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 格式:ppt
- 大小:7.82 MB
- 文档页数:75
大学《电工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理想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虚短”指的是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两点电位相等,在没有短接的情况下出现相当于短接时的现象。
2. 将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全部或部分通过某种方式回送到输入端,这部分信号叫做反馈信号。
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减小,放大倍数也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增加,放大倍数也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放大电路中常用的负反馈类型有并联电压负反馈、串联电压负反馈、并联电流负反馈和串联电流负反馈。
3. 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若要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则必须在电路中引入开环或者正反馈。
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是输入电流等于零和输出电阻等于零;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特点:一是输出电压只具有高电平、低电平两种稳定状态和净输入电流等于零;在运算放大器电路中,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电压比较器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
4. 集成运放有两个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相应有同相输入、反相输入和双端输入三种输入方式。
5. 放大电路为稳定静态工作点,应该引入直流负反馈;为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应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该引入电压负反馈。
6. 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有两个重要特点是“虚短”和“虚断”。
二、判断题:1.放大电路一般采用的反馈形式为负反馈。
(对)2.集成运放使用时不接负反馈,电路中的电压增益称为开环电压增益。
(错)3. 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电压只有两种数值。
(对)4. 集成运放未接反馈电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称为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对)5. “虚短”就是两点并不真正短接,但具有相等的电位。
(对)6. “虚地”是指该点与接地点等电位。
(对)7.“虚地”是指该点与“地”点相接后,具有“地”点的电位。
( 错 )8、集成运放不但能处理交流信号,也能处理直流信号。
( 对 )9、集成运放在开环状态下,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1.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处于正…偏置,集URM = 14.1 V ;若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则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 U RM = 14.1 V 。
5.(57.5) 10= (111001.1 )2=( 39.8 )16。
6.三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 8个最小项。
其全部最小项之和为 1 。
7.TTL 三态门的输出包括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态等三种工作状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某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e Vb 和Vc 分别为3V 、3.7V 和6V ,则该管工作在A )状态。
A 饱和B 、截止C 、放大2.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通常提供一个偏置电路以克服(D )失真。
损坏A 、截止3.电路如图1所示,引入的反馈为(B 、饱和 C )负反馈。
C 、截止和饱和交越A 、电压并联B 、电流并联 C 电压串联 电流串联4.下列电路中D )电路。
A 、加法器B 、编码器 C 、译码器计数器5.构成一个十二进制的计数器, )个触发器。
A 、 2B 、 46.摩根定律的正确表达式是:C 、D 12、用代数法化简如下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
B 、 D 、(6分)2.放大电路电工学期考试卷01-电子技术B、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并宜负反馈;若想要增加输出电阻,应引入电流 负反馈。
3. 理想运算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区时,有 虚断和虚短两个重要概念。
4.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 U =10V,采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Y = A B^A C C+C D +AB C +B C D解:Y = B(A AC) C(D AD BD)= B(A C) C(D A B)AB CD AC =AB BC C D AC精品文档四、图 2 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 C C=12V,金i=90k Q,吊2=30k Q , F C=2.5k Q , R=1.5k Q , F L=10k Q , 3 =80, U B E = 0.7V。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作者:涂娟李少纲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29期摘要:电工学-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点多,概念比较难理解。
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教学三方面入手,对电工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掌握这门课的知识。
关键词:电工学;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作者简介:涂娟(1976-),女,江西丰城人,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讲师,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李少纲(1962-),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
(福建福州 350108)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42-01电工学是工科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理论和实践基础。
电工学课程涉及范围多而广,电子技术部分包含了半导体器件、晶体管放大电路、负反馈、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等内容,知识点多、散、碎,而且模拟电子技术概念比较难理解。
[1]如何在有限的学时数里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些知识,这需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优化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要求电工学-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总学时为48学时,较以前压缩了12学时。
学习该课程的专业有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
在学时数不断压缩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对于非电类学生来说,电工学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应用,教学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符合。
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主要还是在电子电路的应用上。
在授课当中,应该着重突出电子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应用,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为重点,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突出“学以致用”。
[2]比如在介绍模拟电路的时候,可以以集成运放内部电路为例,先介绍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结构、组成部分,然后再结合每一章节介绍每一部分电路的结构、分析和应用,最后总体介绍集成运放的应用。
浅谈《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与实践关键词:技能训练;教与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74-011.实践技能训练电工电子课程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操作性,实验性和应用性。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电类专业的教师不断研讨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及时引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内容。
设制合理的实验课题,使学生通过实验课进一步熟悉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作具体的实验内容,掌握相关的技能,让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测试技术,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中较成熟的,较前沿的在工程实践中较为广泛应用的各种器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具备借助于各种设备仪器进行综合实验,测试和设计的能力。
