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词翻译方式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5
社会语言学外来词研究社会语言学外来词研究,是以社会学和语言学为基础,研究社会语言中外来词的使用和演化。
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到目标语言中的单词或短语,也是语言间交流的产物。
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今天,外来词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外来词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入手。
一方面可以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研究外来词的运用和演化。
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研究外来词的使用和含义。
例如,外来词的意义可能因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对于研究外来词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研究者通常会探索外来词的音位、词性、词汇构成和语法结构等方面。
研究外来词的音位可以揭示外来词的语音特点以及它在目标语言中的合法程度;研究外来词的词性和词汇构成可以分析外来词对于目标语言词汇系统和词汇扩展的影响;研究外来词在语法层面上的运用可以揭示外来词在目标语言中的句法结构和语法角色。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外来词在目标语言中的运用规律和变化趋势。
除了从语言角度研究外来词,社会和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外来词使用的重要因素。
外来词的使用和含义可能因为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以英语中“gift”为例,在中国大陆,“gift”通常指礼物,但在台湾,“gift”常常指晚餐或餐馆券。
这是因为在台湾,“gift”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此外,外来词的使用也与社会群体和社会地位有关。
许多外来词被广泛使用,成为通俗话语,但在一些场合和群体中,使用外来词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或不合适。
例如,在正式场合和学术论文中,过多地使用外来词可能会被认为是缺乏专业性和认真性。
因此,外来词的运用必须考虑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因素。
总之,社会语言学外来词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关注语言、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研究外来词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运用和演变,以及外来词的社会和文化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外来词的使用规律和变化趋势,为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和交流等领域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韩语外来语标记分析本文旨在探讨韩语中外来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对韩语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外来语的标记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韩语中外来语的规律和特点,同时揭示其对韩语发展的贡献与挑战。
一、韩语外来语的历史背景韩语中外来语的引入可以追溯到朝鲜王朝时期,当时的外来语主要来自汉语和日语。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韩国的快速现代化,韩语外来语的数量大幅增加。
这些外来语主要来自英语、汉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等语言。
二、韩语外来语的标记分析外来语的标记方式主要有直译、音译、意译和借译等。
直译是指将外来词直接翻译成韩语,音译则是根据外来词的发音转换成韩语,意译则是将外来词的意思翻译成韩语,而借译则是直接将外来词借用为韩语。
通过对大量韩语外来语的标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音译和直译是较为常用的标记方式。
例如,“소수”是英语“social”的音译,“사람아참좋다”则是英语“you are so kind”的直译。
此外,随着韩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意译和借译的标记方式也逐渐增多,如“아이씨”是英语“ice cream”的意译。
三、韩语外来语对韩语发展的影响韩语外来语对韩语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外来语丰富了韩语的词汇库,为表达新概念和新技术提供了更准确的方式。
例如,“컴퓨터”、“로봇”等词汇的引入使韩语能够更好地与世界其他语言接轨。
其次,外来语还促进了韩语的语法变化。
一些外来语引入了新的语法结构,如现在完成时态、被动语态等,这些结构在以前的韩语中并不存在。
此外,外来语还影响了一些韩语的发音和声调。
然而,韩语外来语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一方面,过多的外来语使用可能会影响韩语的纯洁性,使韩语的难度增加。
另一方面,有些外来语的标记方式并不统一,容易造成混淆。
四、结论通过对韩语外来语的标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外来语在韩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它们不仅丰富了韩语的词汇库,还促进了韩语的语法变化。
然而,外来语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综述一、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语言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外来词作为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的产物,在现代汉语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汉语外来词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外来词的界定、分类、来源、特点、影响等。
在界定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这些词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可能与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不同的标准,外来词可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形译词等多种类型。
在来源方面,现代汉语外来词主要来自于英语、日语、法语、俄语等世界主要语言,这些语言中的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汉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
