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第7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上海市(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第7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上海市(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第7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上海市(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学期 第7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单元测试卷 (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学期第7章线段与角的画法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

+=,那么()

1.已知线段AB和点P,如果PA PB AB

A.点P为AB中点B.点P在线段AB上

C.点P在线段AB外D.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2.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A.1

∠与PON

∠表示同一个角

B.α

∠表示的是MOP

C.MON

∠也可用O

∠表示

D.图中共有三个角MON

∠,POM

∠,PON

3.如图,是一副特制的三角板,用它们可以画出一些特殊角.在下列选项中,不能画出的角度是()

A.18?B.55?C.63?D.117?

4.如图,20

∠=?,OE是AOC

∠的度数为(

∠的角平分线,则COE

BOC

∠=?,80

AOB

)

A.50?B.40?C.30?D.20?

5.如图,点A、O、B在一条直线上,1

∠的余角是()

∠是锐角,则1

A .1212∠-∠

B .132122∠-∠

C .1(21)2∠-∠

D .1(12)3

∠+∠ 6.如图,下列关于图中线段之间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22x x b c =+-

B .22c b a b -=-

C .2x b a c b +=+-

D .232x a c b +=+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7.4836?'的余角是 ,补角是 .

8.把一根木条钉牢在墙壁上需要 个钉子,其理论依据是: .

9.已知角a 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3

还少10?,则a = . 10.已知线段6AB cm =,点C 在直线AB 上,13

AC AB =,则BC = . 11.如图,O 是直线AB 上的一点,5317AOC ∠=?',则BOC ∠的度数是 .

1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 ,则AOC DOB ∠+∠= .

13.在直线上取A 、B 两点,使10AB =厘米,再在直线上取一点C ,使7AC =厘米,M 、

N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MN = 厘米.

14.如图,10AB cm =,O 为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C 为AO 的中点,D 为OB 的中点,则线段CD 长 .

15.如图,点A 、O 、B 在一条直线上,且50AOC ∠=?,OD 平分AOC ∠,

则BOD ∠= 度.

16.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2AC BC =,在AB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3DA AB =,那么线段DB 是线段AC 的 倍. 17.如图,三条直线1L ,2L ,3L 相交于一点O ,若312422

∠=∠=?,则3∠的度数为 度.

18.往返于甲、乙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4个车站(来回票价一样),且任意两站间的票价都不同,共有 种不同的票价,需准备 种车票.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9.计算:7235218334?'÷+?'?.

20.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

32还多60?,求这个角的度数. 21.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12

少30?,请你计算出这个角的大小. 22.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若9AC cm =,6CB cm =,求线段MN 的长;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 a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直接写出你的答案.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 -=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23.下面是小马虎解的一道题

题目:在同一平面上,若80BOA ∠=?,15BOC ∠=?,求AOC ∠的度数.

解:根据题意可画出图.

801565AOC BOA BOC ∠=∠-∠=?-?=?Q

65AOC ∴∠=?

若你是老师,会判小马虎满分吗?若会,说明理由.若不会,请将小马虎的错误指出,并给

出你认为正确的解法.

24.如图,AOB

∠=?,OD平分AOC

COE

∠.

AOC

∠=?,50

∠是平角,80

(1)求DOE

∠的度数.

(2)OE是BOC

∠的角平分线吗?为什么?

25.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6-,3,点P是射线AB上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那么MN的长为;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那么MN 的长为.

(2)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写出求MN的长的过程;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已知线段AB 和点P ,如果PA PB AB +=,那么( )

A .点P 为A

B 中点

B .点P 在线段AB 上

C .点P 在线段AB 外

D .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解答】解:如图:

PA PB AB +=Q ,

∴点P 在线段AB 上.

故选:B .

2.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1∠与PON ∠表示同一个角

B .α∠表示的是MOP ∠

C .MON ∠也可用O ∠表示

D .图中共有三个角MON ∠,POM ∠,PON ∠

【分析】根据角的表示方法表示各个角,再判断即可.

