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该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850.4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60.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56%;流动资金2590.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4%。

达产年营业收入254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183.47万元,税金及附加281.35万元,利润总额6240.53万元,利税总额7382.64万元,税后净利润4680.4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02.2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02%,投资利税率49.71%,投资回报率31.52%,全部投资回收期4.67年,提供就业职位457个。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其中约有20%-30%的氮转入污泥中,磷约为90%,一些污水厂产生的污泥,其氮、磷、钾含量甚至高于农家肥。从资源角度考虑,在磷矿紧缺的状态下,污泥磷资源转化将变得更加重要。在多方因素的驱动下,污泥治理速度会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污水厂的污泥处理,在污泥处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推动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即将迎来蓝海市场。按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按照污水有效处理率来推算,2024年的污泥处理市场规模将超过900亿元。

目录

第一章概况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项目规划方案

第五章选址分析

第六章项目工程设计

第七章工艺概述

第八章环境保护

第九章安全卫生

第十章项目风险概况

第十一章节能方案

第十二章实施进度计划

第十三章投资情况说明

第十四章项目经营效益

第十五章总结及建议

第十六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概况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其中约有20%-30%的氮转入污泥中,磷约为90%,一些污水厂产生的污泥,其氮、磷、钾含量甚至高于农家肥。从资源角度考虑,在磷矿紧缺的状态下,污泥磷资源转化将变得更加重要。在多方因素的驱动下,污泥治理速度会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污水厂的污泥处理,在污泥处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推动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即将迎来蓝海市场。按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按照污水有效处理率来推算,2024年的污泥处理市场规模将超过900亿元。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x产业示范中心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节约

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4515.58平方米(折合约66.74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6.61%,建筑容积率1.4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5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3.7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4515.58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4103.39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62321.8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0570.82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098.0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2台(套),设备购置费5709.33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592588.58千瓦时,折合72.83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7286.33立方米,折合1.48吨标准煤。

3、“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592588.58千

瓦时,年总用水量17286.33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

74.31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3.4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10%,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x产业示范中心发展规划,符合xxx产业示范中心产业结

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

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

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4850.4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260.1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56%;流动资金2590.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4%。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5424.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183.47万元,税

金及附加281.35万元,利润总额6240.53万元,利税总额7382.64万元,

税后净利润4680.4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02.2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2.02%,投资利税率49.71%,投资回报率31.52%,全部投资回收期

4.67年,提供就业职位457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

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

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严密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以此为依据,详细编制周、月施工作业计划,以施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给参与工程施工的施工队伍。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x产业示范中心及xxx产业示范中心污泥处置处理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x产业示范中心污泥处置处理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投资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污泥处置处理设备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x产业示范中心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57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702.24万元,可以促进xxx 产业示范中心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02%,投资利税率49.71%,全部投资回报率31.52%,全部投资回收期4.67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67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经济的贡献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的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了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作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未来将继续稳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中国经

济的中坚力量。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6579.4万户,私

营企业2726.3万户,广义民营企业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4.8%。而且,

民营经济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创造了60%以上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沿着效益导向、高端取向和集约化方向,逐步加大转型发展推进力度,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到2015年,机械、纺织、石化、冶

金和电子等五大支柱行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现价产值12432.8亿元,占全

市比重为8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3%,

比2010年提高8.1个百分点。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实业发展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企业管理理念,以“走正道,负责任,心中有别人”的企业文化核心思想为指针,实现新的跨越,创造新的辉煌。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咨询与合作。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科学灵活的经营机制,完善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项目承办单位组织机构健全、管理完善,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依法独立核算、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为了顺应国际化经济发展的趋势,项目承办单位全面建立和实施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起从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核算、库存到售后服务的物流电

子网络管理系统,使项目承办单位与全国各销售区域形成信息互通,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为项目承办单位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利的支撑。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89.40万元,同比增长

30.98%(4656.46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污泥处置处理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6871.77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5.69%。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575.4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92.84万元,增长率27.22%;实现净利润4181.56万元,较去年

同期相比增长656.66万元,增长率18.6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历年来五年规划对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十三五期间新增污泥处置处理规模较大。同时盈利模式的逐渐增多也使行业的利润变得可观,加上政策扶持,技术不断突破,污泥处置处理行业将迎来蓝海市场。

污泥处理主要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泥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厌氧消化、好氧发酵以及干化等工艺过程。污泥处置主要是指污泥经处理后的产物,回归自然环境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污泥处置包括土地利用、填埋、焚烧以及建材利用等不同的方式,污泥焚烧后的灰渣可填埋,也可进行建材等方面的综合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加。历年来五年规划对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九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达3600亿元,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十五”期间,环保投入约占到GDP的1.3%。“十二五”期间,环保投入的比例进一步增大。环保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推动我国环保产业不断提升。

2018年,“十三五”目标持续推进,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也在资金

投入充足的背景下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增速将超20%。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十

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划中明确提

出“十三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共投资约5644亿元,其中新增或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投资294亿元,新增或

改造污泥(按含水率80%的湿污泥计)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能力6.01

万吨/日。

其中,设市城市4.56万吨/日,县城0.92万吨/日,建制镇0.53

万吨/日。提出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其他城市达到75%;县城力争达到60%;重点镇提高5个百分点,初步实现建制镇污泥统筹集中处理处置的发展目标。

除全国外,十三五期间各省都对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进行一定

上调,各省合计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达到6.01万吨/日。各省份具体来看,广东省新增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最大,十三五期间将新增5353

