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必修四一二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必修四一二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必修四一二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必修四一二单元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必修四第一、二单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

1.求!无乃尔是过与

译文:“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2.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颛臾,先代的国君曾经把他当作主管祭祀蒙山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的疆域之中,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史官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行,就该辞职。”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文: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扶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又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5.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6.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厌恶那些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7.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我听说无论诸侯还是大夫,不怕人少而担忧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担忧不安定。8.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文:若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9.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既然使他来了,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1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国的宫廷内部啊。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译文:如果黄河以北地区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迁移到黄河以东地区,把黄河以东地区的粮食运往黄河以北地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译文:咚咚咚地敲击战鼓,交战开始了,士兵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3.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译文: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译文:细密的渔网不入池塘,鱼和鳖就吃不完。斧头根据时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就用不完。5.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文: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

6.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文: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在路上肩挑头顶了。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译文:现在的梁国,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10.?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文:这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1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文:清朝末年,(我们)革命党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危险,凭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同残害民众的敌人相搏斗,遭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然而)牺牲状况的惨重,要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总督衙门这场战役为最(厉害了)。

2.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译文:然而这次战斗,碧血横飞,浩然正气充满天下,草木为他们悲伤,风云也为他们改变了颜色。

3.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

译文:全国长期受压抑的人心,(也因此)才大大地振奋(起来)。(人民对于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洪水冲击山沟一样,(气势浩大,)不可阻挡。

4.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译文:(如此看来,)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能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它将)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样永垂不朽(为后人纪念)。

5.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译文:可是(这)七十二(位)烈士,又有的有记载却说的不详细,有的仅有姓名而没有事迹,甚至有的连姓名都无法考证了。

6.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译文:那时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向国内各方面看看,敌人的气焰正盛,(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末年还厉害。

7.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译文:可是我(在)三十年前所主张、倡导的,(就是)被诸位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去争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它们照旧没有得到实行。(正因如此,)那么我这次行动所担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了。

8.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译文:不然的话,(我们)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将它发扬光大,而只是对他们的遗事徒发感慨,这实在是我们(这些)后死的人的耻辱啊。

9.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我写这篇书序,既是沉痛悼念牺牲了的烈士,又(希望)用(它来)作为凡是能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们的(一种)勉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 5 文言文重点句子 翻译汇总 必修1 1.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2.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5.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6. 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荆轲刺秦王》) 7.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8.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9.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0.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答案: 1. 如果您放弃灭郑的打算,而把它作为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为”,把它作为;“行李”,往来官员;“乏困”,缺乏的东西;补充省略主语“您”) 2.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向东边使郑国成为疆界,又想扩张他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什么满足;封”使动使…成为边界”阙”,侵损;焉” 兼词,从哪里) 3. 如果没有太子这番话,我也会请求行动。

(“微”,如果没有;“谒”,请求) 4. 秦国对待,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遇”,对待;“深”,刻毒;“为戮没”,被动句,被杀死或没收入官) 5. 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6. 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在朝廷上拜送出来;“使使”,派使者;“闻”,使动,让您听到) 7. 本来就比不上他啊,那我将要怎么办呢 (“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 8. 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非常”,意外事故)9. 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若”,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在座位上击杀沛公;“不者”,否则;“且为所虏”,被动句,将被他所俘虏) 10. 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告辞干什么呢 (方为”正是;何…?为”固定句式,为什么??…呢) 必修2 1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1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13.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14.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完整word版,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岳阳楼记》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译:太阳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沙鸥时而飞翔,时而栖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香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湖心亭看雪》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湖上的影子,只有隐隐露出一道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片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湖上哪能有你这样(闲情雅致)的人。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最新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

