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6
素描静物教学重点
一,起形
1 定位置,将物体大小,高矮比例,注意遮挡叠压,边线底线中心线重合。
2 出三线,(轮廓线,交界线,投影线)注意投影形状和明暗线的宽窄变化
二,铺色
1 区分明暗 (用笔重,一次到位,排线均匀,整齐)
2 分固有色,区分清楚每个物体亮暗,物体的黑白灰,环境的色块关系,卡准物体交界线以及物体投影前端,暗部颜色整体铺,主观加强视觉中心点暗部色块,做强物体亮暗对比,注意前强后弱,上强下弱,主强次弱
三,揉擦
1,优先擦主体物,重色物体,投影前端,暗部统一擦,注意强弱,收物体轮廓型
2,用硬橡皮擦干净白色物体亮面,提重色物体高光,软橡皮提反光
3,揉擦一定要注意收住物体边缘轮廓,用色块相衬
三,塑造
1 优先处理物体明暗交界线,投影,边缘线
2 处理物体灰面色块,做好与交界线的衔接关系
3 塑造不仅仅是排线条,挤高光和处理做旧或者为了丰富画面而去处理画面,一定要处理好物体体积感(三大面)和画面整体的光感(能一眼看到画面的主次关系)和空间感(主次关系)
四,调整
1 拉开画面物体黑白灰色块,环境背景桌面或地面色块关系,注意背景上下左右颜色过渡,桌面前后过渡
2 加强视觉中心的黑白对比,以交界线投影为主,暗面整体色块,
3提亮,加重,收轮廓,物体与物体清晰明确
作画思路要清楚,最后深入阶段更多的是观察画面整体,画面最终给别人传达的感受,所以多看多看多看多看美院附中基础部的作品,从中吸取经验和处理画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考前对高分试卷的要求,加油同学们!
热爱美术才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加长远。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素描基础课程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素描的兴趣,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
3. 课程时长:共16周,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4. 课程对象:美术爱好者、美术生、设计专业学生二、课程大纲1. 第一阶段:素描基础知识与技巧(4周)1.1 素描基本概念及工具介绍1.2 素描构图与比例1.3 素描线条与笔触1.4 素描明暗处理与质感表现2. 第二阶段:素描几何体训练(4周)2.1 几何体结构分析2.2 几何体透视规律2.3 几何体组合与空间关系2.4 几何体光影处理3. 第三阶段:素描静物训练(4周)3.1 静物组合与空间布局3.2 静物造型与比例关系3.3 静物质感与光影处理3.4 静物素描创作与表现4. 第四阶段:素描头像训练(4周)4.1 头像结构分析4.2 头像透视规律4.3 头像表情与动态表现4.4 头像素描创作与表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素描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素描技巧。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素描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素描技能。
4. 互动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四、课程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课堂纪律、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进度等。
3. 作品展示: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五、课程资源1. 教材:《素描基础教程》2. 辅助资料:素描作品集、视频教程、网络资源等3. 实物教具:素描纸张、铅笔、橡皮、画板、画架等六、课程安排1. 每周一次理论课,一次实践课。
2. 理论课:讲解素描理论知识,示范技巧。
3. 实践课: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辅导。
七、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提高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
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具备一定的素描创作能力,为今后的艺术学习和创作奠定基础。
《素描静物》课程大纲课程名称:素描静物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 美术学开课单位:视觉艺术系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课程代码:开课学期: 4 学分: 3.5学时:80 核心课程: 否拟使用教材:国内(外)现有教材:(俄)O·A·叶列梅耶夫、H·H·列宾、B·A·科罗廖夫.《科学素描教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3月高飞,《素描》,安徽美术出版社,2009年3月(俄)H·H·列宾.《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素描高级课程教学》.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7月学习参考资料(美)罗伯特·贝弗利·黑尔,《素描基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9月全山石,《素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8月二、课程描述本课程为美术专业第一门基础课程,也是美术专业各科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开始也是所有美术课程的开始,尤其是为直接联系的课程素描石膏的开展来打基础。
本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
通过素描静物写生练习,加强学生对形体的认识。
明确造型过程中各语言因素间的规律性联系,强化对画面的组织能力、对形体的概括能力以及对形式的把握能力。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为以后的实践和创作打下基础。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复杂现象过程中充分发展形象思维力、想象力和概况提炼能力,掌握艺术规律,提升审美能力,拥有高度的造型修养及精湛的专业技巧。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素描关系的把握与灵活运用、画面处理、全因素素描手法、材料技法与绘画语言等。
三、课程目标掌握静物形体的结构比例关系及绘画方法。
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观察方法。