在研究特点上,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学者们注重对外来词的语言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他们也关注外来词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探讨外来词在文化交流、社会变迁等方面的作用。
还有一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对外来词进行研究,揭示了外来词在人们的认知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在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外来词的引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资源,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
外来词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和文化的多元性。
外来词的过度使用也可能导致汉语的纯洁性受到挑战,因此需要在语言规范和社会文化层面进行引导和调控。
综观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化研究内容,如加强对外来词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研究、探索外来词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等。
还需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跨学科的合作,以推动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1.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与影响外来词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日益显著,影响也日益深远。
一外国翻译史和翻译名家西方翻译史可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的翻译研究方法:①语义学翻译法(philological approach)②语言学翻译法(linguistic approach)③交际学翻译法(communication approach)④社会符号学翻译法(socio-semiotic approach)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源于美国翻译理论家,《圣经》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创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语言学翻译法:着眼的基本问题是原文的字面意义(the literal character of the source text)篇章的主题结构和风格(the thematic structur and style of the discouse).这种方法强调直译。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翻译家兼演说家西塞罗:翻译不应拘泥与原文的词语而注重原文的思想,坚持不可逐字死译而要符合译文的语言规则与特性)。
18世纪中叶,爱丁堡大学的历史学教授泰特勒在《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三原则:①译文应完整的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the original work。
②译文的风格,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③译文应像原文一样流畅自然——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语言学翻译法:现代语言文学发展的产物,它主张在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的基础上制定的一系列规则以实现等值(equivalence)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语言学家卡特福特catford,法国的穆南和前苏联的巴尔胡达罗夫等人。
晚清外来词的社会角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词汇在中国社会中不断涌现,成为了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传入,大量外来词汇进入中国社会,这些词汇在中国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晚清时期外来词汇的社会角度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演变。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晚清时期外来词汇的社会角度进行研究,旨在揭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外来词汇在晚清时期的传入和应用情况;2. 外来词汇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3. 外来词汇与中华文化的融合程度。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外来词汇的传入和应用情况。
通过对晚清时期外来词汇的来源、传播途径、应用场景等进行考察,探究外来词汇对当时社会生活的影响。
2. 外来词汇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外来词汇在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揭示当时社会变革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文化融合。
3. 外来词汇与中华文化的融合程度。
通过对外来词汇与中华文化的比较和分析,研究外来词汇在中华文化中的角色和地位,以及中华文化在外来词汇中的传承和发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晚清时期外来词汇的社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出以下成果:1. 以社会角度全面解析晚清时期外来词汇的传入、应用、影响等情况,使读者了解晚清时期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变迁。
2. 探究外来词汇对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及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丰富知识和研究视野。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针对外来词汇的社会角度展开研究,突出了晚清时期外来词汇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为汉语外来词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 李映蓁[1]
作者机构: [1]韩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63-6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送元二使安西》;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