吨/日,城、县、镇分别增加4220吨/日、242吨/日、691吨/日。

2018年,在“十三五”的推动下,环保重要性仍继续大幅提升,

在污泥处置政策方面,区别于前几年以投资规划为主的政策导向,预

计未来2-3年,将逐步建立全面的收费机制,将污泥处置纳入社会成

本中。目前,污水污泥处理行业盈利模式共有五种,分别是BOT模式、准BOT模式、TOT模式、托管运营模式、PPP模式。

公用事业区别于一般制造业的盈利模式,制造业的产品价格受供

求关系影响且波动频繁,因此价格和产能扩张都是十分重要的驱动因素;而公用事业制造的是公共产品,价格和销售由政府主导,比如污

泥处理等环保产品并非由个人或单位主动花钱购买,需要政府引导或

强制推动,公共品的价格往往通过“成本+合理收益”来制定。行业内

主要通过采用不同的污泥处理项目运营模式,达到投融资目的,最终

取得盈利。

行业的盈利性为发展带来不少动力,但政策的加码、收费机制的

完善及污泥资源的发展等会进一步对东航也扩张。为解决污泥处理问题,先在“水十条”中提出会对污泥处理领域进行相当程度的倾斜。

后在环保“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大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

源化处理处置,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京津冀区域达到95%。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加码,无疑大大驱动了污泥处理

处置的资源化与无害化进程,相关的处理技术与设备也得到快速发展,各大污水厂“重水轻泥”的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另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其中约有20%-30%的氮转入污泥中,磷约为90%,一些污水厂产生的污泥,其氮、磷、钾含量甚至高于农家肥。从资源角度考虑,在磷矿紧缺的状态下,污泥磷资源转化

将变得更加重要。在多方因素的驱动下,污泥治理速度会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污水厂的污泥处理,

在污泥处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推动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即将

迎来蓝海市场。按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按照污水有效处理率来推算,2024年的污泥处理市场规模将超过900亿元。

第四章项目规划方案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污泥处置处理设备,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25424.00万元。

相关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

的产业,根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原材料、能源、

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

的推动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经济建设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目标,国家出台并实施了加快经

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对于相关行业来说,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筹措发展资金、参与国际分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各行各业面临市场国际化,相应企

业将面对极具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的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将会

形成新的分配格局。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44515.58平方米(折合约66.74亩),其中:净用

地面积44515.58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66.74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

积62321.81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0570.82平方米,计容建

筑面积62321.81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4567.69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12台(套),设备购置费5709.33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14850.48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25424.00万元。

第五章选址分析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xxx产业示范中心。

园区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处于多条高

速公路交织地带,是贵州省东西、南北交通节点城市,也是陆路出海通道

必经之地。铁路与公路交通极其便利。目前园区内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

增长极,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集群效应的重要平台。通过几年发展,我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逐步增多、产品档次不断提升,

初步形成了以乘用车、重型汽车、专用车及零部件为主的汽车制造,以煤

炭综采设备为主的煤矿及矿用设备制造,以风机整机组装及叶片、塔筒等

零部件制造为主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以压力容器为主的化工设备制造的

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对各种设施用地进行统筹安排,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同时,采用

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达到“节约能源、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节约

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

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项目投资环境优良,当地为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项目建设地拥有完善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设施和工业配套条件,项目建设区域市场优势明显,对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十分有利。

二、用地控制指标

投资项目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完全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土地综合利用率≥90.0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土地综合利用率≥95.00%”的具体要求。根据测算,投资项目建筑容积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建筑容积率≥0.80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建筑容积率≥1.50”的具体要求。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76.61%,建筑容积率1.40,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5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3.70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四、节约用地措施

五、总图布置方案

1、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同时考虑用地少、施工费用节约等要求,沿围墙、路边和可利用场地种植花卉、树木、草坪及常绿植物,改善和美化生产环境。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

污泥深度脱水 技术方案设计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二○一一年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及规模要求 (3) 二、承接方公司简介 (4) 三、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政策 (4) 四、污泥特性与脱水难度 (5) 五、污泥脱水技术在国内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6) 六、污泥脱水技术路线确定 (8) 七、污泥脱水工艺流程及流程简述 (9) 八、技术路线机理及效果 (9) 九、技术优点与创新 (11) 十、设备投资估算 (12) 十一、土建工程投资估算 (13) 十二、技术经济分析 (13) 十三、工程工期与进度 (13) 十四、安全及环保措施 (14) 十五、售后服务 (15)

一、工程概况及规模要求 (一)建设单位及工程概况(略) (二)设计基本条件与要求 1、污泥品种:污水处理厂终端污泥 2、前端污泥含水率:80~85% 3、处理后污泥含水率:50% 3、日处理量:含水80%污泥10吨 4、环保目标:确保终端污泥不增加有毒有害成分 5、建设用地:约70㎡ 6、建设地点:污水处理厂污泥脱水车间 (三)设计原则 根据建设方的实际情况,本工程设计原则如下: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确保污泥脱水达标。 ?合理设计,尽可能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 ?采用品质优良的设备,使系统的操作管理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对污泥脱水处理区域合理布局,精心设计,环境美观协调。 为此,我方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编制本方案供贵方审核选用。

