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尤溪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939.83 KB
- 文档页数:2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我国油茶产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油茶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中国油茶产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我国油茶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较小。
虽然油茶产品在某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整体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无法与像大豆、棉花等农产品相媲美。
二是产业链条较短。
我国油茶产业的加工环节相对简单,主要是油茶果实的采摘和初步加工。
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环节相对较少,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三是科技水平较低。
我国油茶栽培和加工技术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
四是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油茶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加上市场需求规模有限,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扩大市场规模。
通过加强油茶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升消费者对油茶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从而拓展油茶产品的市场规模。
二是延长产业链条。
通过加强油茶产品的深加工环节,扩大产品的种类和品种,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
加大对油茶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油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水平,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油茶产品。
四是加强合作与竞争。
通过加强油茶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为了实施以上对策,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减免税收、贷款支持、科技研发等政策措施,提高油茶企业的发展动力。
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农民应积极参与油茶种植和加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油茶是一种特别的植物,它是来源于中华文明悠久的一种传统品种。
同时,油茶以其高产、耐旱、耐寒等特点,在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油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优质生态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油茶种植推广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油茶种植推广现在还存在几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本文将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缺乏科学的油茶种植技术油茶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例如于种植季节,土壤肥料,灌溉,病害防治等等。
然而,许多农民对这些问题并不熟悉,或者只是听说过却不知道如何具体操作。
因此,他们认为油茶种植并不可靠。
这种情况导致种植效率低下,产量无法提高和农民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
对策:政府应该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给他们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解决病虫害的方法。
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提供适合种植油茶的土地和优质肥料。
通过加强对油茶种植技术的推广和管理,使得油茶种植更加科学和高效。
问题二:缺乏标准的品种选育油茶的品种选育一直是生产者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虽然油茶的品种数量很多,但是品质优良的品种并不多。
这意味着油茶生产数量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品质上乘的油茶产品总是供不应求。
由于缺乏标准的品种选育,油茶的生产水平与品质不能保证。
对策:政府应该鼓励科学家和农民合作,在科学实验室中开展油茶品种的选育,并进行大量的试验。
科学家们应该挑选出适合不同地区和土壤的优良品种,并整合、统一品种标准。
同时,政府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知识产权订单和品种审批,提高油茶品种的质量和数量。
问题三:缺乏油茶行业标准油茶行业没有的标准,这就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例如,没有标准的油茶工艺流程会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关键细节被忽略。
再如,没有标准的油茶质量检测程序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稳定,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对策:政府应该建立油茶行业标准体系,制定一系列相关标准、规范,并加强对生产过程和生产者的监管力度。
油茶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建议一、引言油茶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农作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林木之一。
油茶树不仅可以提供食用油和绿化环境,还具有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油茶产业逐渐兴起。
本文将分析当前油茶产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油茶产业现状1. 油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万亩以上,其中广西、湖南、贵州等省份是主要的生产区域。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油茶种植面积还将继续扩大。
2. 油茶加工技术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对油茶加工技术进行了大力推广和改进,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化采摘、优质鲜果保鲜、先进加工设备等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化生产模式。
3. 油茶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油茶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油茶籽油、花生油、菜籽油等传统食用油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而油茶籽油则具有低脂肪、高营养、抗氧化等优点,逐渐成为健康食品市场的主流产品。
三、存在问题1. 品牌建设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油茶企业缺乏自己的品牌和知名度,导致产品难以打入市场。
同时,一些小型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进行品牌建设。
2. 产业链条不完善目前,我国油茶产业链条还不完善,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
例如,在种植环节中,缺乏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在加工环节中,设备水平落后、技术含量低。
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油茶行业。
