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摘要:本文对中小河流治理方案进行分析, 结合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 进行保护及修复方案的完善, 旨在通过中小河流治理方案的构建, 进行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修复内容的创新, 充分满足现代水环境的生态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水生态; 保护; 修复; 中小河流;

在生态环境发展的背景下, 中小河流生态治理的理念是大势所趋, 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中小河流的生态治理, 逐步对遭受破坏的河流自然环境重新进行了修复, 改善了水利工程建设状况, 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在中小河流治理中, 应该坚持维护河流自然环境, 并积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对环境的生态保护, 满足河道生态治理的精神和目标。因此,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 需要通过合理依法的治河理念, 认识到河道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不同河道现状, 实现对河道治理方案的完善, 明确河道生态治理的发展观念, 完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下的中小河流治理方案, 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1、保证水环境的安全性

在城市中小河流治理中, 应该发挥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 实现对城市水环境的安全保护。通常状况下, 在城市水环境安全保护中, 应该做到:第一, 在城市河道淤积治理的过程中, 河道淤积会出

现水体的人文堵塞, 导致水断面的缩短、水位抬高, 严重影响河道的过水能力, 使城市出现内涝的几率增加。所以, 在水环境打造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 需要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的宽度以及总体水域面积,

通过城市河道宽度以及总体水面率的确定, 对河道进行清淤处理,

提高河道过水能力。第二, 在河道生态环境以及城市景观设计中, 河道断面的形式设计应该结合水生态以及水环境的规划特点, 在陆域

面积生态环境规划中,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以及水景观的设计需求,

提高水环境的亲水性, 保证水环境治理的安全性。第三, 在复式断面设计中, 不能进行任意发挥, 需要结合水力学的计算方法, 满足防

洪排涝的设计需求[1]。

2、构建因地制宜的生态堤岸

在城市河道堤岸建设的过程中, 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生态

环境保护原则, 在因地制宜环境治理中, 应该做到:第一, 设计自然

型堤岸。在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 对于相对顺直、流速缓慢的河道, 应该考虑建设自然性堤岸, 结合根系发达的植物进行坡度固定。例如, 选择狗牙根、马里拉以及矮生百慕大等植物, 实现对河道植物的固定。第二, 在根系发达植物选择的过程中, 也可以通过绿色景观带的设计, 提高城市河水治理的有效性, 为河道治理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通过对自然性堤岸的设计分析, 可以充分保护水陆生物的多样性、延续性, 满足中小河道治理中的生态发展需求。第三, 半自然型堤岸。在半自然型堤岸设计过程中, 需要将生态环境的控制作为重点, 通

过人工治理措施的结合, 增加堤岸的冲刷能力。在堤岸处理中, 需要

结合天然碎石、经过防水处理的木制材料的有效运用, 进行堤岸的设计, 通过这种设计方案的构建, 不仅可以增强堤岸的抗冲刷能力,

而且可以维护水环境的自然条件, 实现对城市中小河道的生态化处理。第四, 人工渗透性堤岸。在人工渗透性堤岸设计的过程中, 通常会使用混凝土材料, 通过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分析, 将工程的安全性

与渗透性进行融合, 展现河道护坡设计的价值性。而且在河道护坡设计中, 将植被型生态保护作为重点, 通过人工渗透性保护方案的构建, 提高堤岸的透水性, 实现中小河道治理中的生态化发展。例如, 在人工渗透性堤岸设计中, 通常会采用六角网、加筋网等, 结合河岸防护工程项目, 保护防冲消浪的功能性, 为河堤植物生长创造良好

条件[2]。

3、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生态理念的运用

对于中小河道而言, 在单纯的河道治理中通常会采用防洪

设计标准进行, 对河道进行疏浚、两脚护岸, 以保证河水的顺利通过, 充分满足河道治理的基本需求。但是, 在这种传统的河道治理中, 没有注意到河道的蓄水能力, 影响河道中水生物的生长。所以, 在中小河道治理的过程中, 应该将生态理念作为重点, 通过河道治理方案

