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系统的改进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系统的改进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系统的改进
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系统的改进

五、某电厂300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系统的改进

字体[大][中][小]甘肃某电厂300MW机组是引进型亚临界机组,锅炉采用WGZ 1025-17.45-7型自然循环锅炉。该厂针对300MW机组锅炉连续排污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将锅炉连续排污系统与事故放水系统进行了合并,提高了排污效果,对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图5-3改造前的连续排污与事故放水系统T1~T4—调节阀;E1、E2—汽包事故放水

电动阀

(一) 锅炉连续排污系统存在的问题

锅炉汽包尺寸为1743mm×145mm。原设计汽包连续排污管和事故放水管分别设在汽包几何中心线下400mm和50mm处。连续排污管为沿汽包轴向布置的1根多孔管,由汽包两端引出,后合并为1根,经过1只截止阀和1只调节阀(两只阀常开)后又分成两路:一路至连续排污扩容器;另一路至定期排污扩容器,如图5-3所示。

该锅炉连续排污系统及疏、放水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锅炉连续排污系统庞大,阀门过多;连续排污扩容器旁路系统利用率低,与锅炉定期排污母管接在一起,进行锅炉定期排污时,引起连续排污扩容器旁路系统管道、阀门振动;

连续排污扩容器蒸汽排大气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设计的连续排污二次蒸汽取样系统从未使用);连续排污扩容器内的水排向定期排污扩容器,热量完全损失。

(2)汽包事故放水经过定期排污扩容器全部排放,事故放水动作后,若不能及时关闭,将导致水位急剧下降,甚至发生汽包低水位事故。

(3)锅炉侧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疏水基本上没有回收措施,汽水损失较大。

(4)原设计送风机、一次风机暖风器疏水回至其疏水箱,再通过疏水泵打至除氧器,系统投运效果不理想。技术改造后,暖风器疏水通过疏水泵打至厂用辅助蒸汽系统管道疏水扩容器,再次扩容降温、降压后,蒸汽排向大气,水则经多级水封筒后回至凝汽器。

(二) 改造措施

为了保证汽包各段连续排污的均匀性和满足事故放水的要求,改造中将汽包内的连续排污管分为两段,通过两根?60×4mm联络管(使其总排量大于事故放水管?89×5mm排量)与事故放水管汇通;至事故放水一次电动门前,引出至连续排污扩容器排污管,在该引出管上再接一路至锅炉疏水扩容器(需增加的设备),并设两只电动门E3、E4作为汽包溢流阀。当汽包水位高至150mm时,E3、E4连锁开启;若汽包水位继续高至200mm时,原事故放水阀E1、E2连锁开启,同时E3、E4连锁关闭;当汽包水位恢复至100mm时,上述电动门全部连锁关闭。在E3、E4之间至E2后,设置手动旁路,在连续排污扩容器故障切除的情况下,锅炉连续排污可通过此旁路系统进行(见图5-4)。

在汽包事故放水二次门E2后接入来自连续排污扩容器水侧的预热水(采用小流量),从而实现汽包事故放水管路的全线连续暖管。为了防止事故放水阀E1、E2开启时,连续排污扩容器内的水倒流,可在连续排污支管上增加止回阀。

为了确保系统合并后锅炉连续排污的效果和进一步提高汽包事故放水的安全性,将原汽包事故放水管入口位置由几何中心线下50mm提高到几何中心线处,端部封死后开孔,安装一个虹吸破坏管(约?60×4mm),在其管口设计一个浮子阀(见图5-5)。

图5-4改造后的连续排污与事故放水系统B-SK—锅炉疏水扩容器

图5-5汽包内部连续排污管与事故放水管连接图

以上改造的优点是:

(1)简化锅炉连续排污系统。

(2)减少高压阀门数量,减少高压管道、阀门泄漏,节约优质钢管。

(3)虹吸破坏管可以防止锅炉水位失控。

(4)预热汽包事故放水管道系统,提高其使用寿命。

(5)事故放水管作为连续排污前置段,由于其管内流速较低,可以起到集污器的作用,从而提高连续排污的效果。

(6)连续排污管与事故放水管在汽包内连通后,连续排污至定期排污扩容器旁路系统可由事故放水阀的小旁路(60mm×4mm)代替。

(三) 设置锅炉疏水扩容器的优点

在系统中增加节能型锅炉疏水扩容器,主要接入炉侧疏放水(包括主、再热蒸汽系统,暖风器系统疏水及汽包部分事故放水)、除氧器事故放水和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等,参见图5-4。其蒸汽回至除氧器,疏水则通过疏水泵也打至除氧器。相应的原炉侧主、再热蒸汽至

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系统、暖风器疏水系统、除氧器至凝汽器溢流和至定期排污扩容器放水系统、高压加热器事故疏水扩容器系统可全部取消,足可以抵消节能型锅炉疏水扩容器的投资。

每两台机组之间的锅炉疏水泵出口需设置联络管,为机组启动、事故处理、汽水回收创造有利条件。利用节能型锅炉疏水扩容器可加热凝结水或除盐水,提高向故障机组除氧器的补水温度,以减小温差,回收连续排污热量,整体上提高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四) 结论

该电厂对其引进型300MW机组自然循环锅炉连续排污系统与事故放水系统合并,提高了排污效果,对简化热力系统和全面提高300MW机组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火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题目: 火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初始条件:锅炉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温度低于或高于要求时要么不能达到生产质量指标有时甚至会发生生产事故。采用双交叉燃烧控制以锅炉炉膛温度为主控参数、燃料和空气并列为副被控变量设计火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以达到精度在5 ℃范围内。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选择控制方案 2、绘制锅炉温度控制系统方案图 3、确定系统传感与变送器的选择、数据采集系统、控制电路等 4、说明系统工作原理 时间安排: 1月21日选题、理解课题任务要求 1月22日方案设计 1月23、24日参数计算撰写说明书 1月25日答辩

目录 1、绪论 (3) 2、锅炉的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 (4) 2.1锅炉的工艺流程 (4) 2.2锅炉的控制要求 (5) 3、锅炉炉膛温度的动态特性分析 (5) 4、方案设计 (7) 4.1炉膛温度控制的理论数学模型 (7) 4.2炉膛温度控制方法的选择 (7) 4.3 系统单元元件的选择 (8) 4.3.1温度检测变送器的选择 (8) 4.3.2流量检测变送器的选择 (10) 4.3.3主、副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 (12) 4.3.4主回路的PID调节器和副回路的PI调节器 (12) 4.3.5控制器仪表的选择 (12) 4.3.6控制阀的选择 (14) 5、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16) 6、设计心得 (17) 7、参考文献 (18)

1、绪论 工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分支。几十年来,工业过程控制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无论是在大规模的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能源的节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产过程是指物料经过若干加工步骤而成为产品的过程。该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等等,或者说生产过程表现为物流过变化的过程,伴随物流变化的信息包括物流性质的信息和操作条件的信息。 生产过程的总目标,应该是在可能获得的原料和能源条件下,以最经济的途径,将原物料加工成预期的合格产品。为了打到目标,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因此,过程控制的任务是在了解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以生产过程中物流变化信息量作为被控量,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目标。 生产过程总目标具体表现为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安全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求。在过程控制系统中采用越限报警、事故报警和连锁保护等措施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另外,在线故障预测与诊断、容错控制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稳定性指系统抑制外部干扰、保持生产过程运行稳定的能力。变化的工业运行环境、原料成分的变化、能源系统的波动等均有可能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在外部干扰下,过程控制系统应该使生产过程参数与状态产生的变化尽可能小,以消除或者减少外部干扰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3)经济性在满足以上两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低成本高效益是过程控制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为了打到这个目标,不进需要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管控一体化,即一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整体优化。 工业过程控制可以分为连续过程工业、离散过程工业和间隙过程工业。其中,连续过程工业占的比重最大,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纺织、医药、建材、食品等工业部门,连续过程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意义最大。过程控制主要指的就是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动力设备,它多产生的蒸汽不仅能够为蒸馏、化学反应、