这使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小型企业难以在市场上生存。
四、建议1. 加强品牌建设油茶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如举办各类活动、参加展会等。
同时,政府也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建设。
2. 完善产业链条为了提高油茶产业的整体水平,应该完善产业链条。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规范化管理油茶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还可以引导企业加强对加工设备的更新和升级。
浅析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林木之一,拥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油茶的种植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对环境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然而,为了使油茶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要加强油茶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
通过加强油茶的繁育和育种工作,优化油茶品种,提高油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油茶产业的效益。
同时,在油茶的种植、管理、采摘和加工等方面,采取科技手段和现代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油茶产业向高效、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
其次,要加强油茶产业的市场运营。
通过加强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宣传推广,推动油茶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以油茶油为例,可以通过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品质和包装设计,加强宣传推广,推动油茶油的品牌建设和国际市场拓展,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建立健全油茶产业的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体系。
加强油茶种植地的管理和保护,严格禁止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发。
同时,注重油茶产业与生态建设的结合,发展生态旅游和油茶观光等产业,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加强油茶产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性。
油茶产业的大力发展,一方面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油茶产业经营中,要注重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环境保护,扶持贫困地区的油茶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充分利用资源和科技的基础上,注重市场运营和生态保护,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公益性,才能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1. 引言1.1 概述油茶种植推广问题油茶是我国的传统特色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油茶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油茶种植推广面临着技术不足的困境。
许多种植者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指导,导致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市场推广不足也是油茶种植推广问题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缺乏培训和指导机制也制约了油茶种植推广的进程,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油茶种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的严重性油茶种植推广问题的严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油茶种植推广问题也给油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缺乏科学种植技术支持、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以及培训和指导机制,使得油茶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无法实现良性循环。
这不仅影响了油茶产业的竞争力,还可能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油茶种植推广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只有认真分析问题,制定有效的对策,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面临的种植推广难题,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旨在促进油茶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现阶段油茶种植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障碍,以及缺乏的科学种植技术支持、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和培训指导机制等问题,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农户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油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将探索如何加强科学种植技术的支持,制定科学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建立健全的培训和指导机制,从而为油茶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有力的支持,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目前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1. 缺乏科学种植技术支持:许多种植油茶的农民缺乏相关种植技术的指导和支持,导致种植效率低下,产量不稳定,甚至出现病虫害等问题。
促进油茶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各种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油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特殊地理区域性的绿色食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味蕾,还具有养生和药用价值。
油茶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油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油茶的品质和产量,以下是一些措施:一、加强油茶科研工作油茶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产业,其栽培和操作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为了提高油茶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加强油茶科研。
科研机构应该与企业、农民进行密切的联系,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展研究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新产品,如高效产量的油茶品种、油茶油精深加工以及油茶保健品的研发等。
此外,油茶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和气候等问题也需要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和实验,以确保油茶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的稳定。