精品文档 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注意方框中的字是考点) 《兰亭集序》 ①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阿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宇宙的广大无穷, 低头细察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纵目远眺,舒展胸怀,I 足可以使耳目得到极大的欢娱, 实在令人快乐。 ②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 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I 之外。 ,【翻译】人们生活在一起,|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聚集在室内,畅谈怀抱;有的人喜欢寄情于喜好的事物,放纵 I I 自己,不拘形迹。 ③ 同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 [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 期于尽! 【翻译】先前(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门下子就成了陈迹,而且还往往因此而生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 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 ④ 固知二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P 在才明白,把生与死等同起来是多么荒诞,把长命与夭亡看做一回事纯是无稽之谈。 ⑤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國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所以我一一记下这次参加集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作,虽然时代不同,事情各异,但之所以兴叹抒怀的原因是相 同的。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寸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赤壁赋》(苏轼) 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多么辽阔呀,像是凌空乘风飞去,不知将停留在何处;多 么飘逸呀,好像变成了神仙,飞离尘世,登上仙境。 ②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箫声)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帀孤舟上的寡妇啜泣。匚 ③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回其然也?” 【翻译】我不禁感伤起来,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 |“为什么会这样|?” ④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阿,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 【翻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丽的地方吗? ⑤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驾着一叶孤舟,在这里举杯来互相劝酒。|只是 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游褒禅山记》 ① 余与四人拥火 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 回愈奇。 【翻译】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 ② 有怠而欲出 者「曰:“不出,火 且尽。”遂与之俱出。 【翻译】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就和他们一起出来了。 ③ 盖予所至,比好游 者]尚不能圧二,然视其 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翻译】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 ④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翻译】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极尽那游览的乐趣。 ⑤ 夫夷以近,则游 回;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不能至也 【翻译】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词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 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 同寻常的景 象,常常 ⑥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精品文档 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 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刁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亦不能至也。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答案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 一、《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二、《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苏教版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苏教版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陈情表》 1、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3、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召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病日重一日,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最终得以安度余年。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 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8、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9、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1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我全部用表章上报,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1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过分承蒙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12、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我诚挚的内心实在是不忍废弃奉养祖母而远行。 《项脊轩志》 1、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又过了两年,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长得高大挺拔,像伞盖一样了。 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借来书放满了架子,在这里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静静地独自坐着,可以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叔父伯父分家了,室内外添置了许多小门,到处都是。 5、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然后用墙隔离,一共变动了两次。

部编版高中必修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

高中部编版必修上全册古文文言现象、翻译、默写习题班级:姓名: 古文目录: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三、赤壁赋/苏轼 四、登泰山记/姚鼐 一、《劝学》 【习题】 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翻译: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翻译: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二、《师说》 【习题】 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之。 【参考答案】 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翻译: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讲解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行李 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13、道.芷阳间. 行。 14、吾属.今为. 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 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完整版)人教版语文必修二重点句子翻译

《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老的、年少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有繁茂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围绕在亭子四周,引溪水把它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曲水旁边。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引出一条溪流作为流觞的曲折水流,大家依次排列坐在岸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齐奏的盛况,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快乐啊! 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喜欢面对面聚集在室内,畅谈抱负。有的人随着所喜欢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约束,自由放纵生活。 6、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尽管人们取向不一样,有安静和浮躁的不同。但是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一时感到自得,快乐而满足,不知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 7、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等到他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喜欢的事物,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此而引起心中的感慨;况且寿

8、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当我看到古人感慨生死的原因,(发现)像符契那样相合。我曾经读古人的文章叹息感伤,但不明白于心。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本来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10、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纵使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他们感慨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却是一样的。 《赤壁赋》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清风缓缓吹拂,水面波澜不起。我端起酒杯劝客人喝酒,朗颂歌唱《诗经?月出》里的“窈窕”一章。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江面多么辽阔啊,小船像凌空乘风而行,却不知将停在何处;多么飘逸啊,像脱离尘世,升入仙境。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潜藏在深谷中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长江斟酒,横握长矛吟诗,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像苇叶一样漂去,越过宽阔苍茫的江面。 6、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像蜉蝣一样,将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渺小的像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叹我们生

广州市高二水平测英语基础句型200句(人教版英语必修1至必修5句子翻译练习答案)

基础句型两百句 根据括号内的提示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英语: Module 1 Unit 1 1. 好朋友就是能和你分享快乐和忧伤的人。(share…with) 2. 如果你们两停止争斗并努力好好相处,我将不胜感激。(be grateful, get along with) 3. 这是他第一次用电子邮件与笔友交流。(the first time, communicate with) 4. 爱好是不会让你感到厌倦的——你投入的时间越长,乐趣越多。(the more… the more; devote to; get tired of) 5.网络使人们即使身处世界的不同角落也完全可能面对面地交流。(face to face; even if;entirely) 6.根据新闻报道,是天气决定神舟七号发射的准确时间。(according to, it is ….that强调句) Module 1 Unit 2 1.现在, 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旅客来广州观光旅游. (at present, more than) 2. 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多年相互开放沟通的基础上的. (base on, communication)