的完善, 提高河道治理中生态理念运用的价值。在水环境生态功能分析的过程中, 应该结合河岸生态治理的特点进行含蓄水等综合能力

的分析, 科学选择耐水耐淹的植物, 充分发挥水土的保护作为, 降

低洪水对堤岸的破坏力。在水植物选择中, 应该结合水植物的种类、发展状况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等, 进行水生物的养殖, 选择适合本土

的水生植物, 避免外来生物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积极促进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因此, 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 应该结合生态环境理念, 进行河道治理策略的完善, 为我国中小河道治理中水生态保护, 以及修复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

4 、结语

在现阶段中小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应该将生态环境的设计作为重点, 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方案的设计及分析,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积极推动我国中小河道治理中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在中小河流生态治理中, 需要结合水环境的安全保护原则、因地制宜指导原则以及生态环境运用理念的综合分析等, 进行水环境治理方案的完善, 逐渐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性, 营造出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相处的生态河道。

参考文献:

[1]高青峰, 王欣.试论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下的中小河流治理[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2, 18 (01) :30-32.

[2]李高文.格宾和雷诺护垫在中小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湖南水利水电, 2016 (03) :20-22.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1)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任务 (1) 三、项目规模 (1) 四、设计依据 (1) 五、设计原则 (2) 第二章技术分析 (2) 一、物理法 (2) 二、化学法 (4) 三、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4) 四、最终技术方案 (8) 第三章方案设计 (8) 一、设计水量 (8) 二、设计水质特征 (9) 三、治理目标 (9) 四、实施阶段 (9) 五、实施路线 (9) 六、方案设计 (10) 第四章投资运营费用估算及维护 (16) 一、投资估算 (16) 二、运营费用 (17) 三、系统维护 (18)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概况 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中一个流动的、与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紧密联系,且相对开放的复杂生态系统。河流对外源污染具有一定的自我净化恢复能力,然而城市河流由于沿岸居民数量众多,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城市河流造成巨大影响,致使城市河流生态功能在不断退化和丧失,出现黑臭、蚊虫滋生,不仅丧失了作为城市景观的功能,反而成为城市负担:干扰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城市声誉。 根据“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治理思路,在恢复河道原有自然功能的同时满足居民活动需求队河道进行治理规划和设计。 二、项目任务 本项目涉及35000m3河道水体的治理和维护,主要任务对受污染水体进行污染物消减和生态自净功能恢复。去除水体中的氨氮、BOD等污染物,提高水体含氧量和透明度。建立河道稳定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态链,实现水体自净,维护水体水质。 三、项目规模 本项目设计规模35000立方,河道长约700m,河宽25m,平均水深约1.95m。根据现有水体的污染现状,对水体进行水质治理和生态维护。 四、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 3、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十一五”专项规划;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5、《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

贯彻落实“河长制”推动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工作情况汇报

贯彻落实“河长制”推动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县切实按照省、市关于“河长制”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XX主任来县视察指导“河长制”相关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县区域范围内主要河流的分布情况,全面推动县区域内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工程,“河长制”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工作推进体系。按照“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管理责任、严格管理考核”的要求,全面建立了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县、乡、村三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组织体系,对全县范围内18条主要河流全部落实了具体责任人,由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县级“总河长”、“副总河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同志分别担任盱江和黎滩河“县河长”,河流所经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乡河长”,所经村委会主任担任“村河长”,各级“河长”名单均在政府网站公布,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全覆盖。同时,设立了县、乡(镇)“河长制”办公室,落实了管理人员和工作经费。县“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具体负责全县“河长制”日常工作。

