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内容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内容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内容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内容

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和内容

对未来中考预测时,需要考虑以下2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二是过去中考试题中展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点。虽然过往的考试大纲和说明还不能作为2019年中考命题的依据,但在某种程度上,过往的大纲和说明是会对今后中考命题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因此,在对20 19年中考试题预测时,需要参考以往的考试说明和大纲上的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此外,近几年中考试题自身呈现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内容,表达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命题基本原那么。因此,关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特点,有助于掌握未来中考试题发展趋势。以下分析仅供考生和老师参考!

【一】命题内容及趋势:

〔1〕从数量角度反映变化规律的函数类题型:

〔2〕以直角坐标系为载体的几何类题型:

〔3〕以〝几何变换〞为主体的几何类题型:

〔4〕以〝存在型探索性问题〞为主体的综合探究题:

〔5〕以〝动点问题〞为主的综合探究题: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义:

〔1〕在复习中要更多关注〝几何变换〞,强化对图形变换的理解。

加强对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多种变换的研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拔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让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复习中应多引导学生运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图形,要多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要特别重视〝函数图像变换型〞问题教学的研究。

通过开展〝函数图像变化〞的专题教学,树立函数图像间相互转换的思维,尽量减少学生对函数〝数形〞认知的欠缺,比如,平时渗透抛物线的轴对称、旋转等知识点。当某个函数图像经过变换出现多个函数图像时,要引导学生从图形间的相互联系中寻找切入点,排除识图的干扰,对图像

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横向挖掘和纵向突破,将〝有效探索〞进行到底。此类试题考查的思路是从知识转向能力,从传统应用转向信息构建,这就提醒我们课堂上重要的不是讲解,而是点拨、引导、提升,一定要从重视知识积累转向问题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4〕突出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的考查。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也势必会成为考查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载体,这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以及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知识之间横纵向的联系,也包括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很化归与转换思想。而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的具体表现,具有模式化和可操作性,常用的基本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归纳法和割补法。

〔5〕将核心知识点〝组合〞作为实践综合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本质。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多个知识点进行〝组合〞与〝串接〞自己编一些有针对性的、适合本班学生来练习的综合题,或者精选一些比较成功的试题,有目的的将它们进行剪裁、组合与改编,特别是专题复习阶段,更要能静心、精心、精选,以题为载体,以题论法。

〝狭路相逢勇者胜〞,目标引导行动,行动决定命运。中考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别无选择。我们要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坚定的毅志,高超的技能,全身心地奋战中考,我们全体教师要以最优秀的课堂教学、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最无私的投入、最真挚的情感与我们全体学生同舟共济!最后,预祝孩子们腾着蛇年这股瑞气,顺势而上,中考旗开得胜!

2019安徽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规律探索题

2019安徽中考数学 规律探索题 专题训练 类型一 数式规律探索 1.观察下列等式,按照等式排列的规律填空: ① 121 1222=--, ② 221 2322=--, ③ 32 1 3422=--, … (1)根据上述规律,请写出第4个等式; (2)写出第n 个等式(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并证明等式成立. 解:(1)由题中等式的变化规律可得,第4个等式为 421 4522=--; (2)第n 个等式是 n n n =--+2 1 )1(22. 证明:∵左边=21)1(22--+n n =21 1222--++n n n =n ,右边=n , ∴第n 个等式是 n n n =--+2 1 )1(22成立. 2.观察下列等式: 第一个等式:2 212 21 2112213?-?=??= a ; 第二个等式:3 232231 2212324?-?=??=a ; 第三个等式:4 343241 2312435?- ?=??=a ; 第四个等式:5 454251 2412546?- ?=??=a ; … 按上述规律,回答以下问题: (1)猜想并写出第n 个等式;

(2)证明你写出的等式的正确性. 解:(1)根据上述规律可得,第n 个等式:1 12)1(1 -212)1(2++?+?=?++=n n n n n n n n n a ; (2)证明:∵右边=12)1(1-21+?+?n n n n =12)1(-1)2(+?++n n n n n =1 2 )1(2 +?++n n n n =左边, ∴等式成立. 类型二 图形规律探索 3.如图,用正三角形、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即从第二个图案开始,每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都比上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多4个. 第3题图 (1)求第四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 (2)求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解:(1)∵第一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6=2+4×1; 第二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0=2+2×4; 第三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4=2+3×4; … ∴第四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8=2+4×4; (2)由(1)可得,第n 个图案中正三角形的个数为4n +2. 4.如图,是由m ×m (m 为奇数)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我们把图中所有的x ,y 相加得到的多项式称为“正方形多项式”.

