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步骤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步骤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步骤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步骤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学习目标】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熟练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应用,具体为:无菌持物钳(镊)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倒无菌溶液,打开无菌包、铺无菌治疗盘以及戴脱无菌手套。

【操作目的】

取用、保存和传递无菌物品,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物品准备】

治疗盘、泡钳(镊)筒、浸泡消毒溶液、无菌持物钳(镊)、无菌容器(内放棉球或纱布)、无菌包(内放治疗碗)、无菌包(内放治疗巾数块),无菌溶液,消毒液、棉签、胶布、剪刀、笔、无菌手套、弯盘(2个)、抹布。

【护理过程及评分标准】

程序步骤

标准

分值

扣分原则

评估环境

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地面等工

作,减少不必要的走动,降低空气

中的尘埃,保证操作区域的清洁、

宽敞。

5

准备物品

准备

齐全,符合要求3少物扣1分/件

护士

准备

衣帽整洁,戴口罩,修剪指甲、洗

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5

未带口罩扣5分,指甲

过长扣2分、

环境

准备

环境清洁、宽敞,操作台清洁、干

燥、物品布局合理

2

施检查

检查无菌盘是否干燥、置于稳妥

处;检查无菌巾的消毒日期,包布

是否干燥

3

未检查扣2分/物,无菌

物品检查不全扣1分/项开包打开无菌包5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次取钳

(镊

用无菌持物钳(镊)3

污染持物钳扣3分/次。

钳端未闭合或倒置扣3

分/次

取物取一块无菌治疗巾于盘中3

包扎时顺序或方法错误

扣2分

包扎

未用完,“一”字包扎,注明开包

时间

3

未“一”字包扎扣2分,

未注明开包时间或注明

错误扣2分,未注名称

扣1分

铺盘普治疗巾呈扇形折叠,无菌面朝外3折叠方法不对扣2分

取碗取无菌治疗碗,放入无菌物品6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次

倒液检查无菌溶液瓶签、瓶盖、瓶身、

溶液

3

未检查扣2分/物,检查

不全扣1分/项

撬开铝瓶盖,打开瓶塞3

污染瓶盖内面或瓶口扣

2分

实施

瓶签向手心,冲洗瓶口2

瓶签未对手心扣2分,

冲洗方法不对扣2分倒适量无菌溶液于无菌治疗碗内3

液体外漏扣2-3分,倒

溶液方法不对扣2分由瓶口分别向上、向下消毒,盖好

瓶塞

3

取棉签或消毒方法不对

扣3分

记录记录开瓶时间3

未记录打开无菌溶液时

间或记录错误扣2分

盖盘

治疗巾对齐折叠包,开口处向上翻

两折,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折

3

铺无菌盘折叠方法不对

扣1分/边

标注注明铺盘时间3

未记录铺盘时间扣3分。

记录错误扣2分

戴手套检查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2

未查看或大小严重不符

扣2分

打开手套包布,取滑石粉擦双手

后,将滑石粉置于弯盘内

3

手套放置错误扣2分,

滑石粉污染手套包布内

面扣2分

一手捏住两只手套的反折部分取

出,另一手将包布置于污染区域

3污染手套扣3分/次

对准五指戴上一只手套,戴手套的

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的内面,同

法戴上另一只手套

4

戴手套的手被污染扣3

分/次,两手指在一手套

内扣2分,左右手套错

误扣2分/次

翻边,双手置于胸前4

手套被污染扣3分/次,

放于腰以下或高于肩扣

2分/次

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

脱下,已脱下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

反折的内面翻转脱下

1

脱手套时强行拉扯扣1

整理

整理用物,必要时将无菌用物送供

应室消毒灭菌后备用

3终末处理不恰当扣3分

评价操作

物品放置合理,操作程序正确,动

作轻稳。

严格无菌操作,无菌物品未有污

染。

15

物品放置不合理扣1分,

3次及以上违反无菌原

则扣5分,少记录或记

录错误扣2分,动作不

熟练扣3分,操作8min

完成,超过1min扣1分。

灭菌与无菌制剂

内容摘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注射剂 第三节注射剂的制备 第四节输液 第五节注射用无菌粉末 第六节眼用制剂 第七节其他灭菌与无菌制剂 第一节概述 ?灭菌与无菌制剂主要是指直接注入体内或直接接触创伤面、粘膜等的一类制剂。由于这类制剂直接作用于人体血液系统,在使用前必须保证处于无菌状态,因此,生产和贮存该类制剂时,对设备、人员及环境有特殊要求。 1.灭菌和灭菌法 ●灭菌(sterilization):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 体和芽胞的手段(过程)。 ●灭菌法(the technique of sterilization):杀灭或除去所有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体 和芽胞的方法或技术。 2.无菌和无菌操作法 ●无菌(sterility):在任一指定物体、介质或环境中,不得存在任何活的微生物。 ●无菌操作法(aseptic technique):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利用或控制一定条件,使产品 避免被微生物污染的一种操作方法或技术。 3.防腐和消毒 ●防腐(antisepsis):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的手段,亦称抑菌。 对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具有抑制作用的物质称抑菌剂或防腐剂。 ●消毒(disinfec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手段。对病原微生 物具有杀灭或除去作用的物质称消毒剂。 一、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定义与分类 ●《中国药典》对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制剂大体分为:规定无菌制剂和非规定无菌制 剂(即限菌制剂)。 ●限菌制剂:允许一定限量的微生物存在,但不得有规定控制菌存在的药物制剂;如 口服制剂不得含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 1.定义 ●根据药物制剂除去活微生物的制备工艺,将无菌制剂分为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灭菌制剂: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除去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无菌制剂: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的一类药物制剂。 2.种类 ●药物制剂中规定灭菌或无菌制剂包括: ?注射用制剂:注射剂、输液、注射粉针等; ?眼用制剂:滴眼剂、眼用膜剂、眼用软膏剂和凝胶剂等; ?植入型制剂:植入片等; ?创面用制剂:溃疡、烧伤及外伤用溶液、软膏剂和气雾剂等; ?手术用制剂:止血海绵剂和骨蜡等。

