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2019版)必修112时间和位移

鲁科版(2019版)必修112时间和位移

鲁科版(2019版)必修112时间和位移

鲁科版(2019版)必修112时间和位移

高中数学必修1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设集合{}012345U =,,,,,,{}035M =,,,{}145N =,,,则()U M C N ?=( ) A .{}5 B .{}0,3 C .{}0,2,3,5 D .{}0,1,3,4,5 2、设集合2{650}M x x x =-+=,2{50}N x x x =-=,则M N 等于 ( ) A.{0} B.{0,5} C.{0,1,5} D.{0,-1,-5} 3、计算:9823log log ?= ( ) A 12 B 10 C 8 D 6 4、函数2(01)x y a a a =+>≠且图象一定过点 ( ) A (0,1) B (0,3) C (1,0) D (3,0) 5、“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 1、S 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 为时间,则与故事情节相吻合是 ( ) 6、函数y =的定义域是( ) A {x |x >0} B {x |x≥1} C {x |x≤1} D {x |0<x≤1} 7、把函数x 1y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函数的解析式应为 ( ) A 1x 3x 2y --= B 1x 1x 2y ---= C 1x 1x 2y ++= D 1 x 3x 2y ++-= 8、设x x e 1e )x (g 1x 1x lg )x (f +=-+=,,则 ( ) A f(x)与g(x)都是奇函数 B f(x)是奇函数,g(x)是偶函数 C f(x)与g(x)都是偶函数 D 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时间和位移》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 【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能够区分时间和时刻,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知道矢量和标量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针对实例进行分析,掌握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领悟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量是位移,根据位移就能确定质点的新位置。【巩固教材—稳扎稳打】 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 B.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 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 D.一节课45 min 2. 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 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 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在无风的天气中,飞行员进行打靶训练时,对投下的炮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机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 B.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曲线 C.地面上的观察者看到炮弹的轨迹是直线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 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位置,时间对应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 D.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重难突破—重拳出击】 1.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 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 2. 如图1-2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 C.沿Ⅲ较大D.一样大 3.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 ) 图1-2 A.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 B.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 C.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 D.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 4.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0时,质点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 m,质点在接下来的3 s内时,通过的位移是3.0 m,接着返回,经过2 s位移为-3 m,再经过2 s位移也为-3 m,在7 s末物体的位置坐标是(原运动方向沿坐标系正方向) ( ) A.-3 m B. -1 m C. 5 m D. 2 m

2019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复习提纲

金石中学高中思想政治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 2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4、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发行规律: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信用卡 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信用卡的优点是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2、外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3、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 某种货币升值后,按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价格相应提高,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使进口商品价格降低,大家都愿买进口货而不愿买本国货,造成本国货在内销上的困难。同时货币升值还会使外汇储备受到损失,使外汇储备折成的本国货币相应减少了。 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价值决定价格

2019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2019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 高一政治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学,这也是政治考试中比价好得分的科目之一。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2. 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系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原因: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力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 1. 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汇价):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 外汇汇率=100单位外币:?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1单位人民币:?外币 所以,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同一次兑换过程中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不能同时升高或降低。

2.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 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意义:对人民生活的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 商品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1.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价 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1. 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中,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 2. 恩格尔系数:食品开支中所占的比例。 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

