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圈闭综合评价程序
- 格式:pdf
- 大小:288.88 KB
- 文档页数:4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勘探投入效益评价方法与制作流程1.资源评估:该项评价主要是对勘探地区的资源进行评估,包括油气资源的储量、品位、产能等,以确定勘探的价值和潜力。
2.勘探成本评估:评估勘探项目的成本包括勘探勘探的技术费用、设备投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等。
3.投资回报率评估:根据勘探成本和资源评估结果,计算投资回报率。
投资回报率是衡量勘探项目效益的关键指标,可以告知投资人预期收益水平。
4.风险评估:考虑勘探项目的风险因素,并对不同风险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统计概率分析等。
5.制作流程:评估勘探投入效益的制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相关数据资料:收集与勘探项目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工程等数据资料。
(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勘探区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和储量。
(3)评估资源价值和勘探成本:计算油气资源的价值和勘探项目的成本,包括勘探的技术费用、设备投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4)计算投资回报率:根据勘探成本和资源评估结果,计算投资回报率,评估勘探项目的效益。
(5)风险评估:对勘探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考虑不同风险情况下的投资回报率。
(6)结果说明和报告编制:将评估结果进行说明和汇总,编制成报告进行汇报。
(7)综合评价和决策:综合考虑资源价值、成本投入、投资回报率和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并作出决策是否进一步进行勘探开发。
在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中,勘探投入效益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勘探投入效益的评价,可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圈闭识别评价
圈闭识别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学工作,其目的是识别、评价潜在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圈闭。
圈闭识别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各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构造、沉积、成岩、地质历史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圈闭类型、位置、规模和成藏条件等。
同时,还需要对圈闭的成熟度、可采储量、开发难度、经济效益等进行评价和预测,为后续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圈闭识别评价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其精度和准确性对勘探投资和石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圈闭识别评价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需要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同时,还需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勘探开发提供全面、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
总之,圈闭识别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做好圈闭识别评价工作,才能为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 1 -。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勘探投入效益评价方法与制作流
程
一、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勘探投入效益评价概述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勘探投入效益评价是根据油气资源开发投资运
营的特殊性,研究石油、天然气勘探投资活动的价值特性,识别勘探投资
对油气产量的附加价值,从而对油气资源开发投资的效益进行评价和综合
分析,以判断其投资的可行性、合理性。
二、油气田勘探投资的评价方法
1、评价定量方法
(1)投资回报率法。
投资回报率法是依据项目的投资费用及其产生
的财务收益、经济收益等情况,计算勘探投资的财务投资回报率,从而判
断投资的可行性。
(2)财务现值法。
财务现值法是指将项目所得的未来的收益流及其
他财务收益现在价值作为投资回报,综合考虑投资费用及其未来的收益流,计算出其财务现值,以此来评价勘探投资的经济性及其可行性。
2、评价定性方法
(1)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指将勘探投资的定量方法评价参数
与定性方法评价参数有机结合,把定量参数视为权重,以此种方式评价勘
探投资的可行性及其实施的经济性。
(2)危机评价法。