锅炉排污系统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内蒙古锡林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锅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1 演练目的 为做好公司锅炉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大气污染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妥善处置、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及周边居民安全,制定本方案。 2 演练时间及地点 2017年9月25日上午9:00 乌拉盖锡林河热力有限公司锅炉房 3演练类型 现场模拟事故 4 公司锅炉系统基本情况 锅炉系统基本信息一览表 5 危害程度分析 当锅炉排污系统出现故障失去效用时,可能发生大量跑冒烟尘事故,扩散到大气中,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农作物生长,紊乱社会秩序,严重时影响公司形象。

按锅炉排污系统故障程度将事故分为两级: 轻微超标:日常运行过程中,管路产生堵塞、水泵压力偏低,以及煤质变化造成的短时或暂时烟气超标现象; 严重超标:由于人员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引起排污系统失去效用,造成长期连续烟尘严重超标现象。 6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6.1组织机构 二级应急救援指挥部人员组成 总指挥:易永平季春利 副总指挥:门树臣侯星野黄晨 成员:扈晓强姚猛薛振平田庆辉祝恒阳王铁民周庆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6.2指挥部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当地政府、上级有关锅炉系统安全的方针、政策标准; (2)确定现场指挥人员,明确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3)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指导、协调各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3)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4)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7)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负责调查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9)接受政府、上级公司的指令和调动; (10)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6.3总指挥职责 (1)负责批准公司锅炉污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了解和判别锅炉污染事故的种类、级别,预判可能造成的危害; (3)组织进行应急救援召集应急救援小组各组长,按实际情况调整和布置救援措施; (4)负责锅炉污染事故信息报告和信息通报; (5)负责锅炉污染事故后期处置工作。 6.4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组织实施各项应急措施和现场处置措施。 (2)总指挥不在现场或不便履行职责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6.5小组职责 6.5.1组织协调组职责 (1)在指挥部领导下,组织、协调各区域的工作; (2)发生锅炉污染事故后迅速了解、收集信息,并及时共享; (3)协调各区域内、外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 (4)明确救援目标和设备行驶路线; (5)根据锅炉污染事故的性质、特点,告知群众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6.5.2应急救援组职责

发电厂所需系统及设备

发电厂所需设备及部分技术参数 输煤系统 名称 汽车卸车机,叶轮给煤机,堆取料机,带式输送机,实物校验装置,滚动筛,碎煤机 各类泵,栈桥冲洗器 锅炉 名称 磨煤机,给煤机(包括电动机),磨煤机润滑油站GBZ-63,锅炉停机泵,送风机,引风机 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电除尘器,连排扩容器,定排扩容器,暖风器及疏水箱 暖风器疏水泵配电箱,电梯,煤斗振动器,一次风机入口消音器 磨煤机润滑油站GBZ-63,磨煤机轴承承检修用环莲葫芦3吨,磨煤机绞笼、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墙式旋臂起重机检修用电动葫芦10吨,送风机及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引风机及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一次风机及电机检修用电动葫芦,手拉葫芦(全厂共用),二氧化碳(磨煤机油站用),大板梁,汽包,大屋顶,过热器,后包墙,省煤器,燃煤气,锅炉,炉水循环泵,吹灰装置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炉水泵停炉冷却水泵,磨煤机润滑油站,送风机 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电气除尘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暖风器,电梯,煤斗振动器,一次风入口消音器,磨煤机润滑油油坑泵,检修起吊设施,除尘设施 风机参数 风量(Nm3/h)风压 (Pa) 电机转速 (r/min) 电机功率 (KW) 电机电压 (V) 额定电流 (A) 一次风机17500020700148012506000143二次风机120000107001480450600053引风机501000555075012506000150高压流化 风机 282040000453802 CG-220/9.81-MX型循环流化床 锅炉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蒸发量:220T/H; 过热蒸汽出口压力:9.81mpa; 过热蒸汽温度:540℃; 给水温度:215℃; 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20℃; 排烟温度:140℃; 锅炉效率:90%; 锅炉设计燃料发热量:11670KJ/KG