【解答】解:A 、1∠与PON ∠表示同一个角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 、α∠表示的是MOP ∠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C 、MON ∠不能用O ∠表示,原来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图中共有三个角MON ∠,POM ∠,PON ∠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如图,是一副特制的三角板,用它们可以画出一些特殊角.在下列选项中,不能画出的角度是( )

最新上海市六年级数学有理数综合练习

六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单元测试题( 一 ) 一、认真填一填,相信你可以把正确的答案填上. 1.︱-2 1 ︱倒数是______,︱-2︱相反数是______. 若a 与2互为相反数,则︱a+3︱=_______. 2.温度3℃比-7℃高_______;温度-8℃比-2℃低_______.海拔-200m 比300m 高________;从海拔250m 下降到100m ,下降了________. 3.实数a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则︱a+1︱的结果是_________. a -1 0 1 4.绝对值等于5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绝对值大于2小于5的所有整数和为_______.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计算: (-2)-(-5)=(-2)+(______); 0-(-4)=0+(______); (-6)-3=(-6)+(______); 1-(+37)=1+(______). 71 2-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a 与b 的绝对值分别为2和5,且数轴上a 在b 左侧,则a+b 的值为________. 9.若用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c,0为原点如图所示.已知a0. C B A O 化简c+│a+b │+│c-b │-│c-a │=_____________. 10.数轴上与2-这个点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11.(1)--的相反数是 .|1|--的相反数是 . 12.计算:(1)11_____--=;(2)|2|(1)----= ; 13.绝对值小于2008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 14.|3-| 的意义是 .|3-|= . 15.哥哥今年12岁,弟弟今年9岁,用算式表示弟弟..比哥哥..大多少岁,应为: ,计算结果为: ,16.若三个有理数的乘积为负数,则在这三个有理数中,有 个负数. 17.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的温度是 . 18.规定521a b a b ?=+-,则(4)6-?的值为 . 19.已知||3a =,||2b =,且ab <0,则a b -= . 20.如果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是-50,其中一个数比6的相反数小5,?则另一个数是___________. 21.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22.若│a │=5,│b │=2,且a,b 同号,则│a-b │=_________. 23. 已知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2,c 比最大的负整数大3,计算(2a +3c )·b =_________. 2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4)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 25.若x>3,则︱x -3︱=_______;若x<3, 则︱x -3︱=_______.

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梳理

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本熟悉程度 总括:本册书包括四个章节,其中第五、第六章节为本册书的重难点,而第 七、八章节是了解、理解性的知识,是学习后面知识的一个认知基础。 第五章为有理数,因此作为本书的重点。首先要知道那些是有理数,有理数包 括哪些部分并且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最后要明白何为科学 记数法,怎样将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 第六章为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 点。因此我们要了解何为一次方程(组),怎么样解一次方程(组),而更重要的 是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一次方程(组)进而求解,这对于 学生来说是难点。作为平行的学习,可将一次不等式(组)与一次方程(组)类似 的学习,明白一次不等式(组)是将一次方程(组)中的等号改成不等号,并且解 一次不等式(组)常与数轴联系起来,这样更直观。一次不等式(组)是我们中考 中必考的考点因此要适当的强化学习。 第七、八章是线段与角的画法及长方体的再认识,此部分知识点是认识、了 解、理解性知识,了解角,线段,余角,补角及其画法并且知道长方体及长方体上 的棱与棱、棱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方体的画法。 第五章 有理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而整数又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分数又包括正分数 和负分数。 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 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 0的相反数是0.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如4-的绝 对值为4(距离,0≥x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 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率:a b b a +=+(交换律),)()(c b a c b a ++=++(结合 律)。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b a b a -+=-),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正正得正,负正(正负)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 与零相乘,都得零。 乘法的交换律(ba ab =),乘法的结合律()()(bc a c ab =),乘法对加法的 分配律(bc ab c b a +=+)()。 有理数的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 零。 有理数的乘方: n a (为幂为指数,为底数,n a a n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 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特别:00,11==n n 。

