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部一次大雾过程分析与预报
- 格式:pdf
- 大小:335.57 KB
- 文档页数:5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6)近50年浙江省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贾安琪1,姚佳骏2,李美琳1,马晓云11.绍兴市气象局,浙江绍兴 312000;2.嵊州市气象局,浙江嵊州 312400摘要 基于浙江省64个气象站日降水数据,对近50年浙江暴雨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末期为暴雨雨量较大的2个时段,浙江暴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以6月最多。
大暴雨集中在6—9月,8月最多。
特大暴雨集中在7—10月,9月最多。
在1971—1995年,暴雨雨量存在明显的12年主周期,1995年后有较弱的21年副周期,而在整个50年尺度上存在5年短周期。
研究暴雨空间分布发现,4—6月暴雨雨量大值区在西南地区、8—9月暴雨雨量大值区在东南地区。
从暴雨日数上看,8—10月暴雨与大暴雨日数均呈“东多西少”分布。
并探讨了暴雨天气下农作物的预防及应对措施,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 暴雨;时空特征;农业中图分类号:P426.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06–0073-03洪涝灾害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暴雨天气一直是气象工作者的研究重点[1]。
浙江紧邻东海海域,是我国最大内河长江的出口之处,季风气候明显,气候资源丰富,同时气象灾害也频发[2]。
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双重天气系统影响,热带气旋(台风)、暴雨、高温、干旱、雷电、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3]。
研究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保障浙江人民安全、服务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是我国经济大省,粮食及多种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于全国前列,因此,对浙江省暴雨天气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能为农作物增收、减少农业损失、科学高效防灾减灾等提供助力。
1 资料与方法1.1 暴雨的定义浙江省将24 h降水量≤50 mm的降水定义为暴雨[4]。
同时又根据降水量的大小将暴雨细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各量级的标准分别为暴雨(50.0~99.9 mm)、大暴雨(100.0~249.9 mm)、特大暴雨(≥250.0 mm)。
April202!No-8 Total No-4742021年4月第8期总第47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内蒙古大雾夭气模型及预报着眼点袁国波1,李晓坤2(1.包头市气象局,内蒙古包头014030*.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摘 要:利用相关资料对内蒙古大雾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内蒙古大雾的高空天气系统可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4种类型,但以前两种类型占主导地位;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大雾以宽平槽型居多,而发生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大雾则以宽平脊型为主,指出大雾是弱天气 过程,大雾天气预报应主要围绕逆温层、弱锋区、低空暖平流、稳定层结、地面微风(静风)、地面弱气压场等进行分析&关键词:大雾;天气模型;预报着眼点中图分类号:P426. 4;P457. 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6921(2021)08—0073—02当近地层大气中水汽含量比较充足且饱和度比较高时,若环境温度相对偏低,则水汽就会因冷却 而产生凝结,液态水滴或冰晶漂浮弥漫在空气中,从 而形成雾°在气象上,当雾造成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 时称之为大雾°大雾使能见度显著降低,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特别是对交通安全有着严重影 响°另外,由于大雾通常发生在静稳天气条件下,不 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大雾天气中常常会伴随有 霾的出现,从而形成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形成大雾的天气学条件及大雾预报指标是天气 预报业务的一项重要课题°陈东辉等%&指出区域性 大雾出现时高空天气形势有纬向气流型、低槽型、高压脊型3种类型°魏葳等⑵把大雾的地面天气形势 划分为弱高压型、入海高压后部型、冷锋前暖区型、地面倒槽型4种类型°周祥华等%&的研究表明,高 空平直纬向环流、低层弱偏南偏东气流、地面均压场 是形成大雾的有利环流条件;稳定的大气层结、近地 层高湿和较弱的风场提供有利于大雾形成的气象要 素°周梅等⑷认为边界层逆温层或等温层对雾的形 成和持续具有重要作用°顾润源等⑸对内蒙古大雾的气候特征、影响系统和物理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笔者参考以上研究成果,对近二十年来出现在内蒙古的大雾天气个例进行分析,建立大雾天气模 型,总结出大雾预报着眼点,以期对大雾的研究和预 报起到一定参考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文中所使用的大雾数据来自内蒙古自治区116 个国家级气象站2000年〜2019年的实时观测资 料,天气图数据来自MICAPS 系统°1. 