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相环(PLL)的工作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5
pll是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的英文简称,用来使外部的输入信号和内部的振荡信号同步。
pll是用于振荡器中的反馈控制电路。
目录pll的原理pll的构成pll的应用pll的动作机理pll的原理pll是无线电发射中使频率较为稳定的一种方法,主要有VCO (压控振荡器)和PLL IC ,压控振荡器给出一个信号,一部分作为输出,另一部分通过分频和PLL IC所产生的本振信号作相位比较,为了保持频率不变,就要求相位差不发生改变,如果有相位差的变化,则PLL IC的电压输出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去控制VCO,直到相位差恢复达到锁频的目的。
能使受控振荡器的频率和相位均和输入信号保持确定关系的闭环电子电路。
pll的构成锁相环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
鉴相器用来鉴别输入信号Ui 和输出信号Uo之间的相位差,并输出误差电压Ud 。
Ud 中的噪声和干扰成分被低通性质的环路滤波器滤除,形成压控振荡器(VCO)的控制电压Uc。
Uc作用于压控振荡器的结果是把它的输出振荡频率f。
拉向环路输入信号频率fi ,当二者相等时,环路被锁定,称为入锁。
维持锁定的直流控制电压由鉴相器提供,因此鉴相器的两个输入信号间留有一定的相位差。
锁相环最初用于改善电视接收机的行同步和帧同步,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pll的应用1.锁相环在调制和解调中的应用载波信号的参数有幅度、频率和位相,所以,调制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三种。
调幅波的特点是频率和载波信号的频率相等,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调频波的特点是幅度和载波信号的幅度相等,频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
2.锁相环在调频和解调电路中的应用调频波的特点是频率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
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取决于输入电压的幅度。
当载波信号的频率和锁相环的固有振荡频率ω0 相等时,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将保持ω0 不变。
若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除了有锁相环低通滤波器输出的信号uc 外,还有调制信号ui,则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就是以ω0 为中心,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调频波信号。
锁相环(PLL)频率合成调谐器调谐器俗称高频头,是对接收来的高频电视信号进行放大(选频放大)并通过内部的变频器把所接收到的各频道电视信号,变为一固定频率的图像中频(38MHz)和伴音中频以利于后续电路(声表面滤波器、中放等)对信号进行处理。
调谐器(高频头)原理:高频放大:把接收来的高频电视信号进行选频放大。
本机振荡器:产生始终高于高频电视信号图像载频38MHz的等幅载波,送往混频器。
混频器:把高频放大器送来的电视信号和本机振荡器送来的本振等幅波,进行混频产生38MHz的差拍信号(即所接收的中频电视信号)输出送往预中放及声表面滤波器。
结论:简单的说:只要改变本机振荡器的频率即可达到选台的目的)一、电压合成调谐器:早期彩色电视接收机大部分均采用电压合成高频调谐器,其调谐器的选台及波段切换均由CPU输出的控制电压来实现(L、H、U波段切换电压及调谐选台电压),其中调谐选台电压用来控制选频回路和本振回路的谐振频率,调谐选台电压的任何变化都将导致本机振荡器频率偏移,选台不准确、频偏、频漂。
为了保证本机振荡器频率频率稳定,必须加上AFT系统。
由于AFT系统中中放限幅调谐回路和移相网络一般由LC谐振回路构成,这个谐振回路是不稳定的,这就造成了高频调谐器本机振荡器频率不稳,也极易造成频偏、频漂。
二、频率合成调谐器1、频率合成的基本含义:是指用若干个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合成多个新的频率分量的方法(频率合成调谐器的本振频率是由晶振分频合成的)。
频率合成的方法有很多种。
下图为混频式频率合成器方框图以上图中除了三个基频外还有其“和频”及“差频”输出(还有各个频率的高次谐波输出)。
输出信号的频率稳定性由基准信号频率稳定性决定,而且输出信号频率误差等于各基准信号误差之和,因此要想减少误差除了要提高基准信号稳定度之外还应减少基准信号的个数。
2、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其方框图类似于彩色电视接收机中的副载波恢复电路,只是在输入回路插入了一个基准信号分频器(代替色同步信号输入)而在反馈支路插入一个可编程分频器(代替900移相)。
PLL-VCO 技术 锁相技术的理论早在1932年就提出了,但直到40年代在电视机中才得到⼴泛的应⽤。
锁相环的英⽂全称是Phase-Locked Loop,简称是实现相位⾃动控制的负反馈系统,它使振荡器的相位和频率与输⼊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同步。