2019届高考高三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 (1)货币的本质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一种普遍乐意接受的特殊商品,它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纸币】 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过低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导致消费不足、市场疲软、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 措施:目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下行压力大,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减税增支,下调利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刺激总需求,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2)信用卡和外汇 【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功能: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给持卡人带来便捷的服务。 【外汇】 含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 利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2、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与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价格影响供求,价格上涨时,供给增加而需求减少,价格下降时,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加。 【价值与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就高,价值量小价格就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只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并且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只有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购买。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在两种替代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正比,在两种互补商品中此商品的价格变动与彼商品的需求变化成反比。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调节产量。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就会减少使用量。 3、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与人们收入差距有关,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提高工资水平;解决好就业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实行收入分配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 【消费的类型】 按照消费的方式划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划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改善。 【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不提倡,攀比心理不健康,求实心理是理智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绿色生活】 原因: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形势严峻;绿色消费以保护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旨,核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法:植树造林;讲究卫生;节约水电;环保选购;垃圾分类;重复使用。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 4、生产与经济制度 (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新的消费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发展生产力】 原因: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原因: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支柱,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1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必修I 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设集合{}{}{}1,2,3,4,5,1,2,3,2,5U A B ===,则()U A C B =( ) A 、{}2 B 、{}2,3 C 、{}3 D 、{}1,3 2、已知集合{}{}0,1,2,2,M N x x a a M ===∈,则集合 M N ( ) A 、{}0 B 、{}0,1 C 、{}1,2 D 、{}0,2 3、函数()21log ,4y x x =+≥的值域是 ( ) A 、[)2,+∞ B 、()3,+∞ C 、[)3,+∞ D 、(),-∞+∞ 4、关于A 到B 的一一映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一一映射又叫一一对应 ② A 中不同元素的像不同 ③ B 中每个元素都有原像 ④ 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在221 ,2,,y y x y x x y x ===+=,幂函数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已知函数()213f x x x +=-+,那么()1f x -的表达式是 ( ) A 、259x x -+ B 、23x x -- C 、259x x +- D 、21x x -+ 7、若方程0x a x a --=有两个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 B 、()1,+∞ C 、()0,1 D 、? 8、若21025x =,则10x -等于 ( ) A 、15- B 、15 C 、150 D 、 1 625 9、若()2log 1log 20a a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1.2 时间和位移 一、选择题 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个矢量概念,位移的方向即是质点的运动方向B.路程是标量,路程即是位移的大小C.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 D.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2.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7时59分57秒点火发射 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 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3.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比5 m小D.-10 ℃比5 ℃的温度低 4.以下有关时间的概念,属于时刻的是() A.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拉开帷幕C.经过长期伤病困扰的刘翔以13秒51的成绩完美复出 D.“抱歉,路上车胎爆了,耽误了30分钟” 5.下列说法中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A.第2 s末和笫3 s初B.前3 s内和第3 s内C.第3 s末和第2 s初D.第1 s内和第1 s末6.某人站在楼房顶层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7.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

最新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篇

最新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三篇 ;; 高一政治必修一是高中政治的基础,学好基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轻松很多,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政治知识,下面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有了人才有了意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产生,劳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没有社会性的劳动,古猿就进化不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的意识。因此,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 我们要明确一点,人的大脑是产生意识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有了人脑就一定会产生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时,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所以,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 2.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们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我们称之为正确的思想意识。反之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意识,就称之为错误的思想意识,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这二者的区别不在于对客观事物是否作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附答案详解

1.已知全集I ={0,1,2},且满足C I (A ∪B )={2}的A 、B 共有组数 2.如果集合A ={x |x =2k π+π,k ∈Z},B ={x |x =4k π+π,k ∈Z},则集合A ,B 的关系 3.设A ={x ∈Z||x |≤2},B ={y |y =x 2 +1,x ∈A },则B 的元素个数是 4.若集合P ={x |3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高一数学必修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1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1.已知全集(}.7,5,3,1{},6,4,2{},7.6,5,4,3,2,1{ A B A U 则===B C U )等于 ( ) A .{2,4,6} B .{1,3,5} C .{2,4,5} D .{2,5} 2.已知集合 }01|{2=-=x x A ,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A ∈1 ②A ∈ -}1{ ③A ?φ ④A ? -}1,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若 :f A B →能构成映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1)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必须有像且唯一; (2)A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B 中有相同的像; (3)B 中的多个元素可以在A 中有相同的原像; (4)像的集合就是集合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果函数2()2(1)2f x x a x =+-+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 B 、3a -≥ C 、a ≤5 D 、a ≥5 5、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①()f x ()g x =f(x)=x 与()g x ; ③ 0()f x x =与0 1()g x x = ;④ 2()21f x x x =--与2()21g t t t =--。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6.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断定方程02=--x e x 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是( ) A .(-1,0) B .(0,1) C .(1,2) D .(2,3)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练习题