火力发电厂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火力发电厂锅炉给水自动控制系统 工业锅炉的汽包水位是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维持汽包水位是保持汽轮机和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锅炉汽包水位过高会造成汽包出口蒸汽中水分过多,使过热器受热面结垢而导致过热器烧坏,同时还会使过热汽温急剧变化,直接影响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汽包水位过低则可能导致锅炉水循环工况破坏,造成水冷壁管供水不足而烧坏。 1.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 如今的汽包水位自动控制基本上都是通过分散控制系统(DCS)来实现的,而控制策略基本上已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为主,单回路调节已不能适应大型锅炉汽包水位的控制,如今已很少采用,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由于引入了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信号,对快速消除,平衡水位有着明显的效果,因此被广泛采用。 1.1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如图 4.1 所示,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由主调节器PI1(控制器1)和副调节器PI2(控制器2)串联构成。主调节器接受水位信号H f为主控信号,其输出去控制副调节器。副调节器接受主调节器信号I H外,还接受给水量信号I W和蒸汽流量信号I D。副调节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内回路进行蒸汽流量D 和给水流量W 的比值调节,并快速消除水侧和汽侧的扰动。主调节器主要是通过副调节器对水位进行校正,使水位保持在给定值。 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有以下特点:两个调节器任务不同,参数整定相对独立。主调节器的任务是校正水位,副调节器的任务是迅速消除给水和蒸汽流量扰动,保持给水和蒸汽量平衡。给各整定值的整定带来很大的便利条件。在负荷变化时,可根据对象在内外扰动下虚假水位的严重程度来适当调整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作用强度,更好的消除虚假水位的影响,改善蒸汽负荷扰动下水位控制的品质。给水流量和蒸汽流量的作用强度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也使整定工作更加方便自由。

DRZT01-2004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

DRZT 01-2004 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 量 系统技术规定 1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补偿、安装和运行爱护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高压、超高压及亚临界压力的汽包锅炉。 2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 2.1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必须采纳两种或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锅炉汽包至少应配置1 套就地水位计、3 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和2 套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 新建锅炉汽包应配置1 套就地水位计、3 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和3 套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或1 套就地水位计、1套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和6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 2.2锅炉汽包水位操纵和爱护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操纵器。在操纵室,除借助DCS 监视汽包水位外,至少还应当设置一个独立于DCS 及其电源的汽包水位后备显示外表(或装置)。 2.3锅炉汽包水位操纵应分别取自3 个独立的差压变送器进行逻辑判定后 的信号。3个独立的差压变送器信号应分别通过3个独立的输入/输出(I/O) 模件或3条独立的现场总线,引入分散操纵系统(DCS)的冗余操纵器。 2.4锅炉汽包水位爱护应分别取自3 个独立的电极式测量装置或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当采纳6 套配置时)进行逻辑判定后的信号。当锅炉只配置2个电极式测量装置时,汽包水位爱护应取自2 个独立的电极式测量装置以及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进行逻辑判定后的信号。 3个独立的测量装置输出的信号应分别通过3 个独立的I/O 模件引入DCS 的冗余操纵器。 2.5每个汽包水位信号补偿用的汽包压力变送器应分别独立配置。 2.6水位测量的差压变送器信号间、电极式测量装置信号间,以及差压变送器和电

基于声波测温的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基于声波测温的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项目建议书 华北电力大学

