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中分流管的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200.47 KB
- 文档页数:2
作者单位:河南 458036 鹤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武金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观察武金程[摘要] 目的 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30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患者手术死亡,且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脑内血肿现象,仅2例患者发生硬膜下积液现象。
术后随访12个月,本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
结论 给予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正常压力脑积水;临床效果正常压力脑积水也叫低压力脑积水,或隐性脑积水,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室系统扩大而脑脊液压力正常的脑积水综合征,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1]。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院为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对接收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且效果显著,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鹤壁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接收的30例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8例,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37.5±5.6)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病程(11.5±5.6)个月;其中颅脑外伤后并发者17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例,不明原因者4例。
本组30例患者中23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痴呆、智力障碍及步态不稳症状,16例患者伴有头痛、头昏症状,6例患者伴有尿失禁症状;所有患者术前均经MRI 或CT 检查证实伴有脑室系统不同程度扩大现象。
1.2 方法 本组30例患者均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术前30例患者均经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情况,本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均在90~185mmH 2O;本组患者均经CT 及MRI 显示伴有不同程度的脑室系统扩大现象;对于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低于140mmH 2O 的患者应给予其低压分流管(压力控制范围应在40~80mmH 2O)治疗,对于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高于140mmH 2O 的患者应给予其中压分流管(压力控制范围应在80~120mmH 2O)治疗,术后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感染及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
重症颅脑外伤后脑积水患者采用两种分流手术方案的效果及预后恢复观察袁莉;黄才权;文家智;邓滨;罗俊毅【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22(21)7【摘要】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脑室-腹腔分流两种方案治疗重症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治疗的效果差异及预后恢复。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外伤后并发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A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B组。
统计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的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恢复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1.09±9.77)min,短于B组[(80.40±11.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 d,A组的GCS评分为(12.81±0.67)分,高于B组[(12.40±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1、2、4周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周,A组患者的RDW测定值为(12.01±2.08)%,均低于B组[(14.80±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周,两组患者的RDW、FIB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3个月,A 组与B组预后良好率比较(73.33%vs.6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发表时间:2011-12-20T09:49:45.47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倪世慧矫洪杰杨亦春赵立伟贾宇锋王继庆孙飞[导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
倪世慧矫洪杰杨亦春赵立伟贾宇锋王继庆孙飞(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辽宁大连 116021)【中图分类号】R7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290-02【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操作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2月至12月行腹腔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手术均较顺利,且应用腹腔镜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脑积水优于常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术后近期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可靠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镜On Laparoscopic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the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ten case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from February to December in 2010. Results All the operations were succeeded. No complication correlating with laparoscopic surgery occurred, which is superior to routine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operating, less invasive, more rapid recovery, better effect and less complication. It is a perfect and reassuring method. 【Key words】Hydrocephalus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Laparoscope脑积水概念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而导致脑脊液在颅内过多蓄积。
