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精选-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运动[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运动,是指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发展的趋势是组织化和一体化,不同于以往的隔离与零散状态,组织化的和一体化的社会运动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它超出时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使得社会运动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更能达到社会运动的初衷。

2.阶层性贫困[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阶层性贫困是指在相同的制度安排下,在大约均质的空间区域或行政区划内,某些群体、家庭或个人,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文化程度不高、家庭劳动力少、生产资料不足、缺少社会关系等原因,而导致竞争生活资源的能力较差,从而陷于贫困状态。

3.城市化[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随着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也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

4.新社会运动[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社会运动是一种有众多社会成员参加的,有明确改变社会的目标的集体行动。新社会运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转型的结果。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社会运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注入了新价值观,新运动方式,运动的支持者也有别于以往的和平运动方式。

5.《社会分工论》[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失范状态的真正原因。在该书中,涂尔干详细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他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既不像是孔德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不是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追求劳动生产率或增加物质幸福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即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6.安全阀机制(刘易斯·科塞)[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即在不毁坏社会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它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7.集合行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集合行为,又称为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一般具有下列三个特征:①人数众多,它是同一时间内采取相同行动的许多人共同做出的;②无组织性,它通常是自发的、非理性的,它变化无常,很少处于均衡状态;③行为者相互依赖,在集合行为中,个人都不是独立地行动,而是与他人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8.越轨行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

答:越轨行为,又称社会越轨、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9.单位制[南开大学2012年研]

答:单位制度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实行的,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承担政府的社会分工目标并对其成员进行全面管理,执行这种制度的企事业组织被称为单位组织,简称单位。单位制度是国家通过具有特殊功能的科层组织来对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行再分配,并通过这种再分配实现有效的政治控制的一种体制。靠着这一制度,全国成为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最高权威的特大的组织体系。

10.失范(anomie)[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默顿认为,失范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应,就是越轨行为(当触犯刑律时即为犯罪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涂尔干认为凡是存在着不明确的、彼此冲突和分散的规范的地方,个人与他人就不存在有道德意义的关系,或者没有规定获得快乐的界限,这就是社会失范。

11.功能主义[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功能主义,又称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也代表着一种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潮流,在20世纪的社会研究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结构功能主义者把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有机生命体的一个整体系统,它由各个子系统和具体部分组成,而每个系统和部分又承担着整体社会的一部分功能,正是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得社会整体得以存在。

12.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社会分层[厦门大学2019年研;河北大学2018年研;山东大学2017年研;宁夏大学2017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研]

(2)社会流动[北京大学2019年研;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研;吉林大学2017年研;安徽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这种流动与地理空间的流动不完全一样,后者可称之为迁移。社会流动研究

的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跨越地位层级,实现社会地位的改变,是对社会结构内部变化的动态分析。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流动主要是从动态的历史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调整是通过社会流动实现的。

13.社会分化[中央财经大学2008年研]

相关试题:社会分化及其后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

14.阶层[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研]

答: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是分层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们一般是指社会垂直分化产生的各个社会地位层次以及分处于这些地位层次上的人群。不同的层次在资源的占有和获得机会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反应了社会的不平等。同时,阶级、阶层概念表明,垂直分化所造成的社会差别绝不仅仅是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差别,更主要的是一种集体性差别。

15.社会地位[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社会地位是指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社会分层的结果是形成了一套高低有序的相对位置结构,在这个分层结构中,每个社会成员占据着不同的社会位置,可以称之为社会地位。在现实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地位既是人们相互识别、相互对待的重要标志,又是人们互动影响力的主要源泉和基础。

16.结构性流动[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改变了,从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科技发展减少了农业人口,增加了城市人口。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

1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研]

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代表作,这本书是韦伯对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进行详细分析的伟大著述。这本书通过自由劳动之理性组织、法律、行政机构、理性主义等中介变量,层层分析,阐述宗教伦理这种神秘的力量如何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精神气质,论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亲和性。

18.科层制[厦门大学2019年研;复旦大学2019年研;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研;吉林大学2018年研;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研;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研;宁夏大学2017研;南京师范大学2017研]

答:科层制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它是指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层制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科层制特征包括:①明确的分工,即明确每一个管理者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与正式职位捆绑起来而使之合法化;②明确的职权等级,即下一级职务接受上一级职务的管理和监督;③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即组织成员都要遵循一整套抽象的规章制度,包括在具体情况下执行这些规章制度,其目的在于求得组织各部门之间活动的协调一致;④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即本着严肃的非人格化精神,不