2 定义标准若某个气象站观测到水平能见度410km 的 雾,即视为该气象站当天出现了大雾;在同一次天气 过程中,若出现大雾的气象站数目89个,则记为一 个大雾个例根据上述标准,共整理出大雾个例11 2个°.3 研究方法大雾天气模型的建立主要是根据形成大雾时的500 hPa 天气系统归纳出来的,同时要考虑高、低空系统和地面气压场的配合情况 对每一个大雾个例的高空天气系统和地面气压场进行分析,然后再进 行归类 分析时所用天气图采用大雾出现前最近一个时次的探空数据,即凡是大雾开始出现的时间在 8时〜20时的,—律分析08时的天气图;凡是大雾 开始出现的时间在20时〜8时的,一律分析20时 的天气图’通过对上述11 2个大雾个例的分析,把 形成内蒙古大雾的天气系统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等4种类型°大雾的预报着眼点主要从形成大雾的天气条件 和大雾的天气特征两个方面进行凝练°对每一个大雾个例的环流形势、地面系统、大气层结、温度平流、 近地层湿度、风力、逆温层特性、大雾发生的时间、区 域等要素进行分析, 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形成预报 着眼点2 大雾天气模型2. 1 宽平槽型高层(500 hPa ) :90E 〜1 30E 、40N50N 范围内存 在一个宽广的低槽°低槽纬向跨度很大、经向跨度 较小,呈现出“又宽又平”的形态,没有明显的冷中心 与之配合,温度平流很弱,内蒙古大部地区位于宽平 槽底部°低层(850hPa ):低槽比500hPa 更为宽平,内蒙 古大部地区位于槽前的 WSW 气流中地面:内蒙古大部地区位于鞍形场中,气压均匀,风力微弱°这种类型的大雾在个例中的占比最高,为43” 7 % (49/ 11 2)可影响内蒙古大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 地区°这一类型的典型个例是发生在20 1 5年1 2月 8日20时〜9日1 1时的大雾天气过程°在这次过 程中,内蒙古高空受宽平槽控制,地面位于鞍形场的 “鞍”之中,气压分布均匀,各测站风力微弱,内蒙古、 陕西、山西、东北三省都出现了大雾天气°收稿日期!02 1 — 0 1 — 07作者简介:袁国波(1 962 — ),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工作&・73・总第47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2宽平脊型高层(500hPa):雾区处于弱高压脊控制之下°高压脊呈现出“又宽又平”的形态,没有明显的暖中心与之配合,温度平流很弱°低层:(850hPa)雾区受弱高脊影响°高压脊比500hPa更为宽平,等高线稀疏°有暖平流向雾区输送°地面:雾区处于均压区°雾区位于地面低压前部边缘,雾区内各测站气压差别不大,较为均匀,呈现出弱气压场的特征°地面微风,空中有云系覆盖°这种类型的大雾在个例中的占比为33.9%(38/112),可影响内蒙古大部地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这一类型的典型个例是2011年8月5日02〜11时发生在内蒙古东部的大雾天气过程°在这次过程中,内蒙古中东部及东北三省高空受宽平脊控制,地面位于低压前部,大雾主要出现在内蒙古东部及黑龙江北部°2.3西北气流型高层(500hPa):雾区受西北气流影响°东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两槽一脊形势,脊线位于80N 附近,呈NW$SE走向,内蒙古大部地区位于脊前西北气流影响之下°低层(850hPa):雾区受宽平脊影响°内蒙古大部地区位于脊前西北气流之中,高脊呈现,又宽又平”的状态°地面:雾区受变性高压影响°内蒙古大部地区(东北部除外)受高压系统控制,但高压处于减弱变性过程之中,范围宽广,等压线稀疏°这种类型的大雾在个例中的占比较小,约为17.0%(19/112)#主要影响内蒙古中部地区°这一类型的典型个例是2015年12月8日20时〜9日11时发生在内蒙古中部的大雾天气过程°在这次过程中,内蒙古中部高空受西北气流控制,地面为变性高压,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都出现了大雾°2.4平直西风型高层(500hPa):内蒙古大部受平直西风气流影响°贝加尔湖附近存在跨度超过40个经度的大横槽或纬向型低涡,横槽(或低涡)底部的平直西风气流控制内蒙古大部地区°低层(850hPa):内蒙古大部受平直西风影响°环流形势与高空一致,有弱的暖平流向雾区输送°地面:纬向低压带°内蒙古位于高压底部的低压带中°低压带中存在多个低压中心°从形态上看,低压带犹如横向伸展的倒槽°雾区内是微弱的西南风'这种类型的大雾在个例中的占比最小,仅为5.3%(6/112)°这一类型的典型个例是2016年11月17日20时〜18日11时发生在内蒙古中东部的大雾天气过程°在这次过程中,内蒙古大部高空受西风气流控制,地面为纬向低压带,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出现了大雾°3预报着眼点3.1根据形成大雾的天气条件进行分析大雾是弱天气过程,主要围绕逆温层、弱锋区、低空暖平流、稳定层结、地面微风(静风)、地面弱气压场等进行分析3.1.1高空500hPa形势分析:关注环流的纬向特征(宽平槽、宽平脊)、弱锋区、弱温度平流等’3.1.2低空850hPa(700hPa)形势分析:关注暖平流区(有利于形成逆温层)、T$Td44C的湿区等°3. 1.3地面形势分析:关注范围宽广的均匀低压区或鞍形场、微风(静风)区、晴朗少云区等°注意上风方已经出现大雾的地方是否有平流到本地的可能性3. 1.4数值模式分析:相对湿度(或比湿、水汽通量散度)分析(关注高湿区)、垂直速度分析(关注零速度(弱速度)区)’3.1.5T$LNP图上的稳定层结3.2根据大雾的天气特征进行分析①大雾天气常常出现在降水之后°②冬半年出现大雾的概率比夏半年多1倍°③内蒙古深居大陆,地势高耸,处于西风带的上风方,出现的大雾天气主要是辐射雾,所以应特别注意降水过后晴空辐射且存在逆温层情况下出现大雾的可能性°④从一天之中来看,最容易出现大雾的时间段是02:00〜11:00°⑤西部大雾的环流背景可以是宽平槽,也可以是宽平脊,但以宽平槽为主;东部大雾的环流背景以宽平脊为主°4结束语①形成内蒙古大雾的天气系统可分为宽平槽、宽平脊、西北气流和平直西风等4种类型,但这4种类型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实际上,高空环流的纬向性和地面弱气压场是各类型大雾天气具有的共同特征°②从形成大雾的天气条件来看,高空天气图上的宽平槽和宽平脊、低空的高湿区和暖平流区、地面的均压场是预报大雾天气的重要着眼点’③从大雾的天气特征来看,降水之后出现大雾的可能性较大,在冬半年尤其如此°④T$LNP图上的稳定层结合逆温层在大雾过程中具有指示意义大雾的形成不需要很厚的湿层,但低层(尤其是近地面层)的相对湿度必须很高,这在T$LNP图上层结曲线和露点曲线之间表现为明显的“喇叭口”形状°[参考文献%「1"陈东辉,尚子,宁贵财,等.环渤海地区雾天气分型及预报方法气象$017,43(1):46〜55.魏葳,付敏,陈晓伟,等-马鞍山大雾气候特征分析与预报方法中国农学通报,2016,(35):171〜177”周祥华,倪长健,谭贵蓉-四川盆地南部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特征及成因分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018,(3):9〜12.「4"周梅,许洪泽,方婉珍.浙江中部一次大雾过程分析与预报!".气象科技$011$9(2):197〜201.!"顾润源,孙永刚,韩经纬,等.內蒙古自治区天气预报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012:548〜559.・74・。