二、完善油茶种植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油茶种植质量管理制度,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油茶品质和产量。
有些地区对油茶的种植管理不力,导致产量低、品质差。
因此,要加强油茶减贫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建立一套完整的油茶种植质量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从育种、种植、管理、收获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油茶的品质和产量。
三、提高油茶加工技术水平油茶加工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油茶的品质和附加值。
发展油茶精深加工,对于提高油茶产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收益非常重要。
通过技术改进和设备更新,可以提高油茶加工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培养高技术人才和专业技术队伍,实现从传统粗放型向精细化发展的转变,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茶品牌。
四、完善油茶销售网络体系要促进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记录和了解消费者对油茶品质的需求,并开拓广阔的销售渠道。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建立销售网络体系,如建设集中采购和销售平台、电商平台、拓展出口等,并开展主题推广和宣传活动,提高消费者对油茶产品的认知度和生活态度,提高油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油茶是一种特色作物,具有广泛的推广和种植前景。
在油茶种植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油茶种植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油茶是一种复杂的作物,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要求严格,种植技术复杂。
目前,一些种植户在油茶种植过程中技术水平较低,导致产量不高甚至出现死亡,从而影响了油茶的种植推广。
对策应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提高油茶种植技术水平,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和科学施肥等方面的知识。
油茶市场开发有待完善。
虽然油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但目前在市场开发方面存在不足。
一方面,油茶产品的宣传推广较为有限,导致市场认知度不高;产品品质不稳定,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策应加强油茶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市场认知度,并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品质。
政策扶持不够到位。
油茶种植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需要稳定的政策支持。
目前政府在油茶种植推广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一些种植户缺乏推动种植的积极性。
对策应加大对油茶种植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补贴政策,鼓励更多农户参与油茶种植。
油茶品种不足。
目前,市场上的油茶品种相对较少,无法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需求的种植。
对策应加强油茶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培育适应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种植需求。
油茶种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水平不高、市场开发不完善、政策扶持不够到位和品种不足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提高油茶种植技术水平;加强油茶产品的宣传推广,提高市场认知度;加大对油茶种植的财政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补贴政策;加强油茶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培育适应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油茶种植的推广和发展。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油茶是一种优质油料作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效益,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油茶种植的传统。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民种植观念的更新,油茶种植在一些地区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就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油茶种植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受限油茶是一种喜阴、对土壤要求不高的作物,但由于我国大部分油茶种植地处于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地资源受到了限制,油茶种植面积无法得到有效扩大。
2. 技术推广不足虽然油茶是一种传统作物,但目前许多地区仍存在种植技术推广不足的问题。
许多农民对于油茶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不熟悉,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3. 市场需求不足由于油茶并非主粮作物,市场上的需求相对较小,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和销售,对油茶种植者的收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生产成本高油茶的种植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对土地和植株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养,这一系列的费用使得油茶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二、对策探讨1. 多元化利用土地资源针对土地资源受限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利用土地资源来解决。
在山地、丘陵地和旱地等不能耕种的地区,可以种植油茶,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2. 提高技术推广力度针对技术推广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大对油茶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通过开展培训班、技术指导等方式,让更多的农民了解油茶的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3. 拓宽市场渠道为了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拓宽市场渠道,积极开拓油茶的新销售渠道,包括食用油、皂化油、医药原料等多种利用途径,提高油茶的市场需求。
4. 降低生产成本针对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可以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包括科学施肥、合理管理、适时病虫害防治等,降低油茶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对策的探讨,可以有效解决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提高油茶的种植质量和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油茶种植的健康发展。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油茶产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我国油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一、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扩大,但产量不稳定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油茶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由于天气、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油茶产量不稳定,导致市场供应不足。
