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特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15.52 KB
- 文档页数:4
高校国防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王园;丁正锋;吴佳卿【摘要】高等学校是我国国防科研建设的五支重要力量之一.目前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存在种种弊端,特别是综合性大学"一刀切"式的评价体系对国防科研人员尤其不利.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是高校国防科研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研究高校科研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国防科研的特点,初步提出了高校国防科研绩效评价指标.【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年(卷),期】2017(016)019【总页数】2页(P39-40)【关键词】国防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者】王园;丁正锋;吴佳卿【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综合办公室;苏州大学军工科技管理科;苏州大学军工监管科【正文语种】中文国防科研是为国防服务的自然科学及各种工艺与技术的相关研究活动。
我国国防建设60余年,发展形成了中科院、高等院校、国防军工、军队科研、地方科研等五大方面。
高校是我国国防科研建设的五支重要力量之一[1]。
科研绩效评价是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对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的投入、产出、效率、影响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以给出客观、公正、真实的价值评判[2]。
目前,国防科研绩效的评价体系研究尚不完善,面向高校的国防科研绩效研究更是欠缺,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积极探索。
科研绩效评价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方面。
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直接影响科研人员的经济效益和工作积极性。
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量化的评价机制,在特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
然而学科之间存在差异,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存在科研评价重数量轻质量、重短期轻长远;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简单、评价结果功利化等现象;分类评价未落实,难以对科技成果转化、科学普及等工作形成有效激励;长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3]。
根据科研活动的内容和特点,可将国防科研分为五个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制、型号研制、改进改型[1]。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路径研究发布时间:2021-09-23T07:58:34.00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5月第14期作者:高洁[导读] 在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走向“实现”阶段高洁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分队指挥系 830049摘要:在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已经走向“实现”阶段,是我国军队院校的首要任务。
结合当前新时代院校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式,分析军队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优化顶层设计,明确教育理念,从而实现高效发展,提升军事人才的培养水平,打造世界一流的军队院校,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
关键词:新时代;军队院校;发展党的第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第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加快高等教育背景下的高质量大学和科学建设,实现发展”。
建设一流军队离不开一流军队院校人才和技术支持,建设一流军队院校的关键在于军队院校的教育。
因此,有必要认识到军队院校发展的特殊意义,认识到当前军队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新时期提高军队学校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具体有效途径。
一、军队院校内涵式发展理念在分析内涵式发展概念时,应考虑到与其相应的概念——外延式发展,促进外延式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资源是对物体发展没有重大影响的外部因素,它们作为物体轮廓的扩展,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是一种原始的发展模式。
而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发展动力和资源在于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因素,比如质量改进、要素结构调整、结构优化、授权等。
内涵式发展与内涵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对,是指事物外延的缩小、内涵的深化,是从概念角度而言的;而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发展模式,主要是借用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基本特征来说明事物的发展内容、形式和路径,是从实践角度而言的。
上述概念分析发现,与增长较快的模式相比,高等教育领域内发展的应用明显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新形势下军代表质量工作特点分析和对策研究
马运富
【期刊名称】《国防技术基础》
【年(卷),期】2007(000)012
【摘要】文章依据当前国家的质量战略、军队面临的任务、军品质量工作的要求,分析了新形势下军代表质量工作的特点.结合防化军代表工作实际,研究提出了积极推进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方法,开展竞争性采购,加强资格审查、质量管理体系监督,加强重点监督内容及人才培养等提高军代表质量工作的对策.