PLL,是实现相位⾃动控制的负反馈系统,它使振荡器的相位和频率与输⼊信号的相位和频率同步 锁相环包含三个主要的部分: ⑴鉴相环鉴相环(或相位⽐较器,记为PD或PC):是完成相位⽐较的单元,⽤来⽐较输⼊信号和基准信号的之间的相位.它的输出电压正⽐于两个输⼊信号之相位差.低通滤波器(LPF):是个线性电路,其作⽤是滤除鉴相器输出电压中的⾼频分量,起平滑滤波的作⽤.通常由电阻、电容或电感等组成,有时 ⑵低通滤波器也包含运算放⼤器。
压控振荡器(VCO):):振荡频率受控制电压控制的振荡器,⽽振荡频率与控制电压之间成线性关系。
在PLL中,压控振荡器实际上是把 ⑶压控振荡器(控制电压转换为相位。
图中为上述三个部分组成PLL的⽅框图,它的⼯作过程如下:相位⽐较器把输⼊信号作为标准,将它的频率和相位与从VCO输出端送来的信号进⾏⽐较。
如果在它的⼯作范围内检测出任何相位(频率)差,就产⽣⼀个误差信号Ve(t),这个误差信号正⽐于输⼊信号和VCO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通常是以交流分量调制的直流电平。
由低通滤波器滤除误差信号中的交流分量,产⽣信号Vd(t)去控制VCO,强制VCO朝着减⼩相位/频率误差的⽅向改变其频率,使输⼊基准信号和VCO输出信号之间的任何频率或相位差逐渐减⼩直⾄为0,这时我们就称环路已被锁定。
如果VCO的输出频率低于输⼊基准信号的频率,相位⽐较器的输出振幅就为正,经滤波后去控制VCO,使其频率增加,直到两个信号的频率和相位精确同步。
相反,若VCO输出频率⾼于输⼊基准信号,相位⽐较器的输出会下降,使VCO锁定在输⼊基准信号的频率。
下⾯较详细地介绍它的捕捉过程和跟踪状态。
锁相环(PLL)讲义1、相环的分类锁相环可分为模拟锁相环和数字锁相环。
本篇主要介绍3种锁相环器件:模拟:低频LM567(NE567)、高频NE564数字:CD4046此外,由于模拟锁相环与数字锁相环在原理上的区别不是很大,因此我们以数字锁相环为主来论述锁相环的基本原理。
2、锁相环的基本原理锁相的意义是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能够完成两个电信号相位同步的自动控制闭环系统叫做锁相环,简称PLL。
它广泛应用于广播通信、频率合成、自动控制及时钟同步等技术领域。
锁相环主要由相位比较器(PC)、压控振荡器(VCO)、低通滤波器三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
图 2.1锁相环的基本原理压控振荡器的输出Uo接至相位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其输出频率的高低由低通滤波器上建立起来的平均电压Ud大小决定。
施加于相位比较器另一个输入端的外部输入信号Ui 与来自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Uo相比较,比较结果产生的误差输出电压UΨ正比于Ui和Uo两个信号的相位差,经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后,得到一个平均值电压Ud。
这个平均值电压Ud朝着减小CO输出频率和输入频率之差的方向变化,直至VCO输出频率和输入信号频率获得一致。
这时两个信号的频率相同,两相位差保持恒定(即同步)称作相位锁定。
当锁相环入锁时,它还具有“捕捉”信号的能力,VCO可在某一范围内自动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如果输入信号频率在锁相环的捕捉范围内发生变化,锁相环能捕捉到输人信号频率,并强迫VCO锁定在这个频率上。
锁相环应用非常灵活,如果输入信号频率f1不等于VCO输出信号频率f2,而要求两者保持一定的关系,例如比例关系或差值关系,则可以在外部加入一个运算器,以满足不同工作的需要。
鉴相器是相位比较装置,它比较输入信号和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相位,输出反映了输入参考信号与VCO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信息。
模拟锁相环输出两信号相位差的误差电压,数字鉴相器输出两信号相位差的脉冲信号。
环路滤波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它滤除相差信号中的高频成分和噪声后,得到压控电压,以保证环路所要求的性能,增加环路的稳定性。
亚采样锁相环原理《亚采样锁相环原理》1. 引言你有没有想过,在我们身边那些精密的电子设备是如何精准地协调各个部分工作的呢?就像一个大型乐团,每个乐器都得在正确的时间奏响正确的音符,电子设备里的各种信号也需要精确地同步。
今天呀,咱们就来一起探索亚采样锁相环的原理,从它的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还会讲讲大家可能存在的误解,最后再延伸一些有趣的相关知识。
这一路就像一场奇妙的探险,让我们出发吧。
2. 核心原理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说白了,亚采样锁相环就是一种用于处理信号的电路结构。
它的根源其实是来自于对信号处理的需求,在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能精确控制信号频率和相位的技术。
锁相环(PLL)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候就开始有对同步信号的初步探索了。
随着电子技术在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锁相环也不断发展,亚采样锁相环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生的。
它的核心概念呢,就是利用反馈机制来使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与输入信号保持一致。