(完整版)名词解释(软件工程)

三、名词解释 1、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逻辑部件,它由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组成。 2、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4、模块化: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可能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需求。 5、类: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 6、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7、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8、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9、投资回收期: 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0、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一系列时期。 12、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3、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4、模块: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的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15、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16、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这类数据流应该划分为一类特殊的数据流,称为事务流。 17、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 18、事件:是某个特定时刻所发生的事情,它是对引起对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的抽象。 19、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的若干个参数特征不同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字。 20、存根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运行过程中所调用模块或是被测模块下层模块的替代程序。 21、变换流:信息沿输入通呼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变换流。 22、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23、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模块数目。 24、多态性: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考研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PartI生化名解 1.肽单元(peptideunit):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a1、C、O、N、H、Ca2位于同一平面,Ca1和Ca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肽单元,它是蛋白质分子构象的结构单元。Ca是两个肽平面的连接点,两个肽平面可经Ca的单键进行旋转,N—Ca、Ca—C是单键,可自由旋转。 2.结构域(domain):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1个和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具有独立的生物学功能,大多数结构域含有序列上连续的100—200个氨基酸残基,若用限制性蛋白酶水解,含多个结构域的蛋白质常分成数个结构域,但各结构域的构象基本不变。 3.模体(motif):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构象。一个模序总有其特征性的氨基酸序列,并发挥特殊功能,如锌指结构。 4.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也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主要发生二硫键与非共价键的破坏,不涉及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变性的蛋白质易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5.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point,pI):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蛋白质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6.酶(enzyme):酶是一类对其特异底物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核酸,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反应进行。酶的不同形式有单体酶,寡聚酶,多酶体系和多功能酶,酶的分子组成可分为单纯酶和结合酶。酶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只是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的速度。(不考)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1

西方文论复习资料 柏拉图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 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 A、尼采 B、雨果 C、朗吉弩斯 D、柏拉图 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 A、B、C )。 A、《大希庇阿斯》 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 注意的问题: 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 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 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理念,即真理。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 D ) A、柏拉图 B、康德 C、巴尔扎克 D、亚里士多德 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 A、完全一致 B、不一致 C、相似 D、在似与不似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 A、情节 B、性格 C、言词 D、形象 E、歌曲 注意的问题: 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三、名词解释:

文博考研学硕名词解释

学硕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10分,共60分)07年 1、新考古学派(无) 2、许家窑人: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属古人阶段。生活年代约距今10万年左右。1974年以后陆续发现于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村梨益沟及其东南紧邻河北阳原县侯家窑。所发现的化石包括顶骨、枕骨、上颌骨和牙齿等,代表10多个个体。形态特征较北京人更为进步,既具备一定的原始性,又接近现代人类。使用石器、骨器,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最多,石球也大量存在,还有少量尖状器、雕刻器、小石钻和小型砍斫器。仍用直接法打击石片,但制作技术较前改进,形状更为复杂精巧,许多细小石器的存在与后来发达的细石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经济生活以狩猎为主,石球的盛行和遗址中共存的哺乳动物化石,说明了当时狩猎业的发达。 3、红山文化:我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193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最初称“赤峰第一期文化”,1954年,定名为“红山文化”。其基本特征为彩陶、“之”字形纹陶、细石器、及特有的掘土工具。分布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发现。年代约为公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与新乐文化、新开流文化、富河文化等的发现,证明北方地区普遍存在新石器文化,并居全国新石器文化之首,其发展进程与黄河流域大体是一致的。 4、列鼎列簋:(只有这一个解释)春秋。炊器,礼器。通高67厘米,口径66厘米。1978年河南省淅川下寺出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在西周和春秋时期,贵族在祭祀或宴飨时,用形制相同、大小相次的几个鼎,煮或盛鱼肉,称为列鼎。列鼎常与簋相配,所用列鼎和簋的多少,标志贵族的不同等级。根据礼书记载和出土情况看,一般情况下,天子为九鼎八簋,卿大夫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这墓出土列鼎一套,计九件,此为其中最大一件。鼎侈口,方唇,圆腹束腰,平底,三粗短饕餮蹄足,口沿上有两个外撇出器身的竖耳,盖微鼓,中央有半环钮,钮外铸窃曲纹两周。腹周附六条龙形怪兽,作探水状。器表满饰细密的半浮雕夔龙、窃曲纹和云纹。蹄足上部纹饰与扉棱也作浮雕状。出土时鼎内尚存牛骨多块,鼎盖置铜匕一件。整器气魄雄伟,结构复杂,装饰精美,为春秋青铜器之珍品。内腹与盖上均铸铭文。盖上铭文一行四字:倗乍(作) 鼎。腹内铭文14行,共84字。铭文大意是,王子午(即令尹子庚)用好铜铸造了这件祭祀祖先文王的鼎,用来祈求长寿和福泽,永远恭敬和小心地进行盟祀。自己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希望子孙后代要记住这些。王子午,见于《左传》,即觛,也即子庚,楚庄王子。康王时为楚令尹,卒于康王八年(公元前552年)。此鼎在下寺楚墓群出土器物中有确切的人名和年代可考,是研究楚文化的珍贵资料。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在合同环境下,需求是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 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代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西方文论》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悲剧(P34)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着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或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杜勃罗留波夫)人民性(P255) 杜勃罗留波夫在《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一文中,集中地论述了文学的人民性问题。在他看来,具有人民性的作品固然也体现为艺术家运用人民便于接受的形式、描写人民的风俗习惯、使用人民的语汇,但主要的却不在于形式、题材、语言,而在于它的内容所渗透的人民的精神,即在作品中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文学家怎样才能在作品中渗透出人民的精神呢?第一,文学要“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愿望”;第二,也是关键的一点,文学家要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一致。此外,杜勃罗留波夫还认为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是一致的,作品的人民性的渗透程度标志着现实主义发展的水平。当然,杜勃罗留波夫所说的人民,主要是指农民,所谓人民性,也主要是要表现农民的思想观点和利益。 3.(克罗齐)艺术即直觉(P322) 克罗齐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源于理智的逻辑,产生概念;另一种是源于想象的直觉,产生意象。艺术活动,就是直觉活动,艺

术是直觉的产物。直觉的最大特性是意象性,“意象性这个特征把直觉和概念区别开来”。这样,克罗齐就把直觉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从而把艺术活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也排除在逻辑思维之外。 4.(庞德)意象(P348) “意象”是庞德诗论的核心范畴。庞德在《回顾》中对意象作了这样的表述:“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来的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庞德看来,诗中的意象最终将诗人、读者和诗的创造对象三者引入了诗化的境界。因此,他把创造出完美的意象当做诗歌创作的宗旨:“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成篇累牍的作品好。” 5.陌生化(P391) 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目的而是感知的过程,只有在过程中,文学主体才能感受和体验;为了延长感受的过程,就必须增大感受的难度;增大感受难度的最佳途径是使事物变得反常、陌生,即对于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陌生化的处理。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情节”就是对“故事”的陌生化处理的结果。 6.含混(P430) “含混”,燕卜荪在《复义七型》中提出,又译“模糊”、“晦涩”和“复义”等,原指一种含有多层意义而无法使人准确确定本义的

软件工程复习题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PD Powerdesigner是面向数据分析、对象分析、对象设计和实现,集成UML 和数据建模的CASE工具。 2.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法设计方案的一种。它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个等价类,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数据。 3.模块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程序 元素的序列。 4.流程图 流程图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软件设计的方法,能直观地描 述过程的控制流程,便于初学者掌握。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中出现的所有名字的一个集合,还包括有关命名实 体的描述。如何名字是一个复合对象。它还应有对其组成部分的描述。 6.对象 对象视作一个融合了数据及在其上操作的行为的统一的软件组件。 7.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包括一系列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 8.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可以以一种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方式访问和修改一个文档的内容和结构。 9.MVC Model View Controller,MVC是一个软件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10.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描述、构造、可视化和文档化的软件建模语言。 11.ERD Entity-Relation Diagram实体关系图,实体关系模型描述数据实体、关联以及实体属性。该模型用实体关系图描述显示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12.Servlet Servlet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可以生成动态的Web页面。 13.BOM BrowserObject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研发者通过使用BOM,可移动窗口、更改状态栏文本、执行其它不与页面内容发生直接联系的操作。 14.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驱动架构,MDA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相关的工具)来规范化一个平台独立的系统、规范化平台、为系