二、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先后研究下发了《&&&“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河长制”工作督办制度(试行)》等文件,对各级“河长”、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再细化、再明确。“总河长”、“副总河长”领导全县“河长制”工作,分别承担总督导、总调度职责;县级“河长”指导、协调所辖河流河湖保护管理工作,督导下级“河长”和县直有关责任部门履行职责;“河长制”办公室具体负责“河长制”的组织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工作;乡(镇)“河长”牵头推进河湖突出问题整治、水污染综合防治、河湖巡查保洁、河湖生态修复和河湖保护管理,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检查督导下级“河长”履行职责;相关部门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负责河道治理具体工作的落实。同时,针对“河长制”工作,专门建立了联席会议、信息通报、问题督办三大机制,确立了由“河长”牵头召集“河长制”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河湖保护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加强河流保护管理工作的沟通与协调,定期发布工作信息,通报典型事例;由“河长”签发督办单,对河湖保护管理重要事项进行督办。 三、把握工作重点,着力开展污染源治理。一是工业污染治理。在全市县(区)中率先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对重点污染源企业排污口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加强河流水质监测,重点对沿河1公里工业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对多家污染较大的小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以史灌河治理为例论述了河流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提出了生态水利理论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for the river eco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theor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e river ecosystem restoration, ecological water theory on this basis shiguan governance, for example in the river governance the application method.key words: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river training; application 0 前言 河道治理是传统实用的工程,是一个古老而活跃的领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的关系问题在国际科技界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环境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河流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生态水利理论与实践也应运而生。 1.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1.1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技术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3) 1.1工程概述 (3) 1.2项目目标 (3) 1.3设计原则 (3) 1.4设计依据 (4) 第二章项目背景 (5) 2.1地理区位 (5) 2.2项目定位 (5)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6) 第三章现状问题分析 (7) 3.1 项目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7) 3.2现状污染源调查及分析 (9) 3.3工程现场重点问题和困难及应对措施 (10) 第四章生态技术简介 (12) 4.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 (12) 4.2技术简介 (12) 第五章设计方案 (26) 5.1设计思路 (26) 5.2技术路线 (26) 5.3总体设计 (27) 5.4工程措施 (29) 5.5水质检测 (38) 第六章主要设备材料工程量 (40) 第七章目标可达性分析 (41)

第八章应急预案 (43) 8.1应急响应机制 (43) 8.2防汛应急响应机制 (43) 8.3重大活动保障响应机制 (43) 8.4突发水污染事件响应机制 (43) 8.5 应急响应小组 (44)

第一章综述 1.1工程概述 1.2项目目标 本方案采用水体生态修复综合技术,本着可持续发展、生态优先、亲水景观,对横一港进行原位生态净化,逐步恢复各种有益微生物和水生动物,形成完整的生态食物链,构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提高水体的环境容量,使被污染的水体恢复并保持长期的清澈、洁净。 具体目标如下: (1)2015年6月15日之前工程完工; (2)在现有实际条件,无暴雨排涝的情况下,通过生态示范河道验收,其标准参见附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示范河道创建工作的通知》,其中建有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专人管理专人养护;河道沿线无污水排放口,雨水排放口无晴天出水现象;水质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氨氮和总磷基本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水体透明度0.8m及以上,目测表观水清、可见多种水生动物和沉水植物;同时保证设计方案中的水生动、植物存活率达90%及以上。 表1-1 横一港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水质目标值 1.3设计原则 (1)生态性原则 通过改善河道硬质河床、种植沉水植物、放养水生动物、高效曝气和人工生态浮床等措施构建人工水生生态系统,确保各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处于生态平衡状态,逐步使水体能进入良性生态循环; (2)系统开放性原则 水体的生态修复设计要将相关边界因素很好的相互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有序、有趣的线型空间系统,构建生态健康的城市河道。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通过对南桥新城水系的生态治理,提高了区域防洪排涝标准,改善了区 域小气候及人生活的环境,促进周边土地的升值,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促进南 桥新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河道南桥生态治理经济效益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Benefit for Urban River ecologicalManagement YANG Jie, (Hebe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Branch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63) Abstract:The ecological management of surrounding river systems of the Nanqiao new city,improvingthe ability of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standards in the regions,which also improves regional climat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tourism, promoting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land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anqiao new city ,with great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 Keywords: urban river; Nanqiao; ecological management; economic benefits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已是当下时代发展的 主要趋势。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上海市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缘,濒江临海,境内江、河、湖、塘相间,水网交织,上海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 上海市平原河道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人水争地,侵占河道;二是水质污染,生态 恶化;三是护岸硬化,生态退化。因此河道生态治理是加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生 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国内对河道生态治理的研究[1~4]大多集中在生态治理的定义、功能的描述,或是过分关注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本身,而往往忽视了河道生态治理 的经济效益[5]研究。本文结合上海市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 河道生态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区域概况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6]规划范围为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 G1501,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75万人。 新城的空间结构为“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 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其水系规划主要水系 格局为“三纵横一网十二湖”。金汇港、南竹港、南横泾“三纵”和浦南运河“一横” 四条干河贯穿新城城区;“一网”为规划支河呈现纵横交织的自然河网生态布局;“十二湖”是南桥新城的生态核心和城市景观区的集中体现,其中“上海之鱼”水系 对提升新城景观水平、打造新城核心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故河道的生态治理 垫定了南桥新城以“低碳·生态,智慧·宜居”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石,以此提升南桥新城的等级和综合实力。 2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目标及程序 2.1 河道生态治理原则 1)尊重自然的原则:尊重自然的原则是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在对河道生态治理的过程中尽量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并结合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净能力。新城水系生态治理设计满足 生物的生存需要并适宜生物生息繁衍,同时尽量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