2018中考数学专题复习44《探索规律题》(无答案)

开放探索题:探索规律 一、列式探索型 【例1】如上图所示,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图,则第n 个图形中需用黑色瓷砖_______________块 导:第一个图案有12=3×4=(1+2)×4, 第二个图案有 16=4×4=(2+2)×4, 第三个图案有 20=5×4=(3+2)×4, 第n个图案有(n+2)×4=4n+8。 【例2】上图是棱长为a的小正方体,图2、图3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摆放而成.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摆放,由上而下分别叫第一层、第二层、…、第n层,第n层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s.则s= . 导:至上而下第一层为1, 第二层为1+2, 第三层为1+2+3 第n层为1+2+3+……+n=n(n+1)/2. 【练1】某体育馆用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木块镶嵌地面,第1次铺2块,如图1;第2次把第1次铺 的完全围起来,如图2;第3次把第2次铺的完全围起来,如图3;…依此方法,第n次铺完后, 用字母n表示第n次镶嵌所使用的木块块数为 . (n为正整数) 二、模仿探索型 析:根据图形得到一列数2、10、18、26…,第2个数=2+(2-1)×8,第3个数=2+(3-1)×8, 第 4个数=2+(4-1)×8, 第n个数=2+(n-1)×8=8n-6. 【练2】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 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 数为( ) 析:第1个五角星个数为2=2 ×12 第2个五角星个数为8=2 ×22 第3个五角星个数为18=2×32 第n个五角星个数为2×n2.,选择D. 二、模仿探索型 图 1 图 2 图 3

2018-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1)规律探索问题(含答案)

第二篇专题能力突破 专题一规律探索问题 一、选择题 1.(原创题)观察下列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个图形中的“★”有( ) A.57个B.60个C.63个D.85个 解析第1个图形有3个“★”,第2个图形有6=2×3个“★”,第3个图形有9=3×3个“★”,第4个图形有12=4×3个“★”,…,第20个图形有20×3=60个.故选B. 答案 B 2.(原创题)如图,在一个三角点阵中,从上向下数有无数多行,其中各行点数依次为2,4,6,…,2n,…,请你探究出前n行的点数和所满足的规律.若前n行点数和为930,则n=( ) A.29 B.30 C.31 D.32 解析前n行的点数和可以表示成2+4+6+…+2n=2(1+2+3+…+n)= 2×n(n+1) 2 =n(n+1),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n(n+1)=930,可以求出n

=30.故选B. 答案 B 3.(原创题)符号“f ”表示一种运算,它对一些数的运算结果如下: (1)f (1)=2,f (2)=4,f (3)=6,…;(2)f ? ????12=2,f ? ????13=3,f ? ?? ??14=4,…利用以上规律计算:f (2 014)-f ? ?? ??12 014等于 ( ) A .2 013 B .2 014 C.12 013 D.12 014 解析 根据题意,得f (2 014)-f ? ?? ??12 014=2 014×2-2 014=2 014.故选B. 答案 B 4.(原创题)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一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6个图形中共有点的个数是 ( ) A .38 B .46 C .61 D .64 解析 第1个图形中共有4个点, 第2个图形中共有10个点,比第1个图形中多了6个点; 第3个图形中共有19个点,比第2个图形中多了9个点;…,按此规律可知, 第4个图形比第3个图形中多12个点,所以第4个图形中共有12+19=31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民族九年制学校王磊 一、试题概况 、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标》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按要求设置,数与代数为 ??( ?分左右),图形与几何为 ??( ?分左右),统计与概率为 ??( ?分左右);易、中、难按 ????的题序定位及分配分值。 、试题结构: ~ ?题为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题为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 ?~ ?题为解答题,分值为 ?分,总题量为 ?道题目,总分值为 ??分。各种题型的题量、分数、结构合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试题的主要特点 ( )全面考查“四基”,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有较好的教学导向性。 ( )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①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② 注重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 试卷设计时,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题的难度略有变化,考查学生在新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 )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 ①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②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考查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从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紧扣课程内容,考查数学素养,体现学科特点 试题对学生的“四基?、“四能”与“核心概念”的考查得到较好的体现。 ( )、题目立足于课标要求,全面考查“四基” 紧扣《课标》要求及教材,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部分试题由教材中的题目改编而成。例如:第 、 、 、 、 、 ?、 ?、 ?、 ?、 ?、 ?等题都是由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习题改编而成。有些题也是学生见过的题目的合理改造而来。 ( )、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试题关注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的形成。 (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和可以理解的。另外注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借此考查学生正确地获取信息,并通过背景、数据及动手绘制图形来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试题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北京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强化图形变换