主讲人:时间:CONTENTS目 录大脑的解剖病因临床表现脑室引流术前准备术中手术配合术后病发症术后护理脑部结构硬膜: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
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大部分脑脊液都在室中,脑室是脑内一个分泌和吸收脑脊液的大腔隙。
脑脊液循环机制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
正常400~500ml/日颅腔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血液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占10%(150ml)血液占2~11%颅腔容积1400~1500ml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 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 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颇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
经外科常见病。
病因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的颅内炎症,脑血管畸形、脑外伤,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神经毒素,缺氧水和电解质紊乱。
酸中毒,肝功能衰竭等,都可能通过不同机制造成液体和脑组织内积聚而成。
1.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畸形、感染、出血、肿瘤。
2.脑脊液分泌过多:侧脑室脉络丛增生,分泌旺盛引起脑室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功能紊乱。
3.脑脊液吸收障碍:如胎儿期脑膜炎等所致吸收障碍而发生脑积水。
临床表现脑积水是脑外科常见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高颅压症候群,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以及脑室扩大,脑组织葵缩等。
又称V—P分流术,是建脑脊液循环通路,对脑脊液进行分流改道,将超过正常脑室量的脑脊液经引流至腹腔等体腔内,以降低颅内压是防止脑萎缩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分流方法有•脑室 一 心房分流•脑室 一 腹腔分流•脑室 一 胸导管分流•其中脑室 一 腹腔分流效果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因而最常用。
适应症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适用于:1.适用于各种类型脑积水病人,包括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手术期护理徐赛华【摘要】脑积水是由于各种炎症、外伤、肿瘤和出血后粘连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脊液在颅内大量积聚,脑室进行性扩大,大脑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脑积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积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吸收.而脑积水分流术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2例其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16【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膜分流术;围手术期护理【作者】徐赛华【作者单位】332000 江西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脑外科【正文语种】中文脑积水是由于各种炎症、外伤、肿瘤和出血后粘连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脊液在颅内大量积聚,脑室进行性扩大,大脑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
脑积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积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吸收。
而脑积水分流术常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2例其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2~72岁,平均41.9岁。
术前均行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积水。
32例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2例,术后感染1例。
2 护理体会脑积水分流术围手术期护理,重要的是术前准备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1 术前护理2.1.1 进行心理护理护士术前访视患者,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手术全过程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安慰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脊液分流过度的处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脊液分流过度的原因、表现及其处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2月~2013年9月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过度病例11例临床资料。
结果:低颅压综合症7例、头痛2例、硬膜下积液3例(分流对侧单侧积液2例,双侧积液1例)、无症状1例,症状出现均在首次分流术后3个月内,经二次手术等相关处理后全部治愈。
结论:脑脊液分流过度是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并且选择正确的分流阀压力,手术后早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是防治该并发症的关键。
皮下分流管适当结扎是治疗该并发症简单并且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结扎程度难以量化,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过度【中图分类号】R7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172-02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应用于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好。
但是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分流过度、分流不足、分流管阻塞、癫痫等。
其中分流过度讨论较少,我科2010年2月~2013年9月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中术后分流过度病例11例,治疗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例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脊液分流过度患者,男女比例7:4,年龄34~68,平均年龄52岁。
其中外伤性脑积水8例,自发脑出血导致脑积水2例,不明原因脑积水1例;高压性脑积水9例,正常压力脑积水2例;梗阻性脑积水1例,交通性脑积水10例。