河道水环境整治工程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现行的有关文件要求编制,其中河道整治工程和控源截污工程投资估算主要参考《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以及**地区同类型项目造价,污染源搬迁工程的补偿费用主要参考《市政府关于印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市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补助标准的通知》初步拟定。 一、河道整治工程 经初步估算,本项目河道清淤费用约680.0万元,混凝土护坡修补费用约70.0万元,人工植草护坡费用约600.0万元,方案一的配套设施费用约320.0万元,方案二的配套设施费用约780.0万元。 表1 河道整治工程投资估算一览表(方案一) 序号工程名称工程量综合单价 金额(万元) 1 河道清淤680.0 河道1 35000 m380 元/m3280.0 河道2 50000 m380 元/m3400.0 2 护坡工程670.0 2.1 混凝土护坡修补70.0 河道1 2000 m 200 元/m 40.0 河道2 1500 m 200 元/m 30.0 2.2 人工植草护坡600.0 河道1 10000 m 300 元/m 300.0 河道2 10000 m 300 元/m 300.0 3 配套设施320.0 3.1 水闸桥 1 座300 万元/座300.0 3.2 临时水泵 4 台 5 万元/台20.0 合计1670.0

表2 河道整治工程投资估算一览表(方案二) 序号工程名称工程量综合单价 金额(万元) 1 河道清淤680.0 河道1 35000 m380 元/m3280.0 河道2 50000 m380 元/m3400.0 2 护坡工程670.0 2.1 混凝土护坡修补70.0 河道1 2000 m 200 元/m 40.0 河道2 1500 m 200 元/m 30.0 2.2 人工植草护坡600.0 河道1 10000 m 300 元/m 300.0 河道2 10000 m 300 元/m 300.0 3 配套设施780.0 3.1 水闸桥 1 座300 万元/座300.0 3.2 水闸1 2 座40 万元/座80.0 3.3 水闸2 1 座150 万元/座150.0 3.4 泵站 1 座250 万元/座250.0 合计2130.0 二、控源截污工程 经初步估算,本项目控源截污工程总投资约3250.0万元,其中河道1河道控源截污费用约2000.0万元,河道2河道控源截污费用约1250.0万元。 表3 控源截污工程投资估算一览表 序号工程名称工程量综合单价 金额(万元) 1 河道1截污管4000 m 5000 元/m 2000.0 2 河道2截污管2500 m 5000 元/m 1250.0 合计3250.0 三、污染源搬迁工程 经初步估算,本项目污染源搬迁工程搬迁补偿总费用约4912.1万元,其中河道1周边企业搬迁补偿费用约4253.2万元,河道2周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的生态变化调查报告

