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学 章 题库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答案

电工学 章 题库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答案

电工学 章 题库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答案
电工学 章 题库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答案

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一、填空题

1、反馈放大电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已知某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为1mV, 输出电压为1V;当加上负反馈后达到同样的输出电压时,需加入输入电压为10mV。则该电路的反馈深度为______,反馈系数为______。

3、已知一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开环放大倍数A=200, 反馈系数F=0.05。当温度变化使开环放大倍数变化±5%时,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为___________。

4、某放大器开环放大倍数A变化±25%时,若要求闭环放大倍数A f的变化不超过±1%。若闭环放大倍数A f=100,则A=________,F=_________。

5、若希望放大器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要小,可引入______反馈。若希望电路在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则可引入_______反馈。若希望电路在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则可引入______反馈。

6、为组成满足下列要求的电路,应分别引入何种组态的负反馈: 组成一个电压控制的电压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组成一个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组成一个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组成一个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引入_____________。

7、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是使净输入量。(填“增大”或“减小”)

8、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后.使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是___________反馈,若使净输入信号增大的反馈是__________反馈。

9、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________负反馈(填“交流”或“直流”);若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________负反馈。(填“交流”或“直流”)

10、交流放大电路中,要求降低输出电阻,提高输入电阻,需引入_____________负反馈。

11、某放大电路要求提高输入电阻,稳定输出电流,它应引入______________负反馈。

12、在交流放大电路中,引用直流负反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引用交流负反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放大电路中,为了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应引入________负反馈;为了抑制温漂,应引入________负反馈;为了展宽频带,应引入________负反馈。(填“交流”或“直流”)

14、电路如图17-1-14所示,已知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增益和差模输入电阻均近于无穷大,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4V。

图17-1-14

电路引入了________________(填入反馈组态)交流负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趋近于______________,电压放大倍数约为____________。设u I=1V,则u o≈________V;若R1开路,则u o变为________V;若R1短路,则u o变为________V;若R2开路,则u o变为________V;若R2短路,则u o变为________V。

二、选择题

1、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________。

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输出信号内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2、下列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闭环放大倍数A F=1/F。它只与反馈系数有关,而与开

环放大倍数无关,因此基本放大电路的参数无实际意义。

B、若放大电路负载固定,为使其电压放大倍数稳定,可以引入电压负反馈,也可以引入电流负反馈。

C、只要在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D、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通过负载的电流也就必然稳定,因此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都可以稳定输出电流,在这一点上电压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没有区别。

3、对于放大电路,若无反馈网络,称为_______; 若存在反馈网络,则称为_______。

A.开环放大电路

B. 闭环放大电路

C. 电压放大电路

D. 电流放大电路

4、需要一个阻抗变换电路,要求R i小R o大,则应选_________负反馈放大电路。

A、电压串联

B、电压并联

C、电流串联

D、电流并联

5、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出端取样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反馈和________反馈;根据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在输入端比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反馈和________反馈。

A、串联

B、并联

C、电压

D、电流

6、放大电路如图17-2-6所示,其反馈类型为_________。

u o

u

图17-2-6 图17-2-7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7、图17-2-7所示电路的反馈组态为________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8、图17-2-8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为_______

u o

C

u o

图17-2-8 图17-2-9

A、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B、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C、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D、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9、判断图17-2-9所示电路为何种交流反馈类型_________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10、图17-2-10的反馈组态为_________

u i

u o

cc

u i

图17-2-10 图17-2-11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11、图17-2-11中电路为何种交流反馈类型_________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压并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12、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对其性能的影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大倍数降低

B、非线性失真减小

C、通频带变宽

D、放大倍数的稳定性下降

13、图17-2-13所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为。

图17-2-13

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压串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压并联负反馈

14、能够减小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减小放大电路输出电阻的负反馈是。

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压串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压并联负反馈

15、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对其性能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倍数降低

B、非线性失真增大

C、通频带变窄

D、放大倍数的稳定性下降

16、电路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输出电阻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17、能够减小放大电路输入电阻、稳定放大电路输出电流的负反馈组态是_______。

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压串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压并联负反馈

18、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________。

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19、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_______。

A、交流电流负反馈

B、交流电压负反馈

C、直流电流负反馈

D、直流电压负反馈

20、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__________;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___________;(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______;(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__________。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流串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压并联负反馈

三、判断题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是负反馈。()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4、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5、放大电路级数越多,引入的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6、反馈量仅仅取决于输出量。()

7、既然电流负反馈稳定输出电流,那么必然稳定输出电压。()

8、负反馈能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所以负反馈越强越好。()

9、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后,只能减小非线性失真,而不能消除失真。()

10、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对于在反馈环内产生的干扰、噪声和失真有抑制作用,但对输入信号中含有的干扰信号等没有抑制能力。()

四、计算题

1、理想运放组成电路如图17-4-1所示。判断反馈极性。若为负反馈,确定其组态,并求出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u i

u o

u o

图17-4-1 图17-4-2

2、运放电路如图17-4-2所示,试问:

(1) 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电路各是什么反馈类型? (2) 总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

(3) 当负载电阻R L 变化时,该电路能否稳定输出电压U o ?能否稳定输出电流I o ? 3、理想运

放如图17-4-3所示,判断该电路的反馈组态,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A f 。

u o

u

u u o

图17-4-3 图17-4-4

4、判断图17-4-4所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和类型。若R 1=R 2=1k Ω,R 3=R 4=2k Ω,u i =1V 。求u o 。假设集成运放为理性运放。

5、如图17-4-5所示,电路中的运放具有理想特性。试分析增益可变放大电路属于何种极性和类型的反馈,并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 uf 。

u

o

图17-4-5 图17-4-6

6、电路如图17-4-6所示,判断反馈组态,并计算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A f。

7、由理想运放组成的电路如图17-4-7所示。

(1)说明电路中采用的是何种负反馈类型;

(2)R1=100K、R2=200K、U i=1V试求U o是多少?