dw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动物生物化学名词解释 氨基酸:含有一个碱性氨基和一个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氨基一般连接在α-碳上。 必需氨基酸: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不能合成,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例如赖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指人(或其它脊椎动物)自己能由简单的前体合成的,不需要由饮食供给的氨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氨基酸。 等电点:使分子处于兼性分子状态,在电场中不迁移(分子的净电荷为零)的pH值。 茚三酮反应: 在加热条件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色(与脯氨酸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的反应。 肽键: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缩合,除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酰胺键。 肽: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通过肽键共价连接形成的聚合物。 蛋白质一级结构:指蛋白质中共价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层析:按照在移动相(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和固定相(可以是液体或固体)之间的分配比例将混合成分分开的技术。 离子交换层析:使用带有固定的带电基团的聚合树脂或凝胶层析柱分离离子化合物的层析方法。 透析:过小分子经半透膜扩散到水(或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 凝胶过滤层析:也叫做分子排阻层析,一种利用带孔凝胶珠作基质,按照分子大小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亲和层析:利用共价连接有特异配体的层析介质分离蛋白质混合物中能特异结合配体的目的蛋白或其它分子的层析技术。 高压液相层析:使用颗粒极细的介质,在高压下分离蛋白质或其它分子混合物的层析技术。 凝胶电泳:以凝胶为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分离蛋白质或核酸等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有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只是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的,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和大小分离的。 等电聚焦电泳:利用特殊的一种缓冲液(两性电解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内制造一个pH梯度,电泳时每种蛋白质就将迁移到它的等电点(pI)处,即梯度中的某一pH时,就不再带有净的正或负电荷了。双向电泳:是等电聚焦电泳和SDS-PAGE的组合,即先进行等电聚焦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个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Edman降解: 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N末端氨基酸残基被苯异硫氰酸酯修,然后从多肽链上切下修饰的残基,再经层析鉴定,余下的多肽链(少了一个残基)被回收再进行下一轮降解循环。 同源蛋白质: 来自不同种类生物、而序列和功能类似的蛋白质。例如血红蛋白。构型: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 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的空间排布。一种构象改变为另一种构象时,不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构象改变不会改变分子的光学活性。 肽单位:又称之肽基(peptide group),是肽链主链上的重复结构。是由参与肽键形成的氮原子和碳原子和它们的4个取代成分:羰基氧原子、酰胺氢原子和两个相邻的α-碳原子组成的一个平面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 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内氨基酸残基的有规则的排列,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二级结构是通过骨架上的羰基和酰胺基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 蛋白质三级结构: 蛋白质分子处于它的天然折叠状态的三维构象。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绕、折叠形成的。三级结构主要是靠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氢键范德华力和盐键(静电作用力)维持的。 蛋白质四级结构: 多亚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实际上是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基)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出的三维结构。 α-螺旋(α-helix):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肽链主链绕假想的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一般都是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每个氨基酸残基(第n个)的羰基氧与多肽链C端方向的第4个残基(第n+4个)的酰胺氮形成氢键。在典型的右手α-螺旋结构中,螺距为0.54nm,每一圈含有3.6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残基沿着螺旋的长轴上升0.15nm。 β-折叠(β-sheet):是蛋白质中的常见的二级结构,是由伸展的多肽链组成的。折叠片的构象是通过一个肽键的羰基氧和位于同一个肽链或相邻肽链的另一个酰胺氢之间形成的氢键维持的。氢键几乎都垂直伸展的肽链,这些肽链可以是平行排列(走向都是由N到C方向);或者是反平行排列(肽链反向排列)。 β-转角: 也是多肽链中常见的二级结构,连接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级结构(α-螺旋和β-折叠),使肽链走向改变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史 一、名词解释(4*5分) 二、简答题(4*10分) 三、论述题(2*20分) 一、名词解释 1、柏拉图——理式 万事万物有一个本源,这个本源就是理式,理式最初是起源于神的,是由神创造出各类事物的共相。 2、文艺复兴 主要指古希腊罗马古典学术的复活和再生,用古希腊罗马的世俗的人文科学(如修辞学、哲学等)以及近代的科学技术,来取代神学。它看似是复兴古典学术,实际上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最早是意大利艺术家提出的,取得成就也是意大利最高。 3、启蒙运动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先驱们和人民大众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是 继文艺复兴以后近代人类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主义文艺理论是欧洲当时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新文艺的呼唤,它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思想成果。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4、叔本华——生命意志 叔本华把生命意志归结为追求生存的意志,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和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即生存下去永不满足的欲求。要想摆脱痛苦,最根本的就是要否定生命意志,使人的认识从意志服务、充当意志的工具的关系中解脱出来。 根本彻底的解脱只有死亡,而暂时的解脱只有通过艺术。 5、尼采——权力意志 尼采的权力意志认为一切事物除了追求生存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追求力量的强大、权力扩张、追求优势求和自身超越,认为生命意志就是表现,释放、增长生命力本身的意志,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哲学。 6、精神分析——原型或原始意象 集体无意识和族类记忆,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原型”或“原始意象”。 荣格认为原型的最初形式是人们对于某种情境所作出的反应,当这种情境反复出现,就逐渐印刻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在遇到同样的情境时,人们就会做出相同的心理反应,这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就构成了原型。所有原型加起来就构成了集体无意识。艺术作品就是通过原型和原始意象来表现集体无意识的。 7、本雅明——“灵韵”说 “灵韵”的概念是作为艺术品和艺术复制品的对立特性提出来的,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原则上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技术复制是现代社会的新产物,对原来的艺术品有伤害,它伤害的就是艺术作品所特有的“灵韵”。“灵韵”包含两层含义:灵韵代表艺术作品的独特性,不可复制性;灵韵指的是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一种距离感。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危机 .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纯收入.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系统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 原型.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BROOKS定律向一个已经延晚的项目追加开发人员,可能使它完成的更晚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描述数据流图的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最底层加工)和数据流。PDL。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即:功能单一),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比如:只有一个接口)。 软件复用:将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用于建立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 内聚: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 测试用例: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信息隐蔽: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McCabe度量法:由Thomas McCabe提出的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 动态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过程和行为 软件维护:在软件运行或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 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调试:软件测试成功后,根据错误迹象确定错误的原因和准确位置,并加以改正。 耦合:块间联系,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配置管理: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项目计划:一个软件项目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 JSP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结果。或(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社会可行性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对应关系即有直接因果关系在程序中可以同时处理。 结构冲突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结构找不到对应关系的情况,称为结构冲突。 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路径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生化名词解释