2. 技术水平落后,品质不稳定我国油茶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农民在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油茶的品质不稳定,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市场需求增长,但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油茶产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我国油茶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产品多以原料形式销售,市场占有率不高。
4. 管理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不完善我国油茶产业的管理体系相对薄弱,产业链条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市场规范和标准,影响了产业的整体发展。
二、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对策建议1. 提供科学种植技术支持针对我国油茶产业存在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可以加强科学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引进优良品种,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2. 建立油茶产业标准体系为了保障油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油茶产业标准体系,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管理,提高油茶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3. 加强油茶产品加工深度为了提高油茶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加强油茶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出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 建立完善的油茶产业链条可以加强油茶产业的协作与联盟,打通产业链条,形成健康、高效的产业链综合体,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5. 加强油茶产业的品牌建设可以通过品牌建设,提高油茶产品在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增加产业的经济效益。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伍熙胤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2期摘要:油茶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应用范围较广,特别是在化工、轻工、食品、饲料方面的应用,可以作为机油的代替品,用来制作活性炭等。
此外,油茶也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环境价值,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高于菜油和花生油。
油茶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的能力,对二氧化硫和氟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目前我国的油茶种植规模并不大,浙江、江西、河南等省份均有种植,但年产量仅有20万吨,广西地区目前是我国种植油茶的大省,桂林市也是油茶种植的主要产区。
要想更好的推动当地的油茶发展,在种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积极解决从而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油茶种植;问题及对策;理论研究;实践研究种植油茶已经逐渐成为广西桂林种植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当地在种植与推广油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油茶种植的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大,种植者不能够全面了解种植油茶的优势。
油茶的种植技术也缺乏推广,种植者不能够完全掌握和熟悉种植技术,在种植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造成桂林地区的油茶产量降低,影响种植收益。
此外,在油茶的虫害防治等问题上也需要深入探究,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会大大提高桂林的油茶种植的产量。
一、桂林地区油茶种植推广中遇到的问题1.种植者对油茶的认识不够。
茶油种植属于一项特色传统的产业,我国种植油茶的产量较低,相比较花生、大豆等农作物来说,属于种植稀少的农作物。
油茶种植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是种植者对油茶的认识不足,大部分种植者对油茶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对种植油茶有一定的偏见,再加上未打通油茶的销路,使得油茶种植经营在短期内得不到很大的收益,种植者自然对油茶的种植就产生了很多误解。
很多农户的农作物种植大多数为粮食和蔬菜,在油茶种植上缺乏一定的经验,种植者在种植的过程中也缺乏正确的技术指导,种植技术比较落后,造成茶树的产量偏低。
实际上,油茶的根系发达,油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在相应的时期进行农业操作即可。
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提升思路1. 油茶产业的概述油茶是一种主要产于我国南方的特种果树,具有丰富的油质,其核仁蕴含的油脂含量高达65%-80%,是一种高效的油料作物。
而油茶油不仅可以作为食用油,还可作为生物柴油、肥料、化妆品等方面的原料。
我国油茶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记载。
目前,我国油茶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广西、福建等省份。
2020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已达到110万公顷,年产量约150万吨。
同时,油茶也是我国重点支持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油茶产业的现状分析尽管我国油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但是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2.1 低产问题我国油茶产业存在严重的低产问题。
2019年,我国油茶单产约为1.4吨/公顷,相较于国外的油茶单产(如菲律宾2.5吨/公顷、越南4.2吨/公顷)还存在较大差距。
低产的原因主要包括种植方式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种质资源缺乏等因素。
2.2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我国油茶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为突出。
比如,由于采摘技术不当,核果腐烂率较高;由于加工技术滞后,油茶油的品质不高等。
2.3 市场营销存在问题我国油茶产业的市场营销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销路不畅、价格波动大”的现象。
同时,油茶进入市场链条较长,也存在着缺少直接销售渠道、品牌建设严重不足等问题。
3. 油茶产业的提升思路针对我国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进行规范化、高效化、绿色化的提升:3.1 种植技术的提升种植技术是影响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我们应该加强科研和技术攻关,不断提高油茶栽培技术水平,将种植栽培方式向梯田化、多层化、密植化并举等现代化方向发展。
同时,大力提高种质资源的优化和选育。