无菌技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概念: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防止一切医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 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1.无菌技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 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3.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4.非无菌物品或区域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2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时间20~30分钟即可,也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 2.无菌操作 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穿好无菌衣,带好无菌手套。 3.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 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若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疑有污染,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无菌操作 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一物一人,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学习目标】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熟练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应用,具体为: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2无菌容器使用法;3打开无菌包法;4;取用无菌溶液法;5铺无菌治疗盘法;6戴脱无菌手套法 【操作目的】 取用、保存和传递无菌物品,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物品准备】 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小毛巾、清洁治疗盘1个、无菌持物钳(镊)1套、无菌容器(内放纱布或棉球)、无菌治疗碗1个、无菌包(内置无菌治疗巾2块),无菌溶液,无菌手套(大小合适)、消毒液、棉签、、笔、纸、弯盘、抹布、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取 钳 打开镊筒盖,无菌持物钳(镊)钳端闭合垂直取出 铺盘铺治疗巾双折于治疗盘上,手持治疗巾上层外侧面,将治疗巾上层呈扇形三折,无菌面向外 揭开无菌治疗碗的3M指示胶带,将包布托在手中按无菌原则打内 取无菌物品左手打开无菌罐罐盖,无菌面朝上拿在手中,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物品放在无菌区域内,盖好罐盖

右手握着溶液瓶,瓶签向手心,旋转倒出少量溶液于弯盘内,以冲洗瓶口 治疗巾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两折,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折 盖 盘 在纸上注明无菌盘内物品、铺盘时间、签名 标 注 正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按7步洗手法洗手,时间≥15秒

盘内 退后两步,对准五指戴上一只手套,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 反折的内面,同法戴上另一只手套 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双手交叉检查是否漏气, 并调整手套位置,双手置于胸前 操作的关键点 1无菌包的使用:十字包扎送消毒,时间物品注明了。有效时间为7天,过期受潮重灭菌。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的概念和原则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发生感染和交又感染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实践中。如注射、导尿、穿刺、手术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交叉感染。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是根据科学原则制定的,每个医务人员必须速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一、无菌技术的概念 1、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使已灭菌的物品不被污染,保持无菌,以防微生物侵入机体的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3、无菌区域是指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为放置无菌物品而准备的区域。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口罩并洗手。 2、在进行无菌操作时,环境要保持清洁。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物品使用后,必须重新灭菌后方可再用;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或包内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 4、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存放和使用。无菌包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5、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未经消毒的手臂及用物不可跨过无菌区。 6、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止交叉感染。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 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双巾铺盘: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远向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依上法夹取另一块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多余部分反折,不应暴露无菌区。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①无菌持物钳的使用②无菌包的使用③铺无菌盘④无菌容器的使用⑤取用无菌溶液⑥戴、脱无菌手套 操作中的无菌观念:1、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2、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3、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4、手部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5、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 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6、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7、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更换并重新灭菌。操作前的准备: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①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②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局合理。 ③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1、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目的:用于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

