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精选)
- 格式:ppt
- 大小:636.00 KB
- 文档页数:9
欠发达地区扩大招商引资的难点与对策一、欠发达地区扩大招商引资的难点分析(一)欠发达地区扩大招商引资存在难点问题的具体表现1、招商引资缺乏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对外资吸引能力低。
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中,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经济特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但由于欠发达地区所处区域较为封闭、信息较为闭塞,产业层次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产品内销困难,外运成本又较高,对外资吸引力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吸收外资所占比重很小。
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90年代以来,虽然情况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截至2004年,外商有80%以上的资金投资仍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在欠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占当地总产出的比重远远低于全国水平和东部地区的水平,吸引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项目也相对较少。
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落后状态不利于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对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不利的。
目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如何突破是一大难题。
2、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确立,政府代替企业唱主角。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唱主角,但由于欠发达地区国有企业较多机制不活,民营企业较少,不能发挥骨干作用,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动力不足或素质不够,不能在招商引资实际工作中唱主角。
政府因此代替企业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角。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就其本意来讲主要是通过引进域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经济的后发优势和赶超战略。
但是,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好大喜功,盲目引进外资,从而导致了一些低水平、同类型、高污染、假外资的引进,给这些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整体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摘要:第三方物流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物流发展水平的标志,怀化市有地处五省接边地区的区位优势,目前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列入湖南省五大区域物流中心和湖南一级物流节点,还入列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物流市场需求巨大。
怀化市第三方物流目前跟不上商贸物流发展的速度,成为怀化市物流市场发展的瓶颈。
文章基于对怀化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依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律,提出怀化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需求分析;问题和对策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5-0038-020 引言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
我国现已明确将物流产业的发展确定为“支柱产业”。
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物流业成为列入调整振兴的十大产业中惟一的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企业的普遍青睐,并得到迅猛发展。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专业化多功能的第三方物流需求也日渐增加。
但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三方物流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多数物流企业没有准确的服务定位,服务意识淡薄,致使一些客户对其服务表示不满。
怀化处于湖南省的西部,是典型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但怀化市有地处五省接边地区的区位优势,目前被湖南省委、省政府列入湖南省五大区域物流中心和湖南一级物流节点,还入列中国物流实验基地,物流市场需求巨大。
怀化市第三方物流目前跟不上商贸物流发展的速度,成为怀化市物流市场发展的瓶颈。
本文基于对怀化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依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规律,提出怀化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力求推动怀化第三方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并为其它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三方物流发展提供借鉴。
经验材料:以实施人才强区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人才高地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努力打造更有吸引力的西部人才高地”的部署和要求。
这一重要部署和要求,为我们今后的人才工作既指明了方向,也确立了目标。
我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短缺是最大短板,也是制约创新驱动的最大瓶颈。
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根据我区人才发展实际,以人才强区工程为抓手,以更优的政策、更活的机制、更好的环境,广泛聚集高素质人才队伍,为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力支持。
一是重点抓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的实施目前,我区人才总量63.11万人,人才密度9.35%,高层次人才占人才总量的0.28%。
可以说,我区人才少、高层次人才更少,人才短缺成为我区的最大短板。
对我区来讲,引进高层次人才难度大、成本高,而青年人才是引进成本相对低、最有激情活力、最有创造潜力的一个群体。
因此,可以把实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作为重点人才工程(青年人才筑梦工程包括:青年人才延揽工程、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等)。
其中,青年人才延揽工程的实施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要以最优的政策和最活的机制,最大力度地吸引人才。
比如:未来5~10年,能否吸引储备5000—10000万名博士、硕士毕业生来宁就业创业,实行“零门槛”落户,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博士硕士毕业生凭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即可办理落户手续;对新落户并在XX工作的博士硕士,连续三年发放租房和生活补助,首次购房的给予购房补贴;对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录用当年就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等等。
总之,通过这些最优的政策、最活的机制,广泛吸引高素质人才,厚植我区高层次人才根基。
二是重点抓好开放引才工程的实施我区创新人才匮乏、科技领军人才紧缺,国内知名专家极少。
就目前的状况,我区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自己培养不了,外面的又吸引不过来。
因此,要按照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走开放创新之路”的精神,大力实施开放引才工程。
欠发达地区地级城市定位及发展战略研究以甘肃酒泉、嘉峪关为例王莉(兰州城市学院开发处,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城市竞争的加剧导致政府对城市定位战略的重视,城市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给城市一个明确的定位。
本文强调领会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城市在国家战略格局中所能和应当承担的地位和角色,是新时期城市定位的重要视角。
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通过对甘肃酒嘉城市现状的分析,文章有针对性地审视了酒嘉城市的独特性,提出酒嘉城市对实现国家西北城市定位的具体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酒嘉;城市定位;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592.0[]A []1005-3115(2012)10-0050-02酒泉、嘉峪关作为甘肃省两个样板城市(下文简称酒嘉),也成为甘肃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占据着各种有利资源,在甘肃地级城市中具有普遍代表性,对这两座城市的成果调查、问题分析以及相关推论,对甘肃其他地区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国家视野下的酒嘉城市地位(一)连接西北的独特区位位于河西走廊的酒嘉地区,地理位置的战略性是它长期的、稳定的,并在区域范围内扮演传统中心城市的根本依托。
而从国家战略全局的角度看,它更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咽喉之一,处于西北经济与我国南方经济衔接的空间枢纽位置。
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在这里汇集,而后再与域外经济体系相连接。
各类设施的枢纽地位则支撑和强化了酒嘉这一联系内外的独特区位。
酒泉市、嘉峪关市作为兰州以西、乌鲁木齐以东承东接西的重要支点,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四通八达,呈立体交通格局。
2009年,全年铁路客运量130.54万人次,增长10.98%.货运量541.1万吨,下降0.7%;公路货运量2245.47%.下降l5.2%;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89604人次,增长38.56%。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嘉峪关在河西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交通地位已基本形成。
(二)河西地区资源富集中心嘉峪关市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1个矿种,产地40多处,其中铁、锰、铜、金、石灰石、芒销、造型粘土、重晶石等为本市优势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