想象一下,你在跟着一个领舞者跳舞,领舞者的动作就是输入信号,你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也就是输出信号)来跟上他的节奏,这就是亚采样锁相环在做的事情。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亚采样锁相环的工作过程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接力赛。
首先是鉴相器,它就像一个敏锐的裁判,比较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也就是经过处理后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差。
这个相位差就像是两个跑步者之间的距离差距。
然后是环路滤波器,它相当于一个调整策略制定者。
根据鉴相器给出的相位差,它来决定如何调整信号。
如果相位差比较大,它就会给出比较大的调整指令;如果相位差小,调整指令也就小。
这就好比跑步者之间距离大的时候,就需要迈大步子去追赶;距离小的时候,就小步调整。
最后是压控振荡器,这是一个根据调整指令来改变输出频率和相位的装置。
就像运动员根据策略调整自己的跑步速度一样,压控振荡器根据环路滤波器的指令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使得输出信号逐渐靠近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最终达到同步。
1锁相环的基本原理1.1 锁相环的基本构成锁相环路(PLL)是一个闭环的跟踪系统,它能够跟踪输入信号的相位和频率。
确切地讲,锁相环是一个使用输出信号(由振荡器产生的)与参考信号或者输入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同步的电路。
在同步(通常称为锁定)状态,振荡器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相位差为零,或者保持常数。
如果出现相位误差,一种控制机理作用到振荡器上,使得相位误差再次减小到最小。
在这样的控制系统中,实际输出信号的相位锁定到参考信号的相位,因而我们称之为锁相环。
锁相环在无线电技术的许多领域,如调制与解调、频率合成、数字同步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现代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基本部件。
锁相环通常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和压控振荡器(VCO)三个基本部件组成。
如图1-1所示:VCOLFPD图1-1 锁相环的基本构成在PLL中,PD是一个相位比较器,比较基准信号(输入信号)(t)与输出信号(t)之间的相位偏差,并由此产生误差信号;LF是一个低通滤波器,用来滤除中的高频成分,起滤波平滑作用,以保证环路稳定和改善环路跟踪性能,最终输出控制电压;VCO是一个电压/频率变换装置,产生本地振荡频率,其振荡频率受控制,产生频率偏移,从而跟踪输入信号的频率。
整个锁相环路根据输入信号与本地振荡信号之间的相位误差对本地振荡信号的相位进行连续不断的反馈调节,从而达到使本地振荡信号相位跟踪输入信号相位的目的。
1.1.1 鉴相器鉴相器是一个相位比较器,比较两个输入信号的相位,产生误差相位,并转换为误差电压。
鉴相器有多种类型,如模拟乘法器型、取样保持型、边沿触发数字型等,其特性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正弦特性、三角特性、锯齿特性等,作为原理分析,通常使用正弦特性的鉴相器,理由是正弦理论比较成熟,分析简单方便,实际上各种鉴相特性当信噪比降低时,都趋向于正弦特性。
常用的正弦鉴相器可以用模拟乘法器与低通滤波器的串接作为模型,如图1-2所示。
Altera的锁相环锁相环一般分为模拟锁相环PLL和数字锁相环DLL。
都可以通过反馈路径来消除时钟分布路径的延时,可以做频率综合(如分频和倍频),也可以用来去抖动、修正占空比和移相等。
两种电路各有所长,要视具体应用而定。
PLL作原理:压控振荡器(VCO)通过自振输出一个时钟,同时反馈给输人端的频率相位检测器(PFD),PFD根据比较输人时钟和反馈时钟的相位来判断VCO输出的快慢,同时输出Pump-up和Pump-down信号给环路低通滤波器(LPF),LPF把这些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再用来控制VCO的输出频率,当PFD检测到输人时钟和反馈时钟边沿对齐时.锁相环就锁定了。
模拟锁相环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输出时钟是内部VCO自振产生的.把输人参考时钟和反馈时钟的变比转换为电压信号间接地控制VCO的频率。
.VCO输出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输人时钟频率超出这个范围,则锁相环不能锁定。
.LPF部件可以过滤输人时钟的高频抖动,其输出时钟的抖动主要来自VCO本身以及电源噪声,而不是输人时钟带人的抖动。
.由于是模拟电路,所以对电源噪声敏感,在设计PCB时,一般需要单独模拟电源和模拟地。
DLL一般是由数字电路实现的。
Xflinx FPGA内部的 DLL。
是由离散的延时单元来完成相位调整的。
DLL的输出时钟是由输人时钟经延时得到的·相位延时控制(PDC,Phase DelayControl)根据CLKIN和CLKFB的边沿关系选择延时链的抽头·也就是不同相位的时钟输出,直到两者边沿完全对齐.DLL最终锁定。
DLL自身的特点如下:.时钟输人真实、及时地反映输人时钟,跟踪时钟输人迅速。
.能锁定的输人时钟频率范围较宽,但是由于延时电路的总延时有限,所以不能锁定时钟频率过低的输人时钟。
.不能过滤时钟源的抖动,会引人固有抖动,造成抖动的积累。
.用数字电路实现,对电源噪声不敏感。
2.Altera器件的 PLLAltera的Stratix和Stratixll器件内部有两种锁相环,分别是增强型锁相环(EPLL.En-hanced PLL)和快速锁相环(FPLL,Fast PLL。