【强烈推荐】上海市六年级数学有理数综合练习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有理数综合练习 一、认真填一填,相信你可以把正确的答案填上. 1.︱-2 1 ︱倒数是______,︱-2︱相反数是______. 若a 与2互为相反数,则︱a+3︱=_______. 2.温度3℃比-7℃高_______;温度-8℃比-2℃低_______.海拔-200m 比300m 高________;从海拔250m 下降到100m ,下降了________. 3.实数a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所示,则︱a+1︱的结果是_________. a -1 0 1 4.绝对值等于5的有理数是__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绝对值大于2小于5的所有整数和为_______. 5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计算: (-2)-(-5)=(-2)+(______); 0-(-4)=0+(______); (-6)-3=(-6)+(______); 1-(+37)=1+(______). 71 2-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a 与b 的绝对值分别为2和5,且数轴上a 在b 左侧,则a+b 的值为________. 9.若用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c,0为原点如图所示.已知a0. C B A O 化简c+│a+b │+│c-b │-│c-a │=_____________. 10.数轴上与2-这个点的距离等于6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11.(1)--的相反数是 .|1|--的相反数是 . 12.计算:(1)11_____--=;(2)|2|(1)----= ; 13.绝对值小于2008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 14.|3-| 的意义是 .|3-|= . 15.哥哥今年12岁,弟弟今年9岁,用算式表示弟弟..比哥哥..大多少岁,应为: ,计算结果为: ,16.若三个有理数的乘积为负数,则在这三个有理数中,有 个负数. 17.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的温度是 . 18.规定521a b a b ?=+-,则(4)6-?的值为 . 19.已知||3a =,||2b =,且ab <0,则a b -= . 20.如果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和是-50,其中一个数比6的相反数小5,?则另一个数是___________. 21.绝对值大于2且小于5的所有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22.若│a │=5,│b │=2,且a,b 同号,则│a-b │=_________. 23. 已知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的相反数比它本身大2,c 比最大的负整数大3,计算(2a +3c )·b =_________. 24.用“>”或“<”号填空: (1)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 (2)如果a <0,b <0,那么a+b ______0; (3)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4)如果a <0,b >0,|a|>|b|,那么a+b ______0. 25.若x>3,则︱x -3︱=_______;若x<3, 则︱x -3︱=_______. 26.若︱x -2︱+︱ y +3︱=0,则2x-3y=_______.

上海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并附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 1.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与支出; 增加与减少; 上升与下降; 零上与零下; 高于海平面与低于海平面;前进与后退; 盈利与亏损; ……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与负数 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正整数正数正分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一”号的数(小于零的数)叫做负数;?? ? 负整数负数负分数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的概念 ?????????????????正整数整数零负整数有理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 ??????????????? 正整数 正有理数正分数有理数零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 ?? 正数非负数零 4.数轴的概念与画法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画法:一直线 + 三要素 5.数轴的性质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6.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7.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8.绝对值的定义(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即||a 。 ||a 是一个非负数,即: ||0a ≥。 9.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即: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法则)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0)||0(0)(0)a a a a a a >?? ==??-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资料推荐------------------------------------------------------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慧学堂教育2015 年暑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 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 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 a 除以整数 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或者说 b 能整除 a。 1.2 因数和倍数11.如果整数 a 能被整数 b 整除,a 就叫做 b 倍数,b 就叫做 a 的因数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1.3 能被 2,5 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 0,2,4,6,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在正整数中(除 1 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 6. 0 是偶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只含有因数 1 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 1 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 1 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 1/ 8