最近40年中国雾日数和霾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孙彧;马振峰;牛涛;付如友;胡俊峰【摘要】Using observed fog and haze data from 567 stations during1971–2010 in China, 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and the seasonal and decadal variations of fog days and haze days were demonstrated. A 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fog days in China according to clim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og days were distributed mainly over the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 the Sichuan Basin, the border between Hunan and Guizhou, the Shandong coastal area, and southern Yunnan. Haze days were concentrated over North China, Hena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2) Seasonal variations appeared:The numbers of fog days and haze days in autumn and winter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spring and summer. (3) Fog days and haze days in China exhibit obvious decadal variations. There are more fog days from the 1970s to the 1990s, and fewer from the 1990s to 2010. The yearly variation trend of haze days was ascending rapidly from 2001. (4) The entire area of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10 parts. The north China, Sichuan, Chongqing,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as are major fog regions.% 根据1971~2010年567个中国地面观测站点的雾日数和霾日数资料,分析了我国雾日数和霾日数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利用REOF(旋转经验函数正交)分解对雾日数进行气候区划。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月和7月,木瓜坪的月平均气温较马井低,主要原因是木瓜坪的()A. 纬度较高B. 纬度较低C. 海拔较高D. 海拔较低【答案】 C【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木瓜坪与马井接近,木瓜坪的海拔为3302米,马井的海拔在600米左右,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与马井相比,木瓜坪的气温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在解答时需结合这几个因素对号入座。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A. 农业生产B. 交通C. 人们生活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A. B. C. D.(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A. B. C. D.【答案】(1)C(2)B(3)B【解析】【分析】(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东海近海海雾日变化特征及生成的水文气象条件分析马静;于芸;魏立新【摘要】Using the hydrographical a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of five stations in the East China Sea, the relationship of sea fog forming with the air-se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wind speed and direction is analyzed. The weather conditions under which sea fog probably happens in the area are also discussed by using statistics method.