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押题 精粹 化学(教师用卷)
- 格式:doc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26
绝密★启用前2016年高考押题卷(2)【四川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
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Fe-56 Ba—137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包装袋中常放入生石灰B.“地沟油”虽然对人体有害,但对“地沟油"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煤油,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C.变质的植物油会发出难闻的特殊的气味,是因为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反应D.淀粉遇碘变蓝,故在厨房里可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pH=1的溶液中:NH4+、K+、SO42—、ClO-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NH4+、Ca2+、Mg2+、I-C.加入铝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NH4+、Na+、NO3-、SO42-D.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①装置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杂质B.用图②装置制备Fe(OH)2C.用图③密封存放单质溴D.用图④所示装置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纯水中含有的H+数为1×10-7N AB.标准状况下的22。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泄露天机—2015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教师版)本卷共39题,二种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选择题21小题,非选择题18小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16 F 19 Na 23 Mg 24 A I 27 Si 28 S32 CI 35.5 K 39 Ca 40 Fe 56 Co 59 Cu 64 Br 80 Sn 119 1 127一.选择题(21个小题)1.黄浦江上游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相关自来水厂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水质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加活性炭吸附水中小颗粒物,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B.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C.用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属于生物法D.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方法,A正确;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B正确;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属于生物技术,C正确;任何化学变化的同时都伴随着物理变化,D错误。
2.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期使用(NH4)2SO4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B.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单质D.“酸可以除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NH4)2SO4溶于水显酸性,长期使用(NH4)2SO4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CO(NH2)2]会使土壤碱化,A正确; 硫酸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能反应,所以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B正确。
焦炭不能还原金属铝,C项错误;酸除锈是利用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是利用了碳酸钠水解呈碱性,都发生了化学变化,D 正确。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Ⅲ7.(2016·课标全国卷Ⅲ,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8.(2016·课标全国卷Ⅲ,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9.(2016·课标全国卷Ⅲ,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10.(2016·课标全国卷Ⅲ,10)已知异丙苯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异丙苯的分子式为C9H12B.异丙苯的沸点比苯高C.异丙苯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D.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11.(2016·课标全国卷Ⅲ,11)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 +向阳极移动B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 (OH -)逐渐减小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 +4OH --2e -===Zn(OH)2-4D .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12.(2016·课标全国卷Ⅲ,12)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X 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 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 与Y 同族,Z 与X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W<X<ZB .W 与X 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13.(2016·课标全国卷Ⅲ,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向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 (H +)c (CH 3COOH )减小 B .将CH 3COONa 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c (OH -)增大 C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c (NH +4)c (Cl -)>1 D .向AgCl 、AgBr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 3,溶液中c (Cl -)c (Br -)不变 26.(14分)(2016·课标全国卷Ⅲ,26)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压轴题型提分练题型五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1.(2015·东北三省三校高三模拟)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Y 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低,R与Y同一主族,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1)Q+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X2W2中W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ZW-,2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3)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将Q单质的粉末加入到ZX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W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015·河南省中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质量检测)钛、铬、铁、镍、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1)钛铁合金是钛系储氢合金的代表,该合金具有放氢温度低、价格适中等优点。
①Ti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Fe的基态原子共有_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016年高考押题卷(1)【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3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S —32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是醛类或酮类在碱性条件下与肼作用,使得>C=O 转化为-CH 2-。
如:其中,X 和Y 不污染环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肼作还原剂 B .X 是N 2 C .Y 是H 2OD .OC -CH 2CH 3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苯甲酸和乙醇【答案】D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12C 、16O 、14N 组成的44gCO 2和44gN 2O 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22N AB .2L 0.5mol/L 亚硫氢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HSO 3-离子数为N AC .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时,生成0.1molNaCl 时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2N AD .适当条件下2molSO 2与2molO 2充分反应,反应体系中最终的气体分子数为3N A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 项中44gCO 2和44gN 2O 中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 ,中子数均为22mol ,故它们含有的中子数均为22N A ,A 项正确;B 项中因为HSO 3-离子在水中水解,故2L 0.5mol/L的亚氢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HSO 3-离子数小于N A ,B 项错误;C 项中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0.1molNaCl 时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1N A ,C 项错误;D 项中因为2SO 2+O 22SO 3,故2molSO 2不可能完全转化成SO 3,最终的气体分子数大于3N A ,D 项错误。
9.中国是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中国大约有12000种药用植物。