最新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知识点整理

上海市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数的整除 1、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整数、零、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2、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而余数为零,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式子表示:如果a÷b=c( a、b,c都为整数)称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区分两种表述)3、整除的条件: 1)除数,被除数都为整数 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整数而且余数为零。 例如:48÷8=6 整除 6÷4=1.5 非整除 4、因数与倍数 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 叫做b的倍数,b叫做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5、素数(也叫质数)是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3,5,7,11… 2是偶数中唯一的素数; 合数是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的。 4 , 6 , 8 , 10 ,12…..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正整数又可以分为1、素数和合数。 素因数是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 分解素因数是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 公因数是几个数共有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公因数。 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 两个整数中,如果某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如果这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6、几个整数的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求两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取它们所有公有的素因数,再取它们各自剩余额素因数,将这些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整数中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互素,那么它们的乘积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 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2 正 数和负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 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 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 零的绝对值是零。 4、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 值减去较小的 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 交换律:a+b=b+a 2、 结合律:(a+b )+ c=a+(b+c)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 a -b=a+(-b) 5.4有理数的乘除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 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3、 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 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 绝对值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上海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有理数 5.1有理数的意义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2正数和负数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正方向的数大于负方向的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为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注意: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零的绝对值是零。 4、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反而小。 5.3有理数的加减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相等时,其和的绝对值为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所得的差,其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 c=a+(b+c)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a-b=a+(-b)

5.4有理数的乘除 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正正得正,正负得负,负正得负,负负得正。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注意连成的符号: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 3、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4、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除法法则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零。 5.5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法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a n看做是a的n次方结果时,读作a的n次幂。 注意: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 2、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统计运算从左到右;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 3、把一个数写成a*10n(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形式的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完整word版)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doc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总结 一 .数的整除 概念:整除、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分解素因数、公倍数和公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 公数,互素 (1)整除:整数 a 除以整数 b,如果除得的商是整数且余数零,我就 a 能被 b 整除,或者 b 能整除 a。 a b c ,其中 a、b、c 都是整数。 (2)倍数和因数:整数 a 能被 b 整除, a 就叫做 b 的倍数, b 就叫做 a 的因数。 (3)奇数和偶数:整数中能被 2 整除的整数叫做偶数( 2k),余下的整数都是奇数 [(2k+1 )或( 2k-1 )] (4)素数和合数:一个正整数,如果只有 1 和他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素数(也叫做数);除了 1 和本身以外有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其中: 1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分解素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素数都是个合数的因数, 叫做个合数的素因数。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的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2 8 9 2 4 3 3 2 2 2 3 3 ) (5)公倍数和公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个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数。 (6)互素:如果两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1,那么两个数互素 1~100 的素数有: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41 43 47 53 59 61 67 71 73 79 83 89 97 2是偶数中唯一的素数; 二. 分数 概念:分数的种、最分数、分、通分、分数的运算法、倒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分数的种: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其中假分数和分数可以相互化 (2)最分数:分子和分母互素 (3)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的程 (4)通分:将异分母的分数分化与原分数大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数,叫做通分。 (5)分数的四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要在同分母的情况下行,然后分子相加减,候就要用到通分和 分。乘法:分母乘以分母,分子乘以分子,除法:除以一个分数就等于乘以一个分数的倒数 (6)倒数: 1 除以一个不零的数所得到的商,叫做个数的倒数 (7)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任何一个分数都能化小数。如:1/3=0.333 ??, 1/5=0.2等。但能化 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首先将个分数化最分数,在个最分数中,将分母行分解素因数,若 分母的素因数中只含有素因素 2 和 5 两,个分数可以化最分数。否不能。 三 . 比和比例 概念:比和比、比和分数以及除法三者之的关系、比的基本性、比例、百分比、等可能事件、 (1) a、b 是两个数或两个相同的量,了把 b 和 a 相比,将 a 与 b 相除,叫做 a 与 b 的比,作 1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习题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习题 1 / 4 预初数学第二学期周练八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成绩 __ 一、填空题(23*2’=46’) 1、 在,312x -,2xy ,2y x +,34x y |,5.0|-,34622y x -,1x x -中, 单项式有 ______个, 多项式有________个 2、多项式22635 a a -+-是_____次____项式,其中一次项系数是 ___________ 3、用代数式表示5除m 的商与4的和 4、当3=m ,2n =-时,代数式222n m -的值是 _ ___ 5.若134-m y x 与34---n x y 是同类项,则mn=____________ 6.多项式2322739t t t +-+按字母t 的升幂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化简:①()y y x x ---557=____________ ②()()x x x x 42322-++--=____________ ③mn mn 5 15--=_____________ 8、食堂有煤a 千克,原计划每天用煤b 千克。如果每天节约用煤c 千克,则a 千克的煤可以用 天,节约后可以多用 天 9.已知12=+a a ,则35 1512+--a a =_____________ 10.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差为22o,则这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_____度 11.如图, OC ⊥OA ,OD ⊥OB ,则∠AOB=∠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12.如图,A 、O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E ⊥AD,∠AOB =∠COD ,则图中与∠AOB 互余的角:_______________,互补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13.如图,∠AOB=72o,OC 平分∠AOB ,OD ⊥OC ,则∠AOD=______度. 14. 如图:在任意△ABC 中有这样一条性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即AB+BC>AC ,你能否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说明上述性质的正确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B A