3. 世界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make use of, resources) 4. 我将十分乐意参加任何能丰富我对世界认识的讨论。(take part in, enrich) 5. 不管你相不相信, 我们已经逐渐地可以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了. (believe it or not, gradually, express, fluently) 6. 实际上学好英语有很多简单的方法, 例如看英文电视或和外国朋友在线聊天。(actually, a number of, such as) 7. 即使这工作要花掉我六个星期的时间,我仍决心要完成这份工作。(even if, determined ) 8. 政府应该尽快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高油价所带来的问题. (come up with, petrol) 9. 全体同学都要准时参加明天举行的会议. (request) Module 1 Unit 3 1. 杰克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眼神,这眼神表明他不会改变主意,也不会屈服。(determine, change one’s mind, give in) 2. 花了一周时间才把衣物和药品送达灾区。(transport) 3. 那个老人很固执,病了还拒绝搬到他女儿家中住。(stubborn) 4. 请耐心点。火车十分钟后到。(be doing 表将来) Module 1 Unit 4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独自离开了。 2.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开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定同行,却舍弃人家而离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人教版版高中英语必修二重点语法汇总

选修2重点语法汇总 Unit1 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可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什么是限制性定语从句? ?Anyone should be punished. Anyone who breaks the rules should be punished.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句子去掉定语从句后,主句的意思不是所要表明的意思,那么这个定语从句就是限制性定语从句。 什么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就是不用限制先行词的定语从句。译成汉语时,主句和从句可以分别翻译,互不影响。最大的特点就是先行词后面有逗号隔开。 ?She is good at speaking French, which she lea rned at school. ?This book was written by Jack, who was here a moment ago. ?I have some friends, some of whom are teachers.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连接词可以用who, whom或whose, which。不用that,也不能省略。?She had eight children, three of whom became soldiers. ?Their teacher is a Japanese, whose wife is a Chinese. ?My sister, who is a nurse, got married last month. ?China has hundreds of islands, the largest of which is Taiwan.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还可以用when或where引导。 ?She is going to Shanghai, where she was born. ?We will go hom e next week, when we won’t be so busy.a

最新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答案汇编

人教版必修1至必修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及答案汇编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 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 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 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2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王秦族矣。(必修三《过秦论》)

高二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泰兴市济川路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组:蔡德培 《陈情表》 1、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3、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召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病日重一日,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最终得以安度余年。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 《项脊轩志》 1、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又过了两年,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长得高大挺拔,像伞盖一样了。 《报任安书》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2、而世又能与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3、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4、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 也。 人之常情都是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 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 采不表于后也。 我忍辱偷生,被除关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6、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些人都是心情有郁结,不能行其道,所以追述往事,启发后人。 7、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8、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渔父》

必修二 module1-2重点语法翻译练习-学习文档

必修二module1-2重点语法翻译练习 一、词汇拓展 rare( adj. )---rarely(adv. ) healthy--- unhealthy(反词) wealthy( adj. )---wealth(n. ) injure(vt. )---injury(n. ) pain(n. )---painful(adj. ) breathe(vi. )--- breath(n. ) head(n. )---head(vi. ) eye(n. )---eye(vt. ) injure---injury(n. )伤害,伤---injured(adj. )受伤的insurance(n. )---insure(vt. ) addictive--- addiction(n.)上瘾inject---injection(n. )注射 reduce--- reduction(n. )降低,减少connect--- connection(n. )连接treatment--- treat(ut. )对待distraction--- distract(vt. )分散,转移participant--- participate(v. )参加---participation(n. )参加 jogging--- jog(vi. )慢跑 gymnastic---gymnasium(n. )健身房---gymnast(n. )体操运动员 翻译 1)这座城市不仅受到污染,而且街道很拥挤。 Not only was the city polluted but (also) the streets were crowded. 笔记: 倒装:hardly,never,not only,seldom,no longer,no sooner,not until 2)我们刚到车站,火车就开了。(no sooner...than...) No sooner had we reached the station than the train left. 笔记: 3)我相信我们能在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美丽。 I’m sure we can make our country more beautiful in the future. 笔记: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 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译文: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 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 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 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 吗? 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 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可是,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 语句翻译

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 【必修一重要语句翻译】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只是)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4.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掉了。5.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项伯)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的事,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我)派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的发生。 【必修二重要语句翻译】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倾吐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

不受约束,自由放纵地生活。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未曾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必修三重要语句翻译】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靛青,是从蓼蓝中取得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深。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 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