图17-4-7 图17-4-8

8、判断图17-4-8中的负反馈类型?若U i=1V,求U o=?假设集成运放是理想的。

9、电路如图17-4-9所示,试判断下列电路中有无负反馈,若有则说明其反馈类型。

o

u i

(a)(b)

图17-4-9

10、指出图17-4-10中两个电路的负反馈组态,并写出输出u o表达式。

图17-4-10

11、设图17-4-11所示电路为深度负反馈电路,分析该电路引入的负反馈类型(电压串联、电压并联、电流串联、电流并联)是什么?写出U o的表达式。

D Z

图17-4-11 图17-4-12

12、电路如图17-4-12所示。试问:电路中引入的是何种反馈?若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作为输入电压,则当R2的滑动端位置变化时,输出电压U o的调节范围是多少?

13、图17-4-13中引入了哪种组态的交流负反馈?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 a )

o u i

u o

u

图17-4-13

14、放大电路如图17-4-14所示,试: (1)判断反馈组态;

(2)求解深度负反馈下大环的闭环电压增益。

o

图17-4-14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基本放大电路;反馈网络

2、10;0.009

3、±0.45%

4、2500;0.0096

5、串联;电流;电压

6、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7、减小

8、负;正

9、直流;交流

10、电压串联负反馈

11、电流串联负反馈

12、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

13、交流;直流;交流

14、电压串联;∞;11;11;1;14;14;1

二、选择题

1、D

2、D

3、A;B

4、D

5、C;D;A;B

6、A

7、B

8、C

9、C 10、

C 11、A 12、

D 13、A 14、D 15、A 16、C 17、C 18、B 19、C 20、D;B;A;C

三、判断题

1、ⅹ

2、√

3、ⅹ

4、ⅹ

5、ⅹ

6、√

7、ⅹ

8、ⅹ

9、√10、√

四、计算题

1、电压串联负反馈;3422413152()

()()

f uf f R R R R A R R R R R R R R +=

+++

2、(1)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2)-210;(3)能;不能

3、电流并联负反馈;23

(1f L

uf R R A R R =?+ 4、电压串联负反馈;1.5V 5、电流串联负反馈;12

12L uf R R R A R R =?

+

6、电压并联负反馈;1

f uf R A R =?

7、电压并联负反馈;U o =-2V 8、(1)电压串联负反馈;(2)U o =1V 9、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10、A 图为电压并联负反馈,1F O i R U U R =?;B 图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1(1

R R U U F

i

O += 11、电流串联负反馈; I L O U R R R R R R U 3

13

21++=

12、电压串联负反馈;滑动抽头滑倒最左边时,123

1

O Z R R R U U R ++=

,滑动抽头滑倒

最右边时,123

12

O Z R R R U U R R ++=

+。

13、(a )电流并联负反馈,1

L

uf R A R =

;(b )电压串联负反馈,11uf A = 14、(1)电压串联负反馈;(2)345784568

()()

()uf R R R R R A R R R R ++=

+

《电工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电路如图1所示,=ab U V ,若选a 点为参考点,则b 点的电位b V = V 。 2.各支路电流如图2所示,则=I A 。 3.各电阻值如图3所示,则端口等效电阻=ab R Ω。 4.已知2202sin(314 135)u t V =- ,则有效值U = V ,周期T = s ,初相位= ,0.01t s =时,u = V 。 5.已知变压器的变比为4:1,测得次绕组中的电流24I A =,则原绕组中的电流1I = A 。 6.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电压的频率为150Z f H =,极对数1p =,转差率0.015s =。则同步转速0n = /min r ,转子转速n = /min r ,转子电流频率2f = Z H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电路如图4所示,其KVL 方程正确的是( )。 .0S A U RI U ++= .0S B U RI U +-= .0S C U RI U -+= .0S D U RI U --= 2.图5所示电路中AB U 为( )V . 1.25A . 1.5B . 2C . 2.5D 3.电路如图6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吸收功率 .C 电流源发出功率,电压源吸收功率 .D 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发出功率 a 图1 b 5V +- 图4 +-U I R -+s U 1A - I 1A 图2 - +V 10 图6 Ω10 A 2 B A 10Ω 10V + - 图5 2Ω 5V +- 5Ω 6Ω 图3 3Ω 2Ω a b