上海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梳理

上海六年级第二学期数 学知识点梳理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

上海六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 1.相反意义的量 收入与支出; 增加与减少; 上升与下降; 零上与零下; 高于海平面与低于海平面;前进与后退; 盈利与亏损; ……任意规定一方为正,则另一方为负. 2.正数与负数 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 ? ? 正整数 正数 正分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一”号的数(小于零的数)叫做负数; ? ? ? 负整数 负数 负分数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有理数的概念 ??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零 负整数 有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 ? ? ? ? ? ? ?? ?? ?? ?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有理数零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 ? ? 正数 非负数 零 4.数轴的概念与画法 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画法:一直线 + 三要素 5.数轴的性质 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6.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零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7.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而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8.绝对值的定义(几何意义) 在数轴上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即||a。

||a 是一个非负数,即: ||0a ≥。 9.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即: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法则)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0)||0(0)(0)a a a a a a >??==??-0,则a>b;若a-b=0,则a=b;若a-b<0,则a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习题

六年级下册第五章有理数知识点 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零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4、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正数:正整数、零、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上的点从左到右依次增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6、相反数:绝对值相等,只有负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绝对值: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得:|a-b|表示数轴上a点到b点的距离。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有理数加法法则 加法交换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表达式:a+b=b+a。 加法结合律: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表达式:(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表达式: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法交换律: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表达式: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表达式:(ab)c=a(bc) 乘法分配律: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表达式:a(b+c)=ab+ac 注意: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因数为零,

上海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上海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 一、方程的应用 1.学校建校舍计划投资45万元,实际投资40万元。实际投资节约了百分之几? 2.学校五月份计划用电480度,实际少用60度。实际用电节省百分之几?(福建云宵小学) 3.某厂计划三月份生产电视机400台,实际上半个月生产了250台,下半个月生产了230台,实际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之几?(南昌市青云谱区) 4.现有甲、乙、丙三个水管,甲水管以每秒4克的流量流出含盐20%的盐水,乙水管以每秒6克的流量流出含盐15%的盐水,丙水管以每秒10克的流量流出水,丙管打开后开始2秒不流,接着流5秒,然后又停2秒,再流5秒……三管同时打开,1分钟后都关上,这时流出的混合液含盐百分之几?(武汉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5.新光小学书画班有75人,舞蹈班有48人,书画班人数比舞蹈班多百分之几?(南宁市) 6.小明用一包绿豆做实验,其中发芽的种子有100粒,没有发芽的种子有25粒,求这包绿豆的发芽率。(浙江温岭市) 8.为灾区捐款,小华捐4.2元,比小丽多捐了0.4元,小华比小丽多捐几分之几?(河南安阳市) 9.一件衣服打八折出售卖100元,实际90元卖出。实际几折卖出?(浙江仙居县) 10.食堂运来600千克大米,已经吃了4天,每天吃50千克。剩下的5天吃完,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南京市建邺区) 11.3箱橘子比3筐苹果少24千克。平均每箱橘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浙江台州市市区) 12.在绿化祖国采集树种的活动中,某校四年级5个班级,每班采集树种20千克,五年级3个班共采集60千克,平均每班采集树种多少千克?(上海市) 13.大桥乡修一条长2100米的水渠,已修了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务要在3天内完成,平均每天应修多少米?(南京市秦淮区) 14.小明到商店买了3个小型足球付出20元,找回1.85元,每个足球多少元?(银川市实验小学) 15.某班有4个小队,每个小队有12名少先队员,在“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中,共捐款240元。平均每个少先队员捐款多少元?(上海市)