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or all stations except of Nanji, the frequency of fog occurs is higher in the morning than that in the afternoon and evening. Since the range of air-wat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wider than the conditions of advection fog forming, the East China Sea may be affected by other type of fog, such as radiation fog. Moreover, the daily variations of sea fog between the region surrounded by islands and the area in open water, the region close to mainland and the one far away to mainland, both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统计分析了东海沿海5个海洋站点的水文气象历史数据,对该区域雾生的日变化特征及海雾维持的气象条件包括气-水温差、风向风速等做出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除南麂站外各站点上午有雾的情况最多,下午次之,夜间有雾的情况偏少.出雾时气-水温差的阈值大于平流雾形成所要求的气-水温差范围,说明东海沿岸也受非平流雾的影响.另外,多岛区域与开阔水域相比,近岸岛与远离大陆的岛屿相比,雾的日变化规律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2(029)006【总页数】8页(P58-65)【关键词】东海海雾;日变化特征;气象条件【作者】马静;于芸;魏立新【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国家海洋局东海预报中心,上海200081;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21 引言大雾是一种局地性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现象[1],发生在沿海的海雾往往会严重阻碍海上作业、航运和渔业生产,并屡屡导致海难。
一、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11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北部出现明显降水,旱情缓解;月平均气温,全国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高或接近常年,其中东北部分地区偏高显著。
总的来看,全国大部地区光热水条件适宜,天气气候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但华南中部和南部地区月内降水持续偏少,干旱维持或发展。
另外,局地出现的暴雨、冰雹、雪灾及中东部地区出现的大雾天气,给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造成一定影响。
1.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月降水量,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东部及广西东北部、辽宁中东部等地在50毫米以上,其中湖南西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有100~2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200毫米。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下,其中华北中北部、西北大部、西南西部及广东东南部、内蒙古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见图1)。
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大部、黄淮东北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西南东部、西北西部以及内蒙古东南部、广西东北部、西藏中部等地偏多3成至3倍,其中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西部、辽宁中西部、内蒙古东南部、新疆西部、西藏中部等地偏多3倍以上;华北中北部、华南中部和南部及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南疆、西藏西部、云南大部等地一般偏少3~8成,其中广东东南部、海南大部、南疆等地偏少8成以上。
(见图2)。
2. 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图1. 2004年11月全国降水量图(毫米)图2. 2004年11月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图(%)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西藏中部、四川西部等地偏低1~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其中东部地区及新疆大部偏高1~3℃,黑龙江大部和吉林东部地区偏高达3~6℃(见图3),这两省的月区域平均气温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3.全国大部地区月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月日照时数,除西南地区东部不足100小时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普遍在100小时以上,其中华北北部、西北大部、西南西部等地一般有200~250小时。
2020年1月浙江地理选考主观题特训2020年1月选考主观题特训一、综合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
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内最后汇入呼伦湖,是呼伦湖水重要来源。
克鲁伦河在大草原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 多个圆圈。
沿岸牧草丰富,自古为重要农牧业地带。
材料二: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湖,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大湖,湖水量大。
旧时呼伦湖北与黑龙江上游河段(海拉尔河)相通。
