ;)—()(23322332⨯+ ;、如果a 的平方根等于2±,那么_____=a ;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 和 ,则 ,这个正数是 ;、计算2 8- -π -21 -; 、已知032=++-b a ,则______)(2=-b a ;、计算:______1112=-+-+-x x x ;、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负倒数,则______3=++cd b a ;、已知x 、y 满足0242422=+-++y x y x ,则_______16522=+y x ;三.解答题、:13.14⎛⎫ ⎪⎝⎭-1+(-π)2 、)32)(32(-+、2)525(-、2224145- 、 )81()64(-⨯-F、200320042525)()(+⨯- 、(21)--2--121- (- -2) ;、( )21( 3)21; 、210(2)(1---、求x ( )4)12=-x ( ( ) 8)12(3-=-x、、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 ,它的对角线长为68,求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
、先阅读下列的解答过程,然后再解答:形如n m 2±的化简,只要我们找到两个数 、 ,使m b a =+,n ab =,使得m b a =+22)()(,n b a =⋅,那么便有:b a b a n m ±=±=±2)(2)(b a >例如:化简347+ 解:首先把347+化为1227+,这里7=m ,12=n ,由于 ,1234=⨯即7)3()4(22=+,1234=⨯347+ 1227+ 32)34(2+=+ 由上述例题的方法化简:42213-;、两位同学在打羽毛球 一不小心球落在离地面高为 米的树上 其中一位同学赶快搬来一架长为 米的梯子 架在树干上 梯子底端离树干 米远 另一位同学爬上梯子去拿羽毛球 问这位同学能拿到球吗 ( 分)。
、已知0)2(12=-+-ab a ,求)2004)(2004(1)2)(2(1)1)(1(11++++++++++b a b a b a ab的值、已知a a a =-+-20052004,求22004-a 的值;、观察下面式子,根据你得到的规律回答:; ; ;求的值 要有过程 。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每个小格的顶点就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使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 ,13(在图①中画出一个既可);,使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且面积为 (在图②中画出一个既可),并计算你所画三角形的三边的长。
②学年度第二学期新课程素质能力测试七年级(下)数学试题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 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如图 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 的位置为三列四行,表示为 , ,那么 的位置是 ( ), , , ,如图 所示,横坐标正数,纵坐标是负数的点是( ) 点 点 点 点 点 ( + + )在直角坐标系的 轴上,则点 坐标为 ( ) .( ,- ) .( , ) .( , ) .( ,- ) 点 ( ), > , + < 则点 在(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已知点 - , , , ,则 , 两点相距( )个单位长度 个单位长度 个单位长度 个单位长度(1)DC BA三行六行六列五列四列三列二列一列图xy2341-1-2-3-4-3-2-12143(1)DCBA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坐标,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 个单位,则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 )形状不变,大小扩大 倍 形状不变,向右平移了 个单位 形状不变,向上平移了 个单位 三角形被横向拉伸为原来的 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 若点P a ,b 在x 轴上,则0a =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 , 与 , 表示两个不同的点点 ( )到 轴的距离是 ,到 轴距离是 ,则这样的点有( ). 个 . 个 . 个 . 个 .点 ( ,-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画圆交 轴负半轴的坐标是 ( ) .( , ) .( ,- ) .( , ) .(- , ) 线段 的两个端点坐标为 , , , ,线段 的两个端点坐标为 ,, ,则线段 与线段 的关系是( )平行且相等 平行但不相等 不平行但相等 不平行且不相等 二 填空题(每题 分,共 分)若点 ( )的坐标满足 ≠ ,则点 在若4,5==b a ,且点 ( , )在第三象限,则点 的坐标是 已知线段 , ∥ 轴,若点 坐标为 ,则 点坐标为点 到 轴的距离是 ,到 轴的距离是 ,且在 轴的左侧,则 点的坐标是将点 , 向下平移 个单位,向左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点 , ,则已知点 在第二象限,且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 ,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一定在第 象限 已知线段 是由线段 平移得到的, 点 ( , )的对应点为 ( , ), 则点 ( , )的对应点 的坐标为已知 在 轴上, 点的坐标为( , ),并且 = ,则 的坐标为已知点 ( , )和点 ( , )两点,且直线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则 的值是三 解答题(每题 分,共 分)王霞和爸爸、妈妈到人民公园游玩,回到家后,她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了公园的景区地图,如图所示 可是她忘记了在图中标出原点和 轴 轴只知道游乐园 的坐标为( ,- ),请你帮她画出坐标系,并写出其他各景点的坐标建立两个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画出边长为 的正方形 ,并标出每个顶点坐标FE DCB A 音乐台湖心亭牡丹园望春亭游乐园(2,-2)如图,△ 中任意一点),(yxP经平移后对应点为)3,5(1++yxP,将△ 作同样的平移得到111CBA∆( )画出111CBA∆; ( )求111,,CBA的坐标; ( )写出平移的过程 . 已知:)1,0(A,)0,2(B,)3,4(C⑴ 求△ABC的面积;⑵ 设点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的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1–11yxO1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垂线段最短 、 °, °; 、①③④; 、两个角相等,它们的余角也相等; ; °,垂线,垂线段; 、 °或 °;二、选择题:、 ; 、 ; 、 ; 、 ; 、 ; 、 ; 、 ; 、 ; 、 ;三、解答题:、⑴图略;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