大学电工学1试卷及答案(A)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电工学1》试卷(A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中。(本大题分12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4分) 1、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R =3Ω,X L = 4Ω,X C = 5Ω,则电路呈()。 (a) 电阻性 (b) 电感性 (c) 电容性 2、用叠加原理分析电路,当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电源处理的方法是 ( ) (a) 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开路 (b) 理想电压源开路,理想电流源短路 (c) 理想电压源短路,理想电流源短路 3、理想电压源的外接负载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a) 越大 (b) 越小 (c ) 不能确定 4、 某RC 电路的全响应为t c e t u 2536)(--=V ,则该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为( ) (a) t e 2536--V (b) )1(625t e --V (c) t e 253-V 第5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a ) 第10题图(b ) 5、电路如图所示,在开关S 断开时A 点的电位为( ) (a) 6V (b)0 V (c) 3 V 6、 两个交流铁心线圈除了匝数不同(N 1 = 2 N 2)外, 其它参数都相同。若将这两个线圈接在同一交流电源上,它们的电流关系为 ( )。 (a) I I 12> (b) I I 12< (c) I I 12= 7、 对称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cos 3L L I U P = ,其中?角为(): (a) 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b) 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夹角 (c) 线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 8、有一台星形连接的三相交流发电机,额定相电压为660V ,若测得其线电压为U A B =1143V ,U B C =660V ,U C A =660V (a) A 相绕组接反 (b) B 相绕组接反 (c) C 相绕组接反 9、在图示电路中,R = X L = 10Ω, 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 = 1,则X C 的值为( )。 (a) 20Ω (b) 10Ω (c) 5Ω 10、R ,L 串联电路与电压为8V 的恒压源接通,如图(a)所示。在t =0瞬间将开关S 闭合,换路前电感没有储能。当电阻分别为10Ω,30 Ω,20Ω时得到的3条u R (t)曲线如图(b),其中30Ω电阻所对应的u R (t)曲线是()。 11、某三相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16314sin(20 +=t e A V ,)104314sin(20 -=t e B V ,)136314sin(20 +=t e C V ,当t = 13s ,该三相电动势之和为 ( )。 (a) 20V (b) 2 20V (c) 0V 12、某三相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的转速为1440r/min ,电源频率为50Hz ,此时转子电流频率为()。 (a) 50 Hz (b) 48 Hz (c) 2 Hz 二 非客观题( 本大题12分 ) 电路如图,已知 E =10V 、I S =1A ,R 1 = 10Ω ,R 2 = R 3= 5 Ω,(1)用戴维宁定理求流过 R 2的电流 I 2;(2)计算理想电流源 I S 两端的电压 U S ;(3)判断理想 题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计 得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7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参考解答 习题七 7-1 什么是静态工作点如何设置静态工作点若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出现什么问题估算静态工作点时,应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 答: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输入信号为零时,电路处于直流工作状态,这些直流电流、电压的数值在三极管特性曲线上表示为一个确定的点,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在被被放大的交流信号加入电路时,不论是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能满足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的三极管放大状态。 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来改变静态工作点,这就可以设置静态工作点。 若静态工作点设置的不合适,在对交流信号放大时就可能会出现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偏高)或截止失真(静态工作点偏低)。 估算静态工作点是根据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 7-2 试求题图7-1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图中的所有三极管都是硅管。 解:图(a)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A mA I c c cc ce b c b 3.14101107.9247.9194.050194194.010 1207 .024333 =???-=-==?===≈?-=-βμ 图(b)和图(c)的发射结反向偏置,三极管截止,所以I b =0,I c =βI b ≈0,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U ce ≈U cc 。 图(d)的静态工作点 c R e R b 3V 6V R e R b 1 R e

) 1.3712(]10)212(1065.212[)]()6(6[65.226026.01 65.21027 .06333 --=?+??--=+----≈=≈=≈+= =?-= -e c c ce e c e b e R R I U mA I I A mA I I mA I μβ 依此I c 电流,在电阻上的压降高于电源电压,这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电流要小于此值,即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图(e)的静态工作点 V R I U U mA I I I I mA I V U e e cc ce e b e c e B 3.161021085.3240475.01 8085.3185.310 27.08810310)6030(24333 3 3=???-=-==+=+=≈=?-==???+= -β 7-3 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电压的衰减程度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可以用来表示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 答:输入电阻就是将放大电路看为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入端看入的等效电阻。即输入端的电压与输入端的电流之比。输出电阻也是将放大电路看作一个四端元件,从输出端看的等效电阻。即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阻。 因为信号源为放大电路提供输入信号,由于信号源内阻的存在,因此当提供给放大电路的信号源是电压源串电阻的形式时,输入电阻越大,则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若信号源是电流源与电阻并联,则输入电阻越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衰减越小。 放大电路我们可以根据戴维南等效电路将其化简为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形式,输出电阻可以看作一个电源的内阻,因此,输出电阻越小,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请参看下图,可以增强对上面文字描述的理解。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套电工部分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套电 工部分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电工学练习题(A)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本大题共5小题,总计10分) 1、图示电路中, 若电压源U S =10 V, 电流源I S =1 A, 则( ) A. 电压源与电流源都产生功率 B. 电压源与电流源都吸收功率 C. 电压源产生功率, 电流源不一定 D. 电流源产生功率, 电压源不一定 电压源, 若外2、电路如图所示, U S 为独立 电路不变, 仅电阻R变化时, 将会引起 ( ) A. 端电压U的变化 B. 输出电流I的变化 C. 电阻R支路电流的变化 D. 上述三者同时变化 3、电路如图所示, 支路电流I AB 与支路电压U AB 分别应为( ) A. 05. A与15. V B. 0 A与1 V C. 0 A与-1 V D. 1 A与0 V