光伏逆变器锁相环实现方法光伏逆变器是将光伏电池阵列收集到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设备。
在光伏逆变器中,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是一个重要的控制系统,用于实现电网电压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同步。
本文将介绍光伏逆变器锁相环的实现方法。
1. 锁相环概述锁相环是一种用于追踪和锁定输入信号频率的反馈控制系统。
它由相频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和控制电压发生器组成。
在光伏逆变器中,锁相环的作用是将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和相位与电网电压保持一致,以实现电能的有效注入和并网运行。
2.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光伏逆变器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相频比较、滤波和控制电压生成。
2.1 相频比较:锁相环通过将电网电压和逆变器输出电压进行相频比较,得到频率和相位差。
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表示了两个电压信号之间的相位偏差。
2.2 滤波:比较器的输出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滤波,去除高频噪声和杂散信号,得到平滑的控制信号。
2.3 控制电压生成:滤波后的控制信号被送入控制电压发生器,根据信号的大小和方向,控制电压发生器会产生相应的控制电压,用于调整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和相位,使其与电网电压保持同步。
3. 光伏逆变器锁相环的实现方法光伏逆变器锁相环的实现方法主要包括相频检测、滤波和控制电压生成。
3.1 相频检测:相频检测是通过比较电网电压和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相频差来实现的。
常用的相频检测方法有零交叉检测法和频率锁定环检测法。
零交叉检测法通过检测电压波形的零交叉点来确定相频差。
频率锁定环检测法则通过比较两个电压波形的周期性来确定相频差。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3.2 滤波:滤波是为了去除相频检测过程中产生的高频噪声和杂散信号。
常用的滤波方法有低通滤波和带通滤波。
低通滤波器可以去除高频噪声,使得控制信号更加平滑。
带通滤波器则可以选择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对逆变器输出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3.3 控制电压生成:控制电压生成是根据滤波后的控制信号来生成用于调整逆变器输出频率和相位的控制电压。
一、概述在现代控制工程中,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 PLL)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系统,在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而在matlab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代码来构建PLL模型,进而对其pid参数进行调节,以实现对信号的锁定和跟踪调节。
本文将从PLL的基本原理入手,逐步介绍如何在matlab中建立PLL模型,以及对pid参数进行优化调节的方法。
二、PLL的基本原理1.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PLL是一种用于追踪和锁定参考信号相位的控制系统,通常用于数字信号处理中。
比如在数字通信中,PLL可以用于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时钟恢复;在通信系统中,PLL可以用于信号的调频和解调等。
2. PLL的基本结构PLL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相位比较器、环路滤波器、控制电压发生器以及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等。
三、在matlab中建立PLL模型1. 使用Simulink进行建模我们可以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箱,通过拖拽各个组件,并连接它们来构建PLL模型。
在Simulink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建立PLL模型,并通过调节各个参数来验证其性能。
2. 设置pid参数在Simulink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入pid控制器来对PLL系统进行控制。
pid参数包括比例系数(Kp)、积分时间(Ti)、微分时间(Td)等,通过调节这些参数,可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
四、pid参数优化调节方法1. 负反馈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在进行pid参数优化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Bode图、Nyquist图等工具来分析系统的稳定边界和频率响应,从而确定pid参数的初步范围。