3.2 加强加工工艺控制对于油茶的加工工艺,我们应该采取科学、严谨的工艺控制措施,加强油茶的采摘、保鲜、加工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油茶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特色茶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种植油茶可以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油茶种植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油茶的生产和销售。
本文将从种植技术、市场营销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油茶种植推广中存在着技术不过关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油茶栽培技术的复杂性和长周期,一些农民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导致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等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推广中缺乏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导致种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油茶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设立专门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机构,提供种植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加强对油茶病虫害的防治研究,提供病虫害防控技术和产品。
市场营销问题也是油茶种植推广的难题。
油茶市场需求量大,但一些地方生产的油茶却无法顺利销售,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和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收集,了解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选择;支持建立油茶销售合作社、合作社等组织形式,通过集中销售和统一经营,提高销售效益;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油茶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在政策扶持方面也存在问题。
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由于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和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原因,部分农民和种植企业无法享受到相关政策的红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和种植企业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和申请流程;加强政策执行和监督,确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
油茶种植推广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市场营销和政策扶持等问题,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油茶种植的效益和质量,推动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概述油茶栽培广义上又名油茶树、茶籽树。
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树种,在我国南方地区是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其栽培利用的历史有2300年之久。
用茶籽(油茶树的种子)榨出的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
油茶种子的含油为36.6%,种仁含油达39.9~58.7%,通常为45~50%。
茶油的碘值77.8~86.1,皂化值190.6~201.2,酸值0.7~8.2。
脂肪酸组成中含肉豆蔻酸0~2.4%,棕榈酸8.4~13.8%,硬脂酸微量至2.2%,花生酸0~2.2%,油酸70.7%~84.4%,亚油酸5.5~16.3%,亚麻酸0~0.8%。
天然油脂中常见的主要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类(分为低级饱和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是分子式中C≦10的脂肪酸,在常温下为液体;高级饱和脂肪酸<固态脂肪酸>是分子式中C>10的脂肪酸,在常温下为固态)。
不饱和脂肪酸类(分子中含有1~6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通常为液态,不饱和键多数为双键。
又可分为含一个双键的脂肪酸和含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
(见ppt图表几种主要油料脂肪酸组成表)碘值,即指每百克油脂或脂肪酸所吸收的碘克数。
通常用来表示和区分油脂或脂肪酸的饱和与不饱和程度。
(油脂中不饱和双键可与卤素产生加成反应,其吸收卤素量的多少反映它含有的不饱和双键的多少)。
皂化值,即指皂化1克油脂所需要的KOH毫克数。
可以反映油脂的平均分子质量。
天然油脂暴露在空气中,会自发进行氧化作用,发生酸败。
油脂的酸败在食品质量控制上至关重要。
酸值的大小与油脂的贮藏有很大的相关性。
近代医学卫生已经注意到膳食中的油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特别是肥胖症、高血压和冠心病与食油有很大关系,研究证明,长期食用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和植物油类,会促进血液中胆固醇的聚积,使血管壁硬化。
因此人们非常注意从植物中发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源。
实验还证明,膳食油中如果缺少亚油酸,会引起人的皮肤干燥,生长迟缓及眼白内障病变;亚麻酸(2个双键)和花生四烯酸(4个双键)是人体必需的,它不仅能阻止血栓形成,而且对人体脂质代谢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类脂肪酸的衍生物有类激素样作用。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油茶种植是我国传统的农业产业之一,油茶茶树以其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油茶油性质好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
在油茶种植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油茶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油茶种植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种植区域受限油茶适宜生长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省份,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油茶的生长。
然而在其他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限制,油茶的生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油茶种植区域受限。
对策一:优化种植技术针对不同的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针对性地研发种植技术,例如选育适应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油茶品种,推广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技术方法,提高油茶的适应性,扩大油茶的种植区域。
对策二:政府引导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应该给予油茶产业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包括财政补贴、技术支持等,引导更多农民投身油茶种植行业,推动油茶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市场开发不足由于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不够稳定,以及市场开发不足,导致了油茶的销售面临挑战。