二、承接方公司简介 三、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约2200座,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仍不断增加,污泥产量也呈持续快速增长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产生含水80%的湿污泥为3000多万吨,并逐年以10 %左右递增。 长期以来,我国在污水处理厂从设计到运行,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的倾向。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是达标了,但污泥处理处置基本处于缓慢发展状态。要解决污泥处理处置问题,首先必须强化污泥“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问题。污泥处理是将饱含水份的原生污泥,通过浓缩、脱水及后续的生物活化处理使其达到稳定化状态。污泥处置是在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处理后进行的最终处理。 我国城镇污水厂普遍采用机械方式对污泥进行脱水,脱水污泥含水率一般在75~85%,呈胶质粘结状。污泥具有“四高”特点:一是含水率高;二是有机物含量高,很容易腐烂恶臭;三是重金属含量较高;四是病菌含量高,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病毒。污泥不经过无害化处理,任意弃置,简单填埋,容易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污泥具有“环境杀手”之称,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将污泥视为“危险品”,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后再去治理,将付出更高代价。

污泥处置实际标准规定样式分析

经典污泥案例汇总 1、上海嘉定新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泥脱水干化工程 厂区图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北龚村88号,设计处理污水总规模为10万m3/d,日均污泥量约100t/d (含水率80%)。项目采用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设备”对污泥进行处理,能够将含水率96-98%的污泥一次性脱水干化至含水率小于30%,处理后的污泥总量为28.6t/d,比技改前减量70%以上。这一工程2016年6月投运营,工程主要涉及污水处理厂污泥区,新增污泥脱水干化车间、污泥泵房、污泥脱水干化系统设备、电气、仪表自控等设施的新建及改造等。 低温真空脱水干化成套技术是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固液分离设备,将物料的脱水

与干化工序合成一体,在同一设备上连续完成。利用低温(<100℃)真空干化原理,达到传统热力干化的脱水效果,最低含水率可达20%以下;这样,既节省了占地面积,避免了脱水设备和干化设备的转换时间和劳动力,减轻了环保、安全上的压力,同时,污泥经进料过滤、隔膜压滤、吹气穿流、真空干化等过程处理后,滤饼中的水份得到充分的脱除,污泥量大大减少,最大限度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杀菌灭活和无害化的作用。这一工程主要包括污泥泵房、污泥干化车间内所有干化系统工艺设备与系统集成的全套连接管路。共分为污泥调质系统、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主机系统等12个系统。 2、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项目 2009年,在中国建成的城市污水污泥单独焚烧项目只

有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项目。项目建设投资为8000万元,处理能力为213吨/天(设计值为含水率70%)。 工程采用流化床污泥干化和流化床焚烧工艺,污泥干化后的含水率降为10%左右。污泥干化焚烧工艺中,处置成本238.8元/吨,其中人工成本为57.9元/吨、原料成本为52.45元/吨、动力成本为70元/吨、修理成本为25.64元/吨、大修成本为32.8元/吨。该项目2004年10月开始进入调试试运行,同年底通过环保验收,由上海城环水务运营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 干化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污泥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污泥中有机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是可同时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一种技术。 3、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程 作为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的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其污泥处理工程一直备受青睐。上海水业热点论坛曾经三次参观考察这里的污泥处理工程。 这一工程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上海城市环境项目APL 二期城市污水管理子项目上海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BST2.3标的一部分,由上海城投总公司下属的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承担建设,总投资约7亿人民币。设计的污泥处理规模为每天204吨(实际运行180吨以上)干污泥,工程采用“污

污泥处理知识

第十一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概念: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就是要通过适当的技术措施,使污泥得到再利用或以某种不损害环境的形式重新返回到自然环境中。 在排水工程中,将改变污泥性质称为处理,而安排出路称为处置。 ★产泥量及处理和处置的目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约为处理的水体积的0.5%~1.0%左右。这些污泥一般富含有机物、病菌等,若不加处理随意堆放,将对周围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污泥处理的目的在于: ①降低含水率,使其变流态为固态,同时减少数量; ②稳定有机物,使其不易腐化,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③有些特殊的工业污泥有可能作为资源利用,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 ④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总之,污泥处理和处置的目的是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方法: 脱除污泥水分,缩小污泥体积的方法主要有:浓缩、调理、脱水和干化; 稳定污泥中有机物的方法主要有:消化、焚烧、氧化和消毒等。 第一节污泥的来源、性质和数量 一、污泥的来源 1.污泥的来源:废水和污水处理厂(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都将产生各种污泥。 2.污泥的种类: 污泥中的固体有的是截留下来的悬浮物质; 有的是由生物处理系统排出的剩余生物污泥; 有的则是因投加药剂而形成的化学污泥。 3.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来源:栅渣、沉砂池沉渣、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剩余生物污泥等。 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点:栅渣及沉砂池沉渣中无机颗粒含量较高,这两者一般作为垃圾处置。初沉池污泥和二沉池剩余生物污泥,因富含有机物,容易腐化、破坏环境,必须妥善处置。初沉池污泥还含有病原体和重金属化合物等;二沉池污泥基本上是微生物机体,含水率高,数量多,这两者在处置前常需处理。 二、污泥的基本性质 污泥的基本性质:初次污泥的成分取决于原污水的成分,二次污泥取决于生物体和化学药剂。