4、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R L C == ωω1, i t 13245=+?cos()ωA , i t 24245=-?cos()ωA ,则i 3为 ( )A. 5281 cos(.)ωt -? A B. 5281cos(.)ωt +? A C. 52cos ωt A D. 7245cos()ωt +? A 5、可以通过改变电容来调节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若要使谐振频率增大一 倍, 则电容应( ) A.大4倍 B.大2倍 C. 减至 2 1 D. 减至 4 1 二、填空题:(共20分)(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电路如图所示,欲使电压源输出功率为零,则电阻R 为____Ω, 所吸收功率为______W 。 2、若图(a)的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则其中I S 为__________A, R S 为 __________Ω。 3、图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 I R =∠-23 π A ,则 I L =____________A 三、非客观题 ( 本 大 题10分 ) 电路如图所示,应用KCL 与KVL 求电流I 、电压U 及元件X 吸收的功率。 四、非客观题 ( 本 大 题15分 )

林家儒 《电子电路基础》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思考题与习题 1.1. 半导体材料都有哪些特性?为什么电子有源器件都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的? 1.2. 为什么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如何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1.3. 为什么不能将两个二极管背靠背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极管? 1.4. 二极管的交、直流等效电阻有何区别?它们与通常电阻有什么不同? 1.5. 三极管的放大原理是什么?三极管为什么存在不同的工作状态? 1.6. 如图P1-1(a)所示的三极管电路,它与图P1-1(b)所示的 二极管有何异同? 1.7.稳压二极管为何能够稳定电压? 1.8.三极管的交、直流放大倍数有何区别?共射和共基电 流放大倍数的关系是什么? 1.9.三极管的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各是什么? 1.10. 如图P1-2所示,设I S =10-11A ,U T =26mV ,试计算 u i =0,0.3V ,0.5V ,0.7V 时电流I 的值,以及u i =0.7V 时二极管的直流和交流等效电阻。 解: 由I= I S *(exp(U i / U T )-1) 当U i =0时,I=0; 当U i =0.3V 时,I=1.026×10-6A ; 当U i =0.5V 时,I=2.248×10-3A ; 当U i =0.7V 时,I=4.927A ; 直流等效电阻R= U i /I = 0.7V/4.927A = 0.142 Ω ∵exp(U i / U T )>>1 ∴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26/4927 = 5.277×10-3 Ω (a) (b) 图 P1-1 图P1-2 + - u i D i

1.11. 电路如图P1-3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U T =26mV ,电源U =3.3V ,电阻R =1k Ω,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输入电压u i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为多少? 解:U =3.3V>>100mV , I =(U -U D )/R = (3.3-0. 7)/1k = 2.6 mA 交流等效电阻:R d = 26/I = 10 Ω 交流电流有效值:Id = Ui/Rd = 1 mA 1.1 2. 图P1-4(a)是由二极管D 1、D 2组成的电路,二极管的导通电压U D =0.3V 、 反向击穿电压足够大,设电路的输入电压u 1和u 1如图P1-4(b)所示,试画出输出u o 的波形。 解: 1.13. 如图P1-5所示电路,设二极管为理 想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击穿电压U BR =∞ ),试画出输出u o 的波形。 解: 5V u 1 t u 2 t 5V 图P1-4(a) 图P1-4(b) + D1 u 1 u o R u 2 D2 P1-5 R + - u o D 2 D 1 D 3 D 4 图P1-3 + - u i D R C U 4.7V u 0 t u o t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放大器的负反馈 §3-1反馈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放大器的反馈,就是将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的电路形式送回到输入回路,并与输入量进行叠加 过程。 2、反馈放大器由基本放大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能否从电路中找到是判断有无反馈的依据。 3、按反馈的极性分,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判断方法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是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是正反馈。 4、按反馈信号从输出端的取样方式分,有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按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方式分,有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采用输出短路法,可判断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采用输入短路法,可判断是串联反馈还是 并联反馈,对常用的共发射极放大器,若反馈信号加到三极管基极为并联反馈,加到三极管发射极为串联反馈。 5、按反馈的信号分,有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直流负反馈主要用于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二、判断题 1、瞬时极性法既能判断反馈的对象,也能判断反馈的极性。(对) 2、串联负反馈都是电流负反馈,并联负反馈都是电压反馈。(错) 3、将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则反馈信号也随之消失。(错) 4、在瞬时极性法判断中,+表示对地电压为正,—表示对地电压为负。(错) 5、在串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压形式出现,在并联反馈中,反馈信号在输入端是以电流形式出现。(对) 三、选择题 1、反馈放大短路的含义是(C )。 A.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信号通路 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C.除放大电路外,还有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 2.图3-1-1所示为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部分,Re1引入(C ),Re2引入(B )。