关于河道治理治理中生态设计变化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城市河道不可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人水和谐的城市景观,才能真正地改进城市居住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本文以深圳市盐田河景观改造工程为例,从现代景观环境对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的需求出发,从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思考和研究。 经过对深圳市盐田河进行实地勘察,分析各岸段水景、生态环境,掌握工程在河床、驳岸、及绿化设计方面所作的生态性改造尝试,发现并认识到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实质。只有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对城市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尊重自然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同时在保护和创造生物良好生存条件和环境的前提下注重安全性、耐久性和自然景观效果,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出和实施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的策略,构建人水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关键字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景观设计;盐田河

目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深圳市盐田河河道水环境改造及景观设计 (一)河道现状特点 (二)规划目标及理念 (三)治理对策 1.水环境治理传统工程措施 2.水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措施 (四)生态景观设计与效果 1.道路桥梁景观工程 2.亲水平台与喷泉景观工程 3.绿化景观工程 4.分段景观设计 三创立和谐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一)景观水系与交通规划

(二)植物配置规划 (三)乡土文化与适应过程 四结语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城市和到普遍存在淤积、污染等现象,许多河道失去了饮用水源甚至生活用水的功能,水体普遍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能够说对河道的生态治理日益紧迫。景观城市河道水系统的功能比如航运、排水等已经被充分的利用,可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系统应该具有的生态效应和景观功能却往往被忽视。以前在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的时候往往采取治理工程和设计规划分别实施,工程人员与设计师分别作业的方法和流程。而且传统的设计理念往往是以工程的角度为主,以最小的投入达到工程要求;排水、防洪是首要目标而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工程最普遍和可靠的手段。在这种治水理念的指导下,城市的生态系统、周边居民及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往往被忽视;整个岸区和河道也没有被视为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单纯的截弯取直、高筑堤岸,使得滨水景观在城市的生态价值中失去了活力。因此,

河道及水环境治理情况汇报

河道及水环境治理情况汇报 河全长13.1千米。河流平均宽约10米左右,河堤高平均在3.5米左右。 二、治理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年经洪水冲刷,多数河段已被冲成∽型,形成部分河滩地,河滩地河床垂直高度96﹪都在1米以上,河滩地已被村民耕种大约60亩地。河堤斜坡种田较多,大约160多亩地。由于近几年农民散养牛的较少,造成丢弃玉米秸秆的较多,河道两边农田的玉米秸秆全部丢弃在河道里。农民打农药的瓶子丢弃在河道里的也挺多,村民往交通桥底及两侧投放生活垃圾较多,个别小规模养殖户有时候往河里直排粪便。 三、采取的措施 1、由于河滩地已被村民耕种,一下子全部清理已不现实,为了缓解矛盾,对河滩地的清理主要采取制定一些清理条件,对那些河床垂直高度低于1米、一般洪水就能过水,容易将农药、化肥残留流入河里的河滩地必须清理。同时通过清理也是对农民一个警示,使他们知道这些地方是不允许种田的,对来年全部清理做个铺衬。 2、对河里所有的玉米秸秆及农药瓶子、其它生活垃圾采取人工、牛、马车清出河道的措施。对主要交通桥采取安装护网,以此来阻止乱扔垃圾。对其它交通桥底及两侧的畜禽粪便垃圾采取集中动用工程车辆清理办法。

3、对那些直排问题采取的措施:对全乡规模养殖户进行摸排,向每个规模养殖户发放宣传单和告知书;帮助养殖户建立粪便池,将粪便存放到粪便池;或者帮助他们将粪便送到远离水源、远离村屯的地方堆放,使其发酵,发酵后投放到大地。 四、整治情况 1、已整治完成情况 已清理河滩地19.6亩地,清理生活垃圾(包括农作物秸秆)大约600吨左右,清理畜禽粪便大约450吨。 2、需长期整治问题 河滩地及斜坡地种田、养殖户直排的问题,必须常年、长期、坚持不懈整治下去。 3、整治后仍存在问题 1)粪便储存池粪便储存点有时发酵不及时,腾不出地方,容易耽误新出栏粪便储运。 2)其它交通桥底及两侧还有偷倒垃圾现象。 3)有的河段已被冲成S型,亟待取直进行护坡或修建挡土墙进行治理。 4、需县直部门给予协调解决问题。 1)需县环保局拿出更好的办法帮助解决畜禽粪便储存发酵技术问题。 2)需县水利局帮助解决河道危险地段护坡或修建挡土墙问题。