试题类型:A 绝密★启封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题卷共16页,40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 答题前,一定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帖在答题卡上的制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Cr 52 Mn 55 Ge 73 Ag 108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 1 molN2与4 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 1 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9.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 C 4H 9Cl 有3中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Cl 2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 211.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 -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泄露天机——2016年金太阳高考押题精粹化学本卷共40题,二种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
选择题21小题,非选择题19小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I 27 Si 28 S 32 CI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Ce 140第Ⅰ卷一.选择题(21个小题)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2.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跟乙烯相似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D.(NH4)2SO4浓溶液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图是青蒿素的结构,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0O5B.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C.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D.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OCH3OCH3H3COO O5.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青蒿素双氢青蒿素A.青蒿素能发生还原反应B.双氢青蒿素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酯基和醚键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6.某有机物M7.4 g与足量氧气反应后,所得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和碱石灰的装置,两装置分别增重9 g和17.6 g;同温同压下,M蒸汽的密度是H2的37倍,则能够与钠反应放出H2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A.8B.6C.4D.27.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的酸性比H2CO3弱。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预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S-32 K-39 Mn-55卷Ⅰ(选择题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席卷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逐渐蔓延到中国东南部大部分地区,进一步助推了中国第四次移民潮的到来,雾霾中PM2.5属于胶体B.天津港爆炸案中对剧毒的氰化钠(NaCN) 喷洒双氧水消毒,是利用了双氧水的还原性C.烹饪“高价鱼”所用得植物油能使KMnO4溶液褪色,其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答案】D【分值】6分【三级考点】有关化学反应原理【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易错点】本题考查了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把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解题思路】A.胶体半径是10-9m~10-7m;B.氰化钠(NaCN) 喷洒双氧水消毒是把氰化钠氧化为无毒的碳酸盐;C.植物油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可以通过C=O键的特征峰值来区分。
【解析】A.雾霾中PM2.5,半径是2.5×10-6m,胶体半径是10-9m~10-7m,PM2.5不属于胶体,A错误;B.氰化钠(NaCN) 喷洒双氧水消毒是把氰化钠氧化为无毒的碳酸盐,是利用了双氧水的氧化性,B错误;C.植物油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可以通过C=O键的特征峰值来区分,乙酸中有C=O键在1600-1800cm-1范围内有吸收峰,而乙醇没有,D 正确。
故选D。
【答案】C【分值】6分【三级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考查方向】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深度押密卷(2)(考生版)
试卷题量:25题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限时:120分钟 测评/引用码:sWUWB5L 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化学式计算的教学方法,下列最恰当的是( )。
A、讲授法
B、精讲与变式练习
C、自学
D、练习法
2、化学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是从( )时开始。
A、用原子一分子论来研究化学
B、炼金术流行
C、元素周期表出现
D、提出有机结构理论
3、常用来分析化学事实,帮助学生形成和理解化学概念,解释和论证化学原理等比较复杂内容的教学是( )。
A、讲述
B、讲解
C、讲演
D、讲说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1世纪.化学科学还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使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生产成为可能
B、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上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分子器件和分子机器
C、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D、化学研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最终人类将毁灭在化学物质中
5、下列关于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案设计,所选除杂试剂合理的是( )。
A、AB、BC、CD、D
6、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
A、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B、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物质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方面的知识属于( )。
A、化学事实性知识
B、化学理论性知识
C、化学技能性知识
D、化学情意类知识
8、某教师在学习苯的结构的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对苯分子结构的猜想。有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又有
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说:“大家有分歧是允许的,最好能说出自己观点的依据。”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试卷链接:http://www.yunceku.com/t/sWUWB5L.html1/8D、成员性
专题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A、B、C分别是元素甲、乙、丙的单质,它们都是常见的金属或非金属,D、E、F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C中一定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单质B.D、E中一定都含有A的元素C.单质B肯定是氧化剂D.若A是非金属,则B一定为金属【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可以判断A、B、C、D、E、F分别为:C、Mg、O2、CO2、CO、MgO。
镁单质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肯定不是氧化剂。
【答案】 C2.把一定量的Na2O2和NaHCO3的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到100 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体积为2.24 L(标况);再将此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O2 2.016 L(标况),则加入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3.4 mol/LB.0.2 mol/LC.1.8 mol/LD.3.6 mol/L【答案】 A3.向含有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8.96 L(标准状况下)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图像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忽略不计)()【答案】 C4.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
a ~e 是对①~⑤反应中SiO 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SiO 2+2NaOH===Na 2SiO 3+H 2O ②SiO 2+2C=====高温Si +2CO↑ ③SiO 2+4HF===SiF 4↑+2H 2O ④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 ⑤SiO 2+3C=====高温SiC +2CO↑a.反应①中SiO 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b.反应②中表现了SiO 2的氧化性c.反应③中SiO 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d.反应④符合用难挥发性的酸酐制取易挥发性酸酐的道理A.aceB.bdeC.cdeD.ab【解析】通常用氢氟酸来刻蚀玻璃,与之对应的反应是③,因此a判断错误;③中反应表现的是SiO2的特性,c判断也错;反应②是一个置换反应,其中二氧化硅被还原,表现出氧化性,b判断正确;反应④是一个复分解反应,用难挥发的二氧化硅制取易挥发的二氧化碳,d 判断正确;反应⑤中硅的化合价和氧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因此二氧化硅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e判断也正确;所以选项B正确。