湖泊水位涨落周期较长,约以十年左右为一个涨落周期,当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成为排水湖,呼伦湖表现为淡水湖,当湖水量持续减少,水位不断下降,只吞不吐,甚至会变为微咸水湖,故湖泊有微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周期性相互转化现象。
材料三:呼伦湖流域示意图及蛇曲景观图。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
(2)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呼伦湖周期性呈现微咸水湖和淡水湖的自然原因。
(3)指出目前呼伦贝尔草原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 / 58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桌山是南非的平顶山,可俯瞰开普敦市,耸立于开普半岛北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山脉之一,拥有2.6亿年的历史。
山上地貌千姿百态,怪石林立,山顶平展似一个巨大的桌面,平面长1500多米,宽200多米。
据学者实地考察发现,桌山上层为水平砂岩,下层多为花岗岩,山脚下发现海底生物的化石。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山顶终年云雾缭绕,虽水源不足但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
(1)根据材料,推断桌山的形成过程。
(2)从大气环流和地形的角度,分析桌山山顶终年云雾缭绕的原因。
2020年1月浙江地理选考主观题特训(3)分析山顶植被大多低矮、叶质坚硬的原因。
(4)据统计世界各地游客多选择夏季去桌山旅游观景。
请分析其原因。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圣诞岛位于印度洋东部,为火山岛,属于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
圣诞岛海岸线长80公里,沿岸大多为悬崖峭壁,仅有13处浅滩,最大的一处名为飞鱼湾,是岛内唯一港口和人口主要聚居地。
青岛大雾的特征与预报
梁卫芳;侯忠新
【期刊名称】《山东气象》
【年(卷),期】2001(021)002
【摘要】根据青岛市1996~1998年4~7月雷达和天气资料的分析,对86个大雾样本的地面和高空资料统计分析表明:青岛大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有持续的偏南风和适宜的风速提供了水汽,而青岛上空大气稳定层结为水汽和尘埃的聚集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此提出青岛大雾的三个预报指标,并对其进行历史资料的回代检验和预报试验.
【总页数】2页(P12-12,17)
【作者】梁卫芳;侯忠新
【作者单位】青岛市气象局,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市气象局,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4;P457
【相关文献】
1.浙江中西部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及潜势预报方法 [J], 毛程燕;龚理卿;陈江锋;王健疆;李浩文
2.修水县大雾天气特征及预报指标误差分析 [J], 周山华;庄晓宵
3.荆门市大雾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 [J], 王露;侯曌;朱浪;王佳丽;李康丽;王培
4.贵州高速公路大雾分布特征及预报指标探讨 [J], 吉廷艳; 彭芳; 廖波; 夏晓玲; 秦
杰
5.黄山市大雾的气候特征及预报 [J], 岳如画; 孙蓓蓓; 石文静; 沈绪扬; 崔新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雾是怎样形成的太平洋表层海流分布示意图我国沿海每到春暖花开,由冷转暖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迷迷濛濛毛毛细雨的天气,能见度显著降低,甚至相距几米也难见踪影,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海雾。
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常呈乳白色。
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和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在低空积聚这样两个不同物理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凝结时必须有一个凝聚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是水滴(或冰晶)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水汽在大气中要达到凝结,必需要有充足的水汽。
虽然广阔的海洋上日夜蒸发着大量水汽,但那里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凝结的现象。
这是因为大气一旦达到饱和,蒸发就会立即停止,空气中水汽不再增加也就很难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使水汽发生凝结。
只有当水面温度比气温高出很多时,暖水面才有可能不断蒸发水汽,源源不断地扩散到冷空气层内,使其保持过饱和状态,凝结过程才能不断进行,出现蒸腾似的雾,这就是所谓的平流蒸汽雾。
另一种凝结方式,就是依赖降低水汽的温度,从而达到过饱和水汽的出现。
当暖湿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它把热量传给冷海面而降低了自身的温度,这时饱和水汽量随温度降低呈现出过饱和状态,就会发生凝结。
这种凝结现象在海雾发生区是常见的,通常称之为平流冷却雾。
我国海区出现的海雾,主要是这种平流冷却雾,在世界众多著名海雾区出现的海雾,也大都是平流冷却雾造成的。
这种因降温使水汽量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的海雾还有多种。
如高纬度冰雪覆盖的海面,由于冰雪面上的辐射冷却(特别是夜里),常能形成冰面辐射雾;此外,岛屿地形的斜升作用,常将从海面吹来的温暖空气在岛屿迎风面上抬升,便有可能因上升降温促进凝成为地形雾。