2. 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进行参数调节matlab提供了各种优化工具,在进行pid参数调节时,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实现自动寻优,以尽可能地提高系统的性能。
3. 遗传算法、模糊控制等方法除了matlab自带的优化工具外,也可以通过遗传算法、模糊控制等方法对pid参数进行调节。
dll锁相环原理DLL(数字锁相环)是一种数字电路,用于锁定输入信号与一定频率的参考时钟信号相位。
它是一种数字PLL(锁相环)的特殊情况,可以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音频处理以及高速数字系统中。
DLL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参考时钟信号分频:参考时钟信号通过一系列的分频器,被分成与输入信号相同的频率。
2.产生相位差信号:将分频后的参考时钟信号与输入信号比较,产生一个相位差信号。
3.通过数字滤波器进行滤波:将相位差信号通过数字滤波器进行滤波以去除高频噪声。
4.控制输出时钟信号:根据滤波后的相位差信号的大小和正负,控制VCO(电压控制振荡器)输出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和频率。
此时输出的时钟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被锁定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保证了系统的信号同步性和稳定性。
DLL锁相环有许多优点,如下所述:1.响应速度快:使用数字电路的方式,锁相环的响应速度非常快。
因此,它适用于要求精度高且信号变化频繁的应用。
2.实现简单:数字锁相环相对于传统的模拟锁相环,其电路实现更加简单,而且不需要精密的模拟电路设计。
3.稳定性强:由于数字滤波器可以进行高精度的滤波,因此数字锁相环的稳定性也比模拟锁相环更高。
这使得它适用于对相位稳定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如通信系统中的时钟恢复等。
4.适应性强:数字锁相环可以适应不同频率和相位差的输入信号,因此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音频处理中,它可以被用于对频率和相位进行校正,确保各种波形信号的正确性。
在数字通信中,它可以被用于时钟恢复、卫星通信、调制解调器等领域。
总之,DLL锁相环是一种对精度和性能有高要求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技术,它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推动着数字化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
锁相环技术原理及fpga实现一、锁相环技术原理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是一种电路技术,用于在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产生固定的相位关系。
它由一个相位比较器、一个低通滤波器和一个控制电压源组成。
1. 相位比较器相位比较器是锁相环的核心部件,用于比较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的相位差。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单极性和双极性。
单极性相位比较器只能检测到一个方向的相位差,而双极性可以检测两个方向的相位差。
2. 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用于对比较结果进行平滑处理,去除高频噪声和不稳定因素。
3. 控制电压源控制电压源根据低通滤波器输出的直流电压来调整VCO(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的频率。
当输入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时,控制电压源会调整VCO输出频率使其与参考信号同步。
二、FPGA实现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可编程逻辑芯片,可以被重新编程以实现各种功能。
在FPGA中实现锁相环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时钟分频器首先需要将输入信号进行分频,使其与参考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
这可以通过时钟分频器实现,FPGA中常见的时钟分频器有计数器和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
2. 相位比较器相位比较器可以采用XOR门或D触发器等逻辑门电路实现。
其中XOR门可以检测到单极性相位差,而D触发器可以检测到双极性相位差。
3. 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可以使用FPGA中的数字滤波器实现,常见的有FIR (Finite Impulse Response)和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
4. 控制电压源控制电压源通常由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实现,将数字控制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输出。
这个电压输出会通过OPA (Operational Amplifier)放大并接入VCO来调整其输出频率。
不同频率的pll,对参考时钟摆幅的要求