1.2 过度分流临床症状及颅脑CT表现低颅压综合症患者7例,表现为长时间站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严重者呕吐,无晕厥患者,平卧后消失;颅脑CT显示脑室大小正常或略小,其中4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脑萎缩。
单纯出现头痛患者2例,卧位头痛明显减轻。
硬膜下积液患者3例,其中分流对侧单侧积液2例,双侧积液1例,患者有头痛、头晕、头昏表现,与体位无明显关系。
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记录模板
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前准备:
1.手术前常规检查。
2.头颅CT和MRI,了解脑室扩大程度。
CT显示脑室周围低密度区,MRI的T2加权像显示脑室周围高信号区;额角圆钝。
3.如果有脑室出血或感染,需要进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
4.如果有脑室外引流,建议手术前6~12h夹闭引流管,便于放置分流管。
5.手术前1d给予广谱抗生素。
6.分流管的选择。
根据用途不同,分流管的品种很多,主要的有:①抗虹吸装置:防止病人直立时发生虹吸。
②肿瘤过滤器:用于防止肿瘤经脑脊液转移至腹腔或血管种植。
③可在体外调控瓣的压力,调节脑脊液排出速度分流管。
根据病人颅内压的具体情况选择高、中和低压管。
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
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手术后神经症状一般会有所改善,头痛消失,精神较为活泼,Zander报道31例外伤性脑积水行脑室至心房分流术后,48%可恢复工作或生活自理,26%无改善,另外26%死亡。
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护理: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每天按压阀门2~3次,以避免单向阀门分流装置发生阻塞。
脑室-腹腔分流术饮食保健:
适宜饮食:流质食物。
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一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脊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中吸收,简称V-P分流术,是现在最常用的分流手术。
适应症:1.交通性脑积水。
2.先天性脑积水。
3.正常压力脑积水(NPH)。
4.颅后窝占位引起脑积水,肿瘤切除后脑积水未解除。
5.重置分流管。
禁忌症1.脑室内出血未吸收,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升高。
2.颅内感染未控制。
3.腹膜炎反复发作。
4.早产儿。
术前准备:1.手术前常规检查。
2.头颅CT和MRI,了解脑室扩大程度。
CT显示脑室周围低密度区,MRI的T2加权像显示脑室周围高信号区;额角圆钝。
3.如果有脑室出血或感染,需要进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检查。
4.如果有脑室外引流,建议手术前6~12h夹闭引流管,便于放置分流管。
5.手术前1d给予广谱抗生素。
6.分流管的选择。
根据用途不同,分流管的品种很多,主要的有:①抗虹吸装置:防止病人直立时发生虹吸。
②肿瘤过滤器:用于防止肿瘤经脑脊液转移至腹腔或血管种植。
③可在体外调控瓣的压力,调节脑脊液排出速度分流管。
根据病人颅内压的具体情况选择高、中和低压管。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
通常使用中压管,以减少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率。
操作方法及程序:1.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切皮前30min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
2.病人仰卧,右肩下垫垫枕,头转向左侧(通常选择右侧脑室穿刺)90°。
3.穿刺部位(1)枕部钻孔:中线旁3~4cm,枕外隆突上方6~7cm(如枕外隆突的定位不准确可导致置管位置不理想)。
(2)额部钻孔:穿刺点位于中线旁2~3cm,约为眼球前视时瞳孔中心线处,冠状缝前1cm。
(3)后顶部钻孔:置管入三角区,耳郭上2.5~3cm、后方2.5~3cm。
4.选好穿刺孔,头部做直口或小马蹄形切口。
颅骨钻孔,颅骨孔的直径根据分流管的贮液器体积而定。
5.穿刺通路和脑室内置管。
切开硬脑膜,选择无血管区作为穿刺点。
(1)枕部钻孔:对没有巨颅症的病人,成人刺入长度通常为10~11cm,儿童脑积水刺入长度通常为10cm。
笙蓥23盟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中分流管的选择 刘瑞,梁广榆,高亚飞 (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外科,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中分流管的选择。方法收集近3年・ 床资料完整的80例外伤 性脑积水患者,根据患者的测压情况以及自愿原则选择抗虹吸分流管73例,非抗虹吸分流管7例;选择固定压力分流阀39 例,可调压分流阀41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7 d有63例(78.75%)症状明显缓解,17例(21.25%)症状无明显 缓解。头颅影像学复查,多数患者分流管脑室端以满意位置位于脑室内,脑室缩小幅度显著,无出血迹象。结论脑室腹腔分 流术在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方面占据了重要地位,建议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选择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 关键词: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分流管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16)23—0094—02
The choice of shunt in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ydrocephalus
LIU Rui,LIANG Guang-yu,GAO Ya-fe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Xingyuan Hospital of Yulin,Yulin 719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oice of shunt in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ydrocephalus.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ydrocephalu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3 years were collected.According to the pressure detection results and patients wishes,73 cases used anti-siphon shunt,7 cases used non—anti—siphon shunt;and 39 cases used fixed pressure shunt valve.41 cases used pressure control shunt valve. Results Sixty-three patients(78.75%)had relieved within 7 days after surgery,and 17 cases(21.25%)had no obvious remission.After re—examination of cranial imaging.shunt tube in ventricular end of most patients were located in the satisfactory position,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ventricles volume,with no signs of bleeding.Conclusion The 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 take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hydrocephalus.It S better to choose the pressure control shunt valve for treatment when the conditions permit. KEYWORDS:traumatic hydrocephalus;ventricul0Deritoneal shunt;shunt