最新沪教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2015年暑期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整数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1,2,3,4,5,……,叫做整数 2.在正整数1,2,3,4,5,……,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5,……,叫做负整数3. 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4.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统称为整数 5.整数a除以整数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2 因数和倍数 1.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a就叫做b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4.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3能被2,5整除的数 1.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2.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3.在正整数中(除1外),与奇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偶数 4.在正整数中,与偶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奇数 5.个位数字是0,5的数都能被5整除 6. 0是偶数 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 1.只含有因数1及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 2.除了1及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3. 1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4.奇数和偶数统称为正整数,素数、合数和1统称为正整数 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素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素因数 6.把一个合数用素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素因数。 7.通常用什么方法分解素因数: 树枝分解法,短除法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数 3.把两个数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小的数 5.如果两个数是互素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1.6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2.几个数中最小的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只要把它们所有的公有的素因数和他们各自独有的素因数连乘,所得的积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4.如果两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

上海市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考卷

上海市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卷中,如没有特别说明,所涉及的与整除有关的概念都是指在正整数范围内,所涉及的圆周率π取3.14.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3题,每空2分,满分34分) 1. 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_____. 2. 100以内能同时被3和7整除的最大奇数是____________. 3. 计算:________735 8=-; ________127 11582=+; ________652.1=?; ________9 8 6=÷. 4. 用“<”号连接:25%、0.2与3 1 是 . 5. 求比值:1.5∶24=_________;75g ∶0.5kg =____________. 6. 若15:7y :x =,那么=+)y x (:x . 7. 若女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8 3 ,则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 %. 8. 某外贸公司去年产值为280万元,今年的产值估计为315万元,那么这两年的增长率 是 . 9. 某商场举行新年促销活动,将原价为2500元的手机打八五折销售,则该手机现在的售 价是 元. 10.掷一枚骰子,朝上的点数是素数的可能性的大小是 . 11.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__厘米. 12.圆环的外圆半径为6厘米,内圆半径为4厘米,则圆环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13.已知三个数分别为1、2、3,请你再写出一个数,使这四个数能组成一个比例,这个 数是 (写出所有可能).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 考 ……… 生 ……… 答 ……… 题 ……… 不 ……… 得 ……… 超 ……… 过 ……… 密 ……… 封 …………