2019 北京中考数学命题趋势强化图形变换理解对未来中考预测时,需要考虑以下2 个主要因素:一个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二是过去中考试题中展现出来的相对安定的特点。虽然过往的考试大纲和说明还不能作为2019 年中考命题的依据,但在某种程度上,过往的大纲和说明是会对今后中考命题具有一定影响作用。因此,在对2019 年中考试题预测时,需要参考以往的考试说明和大纲上的内容和要求上的变化。此外,近几年中考试题自身呈现的相对安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内容,体现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命题基本原则。因此,关注近年来的中考试题特点,有助于掌握未来中考试题发展趋势。以下分析仅供考生和老师参考! 一、命题内容及趋势: (1)从数量角度反映变化规律的函数类题型: (2)以直角坐标系为载体的几何类题型: (3)以“几何变换”为主体的几何类题型: (4)以“存在型探索性问题”为主体的综合探究题: (5)以“动点问题”为主的综合探究题: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义: (1)在复习中要更多关注“几何变换”,强化对图形变换的理解。加强对图形的旋转、平移、对称多种变换的研究,对例外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拔高,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让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复习中应多引导学生运用“运动的观点”来分析图形,要多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审题、获取信息,养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要特别重视“函数图像变换型”问题教学的研究。 通过开展“函数图像变化”的专题教学,树立函数图像间相互转换的思维,尽量减少学生对函数“数形”认知的欠缺,比如,平时渗透抛物线的轴对称、旋转等知识

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中考数学命题的研究 李月娟朱智慧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考数学命题对数学教学和对人才的培养的影响,分析中考数学命题的现状、存在的弊端以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考数学命题义务教育 前言 初中毕业数学学业考试(以下简称为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目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数学学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的结果既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中考数学命题对初中数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从近几年的中考数学命题来看,越来越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知识的迁移、应用等等,但是中考数学命题还存在很多弊端,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凸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出解决策略,使中考命题越来越科学,能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发展状况。 一、中考数学命题的研究现状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的学生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在这些特有的背景下,中考意义将更加深远,责任将更重大,由于中考的命题直接影响数学教学,如何改进中考数学命题,使之能公正、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二、中考数学命题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中考的变革可以促进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全面进行改革。 1、改变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它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去响,教师受教育目的、评价的影响,更多地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容量,而课程改革使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 过去教师主要教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等结果性内容,而《课程标准》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4、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伴随着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入,新的课程改革的出台,形成了一些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规律探索(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规律探索 一.选择题 1. (2018·湖北随州·3 分)我们将如图所示的两种排列形式的点的个数分别称作“三角形数”(如 1,3, 6,10…)和“正方形数”(如 1,4,9,16…),在小于 200 的数中,设最大的“三角形数”为 m ,最大的 “正方形数”为 n ,则 m +n 的值为( ) A .33 B .301 C .386 D .571 2.(2018?山东烟台市?3 分)如图所示,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的玫瑰花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成的,按此规律摆 下去,第 n 个图形中有 120 朵玫瑰花,则 n 的值为( ) 3.(2018?山东济宁市?3 分)如图,小正方形是按一定规律摆放的,下面四个选项中的图片, 适合填补图 中空白处的是( ) A . B . B. C . D . 4. (2018 湖南张家界 3.00 分)观察下列算式: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 =256…, 则 2+22+23+24+25+…+21018 的末位数字是( ) A .8 B .6 C .4 D .0 二、填空题 1. (2018·湖北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3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1OA 1,△P 2A 1A 2, △P 3A 2A 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顶点P (13, 3),P 2,P 3,…均在直线 y =﹣13 x+4 上.设△P 1OA 1,△P 2A 1A 2,△P 3A 2A 3,…的面积分别为 S 1,S 2,S 3,…,依据图形所反映的规律,S 2018

中考数学专题 规律探索题

1 规律探索 类型一 数式规律 1.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可理解为:设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折断一半,其长为12尺,第二天再折断一半,其长为1 4尺,…,第n 天折断一半后 得到的木棍长应为________尺. 12n 2. 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________. 第2题图 41【解析】由图形可知,第n 行最后一个数为1+2+3+…+n = n (n +1) 2 ,∴第8行最后一个数为 8×9 2 =36=6,则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36+5 =41. 3. 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式子:

2 第一个式子:4×12-12 ① 第二个式子:4×22-32 ② 第三个式子:4×32-52 ③ … 根据上述规律,则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______. 8075 【解析】∵4×12-12=3①,4×22-32=7②,4×32-52=11③,…,4n 2-(2n -1)2=4n -1,∴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4×2019-1=8075. 4. 将数1个1,2个12,3个13,…,n 个1 n (n 为正整数)顺次排成一列: 1,12,12,13,13,13,…,1n ,1n ,…,记a 1=1,a 2=12,a 3=1 2,…,S 1 =a 1,S 2=a 1+a 2,S 3=a 1+a 2+a 3,…,S n =a 1+a 2+…+a n ,则S 2019=________. 63364 【解析】根据题意,将该数列分组,1个1的和为1,2个12的和为1,3个1 3的和为1,…;∵1+2+3+…+63=2016个数,则第 2019个数为64个164的第3个数,则此数列中,S 2019=1×63+3× 1 64=633 64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33 探索规律问题

专题33 探索规律问题 ? 【2015 年题组】 1.(2015 绵阳)将一些相同的“○”按如图所示的规律依次摆放,观察每个“龟图”中的“○”的个数,若第n个“龟图”中有245个“○”,则n=()

A.14B.15C.16D.17 2

答案】C . 考点:1.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2.综合题. 2.( 2015 十堰)如图,分别用火柴棍连续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公共边只用一根火柴 棍.如果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6 根火柴棍,并且正三角形的个数比正六边形 【答案】D . 【解析】 试 题分析:设连续搭建 三角形 x 个,连 续搭建正六边形 y 个 .由题意得 , 2x +1+ 5y +1 = 2016 ,解得: x -y = 6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3.( 2015 荆州)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 9, 11,13,15,17),(19,21,23,25,27,29,31), …,现有等式 Am =(i ,j )表示正奇 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 7=(2,3),则A 2015=( ) A .( 31,50) B .( 32,47) C .( 33,46) D .( 34,42) 答案】B . 解析】 试题分析:2015是第20125+1=1008个数,设2015在第n 组,则1+3+5+7+…+(2n ﹣1)≥1008, 即 (1+ 2n -1)n 1008,解得: n 1008 ,当 n =31 时,1+3+5+7+…+61=961 ;当 n =32 时,1+3+5+7+…+63=1024;故第 1008 个数在第 32 组,第 1024 个数为:2×1024﹣1=2047, 2015 -1923 第 32 组的第一个数为:2×962﹣1=1923,则2015 是( 2015 -1923 +1)=47 个数.故A 2015= x = 292 x y ==229826.故选D .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教学提纲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转)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广东省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05年、2006年、2007年广东省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5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解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二类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三类每小题9分共27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广东省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第一类解答题5道题中,每年必考的内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在每年的解答题二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每年的解答题三,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这三大题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

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 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内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内容。07年在几何题方面有所侧重,全卷占了61分,在二次函数方面有所减少,只是在第22题第(2)小题运用二次函数知识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但明年中考是否一样,有待商讨。并且考试内容与考查方式的结合新颖。如07年省题第21题把圆的切线及其性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学生对“滚铁环”游戏并不陌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考查并不放在对概念、性质的记忆上而是对概念、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上,通过现实生活来体验数学的妙趣。 2.从学习能力上看,着重考查学生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数学能力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主要表现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初中数学中最常见的思想方法有:分类、化归、数形结合、猜想与归纳等。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几乎是历年中考试卷考查的重点,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分类讨论思想:当面临的问题不宜用统一方法处理时,就得把问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进行讨论,再把结论汇总,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分类讨论的思维方法。

广东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

省中考数学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转) 中考是初中教学的指挥棒,研究、分析中考试题对平时组织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省近三年的中考数学试题,把握中考命题的方向和脉搏,对落实新课程标准,有效地组织初三数学课的教学和复习,同样也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中考试题的题量、题型和分值 2005年、2006年、2007年省数学中考试题的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都保持不变,选择题都是5小题,每小题3分;填空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解答题分为三类:第一类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第二类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三类每小题9分共27分。 二、中考试题知识点的覆盖面 分析近三年来省的中考试题,对照每年的《中考说明》,试题按照《中考说明》的要求,都注意了重要知识点的考查。如在每年的第一类解答题5道题中,每年必考的容实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求值、解不等式组、解方程或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或根与系数的关系、基本作图等。在每年的解答题二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直角三角形、求函数解析式、平面图形的简单论证和计算等是考查的重点。每年的解答题三,是中考稳中求变的突破口,命题组在这三大题中,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总体来说,还是有可以捕捉的规律,如圆与三角形、圆与四边形中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几何与方程、函数的结合题,几何图形中的一些条件给定、探求结果的开放型题等都是近三年来保留的压轴题。 三、试题特点 (一) 准确把握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考查。 1.从知识点上看,在命题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起伏;从容上看,几何题中的面积、弧长、侧面积或圆中线段、角度计算或者与代数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的联系等,二次函数综合题还是压轴题的首选容。07年在几何题方面有所侧重,全卷占了61分,在二次函数方面有所减少,只是在第22题第(2)小题运用二次函数知识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但明年中考是否