第 1 页 共 1 页 2016年高考押题 精粹 化学 本卷共40题,二种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选择题21小题,非选择题19小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I 27 Si 28 S 32 CI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Ce 140 第Ⅰ卷 一.选择题(21个小题)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 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 说明不合理的是( )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 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 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答案:B 解析:B 项中的诗句选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句诗的意思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 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 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而不是描写碘的升华,B项错误。
2.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答案:C 解析:高铁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被还原生成的铁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 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能净水,故A项正确;光化学烟雾和臭氧空洞都与氮氧化合物 有关,故B项正确;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 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 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C项错误;光导纤维的制作原料是二氧化硅,二 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项正确。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第 2 页 共 2 页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跟乙烯相似 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 D.(NH4)2SO4浓溶液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答案:D 解析:聚乙烯中不存在双键,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在光照或受热的时候发生热氧老化或 光氧老化,A项错误;苯分子中无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而是介于碳碳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 种特殊的键,跟乙烯不同,B项错误;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水 中的溴,使溴水褪色,褪色原理不相同,C项错误;(NH4)2SO4浓溶液和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 析,CuSO4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只是原理不同,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D项正确;
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是青蒿素的结构,
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0O5 B.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 C.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D.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 构中含有酯基 答案:C 解析: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A项错误;青蒿素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应用有机溶 剂提取,B项错误;青蒿素是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青蒿素 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具有氧化性的“—O—O—”,D项 错误。
5.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青蒿素 双氢青蒿素 A.青蒿素能发生还原反应 B.双氢青蒿素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 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答案:D 解析: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5个环,其中有3个六元环(1个六碳环、1个五碳一氧环、 1个三碳三氧环)和2个七元环(1个六碳一氧环、1个五碳二氧环)。D项错误。
6.某有机物M 7.4 g与足量氧气反应后,所得气体依次通过盛有浓H2SO4和碱石灰的装置,
OCH3
O
CH3
H3COO
O 第 3 页 共 3 页
两装置分别增重9 g和17.6 g;同温同压下,M蒸汽的密度是H2的37倍,则能够与钠反 应放出H2的M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 A.8 B.6 C.4 D.2 答案:C 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10O,能够与钠反应放出H2,则M属于醇,共有4种。
7.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 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 C.0.1mol·L-1NaCN溶液中含有HCN和CN-的总数为0.1×6.02×1023 D.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NaCN中Na为+1价,氮元素为-3,碳元素为+2价。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不变,A 项错误;反应中氧元素从-1价降低到-2价,所以H2O2作氧化剂,B项错误;溶液体积未知, 无法计算NaCN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因为HCN酸性比H2CO3弱,所以实验室配制NaCN溶 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防止水解,D项正确。
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1 mL 0.1mol/L NaOH溶液中加入2 mL 0.1mol/L CuSO4溶液 ,振荡后滴加0.5 mL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 证明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B 向1 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
Ksp[Mg(OH)2]>Ksp[Fe(OH)3]
C 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 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证明碳元素非金 属性弱于硫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证明溶液中无NH4+ 答案:C 解析:生成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的氢氧化钠不足,因此与葡萄糖反应得不到红色沉淀,A项 错误;由于氢氧化钠在和氯化镁溶液反应时氢氧化钠过量,所以再加入氯化铁时一定产生红 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所以不能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Mg(OH)2]>Ksp[Fe(OH)3]3,B项错误; S与C元素的最高价分别是+6价和+4价,因此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和Na2CO3溶液 的pH,如果后者较大可以证明非金属性S>C,C项正确;溶液中可能含有氢离子等,优先与 氢氧根离子反应,铵根离子不能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稀溶液中,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 应,不加热,氨气不逸出,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4+,D项错误。 第 4 页 共 4 页
9.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氯原子直接连在苯环 上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A.6种 B.9种 C.15种 D.19种 答案:D 解析:属于酯类说明含有酯基,则符合条件的可能是:如果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则一定 有一个是氯原子,而另外一个可以是-OOCCH3、-COOCH3或-CH2OOCH,与羟基的位置均有邻、 间、对三种,即有9种情况;如果含有3个取代基,则分别是-Cl、-CH3、-OOCH,在苯环 上的位置有10种,共计是19种。
10.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 (Y)>r(X)>r(Z),原子序数之和为 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右图所示变化,其中B和C均为10 电子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族 B.A不能溶于B中 C.A和C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答案:C 解析:X、Y、Z分别为O、N、H,A、B、C分别为NO、H2O、NH3。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 小,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3,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rW>rZ>rY
B.Y形成的离子与W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化合物X2Y、ZY、WY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由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答案:D
解析: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X为H,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13,则应为O,W与Y同主
族,则W为S,ZX2中,H显-1价,Z显+2价,则Z为Mg。原子半径:Mg>S>O,A项错误; O22与S2-的电子数都是18,B项错误;H2O和SO3中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MgO中的化学键为 离子键,C项错误;MgSO4·7H2O中Mg2+水解显酸性,D项正确。
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X的最外层电 子数的2倍,Z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内层电子数,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W 的单质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