PLL(锁相环)是一种反馈电路,用于将一个电路板上的时钟相位与外部时序信号同步。
PLL的工作原理是将外部信号的相位与压控晶体振荡器(VCXO)产生的时钟信号的相位进行比较,然后调整振荡器时钟信号的相位以匹配参考信号的相位,从而实现两个信号的同相。
在PLL中,参考时钟的摆幅会对PLL的性能产生影响。
理论上,参考时钟的摆幅越大,PLL的跟踪速度和噪声抑制能力越强。
因此,对于不同频率的PLL,对参考时钟摆幅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更好的性能,建议选择摆幅较大的参考时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PLL的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参考时钟的摆幅,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环路带宽、滤波器设计等。
因此,对于具体的PLL应用,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要求进行综合设计和考虑。
如果需要更深入和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锁相环(PLL)设计和应用资料,或者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
锁相环仿真1.锁相环的理论分析1.1 锁相环的基本组成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简称锁相环( PLL,Phase-Locked Loop )。
锁相环的特点是: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
锁相环通常由鉴相器(PD,Phase Detector )、环路滤波器( LF,Loop Filter )和压控振荡器( 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三部分组成,锁相环组成的原理框图如图示:锁相环中的鉴相器又称为相位比较器,它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检测出的相位差信号转换成 u D(t )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形成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 u C(t ),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实施控制。
1.2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1.2.1 鉴相器锁相环中的鉴相器(PD)通常由模拟乘法器组成,利用模拟乘法器组成的鉴相器电路如图示:鉴相器的工作原理是:设外界输入的信号电压和压控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电压分别为:式中的ω0 为压控振荡器在输入控制电压为零或为直流电压时的振荡角频率,称为电路的固有振荡角频率。
则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电压 u D为: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LF)的将上式中的和频分量滤掉,剩下的差频分量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控制电压 u C(t )。
即 u C(t )为:式中的ωi 为输入信号的瞬时振荡角频率,θ i (t)和θ O(t)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瞬时位相,根据相量的关系可得瞬时频率和瞬时位相的关系为:即则,瞬时相位差θ d为对两边求微分,可得频差的关系式为上式等于零,说明锁相环进入相位锁定的状态,此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 u c(t )为恒定值。
锁相环工作原理.锁相环工作原理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电路,锁相环的英文全称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
其作用是使得电路上的时钟和某一外部时钟的相位同步。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锁相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同步技术,因为通过锁相环,可以使得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卡共享同一个采样时钟。
因此,所有板卡上各自的本地80MHz和20MHz时基的相位都是同步的,从而采样时钟也是同步的。
因为每块板卡的采样时钟都是同步的,所以都能严格地在同一时刻进行数据采集。
锁相环路是一个相位反馈、)PD(鉴相器它由以下三个基本部件组成:自动控制系统。
.环路滤波器(LPF)和压控振荡器(VCO)。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1.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经过采集并分频;2. 和基准信号同时输入鉴相器;3. 鉴相器通过比较上述两个信号的频率差,然后输出一个直流脉冲电压;4. 控制VCO,使它的频率改变;5. 这样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VCO 的输出就会稳定于某一期望值。
锁相环可用来实现输出和输入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同步。