最新广东中考数学专题训练规律探索

规律探索 类型一 数式规律 1.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可理解为:设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折断一半,其 长为12尺,第二天再折断一半,其长为14尺,…,第n 天折断一半后得到的木棍长应为________尺. 1 2n 2. 如图,是按一定规律排成的三角形数阵,按图中数阵的排列规律,第9行从左至右第5个数是________. 第2题图 41【解析】由图形可知,第n 行最后一个数为1+2+3+…+n =n (n +1)2 ,∴第8行最后一个数为8×92=36=6,则第9行从 左至右第5个数是36+5=41. 3. 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式子: 第一个式子:4×12-12 ①

第二个式子:4×22-32 ② 第三个式子:4×32-52 ③ … 根据上述规律,则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______. 8075 【解析】∵4×12-12=3①,4×22-32=7②,4×32-52=11③,…,4n 2-(2n -1)2=4n -1,∴第2019个式子的值是4×2019-1=8075. 4. 将数1个1,2个12,3个13,…,n 个1n (n 为正整数)顺次排成一列: 1,12,12,13,13,13,…,1n ,1n ,…,记a 1=1,a 2=12,a 3=12,…,S 1=a 1,S 2=a 1+a 2,S 3=a 1+a 2+a 3,…,S n =a 1+a 2+…+a n ,则S 2019=________. 63364 【解析】根据题意,将该数列分组,1个1的和为1,2个12的 和为1,3个13的和为1,…;∵1+2+3+…+63=2016个数,则第 2019个数为64个164的第3个数,则此数列中,S 2019=1×63+3×164= 63364. 类型二 图形规律 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 变换成△OA 1B 1,第二次将△OA 1B 1变换成△OA 2B 2,第三次将△OA 2B 2变换成△OA 3B 3,…,

中考数学探索规律训练专题.doc

中考数学《探索规律题》复习训练专题 1?如上图1所示,用同样规格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 图, 则第n 个图形中需用黑色瓷砖 _____________________ 块 [1] 【2】 2?图2是棱长为日的小正方体,图2、图3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摆放而成.按照这 样的方法继续摆放,由上而下分别叫第一层、第二层、…、第门层,第〃层的小 正方体的个数为s ?则s 二 ______________ ? 3?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①1 = 11②1 + 3 = 2]③1 + 3 + 5 = 32;……通过猜想写岀与第n 个点阵和对应的等式 _______________ 4?观察下列顺序排列的等式:9XO+1 = 1, 9X1 + 2=11, 9X2 + 3 = 21, 9X3 + 4 = 31, 9X4 + 5=41,…:第n 个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 5. (2016 滨州)12.求 1+2+2'+2'+???+2叩的值,可令 S=l+2+22+23+-+22012,则 2S=2+22+23+24+-+22013,因此 2S - S=22013 - 1 .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 1+5+52+53+-+52012 的值为( ) A. 52012 一 1 B. 52013 - 1 C. 5勿 3 - 1 D. 5如 2 _ i 4 4 6.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创刖沿/轴 \y 正方向连续翻转2 006次,点P 依次落在点 咒,A ,…,4)06的位置, 则鬥006的横坐标%2012 = (n) 2J (I) ⑵ ⑶ 厂3丿

2018年中考数学考前必背公式,定理汇总

2 2018 年中考数学考前必记公式与结论 图形面积周长公式 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除以 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C ⊥BD , D 则 S ABCD = 1 2 ? AC ? BD (例如:菱形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直高乘积的一半 A C 过△ABC 的 三个顶点分 别作出与水 平线垂直的 B A 铅垂高 h C 三条直线, 外侧两条直 线之间的距 离叫△ABC 的“水平 宽”(a),中间 的这条直线 在△ABC 内 部线段的长 度叫△ABC 的“铅垂高 (h )”.可得 出: ?ABC = 1 ah S 3. 扇 形 弧 长、圆柱、 圆锥侧面展 开图相关公 式 扇形面积与 弧长公式 O l = n π R 180A B B