【成才之路】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 1、2时间与位移练习新人教 版必修1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 1、关于时刻与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 A、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 B、1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手表上指针指示的就是时间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就是时间 答案:D 解析: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的就是起床、就餐、上下课的时刻,A错。1min能分成无数多个时刻,B错。手表上指针指示的就是时刻,C错。“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就是时间,D对。 2、(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4~2015高一上学期期中)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轨道跑了1、75圈时,她的( ) A、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均为3、5 πR B、路程与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 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 πR,位移的大小为2R 答案:C 解析:沿半径为R的圆运动1、75圈,其路程为1、75×2 πR=3、5 πR,其位移的大小为2R,故选项C正确。 3、关于矢量与标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 A、矢量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就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m比5m小 D、-10℃比5℃的温度低 答案:C 解析:由矢量与标量的定义可知,A、B正确;-10m的位移比5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C错误;温度就是标量,-10℃比5℃的温底低,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高,故D正确。 4、(温州十校联合体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钓

鱼岛自古就就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它到温州的直线距离为356 km。若某天我国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早上8:00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航行了480 km,历时8时20分到达钓鱼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A、8:00就是指时间间隔 B、8时20分就是指时刻 C、该海监船位移大小为480 km,路程为356 km D、尽管海监船比较大,但还可以将它瞧成质点 答案:D 解析:8:00指时刻,8时20分指时间间隔,A、B错;480 km就是路程,356 km就是位移大小,C错;船的大小与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视为质点,D正确。 5、(江阴市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 A、出租车就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 B、出租车就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 C、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 500 m 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 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路程大小为100 km 答案:BD 解析:出租车中里程表记录的就是车通过的路程,因此就是按路程收费的,故A错误,B正确;在田径场1 500 m长跑比赛中,轨迹并非为直道,而就是弯道,故位移不就是1 500 m,故C 错误;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 km”,表示的就是该处到上海的路程,故D正确。 6、(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2013年11 月30日,海军第十六批护航编队从青岛某军港解缆启航,奔赴 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编队由导弹护卫舰“盐城 舰”与“洛阳舰”、综合补给舰“太湖舰”组成,此次护航总 航程5300海里,若三只舰艇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就是( ) A、“5300海里”指的就是护航舰艇的位移 B、“5300海里”指的就是护航舰艇的路程 C、研究“盐城舰”从青岛到亚丁湾的路线时可把它视为质点 D、以“太湖舰”为参考系,“盐城舰”与“洛阳舰”都在运动 答案:BC 解析:“5300海里”指的就是舰艇的航行路程,A错,B对;研究舰艇的航行路线时可将其视为质点,C对;因三只舰艇的运动速度相同,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教案(全册) 课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 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解货币的其基本职能依据:高考常考点,从实际上来说, 重点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货币, 不了解的货币的职能,就不能真正懂 得货币,就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 需要 教学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含义依据:货币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的 难点问题,并且纸币代替金银成为价值符号这 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困难, 1. 知识目标:理由:学习本框, 牢记:学生能透过现象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看本质,从而为其 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更好地参与经济 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活,正确认识经学习 2. 能力目标:济现象;同时也能目标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商品货币本质的能力,提高正确判为其学习后续知断、识别有关商品与货币的经济现象的能力;识乃至整本教材 打下良好基础。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时间环节 课前抽查背诵 1.检查抽背诵 1. 认真背知识点强化记忆 3 分钟三分商品的含义及其查情况 2. 接受抽查检验考纲规定 钟基本属性,货币的 2. 评价总结抽的知识点本质;查结果 货币的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及其 优点,纸币的发行

