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9
浅析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水安全存在的问题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
按通常做法,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靠修建水库;解决空间不均主要靠跨流域调水。
而这两种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当前,我国水安全存在三大问题。
(1)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城乡之间季节之间用水矛盾十分突出。
水资源供求的地域矛盾、城乡矛盾十分突出。
加上水资源季节变化很大,大部分降雨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风期间。
另一方面,由于水资源开发、节约、保护与供水系统的分离,造成用水浪费现象却十分严重,节水工程严重滞后。
(2)洪涝灾害始终是心腹之患。
由于我国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使得东部平原地带的洪涝可能性增大。
加上防洪与排水分属两个系统、两个部门,步调难以一致,加剧了城市、城镇受涝程度。
(3)水环境恶化的势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污水排放脱离水资源统一管理,造成污水排放总量失控。
2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集聚必将进一步加快,水资源的75%将向城市集聚,对城市供、排水能力的需求也必然扩大,对水环境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水资源供求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生活、生产的用水,更多的要考虑城市生态的用水,如城市绿化用水,城市河道生态循环用水等等。
从长远分析,城乡供水矛盾、洪涝问题、水环境恶化等三大安全问题将是制约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城乡分割管理水资源体制,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包括防洪、除涝、蓄水、供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回用和地下水回灌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
更好地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乡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的关系。
1.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温州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看,人民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加上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用水需求迅速扩大,特别是城市环境生态用水增长迅速,相应的对水的需求量要达到28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超过20%。
浅析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摘要:水是一切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基础性的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得以发展、生活环境获得维持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有水。
如果没有了水,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将不复存在。
关键词:水环境;资源;社会经济;科技投入我国是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之一,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200m3,是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四分之一。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在地区上呈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就同一地区而言,降水量和径流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而且有连续枯水年和连续丰水年的特点。
这给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能够自然应用和通过相对简单的工程措施就能应用的水资源总量大打折扣。
近几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农业生产日新月异。
伴随着这些变化而来的就是水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用水总量急剧增加,水资源紧缺形势日益加剧,河水干涸、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另一方面废弃物和污水总量急剧增加。
由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地面沉降、酸雨的降临。
目前,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期,用水总量在一定时期内还要继续增长。
根据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我们必须要保护好水环境。
只有良好的水环境,才能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充足优质的水资源。
保护好水环境,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级政府的工作,而是全民族、全人类共同的任务。
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
树立全民意识,从我做起,人人有责。
保护水环境,就是保卫我们的生存环境。
水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子孙万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大家都讲究吃绿色食品、喝矿泉水、纯净水、住环境优美。
这一方面说明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了相应地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邱庄水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摘要:水资源状况的日趋严峻及水质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针对邱庄水库水资源现状,提出水库水资源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Abstract: the status quo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quality is becoming more severe for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QiuZhuang reservoi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water resources reservoir.Key words: the water resources, water quality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近年来人们十分注意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源地水环境质量问题,为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作努力。