水平宽 a

360 侧 = π rR A B S = n π R 2 1 = lR 360 2 圆柱侧面展开图是矩形 r h h h S 侧 h S = 2π r h 侧 r 2π r 2π r 圆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R S 2π r 侧 h 2 + r 2 = R 2 R 360 = r n R h 2π r R r S = 侧 S n π R 2 4.*边长为 a 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 3 4 a 2 相似三角形常见结论 1.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同线三等角必有相似,再有一组对应边等必有全等 3.双垂直基本图形、基本结论 C 21 D 在 Rt 三角形 ABC 中,∠ACB =90°,CD ⊥AB 则∠1=∠A ,∠2=∠B 看见相等的角一定要想到三角函数值相等

2019-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精选精练:探索规律型问题

2019-2020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精选精练:探索规律型问题 一、选择题 1、(安徽芜湖一模)如图,将边长为 cm 的正方形ABCD 沿直线l 向右 翻动(不滑动),当正方形连续翻动8次后,正方形的中心O 经过的路线长是( )cm . A .8 B .8 C .3π D .4π 答案:D 2、(江苏扬州弘扬中学二模)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数学家们研究发现,弹拨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取决于弦的长度,绷得一样紧的几根弦,如果长度的比能够表示成整数的比,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和谐.例如,三根弦长度之比是15:12:10,把它们绷得一样紧,用同样的力弹拨,它们将分别发出很调和的乐声do 、mi 、so ,研究15、12、10这三个数的倒数发现: 12 1 101151121-=-.我们称15、12、10这三个数为一组调和数.现有一组调和数:x ,5,3(x >5),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5 3、(湖州市中考模拟试卷8)如图,一只青蛙在圆周上标有数字的五个点上跳,若它停在奇数点上,则下次沿顺时针方向跳两个点;若停在偶数点上,则下次沿逆时针方向跳一个点.若青蛙从5这点开始跳,则经过2012次后它停在哪个数对应的点上 ( ) A .1 B .2 C .3 D .5 答案:D 4、(湖州市中考模拟试卷10)如图,已知121=A A ,ο9021=∠A OA ,ο 3021=∠OA A ,以斜 边2OA 为直角边作直角三角形,使得ο 3032=∠OA A ,依次以前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直角 边一直作含o 30角的直角三角形,则20112010OA A Rt ?的最小边长为( )

2020中考数学规律探索专题复习(含解析)

规律探索 一.选择题 1.(2019?湖北省鄂州市?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A2、A3…A n在x轴上,B1、B2、B3… B n在直线y=x上,若A1(1,0),且△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从左到右的小三角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S3…S n.则S n可表示为() A.22n B.22n﹣1C.22n﹣2D.22n﹣3 【分析】直线y=x与x轴的成角∠B1OA1=30°,可得∠OB2A2=30°,…,∠OB n A n=30°,∠OB1A2=90°,…,∠OB n A n+1=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1B1=1,B2A2=OA2=2,B3A3=4,…, B n A n=2n﹣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1B2=,B2B3=2,…,B n B n+1=2n,再由面积公式即可求 解; 【解答】解:∵△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 ∴A1B1∥A2B2∥A3B3∥…∥A n B n,B1A2∥B2A3∥B3A4∥…∥B n A n+1,△A1B1A2、△A2B2A3…△A n B n A n+1都是等边三角形, ∵直线y=x与x轴的成角∠B1OA1=30°,∠OA1B1=120°, ∴∠OB1A1=30°, ∴OA1=A1B1, ∵A1(1,0), ∴A1B1=1, 同理∠OB2A2=30°,…,∠OB n A n=30°, ∴B2A2=OA2=2,B3A3=4,…,B n A n=2n﹣1, 易得∠OB1A2=90°,…,∠OB n A n+1=90°, ∴B1B2=,B2B3=2,…,B n B n+1=2n, ∴S1=×1×=,S2=×2×2=2,…,S n=×2n﹣1×2n=;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等边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够判断阴影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求出每边长是解题的关键. 2.(2019?四川省达州市?3分)a是不为1的有理数,我们把称为a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为 =﹣1,﹣1的差倒数=,已知a1=5,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规律探索题