步骤:①检查检查有效期 ②开盖将容器盖打开 ③取钳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 直取出,关闭容器盖 ④使用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活动,不可倒转向上 ⑤放钳用后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容器,松开关节, 关闭容器盖 注意事项: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②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液面以上部分或罐口边 缘;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钳端向下,不可触及非无菌区。 ③到远距离取物时,应将持物钳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取出 ④不可用持物钳夹取油纱布,不可用持物钳换药或消毒皮肤 ⑤干燥法保存应每4小时更换1次 ⑥无菌持物钳一经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灭菌 2、无菌包的使用 目的: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用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用步骤: ①检查检查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指示胶带,检查有无潮湿或破损 ②解开封口胶带(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 ▲取出包内部分物品 ⅰ、开包:将系带卷放于包布下,按顺序逐层打开无菌包 ⅱ、取物:用无菌钳夹取所需物品,放在准备好的无菌区内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在护理中,控制致病微生物,避免发生感染的最好办法就是无菌技术。护/士需要把临床护理中无菌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运用于护理中,减少病人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无菌技术概念 无菌技术就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防止一切医微生物侵入机体与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与管理方法。 1、无菌技术就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与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与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3、无菌区域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称无菌区域。 4、非无菌物品或区域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称非无菌物品或区域。 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减少人员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防止尘埃飞扬。 2、工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 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物品管理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有效期一周为宜,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无菌物品一经使用或过期,潮湿应重新进行灭菌处理。 5、取无菌物 操作者身距无菌区20cm,取无菌物品时须用无菌持物钳(镊),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手臂应保持在腰部以上。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可过久暴露,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班级:姓名:学号: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护士、用物、环境) I 无菌持物钳使用:检査(名称、有效期)一开盖(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打开)一取钳(手 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直取出,关 闭容器盖)一使用(始终保持钳湍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 不可倒转向上)T放钳(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容 器,松开轴节,关闭容器盖) I 无菌包使用:检査(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解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T开包(逐层打开) 一取物(所需物品夹至无菌区内)一包扎(原痕包好、横向扎好)一记 录(曰期' 时间、签名) 铺无菌盘:擦治疗盘一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一开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一铺盘(单层 底铺盘法、双层底铺盘法)一折巾一放置无菌物品一盖巾一记录(曰 期、时间、签名) 无菌容器使用:检査(名称、灭菌曰期)一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内面 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一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物

品)一关盖(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一手持容器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 I 取无菌溶液:清洁(取盛有无菌溶液的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一査对(认真 检査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 有无裂纹;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一开瓶盖(用启瓶器撬开瓶 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翘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夹住 瓶塞将其拉岀)一倒溶液(另外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手心,倒出少量溶 液旋转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一盖瓶塞(倒毕塞瓶 塞盖,消毒后盖好)记录(开瓶曰期、时间、放回原处)I 戴脱无菌手套:查对(号码、灭菌曰期)一打开手套袋(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 上,用滑石粉包,涂擦上手)一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取手套法)一 调整(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边)一冲洗(用无菌水冲 净手套上的滑石粉)-脱手套(清水冲洗脓血后翻转脱下)一处置(手套放 入医用垃圾)一清洁双 思考题 1、什么是无菌技术、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护理无菌操作

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 目录 一、手卫生 (4) 二、无菌技术 (6)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10) 四、口腔护理技术 (15) 五、鼻饲技术 (16) 六、导尿技术及护理 (17) 七、胃肠减压技术 (19) 八、灌肠技术 (21) 九、氧气吸入技术 (22) 十、换药技术 (23) 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25) 十二、血糖监测 (26) 十三、口服给药法 (27) 十四、密闭式输液技术 (28)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29) 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 (31) 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32) 十八、静脉注射法 (33) 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35) 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38)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40) 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 (41)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42) 二十四、物理降温法 (43) 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45) 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 (47)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49) 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 (51) 二十九、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52) 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 (53) 三十一、除颤技术 (55) 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56)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 (57) 三十四、患者约束法 (61)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 (63) 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64) 三十七、洗胃技术 (65) 三十八、"T"管引流护理 (67)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 (68) 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 (70) 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 (72)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73)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 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 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 4 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 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1)