1、水库水资源及其利用1、邱庄水库枢纽工程概况邱庄水库位于唐山市丰润区城北20km的还乡河出山口处,是还乡河流域唯一的大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5km2,总库容2.04亿m3,兴利库容0.65亿m3。
水库以防洪供水为主,是引滦入唐跨流域引水工程中的调节枢纽工程,水库地处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的中间位置,水库上接26.3Km的引滦入还工程,下连25.44 Km的引还入陡工程。
引还入陡工程是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的组成部分,总长度25.44km其中人工渠道12.2km,陡河西支天然河道输水总长度13.24km。
浅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策略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指将水文水资源管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水文水资源进行监测、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支持的工作。
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挑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来推进建设。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是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加强信息网络、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和共享网络。
要建设全面、准确、安全的数据库,包括水文水资源基础数据和相关环境数据。
要建立科学规范、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能够满足水文水资源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提升信息技术水平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要加强培训和交流,提高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具备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
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水文水资源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持。
三、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数据共享和开放,实现数据资源的互通共享。
要制定数据共享的规范和标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数据查询、下载和交换服务。
要鼓励水文水资源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开放数据,促进数据的开放共享和二次利用。
通过数据共享和开放,可以提升数据的价值和效益,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止信息泄漏和被篡改。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等。
要加强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的监控,建立安全审计和安全评估制度,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要加强信息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增强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建设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管理机制建设。
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要加强组织和协调,建立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推进和监督。
浅析珠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措施摘要:珠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受自然条件和工程条件的影响,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
近年来,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的态势,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造成了阻碍。
因此,相关部门需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价值,探索更加高效的保护技术与管理手段,促使有限的水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污染、浪费问题得到良好控制。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保护措施1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在全国七大江河中位居第二,仅次于长江。
单位面积产流量位居全国第一。
但时程分布不均,汛期(4月至9月)平均径流量占比年平均径流量高达80%。
珠江流域缺乏大型湖泊、洼地,径流调蓄能力低,平均地表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
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得到科学利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用水保障,达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并实现持续利用水资源的理想目标,进而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促进其作用发挥。
2水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流域水体污染风险大珠江流域水体水质总体情况较好,八成以上河流水质在Ⅲ类及以上。
但是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底,其中珠江三角洲等地的部分城市水源合格率较低。
部分农村地区面源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及生活污水污染水源。
随着流域中上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也进一步加重,水污染治理面临较大挑战,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严重影响流域供水安全。
2.2水资源工程建设不完善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珠江流域缺乏大型湖泊、洼地对径流的调蓄作用。
珠江干流大型水利工程还在陆续建设中,调节性能较低的中、小型工程和塘坝供水能力占比较高。
珠江干流上游天生桥一级、龙滩等工程对流域径流调节起到关键作用,但中游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施工建设期,调节能力有限。
安阳市作为河南省引漳受水区的重要城市,在引漳供水上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安阳市地下水超采严重,当地水资源已基本没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因此,在节约用水、治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优先用足漳河水等域外水资源,逐步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对促进安阳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