由于相关产业链的不完善,使得油茶的加工和销售渠道不畅,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策一:提高品质和产量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油茶的技术水平,促进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加强对油茶的标准化管理,建立油茶质量追溯体系,确保油茶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对策二:拓展销售渠道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合作,拓展油茶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油茶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积极开发油茶产品,拓展油茶产业链,丰富油茶加工产品的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生产成本高油茶种植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油茶栽培的周期长、管理难度大、劳动力投入较多、技术含量高等因素导致的。
对策一:降低种植成本推广油茶种植的“三高一低”模式,即高产、高效、高质、低耗。
通过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提高油茶的单产和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对策二:加强合作社建设鼓励农户组建合作社,引导农户采取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管理,共享生产、加工、销售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油茶种植推广存在问题及对策油茶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特殊植物,自古以来被人们认为有丰富的健康价值。
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和种植要求,油茶一度被忽视,但现在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油茶种植已被列为了一项重要的推广工程。
但在油茶种植推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本文将从油茶种植推广的现状及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油茶种植推广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油茶种植得到了大力推广。
在一些油茶适宜种植的省份,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优惠政策,为油茶种植者提供了种植资金和技术支持,加速了油茶种植的发展。
据统计,在国内已有26个省份推广种植了油茶。
同时,油茶也进入了国际市场,出口额逐年递增,经济效益显著。
1、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油茶具有严格的生长条件,需要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以确保油茶的生长和发展。
但由于一些地区缺乏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导致管理水平不高,从而影响了油茶的生长和种植效果。
2、品质不稳定。
油茶的品质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
现实中,有些油茶种植区域没有十分实现精细种植,导致油茶对环境的环境适应性不够好,进而影响油茶的品质。
品质不稳定影响了油茶的市场销售,也由此影响了油茶种植的推广。
3、市场需求的缺失。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油茶种植的需求逐渐增大。
但在一些地区油茶的生产未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市场的需求缺失,也由此抑制了油茶种植的推广。
1、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在油茶种植的过程中,科学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增加管理人员或进行管理培训是必要的,确保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管理油茶的种植过程。
2、加强品质管理,提高油茶的品质。
要想提高油茶的品质,就必须采取更加精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为油茶增加一些营养成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油茶的品质稳定。
3、掌握市场需求,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要想使油茶的种植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就必须了解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的变化,调整油茶的种植策略,更加精准的满足市场的需求。
河南农业 2016年第6期(中)HENANNONGYE120
农业研究NONG YE YAN JIU
福建省尤溪县油茶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黄智春 福建省尤溪县林权办 365100摘 要: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油茶属小乔木的一种,其种子可榨油作为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应用于工业。茶油因
营养丰富,易于贮藏而广受社会大众喜爱。基于此,对福建省尤溪县油茶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尤溪油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初浅的探讨,以期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油茶;产业发展;深加工
油茶属小乔木的一种,其种子可榨油作为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应用于工业。尤溪县茶籽油产量1 800 t,其中550 t属于自用,占食用油消耗量约10%。本文通过对尤溪县油茶产业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以期对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一、福建省尤溪县油茶产业情况(一)概况尤溪县是福建省重点油茶基地和茶籽油生产基地,油茶产业是尤溪县四大重点特色农业之一。近年来,尤溪县扎实推进油茶良种选育、丰产栽培、低产林改造、精深加工利用、扶持龙头企业等各项工作,使油茶产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农民对经营培育油茶林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70万hm2,
主要分布在城关、梅仙、坂面、新阳、管前等乡镇,主要品种有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据调查,2014年全县茶油产量1 800 t,产值4.8亿元。(二)油茶林种植规模与品种选择 尤溪县是福建省油茶大县,2009年1月荣获“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并被列入全国油茶林基地建设试点县,
2012年4月“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使用权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2008年以来县政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现有的1.70万hm2油茶林中,
2009年以来新植0.37万hm2,低产林改
造0.43万hm2,采穗圃9.93 hm2,良种
繁育基地4.00 hm2。该县现有油茶林低
产林0.97万hm2,处于衰退期的有0.45
万hm2,加上新植油茶林大部分还处于
培育期中,整体上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油茶单位产量和效益不高,油茶农生产积极性未得到充分调动。全县现有油茶品种共有4种,其中面积最大的品种是普通油茶,占油茶总面积的90.7%,小果油茶占9.3%,梨茶和攸县油茶少量分布。(三)油茶籽加工技术水平该县2009年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2012年被授予“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使用权,采用现代加工技术仅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一家,该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生产的“沈郎乡”一级压榨山茶籽油先后通过“绿色食品AA级”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获得“福建省名