多种绘画技法能力的培养。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形体比例、空间、色调、质感、量感等。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艺术素养。
学会运用整体观念和全面比较的方法,能够抓住造型的本质因素,具有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处理客观对象的能力。
美术(素描)考试大纲考试课程名称:美术(素描)考试课程内容和要求:美术(素描)课程的考试目的是检验和考察园林专业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主要以静物写生、静物默写或命题画为考试形式,强调造型的实践操作。
能完成简单的形体组合素描造型练习,做到比例、结构准确,明暗表达到位,对空间感和体积感有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独立地完成作业,画面完整,有自己的个性语言和创新意识。
考试形式:静物写生、静物默写、命题画(选其一)主要考试知识点:一、素描基础理论1、素描的基本概念2、素描的种类3、素描简史二、素描的基本表现要素1、线条2、构图3、透视4、比例5、结构6、明暗7、质感8、空间三、素描的表现技巧1、几何体与静物结构素描写生2、几何体明暗素描写生3、静物组合明暗素描写生4、静物素描默写5、命题画的表现成绩评定标准:1、100-90分(优秀)能全面地掌握素描的基础理论,并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操作,能熟练地把握素描的造型规律,形体结构、比例、透视准确,构图安排合理,明暗表现到位,具有较强的空间感,表现了形体的质感,刻画深入,形体的主次、虚实关系表现到位,技法娴熟,画面生动完整,作品整体感强,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语言。
2、89-80分(良好)能比较好地掌握素描的基础理论,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好地掌握素描的造型规律,形体的结构、比例、透视比较准确,有构图意识,能比较深入地表现形体的明暗关系,处理了空间感,对质感有一定表现,能处理画面的各种关系,画面比较完整。
3、79-70分(中等)能基本掌握素描的基础理论,基本掌握素描的造型规律,形体结构、比例、透视基本准确但不够严谨。
能基本把握构图,无明显缺陷。
有明暗表现,但不够深入。
空间感较弱,有画面关系处理意识但不够理想,能基本完成作业。
4、69-60分(及格)对素描的基础理论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基本完成写生实践操作,对形体的结构、比例、透视有基本的认识但不能准确地表达。
有一定的构图,但存在明显的缺陷。
静物素描教学教学大纲静物素描教学大纲一、引言素描是绘画的基础,而静物素描则是学习绘画的重要一环。
通过学习静物素描,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感知力和绘画技巧,为进一步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化的静物素描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绘画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使其能够准确地观察和描绘静物的形状、结构和细节。
2.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阴影的处理和材料的运用等。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其能够通过静物素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风格和技法的静物素描作品。
三、教学内容1. 基本构图-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静物对象,并进行合理的摆放和布局。
- 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形状来构建一个有层次感和动态感的静物画面。
2. 线条练习- 学习不同种类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斜线等,并掌握它们的运用方法。
- 学习如何运用线条来描绘静物的轮廓和细节,以及线条的粗细和变化带来的效果。
3. 阴影处理- 学习如何观察和描绘静物的光影变化,包括主光源和辅助光源的位置和角度。
- 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阴影处理方法,如明暗对比、渐变和交叉阴影等,来表现静物的立体感和质感。
4. 材料运用- 学习不同种类的绘画材料,如铅笔、炭笔、炭粉等,并掌握它们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 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表现静物的质感和纹理。
5. 创作实践- 学习如何通过静物素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和处理方法。
2. 实践训练: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逐步掌握绘画技巧和处理方法。
3. 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评估1. 作品评估: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估其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静物素描课程编码:Z1040134;Z1040135适用专业:美术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学制:三年编写单位:艺术系美术教研室编写日期:2014年12月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编印二〇一四年十二月《素描静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Z1040134;Z1040135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教学对象:美术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学时学分:55学时3.0学分编写单位:艺术系美术教研室编写人:刘兰审定人:编写时间:2014 年12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静物素描是造型艺术最传统基本功训练形式之一,由于静物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门类都把静物素描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静物素描课程教学主要从传统的石膏几何体学习入手,通过对造型的基础知识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和掌握光线在物体表面散布的一般规律,能运用明暗调子正确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和相互关系,掌握静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静物的体积以及质感的艺术表现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多种绘画技法能力的培养以及规范学生的观察方法是静物素描教学难点,而掌握静物形体的结构比例关系及绘画方法和步骤,是静物素描教学难点。