针对引漳入豫一直存在的分水比例低、特别是引岳入安用水严重不足等问题,应加快补齐引漳供水工程短板,用足用好漳河分水指标,全面提升引漳供配水能力。
一、漳河上游流域概况漳河属海河流域南系漳卫南运河水系,发源于山西省,上游分浊漳河、清漳河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成漳河,向东流入岳城水库,至馆陶县徐万仓村东南汇入卫河。
浊漳河分为南源、西源和北源3个分支河流,在平顺县王家庄乡流出山西省,成为河南、河北两省界河。
南源、西源、北源上分别建有漳泽、后湾、关河3座大型水库,拦蓄水总库容6.87亿m 3。
此外,还有位于山西省潞城、平顺、黎城三县市交界处浊漳河河谷中的辛安泉,该泉群涌水长度约16km ,多年平均涌水量10m 3/s 。
在枯水季节,浊漳河的河道基流,主要靠辛安泉涌水量维持。
清漳河分为东源和西源,经黎城县下清泉村流出山西省,进入河北省,在涉县合漳村与浊漳河汇合。
岳城水库是漳河上唯一的控制性大型枢纽工程,1962年开始蓄水,1970年建成。
水库总库容13亿m 3,兴利库容6.73亿m 3,为河北、河南两省共用水库,是河北省邯郸市和河南省安阳市重要的水源地。
漳河上游山西省境内建有水库总库容达13亿m 3。
河南、河北两省在漳河两岸的六大引水灌区,引水能力达210m 3/s 左右。
20世纪90年代以前,漳河上游水事纠纷多、争水矛盾比较突出。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漳河水资源,1989年6月,《国务院批转水利部〈关于漳河水量分配方案的请示〉收稿日期:2019-06-21作者简介:段付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灌区技术管理和水资源评价。
浅析河南省安阳市漳河水量分配现状及对策段付德,李孝然(河南省安阳市漳南灌区管理处,455000,安阳)摘要:当前,漳河水资源日趋紧缺,供需水矛盾较为突出。
□王婧雅收稿日期:2020-12-11作者简介:王婧雅,女,汉族,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摘要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沧州市由于严重缺水,开展了基坑降水水资源论证工作,现对项目基坑取水的合理性、取水量的计算、用水退水的合理性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坑取水;论证;建设沧州市属严重资源性缺水地区,近年开展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先后实现了引黄入冀、南水北调、水源置换、非常规水利用等,使地下水超采现象得到治理,但必须保护和利用好当地水资源。
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保证水资源管理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措施,是保证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
基坑取水水资源论证是通过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项目降水需求,分析建设项目基坑取水的可行性、取水对区域水资源、其他用户及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退水情况以及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制定水资源保护措施。
1.基坑取水水资源论证的必要性1.1基坑取水的目的获政府批准的建设项目,地面建筑物或地下建筑根据设计和规划需进行基坑开挖时,因为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需抽取浅层地下水以降低水位,一般情况下水位需降至开挖底部1m 以下。
1.2论证的必须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河北省取水许可制度管理办法》《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项目应进行水资源论证,并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证水资源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措施,是取水许可证审批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项目取、用、退水分析,明确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当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是否对周边环境和用户造成不良影响,并提出可靠性建议。
2.基坑取水水资源论证要点2.1取水合理性分析基坑中的地下水一般赋存在浅层含水层中,基坑取水是为了降低基坑地下水水位,实现项目干场作业,为施工提供条件,根据建筑物规模,参照《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施工规范》降水深度控制在基坑底面以下不小于1m 。
我国北方半干旱 半湿润地区 实施节水灌溉的几点意见
沈荣开 张蔚榛 我国水资源南北差异很大,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状况极不协调,就黄、淮、海地区而言,其耕地密度是全国平均值的2-4倍,而耕地平均水资源却为全国平均值的1/4-1/8,人均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1/3-1/7。为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使用率已接近极限。地下水超量开采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沧州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已达94.Om(1994年资料),并与衡水漏斗连成一片,水井出水量减少并造成地面沉降等环境灾害。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大量开采造成海水入侵,其范围在辽宁省达366.3km2,山东达61.9km2。一些中小河流内陆化,自1994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和河段越来越长。河流来水减少,使水质恶化,河床淤积,湖泊萎缩,土地沙化,缺水已对整个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工农业及城乡居民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长率要大于农业用水的增长率。也就是说,在未来水资源的分配中,农业用水所分得的份额将越来越少,在农业用水中,若渔、牧、副用水比重加大(这是必然的),则种植业灌溉用水就成为最紧缺的用水部门,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在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研究农业节水的实施策略和途径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当地水资源,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当地水资源是指当地的降水,由于降水而产生的地表径流、降雨入渗蓄存于地下水面以上地层中的土壤水及渗入深层而形成的地下水。根据田园教授提出的农田用水量的概念,即除城镇工副业用水以外的农业区平均到单位面积上的用水量(以mm/a计),它包括:耕地作物的蒸发蒸腾量(ET),非耕地蒸发量(E)和人畜用水量。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黄淮海平原的山东、河北、河南等18个地区的调查资料分析,农业用水量的大概数量为:黄河以北地区复种指数为1.5-1.7,土地利用系数(或耕地率,即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约为2/3,农业用水量为550-650mm/a;黄河以南地区,复种指数为1.7-1.9,耕地率约2/3农业用水量为650-750mm/a。在作物年产量达到6000-6750kg/hm2水平时,年缺水量约为50~lOOmm。上述估算说明,在降雨量和地下水侧向补给量之和达到农业用水量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如充分利用当地降雨、地表径流和降雨补给的地下水,可以满足作物用水要求,不必自外区引水。