危机评价法是指定义投资的不确定性及危机因素,并由此建立危机评价模型,以此对勘探开发投。
油气资源评估方法第63卷第12期1979年12月美国石油地质协会期刊概率方法可以处理未发现油气资源的前景评估的问题,这种方法主要反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累积的概率曲线显示了可能蕴藏烃资源的几率,不含烃资源的风险性,平均的期望值,以及“最高储量”的发生概率。
专家们最终达成共识,将曲线叫做德尔菲法。
在蒙特卡罗模拟法中,曲线可以通过乘法构建,几个参数决定了潜在的油储量(桶)和气储量(立方英里)。
举个例子,就是有勘探前景的烃源岩体积乘以丰度系数。
而且,每个参数都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取决于不确定性。
其他的地质方法取决于地下油气圈闭空间的体积,单位体积产量,与其他生产领域的地质类比,各自勘探前景的评估总结,有潜力区域的数量和大小,或者烃类产生的地球化学平衡,运移和成藏。
包括过去发现量的外推法在内统计学方法只能在数据丰富的成熟的勘探领域应用。
二、简介在钻井前评估油气资源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方法。
更复杂的计算机模型的使用,更加现实的地质风险的统计,一系列有价值而不是单一数量的报道是目前发展的趋势、在评估中有两个基本问题。
首先,在这片区域中有传统的油气资源吗?这个问题取决于地质风险分析。
例如,如果在一片区域内没有源岩或者储集岩又或者没有所需的圈闭条件,那么答案就是没有油气资源。
如果这些条件有存在的可能性,那么答案可能就是肯定的。
第二个问题自然就是油气储量有多少?这个问题通常由一系列烃类体积参数决定,这些参数最后就得出了石油产量(桶)和天然气储量(立方英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也解决了什么是资源库的问题,我们定义为有恢复潜力的烃,无论大小或者多少,或者涉及的经济价值是多少。
政府和工厂的经济学家更想了解可获得的资源量是多少,也就是,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有多少资源能被找到并生产出来。
有潜力的区域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很重要,因为某些区域太小了以至于不能补偿钻井和生产所带来的费用。
评估人员也需要预测所得到的产品是否为油气。
油气勘探程序
油气勘探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地表未见到油气显示的沉积盆地开始研究到发现、探明油气田,直到查清油气田内部流体性质及具体分布特征的漫长过程。
对这个过程的划分与命名可有不同的方案或说法。
从勘探程度上可分为概查、普查、详查和油气田勘探,也可分为区域勘探、圈闭预探和油气藏评价勘探;从勘探主要目标上可为分盆地评价、区带评价、圈闭(靶区)评价和油气田勘探。
在实际工作中,也往往把集中力量进行的油气田评价称为勘探,而把此前的各阶段归并为勘探早期工作。
从工作所获得的资源量——储量序列上看,上述各阶段依次提出盆地和区带(凹陷)资源量、圈闭资源量、各级储量(预测、控制和探明的Ⅲ、Ⅱ、Ⅰ级储量)。
随着开发工作的进行,不但要对复杂油气田进行滚动勘探开发,而且还要对已发现并提交探明储量的油气田进行更深入的勘探,有人叫补充勘探或二次勘探;它可以促进已发现油田储量不断增长和升级,探明新区块和新层系,认识剩余可采油气的分布。
这些工作也应纳入勘探程序中。
一般说来,勘探的前期阶段,使用的装备“轻”、投资也较少;越到勘探后期经费投入越大,越要求降低其风险性。
这种勘探程序是科学认识论在油气勘探上的反映。
随着条件和需求的变化,允许灵活地实施勘探工程,勘探程序中工作可以加快(或延缓),但决不可逾越。
不可在一个阶段还没有实施或还没有完成,没有取得相应认识前就跳入下一个程序阶段。
这样往往导致勘探失误或失败,是“欲速则不达”。
[。
一、名词解释1.油气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生成并赋存于天然地层中,最终可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被人们开采利用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体2.油气勘查:对油气资源普查和勘探的总称3.油气资源评价:指在特定的时期和技术条件下对油气资源描述和测算4.油气勘查程序:油气勘查中阶段与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勘查工作实施的先后顺序5.油气勘查阶段:针对不同勘查对象分析步骤,分时期、分勘查方法进行,并按任务与评价结果划分出的相对独立的阶段勘查过程6.油气资源评价目标:即盆地、区带、圈闭、油气藏,评价结果可信度随评价目标的缩小与勘查对象工作量投入的增加而逐步提高7.油气资源量:地壳中天然生成并聚集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数量8.总资源量:在某一特定时间,估算的地层中已发现和尚未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为地质储量和远景资源量的总和9.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统计成类比估算的尚未发现的资源量10.潜在资源量: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具有含油气远景的各圈闭逐个逐项类比所得出的远景资源量11.推测资源量:从总资源量中扣除已发现的储量和潜在资源量厚的剩余量,为目前尚未发现的勘探目标内所蕴藏的资源量12.储量: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的统称13.探明地质储量: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14.控制地质储量:在圈闭预探阶段探井获得公鸭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15.