电工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工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则阻值较大的电阻 (A)。 A、发热量较大 B、发热量较小 C、没有明显差别 2、万用表的转换开关是实现(A)。 A、各种测量种类及量程的开关 B、万用表电流接通的开关 C、接通被测物的测量开关 3、绝缘棒平时应(B)。 A、放置平稳 B、使他们不与地面和墙壁接触,以防受潮变形 C、放在墙角 4、绝缘手套的测验周期是(B)。 A、每年一次 B、六个月一次 C、五个月一次 5、绝缘靴的试验周期是(B)。 A、每年一次 B、六个月一次 C、三个月一次 6、在值班期间需要移开或越过遮栏时(C) A、必须有领导在场 B、必须先停电 C、必须有监护人在场 7、值班人员巡视高压设备(A)。 A、一般由二人进行 B、值班员可以干其它工作

C、若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处理 8、倒闸操作票执行后,必须(B)。 A、保存至交接班 B、保存三个月 C、长时间保存 9、接受倒闸操作命令时(A)。 A、要有监护人和操作人在场,由监护人接受 B、只要监护人在场,操作人也可以接受 C、可由变电站(所)长接受 10、直流母线的正极相色漆规定为(C)电工/焊工。 A、蓝 B、白 C、赭 11、接地中线相色漆规定涂为(A)。 A、黑 B、紫 C、白 12、变电站(所)设备接头和线夹的最高允许温度为(A)。 A、85℃ B、90℃ C、95℃ 13、电流互感器的外皮最高允许温度为(B)。 A、60℃ B、75℃ C、80℃ 14、电力电缆不得过负荷运行,在事故情况下,10kV以下电缆只允许连续(C)运行。 A、1h过负荷35% B、1.5h过负荷20% C、2h过负荷15% 15、电力变压器的油起(A)作用。 A、绝缘和灭弧 B、绝缘和防锈 C、绝缘和散热 16、继电保护装置是由(B)组成 A、二次回路各元件 B、各种继电器

电工技术(第三版席时达)教学指导、习题解答第五章.docx

第五章电路的瞬态分析【引言】①直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值 稳定状态(简称稳态)交流电路:电压、电流为某一稳定的时间函数 ○2当电路发生接通、断开、联接方式改变及电路参数突然变化时,电路将从一种稳态变换到另一种稳态,这一变换过程时间一般很短,称为瞬态过程或简称瞬态(也称暂态过程或过渡过程)。 防止出现过电压或过电流现象,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3 瞬态分析的目的 掌握瞬态过程规律,获得各种波形的电压和电流。 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产生瞬态过程的原因和研究瞬态过程的意义。 2、掌握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理解初始值、稳态值、时间常数的概念。 3、理解RC电路和RL电路瞬态过程的特点。 4、了解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本章重点:分析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RC电路的充放电过程。 本章难点:初始值的确定。 5-1瞬态过程的基本知识 一、电路中的瞬态过程 【演示】用根据图5-1-1 制作的示教板。观察开关S 合上瞬间各灯泡点亮的情况。 S I C I L I R +C L R U S - HL 1HL2HL3 图 5-1-1 【讲授】开关 S HL 1突然闪亮了一HL 2由暗逐HL 3立刻变合上瞬间下,然后逐渐暗下渐变亮,最亮,亮度稳 去,直到完全熄灭后稳定发光定不变 有瞬态过程无瞬态过程

外因——电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换路) 电路发生瞬态过程的原因 内因 —— 电路中含有储能元件(电容或电感) 二、换路定律 【讲授】①换路定律是表述换路时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变化规律的,即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和电 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②设以换路瞬间作为计时起点,令此时 t =0,换路前终了瞬间以 t =0 —表示,换路后初始瞬间以 t =0 +表示。则换路定律可表示为: u C (0 +) = u C (0 — ) 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i L (0 +) = i L (0 — ) 换路瞬间电感中的电流不能突变 换路后 换路前 初始瞬间 终了瞬间 【说明】①换路定律实质上反映了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不能突变。因为 W C = 1 Cu C 2、W L = 1 Li L 2, p= dw 趋于无穷大,这是不可能的。 2 2 u C 和 i L 的突变意味着能量发生突变,功率 dt ②当电路从一种稳定状态换路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过程中, u C 和 i L 必然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这种电流和电压的连续变化过程就是电路的瞬态过程。 ③电阻是耗能元件,并不储存能量,它的电流、电压发生突变并不伴随着能量的突变。因此由纯电 阻构成的电路是没有瞬态过程的 。 ④虽然 u C 和 i L 不能突变,但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是可以突变的,电阻的电压和电流也是可以突变 的。这些变量是否突变,需视具体电路而定。 三、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三要素法 【讲授】①一阶电路是指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或用串、并联方法化简后只包含一个储能元件的电 路 经典法 (通过微分方程求解) ②分析一阶电路瞬态过程的方法 三要素法 (简便方法,本书只介绍此法的应用) ③在直流电源作用下的任何一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只要求得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这三个 要素,就可完全确定其在瞬态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三要素法: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