4.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本课程是下个阶段石膏像素描学习的必修基础课程,为石膏像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广义上理论支持以及技法以及观察方法的实践训练基础。
5.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手段主要是作业评析,修改,为主。
铺以短期示范。
开课之前和课程中可按教学实际情况安排多媒体理论课或者优秀作业欣赏和评析课等内容。
6.考核方式可见《静物素描课程考试大纲》7.指定教材刘虹主编、《素描》,第二版,201。
8.教学参考书杨慎修主编、《素描长期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石膏像》,第二版,2008.9.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根据本课程实际。
素描静物教学大纲图文素描静物教学大纲图文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也是艺术学习的重要一环。
在素描教学中,静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学生可以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精确的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份素描静物教学大纲,以图文形式展示教学过程和技巧。
第一部分:素描基础在开始学习素描之前,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技巧。
这包括线条、明暗、透视和比例等。
教师可以通过图文的形式,展示不同线条的表现方式,如直线、曲线、粗细变化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明暗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透视和比例是素描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际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技巧。
第二部分:静物观察与描绘在学生掌握了素描的基础知识后,可以开始进行静物观察与描绘的训练。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静物,如水果、花朵或者日常用品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描绘这些静物,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物体的形状、纹理和光影变化,并通过线条和明暗的处理来表现这些特征。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透视和比例来准确地描绘出静物的立体感。
第三部分:静物构图与创意除了观察和描绘静物的技巧,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构图和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构图方式和创意表达。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观察和想法转化为独特的创作。
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构图方式,如对称、平衡或者重心位移等,来表现静物的美感和意境。
第四部分:素描静物作品展示与评价在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素描静物作品后,可以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总结:素描静物教学大纲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学生可以提高对物体形状、纹理和光影变化的观察能力,并通过线条和明暗的处理来表现这些特征。
《素描基础1(静物、石膏像)》课程教学大纲
识和教育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社会美术工作和专业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了解素描的概念、素描艺术的发展历程、素描的造型要素、表现方式的知识;具有解读中外优秀静物、石膏像素描作品的能力,以及在艺术作品的评价、审美探讨中与同学、老师等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具备将美术学基本理论与实践运用于中学美术教育及相关教育机构的美术教育工作的能力。
2 .了解透视原理、变化规律及整体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具有准确把握形态比例关系、透视关系及形体特征的能力;具备在写生实践中对头部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 .理解结构造型的方法,初步形成理性的、本质的、严谨的造型艺术理念;具有运用逻辑思维的联想、推理、判断、归纳形体结构特征的基本技能。
4 .了解物体明暗变化规律;学会用“三大面”和“五调子”造型方法,初步建立全因素造型的艺术理念;具有塑造形象的体积感、空间感、光感、质量感的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1 .建议教材
李轩著.《素描基础》,山东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
2 .主要参考书
1 .于艾君著.《素描研究》,吉林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2 .张俊著.《向大师学素描》,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3 .罗晓航.文川编著.《素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陈淑霞主编.《绘画基础》,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版。