预测地质储量: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低的地质储量16.可采资源量:在给定的经济——技术和政府法规条件下,预期能从储集体中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数量二、填空油气勘查技术分为五大类和十四亚类:(1)地面地质调查技术:地质调查技术、油气显示调查技术(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技术、重磁电法勘探技术、遥感技术(3)地球化学勘探技术(4)井筒勘探技术:钻井技术、测井技术、录井技术、井下测试技术(5)实验室分析技术:沉积、地层和构造分析技术、烃源岩分析技术、储层分析技术、盖层分析技术、流体分析技术2030年前油气勘查领域重点研发的六类技术:(1)可控源电磁技术CSEM(2)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和快速处理具有高信噪比的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技术(3)对超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地震数据采集密度和处理效率持续改进(4)盐下地震成像技术(5)地震波动理论研究(6)“地震搜索引擎”自动化地面地质调查包括:地质调查技术、油气显示调查技术地震勘探的三个重要环节: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综合解释研究探井分类:1.盆地区域概查阶段的科学探索井、基准井和参数井2.圈闭预测勘探阶段的预探井3.油气藏评价勘探阶段的评价井地面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重、磁、电勘探、地震勘探等井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主要指:测井技术与方法勘探技术的发展遵循“三高一准”原则: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真度、准确成像地质录井包括:岩屑录井、岩心录井、钻时录井、荧光录井、综合录井、地球化学录井等常规地质录井主要包括:岩屑录井、岩心录井、钻井液录井等人工方法井下测试类型:电缆式重复地层测试、中途测试、完井测试通用地质类比法包括:1.储量密度系数法2.聚集系数法3.评分法4.沉积速度法5.油田模型法地质风险分析方法包括:主观概率法、定型排队法、勘探成功率法三、简答简述《油气勘查评价》的主要内容(1)油气勘查和资源评价的概念、相关的基本理论和通用原则,油气勘查、勘查技术和资源评价的发展历史和趋势(2)油气勘查各类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运用原则和希望达到目的,说明各类技术的使用范围和条件(3)油气勘查的程序、勘查阶段的划分,油气勘查阶段特点,任务和技术布置原则、安排(4)盆地勘查和评价的目的及意义,盆地勘查技术的部署和使用,盆地评价方法以及描述、模拟和资源量计算方法(5)油气资源评价的目的及意义,资源分类和评价的通用方法,各类评价方法的系统阐述以及相关流程和实例(6)区带的概念以及区带勘查和评价的目及意义、区带勘查技术的部署和使用以及区带描述和资源量计算的主要方法(7)圈闭勘查和评价的目的及意义,区带勘查技术手段,圈闭描述方法,圈闭风险分析和圈闭资源量计算等(8)油气藏勘查和评价的目的及意义,油气藏勘查的原则,勘查方法的使用和工作部署,油气藏描述方法、建模技术和储量计算方法等(9)油气勘查的风险性和科学性,油气勘查决策的内容及勘查决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油气勘查经济评价的原理和方法,不同勘查阶段和对象的经济评价模型,油气勘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按地质单元的规模和勘查程度划分出哪几个级别的油气勘查对象?如何定义?(1)盆地: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的基本场所(2)区带:盆地内油气聚集的成因单元(3)圈闭:油气勘查的基本目标(4)油气藏:油气勘查的最终目标油气评价的一般原则有哪些?(1)成因原则:指在进行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所遵守的从油气生成到运移、再到聚集成藏的基本原则,是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的基本原则(2)黑箱原则:把油气藏的形成过程看做一个黑箱,试图在测量的地质变量与油气储量之间寻找对应关系(3)木桶原则:控制油气藏存在的生、储、盖、圈、运、保各因素及其时间配置个条件都存在时,油气藏才存在(4)地质滤波原理:不同油气勘探阶段,其评价参数的准确度是不一样的(5)测不准原则:对于盆地与圈闭而言,油气资源量与空间位置两者不可兼得油气勘查的基本理论(1)油气成因和聚集理论:油气勘查中预测和评价的根本(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3)区域性和循序渐进的思想:由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的区域性所决定(4)对立统一和优化准则:a.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b.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c.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d.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e.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近代世界油气勘查史可划分为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油气勘查具有哪些特点?