浅析河道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设计理念

浅析河道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设计理念 发表时间:2019-04-04T08:48:26.82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汪凯 [导读] 并提出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设计理念,提升河道景观布局,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摘要:河道是水生态环境的主要载体,河道堤防不但具有防汛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态功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工程。然而,现阶段我国河流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堤防工程的生态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采用科学的生态治理方法来修复与治理河道堤防,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对堤防工程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设计理念,提升河道景观布局,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关键词:河道工程;堤防工程;生态治理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给水利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发展,防洪工程中,堤防工程是防洪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防洪工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河道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还需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美化环境,提高河道美化度。堤防除了其本身应该所具有的防汛功能以外,还应具备生态治理目标,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够保持河道周围水土,保证河道周围生物圈的稳定。 河道堤防工程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实际应用中,生态治理成为堤防工程的亮点。对堤防进行生态治理,不仅保护动植物生长,还保护了周边环境,为人民提供一个宜居环境。同时,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水利河道间的和谐关系,对河道堤防进行生态治理才能将生态水利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1.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意义 河道堤防工程起到调节作用,能够在汛期和干旱期对水量进行调节,以达到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效果。堤防是河流和河道周围相互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生和陆生动植物这个生态系统的关键连接点,做好河道堤防的建设维护工作,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堤防工程生态化治理包括在设计时对堤防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一方面,加大其绿化面积,拓宽其水域面积,利用多孔式材质进行施工,并在上面种植水生植物,不仅能够达到保持水土的效果,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高其审美度;另一方面,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建筑垃圾丢弃,禁止建设过程中将垃圾投入到河流中,或者在施工现场长期堆砌建筑废物,污染河道的周围环境,不利于人们长期生活。 此外,生态河道堤防工程的建设通过对河道进行绿化亮化,建设一些娱乐休闲配套设施,形成居民散步健身的小公园,不仅美化了生态质量环境,改善了河道周围生态系统平衡,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而且能够在汛期和干旱期发挥其应有作用,还可以提高河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提升河流自然景观现象,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拉动当地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河道堤防工程建设存在问题 2.1 堤防工程建设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堤防工程仍有极大部分是属于传统意义的水利工程,过多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忽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方便管理,降低维护成本,现阶段很多堤防工程主要是对河道周围进行水泥硬化,利用钢筋水泥进行固化,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堤防泄洪排水功能,然而却容易给河道的水生动植物以及河道周围生物圈造成的影响。 2.2 过度追求“去弯取直”河道 在以往的河道堤防工程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直线化的思想观念,改变了河流本身蜿蜒曲折的特性,通过填平、挖深等方式改变河流的基本形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流的流向,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不利于保护环境。对河道进行“去弯取直”的做法破坏其原有生态平衡性,而且还对河流中已经形成稳固的部分造成破坏,增加了后期的维护管理难度,不利于堤防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2.3 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乱丢乱放 在河道堤防治理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现场施工人员素质不高,只顾着将施工建设任务完成而乱丢、乱堆砌施工现场的物料以及废弃物、垃圾等,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工程完工后,未能及时处理,长期堆放,清理意识差,导致无人管理,其废弃物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利于保持河道周围生态环境正常运行;另外,有些施工人员直接将建设垃圾投入到河中,对河流造成二次污染,破坏河流水的自净能力,污染水中环境,危害河流中生物的正常生长。 2.4 堤防岸坡水泥硬化处理严重 因过多地追求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技术和观念的限制,为节约时间和成本,以往的河堤工程硬底化现象尤为严重。这种做法虽然能有效地加固河堤,加强河道护坡功能,但其阻隔了水生提供和陆生系统之间的相互沟通,造成水质下降,不能满足陆生动植物之间相互供给的生长需求,造成一些动植物的生长环境遭到破坏,造成物种的缺乏,破坏河道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 3.河道堤防工程生态治理对策 3.1 因地制宜实施规划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做好河流流向和地形图的设置,深入了解河流的水文资料,以及河流的形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产生的变化等;向有关部门索取相关图纸,进行仔细研究,对特殊部位进行特殊处理,有效降低对河流本身的破坏,在其自然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加固效果。 设计过程中对堤防工程的线型进行规划,应考虑河流本身的自然形态。一方面对自然河流的纵、横断面显示出多样性的变化,设计时要考虑做到浅滩与深潭相间,这样能够保证河道堤防的美观性和观赏性,保留其自然之美;另一方面,为河流中生物的生存保持其原有空间,减少因工程建设而影响其生长发育,为线型周围的水生动植物提供更多生长空间。 3.2 施工过程保留河流特性 施工过程减少因追求河流的直线型而改变河流形状,要根据河流的特性,因地制宜地对堤岸进行建设。建设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上应注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word版本,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修改套用)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 - 1 - 1.1 项目名称.................................................................................................... - 1 - 1.2 项目背景.................................................................................................... - 1 - 1.3 编制依据.................................................................................................... - 2 - 1.4 项目建设单位............................................................................................ - 2 - 1.5 项目建设地点............................................................................................ - 2 - 1.6 建设内容与规模........................................................................................ - 2 - 1.7 建设周期.................................................................................................... - 4 - 1.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4 - 1.9 工程管理.................................................................................................... - 4 - 1.10 综合评价.................................................................................................. - 4 - 第二章某某区概况 ................................................................................................ - 6 - 2.1某某区位置................................................................................................. - 6 - 2.2 某某区自然条件........................................................................................ - 7 - 2.3某某区背景............................................................................................... - 10 - 第三章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 12 - 3.1项目建设必要性....................................................................................... - 13 - 3.2项目建设可行性....................................................................................... - 16 - 第四章规划设计布局 ........................................................................................ - 18 - 4.1指导思想................................................................................................... - 19 - 4.2工程等级................................................................................................... - 19 - 4.3规划设计原则........................................................................................... - 20 - 4.4总体布局................................................................................................... - 21 -