牌产品”、“农业部放心粮油”等荣誉称号,“该公司加工能力达9 000 t,但由于成品油市场价格差距不大等原因,公司在本县内供应的原料仅有900 t,仅占产能的10%,加上周边县市收购的原料,开工率也仅为30.0%。除此公司之外均是小作坊加工和半机械化加工方式,技术较落后,质量不太稳定。(四)油茶产业生产经营模式该县全力实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鼓励成立专业合作社,在油茶产销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公司+基地”模式,就是以尤溪县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引进良种,进行无性系引种优质油茶种苗,并自建基地253.33 hm2,松散型基地0.33
万hm2;二、“专业合作社”模式,实
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统一分红,由油茶农个体发展转变为集体发展,把合作社、农户、产品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尤溪县2009年成立了尤溪县油茶协会,之后益康、沈峰等油茶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至2014年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25家,建立油茶基地0.17万hm2,开
展农家油茶产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籽油的销路。(五)茶油品质及市场供求情况
表1 尤溪县主要林产品投入产出及收益对比种类营造成本/元生产周期/a收益年限/a毛利总额/元利润总额/元年均收益/元年均收益率/%杉木13502117200585027921松木5803114800422013623毛竹9003024240002310077086茶叶240030271350001326004900204油茶180030243600034200114063金柑210030255000047900191691红心柚240030253125028850115448121河南农业 2016年第6期(中)HENANNONGYE
农业研究NONG YE YAN JIU
至2014年,全县茶籽油产量1 800 t,其中沈郎公司生产900 t,350 t通过合作社销售,550 t属于油茶农家庭自用。茶籽油在食用油料中仅占0.8%,在尤溪县这样的产区,也仅占10%,占比较低,油茶主产品茶籽油长期以来主要是用于解决农民自用的食用油问题,商品化程度很低,小作坊生产的茶籽油没有权威的检测报告和质量认证,部分高端消费者对茶籽油质量存疑,特别是茶籽油成本较高,成品茶籽油价格在120元/kg以上,制约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六)尤溪县林木及主要经济林收益情况通过目前尤溪县内林地主要种植杉木等林木及茶叶、油茶等经济作物收益对比(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油茶年均收益明显高于杉木、松木及红心柚,低于茶叶、金柑和毛竹,但其地类要求较高,且受产品销路及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油茶业在林产业收益比较中居中上水平,但市场稳定性比茶叶水果好,所以在林产业中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产业。表1说明:第一,生产周期指从造林(种植)至周期完成或成熟后更新止;第二,收益年限指初产期起至结束;第三,毛利总额至收益年限内产值扣除采摘(采伐)、集运等直接成本;第四,利润总额至生产周期内毛利总额扣除营造成本后的纯利润;第五,年均收益指生产周期内的年均纯利润;第六,年均收益率是年均收益除以营造成本,不计时间价值。二、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尤溪县林业局2008年以来统计汇总的数据查阅,结合走访部分油茶农、油茶加工户以及尤溪沈郎公司的管理人员,油茶产业发展过程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良种种植普及率不高。全县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生苗造林,品种比较混杂,良种覆盖率低。2009-2014年以来新造的高产良种油茶林仅0.37万hm2,多数成林的油茶林且还停留在“人
种天养”的传统观念上,没有进行科学管理。
第二,压榨加工技术较落后,出油率较低,衍生产品未全面推广,产品附加值不高,影响了油茶籽的综合利用和林农收益的提高。第三,规模效益未能得到体现。尤溪县林区的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大部分油茶农经营面积小,规模化程度低,在合作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茶油品牌销售等理念还未形成。第四,示范带动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全县现有油茶新植低改示范片55片303.40 hm2,精品28片54.13 hm2,新植
油茶示范片虽采用优质良种苗木种植,但管理粗放,没有真正建成精品示范片,没有确实起到典型示范作用。第五,品牌带动效应不理想。沈郎食用油有限公司的“沈郎乡”评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多年,但品牌宣传未进行整体策划,也缺少宣传、包装经费。油茶合作社和油茶农对使用“尤溪茶籽油”商标兴趣不高,品牌效应不理想。三、油茶产业发展对策的思考目前,尤溪县的油茶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现在就是要统一思想,持之以恒地把规划落实好,实现规划目标,着重在品种优化及压榨加工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推进尤溪县油茶产业发展。(一)改良优良品种。一是要积极推进油茶种苗的选优改良,建设优质油茶良种采穗圃,保证油茶产业发展对良种壮苗的需求;二是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落实低产林改造措施,逐步提高品种质量。(二)提升加工技术要全面提升加工水平,积极与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通过油茶协会聘请专家对本县的油茶加工小作坊进行技术指导,改进加工技术,提高出油率和成品油质量。(三)发挥品牌效应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产品质量认证,打响“沈郎乡”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沈郎公司做大做强。同时,“尤溪茶籽油”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要严格执行生
产、加工质量标准,规范“尤溪茶籽油”商标授权使用、管理办法,县油茶协会要加大“尤溪茶籽油”宣传力度,提升“尤溪茶籽油”地标品牌知名度。(四)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扶持是不可缺少的保障,要强化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来促进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县政府应设立鼓励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油茶新植、改造和基础设施给予一定补助,以激发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扩大油茶林的种植面积;二是加大宣传油茶产业的发展潜力和比较效益分析,吸引广大企业家积极参与尤溪油茶产业的投资;三是政府应积极鼓励推行探索油茶产业现代化模式,加快产业发展,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实现。(五)创新经营方式除了生产加工之外,利用地理位置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优势,如尤溪县下村村油茶林建设项目,建成集科研、推广、观光、旅游与一体的休闲度假基地,达到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四、结语油茶产业是尤溪县的优势产业之一,目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能够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戴永务,刘伟平,洪燕真,等,农户油茶丰产林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基于福建省尤溪县的调查[J].林业经济,2010(8):116-119.[2]兰思仁,李岱一,周有福,等.福建省油茶产业发展历程、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0(4):113-116.[3]郭瑞华.福建省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42-43.[4]洪燕真,洪流浩,戴永务,等.农户油茶成本收益分析[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3,30(1):107-113.[5]洪燕真,洪流浩,郑义,等.农户油茶供给决策机制研究——给予个案分析[J].林业经济,2011(10):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