班级:姓名:学号: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护士、用物、环境) ↓ 无菌持物钳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开盖(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打开)→取钳 (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移至容器中央,垂直取 出,关闭容器盖)→使用(始终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 围内活动,不可倒转向上)→放钳(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 垂直放回容器,松开轴节,关闭容器盖) ↓ 无菌包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解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开系带)→开包(逐层 打开)→取物(所需物品夹至无菌区内)→包扎(原痕包好、横向扎 好)→记录(日期、时间、签名) ↓ 铺无菌盘:擦治疗盘→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开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铺盘(单层 底铺盘法、双层底铺盘法)→折巾→放置无菌物品→盖巾→记录(日 期、时间、签名) ↓ 无菌容器使用:检查(名称、灭菌日期)→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物品)→关盖(取 物后,立即将盖盖严)→手持容器(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 取无菌溶液:清洁(取盛有无菌溶液的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查对(认真检查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 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开瓶盖(用启瓶器撬开瓶盖,用拇指 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边缘向上翘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夹住瓶塞将其拉 出)→倒溶液(另外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手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 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盖瓶塞(倒毕塞瓶塞盖,消 毒后盖好)记录(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 ↓ 戴脱无菌手套:查对(号码、灭菌日期)→打开手套袋(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上,用滑石粉包,涂擦上手)→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取手套法)→调整(将手 套的翻边扣套在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边)→冲洗(用无菌水冲净手套上的 滑石粉)→脱手套(清水冲洗脓血后翻转脱下)→处置(手套放入医用垃 圾)→清洁双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开始: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操作的项目是无菌技术操作。 1.无菌技术操作的目的: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危害 2.环境评估: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操作中减少人员走动,开窗、通风、换气,操作台宽敞、平坦、整洁、干燥。 3.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包:包内置无菌巾若干无菌容器内置无菌持物钳棉签无菌包:内置治疗碗一个,镊子两把,弯盘一个无菌纱布罐无菌棉球罐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 铺无菌盘 1.洗手戴口罩。 2.治疗盘清洁,干燥。铺无菌换药盘。 3.开无菌包:化学指示胶带有变色,在有效期内,无潮湿、无破损。斜角打开(打开无菌包内角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看化学指示卡,有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无菌巾放入治疗盘内,将无菌包按原折痕“一字”包好后,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并签名、24小时内有效。 4.铺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一侧两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及远的将治疗巾一半铺于治疗盘上,将上下对齐后上层扇形折三次,开口外边向外,使治疗巾内面构成一无菌区。 5.开无菌包,前述指示胶带变色,在有效期内,侧孔、底孔闭合 1)打开无菌包,看化学指示卡变色 2)用无菌钳分别取治疗碗(内含两把镊子)、弯盘入无菌盘内。 3)打开无菌纱布罐夹取纱布置无菌盘内;同法夹取无菌棉球置治疗碗内(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或内侧),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下直接盖上。 6.倒无菌溶液:(拿起溶液瓶,看瓶签)述:瓶身干净,标签完整、字迹清楚,0.9%Nacl500ml,在有效使用期内,瓶盖无松动,瓶身瓶底无无裂缝,对光检查:溶液澄清、无杂质。除盖:查棉签(无漏气,在有效试用期内)写好开包日期,消毒瓶盖、手指,开瓶盖。倒溶液于治疗碗内,再次消毒瓶口,盖回瓶盖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签名,24小时有效。 7.铺完盘,看时间口述:记录名称、时间并签名(小标签贴于盘缘)、4小时内有效。述:已铺好换药盘,可以给病人进行换药护理。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8.注意事项:在操作中应注意:无菌容器盖放于稳妥处时,应内面朝上。到远处夹取无菌物品,应同时搬移无菌持物钳和容器。无菌持物钳和浸泡容器每周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干燥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 带无菌手套 1.目的:用于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患者受到感染,用于接触某些无菌物品或区域,保持无菌物