生化名词解释1 1.氨基酸的等电点:当溶液在某一特定的pH值时,氨基酸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正电荷数与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在直流电场中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这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用pI表示。 2.肽键:是指键,是一个氨基酸的α–COOH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α–NH2基所形成的酰胺键。 3.多肽链:由许多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彼此连接而成的链状多肽,称为多肽链。 4.肽平面:肽链主链的肽键具有双键的性质,因而不能自由旋转,使连接在肽键上的六个原子共处于一个平面上,此平面称为肽平面。 5.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多肽链上各种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即氨基酸序列。 6.肽单位:多肽链上的重复结构,如Cα–CO–NH–Cα称为肽单位,每一个肽单位实际上就是一个肽平面。 7.多肽:含有三个以上的氨基酸的肽统称为多肽。 8.氨基酸残基:多肽链上的每个氨基酸,由于形成肽键而失去了一分子水,成为不完整的分子形式,这种不完整的氨基酸被称为氨基酸残基。 9.蛋白质二级结构:多肽链主链骨架中,某些肽段可以借助氢键形成有规律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另一些肽段则形成不规则的构象,如无规卷曲。这些多肽链主链骨架中局部的构象,就是二级结构。 10.超二级结构:在球状蛋白质分子的一级结构顺序上,相邻的二级结构常常在三维折叠中相互靠近,彼此作用,从而形成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的聚合体,就是超二级结构。 11.结构域: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里,多肽链的三维折叠常常形成两个或多个松散连接的近似球状的三维实体,即是结构域。它是球蛋白分子三级结构的折叠单位。 12.蛋白质三级结构:指一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盘绕、折叠,从而产生特定的空间结构。或者说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所有原子的空间排布。维系三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力、氢键、范德华力、盐键(静电引力)。另外二硫键在某些蛋白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蛋白质四级结构:由相同或不同的亚基(或分子)按照一定的排布方式聚合而成的聚合体结构。它包括亚基(或分子)的种类、数目、空间排布以及相互作用。 14.二硫键:指两个硫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在蛋白质分子中二硫键对稳定蛋白质分子构象起重要作用。 15.二面角:在多肽链中,Cα碳原子刚好位于互相连接的两个肽平面的交线上。Cα碳原子上的Cα–N和Cα–C都是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其中以