东莞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管理手册

东莞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管理手册东莞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本市污泥处置工作的管理,预防和减少污泥二次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污泥,是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第三条本市辖区内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含樟村水质净化厂,下称污泥产生单位)产生的污泥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工业污泥的处理处置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 第四条本市污泥的处置,应遵循集中化、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的原则。 第五条市环保部门负责对污泥处置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水务部门配合市环保部门对污泥产生单位进行日常监督管理,财政部门按程序对污泥处置费进行拨付。上述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污泥处置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污泥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六条污泥产生单位应当将污泥交由有严控废物经营资格的单位处置。污泥产生单位和污泥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泥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防止由污泥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 第七条污泥产生单位和污泥处置单位,应当制定与污泥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并报市环保部门备案。 第八条污泥产生单位和污泥处置单位,应当对从事污泥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 第十七条在特殊情况下,污泥产生单位按照规定设置的贮存点不足以容纳产生的污泥的,污泥产生单位应当及时通知污泥处置单位收运,处置单位应当增加收运频次或者车次,保证污泥的及时收运。 第十八条污泥运输车辆需依法取得相关道路运营资质后,方可进行污泥运输。 第十九条污泥产生单位在转移污泥前,应向市环保部门报批污泥转移计划,并申领严控废物污泥转移联单。污泥产生单位可委托污泥处置单位办理转移联单申报手续。禁止污泥运输单位、处置单位接收无转移联单的污泥。 第二十条污泥产生单位、运输单位和污泥处置单位应当如实填写严控废物污泥转移联单,并加盖公章。联单一式五联,并交由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存档留底。 第二十一条运送污泥,实行《污泥运送登记卡》管理制度。《污泥运送登记卡》按照一车(次)一卡,由污泥产生单位和污泥处置单位

探讨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企业家天地2011年第3期中旬刊管理者抱着人性的观念,通过理性化的制 度来规范教师的行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谋求管理的人性化和制度化之间的平衡,以达到有序管理和有效管理。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 建立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教代会作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制度,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原因在于其日常工作开展得太少,教代会期间教师的提案和意见大部分得不到落实和反馈,影响了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学校各种制度的出台都应该有教师的直接参与,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贯彻起来才更加畅通、高效。 继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报酬制度。 激励诱导作用,关键是制定一套合理的分配制度,因为分配制度将作为诱导因素的奖酬资源与组织目标连接起来,个人通过分配制度看到了自己努力工作后得到奖酬的可能性及其多寡和具体内容。将业绩考核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与教师岗位、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的分配制度。以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同时,也助长了科研工作的浮躁风 气,产生了学术腐败,不利于团队合作。 必须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励的两种模式,物质激励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精神激励通过理想、成就、荣誉、情感等非经济手段激发潜能,调动积极性。二 者辩证统一、 相辅相成。加强制度建设,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激励包括激发和约束两个方面的含义,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本的激励措施。学校为防止不希望出现的行为的发生,就必须辅以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将教师的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合理的规章制度必须人人遵守,对部分违纪教师的放任等于是对大部分教师的惩罚。 建立公平的环境。在高校,公平包括分配的公平、考核的公平、制度的公平、领导的公平等等,每一种都非常重要。中国人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公的观念,上面的每一个因素做好了就是很好的激励因素,反之就成为去激励因素。依法行政、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为教师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是防止不公平的有效措施。 总之,高校作为知识创造传承和应用的综合载体,不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指领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作为高校教师是高校科研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重要的生力军,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是促使教育工作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是否具备一个科学、 民主的环境。教师激励机制对于提高科研实力、社会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曾宏、沈瑶,单位: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参考文献 [1]宋榕,对高校人才一流失现状的思考[J].美中教育评论,2005(10)。 [2]刘曼元,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 程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泥的产量与日俱增,如何安全经济地处理污泥对环境所造成的二次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环 境问题。目前, 我国大部分污泥只经过初步处理,便进行无序地临时堆存或者简单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影响生态环 境和人体健康。针对以上现象, 开辟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污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方法势在必行。污泥干化焚烧发电是污泥处理的一种较好的处理方法。干化焚烧发电处理是将污泥作为具有一定能量的资源看待,像城市生活垃圾一样进行无 害化、资源化处理。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因含水率高,不能简单作为发电燃料应 用。污泥要作为发电燃料, 必须开发出独特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烟气热干化。 采用烟气进行直接干化的方法,如转鼓干化机,主要发源于日本和德国等国。烟气干化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锅炉排烟的余热,干化处理成本较低。但是,对于污泥处理量较大的应用场合,由于其烟气环保处理困难,安全性、经济性和设备庞大等问题,目前国内外已经基本不再采用。 蒸汽热干化。 工艺流程。原生污泥(含水95%)→污泥浓缩池→匀质池→污泥离心脱水(含水75%-80%)→车运至热电厂→储泥池→盘式干燥机(含水40%-45%) 污泥干燥机工作原理。蒸汽热干化是采用了间接式盘式污泥干燥机进行污泥干 化。间接式盘式污泥干燥机工作原理是: 污泥从干燥机的上端进入,经搅拌桨搅拌下行,而热蒸汽或热介质在中空的套壁和中空的粉碎杆内流动,将热量通过导热传至污泥,使污泥受热干化。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探讨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黄 华 内容摘要污泥干化是污泥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关键,采用 何种经济有效的污泥干化工艺,是本次探讨的主线。 本文介绍了国内常用的几种污泥深度脱水工艺,通过比较推荐选用板式+带式联合脱水工艺。 Technology 技术55