一目前电站锅炉燃烧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共性问题 1.1.1 两对矛盾需要解决 ①锅炉效率()与污染排放(NOx)之间的矛盾 当我们追求高的锅炉效率的时候,势必要使煤粉在炉充分燃烧。要达到这一目的,则需要提高炉燃烧温度以及使用较高的过量空气系数,而这两方面都会增加污染的排放。反之,则锅炉效率较低。炉的高温燃烧还会带来水冷壁结渣等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最佳的折中选择。 ②锅炉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之间的矛盾 对于锅炉效率影响最大的两项热损失—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而言,也存在类似的矛盾。提高炉燃烧温度以及使用较高的过量空气系数,可以降低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但是排烟热损失()则会随之增加。因此也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最佳的折中选择。 1.1.2 四个优化问题需要解决 ①锅炉效率()与污染排放(NOx)的联合优化 通过寻找最佳的二次风门和燃尽风门组合,建立良好的炉燃烧空气动力场,可以达到锅炉效率()与污染排放(NOx)的共赢。 ②锅炉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联合优化 通过寻找最佳的烟气含氧量(O2)设定值,可以达到锅炉排烟热损失()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共赢。 ③汽温控制方案的优化 联合调节燃烧器和喷水,尽量使用燃烧器摆角等方式来调节汽温而减少减温水的使用量,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机组热效率。 ④防止炉结渣的优化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是寻找最佳的煤粉和二次风门、燃尽风门的组合,调整均衡燃烧,防治火焰偏斜;二是调节炉膛出口温度目标值;三是组织合理的吹灰优化。 1.1.3 炉膛三个参数的测量需要解决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发电厂热力设备及系统 07623班参考资料 :锅炉设备及系统 1有关锅炉的组成(本体、辅助设备) 锅炉包括燃烧设备和传热设备; 由炉膛、烟道、汽水系统以及炉墙和构架等部分组成的整体,称为锅炉本体; 供给空气的送风机、排除烟气的引风机、煤粉制备系统、给水设备和除灰除尘设备等一系列设备为辅助设备。 2 A燃料的组成成份 化学分析:碳(C)、氢(H )、氧(0)、氮(N )、硫(S)五种元素和水分(M )、灰分(A)两种成分。 B水分、硫分对工作的影响; 硫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硫燃烧后形成的SO3和部分SO2,与烟气中的蒸汽相遇, 能形成硫酸和亚硫酸蒸汽,并在锅炉低温受热面等处凝结,从而腐蚀金属;含黄铁矿硫的 煤较硬,破碎时要消耗更多的电能,并加剧磨煤机的磨损。 水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1)降低发热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影响煤的磨制及煤粉的输送(4)烟气流过低温受热面产生堵灰及低温腐蚀。 C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概念: 水分:由外部水和内部水组成;外部水分,即煤由于自然干燥所失去的水分,又叫表面水分。失去表面水分后的煤中水分称为内部水分,也叫固有水分。 挥发分:将固体燃料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加热至850摄氏度,则水分首先被蒸发 出来,继续加热就会从燃料中逸出一部分气态物质,包括碳氢化合物、氢、氧、氮、挥发性硫和一氧化碳等气体。 灰分:煤中含有不能燃烧的矿物杂质,它们在煤完全燃烧后形成灰分。 D挥发分对锅炉的影响: 燃料挥发分的高低对对燃烧过程有很大影响。挥发分高的煤非但容易着火,燃烧比较稳定,而且也易于燃烧安全;挥发分低的煤,燃烧不够稳定,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改 善燃烧条件,通常很难使燃烧安全。 E燃料发热量:发热量是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煤的发热量分为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1kg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称为高位发热量;从高 位发热量中扣除烟气中水蒸气汽化潜热后,称为燃料的低位发热量。 F标准煤:假设其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270kj/kg的煤。(书88页) G灰的性质:固态排渣煤粉炉中,火焰中心气温高达1400~1600摄氏度。在这样的 高温下,燃料燃烧后灰分多呈现融化或软化状态,随烟气一起运动的灰渣粒,由于炉膛水冷壁受热面的吸热而同烟气一起冷却下来。如果液态的渣粒在接近水冷壁或炉墙以前已经 因温度降低而凝结下来,那么它们附着到受热面管壁上时,将形成一层疏松的灰层,运行 中通过吹灰很容易将它们除掉,从而保持受热面的清洁。若渣粒以液体或半液体粘附在受热面管壁或炉墙上,将形成一层紧密的灰渣层,即为结渣。 H灰分对锅炉工作的危害:(1)降低发热量(2)阻碍着火及燃烧(3)烟气携带飞灰流过受热面产生结渣、积灰、磨损、腐蚀等有害现象。 3热平衡: 输入锅炉的热量=有效利用热量(输出锅炉的热量)+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其它热损失