海雾因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分成4种类型。
大西洋表层海流分布式意图水汽的凝结是产生海雾的一个重要条件,凝结的水汽如何保持在低空层中而不下落,这是形成海雾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11月14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2015-11-14 来源:中国天气网
北方部分地区有雾霾天气
南方又将有一轮强降水过程
一、重要天气
1、北方部分地区有雾霾天气
预计,14日14时至15日14时,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东部、山东西部、山西中部、辽宁中部、安徽中部、江苏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重度霾。
此外,14日夜间到15日上午,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南部、辽宁中部、华北东部、黄淮中东部、江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
2. 南方又将有一轮强降水过程
15日夜里起,华南、江南等地自西向东又将有一轮强降水过程,其中,广西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等地将有大雨或暴雨,局地大暴雨。
二、未来24小时具体预报
今天14时至20时,新疆北部和沿天山一带、青海中东部、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黑龙江中西部、甘肃东南部、陕西西南部、四川东部、重庆南部、贵州大部、广西西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北部、浙江南部、福建东北部、台湾等地有小雨或阵雨。
今天14时至明天14时,新疆北部和沿天山一带、青海中东部、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藏东南部、黑龙江中部、吉林东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西部、江南西部、华南西部、云南南部、浙闽沿海地区、台湾等地有小
到中雨或阵雨。
2018-04-28浦东机场低云天气预报与服务分析丛菁成【摘要】2018-04-28T20:30-23:30,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发生了一次低云天气过程。
低云天气过程中云高维持在90m以下,最低不足60m。
浦东机场于04-28T22:35-23:44启动CATII运行程序。
此过程预报难度较高,低云生消突然,变化较快,能见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对本场航班起降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此天气过程进行复盘分析。
【期刊名称】《科技与创新》【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浦东机场;低云天气;水汽;CAT Ⅱ运行程序【作者】丛菁成【作者单位】[1]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上海2003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321.213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位于上海东部,濒临东海,属于典型的沿海机场。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当地面至低空存在均压场控制,气压梯度不明显,或存在弱的辐合场[1],且拥有充足的水汽和适宜的风向时极易产生低云天气[2]。
浦东机场航班量日益增长,航班运行对于天气的变化较为敏感,低云天气过程对航班和飞行容易产生重大影响。
本文从天气发生的实况出发回顾天气过程,结合预报思路和天气分析,对此次的服务保障过程进行总结。
2018-04-28,从 20:00(北京时间,下同)—20:30短短半个小时,浦东机场的云量云高从NSC(对飞行无重要影响的云,此处可以理解为1 500 m高度以下无云)瞬间达到了FEW002(少云,云高60 m),机场主导能见度也降低至4 000 m。
随后低云量进一步增多,云高曾一度低于60 m,机场主导能见度也随之进一步下降至1 200 m。
浦东机场管制员于04-28T20:44宣布开始进入机场二类运行程序准备阶段,22:35二类运行程序正式启动,23:44二类运行程序结束。
此次低云天气过程,值班预报员在上午的三方天气会商中就提出夜间需要关注浦东低云低能见度天气,时刻密切关注着位于机场风向上游的海面上能见度,并以此作为预报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
105中国航班气象与环境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CHINA FLIGHTS浦东机场一次极端复杂天气过程分析吴波 卫晓东|中国民用航空华东空中交通管理局摘要:利用机场雷达和自动观测资料,结合NCEP 再分析资料以及MICAPS 等气象资料,对2019年04月22日浦东机场出现的一次低云雷雨大雾交替出现的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初步探讨极端天气出现的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结果表明低云发生时上海地区近地面相对湿度长时间维持在97.5%,雷雨时垂直速度达到-0.25P/s。
总结对管制用户的服务经验,为未来极端天气的航空气象服务提供经验总结。
关键词:浦东机场;极端天气;低涡切变;气象服务;预报经验1 引言古有谚语曰“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春季冷暖空气势均力敌,西南暖湿气流日渐活跃,北方冷空气频繁快速东移南下,二者互有进退,共同上演着一场场阴晴雨雾的天气“短剧”。
低云雷雨和大雾天气作为这一幕幕天气短剧的主角,是影响航空安全的主要危险天气,因此能否提前做好春季复杂天气的准确预报,成为航空气象人员做好气象服务的关键。