北京市水科所在大兴县南各庄和礼贤乡纯井灌区的多年观测试验资料表明,当降雨量为600mm时,地下水可以达到采补平衡,作物年产量可达6300-7800kg/hm2。在降雨量不足以满足农业用水量的地区,年缺水量仅有50-lOOmm,按耕地率2/3计算,仅需自外区引水750-1500m3/hm2。据陕西泾惠渠井渠结合灌区1984、1990年资料,在平均利用地下水毛灌溉定额2025m3/hm2的情况下,获得了7950kg/hm2的产量,在耕地率为2/3时,缺水量约为135mm/a。 根据实验资料分析,宁夏、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年用水量旱作区约为500mm,水稻区约600-650mm,年降雨量按150-200mm计算,旱作区年缺水量300~350mm,水稻区缺水450mm。在耕地率为2/3的情况下,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需自外区引水的毛灌溉定额旱作区为4500-5250m3/hm2,水稻区为6750m3/hm2。 应当指出,上述缺水量的分析,是按常规灌水方法推算出来的一个粗略的数字,采用节水措施后,需自外区引起的水量可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它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当地降雨或灌水补给的地下水的基础上,亦即在各地采取井灌或井渠结合(地表水和地下水结合)灌溉的条件下得出的。我国北方地区,70%-80%的年降雨量集中在雨季,为了保证存蓄多余的雨水,应利用当地各种条件,如沟、渠、坑、塘、洼地,尽可能地将降雨存蓄引洪回补地下水。 开发利用地下水,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蒸发消耗,腾空地下库容,可以增加降雨的入渗量,同时还可起到除涝防洪,防止土壤盐碱化的作用。只要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开采和科学的调控,水资源就可以处于良性循环状况,保证可持续的利用。 我国北方平原有大面积地下咸水地区,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也应把地下微咸水和咸水资考虑在内。华北地区总面积为13.81万km2,咸水分布面积为8.39万km2(其中浅层有淡水的面积为1.28万km2)占总面积的60.7%,扣除有浅层淡水的面积,纯咸水区也占51.5%。经估算,华北平原浅层咸水区天然补给量每年达74.99亿m3。以黑龙港地区为例,厚度大于20m浅层淡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占地区浅层地下水补给总量的34.25%(见表1),而厚度为10~20m的淡水层和矿化度小于5g/L的微咸水或半咸水含水层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为18.2亿m3/a,占地区补给总量的65%。由于这部分咸水资源几乎没有开发利用(不到10%),意味着这部分地下水补给量属无效水资源。开发利用这部分劣质水一方面降低了地下水位,腾空地下库容,同时通过降雨或灌溉水的入渗补给,使地下水储存量得以补偿和恢复。如果开采后咸水含水层所得到的灌水补给量(降雨和矿化度低的灌溉水补给)超过开采量,则补充的多余淡水将把咸水驱替到深层并排出区外,咸水将逐步淡化,因此,咸水的利用过程也是咸水的改造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该区所能获得的补给量成为有效的水资源。
表1 黑龙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类型
浅层地下水类型 多年平均年补给量 (亿m3/a) 占浅层地下水补给总量的比例(%)
开采量
(亿m3/a)
据国内外试验研究,作物可以吸取水分和养分的土壤溶液浓度极限值为15~20g/L,小麦返青时不超过10z/L,拔节后不超过20g/L,这是理论上的极限值。实际上,灌水时土壤含水率可达到田间持水率,但随着土壤水分的消耗,当土壤含水率达到控制下限(约为田间持水率的55%—60%)时,土壤溶液浓度已可能超过上述的允许极限。根据国内试验结果,一般灌溉水的浓度应不超过5~6g/L。河北王瞳等地实验表明,只要灌溉定额(如小
淡水(厚度>20m) 11.23 34.25 17.17 淡水(厚度10-20m) 7.40 22.57 1.10 微咸水(2-3g/L) 6.63 20.22 未统计 微一半咸水(3-5g/L) 4.17 21.71 未统计 咸水(>5g/L) 3.36 10.25
合 计 32.79 100.00
麦浇两水共90-120mm)合适及灌溉措施得当,多年用2—5e/L的微一半咸水灌溉,不但未造成减产和土壤盐化,反而有时较用淡水灌溉增产。河北水科所在南皮县乌马营进行咸水灌溉和咸淡水轮灌、混灌小麦、玉米两茬作物,10年平均产量分别达到6960kg/hm2和8355kg/hm2。必须指出,咸水灌溉必须有适当的排水条件(结合灌溉进行垂直排水或水平排水),以保证根层土壤溶液浓度不超过作物的生理极限。
二、按流域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在河流流域范围内,不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分布和开采条件都是上游优于下游,靠近河流的地区优于远离河流的地区。河流的上游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而水量则比较充足。上游地区往往有良好的地下含水层,单井出水量大,水质相对较好,而下游含水层土壤颗粒较细,单井出水量小,且水质较差,有的地下水矿化度高,不宜用于灌溉。由于上游及靠近河流地区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且地面水的水价远低于开采地下水,往往大量引用。例如,黄河流域宁夏、内蒙古的一些灌区,利用地下水井灌结合渠灌的面积很小,由于历史上长期无节制的引用河水,平均毛灌溉定额达12000-15000m3/hm2,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使得不同程度的盐渍土地面积达70%以上。河南省个别灌区有些年份的毛灌溉定额高达22500~33000m3/hm2,由于上、中游灌区引水过多,致使黄河下游断流现象不断加剧。国务院对黄河流域虽有明确的分水方案(以多年平均值为依据),但各年的来水及各地的需水情况不同,对不同季节不同年份,如何调配水量缺乏具体规定。干旱年份供需矛盾突出,各省用水必须按流域对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流域的不同部位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渠灌与井灌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流域的上中游,地表水、地下水的开采条件均较优越,应将原有的渠灌区改建为渠井结合灌区,将节约下来的地表水供流域下游缺水地区使用。中下游原有靠近河流地下水补给条件较好的渠灌区,亦应改造成渠井结合灌区。在水量调配上,枯水期应多采地下水,少引地表水,丰水期应尽量多引蓄河水进行灌溉或利用沟、渠系统回灌补给地下水。 要做到地表水、地下水统一管理,应建立健全的流域和灌区管理机构,赋予这些机构足够的权力。除此之外,必须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建立相应的水价政策,把水推向市场。在地表水水价远低于开采地下水的费用时,只要有地表水可用农民决不会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只有提高地表水水价才能真正做到统一管理。在“两水统管、统价”方面,新疆的一些灌区已创造了成功的经验。 为了控制深层承压水的超采,必须加强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动态的监测;为了保证承压水资源不致于过度恶化,必须采取经济手段,如收取高于替代资源的水费,必要时用立法手段限制开采。 为了推广节水灌溉,应采取差额收费办法,在灌溉用水量小于正常农业用水亏水量时按基本水价收取正常水费,超过额定用水标准时,其超出部分加倍收费,超出规定定额越多,所加的倍数越大,以此来抑制水资源的无效消耗。为了鼓励农民在汛期引蓄河水,此时水费的收费标准应显著低于枯水期。 将原有上中游和靠近河流的利用地表水灌溉的渠灌区改造为渠井结合灌区,节省下来的地表水在全流域统一调配,需要新建相当数量的机井,水费也将有所提高。为使这一改造过程顺利实施,国家对这些地区必须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三、挖掘作物节水潜力,实行节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