规律; 承接 1.核对自主学习 1. 巡视检查学 1. 学生自己展示验收学生 5 分钟结果中练习册的知识生完成情况,进预习习题完成情自主学习 环节点和例题答案行及时评价。况。的结果并 2.小组同学或同 2. 补充相应知 2. 其余学生互相加强记忆 桌检查识记情况识。补充并学生对所 3. 解决学生的展示习题进行评 问题,并达成共价。 识。 3. 提出质疑,相 互解答。 做议 1. 理解商品的含 1. 展示课件的 1. 学生根据课件 1. 通过丰20 分讲评义及其基本属性材料、事例和问上的问题,完成富多媒钟 环节 2. 了解货币产生题,让学生进行对材料的分析、体、材料的历史必然性思考总结和整理等展示, 3. 并从中理解货 2. 通过材料和 2. 牢记给学生直 币的本质事例进行知识商品的含义及其观的感 4. 理解货币的基点讲解基本属性,货币受,增强 本职能,并知道货 3. 指出书本中的本质;学生思考 币的其它职能;要求背的知识货币的基本职的主动 5. 理解纸币的含点能,货币的基本性。 义及其优点,知道 4. 评价总结学职能;纸币的含 2. 完成能 纸币的发行规律;生所答,并补义及其优点,纸力目标 充。币的发行规律; 3. 训练学 3. 学生以小组或生整合分 同桌为单位讨论析文本的 并总结老师提出能力。 的问题 4. 书上记录相关 补充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1考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1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已知全集{0,1,2}U =,A 是U 的子集,且{2}U C A =,则集合A 是( ) A .{0,1} B .{0} C .{1} D .? 2. 定义映射:f A B →,若集合A 中元素x 在对应法则f 作用下的象为3log x ,则A 中元 素9的象是( ) A. 2- B. 2 C. 3- D. 3 3. 函数x x x f -+-= 73)(的定义域是( ) A .]7,3[ B .),7[]3,(+∞-∞ C .),7[+∞ D .]3,(-∞ 4. 已知10<,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6()0(f f < (B ))2()3(f f > (C ))3()1(f f <- (D ))0()2(f f >

2019-2020年中考试政治试题(必修一)

2019-2020年中考试政治试题(必修一) 一、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①教师节时学生送给老师的贺卡②张杰在高科技拍卖会上拍卖自己的技术专利 ③山间小溪,山上泉水④信息服务公司为人们有偿提供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2千克苹果可以卖20元钱 C、购买2千克苹果,一周后付款20元钱 B、用20元钱购买了2千克苹果 D、先付款20元钱,预订2千克苹果 3、2012年3月期间,山东各地房产开展系列优惠活动,小王采用同银行按揭的方式购买了价格50万元的新房,首付款25万,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5万及利息14万。其中50万元的房价、25万元的首付款、14万元的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4、某国货币运行变动情况:2011年,商品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4次,纸币发行量应为-------;2012年预期,商品价格总额比上年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比上年减少50%,纸币发行量应为--------;() A、250亿;300亿 B、250亿;500亿 C、250亿;600亿 D、125亿;700亿 纸币的发行是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纸币量的调控能力是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此回答5-6题。 5、各国都要调控纸币发行量,是因为() A、各国都要按世界统一规定发行纸币 B、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C、纸币发行多少决定国家财富的多少 D、纸币发行量少了比多了好 6、人民币() A、属于金属货币 B、是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质量检测试题(卷)2009.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0,1}的子集有 (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已知集合2 {|10}M x x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1}M -∈ B . 1 M ? C . 1 M ∈- D . 1 M ?-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1y =与0y x = B .4lg y x =与2 2lg y x = C .||y x =与2 y = D .y x =与ln x y e = 4.设集合{(,)|46},{(,)|53}A x y y x B x y y x ==-+==-,则B A = A .{x =1,y =2} B .{(1,2)} C .{1,2} D .(1,2) 5. 函数()ln 28f x x x =+-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 A. (1, 2) B. (2 , 3) C. (3, 4) D. (4, 5) 6.二次函数2 ()23f x x bx =++()b R ∈零点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以上都有可能 7.设 ()x a f x =(a>0,a ≠1),对于任意的正实数x ,y ,都有 A.()()()f xy f x f y = B. ()()()f xy f x f y =+ C.()()()f x y f x f y += D. ()()()f x y f x f y +=+

