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
的
波
谱
紫外线 可见光
近红外线
长波 红外线
0.1μm的X射线~100 m的无线电(γ、X、紫外、可见、红外、微波、短波、中波、长波)22
2.2.1 太阳辐射电磁波
3. 太阳辐射能量比例
进入大气层后,因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射线具有选择性
的反射和吸收作用,到达地球表面的光谱成分有所改
变,辐射强度也有所改变。太阳高度角??是重要影响
季风:造成季节差异,以年为周期
海陆间季节温差造成,冬季大陆吹向海洋, 夏
季海洋吹向大陆
38
2.3.2 风与大气边界层
2. 大气环流
赤道得到太阳辐射大于地表的长波辐射散热, 极地正相反。地表温度不同是大气环流的动
因,风的流动促进了地球各地能量的平衡。
净增益
盈余区域 短缺区域
辐射增益区
随纬度基本 不变
关 间。如世界时间(本初子午线/格林威治天文台),北京 时间(东经120º/东8时区)
于 ➢ 当地太阳时(真太阳时):太阳在当地正南时为12点, 地球自转一周又回到正南时为一天。
时 ➢ 中国的“标准时”:北京时间=世界时+8小时.全世界共 间 有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按其中央子午线的真太阳时为
该时区的标准时(钟表时间)。相邻时区差为1小时。
反射、散射和吸收的共同影 响,使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 辐射照度大大削弱,辐射光 谱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太阳辐射能的去向
2.2.2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由三部分组成
直射辐射:为可见光和近红外线(0.32~2.5μm) 散射辐射:被大气中的水蒸汽和云层散射,为可见光
建筑物垂直面上 的直射辐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