当代西方文论(名词解释)

当代西方文论 1】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则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将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活动。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2】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文学性就在文学语言的联系与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与某一部作品中,它是一种词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年广东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 3】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它处于大脑的底层,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无意识是混乱的、盲目的,但却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引导人们去注意意识后面的动机,去探讨无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4】欲望的升华说: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方面,它支持泛性论的观点,把性欲看作是文艺创作的动机,作家和艺术家从事创作是受他们的“本能的欲望”的驱使,艺术家和常人一样,由于欲望长期受到压抑而得不到满足,便试图在文艺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以获取快乐,因此他们创作的动因就是“性欲的冲动”。文艺本质上是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一种升华,经过生化作用,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或形式得到满足。梦的四种作用方式:压缩、移置、表现手段、二次加工 5】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指20世纪初叶开始,詹姆斯,福克纳等一批小说家撤出传统小说中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即以自由联想等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动的叙事手法。 6】新批评派:是20世纪英美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以兰色姆《新批评》一书得名。在书中他评论了艾略特、瑞恰兹、温特斯等人的理论,称他们为新批评家。它的崛起是对忽视文学作品本身的种种文学批评倾向的反拨,由于它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文学批评的最薄弱的环节加以批判,并辅之以一整套十分具体、操作性极强的阅读、批评文学作品的方法,因此在西方文学批评界和文学教学活动中占用主导地位。 7】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认为诗应当是非个人化的,针对浪漫主义宣扬感情和个人的观点,明确指出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诗歌不是个体的表现,而是个体的脱离。*他把文学家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认为任何一位文学家都不会具有完全的意义,只有把它放在前人之间比较、对照我们才能获得客观的评价。*文学家应该消灭个性。*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 8】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强调诗本身的本体存在,认为批评应当成为一种客观研究,它不应当探讨文学与各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联系,而应对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一种封闭的、独立自足的存在物,研究其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不同组合、运动变化,寻找文学发展的规律性

复旦大学文博试题集(包括学硕专硕)

名解,10个,共100分 1.石窟寺 2.《女史箴图》 3.金石学 4.简牍 5.吉州窑 6.“礼崩乐坏” 7.三希堂 8.传世文物 9.非物质文化遗产 10.圆明园 论述,4个,共200分 1.结合《文物保护法》,《联合国……公约》(两个公约,太长,没记,都是关于文物保护的),谈谈文物的概念和内涵。 2.什么是文物原状,包括哪几个方面,保护和修复中应如何遵守原真性原则? 3.如何看待近年来文物回流现象? 4.文物学的研究领域有? 2011年复旦大学文物学学硕真题 名解,6个,30分 1、《女史箴图》 2、碑帖 3、文人画 4、吉州窑 5、紫禁城 6、赝品 简答,6个,120分(大意) 1、以瓷器或铜器或书画为例,说明文物鉴定的传统方法 2、可移动文物定名的基本原则,并举一例 3、根据文物分类的原则和根据,对青铜器进行分类 4、中国金石学的发展步骤 5、文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谈谈对当今文物回流现象的看法 论述,三个,150分 1、结合《文物保护法》中的“文物”、《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文化财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文化遗产”的定义,谈谈文物的概念和内涵(与专业硕士卷一样) 2、文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文物学研究的特点