污泥深度脱水可行性方案

高压隔膜压滤机在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资源化、无害化利用处置 \ 污泥深度脱水可行性方案 、 山东景津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10月十九日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市政污水处理厂及工业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此污泥前期通过带式过滤机及离心式过滤机预处理,污泥含水率为80%-85%,每天产生含水率80%以上的污泥为30t/d 。由于大量的市政及工业污泥的产生对城市的发展限制和居住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目前对市政及工业污泥的含水率由之前的80%现已修改为60%以下,总的方针是污泥源头减量化,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污泥的含水率过高无法实现最终的要求。污泥深度脱水是我国目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我公司目前开发的污泥深度脱水高压隔膜自动压滤机及系统,污泥含水率由80%可以降到50%左右。目前是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现在已经在国内很 多污水处理厂使用,得到了行业内的一致好评。为污泥的后续无害化处理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 > — 图1、以上是污泥深度脱水自动隔膜压滤机为核心的污泥深度脱水处理原理图 二、设备概述 污泥深度脱水自动高压隔膜压滤机作为污泥深度脱水分离设备,应用于城镇污水及工业污水处理已有悠久历史,它具有污泥深度脱水效果好、适应性广,特别对于污泥在过滤完成后滤饼内的间隙水,通过高压隔膜压榨能够有效的把间隙水给分离出来,最终污泥的

含水率能够降到50%左右。 污泥深度脱水自动高压隔膜压滤机是一种间歇性污泥深度分离设备,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制造,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维修率低等优点,能够现无人操作自动运行。过滤元件由隔膜板、隔膜配板、滤布、污泥进料泵组成。在污泥进料泵的压力作用下,将污泥浆送入滤室,通过过滤介质(滤布),将污泥和液体分离。在经过高压隔膜压榨,把游离余污泥颗粒间的间隙水给压榨出来。高压隔膜自动污泥深度脱水压滤机与离心机及带式过滤机比较,污泥的含固率要高出30%-35%。为污泥后续无害化处理奠定了基础。 处理对象: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或者是含水率80%以上的污泥。 污泥性质:含水率80%以上 处理规模:每天约30t/d 处理目标:为达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的及满足用户最终处置的条件要求,本方案设计通过污泥加药调理、高压进料、高压隔膜压榨、污泥的含水率降到50%左右,便于污泥的后续资源化处理。 ) 三、工艺流程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集中到污泥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和处置。如果污泥处理或处置不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达不到保护环境、解决环境污染的污水治理最终目的。 1.污泥处理设计原则 (1)根据污水处理工艺,按其产生的污泥量、污泥性质,结合青冈镇的自然环境及处置条件选用符合实际污泥处理工艺。 (2)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出标准,采用合适的脱水方法、脱水后污泥含固率大于20%。 (3)妥善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垃圾、沉砂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4)尽可能利用污泥中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 2.污泥处理及处置工艺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中大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都转化为污泥,如果污泥处理不当,将造成二次污染,形成新的公害,使污水处理事倍功半。 污泥处理要求如下: (1)减少污泥体积,降低污染后续处置费用; (2)减少污泥中的有害物质; (3)利用污泥中可用物质,化害为利; (4)因选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尽量避免磷的二次污染。 一般现行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污泥处置在上述污泥处理工艺中,厌氧消化是为了去除污泥中有机质变稳定,同时可以减少污泥的体积(约60%~70%),改善污泥的性质,使之易于脱水,破坏和控制致病的生物,并获得有用的副产物沼气等。污泥消化一般采用中温消化,在寒冷季节需要大量的热量,其运用费用很高,而且消化池的建设费用高,设备工艺复杂,运行管理难度较大。 鉴于本工程的污水处理厂的工程规模不大,且缺少高寒地区的运行经验,本期工程不设污泥消化设施,而只采用污泥浓缩脱水工艺。 污泥处理工艺如下: 剩余污泥污泥浓缩污泥脱水污泥处置 3.污泥浓缩及脱水 污泥浓缩一般有重力浓缩、气浮浓缩及机械浓缩等三种方式。 重力浓缩具有不需要投药、能耗低、运行稳定、管理简单等优点,污泥含水率由98%~99.5%浓缩到97%以下,但对于含磷污泥重力浓缩会因厌氧而出现磷的释放,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除磷效果。 气浮浓缩适用于浓缩活性污泥和生物滤池等的轻质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9.5%降到94%~96%,其含水率低于采用重力浓缩后所达到的含水率,但其运行费用较高、系统复杂、运行管理难度大。 机械浓缩是新近发展的污泥浓缩方式,通过将污泥化学絮凝后,以机械方式降低污泥含水率,因此适合各类污泥,可将污泥含水率从

污泥深度脱水

阅读提示: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在国外起源较早,随着污泥处理处置领域技术进步和业内人士认识的提高,近几年在国内逐步得到重视并有一定范围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各类科研机构在污泥调质处理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 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棘手问题,国内外均如此。污泥具有含水率高、易腐烂、有恶臭、含有大量寄生虫卵与病原微生物等特点,如不加以妥善处理,任意排放,将会造成二次污染;而同时污泥又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资源,含有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且污泥中含量高达40%以上的有机质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填埋了是一种浪费。焚烧法的成本很高,一般仅用于量少、有机质含量高、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泥。而利用污泥生产有机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消除弃置或填埋造成的二次污染和爆炸隐患,节省大量的土地,又利用了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及农作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变废为宝,创造了价值。但是若不对污泥进行任何处理,直接作为普通有机肥,则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还可能造成其它方面的污染。 (一)我国污水厂现行污泥处理方式仍以浓缩后再进行带式压滤脱水或离心脱水为主,相当一部分污水厂甚至没有浓缩或脱水设施。调查表明,污水处理厂出厂污泥的含水率一般都在80%以上,平均值接近90%,也就是说,污泥中的水分是干污泥的近9倍。污水处理厂不仅在污泥脱水工艺技术方面落后,更严重的是脱水后污泥随意倾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污泥深度脱水处理的现状: 1、污泥处置方式主要推荐土地利用的方式,包括将污泥用于农业、园林绿化,或者是说土壤改良,这当然是一种很理想的处置方式,处置成本也相对较低。但主要问题是土地消化能力有限,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地区,污泥产生量和土地利用量存在数量级的差异。另一个问题是,污泥用于土地利用必须对污泥进行严格的鉴别和管制,否则污泥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污泥预处理后直接填埋作为我国近阶段污泥处置的一种过渡方式,目前在我国仍然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当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对污泥处置认识的提高,污泥填埋将逐步被取缔。 3、污泥焚烧后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污泥处置的主流路线。但由于处置工艺的不同,污泥焚烧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应各不相同。典型的焚烧路线为高含水率的污泥直接与煤掺烧,或者通过热源(蒸汽、电力或者烟气)干化后进行焚烧,这种为焚烧而焚烧或者是用一次能源或高品位热源换取污泥热能的方式,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理,而且必然会造成能源消耗较大、二次污染的问题。