对于实验内容教材已正式出版。
在新系列教材中,舍弃了过时陈旧的内容,如模拟电路中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数字电路中过多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实验;引入新的内容,如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电流型运算放大器和跨导型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复杂的大规模集成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fpga的应用等。
增加了电子线路软件仿真的内容,使硬件软件相结合,丰富了实验手段。
新教材还增加了大量的简单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
我们也不再是传统实验中手把手教,而是在电路理论课程结束后对电路综合实验独立设课,学生经过电路课程的学习和电路课内的基本实验已掌握了比较完整的电路理论知识和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且拥有了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可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个性化地做出一些有创意的测量方法来完成我们提出的实验任务,而不再是传统的按照指定实验线路。
因此在电路综合实验中,我们只提实验目的,内容和要求。
实验线路主要由学生课外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去寻找参考资料自主完成。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指引学生合理选取、择优组合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启发学生把注意集中于解决问题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讲义实验一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3)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的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F 和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i u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0u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B1和R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 的基极电流IB 时(一般5-10倍),则其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E F C C CC CE FE BEB E R R R I U U R R U U I ++-=+-=电压放大倍数 //(1)C Lu be FR R A r R ββ=-++输入电阻 be B B i r R R R ////21= 输出电阻 C R R ≈0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
在设计前应测量所用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以后,还必须测量和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和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一般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消除干扰与自激振荡及放大器各项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i u =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C I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B U 、C U 和E U 。
《电工学》中电路分析方法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一道例题,介绍了《电工学》中几种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电源等效变换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以及戴维宁定理。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
关键词: 《电工学》电路分析方法例题分析电路分析方法是《电工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可以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电流电律(kcl)及欧姆定律直接进行分析求解。
但对于结构复杂的电路,采用以上方法分析计算电路将使计算过程极为繁琐,为此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电路分析方法。
本文以求解图1电路中0.5kω电阻中流过的电流i 为例,分别介绍支路电流法、电源等效变换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以及戴维宁定理这些常见电路分析方法的解题过程及其使用范围。
图11.支路电流法采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时,首先在电路中标出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及回路的循行方向(如图2所示)。
图2对图2电路采用kcl、kvl列方程:i■+i■+1+i■=i-2+2i■-2i■=02i■+4-i■=0i■-4+0.5i=0 解得:i=3ma当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支路数比较多时,采用支路电流法,建立的方程数目多,计算繁琐,此法将不再适用。
2.电源等效变换法电源有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表示形式,利用电压源、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可以将由多个元件组成的复杂电路简化,实现对电路的分析计算。
对图1采用电源等效变换法化简电路依次如图3(a)(b)(c): 图3根据图3(c),流过0.5ω电阻的电流i=■=3ma电源等效变换法改变了电路的原始结构,在求解得到负载支路的电压或电流之后,若还需要求取电路中其他参数,则必须返回到原图中进行分析计算。
3.结点电压法《电工学》中介绍的结点电压法比较简单,它只是用来求解含有2个结点的电路。
在采用结点电压公式列写方程时要注意:恒流源所在支路的电阻不参与计算。
图1电路采用结点电压法列方程得:u■=■1.5v流过0.5kω电阻的电流:i=■=3ma4.叠加定理叠加定理用来分析含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百科名片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基础知识;晶体管及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数字逻辑电路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函数;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1.图书信息书名: 电工电子技术作者:肖志红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5月1日ISBN: 9787111301448开本: 16开定价: 23.00元编辑本段内容简介《电工电子技术(上册)》共8章,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常用分析方法、暂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交流电动机、电气控制技术、工厂用电与安全用电。
每章配有难度适中的习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部分章节配有工程应用举例及Multisim仿真实例。
《电工电子技术(上册)》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非电类本科生、大专生及成人教育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还可作为自学考试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编辑本段图书目录前言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第2章电路常用分析方法第3章暂态电路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磁路与变压器第6章交流电动机第7章电气控制技术第8章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附录附录A Multisiml0简介附录B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中英文名词对照部分习题参考答案参考文献编辑本段2.图书信息基本信息书名:电工电子技术作者:罗岩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版次:2010年7月第1版定价:31.90元开本:16装订:胶装ISBN 978-7-5058-9680-2丛书名: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内容简介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最新基本要求编写,同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点的分布以及深度上进行了调整,使教材更加突出实用性、更加通俗易懂、更加贴近生产实际。
本书共分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知识、直流电路、常用电工仪表、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应用技术、电动机应用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低压电器与安全用电技术、PLC及其应用技术、电子电路中的元器件、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和数字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