一、名词解释(5分一题,6题) 1、博物馆藏品 2、博物馆定义 3、博物馆建筑 4、陈列语言 5、国际博物馆日 6、史密松学会 二、简答(20分一题,6题) 1、博物馆学的研究内容 2、万国博览会(貌似) 3、辅助展品 4、博物馆的基本功能 5、法定博物馆的基本条件 6、例举博物馆的四大功能区和三条功能线 三、论述题(四选三,每题50分) 1、数字博物馆 2、博物馆陈列展览 3、貌似是博物馆建筑的设计什么的 4、陈列展览的学术支撑 2012年博物馆学学硕真题 名词解释部分(次序不一定一样哈) 1、博物馆学 2、大英博物馆(神一样的问题哈···书上零零散散有提到过几次) 3、国际博物馆日(看同学平时积累哈) 4、史密森学会(上一年有考,神一样的问题哈···书上零零散散有提到过几次) 5、缪斯神庙(重点在博物馆历史那一章,书上零零散散有提到过几次) 6、博物馆(?) 简答题部分 1、论述张謇对博物馆学的贡献 2、简述博物馆藏品 3、简述藏品管理的特点与要求 4、简述辅助展品 5、法定博物馆的基本条件 6、sorry 记不清了,记起来再写哈 论述题部分 1、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 2、论述藏品管理的基本程序 3、根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件,谈一谈对文博专业的教育有什么启示?(结合时政,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Adaptive maintenance适应性维护:为使软件产品在新的环境下仍能使用而进行的维护, 称为适应性维护。 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图: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标识了一个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以及把逻辑输入转换为逻辑输出的加工过程。 baseline基线: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 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Big-bang testing一次性组装测试:也叫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扩展,最简单的形式是 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并且测试他们的接口。 Black box黑盒:是对一个项目组建造的软件的修改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其目标是 通过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透明盒测试,测试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或运作,而不是测试应用程序的功能。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软件配置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项。为了配置管理而作为单独实体处理的一个工作产品或软件。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 Corrective maintenance 改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运行以后,由于开发阶段测试工作的 不彻底,不完全,一些隐藏的软件错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通常把发现和改正这类错误的过程叫做改正性维护。 Coupling 耦合:何亮不同模块之间接口的相对独立性。 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测试

考研--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集锦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集锦 第一章蛋白质 1.两性离子(dipolarion) 2.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3.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4.稀有氨基酸(rare amino acid) 5.非蛋白质氨基酸(nonprotein amino acid) 6.构型(configuration) 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otein primary structure) 8.构象(conformation) 9.蛋白质的二级结构(protein secondary structure) 10.结构域(domain) 11.蛋白质的三级结构(protein tertiary structure) 12.氢键(hydrogen bond) 1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离子键(ionic bond) 1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16.疏水键(hydrophobic bond) 17.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force) 18.盐析(salting out) 19.盐溶(salting in) 20.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 21.蛋白质的复性(renaturation) 22.蛋白质的沉淀作用(precipitation) 23.凝胶电泳(gel electrophoresis)24.层析(chromatography) 第二章核酸 1.单核苷酸(mononucleotide) 2.磷酸二酯键(phosphodiester bonds)3.不对称比率(dissymmetry ratio)4.碱基互补规律(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5.反密码子(anticodon) 6.顺反子(cistron) 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renaturation) 8.退火(annealing) 9.增色效应(hyper chromic effect)10.减色效应(hypo chromic effect)11.噬菌体(phage) 12.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13.DNA 的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14.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15.环化核苷酸(cyclic nucleotide) 第三章酶与辅酶 1.米氏常数(Km 值) 2.底物专一性(substrate specificity)3.辅基(prosthetic group) 4.单体酶(monomeric enzyme) 5.寡聚酶(oligomeric enzyme) 6.多酶体系(multienzyme system) 7.激活剂(activator) 8.抑制剂(inhibitor inhibiton) 9.变构酶(allosteric enzyme) 10.同工酶(isozyme) 11.诱导酶(induced enzyme) 12.酶原(zymogen) 13.酶的比活力(enzymatic compare energy) 14.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 第四章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1.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2.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3.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4.磷氧比P/O(P/O) 5.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6.能荷(energy charg 第五章糖代谢 1.糖异生(glycogenolysis) 2.Q 酶(Q-enzyme) 3.乳酸循环(lactate cycle) 4.发酵(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 布拉格学派:(发起者、贡献最大者、内涵、理论主张、影响、评价) ①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②主要特征: ⑴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 ⑵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⑶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解释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但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⑷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其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且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③地位影响: 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提出的语言的功能研究、类比方法的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在对读者的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艺术内容的发展所决定的,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文学性: 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而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如结构、韵律、节奏、修饰等。 文学性的诗性功能:雅各布森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之中,诗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词的形式显现,即诗歌的本质不在指称叙述外在世界的事物,而在具有表达目的的诗歌语言形式显现。诗歌语言往往打破符号与指称的稳固的逻辑联系,而为能指与所指的其他新关系和审美功能的实现提供可能。诗歌语言虽然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 荒诞派戏剧: 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代表作有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运用支离破碎的舞台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等人。 尤奈斯库的荒诞派戏剧理论: 1、戏剧表达超现实的真实:一是作为意义之无和物质之有的“超现实的真实”。二是作为 永恒之在的“超现实的真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