灭菌、无菌操作技术

成绩:日期:2015年12月18日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 实验二、灭菌、无菌操作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植物材料的准备、消毒。 2、培养基配制及器皿高温灭菌。 3、无菌操作及接种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必须在无菌环境中进行,因此外植体、器皿及作为外植体生长介质的培养基的灭菌操作非常重要,一旦污染,就会造成组织培养的失败。野外植物材料都有各种菌类,进行离体培养前需经过表面消毒灭菌;培养基封装封口后应立即灭菌,至少应在24小时内完成灭菌程序。 三、材料与仪器 1、材料:喜树带芽茎段 2、仪器设备: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烘箱、培养室镊子、记号笔、橡皮筋、玻璃器皿、三角烧瓶、烧杯、量筒、剪刀、棉塞、绳子、牛皮纸、酒精灯、喷雾器等。 四、实验步骤 1)培养基的消毒将分装好的培养基放入消毒灭菌锅灭菌,灭菌20分钟左右,灭菌后从灭菌锅中取出培养基,平放在实验台上令其冷却凝固。 2)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1)高压锅放水至平把架;(2)把包扎好的培养基装入高压锅;(3)盖上热压锅盖,上紧螺帽(注意对角拧紧螺帽)关上气阀和安全阀;(4)然后接通电源;(5)压力计升至0.05MPa时,打开放气阀,排除冷空气(此步很重要);(6)排除冷空气后,关闭放气阀,待压力升到0.11MPa位置时,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具体方法:当压力锅指针升至0.12MPa时,关闭电源,待指针下降至0.11MPa时接通电源,不断重复此操作过程,维持20分钟;(7)灭菌时间达到20分钟后,除去电源,打开放气阀(注意要逐渐放气)待高压锅内的空气完全排除后,打开热压灭菌锅盖(注意对角扭松螺帽)稍待冷后再把培养基取出;(8)经过灭菌的营养培养基不宜放置太长,应尽早使用,但为了在使用前能检查培养基有无微生物污染,可将培养基置于25℃下保存4天,如果培养基需要贮存较长时间,可在4℃低温下保存。 3)植物材料表面 清理材料→→流水冲洗→→加入吐温(或洗衣粉)清洗→→自来水冲洗 4)喜树外植体的接种 1、准备打开超净工作台,将镊子酒精灯放如超净工作台中,用紫外灯照20min 后关闭紫外灯,同时将豌豆种子用自来水冲20min关闭紫外灯后在台上点燃 2 个酒精灯,用棉球将镊子烧4次,超净作台少2次。将喜树、大烧杯等放入超净工作台。 2、接种将所要用的三角瓶用75%的酒精喷湿,接着把手喷湿并把三角瓶带入超净工作台。接着将灭菌处理好的喜树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靠近酒精灯的外焰放入向下倾斜的锥形瓶杯中,直到接种完毕盖上棉塞,贴上标签,放入培养室。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学习目标】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熟练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应用,具体为: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2无菌容器使用法;3打开无菌包法;4;取用无菌溶液法;5铺无菌治疗盘法;6戴脱无菌手套法 【操作目的】 取用、保存和传递无菌物品,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物品准备】 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小毛巾、清洁治疗盘1个、无菌持物钳(镊)1套、无菌容器(内放纱布或棉球)、无菌治疗碗1个、无菌包(内置无菌治疗巾2块),无菌溶液,无菌手套(大小合适)、消毒液、棉签、、笔、纸、弯盘、抹布、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护理过程及评分标准】

盘面,将治疗巾上层呈扇形三折,无菌面向外对扣2分 取碗揭开无菌治疗碗的3M指示胶带,将包布托在手中按 无菌原则打开包布四角,将包布四角抓住,使包内 物品稳妥置于无菌治疗巾内 5 违反无菌原 则扣2分/ 次 取 无菌物品左手打开无菌罐罐盖,无菌面朝上拿在手中,正确 使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物品放在无菌区域内,盖 好罐盖 4 未检查扣2 分,罐盖内 面被污染扣 2分 倒液检查无菌溶液名称、浓度、有效期、瓶口有无松 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浑浊、沉淀、变色、 絮状物 3 未检查扣2 分,检查不 全扣分/项 撬开铝瓶盖,取碘伏棉签消毒2次(1根从瓶口处螺 旋消毒至瓶盖中心,另1根从瓶口处向下消毒至瓶 颈处),按无菌操作从无菌罐中取无菌纱布一块放 于左手掌心,用纱布包裹打开瓶塞 5 污染瓶盖内 面或瓶口扣 2分取棉签 或消毒方法 不对扣2分 实施 右手握着溶液瓶,瓶签向手心,旋转倒出少量溶液 于弯盘内,以冲洗瓶口 2 瓶签未对手 心扣1分, 冲洗方法不 对1分,瓶 口距离弯盘 太低扣2分倒适量无菌溶液于无菌治疗碗内,塞紧瓶塞3 液体外漏扣 2-3分,倒 溶液方法不 对扣2分 记 录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及签名3 未记录打开 无菌溶液时 间或记录错 误扣2分 盖 盘 治疗巾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两折,两侧边 缘向下翻一折 3 铺无菌盘折 叠方法不对 扣1分/ 边,不平整