摘要: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角度看,只有严格从原语与译语两种语言符号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出发,才有可能忠实、畅通、切合地传递原作之精神,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送元二使安西》的两个英译本,许渊冲版在指称意义转换上略自由,言内意义转换上有些关键词汇略平淡,然而整体简约曼妙;何中坚版在指称意义转换上贴切,在言内意义转换上生动,整体的音韵美和画境美都传神表达出来.汉语诗歌语言符号的语用意义用英语转换对译者来讲是巨大的挑战,许与何的译本在这方面的传达略有欠缺.这方面的可行之法,即时性的为增加注释,长远性的为促进中国文化语言符号的传播.。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探讨汉语数字的英译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41201内容提要,,‘数字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转引自杨晓军etal,199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数字就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并创造性地运用数字阐述各种观点,因此汉语语言中的数字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通过分析汉语数字的意义与功能,并根据“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尝试对汉语数字的英译进行探讨。
根据符号学的观点,语言是一种独特的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具有三种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
鼯言又具有不同的功能。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特·纽马克把语言功能分为六类:信息功能、表情功能、祈使功能、荚感功能、酬应功能和元语言功能。
数字作为汉语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个子符号系统,它也具有三种意义并体现不同的语言功能。
)指称意义是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体现的意义。
汉语数字的指称意义表达确切的数量、比例或顺序。
它的特点是毫厘分明、精确严谨,体现的卡要是信息功能。
在翻译时,准确再现其精确的意义和信息功能至天重要。
矗¨丁汉英语言中的数字表达的指称意义相对应,事实上,世界上所有语言中的数字的指称意义都相对应,这是人类语言的共性,所以汉语数字的指称意义和信息功能很容易在英语中得到再现。
J而言内意义就要复杂得多,它是基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所产生出米的意义。
语言符号的言内意义体现在三个层面上:语音、词汇和句法,但汉语数字的言内意义主要反映在词汇和句法层面上。
汪词汇层面上,汉语数字的言内意义是通过谐音双关和文字特征表现出来的:在句法层面上是通过对仪、对偶利层递表现出来的。
汉语数字的言内意义既体现音美、形美,又具有幽默、强调之意,因此它具有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美感功能0言内意义涉及语南岛部系统的关系,而汉语和英语又具有完全不同的语言系统,所以汉语数字符号之洲的关系所产生出来的言内意义与英语数字符号之间所产生出来的吉内意义往往形成非对应。
纵从《青玉案•元夕》两英译本看社会符号学意义的翻译谢娇辽宁师范大学妥徽文学文 ANHUIWENXUE化摘要:作为一门研究符号体系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关系的学科,社会符号学是一种关于社会性的符号理论。
而基于社会符号学发展起来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翻译活动有较强的阐释力,其研究潜力也有待进一步挖 掘。
该文以《青玉案.元夕》两英译本为例,分别探讨指称意义、语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在翻译中的得与失及译性 问题,以期对翻译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引言社会符号学是研究所有人类的符号体系。
作为一 种固有的社会现象,它同社会意义有关,而社会意义 是通过整个系列的符号形式、符号文本和符号实践, 在人类历史所有阶段的所有社会中建构起来的 (RobertHoclge &Gunther,1988冤。
社会符号学以符号学为基础,研究符号的社会功能与语用功能,研究符 号系统和社会与人类的关系。
翻译的实质是符号之间 的转化活动,翻译的过程就是寻求功能对等的过程(EugeneA .Nida,1988)。
所以,作为一种蕴含语言、文化和语境地在内的复杂性交际行为,翻译实践时须注 重语言符号的准确传递,在意义和功能上尽量做到忠 实于源语,最大程度地让译文贴近原文。
二、符号学与社会符号学符号学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能用来分 析社会与文化各个领域中出现的种种符号现象。
现代 符号学发展近百年,期间出现了很多持不同观点的学 术流派,对于“符号”的定义也有很多,总的来说有三 个派别院(1)现代语言学重要奠基人索绪尔的两元符 号理论;(2)美国哲学家皮尔士的符号三分法;(3)德 国文化人类学家卡西尔的“泛文化认识论冶(郭建中, 许钧,1999)。
尤金•奈达是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重要提倡者, 在他看来,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不同符号构成的,语 言也是一种符号体系。
在阐释语言的时候,语言所处 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必须加以考虑。
英语外来词汉化现象考察与分析_现代俄语中英语外来词现象论文摘要:借用和吸收其它民族语言中的有益成份是汉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方式之一。
网络的应用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特别是大量的英语词语随着网络的普及融入到汉语词汇流中,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网络;英语;词语;汉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全球合作化的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外来词涌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英语作为一种快速传播的国际化语言,伴随网络媒体的传播深刻地影响到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英语外来词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它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的发展,英语外来词正是科技交流、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
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汉语借用、吸收英语词汇作为本族语言的必要补充,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英语外来词汉化的形式音译加字:即把原词一分为二,一半音译,一半意译,由音译语素加上汉语语素构成。
用汉字转写不能准确传达这些英语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和内涵,引进时就在音译成分的后面加上一个表示类属的义标,使之尽量符合汉语重意义的倾向。
如:某-ray爱克斯光、Internet因特网、blackhumor黑色幽默、beer啤酒、hamburger汉堡包、bowling保龄球、cocktail鸡尾酒、pizza比萨饼、Jazz爵士乐、auna桑那浴、Einteinequation爱因斯坦方程、Nobleprize诺贝尔奖金、card卡片等。