静物素描教案(带图)第一章:静物素描基础知识1.1 静物素描概述解释静物素描的定义和意义强调静物素描在绘画艺术中的重要性1.2 静物素描准备介绍所需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画纸、画笔、素描铅笔、橡皮等演示正确的绘画姿势和握笔方法1.3 观察和构图教授如何观察静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意识讲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平衡、节奏等第二章:静物线条和形状2.1 线条的运用介绍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细线、粗线等教授如何运用线条表现静物的质感和空间感2.2 形状的绘制讲解如何绘制基本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指导学生通过形状来概括和表达静物的外形特征第三章:静物明暗和阴影3.1 明暗的感知教授如何感知静物的明暗关系,区分亮面、灰面和暗面强调明暗对比对于表现静物立体感的重要性3.2 阴影的绘制讲解阴影的绘制技巧,如如何表现阴影的深浅、方向和过渡指导学生运用明暗和阴影来增强静物的立体感和动态感第四章:静物细节和纹理4.1 细节的表现教授如何描绘静物的细节,如边缘、高光、纹理等强调细节处理对于提升素描作品质量的重要性4.2 纹理的绘制讲解如何表现静物的纹理特征,如布料、玻璃、金属等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阴影来表现不同纹理的质感和立体感第五章:静物创作与实践5.1 创作构思与草图教授如何进行创作构思,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指导学生绘制静物草图,确定构图和比例关系5.2 素描实践与指导提供静物素描实践案例,分析作品中的亮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第六章:静物素描技巧提升6.1 透视原理讲解静物素描中的基本透视原理,包括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透视原理绘制出具有深度的静物素描作品6.2 色彩运用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教授如何运用色彩来增强静物素描作品的视觉效果第七章:不同材质的静物素描7.1 透明材质讲解如何表现透明材质,如玻璃、水晶等指导学生通过光线和阴影来体现透明材质的质感7.2 不透明材质教授如何表现不透明材质,如金属、塑料等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明暗来表现不透明材质的质感第八章:静物组合与构图8.1 静物组合讲解如何进行静物组合,创造有趣的画面指导学生通过合理的静物组合来增强作品的视觉吸引力8.2 构图优化教授如何优化静物素描作品的构图指导学生运用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等技巧来提升作品的美感第九章:静物素描作品欣赏与分析9.1 作品欣赏展示国内外优秀的静物素描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作品的优点和特色9.2 学生作品点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优秀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第十章:静物素描创作与展示10.1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指导学生完成静物素描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10.2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强调静物素描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确定下一步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静物素描基础知识补充和说明:静物素描是一种通过绘画来表达对静物对象的认识和感受的艺术形式。
《静物素描教案》word版第一章:静物素描基础知识1.1 静物素描的定义和意义1.2 静物素描的基本要素1.2.1 线条1.2.2 形状1.2.3 阴影1.2.4 质感1.3 静物素描的观察方法1.4 静物素描的工具与材料1.4.1 素描纸1.4.2 铅笔1.4.3 橡皮1.4.4 炭笔1.4.5 画笔1.4.6 调色板1.4.7 固定液第二章:静物素描的基本技巧2.1 线条的运用2.1.1 直线2.1.2 曲线2.1.3 细线2.1.4 粗线2.2 形状的绘制2.2.1 圆形2.2.2 方形2.2.3 三角形2.2.4 不规则形状2.3 阴影的处理2.3.1 阴暗面2.3.2 反光面2.3.3 中间调2.4 质感的表达2.4.1 光滑质感2.4.2 粗糙质感2.4.3 透明质感2.4.4 反光质感第三章:静物素描的构图与比例3.1 构图的基本原则3.1.1 平衡3.1.2 对称3.1.3 对比3.2 静物素描的比例关系3.2.1 透视3.2.2 比例3.2.3 动态3.3 构图的练习方法3.3.1 画格练习3.3.2 构图草图3.3.3 构图修改第四章:静物素描的绘画步骤4.1 观察和准备4.1.1 观察静物4.1.2 确定画面构图4.1.3 设定光源位置4.2 绘制草图4.2.1 确定形状和比例4.2.2 绘制线条和阴影4.3 细化描绘4.3.1 加深线条和阴影4.3.2 细化质感4.4 调整和完善4.4.1 调整构图和比例4.4.2 修正错误4.4.3 增加细节第五章:静物素描的实践练习5.1 单个物体的素描练习5.1.1 水果5.1.2 蔬菜5.1.3 餐具5.1.4 玻璃器皿5.2 组合物体的素描练习5.2.1 简单的组合5.2.2 复杂的组合5.2.3 多样化的组合5.3 创意素描练习5.3.1 静物的变形5.3.2 静物与背景的融合5.3.3 静物与光影的互动第六章:静物素描的阴影与质感处理6.1 阴影的种类和作用6.1.1 投影阴影6.1.2 反光阴影6.1.3 透视阴影6.2 阴影的绘制技巧6.2.1 确定光源方向6.2.2 渐变阴影6.2.3 细节阴影6.3 质感的表现方法6.3.1 光滑质感6.3.2 粗糙质感6.3.3 透明质感6.3.4 反光质感6.4 质感与阴影的结合练习第七章:静物素描的光影表现7.1 光源的类型和影响7.1.1 自然光7.1.2 人工光7.1.3 混合光7.2 光影的绘制技巧7.2.1 光影的基本规律7.2.2 光影与形体的关系7.2.3 光影的渐变效果7.3 光影在静物素描中的应用7.3.1 光影与质感的结合7.3.2 光影与构图的关系7.3.3 光影与氛围的营造第八章:静物素描的创意与表现8.1 创意素描的意义和价值8.2 创意素描的灵感来源8.2.1 生活观察8.2.2 艺术作品借鉴8.2.3 想象与联想8.3 创意素描的表现手法8.3.1 变形与夸张8.3.2 重组与融合8.3.3 抽象与具象的结合8.4 创意素描的实践练习8.4.1 单个静物的创意表现8.4.2 组合静物的创意表现8.4.3 场景静物的创意表现第九章:静物素描的鉴赏与评价9.1 静物素描的评价标准9.1.1 造型准确9.1.2 质感真实9.1.3 光影丰富9.1.4 创意独特9.2 静物素描的鉴赏方法9.2.1 比较与分析9.2.2 感悟与体验9.2.3 专业与业余的区分9.3 静物素描的改进与提升9.3.1 针对性的练习9.3.2 吸取他人优点9.3.3 培养审美眼光第十章:静物素描的创作与展示10.1 静物素描的创作过程10.1.1 主题构思10.1.2 构图设计10.1.3 绘画制作10.1.4 调整完善10.2 静物素描的作品展示10.2.1 选择合适的作品10.2.2 展示作品的技巧10.2.3 作品展示的场合10.3 静物素描的创作心得与分享10.3.2 交流学习10.3.3 鼓励与激励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静物素描的基本要素补充说明:这些基本要素是静物素描的基础,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决定了物体的轮廓和结构,阴影的处理能够增强物体的立体感,而质感的表现则使得物体更加真实。