低云和大雾是在稳定层结下发生的天气现象,不稳定层结是雷雨的主要触发机制,三种复杂天气在同一天发生,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称之为极端天气事件,数值预报技术特别是中尺度数值预报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极端天气的预报能力仍然非常有限,数值模式一方面无法确定极端事件发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无法确定预报落区和时间等具体信息,机场天气预报要求定时定点,这对极端天气的预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以2019年04月22-23日浦东机场发生的一次低云雷雨和大雾交替发生的天气过程为例,首先回顾了天气过程,通过天气形势分析总结环流背景,通过物理量初步诊断分析,定量研究天气系统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气象服务,探讨极端天气下预报服务经验,为浦东机场极端复杂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第47卷第5期2021年5月Vol.47No.5May2021气象METEOROLOGICAL MONTHLY胡艺,董全,2021.2021年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气象,47(5):638-644.Hu Y,Dong Q,2021.Analysis of the February 2021atmosphere circulation and weather"#.Meteor Mon,47(5):638-644(in Chinese).2021年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胡艺董全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提要:2021年2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偶极型分布,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弱,北半球中高纬西风带呈四波型,以纬向环流为主,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强但范围较小。
2月,我国冷空气强度较弱且影响范围小,全国平均气温为12I,较常年同期偏高2JI,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出现了极端高温事件,有618个国家气象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2月历史同期极值。
月内,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6mm,较常年同期偏多95%。
另外,2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出现持续大雾天气,月底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过程。
关键词:大气环流,冷空气,雨雪天气过程,极端高温中图分类号:P448,P458文献标志码:A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21.05.012 Analysis of the February2021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WeatherHU Yi DONG Quan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re,Beijing100081Abstract: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e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February2021are as follows. There were two polar vortex center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they were weaker than normal.The gener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over mid-high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howed a four-wave pattern,and the circulation was of zonal type.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stronger than nor-malbutitsimpactrangewassma l.Coldairprocessesinthismonthwereweakwithsma l influencescope in China.The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was1.2°C,higher than normal by2.9°C,which is the highest in thesameperiodsince1961.Anextremehightemperatureeventoccurredbecausethedailymaximumtem-peraturesat618nationalmeteorologicalstationsnationwideexceededthehistoricalextremevaluesinthe same period in records.In February,the monthly mean precipitation was19.6mm,9.5%higher than normal$Inaddition,inthe middle of February,sustained heavy fog weather appeared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partofChina,andasand-dusteventoccurredacrossNorthChinaattheendofFebruary$Key words:atmospheric circulation,cold air,rain and snow weather process,extreme high temperature最高,2月18—21日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有618弓|言个国家气象站突破2月历史同期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