近些年,颅脑损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神经外科 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急症,外伤性脑积水是其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据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脑积水的出现概率达 到了0.7%~8%t”,其中以交通性脑积水多见。目前,治疗外伤 性脑积水首选脑室腹腔分流术,而可供使用的分流管不止一 种,包括有无带抗虹吸装置以及阀门可调压及固定压力式, 各有优缺点,所以要保证脑积水的治疗效果就需对分流管加 以恰当地选择。本文旨在探讨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用脑室腹 腔分流术治疗中分流管的选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为近3年收治的80例外伤性脑积水 患者,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且均经CT检查或MRI明确 诊断,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19~64岁,入院时的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在8分以下,交通事故伤45例, 打击伤11例,摔伤24例。临床表现: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 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部分伴呕吐,四肢肌力异常,癫痫以 及大小便失禁等。 1.2治疗方法 全身麻醉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的 情况明确手术方式,在选择穿刺点时最好选在非优势半球的 额角或枕角闭,脑室枕角穿刺一般于枕外粗隆上5-6 em、中线 旁3 am的位置,要保证分流管脑室端超过室问孔,一般深度 在9-10 cm,否则脉络丛可能会包裹分流管而造成分流失败;行 脑室前角穿刺时一般于前额发际内中线旁大约2.5 cm的位置, 分流管脑室端尽可能不要超过室间孔,一般深度在5 ̄6 em;行脑 室三角部穿刺时一般于外耳道的上方、后方大约4 am的位置。 穿刺成功后,经颈开始,依次经胸、腹皮下隧道最后到达剑突 下腹部正中,管道在腹腔内的长度一般在20~30 em。根据患 者的测压情况以及自愿原则选择分流管,其中选择抗虹吸分 流管73例,非抗虹吸分流管7例;选择固定压力分流阀39 例,可调压分流阀41例。 2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7 d有63例(78.75%)症状明显缓解,17 例(21.25%)症状无明显缓解。头颅影像学复查,多数患者分 流管脑室端以满意位置位于脑室内,6例位置欠佳,多数脑室 缩小幅度显著,无出血迹象。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头颅 检查结果及表现症状有l9例患者重新调整了阀门压力。有6 例患者分流过度,在将中压分流管更换后明显缓解。有5例 患者因脑室端梗阻复发脑积水,最后行对侧分流手术。 3讨论 外伤性脑积水一般以交通性居多,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脑 膜受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刺激而发生无菌性炎症,造成蛛网 膜绒毛粘连以及网膜下腔畅通性障碍,从而导致脑脊液不利 于吸收与回流,对脑脊液吸收的影响最为明显。目前,脑室腹 腔分流手术是治疗脑积水公认的首选之法。通常,脑积水的
作者简介:刘瑞(1981一),男,汉族,陕西榆林人,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 94 2 笙蓥2 翅 棘手之处不在于手术的难度,而在于多种并发症的困扰。脑 室腹腔分流术最早的使用时问可追溯至一个世纪以前,是外 国学者KAUSCH首次提出,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全部神经外科 手术中的使用居于首位嘲,并且该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及再次手术率均较低,并发症主要为分流不足或过度、感染 及阻塞等。本次研究中,80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术后随访6 个月,6例患者分流过度,5例患者因脑室端梗阻复发脑积 水。可以认为,只要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后,脑积水的分流手 术基本就趋于成功了。 避免并发症是分流管的设计基本原则,在脑积水的治疗 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根据颅内压及脑室大小来合理选择分流 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可供使用的分流管较多,有超 过450个的压力范畴与200个装配,然而不管何其繁多,每 一个分流管的核心组成部分都是阀门与导管。导管可置入脑 室或腹腔,分别称作脑室管或腹腔管。梗阻的发生与脑室管 的不当置入有很大的关系,要预防梗阻,就要使脑室管远离 脉络丛,最佳的方法是将脑室管置于侧脑室额角。同时,在枕 角穿刺时要确保分流管超过了室间孔,而在行额角穿刺时却 与此相反,不然很可能出现梗阻再一次引起脑积水。本次研 究中,术后7 d发现6例位置欠佳,但无出血迹象;术后6个 月发现有5例患者因脑室端梗阻复发脑积水,最后行对侧分 流手术。腹腔管放置不当也会引起堵管,~般来说在肝脏膈 面置腹腔管或是直接在腹腔内游离分流管腹腔端,但偶尔也 会发生网膜包裹腹腔管而引起再度脑积水,解决方法是拔出 腹腔管,可见脑脊液通畅流出,然后行麦氏点皮肤切口于陶 氏腔置导管,脑积水会由此得到缓解,本次研究中未发现腹 腔管放置不当引起的堵管现象。 阀门分类包括可调压阀门与固定压力阀门,后者一般可 分为低、中、高压三个等级,但各个厂家设置的压力值不尽相 同,所以要求医生要对所使用的分流管十分熟悉,并参照说 明书合理选择恰当的分流管。术前建议进行腰椎穿刺来测量 压力,通常外伤性脑积水患者的颅内压并不会非常高,所以 一般选择中压及以下的分流管。可调压分流管便于根据患者 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节分流阀门压力,这种方法能够有效避 免分流过度或不足以及脑室管堵塞,增加了脑室腹腔分流术 的成功率,目前它在神经外科中使用较多。本次研究的80例 患者中,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头颅检查结果及表现症 状有19例患者重新调整了阀门压力,占比23.75%,进一步说 明采用可调压分流管的重要意义。 目前,有3种可调压分流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备各自 的特点与优势,可供临床医生酌情选择。虹吸也会引起分流过 度,所以需应用抗虹吸装置来防止引流过度。外国学者将抗虹 吸分流装置与传统分流装置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分流失 败率差异不大,但患者站立时由虹吸引起的脑脊液分流过度 的问题,却能被抗虹吸分流装置较好地解决。虹吸的发生与脑 内和腹腔的压力差异有关,而这些与患者的自身因素有关,如 身高、肥胖、妊娠等,所以并不是一种分流装置能够满足所有 患者,但是,抗虹吸装置对于减轻或克服过度分流有益处,所 以建议最好选择抗虹吸分流管。本次研究中有6例患者发生 分流过度,均为采用非抗虹吸分流管的患者,分析可能原因为 虹吸作用引起,在将中压分流管更换后明显缓解。 综上所述,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方面占据 了重要地位,建议条件允许时尽可能选择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
参考文献: 【1】纪杰.应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疗效与安全性 评价 .中国医药指南,2012,7(32):127—128. [2]2刘军,陈治标,蔡强,等.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成人外伤性脑积水分 流管的选择[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5):268—270. [3]付洪波.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 药指南,2015,13(1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