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中无菌原则 外科手术治疗的成败和手术中的无菌操作有密切关系。正确掌握无菌技术是预防切口感染,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每人都必须充分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才能在手术室各项工作中更好地执行无菌技术。这是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的规章,即无菌操作原则。 如有违反,应立即纠正,屡教不改,禁止上手术台。 1.建立一个无菌区无菌区内所有物品都必须是灭菌的,如稍有怀疑应立即更换。物品有下列情况者,应视为有菌,不能在无菌区内使用:①在非限制区内的灭菌敷料;②无菌包破损或潮湿;③无菌包坠落在地面上;④灭菌有效时间及效果不能肯定;⑤怀疑无菌物已被污染。无菌区的建立应尽量接近使用时间,以减少暴露和污染的机会。 2.无菌手术衣的应用对开式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仅限于前面肩平面以下,腰平面以上及双手前臂,全遮盖式无菌手术衣的无菌范围为颈以下腰以上的前胸和后背、双手及前臂。其他部位应视为有菌区。手术人员在穿好手术衣后,前臂不应下垂,应保持在腰平面以上。双手不应接近面部或交叉及放于腋下,应肘部内收,靠近身体。 由于手术衣在腰平面以下视为有菌的,因而不应接触无菌桌及铺好的手术台。 手术人员倚墙而立或靠坐在未经灭菌的地方,均是违反无菌原则的。也不应来回走动或走出手术间以外。如因手术需要移动,应面向 无菌区。与另一手术人员换位时,应先退后一步,转过身,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上。在经过来穿手术衣人员面前时,应互相让开,以免碰撞污染。 3.正确使用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任何无菌包及容器的边缘均应视为有菌,开包时应将包布的四角翻转并用手握住,防其滑脱污染内容物。取用无菌物时注意不触及边缘。利用包布铺无菌区时,包布的内面是无菌的,包布的外面和边缘是有菌的。若取无菌包内某种无菌物,余下无菌物仍须保持无菌时,可按原包包好,但须在4小时内应用此包内的无菌物,否则须重新灭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及未开启的情况下,5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有效期为1周,10月1日至次年5月1日期间有效期为2周,过期受潮应重新灭菌。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无菌持物钳取放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

肤。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每周清洁、消毒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6、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7、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8、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双手始终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视线范围的水平,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9、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10、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名词解释: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个旧市传染病医院护理部

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实验十二微生物实验操作基础——灭菌及无菌操作 一、目的要求 学习灭菌的方式方法,区别几种灭菌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实验室无菌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无菌操作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知识介绍 灭菌技术sterilization 为什么要灭菌?(杂菌污染的后果) 1.营养基质或产物被消耗损失; 2.抑制生产菌的生长; 3.抑制产物的生物合成; 4.杂菌繁殖导致培养液性质(如pH)改变,造成生物反应异常。 灭菌原理与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料或设备中所有微生物的技术或工艺过程。灭菌方法有化学物质灭菌、辐射灭菌、过滤介质除菌和热灭菌等。 (一)、化学物质灭菌 通过改变微生物细胞膜的渗透性,或者损伤细胞膜,影响微生物细胞的正常代谢。不适合于培养基的灭菌,只适合于局部空间或某些器械的消毒。 1.无机酸、碱及盐类 酸碱的杀菌能力主要由其电离度而定,电离出得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 盐溶液的杀菌力与其浓度成正比。 (腌咸菜可以保藏很长时间而不染菌) 2.重金属盐

杀菌原理是重金属盐使细胞中蛋白质失活。 比如升汞。 服食牛奶、 鸡蛋等高蛋白含量食物可解毒。 3.氧化剂 高锰酸钾 4.有机化合物 乙醇:脱水、使蛋白质变性和沉淀,70~75%最有效。 (二)、辐射灭菌 1.紫外线:诱导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空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臭氧,臭氧也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2.X射线、γ射线:能量极高,被菌体吸收后,菌体内的水和有机物产生强烈的离子化反应,形成OH-、过氧化氢和有机过氧化物,这些过氧化物阻碍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导致菌体迅速死亡。 (三)、过滤介质除菌 工业上利用过滤的方法制备大量的无菌空气,供好氧微生物的深层培养使用。 (四)、干热灭菌 1.火焰灼烧法 2.干热空气灭菌法:140~160℃维持2~3h。 (五)、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条件为121℃维持20~30min。 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低温消毒法,主要应用于生产酸奶乳制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1.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 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 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3、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无菌操作间 四、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5、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7、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无菌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1、玻璃器皿的消毒和清洁