中考复习专题:规律探索题 类型一 数式规律探索 1. 古希腊数学家把1,3,6,10,15,21,…,叫作三角形数,其中1是第1个三角形数,3是第2个三角形数,6是第3个三角形数,…,依此类推,第100个三角形数是________. 2. 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 则2017在第________行. 3. 请观察下列等式的规律:11×3=12(1-13),13×5=12(13-15),15×7=12(15-17 ),17×9=12(17-19),…则11×3+13×5+15×7+…+199×100 =________. 4. 观察下列各式的规律: (x -1)(x +1)=x 2-1 (x -1)(x 2+x +1)=x 3-1 (x -1)(x 3+x 2+x +1)=x 4-1 … 可得到(x -1)(x 7+x 6+x 5+x 4+x 3+x 2+x +1)=________; 一般地(x -1)(x n +x n -1+…+x 2+x +1)=________. 类型二 图形个数规律探索

5. 刘莎同学用火柴棒依图规律摆六边形图案,用10086根火柴棒摆出的图案应是第________个. 第5题图 6. 如图,观察各图中小圆点的摆放规律,并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摆放下去,则第10个图形中小圆点的个数为________. 第6题图 7. 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菱形按照一定规律所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3个菱形,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7个菱形,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13个菱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⑨个图形中菱形的个数为________个. 第7题图 8. 如图,自左至右,第1个图由1个正六边形、6个正方形和6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2个图由2个正六边形、11个正方形和10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3个图由3个正六边形、16个正方形和1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按照此规律,第n个图中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之和为________. 第8题图

2012年中考数学分类解析(159套63专题)专题56_探索规律型问题(数字类)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159套63专题) 专题56:探索规律型问题(数字类) 一、选择题 1. (2012江苏扬州3分)大于1的正整数m 的三次幂可“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如23 =3+5,33 =7+9+11,43 =13+15+17+19,…若m 3 分裂后,其中有一个奇数是2013,则m 的值是【 】 A .43 B .44 C .45 D .46 【答案】C 。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分析规律,然后找出2013所在的奇数的范围,即可得解: ∵23 =3+5,33 =7+9+11,43 =13+15+17+19, … ∴m 3分裂后的第一个数是m(m -1)+1,共有m 个奇数。 ∵45×(45-1)+1=1981,46×(46-1)+1=2071, ∴第2013个奇数是底数为45的数的立方分裂后的一个奇数, ∴m=45。故选C 。 2. (2012江苏盐城3分)已知整数1234,,,,a a a a ???满足下列条件: 10a =,21|1|a a =-+,32|2|a a =-+, 43|3|a a =-+,…,依次类推,则2012a 的值为【 】 A .1005- B .1006- C .1007- D .2012- 【答案】B 。 【考点】分类归纳(数字的变化类) 【分析】根据条件求出前几个数的值,寻找规律,分n 是奇数和偶数讨论:: ∵10a =, 21|1|=1a a =-+-, 32|2||12|=1a a =-+=--+-,43|3|=|13|=2a a =-+--+-, 54|4|=|24|=2a a =-+--+-,65|5|=|25|=3a a =-+--+-, 76|6|=|36|=3a a =-+--+-,87|7|=|37|=4a a =-+--+-,

如何把握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如何把握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中考数学考试中,通览全卷、并作了简单题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绪基本趋于稳定,大 脑趋于亢奋,此后七八十分钟内就是最佳状态的发挥或收获丰硕果实的黄金季节了。实践 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得分。 1、分情况讨论思想就是当一个问题用统一的方法不能继续做下去的时候,需要对所 研究的问题分成若干个情况分别进行研究的思想方法。 2、数形结合思想是说数的问题可以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通过对 数的研究来思考。 3、化归思想是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进行等价转换,把生疏的题目转化成熟 悉的题目,通过特殊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规律,并能进行适当的变式变形。 4、函数与方程思想就是对于有些数学问题要学会用变量和函数来思考,学会转化未 知与已知的关系。 5、数学建模思想是说在具体的问题分析中,尽量通过观察,抽象出主要的参量、参 数与有关的定律、原理间建立起的某种关系。这样,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就转化为简化明 了的一个数学模型。 综上,初三学生可利用寒假时间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梳理、总结,逐个认识它们的本 质特征、思维程序和操作程序。有针对性地通过典型题目进行训练,能够真正适应中考命题。 数学满分技巧:三先三后 先易、后难 容易、很难 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当进行第二遍解答时通 览并顺手解答算第一遍,就无需拘泥于从前到后的顺序,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跳过啃不动 的题目,从易到难。 先高、后低 高分、低分 这里主要是指在考试的后半段时要特别注重时间效益,如两道题都会做,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以使时间不足时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钟,也应对那些拿不下来的题目就高 分题“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时间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2017年全国各地市中考数学规律探索归纳探究题汇总(附答案)