浅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保护

浅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保护 发表时间:2017-03-29T15:25:03.6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6期作者:黄子鸣[导读] 随着城市发展,过去的河道因为城市建设而被占用,城市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水环境由于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城市河道的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深圳分院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并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而随着城市发展,过去的河道因为城市建设而被占用,城市的水域面积在不断减少,水环境由于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城市河道的水环境质量令人担忧。现状城市河道由于失去了传统的灌溉功能,对河道治理更多的时候主要考虑防洪排涝,河道治理的方式很多时候采取了截弯取值、 人工硬化河道等措施,这样很容易造成河道形式单一,河道生态功能退化。而城市河道本身就具有一些的特定的功能,比如净化水体、改善环境、调节小范围内气候环境等,因此在对河道整治时,应当考虑对河道做生态保护。水是生命之源,弯弯曲曲而又不失灵动的河道是城市的灵魂,随着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不断深入,城市河道的治理方式也在逐渐向舒适休闲的治理方式转变,河道的治理也越来越注重河道的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因此,本文主要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保护 一、当前河道存在的问题 1、行洪能力比较弱 在当前社会,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河流的空间不断的被挤压,河流的面积也在不断的减少,河流的淤积情况普遍严重。同时,城市中涌进的人口也在不断的增多,城市地面硬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使得汇集到河道的雨洪量也要比之前增多,增加了河道行洪压力。按照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城市河道被硬化,硬化的河道阻隔了河水与地下水体之间的联通互换通道,增加了河道调节洪水的难度,随之导致的结果将是城市的河道整体行洪能力要比之前弱很多。 2、水质问题堪忧 现状城市河道水质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地表的污染物随着水流被带入了河道当中,污染了河道原有水质,且污染程度大于河道自净能力,使得水质向着恶向循环方向发展。此外,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由于生活污水与工业生产废水在没有通过质量的检测的情况下就进行排放,使河道的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管理及设施不够完善,还有另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因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不是很强。 3、生态环境的恶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生态环境的政策。但是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相对城市河道这一块内容来说,虽然我国的生态环境政策有一定的成效,但整体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体现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过度硬化,增加了河道水体与土壤及地下水之间交换的难度,减少了河道生物生存的空间,使得相关生物链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河道自净能力降低,河道水体及环境恶化。在该种河道环境发展中,如何才能做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是必然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的原则 河道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在保证河道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来为城市水系统打造一定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水流通道。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控制污染与水体自身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河道生态的良性循环。在河道治理与修复过程中是需要牢牢的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自我修复原则 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很大一部分将受到河道内水量的影响,充足的水量不仅是满足河道生物生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保证河道水与空气、地下水等的自由交换,提高河道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保证河道日常的储水功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河道治理与修复过程中采取的治理措施也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可以为河流周边的生物提供相关的生存环境,保证河道生态的多样性。 