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算法的早熟收敛
- 格式:pdf
- 大小:387.60 KB
- 文档页数:5
遗传算法理论及其应用发展摘要:首先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然后讨论了近年来从遗传算子、控制参数等方面对遗传算法的发展,并对遗传算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讨论; 最后评述了遗传算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关键词:遗传算法; 遗传算子; 控制参数; 组合优化遗传算法[1] (Genetic Algorithms,简称GA )是由美国Michigan 大学的Holland教授于1975年首先提出的。
它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的群体遗传学说和魏茨曼的物种选择学说; 其基本思想是模拟自然界遗传机制和生物进化论而形成的一种过程搜索最优解的算法。
从公开发表的论文看, 我国首先开始研究应用遗传算法的有赵改善和华中理工大学的师汉民等人。
遗传算法最早应用于一维地震波形反演中, 其特点是处理的对象是参数的编码集而不是问题参数本身, 搜索过程既不受优化函数联系性的约束, 也不要求优化函数可导, 具有较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算法的基本思想简单, 运行方式和实现步骤规范, 具有全局并行搜索、简单通用、鲁棒性强等优点, 但其局部搜索能力差, 容易出现早熟现象。
自1985年起, 国际遗传算法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在欧洲, 从1990年开始每隔一年也举办一次类似的会议。
1993年, 国际上第一本以遗传算法和进化计算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期刊5 Evolutionary Com putation6 (进化计算) 在MIT 创刊; 1994年, 在美国奥兰多召开的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 Intelligence ( IEEE全球计算智能大会)上, 进化计算与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一起统称为计算智能; 1997年, 5 IEEE Transaction s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6创刊。
这些刊物及时全面地报道了近年来遗传算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遗传算法的优缺点遗传算法的优缺点遗传算法属于进化算法(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的一种,它通过模仿自然界的选择与遗传的机理来寻找最优解. 遗传算法有三个基本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
数值方法求解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是迭代运算。
一般的迭代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的陷阱而出现"死循环"现象,使迭代无法进行。
遗传算法很好地克服了这个缺点,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
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低等生物一直发展到高等生物,可以说是一个绝妙的优化过程。
这是自然环境选择的结果。
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现象,总结出进化过程包括复制、杂交、变异、竞争和选择。
一些学者从生物遗传、进化的过程得到启发,提出了遗传算法(GA)。
算法中称遗传的生物体为个体(individual),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用适应值(fitness)表示。
适应值取决于个体的染色体(chromosome),在算法中染色体常用一串数字表示,数字串中的一位对应一个基因(gene)。
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一个群体(population)。
对所有个体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生成新的群体,称为新一代(newgeneration)。
遗传算法计算程序的流程可以表示如下[3]:第一步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将变量(特征)转换为染色体(数字串,串长为m)。
通常用二进制编码。
(2)选择合适的参数,包括群体大小(个体数M)、交叉概率PC 和变异概率Pm。
(3)确定适应值函数f(x)。
f(x)应为正值。
第二步形成一个初始群体(含M个个体)。
在边坡滑裂面搜索问题中,取已分析的可能滑裂面组作为初始群体。
第三步对每一染色体(串)计算其适应值fi,同时计算群体的总适应值。
第四步选择计算每一串的选择概率Pi=fi-F及累计概率。
选择一般通过模拟旋转滚花轮(roulette,其上按Pi大小分成大小不等的扇形区)的算法进行。
旋转M次即可选出M个串来。
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步骤是:产生[0,1]间随机数r,若rq1,则第一串v1入选,否则选v2,使满足qi-1rqi(2≤i≤m)。
简述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交叉和变异等遗传学机制,在解空间中进行搜索和优化。
它具有鲁棒性强、全局搜索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机器学习、机器人学、物流运输等。
本文将简述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选择操作、交叉操作和变异操作等方面。
一、编码方式编码方式是遗传算法中的重要环节,它将问题的解空间映射到遗传空间,为后续的遗传操作提供基础。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二进制编码、十进制编码和实数编码等。
二进制编码是将问题的解表示为一串二进制数,具有简单易实现等优点;十进制编码则是将解表示为一个实数,适用于连续型问题;实数编码则是将解表示为一个实数数组,适用于多参数优化问题。
二、适应度函数适应度函数是衡量种群中每个个体适应度的指标,用于指导算法的搜索方向。
适应度函数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通常与问题的目标函数相关。