【总页数】5页(P33-37)
【作者】马运富
【作者单位】总装备部防化军事代表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
【相关文献】
1.新形势下加强军代表对装备质量把关的思考 [J], 李宗明
2.新形势下军代表质量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J], 余勇;龚灿
3.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及模式研究 [J], 余泓;刘成宾
4.新形势下研究生德育工作特点及我院研究生德育工作模式 [J], 巴图;闫立志;王凤岐
5.新形势下军代表参与质保体系认证工作研究 [J], 高传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国家和军队历来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军队院校以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重大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0年开展的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军队院校学科建设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把脉问诊机会,受到军队院校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增强了各院校的参评意愿。
该文在对照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框架和改革趋势的基础上,从学科评估的角度对军队院校加强学科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科评估;军队院校;学科建设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Academ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fth Round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 //WANG Yiyang,YAN Yite Abstract The state and the military have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tary academies take serving the major needs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military construction as their starting point and goal,and their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The fifth round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which was launched in 2020,provides a rar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cademies.It is highly valued by mili‐tary academies and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ir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valuation.Based on the index framework and reform trend of the fifth round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strengthe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academ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ipline evaluation.Key words discipline evaluation;military academies;discipline construction在党的强军目标指引下,着眼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和世界一流军事院校,军队院校学科建设工作已不断深入。
浅谈军事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质量提升摘要:在岗位与教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军事职业院校所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
本文探讨了现阶段军事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任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全军院校积极转变理念,从具体问题和矛盾入手,提高教学质量、训练效果,强力推进教学质量提升。
专业教学在整个的军事职业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如何提高军事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军队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下面就军队职业院校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
1.当前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与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紧密衔接、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主要有四个特点:1.1 教育指向的聚焦性。
军事职业教育始终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坚持围绕部队建设向信息化转型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始终把提高广大官兵岗位适应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2 教育对象的全员性。
军事职业教育向广大官兵,以干部队伍为重点、以士兵队伍为主体、兼顾文职人员队伍,满足各级各类人员成才发展需求。
1.3 教育内容的适用性军事职业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定教育目标、面向战场定培训标准、面向部队定学习课程,以学习新理论、新装备、新技术、新知识为主线,促使官兵素质提升紧跟使命任务需要。
1.4 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军事职业教育要以自主学习、远程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科学安排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组学组训优势,理顺工学关系,提升实效性。
2.提升教学质量实际可行的解决措施积极适应我军人才发展战略要求,大力拓展培训渠道和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育资源,强化激励牵引,形成富有时代特色、有序高效运转、适应职业需求的运行机制。
2.1 以规范有序运行为目标,建立灵活高效的组教模式根据部队各类岗位资格标准和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建立分层次培训、分专业教学、菜单式选课的组学模式,坚持计划引导与自主选学相结合,实行业务部门牵头、分级分层实施的管理制度,保证人员、内容、时间、效果全面落实。
提高军队院校科研管理水平的若干思考黄丽斌;张有军【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2页(P20-21)【关键词】高校管理;科研管理;信息化【作者】黄丽斌;张有军【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21[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队院校承载着学术建设与创新研究的重任,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人才培养、学科水平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在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大胆尝试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1]。
新的国家科研项目政策、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更透明、更全面,对科研经费使用过程要求更合理、更合规,对科研管理体制要求更创新、更完善[2]。
如何整体把握、全面布局、实现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多层次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目前存在的最大的困惑与瓶颈。
现对如何提高科研管理水平进行探讨。
军队院校科研随着各个学科飞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已呈现多样化的新趋势。
1.1军队科研课题中各学科高度交叉与渗透随着协同创新理念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又称:2110计划)的不断深入与实施,为了更好地促进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组成重大、重点项目联合攻关的现象在逐渐增加,多学科之间高度地交叉与渗透。
科研课题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型研究、开发研究等,科研项目的综合性,其涉及的知识深度和广度,给军队高校的科研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2军队科研经费须合理规范的使用科研经费是在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中产生的经费,贯穿于整个科研工作中,是科研管理的重要核心之一。
以第二军医大学为例,该校近3年来,先后承担国家“863”、“973”等重点项目140多项,各类课题3 200余项,经费总额高达13.9亿元。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科研经费是资助方、受资助人及其所在单位各方利益的焦点所在,也是科研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
对军队院校管理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摘要:管理教育是部队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经常性的基础工作。