2017年各地市中考规律探索归纳探究题汇总 1.在一列数:a 1,a 2,a 3,…,a n 中,a 1=3,a 2=7,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前两个数之积的个位数字,则这一列数中的第2017个数是( ) A. 1 B. 3 C. 7 D. 9 【来源】2017年中考真题精品解析 数学(江苏扬州卷)精编word 版(解析版) 【答案】B 【解析】依题意得:a 1=3,a 2=7,a 3=1,a 4=7,a 5=7,a 6=9,a 7=3,a 8=7,…… 周期为6, 2017÷6=336…1,所以a 2017=a 1=3,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变化类的规律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先求出一些位置的数字,然后根据所求得的数字发现规律. 2.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m 的值为 ( ) A. 180 B. 182 C. 184 D. 186 【来源】四川省自贡市初2017届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 【答案】C 【解析】我们把正方形中的小方格的第一竖列和第二数列的小方格分别一次分别规定第一、二、三、四格.根据前面正方形方格数据排列可以看出第一,二,三格是连续奇数,且第一、三格数据的和等于等于第二、四格数据的积;所以111315m +=?,解得: 184m =. 故应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字的变化规律.首先应找出各个正方形中的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探寻规律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善用联想来解决问题. 3.3.下列图像都是由相同大小的星星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一共有4颗星星,第②个图形中一共有11颗星星,第③个图形中一共有21颗星星,.....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⑨个图形中星星的颗数为( ) A. 116 B. 144 C. 145 D. 150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B 卷)数学(带解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4=1×2+2,11=2×3+2+3 21=3×4+2+3+4 第4个图形为:4×5+2+3+4+5,∴第⑨个图形中的颗数为: 9×10+2+3+4+5+6+7+8+9+10=144.

2019-2020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试卷及答案解析:探索规律专题

探索规律专题练习卷 1.观察下列一组数:32,1,710,917,11 26,…,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这组数的第n 个数是________. (n 为正整数) 2.在求1+3+32 +33 +34 +35 +36 +37 +38 的值时,张红发现:从第二个加数起每一个加数都是前一个加数的3倍,于是她假设:S =1+3+32 +33 +34 +35 +36 +37 +38 ①,然后在①式的两边都乘以3,得3S =3+32 +33 +34 +35 +3 6 +37 +38 +39 ②,②-①,得3S -S =39 -1,即2S =39 -1,所以S =39 -1 2.得出答案后,爱动脑筋的张红想:如果把 “3”换成字母m (m ≠0且m ≠1),能否求出1+m +m 2 +m 3 +m 4 +…+m 2 016 的值?如能求出,其正确答案是________. 3.如图是由火柴棒搭成的几何图案,则第n 个图案中有________根火柴棒.(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置一菱形OABC ,已知∠ABC =60°,OA =1.先将菱形OABC 沿x 轴的正方向无滑动翻转,每次翻转60°,连续翻转2 014次,点B 的落点依次为B 1,B 2,B 3,…,则B 2 014的坐标为________. 5.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 与m ,n 的关系是( ) A .M =mn B .M =n (m +1) C .M =mn +1 D .M =m (n +1)

6.如下表,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中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则第2 017个格子中的数为( ) 3 a b c -1 2 … A .3 B .2 C .0 D .-1 7.如图所示,下列各三角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最后一个三角形中y 与n 之间的关系是( ) …… A .y =2n +1 B .y =2n +n C .y =2 n +1 +n D .y =2n +n +1 8.如图,用黑白两种颜色的菱形纸片,按黑色纸片数逐渐增加1的规律拼成下列图案,若第n 个图案中有2 017个白色纸片,则n 的值为( ) A .671 B .672 C .673 D .674 9.“数学是将科学现象升华到科学本质认识的重要工具”,比如在化学中,甲烷的化学式是CH 4,乙烷的化学式是C 2H 6,丙烷的化学式是C 3H 8,……设碳原子的数目为n (n 为正整数),则它们的化学式都可以用下列哪个式子来表示( ) A .C n H 2n +2 B . C n H 2n C .C n H 2n -2 D .C n H n +3 10.观察下列各数:1,43,97,16 15 ,…,按你发现的规律计算这列数的第6个数为( ) A. 2531 B.3635 C.47 D.6263 11.下面每个表格中的四个数都是按相同规律填写的: 根据此规律确定x 的值为( ) A .135 B .170 C .209 D .25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