06艺术设计专业《素描静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60242148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60学时 3学分编写单位:美术系编写人:高一凡审定人:张高志编写时间:2006 年5 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
通过素描静物写生练习,加强学生对形体的认识。
明确造型过程中各语言因素间的规律性联系,强化对画面的组织能力、对形体的概括能力以及对形式的把握能力。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学习方法,从而进一步为以后的实践和创作打下基础。
2、教学目的要求基础素描,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课,它的严格性,科学性、规范性是不容置疑的。
通过基础素描的学习,培养学生朴素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客观对象,掌握描绘对象的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以及艺术素养,基础素描是为创作服务必不可少的基础课。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造型能力,准确地描绘对象,能准确地描绘对象的结构、比例、透视等。
教学难点:对明暗、色调、空间、虚实、质感、量感等素描关系的把握与灵活运用。
4、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基础素描对于结构、比例、透视等的学习和强化为后续课程人像素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⑴本课程教学第二单元内容为重点,讲授过程中要结合相应图片资料,必要时示范演示,辅导过程中,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结合。
⑵针对学生的个人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全面掌握客观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虚实、空间质感等诸因素。
⑶布置课下各单元相关作业,并安排课堂总结,以达到课内外互补的效果。
⑷运用幻灯等教学手段。
⑸课程结束举办作业展。
6、考核方式根据课堂作业评定成绩,任课教师占60%,教研室相关教师占30%,学习态度占10%。
7、指定教材8、教学参考书步燕萍陈凤远著基础素描教程西冷印社出版发行,20059、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素描人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60242149课程性质:学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编写单位:美术系编写人:高一凡审定人:张高志编写时间:2006 年5月一、课程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能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静物素描
课程编码:Z1040134;Z1040135
适用专业:美术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
学制:三年
编写单位:艺术系美术教研室
编写日期:2014年12月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编印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素描静物》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Z1040134;Z1040135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教学对象:美术教育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
学时学分:55学时3.0学分
编写单位:艺术系美术教研室
编写人:刘兰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14 年12月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静物素描是造型艺术最传统基本功训练形式之一,由于静物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的造型艺术门类都把静物素描列为重要的基础课之一。
静物素描课程教学主要从传统的石膏几何体学习入手,通过对造型的基础知识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2.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和掌握光线在物体表面散布的一般规律,能运用明暗调子正确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和相互关系,掌握静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静物的体积以及质感的艺术表现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规范学生的思维方式,多种绘画技法能力的培养以及规范学生的观察方法是静物素描教学难点,而掌握静物形体的结构比例关系及绘画方法和步骤,是静物素描教学难点。
4.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本课程是下个阶段石膏像素描学习的必修基础课程,为石膏像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广义上理论支持以及技法以及观察方法的实践训练基础。
5.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手段主要是作业评析,修改,为主。
铺以短期示范。
开课之前和课程中可按教学实际情况安排多媒体理论课或者优秀作业欣赏和评析课等内容。
6.考核方式
可见《静物素描课程考试大纲》
7.指定教材
刘虹主编、《素描》,第二版,201。
8.教学参考书
杨慎修主编、《素描长期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石膏像》,第二版,2008.