二、英语外来词汉化的途径1、类词缀化英语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是语言接触的深入体现。
由于英语外来词的渗透,一部分词语进入汉语后汉化程度呈现逐渐加深的过程,通过典型语素的提取转化为构词的固定语素,成为类词缀,参与构词。
利用语素位置相同、意义相同的结构方式仿造、类推创造汉语新词,构词能力很强,适用范围很广,具有很高的能产性,形成许多新的词族。
如:卡(cardl银行卡、社保卡、电信卡、条码卡、手机卡门(zate)毒针门、虐俘门、情报门、兵役门、吧(bar)话吧、画吧、水吧、饮吧、氧吧、迪吧秀(how):时装秀、舞蹈秀、做秀、婚纱秀、模仿秀、软(oft)软件、软盘、软科学、软着陆、软资源硬(hard)硬件、硬盘、硬科学、硬指标、硬资源网(net)上网网络网站网页网点网关网卡2、词义泛化大量英语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体系,导致了很多汉语词汇意义的扩大。
社会符号学视域下公示语翻译研究作者:吕华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2期摘要:通过对公示语特性的分析,结合社会符号学视域下意义与功能对等,原语与译语的最大等值关系等翻译标准的分析,探讨该翻译标准对于公示语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符号学;公示语;翻译标准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包括标识、指示牌、路标、公告、警示等等[1]。
公示语力求既要简明易懂,又能吸引人们眼球,因此其常见形式多为图文并茂且言简意赅的文本。
在国内,随处可见的英语公示语是为方便外国友人,可是一旦译文有误,反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知有多少“老外”曾站在学校里写着“teacher’s restroom”的教师休息室门前踌躇不前。
作为象形文字代表的汉语,翻译成表音体系的英语时难免困难重重,更有学者认为其本质是不可译的。
然而,中国的国际化促使翻译工作者必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公示语的翻译更是国际化进程中翻译工作的重点之一。
本文旨在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公示语的英译及其对公示语英译的指导意义所在。
一、社会符号学与公示语翻译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De Saussure)率先使用“符号学”一词,将符号的概念引入语言学的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语言学家韩礼德(M.A.K.Halliday)在其著作《语言的社会符号性》(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1978)中阐述了语言只是社会文化中诸多符号系统之一,解释语言必须在社会文化语境(sociocultural context)中进行。
从此,确立了社会符号学理论与语言的内在联系。
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在研究了多种翻译理论后,在其专著《语言、文化与翻译》(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一书中,指出用社会符号学(sociosemiotics)研究翻译能够做到“最有深度”,因为社会符号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代码的科学,其研究重点正是“人类所使用的最综合、最复杂的符号系统——语言”。
44 2010年第4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10, №4 总第30期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Serial №30
外来词翻译方式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析《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英语外来词
佟 颖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大庆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大庆 163712)
提 要:外来词像晴雨表一样,时刻反映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中出现许多外来词,尤以源自英语的外来词为多。正是凭借这些外来词我们不断引进新的概念和思想,从而丰富本族语,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翻译是不同民族交往的桥梁,是外来词进入汉语的重要途径,只有在翻译中全面考虑外来词的音、形、义以及汉字本身的特性,才能对外来词做出较为准确的分析。社会符号学是最适宜指导翻译研究的学科,从该角度对外来词的翻译方式加以分析、比较,则既可给外来词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又可为外来词的翻译实践提供多种选择方式。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英语外来词;社会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撞击时,语言首当其冲受到影响。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时刻反映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自然要作用于词汇,使其发生变化,外来词正是这诸多变化中显眼的一种。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在和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交往中,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吐旧纳新,兼收并蓄,出现了许多外来词,尤以英语外来词居多。而这些源于英语的外来词在不同时期进入汉语的方式不同,功能各异。翻译是不同民族交往的桥梁,是外来词进入汉语的重要途径,只有在翻译中全面考虑外来词的音、形、义以及汉字本身的特性,才能对外来词作出较为准确的分析。本文拟从《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入手,考察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二、所占比率 笔者调查了四个版本的《现汉》(1979年、1985年、1996年修订版、2002年增补版),在每个版本的《现汉》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都居于首位,具体数据如下:
表1英语外来词在《现汉》中的数量和比例 版本 1979 1985 1996 2002 词数 254 256 213 362 比率 61,4% 61,4% 59,2% 70,0% 从上表可知,《现汉》中源自英语的外来词占外来词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既有普通名词,又有专业术语,体现了英语强大的市场作用。一种语言的市场作用: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对该语言的需求,即使用该语言的人越多,它的市场作用就越大;另一方面,取决于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英国和美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两国的这种地位足以使英语在二战后 45