当没有基准(参考)输入信号时,环路滤波器的输出为零(或为某一固定值)。
这时,压控振荡器按其固有频率fv进行自由振荡。
当有频率为fR的参考信号输入时,uR 和uv同时加到鉴相器进行鉴相。
如果fR和fv相差不uR进行鉴相的结果,输出一个与uv和uR大,鉴相器对.和uv的相位差成正比的误差电压ud,再经过环路滤波器滤去ud中的高频成分,输出一个控制电压uc,uc将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fv(和相位)发生变化,朝着参考输入信号的频率靠拢,最后使fv= fR,环路锁定。
环路一旦进入锁定状态后,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与环路的输入信号(参考信号)之间只有一个固定的稳态相位差,而没有频差存在。
锁相环工作原理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电路,锁相环的英文全称是Phase-Locked Loop,简称PLL。
其作用是使得电路上的时钟和某一外部时钟的相位同步。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
在数据采集系统中,锁相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同步技术,因为通过锁相环,可以使得不同的数据采集板卡共享同一个采样时钟。
因此,所有板卡上各自的本地80MHz和20MHz时基的相位都是同步的,从而采样时钟也是同步的。
因为每块板卡的采样时钟都是同步的,所以都能严格地在同一时刻进行数据采集。
锁相环路是一个相位反馈自动控制系统。
它由以下三个基本部件组成: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PF〕和压控振荡器〔VCO〕。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1. 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经过采集并分频;2. 和基准信号同时输入鉴相器;3. 鉴相器通过比较上述两个信号的频率差,然后输出一个直流脉冲电压;4. 控制VCO,使它的频率改变;5. 这样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VCO 的输出就会稳定于某一期望值。
锁相环可用来实现输出和输入两个信号之间的相位同步。
当没有基准〔参考〕输入信号时,环路滤波器的输出为零〔或为某一固定值〕。
这时,压控振荡器按其固有频率fv进行自由振荡。
当有频率为fR的参考信号输入时,uR 和uv同时加到鉴相器进行鉴相。
如果fR和fv相差不大,鉴相器对uR和uv进行鉴相的结果,输出一个与uR和uv的相位差成正比的误差电压ud,再经过环路滤波器滤去ud中的高频成分,输出一个控制电压uc,uc将使压控振荡器的频率fv〔和相位〕发生变化,朝着参考输入信号的频率靠拢,最后使fv= fR,环路锁定。
环路一旦进入锁定状态后,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与环路的输入信号〔参考信号〕之间只有一个固定的稳态相位差,而没有频差存在。
锁相环(PLL)的工作原理
1.锁相环的基本组成许多电子设备要正常工作,通常需要外部的输入信号与内部的振荡信号同步,利用锁相环路就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锁相环路是一种反馈控制电路,简称锁相环(PLL,Phase-Locked Loop)。
锁相环的特点是: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锁相环可以实现输出信号频率对输入信号频率的自动跟踪,所以锁相环通常用于闭环跟踪电路。
锁相环在工作的过程中,当输出信号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等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被锁住,这就是锁相环名称的由来。
锁相环通常由鉴相器(PD,Phase Detector)、环路滤波器(LF,Loop Filter)和压控振荡器(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三部分组成,锁相环组成的原理框图如图8-4-1所示。
锁相环中的鉴相器又称为相位比较器,它的作用是检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相位差,并将检测出的相位差信号转换成u D(t)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形成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u C(t),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实施控制。
2.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锁相环中的鉴相器通常由模拟乘法器组成,利用模拟乘法器组成的鉴相器电路如图8-4-2所示。
鉴相器的工作原理是:设外界输入的信号电压和压控振荡器输出的信号电压分别为:
(8-4-1)
(8-4-2)
式中的ω0为压控振荡器在输入控制电压为零或为直流电压时的振荡角频率,称为电路的固有振荡角频率。
则模拟乘法器的输出电压u D为:
用低通滤波器LF将上式中的和频分量滤掉,剩下的差频分量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入控制电压u C (t)。
即u C(t)为:
(8-4-3)
式中的ωi为输入信号的瞬时振荡角频率,θi(t)和θO(t)分别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瞬时位相,根据相量的关系可得瞬时频率和瞬时位相的关系为:
即(8-4-4)
则,瞬时相位差θd为:
(8-4-5)
对两边求微分,可得频差的关系式为
(8-4-6)
上式等于零,说明锁相环进入相位锁定的状态,此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频率和相位保持恒定不变的状态,u c(t)为恒定值。
当上式不等于零时,说明锁相环的相位还未锁定,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频率不等,u c(t)随时间而变。
因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特性如图8-4-3所示,该特性说明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ωu以ω0为中心,随输入信号电压u c(t)的变化而变化。
该特性的表达式为
(8-4-7)
上式说明当u c(t)随时间而变时,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ωu也随时间而变,锁相环进入“频率牵引”,自动跟踪捕捉
输入信号的频率,使锁相环进入锁定的状态,并保持ω0=ωi
的状态不变。
2. 锁相环的应用
[1] 锁相环在调制和解调中的应用
(1)调制和解调的概念
为了实现信息的远距离传输,在发信端通常采用调制的方法对信号进行调制,收信端接收到信号后必须进行解调才能恢复原信号。
所谓的调制就是用携带信息的输入信号ui来控制载波信号uC的参数,使载波信号的某一个参数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载波信号的参数有幅度、频率和位相,所以,调制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三种。
调幅波的特点是频率与载波信号的频率相等,幅度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调频波的特点是幅度与载波信号的幅度相等,频率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调相波的特点是幅度与载波信号的幅度相等,相位随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
调幅波和调频波的示意图如图8-4-4所示。
上图的(a)是输入信号,又称为调制信号;图(b)是载波信号,图(c)是调幅波和调频波信号。
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它可将调制波u O还原成原信号u i。
[2] 锁相环在调频和解调电路中的应用
调频波的特点是频率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8-4-6式可知,压控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取决于输入电压的幅度。
当载波信号的频率与锁相环的固有振荡频率ω0相等时,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将保持ω0不变。
若压控振荡器的输入信号除了有锁相环低通滤波器输出的信号u c外,还有调制信号u i,则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就是以ω0为中心,随调制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调频波信号。
由此可得调频电路可利用锁相环来组成,由锁相环组成的调频电路组成框图如图8-4-5所示。
根据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调频波的特点可得解调电路组成框图如图8-4-6所示。
若输入FM信号时,让环路通带足够宽,使信号调制频谱落在带宽之内,这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跟踪输入调制的变化,如图6.1所示。
对于锁相环的详细分析可参阅有关锁相技术的书籍。
在此仅说明锁相环鉴频原理。
可以简单地认为压控振荡器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之间的跟踪误差可以忽略。
因此任何瞬时,压控振荡器的频率ωv(t)与FM波的瞬时频率ωFM(t)相等。
FM波的瞬时角频率可表示为
假设VCO具有线性控制特性,其斜率K v(压控灵敏度)为(弧度/秒·伏),而VCO在S d(t)=0时的振荡频率为ωo’,则当有控制电压时,VCO的瞬时角频率为
令上两式相等,即ωv(t)≈ωFM(t),可得
其中ωo为FM波的载频,ωo’为压控振荡器的固有振荡频率,两者皆为常数。
因此上式第一项为直流项,可用隔直元件消除,或者开始时已经把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调整为ωo=ωo’。
因此上式还可进一步写成
可见,锁相环输出,除了常系数K f/K v之外,近似等于原调制波形f(t),因而达到频率解调的目的。
[3] 锁相环在频率合成电路中的应用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为了得到高精度的振荡频率,通常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
但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不容易改变,利用锁相环、倍频、分频等频率合成技术,可以获得多频率、高稳定的振荡信号输出。
输出信号频率比晶振信号频率大的称为锁相倍频器电路;输出信号频率比晶振信号频率小的称为锁相分频器电路。
锁相倍频和锁相分频电路的组成框图如图8-4-7所示。
图中的N大于1时,为分频电路;N小于1时,为倍频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