上海教育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题 附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上海教育版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月考试题 附答案 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陈老师出版了《小学数学解答100问》,获得稿费5000元,按规定,超出800元的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陈老师应交税( )元。 2、学校有8名教师进行象棋比赛,如果每2名教师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 )场。 3、一枝钢笔的单价是a 元,买6枝这样的钢笔需要( )元。 4、一个底面半径为1dm 的圆柱形木材,横截成两端后,表面积增加了( )dm2。 5、九亿五千零六万七千八百六十写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亿。 6、2/5=( )%=( )÷40 =( )(填小数)。 7、某班共有学生40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3,女生有( )人。 8、因为A∶5=7∶B,所以A 和B 成( )比例。 9、1/8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0.35的倒数是( )。 10、一只圆珠笔的价格是α元,一只钢笔的价格是8元,两只圆珠笔比一只钢笔便宜了( )元。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一个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A 、1 B 、2 C 、3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 3、安顺洗衣粉厂,男职工与女职工的比是3∶2,男职工与全厂职工的人数的比是( )。 A 、3∶2 B、2∶3 C、3∶5 D、2∶5 4、下列图形中,( )的对称轴最多。 A 、正方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梯形 5、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8,个位数字是α,表示这个两位数的式子是( )。 A.80+α B.8+α C.8+10α D.8α 6、一种商品现价90元,比原价降低了10元,降低了( )。 A .1/9 B .10% C .9% 7、一个数除以20%,这个数(0除外)就会变成为原来的( )。 A.20倍 B.5倍 C.1.2倍 D.1/5倍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半径是直径的1/2。 B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C 、圆的半径之比等于面积之比。 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9、有30本故事书,连环画是故事书的4/5,连环画有( )。 A 、36 B 、30 C 、25 10、下面各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1、( )任意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2、( )零下2摄氏度与零上5摄氏度相差3摄氏。 3、(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 )1m 的3/8和3m 的1/8一样长。 5、( )x 、y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若3x=5y ,则x 、y 成反比例。 6、( )把10克的盐放入90克的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9。 7、( )甲数比乙数多20%,乙数就比甲数少20%。 8、(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9、(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比正数小。 10、(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脱式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上海六年级数学期末考卷附答案完整版

上海六年级数学期末考 卷附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上 海六年级数学期末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本卷中, 如没有特别说明,所涉及的与整除有关的概念都是指在正整数范围内,所涉及的圆周率π取.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3题,每空2分,满分34分) 1.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_____. 2.100以内能同时被3和7整除的最大奇数是____________. 3.计算:________735 8=-; ________127 11582=+; ________652.1=?; ________9 8 6=÷. 4. 用“<”号连接:25%、与3 1 是 . 5. 求比值:∶24=_________;75g ∶0.5kg =____________. 6. 若15:7y :x =,那么=+)y x (:x . 7. 若女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8 3 ,则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 %. 8. 某外贸公司去年产值为280万元,今年的产值估计为315万元,那么这两年的增长率是 . 9. 某商场举行新年促销活动,将原价为2500元的手机打八五折销售,则该手机 现在的售价是 元. 10. 掷一枚骰子,朝上的点数是素数的可能性的大小是 . 11. 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__厘米. 12. 圆环的外圆半径为6厘米,内圆半径为4厘米,则圆环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13. 已知三个数分别为1、2、3,请你再写出一个数,使这四个数能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是 (写出所有可能). 二、 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 考 ……… 生 ……… 答 ……… 题 ……… 不 ……… 得 ……… 超 ……… 过 ……… 密 ……… 封 ………线 ………………

上海市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复习资料

第二学期六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如果用银行卡往银行存入10000元记作10000+,那么5000-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写出一个比1-大的负有理数________. 3.1 4 - 的相反数是___. 4.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据预测参观人数将达到70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7000万: . 5.计算:=--58_____. 6. 计算:5 1 524? ÷-=____________. 7.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2 1 2个单位长度的点中,表示整数的点共有_____个. 8.如果a 与1互为相反数,则|2|a +等于= . 9 这两天中,第_______天的温差较小. 10.已知4444443 44444421Λ) 2(2010)2()2()2()2()2(--?-??-?-?-个共有的计算结果,若要求用以2为底的幂的形式表 示,则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11.设某数为x ,用不等式表示“某数的5倍减去3的差是一个非负数:____________. 12.已知5=x ,3=y ,则=-y x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3.2010的相反数是 ( ) (A )2010; (B )2010-; (C ) 20101; (D )2010 1 -. 14.在算式3(3--□5)中的“□”所在位置,填入下列哪种运算符号之后,所计算出来的结果最大 ( ) (A )+; (B )- ; (C )?; (D )÷. 15.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甲先出发3小时后,乙从后面追赶,那么当乙追上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乙比甲多走了3小时; (B )乙走的路程比甲多; (C )甲、乙所用的时间相等; (D )甲、乙所走的路程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