不断扩大影响并成为唯一的国际通用语,因此,来自英语的外来词在所有外来词中占据首位是毋庸置疑的。这些外来词作为纽带,在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等的交往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三、翻译方式 通过对《现汉》四个版本中英语外来词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翻译方式主要有四大类:音译,意译,形译以及综合译。 1 音译 音译——原词的语音得以保留,所用汉字仅供记录语音,字与字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有三种具体方式: 1.1 纯音译,把原词的语音全部保留下来的翻译方式。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ammonia 阿摩尼亚 candela 坎德拉 aniline 阿尼林 combine 康拜因 1.2 摘译,原词的语音不能完全保留,而只节选个别音节。有两种节选方式: 1.2.1 选取关键词的首字母。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DDT(dichloro-dipheny-trichloroethane) 滴滴涕 C.C.(cubic centimeter) 西西 OPEC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tries) 欧佩克 1.2.2 选取若干音节。有两种情况: (1)选择连续音节。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karat 开 salad 色拉 (2)选择非连续音节。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paramomycin 巴龙霉素 terylene 涤纶 chlonoform 哥罗仿 1.3 增译,汉语中没有辅音连缀,但很多外语中却存在这种现象。因此,如果在外译汉中出现辅音连缀,我们习惯于以汉语的规则为范本增加元音。例词见下表(加下划线的为所增元音): 1.4 原语 译语 brandy bai lan di 白兰地 pump bang pu 帮浦
democracy de mo ke la ci德谟克拉西 erg er ge 尔格 hop hu bu 虎布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音差别很大,在音译过程中尽量用相似的音代替原词的发音。但是,译词不可能与原词的发音完全相同,往往会发生音变(见另文)。 2 意译 意译——理解原词所指的对象或概念,在译语中找到表示该对象或概念的对应词,以此来翻译原词。有三种具体方式: 2.1 对译法,一个汉字对应一个外语词。这种方法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2.1.1 直接对译,译语中词的顺序和原外语词的顺序相同。例如: hot dog 热狗(英) blue tooth 蓝牙(英) 2.1.2 倒序对译,译语中词的顺序和原外语词的顺序相反。例如: head hunting 猎头(英) 2.2 融合法,综合概括原词的意义,用简短的汉语词表达出来。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anarchism 无政府主义 vaseline 矿脂 amoeba 变形虫 2.3 增译法,在译意的基础上增加汉字,从而对所译的意义加以描述和归类,便于译入语读者更准确、更轻松地理解原外来词的意义。有两种方式: 2.3.1 描写法,在译入语中找到原词所指的对象或概念的对应词,再增加描写性的汉字使表达的意义更加确切或使译入语读者感觉到其异国情调。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ounce 英(描写词)两 dahlia 西番(描写词)莲 cretinism 呆小(描写词)症 2.3.2 译意+义符,在译语中找到原词所指的对象或概念的对应词,再增加一个表现事物的属性或类别的汉字。如:bridge 桥牌 (英) 46
3 形译 形译——原词的字母形式不经任何改变而直接进入汉语。有两种具体方式: 3.1 字母词,完全由外语字母组成的词。分两种情况: 3.1.1 原词的词首字母的组合。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AM—amplitude modulation 调幅 CD—compact disc 激光唱盘 3.1.2 原词的关键词字母的组合。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GSM —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cations 全区移动通信系统
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 只读光盘
3.2 数字+ 字母词,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词。如: MP3 — MPEG 1 audio layer 3 数字音频压缩格式(英) C4ISR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computer,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reconnaissance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英) 4 综合译,顾名思义,综合以上译法的翻译方式,可分为三种: 4.1 音译+意译,这种翻译方式中包括音译的方式和意译的方式,有五种具体方式: 4.1.1 音兼意译,用以记录原词语音的汉字也能使人们产生联想,从而表达一定的意义。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解释 dacron 的确良 穿上这种布料制成的衣服感觉到“的确凉快”
gene 基因 基本的因素、因子
club 俱乐部 大家一起快乐的居所
rogor 乐果 使果子快乐,药效佳
hacker 黑客 没有记录、不受欢迎的客人
4.1.2 半音译半意译,译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音译,另一部分是意译。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ice +cream 冰+ 淇凌 wall+street 华尔+ 街 inter+net 因特+网 4.1.3 形声字,有形又有声,“声”部记录原词的语音,“形”部表示所指的概念或事物的特征、属性。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形部 声部 ammonium 铵 钅 安 benzene 苯 艹 本 4.1.4 音译+义标,音译原词,再增加汉字来确定原词所指的概念或事物的类属或特征。例词见下表: 原词 译词 golf 高尔夫+球 AIDS 艾滋+病 4.2 形译+意译,这种翻译中包括形译和意译两种方式,有三种情况: 4.2.1 字母词+义标,原词的字母形式不发生变化,再加上表示原词所指对象或概念的属性或特征的汉字。例如:BP (beeper) +机;IP (Internet protocol) + 地
址;IP (Internet protocol) + 电话;SIM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 卡 4.2.2 数字+字母词+义标,数字用来表示原词中含有几个相同字母,其他部分与4.2.1同。例如:C3I (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intelligence) + 系统 4.2.3 描写词+字母词+义标,该种翻译方式是把4.2.2中的数字用相应的汉字进行描述,其余相同。例如:三(描写词) K党 K.K.K (ku-klux klan)
四、理论分析 1. 理论概述 符号学(英语为semiotics或semiology)是关于符号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符号体系,涉及符号的用法、解释和操作。翻译也同样涉及这三方面,因此,二者具有相通之处,即可从符号学角度来审视翻译中的一些问题。英国社会符号学家韩礼德(M. A. K. Halliday)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或称为“行为潜势”,即讲话者进行社会行为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