军队院校是为部队培养和造就跨世纪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基地,对部队的“三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军队院校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管理教育工作的基本职能,从管理教育工作存在的误区中走出来,着眼军事斗争准备对军事人才的客观要求,以“育人”为中心,不断提高管理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军事斗争准备;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管理教育一、军队院校管理教育工作的基本职能军队院校是培养和造就跨世纪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是部队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管理育人”是军队院校育人的“四个主渠道”之一。
与地方院校相比较而言,军队院校管理教育工作的基本职能,集中体现在“教育、垂范、维持和创新”四维一体的功能上。
(一)院校管理的教育功能军队院校管理的教育功能,是军校及其管理最核心的社会功能定位,一切管理活动都是紧紧以人才的教育培养为中心的。
管理职能的运用和发挥,经常、大量的是借助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二者是紧密结合、相互渗透与始终伴随的;而且在许多工作与环节上,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管理。
(二)院校管理的垂范功能院校教育是部队建设的基础,院校建设在军队建设中的领先作用和战略地位,决定了院校管理教育工作应走在部队前列,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
因而,院校管理教育工作在按条令条例实施严格的控制和管教的同时,其形成的环境和风气,高标准的管理、高素质的言传身教,对培养对象的心理、气质、能力都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陶冶、培养和示范引路作用,学员在接受管理中参与管理、学习管理,有着十分显著的垂范性特点。
(三)院校管理的维持功能军队院校管理的维持功能是军校组织生存的基础,是军校稳定有序、高效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加强院校的正规化管理,既是提高院校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院校质量建设,“办名校,育英才”的必然要求。
只有把经常性的管理教育工作贯穿于以教学为中心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才能发挥管理工作的保障作用,才能提高院校的正规化管理水平;只有把院校的管理教育搞好了,才能为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创造秩序规范、关系协调、运转高效的育人环境,才能保证以教学为中心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于军队院校做好装备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作者:何嘉武吴东亚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19期何嘉武吴东亚(装甲兵工程学院科研部北京 100072)摘要:从事装备科研是军队院校的基本职能和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途径,是领导机关决策咨询的重要保障。
文章分析了军队院校从事装备科研工作的特点优势,并从发展牵引、统筹规划、开放联合、科学管理、基础研究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军队院校装备科研协同创新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7(a)-0171-01装备科研是军队院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院校服务部队和装备建设的基本手段,是增强院校科技实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院校科研工作发展和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军队院校装备科研工作着眼未来作战和部队装备建设的实际需求,在装备学术研究、理论创新、技术开发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部队装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随着军队建设转型深入,军队院校装备科研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装备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选准科研定位、明确发展思路,推动装备科研工作深入开展。
1 军队院校从事装备科研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军队院校装备科研与其它军队科研院所、部队及地方院校科研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军队院校掌握军事需求、了解战术应用、熟悉部队情况,能够承担地方单位不能承担和不宜承担的任务。
一是承担装备建设顶层设计、新装备战技指标等研究论证,发挥决策咨询作用;二是为军方有效履行合同,成为“精明买主”提供技术服务;三是支持装备试验考核、评价检验等验证把关工作;四是为装备作战使用、技术保障、作战效能提高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五是承担特殊装备研制,确保维护国家和军队的核心利益安全。
教学、科研是军队院校的基本职能,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新时代军工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军工行业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军工产品的质量,保障国家安全和技术领先优势,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时代军工质量管理体系研究应用的相关内容。
1、提高军工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质量是企业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军工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测试验证,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建立和完善军工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军工产品的品质,提升军工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还能够保障国家的安全和技术优势。
2、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军工行业是国防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符合相关国家质量法规和标准要求。
建立和完善军工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规范生产、管理、测试等各个环节的流程,提高军工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
3、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费用建立和完善军工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规范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费用,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1、风险评估军工产品具有高技术含量和复杂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建立和完善军工质量管理体系前,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减少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流程管理军工产品的质量控制需要从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和完善军工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对各个环节的流程进行管理。
流程管理可以对生产环节中的问题进行精确控制,发现流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军工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军工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2、规范企业管理流程和质量要求3、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军工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研析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产品质量成为竞争的焦点。
良好的产品质量是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至关重要。
“质量至上”“质量第一”是军界最重要的价值观。
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技术优势,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纯粹的技术指导转向领先的技术和质量。
本文对军工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军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是一种持续加速的一体化趋势,社会各部门的竞争环境正在增加。
因此,为了保证我国军品的整体质量,市场动荡的企业和军工企业作为我国国防的重要支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1军工企业质量管理现状1.1员工素质及质量意识不高与一般商品相比,军品具有特色,对市场经济有很大影响。
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复杂,导致了军事行动中质量认证和管理的偏差和混乱。
此外,新的质量体系对企业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许多企业达不到现代和国家标准的要求,这给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企业员工往往代表性较低,整体素质较低。
他们专业技能水平低,缺乏专业知识,立场坚定,不愿随着业务的发展改变陈旧观念。
员工继续提高缺乏意识和动力的产品质量。
一方面,工人不愿意找到创新的工艺设计技术,改进自己的工艺设计以提高产品质量。
另一方面,该公司只在很少的技术人员中参与本组织的相关质量管理活动,基地人员很少或根本没有参与。
1.2质量信息传递不及时公司制定的公司政策和目标没有充分投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
员工不主动收集、整理和改进质量问题,也不及时向相关责任人提供质量信息。
没有实现技术、制造、质量、广告等领域所需的沟通机制,就无法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无法及时支持和促进员工对质量改进的反馈,降低员工对质量改进的积极态度。
2现行质量管理模式下型号质量成本分析近年来,部分单位的研究院在型号研制中开展了质量成本分析工作的试点,对其质量成本进行统计、分析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