第 2 页 共 19 页 课程名称 电工学A(上) 考试日期 考生姓名 学号 专业或类别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累分人 签题 分 30 8 10 8 12 10 10 12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页,请查看试 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 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 得分 评卷 1、( C )已 知 图 1所示 电 路 中 的 U S =10 V , I S = 13 A 。电 阻 R 1 和 R 2 消 耗 的 功 率 由 ( )供 给 。 (a) 电 压 源 (b) 电 流 源 (c) 电 压 源 和 电 流 源 U U I R R S S S S 1 211Ω Ω . .. . +图1

2、( C )在图2中,N 是一线性无源网络。当 U 1 =1V,I 2 = 1A时,U 3 = 0V;当U 1 =10V,I 2 = 0A 时,U 3 =1V。则当U 1 = 0V,I 2 =10A时,U 3 = ()V A、 0 B、 1 C、-1 D、 3 图2 第 3 页共 19 页

福州大学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考试A卷 第 4 页共 19 页

3、( D )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 (B) 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 (C)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 (D) 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 4、( D )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 星形时,若线电压V t u BC )180sin(2380-=ω,则 相电压=C u ( )。 (a)V t )30sin(2220-ω (b) V t )30sin(2380-ω (c) V t )120sin(2380+ω (d )2202sin(30)t ω+o 5、( B )图3所示 正 弦 电 路 中,R X L ==10Ω , U U AB BC =, 且 U & 与 I & 同 相, 则 复 阻 抗 Z 为 ( )。 (a) ()55+j Ω (b) ()55-j Ω (c) 1045∠? Ω Z j A B C U R .c C L I .X + - 图3

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章答案

习题答案 2-2 电路如题图2-2所示,已知30Ω电阻中的电流I 4=0.2A ,试求此电路的总电压U 及总电流I 。 解: 如上图所示,可得 V 901009.010090A 9.03010A 6.02A 3.02060 306030A 1.05.0323254345=?==Ω =+==+=Ω =+====+=Ω=+?= ==IR U R R I I I R R I I I I I R I I ac bc ac bc 2-6 六个相等电阻R ,各等于20Ω,构成一个闭合回路(题图2-6所示)。若将一外电源依次作用a 和b ,a 和c ,a 和d 之间,求在各种情况下的等效电阻。 Ω 题图2-2 习题2-2电路图 Ω 习题2-2电路图

解: 如上图所示,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b ,则有 Ω =====350 65//5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b 同理,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c ,则有 Ω =====380 68//42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c 若将电源作用于a 和d ,则有 Ω =====3069//332 2121R R R R R R R R R ad 题图2-6 习题2-6电路

2-11 试为题图2-11所示的电路,写出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独立方程(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独立方程(支路电流为未知量); (3) 网孔方程; (4) 节点方程(参考节点任选)。 解: 如上图所示。 (1) 由KCL ,有 00 524321164=--=--=--I I I I I I I I I (2) 由KVL ,有 I I 5

电工学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电工学(电工技术)试题库试卷 2003 ~ 2004 (I I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2V ,I S =2A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 (a) 1V (b) ?1V (c) ?2V 2、有一台星形连接的三相交流发电机,额定相电压为660V ,若测得其线电压U AB =1143V , U BC =660V ,U CA =660V ,则说明 ( )。 (a) A 相绕组接反 (b) B 相绕组接反 (c) C 相绕组接反 3、图示正弦电路中,Z = (40 + j30) ?,X L =10?,有效值U 2 =200V ,则总电压有效值U 为 ( )。 (a) V (b) 226 V (c) 120 V 4、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电压为A )303sin(230sin 2100120?+++=t t u ωω,电流 A )303sin(273.1)30sin(2109.13??-+++=t t i ωω,则其三次谐波的功率P 3为 ( )。 (a) (b) 45W (c) 5、图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而且电容器C 上已充有图示极性的6V 电压,在 t =0瞬间将开关S 闭合,则i (0+)= ( )。 (a) ?1A (b) 0A (c) 1A 6、图示为一直流电磁铁磁路,线圈接恒定电压U 。当气 隙长度? 减小时,线圈电流I 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保持不变 7、电力变压器的外特性曲线与负载的大小和性质有 关,当负载为电阻性或电感性时,其外特性曲线 ( )。 (a) 随负载增大而上升 (b) 随负载增大而下降 (c) 为一平行横坐标的直线 8、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决定于( )。 (a) 电源电压大小 (b) 电源频率高低 (c) 定子电流的相序 9、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欠压保护的功能是( )。 (a) 防止电源电压降低烧坏电动机 (b) 防止停电后再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 (c) 实现短路保护 10、当限定相对测量误差必须小于±2%时,用准确度为级、量程为250V 的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值应为 ( )。 (a)小于125V (b)不大于250V (c)大于125V