2、修复河道 当前城市中河道的功能主要是排洪、环保等,这样河道在治理与修复过程中应当从这几方面来进行入手,保障河道排洪能力,并提高河道亲水性等,进而体现河道的最大效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生物多样性 河道水下、陆上空间与生物的多样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生物多样性越强,在一定的程度上会使河道的整体价值越高。因此,对河道进行修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河道面积进行局部扩大、水下部分砌筑鱼巢、对于一些绿化的通道进行维护等措施来增加河道生物的生存空间,保证河道生态的多样性。需要注意的是植物在选择方面应当选择与当地环境相符合的植物。 4、景观文化设计 城市河道生态在治理与修复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周边环境的规划,要符合城市的规划发展。河道在治理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发展的文化,建立最佳的河道湿地。比如在一些城市的河道两岸可以构建符合当地文化的绿色长廊等人文景观,打造相关的绿色空间,还可以推动当地的旅游发展,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策略 河道在治理与修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湿地面积在不断的减少,水中溶氧量也在不断的减少,使得生物多样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河道生态的治理与环境的修复采取一定的措施。 1、修复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在调节小部分的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湿地被城市建设所占用,使得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湿地面积减少,使水体在净化空气、改善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能力也在下降,为了改变该种情况就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在环境修复过程中应当注重修复人工湿地,比如建设湿地公园等。 2、实施人工增氧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1项目建设必要性 1.1.1项目实施是确保河道行洪畅通,确保河道两侧居民和农田安全的需要 项目区河道淤塞严重,河床淤抬较高,部分河道因其他是施工已完全填筑,河道两侧河岸无护砌,部分河段边坡较高,存在滑坡危险,因河道穿行山沟和居民聚居区,若遇特大暴雨,山洪暴发,将可能因河道泄洪不畅而危害两岸居民和农田,因此实施本项目,疏浚河道、护砌河岸,将有利于河道行洪安全,降低附近居民和农田受洪灾的风险,同时也能提升和美化沿河环境。 1.1.2项目实施是加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修复生态功能,促进项目区水源涵养及绿化美化的需要 按照修编后的北京市总体规划,**县划分为“西部发展带”。即**县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维护、水源保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开发为主。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结合其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和夏季气候相对舒适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夏季避暑休闲度假旅游和冬季冰雪旅游产品档次。 项目区生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由于灾毁和人为破坏,

河岸两侧河堤裸露,山沟坡谷中植被成片被毁,生态应急硬件设施缺失,在**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大战略下,现有生态状况已不符合形势发展要求。要将**县打造成为北京生态屏障,需要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修复生态功能,促进项目区水源涵养和生态持续改良,优化美化当地山区环境。 1.1.3项目实施是保障农业生产,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耕地较少,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土壤肥力较低,农业机械化落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和园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滞后的农业生产条件难以保证农产品高产稳产,更难以促进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通过对项目区部门农田进行节水灌溉改造,提升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生态农业到观光农业的转变,使当地农民真正体会到观光农业带来经济效益,并努力将绿色旅游业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1.1.4项目实施是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业发展助力的需要 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坚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举,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旅游资源发挥其长远商业价值所必需的,而生态观光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产业链条非常长,可以和农林产业紧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