⑴新购玻璃器皿的处理 新购玻璃器皿应用热肥皂水洗刷,流水冲洗,再用1%~2%盐酸溶液浸泡,以除去游离碱,再用水冲洗。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试剂瓶、烧瓶或量具等,经清水洗净后应注入浓盐酸少许,慢慢转动,使盐酸布满容器内壁数分钟后倾出盐酸,再用水冲洗。 ⑵污染玻璃器皿的处理 ①一般试管或容器可用3%煤酚皂溶液或5%石炭酸浸泡,再煮沸30分钟,或在3%~5%漂白粉澄清液内4小时,有的亦可用肥皂或合成洗涤剂洗刷使尽量产生泡沫,然后用清水冲洗至无肥皂为止。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 ②细菌培养用的试管和培养皿可先行集中,用1kg/cm2高压灭菌15~30分钟,再用热水洗涤后,用肥皂洗刷,流水冲洗。 ③吸管使用后应集中于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24小时,逐支用流水反复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 ④油蜡沾污的器皿,应单独灭菌洗涤,先将沾有油污的物质弃去,倒置于吸水纸上,100℃烘干半小时,再用碱水煮沸,肥皂洗涤,流水冲洗。必要时可用二甲苯或汽油去油污。 ⑤染料沾污的器皿,可先用水冲洗,后用清洁或稀盐酸洗脱染料,再用清水冲洗。一般染色剂呈碱性,所以不宜用肥皂的碱水洗涤。 ⑥玻片可置于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取出后流水冲洗,再用肥皂或弱碱性煮沸,自然冷却后,流水冲洗。被结核杆菌污染或不易洗净的玻片,可置于清洁液内浸泡后再冲洗。 2、无菌器材和液体的准备 将玻璃器具中的培养皿、培养瓶、试管、吸管等按上述方法洗净烘干后,用一洁净纸包好瓶口并把吸管尾端塞上棉花,装入干净的铝盒或铁盒中,于120℃的干燥箱中干燥灭菌2小时,取出备用。对于手术器械、瓶塞、工作服以及新配制的PBS洗液,则采用高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班级:姓名:学号: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护士、用物、环境) ↓ 无菌持物钳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开盖(将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容器打 开)→取钳(手持无菌持物钳上1/3、闭合钳端,将钳 移至容器中央,垂直取出,关闭容器盖)→使用(始终 保持钳端向下,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可倒转 向上)→放钳(闭合钳端,打开容器盖,快速垂直放回 容器,松开轴节,关闭容器盖) ↓ 无菌包使用: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损)→解 开系带(将无菌包平放在清洁、干燥、平坦的操作台上,解 开系带)→开包(逐层打开)→取物(所需物品夹至无菌 区内)→包扎(原痕包好、横向扎好)→记录(日期、时 间、签名) ↓ 铺无菌盘:擦治疗盘→检查(名称、有效期、灭菌指示胶带,有无潮湿或破 损)→开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巾 放于治疗盘内)→铺盘(单层底铺盘法、双层底铺盘法) →折巾→放置无菌物品→盖巾→记录(日期、时间、签 名)

↓ 无菌容器使用:检查(名称、灭菌日期)→开盖(取物时,打开容器盖,内面向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取物(用无菌持物钳从无菌容 器内夹取物品)→关盖(取物后,立即将盖盖严)→手持容器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容器底) ↓ 取无菌溶液:清洁(取盛有无菌溶液的密封瓶,擦净瓶外灰尘)→查对(认真检查并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检查瓶盖有 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纹;检查溶液有无沉淀、浑浊或变色)→ 开瓶盖(用启瓶器撬开瓶盖,用拇指与示指或双手拇指将瓶塞 边缘向上翘起,一手示指和中指夹住瓶塞将其拉出)→倒溶液 (另外一手拿溶液瓶,瓶签朝向手心,倒出少量溶液旋转冲洗 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盖瓶塞(倒毕塞瓶 塞盖,消毒后盖好)记录(开瓶日期、时间、放回原处)↓ 戴脱无菌手套:查对(号码、灭菌日期)→打开手套袋(放于清洁干燥的桌面上,用滑石粉包,涂擦上手)→戴手套(分次取手套法、一次 取手套法)→调整(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 边)→冲洗(用无菌水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脱手套(清水 冲洗脓血后翻转脱下)→处置(手套放入医用垃圾)→清洁双 手 思考题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六项无菌技术操作法【学习目标】 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熟练进行六项无菌技术操作的综合应用,具体为:1无菌持物钳使用法;2无菌容器使用法;3打开无菌包法;4;取用无菌溶液法;5铺无菌治疗盘法;6戴脱无菌手套法 【操作目的】 取用、保存和传递无菌物品,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物品准备】 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小毛巾、清洁治疗盘1个、无菌持物钳(镊)1套、无菌容器(内放纱布或棉球)、无菌治疗碗1个、无菌包(内置无菌治疗巾2块),无菌溶液,无菌手套(大小合适)、消毒液、棉签、、笔、纸、弯盘、抹布、治疗车下层备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 【护理过程及评分标准】