适应度函数应该尽量简单、明确,能够反映个体的优劣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问题的特性来设计合适的适应度函数,以保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选择操作选择操作是根据适应度函数的值来选择个体,实现自然选择的过程。
常见的选择方法有轮盘赌选择、锦标赛选择和秩选择等。
轮盘赌选择是根据每个个体的适应度比例来选择个体,个体适应度越高,被选中的概率越大;锦标赛选择则是从种群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个体,适应度最高的个体被选中;秩选择则是根据个体的适应度值来排序,适应度高的个体排在前面。
选择操作是遗传算法中的重要环节,能够直接影响算法的性能和结果。
四、交叉操作交叉操作是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因交叉现象,通过两个个体的部分基因交换来产生新的个体。
常见的交叉操作有单点交叉、多点交叉和均匀交叉等。
单点交叉是在基因串中随机选取一个点进行交叉;多点交叉则是在多个点上进行交叉;均匀交叉则是将两个个体的基因串进行均匀混合,形成新的个体。
交叉操作能够产生新的解,扩大了搜索空间,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
遗传算法的应用一、什么是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概率搜索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Gnectci Algortihms) ,是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进化过程的全局随机搜索算法,由美国Mcihigna大学的Hollnad 教授于60 年代首先提出。
它将计算机科学与进化论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借助于生物进化机制与遗传学原理,根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的原则,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生物群体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的生物进化过程,使所要解决的问题从初始解逐渐逼近最优解或准最优解。
作为一种新的全局优化搜索算法,遗传算法因其简单易用,对很多优化问题能够较容易地解出令人满意的解,适用于并行分布处理等特点而得到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已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最优化领域中展现出独特魅力.二、遗传算法的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生物模拟就成为了计算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立了仿生学;进入60年代后,美国密切根大学教授Holland及其学生创造出遗传算法。
三、遗传算法的特点:遗传算法作为具有系统优化、适应和学习的高性能计算和建模方法的研究渐趋成熟。
遗传算法具有进化计算的所有特征,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1)搜索过程既不受优化函数的连续性约束,也没有优化函数导数必须存在的要求。
(2)遗传算法采用多点搜索或者说是群体搜索,具有很高的隐含并行性,因而可以提高计算速度。
(3)遗传算法是一种自适应搜索技术,其选择、交叉、变异等运算都是以一种概率方式来进行,从而增加了搜索过程的灵活性,具有较好的全局优化求解能力。
(4)遗传算法直接以目标函数值为搜索信息,对函数的性态无要求,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易扩充性。
(5)遗传算法更适合大规模复杂问题的优化。
四、遗传算法的原理和方法:(1)编码:编码是把一个问题的可行解从其解空间转换到GA 所能处理的搜索空间的转换方法。
而解码是由GA 解空间向问题空间的转换。
编码机制直接影响着算法的整体性能,也决定了种群初始化和各种遗传算子的设计等各种过程。
遗传算法的三种算子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搜索算法,广泛应用于优化、机器学习、复杂系统建模等领域。
它通过对候选解进行适应度评估,并依据遗传机制的原理,通过选择、交叉、变异等算子对群体进行进化,从而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在遗传算法中,选择、交叉和变异是三种关键的算子,下面将分别介绍。
1.选择(Selection)选择是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其目的是通过筛选出适应度优良的个体来提高种群的整体适应度。
遗传算法中常用的选择算子有轮盘赌选择、竞争选择、锦标赛选择等。
轮盘赌选择是一种决定个体选择概率的方法,其思想类似于轮盘赌,适应度较高的个体被选中的概率较大。
竞争选择要求每个个体都与其他个体进行竞争,最终仅选取胜出的个体进入下一代。
锦标赛选择则将一组个体分为若干组,每组进行比赛,胜出者进入下一代。
选择算子的主要优点是减少不良解的遗传,保留优良解的遗传,从而提高种群的适应度。
2.交叉(Crossover)在自然界中,交叉是生物遗传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在遗传算法中,交叉算子是将不同父母的染色体信息重新组合,产生新的个体。
交叉算子的应用可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避免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问题。
常用的交叉算子有单点交叉、两点交叉、均匀交叉等。
单点交叉是指在某一随机交叉点将两个染色体切割开,然后将切割点之后的部分互换得到新的染色体;两点交叉则是在两个随机交叉点之间的部分进行互换;均匀交叉则随机选择两个参与交叉点的位置,然后按不同概率将两个染色体互换,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交叉算子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父母之间的“优良基因”,产生更合适的群体,从而加速种群进化。
3.变异(Mutation)变异是一种打破种群术语的操作,通过随机变更某些基因信息,产生新的个体。
变异算子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种群的多样性,避免早熟收敛和局部最优问题。
遗传算法中常用的变异算子有位变异、改变符号位等。
位变异是指在某个随机位置上,改变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信息;改变符号位则是将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信息由正变为负,或由负变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