中国各地污泥处理处置推进情况分析

中国各地污泥处理处置推进情况分析 一、处理厂建设动机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随着污泥二次污染问题不断出现以及政府开始重视污泥处理等因素,部分一二线城市率先开始污泥处理处置设备的建设。 各地城市建设污泥处理厂的动机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资金雄厚的一二线城市,他们在选取污泥处理技术时往往希望选用最先进、最高端的技术,能够为城市带来良好的名声,而对技术的性价比不大敏感;第二种是较为务实的二三线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建设污泥处理厂主要考虑性价比及财政总支出,注重技术应用的性价比以及可用性;第三种是跟风建设污泥处理的其他城市,其建设污泥处理设备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政绩或招商引资的需要,注重技术的知名度及性价比。一般而言,具有较多成功案例的污泥处理商,在项目招标时具有一定优势。 二、处理处置的措施 加快推进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正在成为污水处理部门研究解决的一项课题。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过程的伴生物,污泥的处理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各地大力促进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 (一)广州——有毒污泥作农肥最高可罚5万 2014年8月广州市公开发布《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修改二稿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修改二稿中增加了“违法使用污水、污泥法律责任”,拟规定,单位或者个人使用超过农业灌溉标准和水产养殖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和养殖,或者将有毒有害的污泥作为农用肥料使用的,由农业或者渔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德州——整建制污泥规范处置全国领先 德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实现脱氮除磷,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2014年以来,山东省德州市投资10.5亿元,实施21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新扩改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8万吨,德州市城乡污水处理能力接近百万吨。德州市在中心城区和10个县市建设了污泥处置工程,德州市城镇污泥处置能力达到600吨/天,成为全国率先整建制实现污泥全部规范化处置的地级市。同时,完成40家重点企业治污再提高工程,156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三)太原——逐步提升污泥处置标准 山西太原市市区内共有7座污水处理厂,日产污泥约500吨,含水率为80%。作为全国第一家将污泥

剩余污泥处理_处置方法的全球概览

述评与讨论 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方法的全球概览 郝晓地, 张璐平, 兰 荔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可持续环境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北京100044) 摘 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资源的不断消耗,如何充分利用剩余污泥资源,使其变废为宝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议题。污泥不再作为无用的废物经简单处理后丢弃,而是通过消化、堆肥、焚烧、热干化等方式处理后,尽可能使之成为可以循环利用的有效资源。以全球8个典型地区为例,阐述了各地区对污泥的管理政策、处置方法和处理技术,并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剩余污泥处置的可持续发展观点和实践过程。在综合了各地区的经验后指出,消化y 焚烧y 灰分利用将是未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与管理的终极发展目标。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消化; 焚烧; 灰分利用; 堆肥; 填埋; 农业利用; 热干化 中图分类号:X7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602(2007)20-0001-05 G lobal O vervi ew of Excess Sl udge T reat m ent and D isposalM ethods HAO X iao -d,i Z HANG Lu -p i n g , LAN L i (R and D C en ter for Suistainable Environ m ental B iotechnology,B eijing University o f C 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 eijing 100044,China ) Abst ract : W ith the g lobal econo m ic developm en,t population increase and resource decrease ,ho w to m ake excess sl u dge beco m e a usefu l resource has beco m e a globa l env ironm en tal topic .S l u dge is never considered as a use less w aste ,and it can be used as an e ffecti v e resource if appropriate treat m ent/d ispo -sal approaches are applied ,such as d i g estion ,co m posti n g ,inc i n eration ,ther m al dry i n g and so on .The po lic ies and technical approaches f o r sl u dge treat m ent/d isposa l i n the g lobal e i g ht typ ica l reg ionsw ere ex -pounded .The sustainab le develop m ent v ie wpoint and practice for excess sludge disposa l in d ifferen t countr i e s and reg i o ns w ere i n tr oduced .Based on the rev ie w,an ulti m ate deve l o p m ent ob j e ctive of f u ture sl u dge treat m en t/d i s posal is put for ward :d i g estion y i n ci n eration y ash utilizati o n . K ey words : excess sl u dge ; d i g estion; inc i n eration ; ash utilizati o n ; co m posting ; land -fil;l ag ricultura l utilization ; ther m al dr y ing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017); 北京市可持续水与废物循环利用技术/学术创新团队0项目 (BJE10016200611);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K Z20041001601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剧增,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也在不断扩大和提高,从而导致剩余污泥的产量与日俱增。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不再将污泥作为无用的废弃物而简单 处置并丢弃。在全球普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污泥作为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与能源的载体,对它们的处理/处置正朝着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方向发展。 第23卷 第20期2007年10月 中国给水排水CH I NA W ATER &WA STE WAT ER V o.l 23No.20 O ct .2007