电工技术习题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 电路的过渡过程 习题参考答案 1.由换路定律知,在换路瞬间电容上的电压、电感上电流不能突变,那么对其余各物理量,如电容上的电流、电感上的电压及电阻上的电压、电流是否也遵循换路定律? 解:在换路瞬间只有电容上的电压、电感上电流不能突变。电容上的电流、电感上的电压及电阻上的电压、电流能突变,不受换路定律的限制。 2.一电容C = 100μF ,端电压互感器u C = 200V ,试问电容的电流和电容的储能是否等于零?为什么? 解:当电容处于静态时,电容的电流为零。电容的储能为22 1C CU ,不等于零。其原因是电容具有记忆功能。 3.一电感L = 1H ,通过的电流i L = 10A ,试问电感的电压和电感的储能是否都等于零?为什么? 解:当电感处于静态时,电感的电压为零。电感的储能为22 1LI ,不等于零。其原因是电感具有记忆功能。 4.在实验测试中,常用万用表的R X1k Ω档来检查电容量较大的电容器的质量。测量前,先将被电容器短路放电。测量时,如果(1)指针摆动后,再返回到无穷大(∞)刻度处,说明电容器是好的;(2)指针摆动后,返回速度较慢,则说明被测电容器的电容量较大。度根据RC 电路的充放电过程解释上述现象。 解:常用万用表测试电容器的过程实际就是电容充电的动态过程,当电容接通常用万用表电源的瞬间,电容器开始充电,此时充电电流最大,动态电阻较小,随着充电的进行,电流迅速减小,动态电阻迅速增大,当充电完成时,电流为零,此时电阻为无穷大(∞)。 指针摆动后,返回速度较慢,则说明充电时间常数RC 较大,因此被测电容器的电容量较大。 5.电路如图5-31所示,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 =0时开关闭合,试计算开关闭合后u C (0+)和u C (∞)。 (u C (0+)=36V ,u C (∞)=0V ) 解: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电容已处于开路状态,则 u C (0-)=36V 根据换路定律,得 u C (0+)=u C (0-)=36V 当时间为无穷大(∞)时,电容已经完全放电,故 u C (∞)=0V 图5-31 习题5的电路 6.电路如图5-32所示,开关S 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t =0时开关闭合,试计算开关闭合后初始值u (0+)、i (0+)和稳态值u (∞)、i (∞)。 图5-32 习题6的电路 (u (0+)=50V ,i (0+)=12.5A, u (∞)=0V ,i (∞)=0A ) 解: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电容已处于开路状态,则 u C (0-)=10×10-3×5×103=50V

电工学试题及答案

*1.若用万用表测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的方法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好的管子应为( C ) A 、正、反向电阻相等 B 、正向电阻大,反向电阻小 C 、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很多倍 D 、正、反向电阻都等于无穷大 *2.电路如题2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当U i =3V 时,则U 0的值( D )。 A 、不能确定 B 、等于0 C 、等于5V D 、等于3V *6.稳压管的稳压性能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特性 B 、正向导电特性 C 、反向截止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9.射极输出器电路如题9图所示,C 1、C 2足够大,对输入的交流信号u 可视作短路。则输出电压u 0与输入电压u i 之间的关系是( B )。 A 、两者反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B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小于且近似等于输入电压 C 、两者相位差90°,且大小相等 D 、两者同相,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 *11.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当其他参数不变只有负载电阻R L 增大时,电压放大倍数将( B ) A 、减少 B 、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不变,符号改变 *16.题16图示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是( D ) *19.题19图示放大电路,输入正弦电压u i 后,发生了饱和失真,为消除此失 真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增大R L B.增大R C C.增大R B D.减小R B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组件,其正向导通压降为0V ,则电路中电流I 的值为( A )。 A.4mA B.0mA C.4A D.3mA *22.固定偏置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 如题22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时,工作点Q 将( B )。 A.不改变 B.向Q′移动 C.向Q″移动 D.时而向Q′移动,时而向Q″移动 *26.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 C ) 题22图 题21图 题2图 题16图 题19图 题19图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晶体二极管 一、填空题 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 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 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 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电工学2-1》期末考试试卷 电工学下B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2.放大电路中,若想要减小输入电阻,应引入并联负反馈;若想要增加输出电阻,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3.理想运算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区时,有虚断和虚短两个重要概念。 4.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U=10V,采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 U=14.1 RM V;若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则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 U=14.1 V。 RM 5.(57.5)10=( 111001.1 )2=( 39.8 )16。 6.三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8 个最小项。其全部最小项之和为1 。 7.TTL三态门的输出包括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态等三种工作状态。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12分) 1.某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e、Vb和Vc分别为3V、3.7V和6V,则该管工作在(A)状态。 A、饱和 B、截止 C、放大 D、损坏 2.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通常提供一个偏置电路以克服(D)失真。 A、截止 B、饱和 C、截止和饱和 D、交越 3.电路如图1所示,引入的反馈为(C)负反馈。 A、电压并联 B、电流并联 C、电压串联 D、电流串联 4.下列电路中属于时序逻辑电路的是(D)电路。 A、加法器 B、编码器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C 、译码器 D 、计数器 5.构成一个十二进制的计数器,需要( B )个触发器。 A 、2 B 、4 C 、6 D 、12 6.摩根定律的正确表达式是:( B ) A 、B A B A +=? B 、B A B A +=? C 、B A B A ?=? D 、B A B A ?=? 三、用代数法化简如下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6分) =Y A B +A C D +C D +AB C +B C D 解:=Y )()(BD AD D C C A A B ++++ =)()(B A D C C A B ++++ =C A D C C B B A +++ =C A D C B A ++ 四、图2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 CC =12V ,R B1=90k Ω,R B2=30k Ω,R C =2.5k Ω,R e =1.5k Ω,R L =10k Ω,β=80,V U BE 7.0=。试求:(16分) ⑴静态工作点I B ,I C 和U CE ; ⑵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数字电子电路基础 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网络教育期末考试年级2015专业层次 《数字电子电路基础》答案(闭卷)C卷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45、8FA.C6 2.10000111、000100110101 3.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边沿触发器 4.2n>N 5. F = A · B、F = A +B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 A C C B C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门电路 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运算的电子电路,成为逻辑门电路。 2.D/A转换器 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电路成为数/模转换器,简称D/A转换器。 3.BCD码 把十进制数的十个数码0~9用二进制数码来表示,称为BCD码,即二—十进制编码。 4.逻辑与 只有决定事物的所有条件都具备时,结果才发生,这种逻辑关系成为逻辑与。 5.同步触发器 输入信号经过控制门输入,管理控制们的信号为时钟脉冲信号CP,只有在CP信号到来时,输入信号才能进入触发器,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对电路不起作用。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试用公式法证明逻辑代数基本定律中的分配率A +B· C=(A+B) ·(A +C) 证明:(A+B) ·(A +C)=A· A+A· B+A· C+B· C =A+AB+ AC+BC =A(1+B+C)+BC =A +BC 2.在数字电路中,基本的工作信号是二进制数字信号和两种状态逻辑信号, 而触发器就是存放这些信号的单元电路,那么触发器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何为触发器的现态和次态? 答:触发器需要满足:

《电工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工学期末考试试题 4. 已知 u =220 Jsin (314t - 135 V ,则有效值 U = _____ V ,周期 T 二 _______ s ,初相位二 ______ t = 0.01s 时,u 二 ____ V o 5. 已知变压器的变比为4:1,测得次绕组中的电流l 2=4A ,则原绕组中的电流h 二 ____________ A o 6. 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电压的频率为 f^50H Z ,极对数p=1,转差率s = 0.015。则同步转 速n 0二 ________ r /min ,转子转速 n 二 ___ r /min ,转子电流频率 f 2二 _______ H Z 。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1. 电路如图4所示,其KVL 方程正确的是( ) 2. 图5所示电路中U AB 为( )V 3. 电路如图6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 C.电流源发出功率,电压源吸收功率一、填空题 1.电路如图 (每空2分,共24分) 1所示,U ab b J Q — 5V - 图1 2.各支路电流如图2所示, 3.各电阻值如图3所示,则端口等效电阻R ab - Q o A. U S RI U =0 B. Us RI -U =0 C. U s -RI U =0 D. U s - RI -U =0 B. 1.5 C. 2 D. 2.5 + O ------- 10V C )( )5/ A — 5Q — 1QQ | B Q B.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吸收功率 D.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发出功率 A. 1.25 21' 1 图5 10V

电工学期末试卷A附答案

-------------------------------------密-----------------------封-----------------------线--------------------------------- 系部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 选择题:(共得分 评卷人 1.下列各物理量中,不能用伏特衡量其大小的是A .电动势 2.描述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多少之物理量及其国际标准单位分别是______。 A .电量,库仑 3.电流的实际方向与产生这一电流的电子运动方向A .相同 B .相反 4.直流两端网络如下列四图所示。其中的性质的是______。 5.下列关于电器额定值、实际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 .额定值就是实际值B .照明负载额定值就是实际值C .电机额定值就是实际值D .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寿命,实际值应该等于或小于额定值 6.如图所示,c 点电位A .-2 B .2 C .12 D .-5 7.如图,某局部电路,I 1=______A 。 A .-1 B .4 C .5 D .-4 8.如图,U AB =______。 A .0 V B .25 V C .-25 V D .50 V 9.某直流电阻电路如图,已知V A =24 V ,E =12 V ,I E =2 A ,R 1= R 2= 4 Ω,则V B =______V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A.8 B.-8 C.32 D.4 10.电路如图,已知:R2= 3 R3,R1= 5 R3,I3=3 A,则I1=______。 A.4 A B.1.33 A C.0.67 A D.5 A 11.某具有内阻的直流电源与负载电阻构成的简单供电网络如图,当开关SA打开及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24 V、20 V ,若R L =1 Ω,则内阻R0=______。A.2 Ω B.0.4 Ω C.0.2 Ω D.0.33 Ω 12.一段含源支路如图,其电流I的表达式为______。A. R U E I - = B. R U E I + = C. R E U I - = D. R U E I - - = 13.已知发电机电动势为115 V ,内阻为0.5 Ω,仅给一电炉子供电。电炉子的阻值为20 Ω,则电炉子的端电压为______。 A.115 V B.112.2 V C.100V D.117.9 V 14.图示电路中I4=______ A.6 A B.8 A C.10 A D.0 A 15.电冰箱工作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是100 W,假设它的停歇时间与工作时间之比为3,一个月(按30天计)电冰箱消耗电能是______。 A.72 kW·h B.18 kW·h C.36 kV A D.36度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晶体二极管 一、填空题 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与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就是硅与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与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与自由电子数相等。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就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就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 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 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与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开关、热敏、发光与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与电流与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与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 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 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 流过电阻的电流就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就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