高中数学必修1各章节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数学1必修)第一章(上) 集合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所有的正数 B .等于2的数 C .接近于0的数 D .不等于0的偶数 2.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33|{=+x x B .},,|),{(22R y x x y y x ∈-= C .}0|{2≤x x D . },01|{2R x x x x ∈=+-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A .()()A C B C B .()()A B A C C .()()A B B C D .()A B C 4.下面有四个命题: (1)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 (2)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 (3)若,,N b N a ∈∈则b a +的最小值为2;(4)x x 212=+的解可表示为{ }1,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5.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 则△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6.若全集{}{}0,1,2,32U U C A ==且,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8个 二、填空题 1.用符号“∈”或“?”填空 (1)0______N , 5______N , 16______N (2)1 ______,_______,______2 R Q Q e C Q π- (e 是个无理数) (3{} |,,x x a a Q b Q =∈∈ 2. 若集合{}|6,A x x x N =≤∈,{|}B x x =是非质数,C A B =,则 C 的 非空子集的个数为 。 3.若集合{}|37A x x =≤<,{}|210B x x =<<,则A B =_____________. A B C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时间和位移》教案

时间和位移 课标要求 1、知道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了解时刻、位置、时间、路程、位移的对应关系及各量的物理意义。 2、掌握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 3、体会物理学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是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弄清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同时体会物理学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点来表示。 举例:第2秒初、第2秒末、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 2、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间的间隔,有时简称为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来表示。 举例:第1s内、3s内、前2秒、每节课45分钟…… 平时所说“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例1:测量地图上路径表示的路程。――方法:可以在地图上沿旅行的路径放置一条棉线,然后把棉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地图的比例估算旅行者走过的路程。 路程只涉及物体运动轨迹的长短,并不涉及运动的方向。 当我们从某一点A运动到另一点B时,可以沿不同的轨迹、走过不同的路程,但位置的变动是相同的。在物理学中用位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2、位移:用来表示物体(质点)位置的变化。可用一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三、矢量和标量

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举例:位移、速度、力、加速度……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举例:路程、温度、质量、体积…… 3、运算法则: ①. 标量的运算:代数加减法 例2:一个袋子中原有20kg 大米,又放入10kg 大米,则现在大米的质量是30kg 。 ②.矢量的运算:几何关系 思考与讨论: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 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C 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m,到达B 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四、 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在直线运动中,可用位置坐标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置,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运动物体的位移。 例3:物体在时刻1t 处于“位置” 1x ,在时刻2t 处于“位置” 2x 。那么,12x x -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 12x x x -=? 置的坐标是m x A 3=,末位置的例4:一个物体从A 运动到B ,初位 坐标是m x B 2-=,它的坐标变化量 x ?=? 作业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几种提法中属于时刻的概念是 ,属于时间的概念是 。(填写序号) ①第2秒初 ②第2秒内 ③2秒内 ④前2秒 ⑤前2秒初 ⑥后2秒初 ⑦第2秒末 2、一质点由位置A 向北运动4m到达位置B ,接着向东运动3m到达位置C 。求质点由位置A 运动到位置C 的位移和路程。 3、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如下表所示(质点在每一秒内都做单向直线运动)。 (1) 几秒内位移最大? ( ) A .1s内 B .2s内 C .3s内 D .4s内 (2) 第几秒内位移最大? ( ) A .第1s内 B .第2s内 C .第3s内 D .第4s内 (3) 几秒内路程最大? ( )

2019年高考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默写(填空版)

高考政治必修一重点知识默写(填空版) (必修一第一单元)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座号:________ 1、商品的基本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货币的基本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的两种结算方式:________________ 5、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价格_______处于________市场;供过于求,价格______, 处于______市场。 6、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______,价格是价值的_______。 7、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____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____比。 8、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___________决定,商品交换以_______为基础实行_____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_____的影响,围绕_____上下波动。 9、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_____;价格下降,购买_____。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_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__________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____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_____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___________ ;②调节___________________。 10、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___。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1、消费类型:按交易方式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消费目的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1)_________引发的消费;(2)___________引发的消费;(3) __________引发的消费;(4)_______________引发的消费。 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