污泥处理处置的国家政策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污泥处理处置的通知的摘要 1、做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切实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出全面部署。各级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抓紧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落实措施,花大力气做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 2、污泥处理处置,综合分析本地区污泥泥质特征、自然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全面统筹,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泥处理处置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理处置的规划目标、技术路线、重点任务、设施布局及保障措施等要求。 3、污泥处理处置以“资源化、无害化、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相结合”为基本原则,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 4、确定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具体技术方案时,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政策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在综合分析评价各方案的经济性、环境影响和碳减排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技术,确定合理可行的工程建设方案。 5、各地要把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作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明确目标,提出融资策略和保障措施,确保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6、运营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导则和操作指南,保证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7、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部门推荐和地方上报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备选项目的基础上,选择一批技术工艺和治理效果等方面具有典型性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进行示范。组织专家对项目的环保效果、技术经济可行性、节能降耗、运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示范效果好、技术先进、经济适用、并在行业内具有较好推广前景的处理处置装置和工艺,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推广。 二、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摘要 1、污水处理厂应对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含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和混合污泥)承担处理处置责任,其法定代表人或其主要负责人是污泥污染防治第一责任人。 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原则。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在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_污水处理厂污泥

论文摘要: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于2010年6月投入试生产,已稳定运行半年多,每天污泥处理量达到600t(含水率以80%计),脱水泥饼含水率可控制在50%以下。该工程是目前国内运行的最大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实践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本文具体介绍了该工程的工艺流程、建设和运行情况,其经验可为同类工程实施提供借鉴。 论文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实例 在污泥脱水机械中,应用最广泛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这2种脱水机械处理后的泥饼含水率下限一般只能达到78%左右。板框压滤机在污水厂污泥脱水应用虽然较少,但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表明,若采用石灰、铁盐或铝盐进行调理,泥饼含水率的下限可以达到60%左右。然而板框压滤前的传统调理技术大量采用石灰、铁盐或铝盐,将增加污泥干固体量,降低污泥肥效和热值。 脱水泥饼的高含水率,不但增加了运输的难度,而且给后续的污泥处理处置带来极大的不便。堆肥时,满足不了含水率的要求;填埋时,达不到垃圾填埋场的准入条件;土地利用时,也不能满足园林绿化和农用的准入条件;焚烧时,水分蒸发耗费过多的热量,也更易造成尾气污染。为此,国家环保部于2010年11月下发了(2010)157号文《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出厂污泥含水率低于50%。 深度脱水是指脱水后污泥含水率达到60%以下,特殊条件达到50%以下平的污泥脱水。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公司研发出深度脱水专利技术,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其中,根据杭州国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技术建设的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于2010年6月投入试生产,已稳定运行半年多,泥饼含水率可控制在50%以下。该工艺的技术关键在于其创新的污泥预处理工艺,其调理作用主要是对污泥颗粒表面的有机物进行改性,降低污泥的水分结合容量,同时降低污泥的压缩性,使污泥满足高压力脱水过程的要求。 1.工程概况 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下沙乡七格村,污水厂占地约56.53hm。共分四期建设,已建成运行的一期和二期工程总设计规模为60万m/d,实际处理水量约为55万m/d。进水CODcr浓度为400~500mg/L,以生活污水为主,包含下沙工业区的少量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AO工艺,出水水质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设计,处理后出水排入钱塘江。 该厂的污泥脱水设备采用5台带式压滤脱水机和7台卧螺离心脱水机,每天产生 600t/d左右(含水率以80%计)的污泥,最高日产泥量曾达850t/d。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一般在80~85%之间,若运至垃圾填埋场直接填埋,其高含水率容易造成填埋作业困难,所以垃圾填埋场拒绝接受。在深度脱水工程投产之前,由于含水率不符合堆肥工艺的进料要求,因此采用200亩空地先将湿泥晒干,再与鸡粪等混合堆肥,给制肥厂的周边生态环境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鉴于该厂污泥处理处置存在的困难,一二期污泥深度脱水技改项目于2009年6月立项,2009年10月完成设计环评等前期工作,设计处理能力为350t/d。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2009年12月即开始试车调试,并于2010年6月开始进行试生产。目前该工程的实际平均处理能力已达到600t/d,日最高处理能力曾达到800t/d,脱水后泥饼含水率稳定在50%以下。 该工程新建深度脱水机房总平面尺寸为20m×80m,其中预处理部分的平面尺寸为20m×24m,压滤机占用的平面尺寸为20m×40m,脱水干泥储存库的平面尺寸为 20m×16m。还建有脱水泥饼仓库,平面尺寸为20m×32m。建有药剂仓库,平面尺寸为20m×32m。