9.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根据本课程实际。
情况填写)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辅导或短期练习、中长期练习、课外作业。
几个大的环节,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教学安排是实践课为主,其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安排为理论5学时,实践课50学时.多媒体课程为辅的一个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修改作业和短期示范为主。
通过这种交互式互动使学生在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10.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该教学大纲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做较小调整,以适应实际教学需要。
二、教学内容
第二章(一)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2+8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石膏几何体在造型中的地位;理解石膏几何体中结构关系以及空间关系;掌握石膏几何体结构表现方法以及空间表现方法。
本章重点
几何石膏体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几何石膏几何体与现实物像的紧密联系是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结构,以及结构关系与体积的联系是本章的难点
讲授内容
结构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或也可适当参插一些明暗关系,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它除了画出看得见的外观物象,还画出了看不见的内在连贯的结构以及看不见的外部轮廓。
为什么结构素描舍弃光影变化的刻画,而刻意强调物象本质的结构特征呢?这是由它的训练目的决定的。
我们知道,绘画素描是培养造型能力,训练正确的观察能力和在平面上描绘立体形象的能力,用艺术语言再现物体的形象为目的。
而结构素描除了培养造型能力外,最终目的在于训练设计者用立体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对象。
第二章(二)静物结构素描(1+9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静物在造型中的地位;理解静物结构关系以及空间关系;掌握静物结构表现方法以及空间表现方法。
本章重点
静物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以及静物与石膏几何体之间内在的造型联系是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区分几何结构和静物结构的不同,以及静物结构关系与体积的联系是本章的难点
讲授内容
结构素描的特点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不施明暗没有光影变化或也可适当参插一些明暗关系,而强调突出物象的结构特征。
它除了画出看得见的外观物象,还画出了看不见的内在连贯的结构以及看不见的外部轮廓。
为什么结构素描舍弃光影变化的刻画,而刻意强调物象本质的结构特征呢?这是由它的训练目的决定
的。
我们知道,绘画素描是培养造型能力,训练正确的观察能力和在平面上描绘立体形象的能力,用艺术语言再现物体的形象为目的。
而结构素描除了培养造型能力外,最终目的在于训练设计者用立体的思维去看待和理解设计对象。
静物结构则是在几何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的学习结构空间关系,进一步认识了解结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第二章(三)场景静物素描(1+9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场景静物素描在造型中的地位;理解熟悉场景静物素描中场景与静物之间的色调关系以及空间关系;掌握场景静物素描素描表现方法以及环境空间透视表现方法。
本章重点
场景静物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场景静物素描与静物组合素描的联系与区别是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场景静物素描调子丰富性,以及场景静物素描的环境的调子与空间透视,以及与静物的色调对比关系是本章的难点。
讲授内容
场景静物素描的特点是以调子表现空间关系为主要表现手段,但是又不能失去场景与组合静物结构空间的关系,首先要注意造型准确,然后选择视角完成构图,接着先看大的色调关系,做一个大局的铺设。
注意场景与静物的空间透视的协调与准确。
第二章(四)全因素静物素描(2+8学时)
教学目标
了解全因素静物素描在造型中的地位;理解熟悉全因素静物素描中结构关系以及色调关系;掌握组合静物全因素素描表现方法以及空间表现方法。
本章重点
全因素静物素描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全因素静物素描与现实中更加复杂物像的紧密联系是本章重点。
本章难点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静物组合的调子丰富性,以及组合静物的调子与结构体积关系是本章的难点。
讲授内容
全因素静物素描的特点是以调子为主要表现手段,但是又不能失去组合静物结构
关空间的关系,首先要注意造型准确,然后选择视角完成构图,接着先看大的色调关系,做一个大局的铺设。
过程中注意结构关系准确。
后期进入个体刻画和局部刻画,完整的结束整个静物组合造型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