盘面,将治疗巾上层呈扇形三折,无菌面向外对扣2分 取碗揭开无菌治疗碗的3M指示胶带,将包布托在手中按 无菌原则打开包布四角,将包布四角抓住,使包内 物品稳妥置于无菌治疗巾内 5 违反无菌原 则扣2分/ 次 取 无菌物品左手打开无菌罐罐盖,无菌面朝上拿在手中,正确 使用无菌持物镊夹取无菌物品放在无菌区域内,盖 好罐盖 4 未检查扣2 分,罐盖内 面被污染扣 2分 倒液检查无菌溶液名称、浓度、有效期、瓶口有无松 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浑浊、沉淀、变色、 絮状物 3 未检查扣2 分,检查不 全扣分/项 撬开铝瓶盖,取碘伏棉签消毒2次(1根从瓶口处螺 旋消毒至瓶盖中心,另1根从瓶口处向下消毒至瓶 颈处),按无菌操作从无菌罐中取无菌纱布一块放 于左手掌心,用纱布包裹打开瓶塞 5 污染瓶盖内 面或瓶口扣 2分取棉签 或消毒方法 不对扣2分 实施 右手握着溶液瓶,瓶签向手心,旋转倒出少量溶液 于弯盘内,以冲洗瓶口 2 瓶签未对手 心扣1分, 冲洗方法不 对1分,瓶 口距离弯盘 太低扣2分倒适量无菌溶液于无菌治疗碗内,塞紧瓶塞3 液体外漏扣 2-3分,倒 溶液方法不 对扣2分 记 录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及签名3 未记录打开 无菌溶液时 间或记录错 误扣2分 盖 盘 治疗巾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两折,两侧边 缘向下翻一折 3 铺无菌盘折 叠方法不对 扣1分/ 边,不平整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目的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使已灭菌的物品保持无菌状 准备工作护士: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口罩、不戴耳环、饰品 ,佩戴胸表、态度严谨认真 用物:治疗盘(消毒用物,无菌钳镊及罐,无菌包,无菌溶液,无菌容器,无菌手套,抹布、弯 评估用物:用物准备齐全、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 环境:操作前半小时通风 、 停止清扫减少走动操作台宽敞、清 操作实施1、用干抹布擦治疗盘;台面 2、检查无菌包有效期;包布干燥完整,解带扎好;揭开外、左、右角 3、取无菌钳镊(取放:竖直;尖端闭合,不触及内壁及边缘。使用:尖端保持朝下,台面以上 。用后:夹取无菌物后即放回。) 打开内角;夹取包内物品放于治疗盘;不可跨越无菌区 4、无菌包按原折痕包回,“一”字系好,注明开包日期时间 5、铺治疗巾:双手捏住无菌巾双折一边两角外面;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边缘向上 6、取无菌治疗碗放入盘中治疗巾上 7、检查无菌容器有效期,开盖(盖朝上放妥或拿在手上),用无菌钳镊夹取无菌棉球,盖盖(不跨越无菌区) 8、倒无菌溶液:核对药名、有效期 ; 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溶液对光检查有无异物,消毒瓶口、打开瓶塞无污染, 评价用物:用物妥善处理、污物分类处置 操作熟练、轻稳、正确 掌握无菌原则,无菌观念强

项目分 值 评分细则得 分 扣分说明 准备质量标准10 1.护士准备:仪表端庄、着装整洁(1分)、不戴装饰品(1分)、无长指甲(1分)、洗手(1分)、戴口罩(1分)。 2.用物准备齐全:无菌包、无菌持物镊、无菌持物钳、无菌治疗碗、无菌棉球、无菌手套、无菌溶液、治疗盘、滑石粉、抹布、弯盘、复合碘签、笔、纸。缺一样扣0.5分。 3.环境清洁干燥、宽敞。(1分) 1.将用物妥善处置(1分)。 2.取治疗盘于清洁、干燥台面上(1分)。 3.取无菌包并查看名称、灭菌日期及标记(1分),查看包布有无潮湿、破损,封口有无散开(1分)。 4.将无菌包解开系带,卷放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