污泥深度处理词汇

污水污泥处理英语词汇 HDPE穿孔管 HDPE perforated pipe 表面排水溝 surface drain 表曝機 surface aerator 厂區 factory area ; plant area (污水處理厂厂區) 場區道路 plant road 車位 truck space 沉降 Settlement 陳家沖填埋場 Chenjiachong Landfill Site 承載力 bearing capacity 城市固體廢棄物 municipal solid waste 城市生活固體廢物,城市生活垃圾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範 Technical Code for Sanitary Landfill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出水水質 effluent quality 擋土牆 retaining wall 地磅房及傳達室 Weighbridge Room and Reception Room 調節池 adjusting tank 動態發酵 dynamic fermentation 堆肥產品 compost product 堆肥化 composting 二沉池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二次沉淀池 secondary sedimentation tank 二級發酵(次級發酵) secondary fermentation 防護網 protective net 防滲材料 impervious materials 防滲層 liner 廢塑料、廢紙、廢織物、草木樹葉和廚余 waste plastics、waste paper, waste fabric, plant, kitchen residue and sweeping 焚燒 Incineration 焚燒爐 incinerator 腐熟度 putrescibility 復合防滲層 composite liner 鈣基膨潤土 calcium bentonite 高密度聚乙烯膜 HDPE 高溫堆肥 high-temperature composting 工程量清單 Bill of Quantities 工業固體廢物,工業垃圾 Industrial Solid Waste 工藝流程圖 process flowchart 固體廢物 Solid Waste 固體廢物的管理,垃圾管理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WM 刮泥機 sludge scraper 管理區 Management Area

污泥处理工作总结

江阴澄常污水处理厂 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工作总结 江阴澄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江阴澄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工作总结 1.污泥脱水的现状与现行要求 江阴澄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建成于2003年,原采用的带式压滤机是满足80%的含水率的历史标准,根据2011年3月市环保局在顾山镇组织召开“全市污水处理厂星级考核评比暨污泥无害化处置工作推进会”和《关于下发江阴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指导性规划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现有的污泥处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该通知要求。为此我们委托无锡隆恩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行设计施工,现将江阴澄常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泥干化系统的建设和调试运行情况的工作总结回报如下。 2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简介: 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不依赖任何外界热能等条件,仅通过添加少量药剂改性和机械压滤方式把含水率80%的脱水污泥或含水率97%左右的浓缩污泥一次性降低至50%以下,再经24~72小时自然风干后含水率可降低至20~30%左右,完全达到环境保护部办公2010年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中规定的“污水处理厂以贮存(即不处理处置)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标准要求。 改性后的污泥再以高压泵送至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机外形类似普通的板框压滤机,高压泵以0.6~1.0MPa的输送压力将改性后的污泥送入污泥脱水机的多块滤板之间的空隙内,因有0.6~1.0MPa的输送压力,在高压泵污泥输送至滤板之间的空隙内过程中,即有部分水分被滤出,当高压泵的输送压力逐步升高至最高压力1.0MPa时,表明污泥脱水机的多块滤板之间的空隙内都充满了污泥,即高压泵已不能再将污泥输送至滤板之间的空隙内,此时,停止高压泵的运行,并关闭污泥脱水机的进泥阀门,启动污泥脱水机的高压油泵,由高压油泵提供25~30MPa的压力压缩滤板之间空隙内的污泥,使滤板之间空隙内的污泥再次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试行) ( 建城[2009]23号2009-02-18实施) 1.总则 1.1 为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技术政策。 1.2 本技术政策所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以下简称“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半固态或固态物质,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1.3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污泥的产生、储存、处理、运输及最终处置全过程的管理和技术选择,指导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规划、设计、环评、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4污泥处理处置是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处置应遵循源头削减和全过程控制原则,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源头控制,根据污泥最终安全处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选择适宜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工艺,实施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管理。 1.5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 1.6 地方人民政府是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规划和建设的责任主体;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运营单位负责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地方人民政府应优先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污泥衍生产品。 1.7 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鼓励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处理处置污泥;鼓励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和地区特点的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方案

江苏某热电有限公司污泥深度干化处理 技 术 方 案 埃迪欧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13年6月

目录 一、概述 (4) 1.1项目概况 (4) 1.1.1项目建设的目的及内容 (4) 1.1.2设计处理工艺技术路线 (4) 1.1.3工程项目规模、内容及提供服务方式 (4) 1.2设计主要执行标准、法规 (4) 1.2.1主要法规与标准 (4) 1.2.2设计原则 (4) 2.1 技术简介 (5) 2.2技术机理 (6) 2.3技术参数 (7) 2.4 技术特点 (8) 2.5 技术创新点 (8) 三、污泥深度处理方案设计 (9) 3.1工艺设计 (9) 3.2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路线 (9) 3.2.1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路线简介 (9) 3.2.2污泥深度脱水技术路线工艺 (10) 3.3 主要设计参数 (11) 3.3.1污泥储存系统 (11) 3.3.2污泥调理系统 (11) 3.3.3污泥脱水车间 (11) 3.4 电气设计 (13) 3.4.1 设计依据及规范 (13) 3.4.2 主要用电负荷 (13) 3.4.3 电气控制及继电保护 (13) 2

3.4.4自动化系统 (13) 3.5 成本预算 (13) 3.5.1 设备投资成本 (13) 3.5.2污泥脱水成本 (15) 四、本公司项目业绩介绍 (16) 3

一、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建设的目的及内容 根据环境保护部2010年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鼓励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污泥产生、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及技术规范。 依据上述要求,本项目需依据设计一套污泥处理方案,使处理后的污泥满足现有政策和最终处置的要求,以解决江苏新动力(沭阳)热电有限公司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难题。1.1.2设计处理工艺技术路线 本项目推荐采用我公司专有技术——“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技术路线”,该处理工艺可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60%以下,为后续掺烧处置提供便捷。 1.1.3工程项目规模、内容及提供服务方式 工程规模:150吨/天(含水率82%),工作时间:24小时。 工程内容: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等。 1.2设计主要执行标准、法规 1.2.1主要法规与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关于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建成[2009]23号,2009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试行)》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24188-200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分类》(CJ/T 239-2007) 1.2.2设计原则 (1) 本项目以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为首要设计原则,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