(1)油气田勘探的原始发展阶段(1859年以前)(2)油气田勘探的快速发展阶段(1859年——1960年)(3)油气勘探的稳定发展阶段(1960年——)世界油气勘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1)近期全球部分地区油气勘探进展:非洲、大洋洲、欧洲、远东地区、拉丁美洲、中东均有进展(2)成熟盆地勘探现状:a.在情况复杂、勘探难度大的地区应用新的地质模型和新技术b.在成熟盆地,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的重新采集,或利用新技术对老资料重新处理、解释,重新认识老探区,使成熟盆地又有新的发现c.成熟盆地新的成藏组合和圈闭类型的发现,开辟了新的勘探领域d.成熟盆地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使其再现生机e.对成熟盆地的新认识开辟了新的勘探领域(3)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现状:a.稠油、油砂和油页岩资源越来越受重视b.煤层气勘探的实质性进展c.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法的新突破(4)xx油气勘探热潮油气勘探技术有哪些新进展?(1)虚拟露头技术有了新进展(2)基于DNA的油田微生物群分子测量技术(3)将先进的空间热辐射和反射雷达仪用于油气勘探中地面地质调查的目的查明盆地的大地构造属性、区域构造、地层分布和沉积环境以及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和油气显示,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勘查对象(区带、圈闭和油气藏)的专项研究,同时考察区内的政治、人文、地理、气候及经济环境等,为进一步勘探及其他勘探手段的运用提供依据和意见地面地质调查的任务、内容、方法是什么?任务:(1)查明盆地的大地构造属性、构造格架、地层分布和沉积环境(2)分析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和调查油气显示(3)采集与上述研究任务相关的各类样品用于室内研究和分析测试(4)了解调查区内的政治、人文、地理、气候及经济环境,为油气勘查决策服务内容:区域地质调查、成藏条件调查、油气显示调查方法:踏勘——实测地层剖面——地质填图——油气显示调查——标本和样品的采集——野外工作检查和验收——总结地震资料解释贯穿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哪些环节?(1)大区评价——确定有利盆地(2)盆地评价——确定有利含油气系统(3)含油气系统评价——确定有利成藏组合带(4)成藏组合带评价——确定有利目标(5)开发早期评价——确定开发方案(6)开发晚期评价——确定调整方案地震勘探的地震概查、普查、详查、精查或三维地震部署阶段是如何划分的?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盆地、区带、圈闭和油气藏四个勘探对象(1)概查:一般在一个勘探新区,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其他资料,查明盆地的地质结构,确定含油气的远景区,并为部署参数井和基准井提供依据(2)普查:在终有含油气远景的地区,配合钻井及其他资料,一方面基本搞清基底以上各构造层基本形态,主要断裂展布,划分区域构造和二级构造带,初步划分时间地层单位;另一方面通过区域地震地层学分析,进行沉积相研究,预测生油和储油条件,为优选有利区带、确定探井井位提供依据(3)详查:在有利区带上开展的,查明二级构造带上圈闭的形态和基本要素,通过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寻找岩性圈闭和其他非构造圈闭,结合井资料,开展储层横向预测,研究储层的分布和厚度变化,为圈闭描述和评价服务,为提供有利局部构造、断块或潜山等提供地质依据(4)精查或三维地震部署:在勘探后期的油气藏评价或复杂类型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查明油气层构造形态与内部结构,进行储层参数地震反演,研究油气层物性提供资料地震勘探可解决油气勘查中哪些地质问题?查明深部目的层构造形态,地层划分和岩相分析,储层识别和烃类直接检测,为油气勘查提供了大量喝系统的地质信息重力勘探可以解决哪些地质问题?(1)研究地壳深部构造,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划分成矿远景区(2)掩盖区的地质填图,包括圈定断裂、断块构造、侵入体等(3)广泛用于普查与勘探可燃性矿床(石油、煤、天然气)(4)查明区域构造,确定基底起伏,发现盐丘、背斜等局部构造(5)普查与勘探金属矿床(铁、铬、铜、多金属及其他),主要用于查明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和岩体,进行间接找矿(6)常用于寻找大的、近地表的高密度矿体,并计算矿体的储量、工程地质调查,如探测岩溶,追索断裂破碎带等小比例尺、中比例尺的重力异常资料分别可以解决哪些地质问题?(1)小比例尺(1:100万~1:50万):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划分构造单元,在沉积覆盖区快速经济地圈定出油气远景盆地的范围(2)中比例尺(1:20万~1:10万):可以划分盆地内的次一级构造,进一步圈定出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的地段,寻找有关的局部构造目前遥感技术可分为哪两类?分别用在油气勘查的哪两个阶段?(航空遥感、卫星遥感)普查阶段:(石油地质构造信息分析技术)遥感用于区域勘探,通过对研究区进行遥感地质构造解译,分析不同构造层次,反演各期次应力场,从而探讨盆地形成的时空规律及形成机制,预测含油气构造带分布详查阶段:(烃类微渗漏直接检测技术)遥感以提取油气藏的烃类微渗漏信息为主,而这类信息很微弱,因此要从下面两方面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