锅炉排污及布置

理论课教案教案编号 编写教师周智勇编写日期2012年11月22日审核教师审核日期年月日教学班级 教学日期2012年月日 课程名称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课题:第十一章锅炉房汽水系统与锅炉房布置 11-4排污系统11-5热水锅炉房热力系统11-6 锅炉房布置教学目标:1.熟悉排污系统组成及重要性; 2.掌握锅炉房热力系统组成; 3.掌握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组成。 教学重点:掌握热水锅炉房热力系统组成及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组成。教学难点: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其它说明: 时间分配教学组织1分钟小结与作业4分钟引入新课5分钟分钟讲解新课80分钟分钟 课后记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 略。 [讲解新课] 第十一章 锅炉汽水系统与锅炉房布置 §11-4 排污系统 一、锅炉排污 1.意义:锅炉排污,就是排掉一部分浓缩的锅炉水,同时补充相同数量的给水,将锅炉水冲淡。锅炉运行时,锅炉水会产生不少水渣,水渣在锅内沉积过多会形成水垢。锅炉排污除了保持水质,还有排除水渣的目的。 2.方式 1)连续排污; 2)定期排污。 二、锅炉排污率的计算 §11-5 热水锅炉房热力系统 一、热水锅炉房的热力系统确定时,要考虑的因素 1. 除了用锅炉自生蒸汽定压的热水系统外,在其他定压方式的热水系统中,热水锅炉在运行时的出口压力不应小于最高供水温度加20℃相应的饱和压力,以防止锅炉有汽化危险。 2.热水锅炉应有防止或减轻因热水系统的循环水泵突然停运后造成锅炉水汽化和水击的措施。 3. 热水系统的附件设置 4. 安全阀的设置要求 5. 每台锅炉进水阀的出口和出水阀的入口处都应装压力表和温度计。 6.循环水泵选择要求。 7. 补给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8. 恒压装置。 §11-6 锅炉房热力系统图组成 一、热力系统图组成 讲授 % 100?--= js g q js S S S S p

火电厂燃煤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火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锅炉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温度低于或高于要求时要么不能达到生产质量指标有 时甚至会发生生产事故。采用双交叉燃烧控制以锅炉炉膛温度为主控参数、燃料和空气并列为副被控变 量设计火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以达到精度在-5 C范围内。 工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分支。几十年来,工业过程控制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无论是在大规模 的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能源 的节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产过程是指物料经过若干加工步骤而成为产品的过程。该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等等,或者说生产过程表现为物流过变化的过程,伴随物流变化的信息包 括物流性质的信息和操作条件的信息。 生产过程的总目标,应该是在可能获得的原料和能源条件下,以最经济的途径,将原物料加工成预 期的合格产品。为了打到目标,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因此,过程控制的任务是在了解生产 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以生产过程中物流变化信息 量作为被控量,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目标。 生产过程总目标具体表现为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安全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求。在过程控制系 统中采用越限报警、事故报警和连锁保护等措施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另外,在线故障预测与诊断、 容错控制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稳定性指系统抑制外部干扰、保持生产过程运行稳定的能力。变化的工业运行环境、原料成分的变化、能源系统的波动等均有可能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在外部干扰下,过程控制系统应该使 生产过程参数与状态产生的变化尽可能小,以消除或者减少外部干扰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3)经济性在满足以上两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低成本高效益是过程控制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 为了打到这个目标,不进需要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管控一体化,即一经济效益为目标 的整体优化。 工业过程控制可以分为连续过程工业、离散过程工业和间隙过程工业。其中,连续过程工业占的比 重最大,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纺织、医药、建材、食品等工业部门,连续过程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意义最大。过程控制主要指的就是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动力设备,它多产生的蒸汽不仅能够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蒸发等过程提

2018常规蒸汽锅炉安装范围指引

1.报价中各设备的就位、管道连接。 2.烟道:设备就位及安装。含此过程用的钢材、标准件、防锈漆。 3.给水管道:从需方已经接入锅炉房内的给水管阀门后开始接管,设备就位及 安装,管道连接及其过程的阀门、仪表安装。 4.蒸汽管道:供方负责从锅炉主汽阀开始接管到锅炉房内分汽缸进口止,并配 置盲板,分汽缸出口盲板及引出管道由需方负责; 5.安全阀管道:供方负责将安全阀排气管接至锅炉房外1米以内安全地点。 6.排污管道:从锅炉的各排污接口到锅炉房内的安全位置或锅炉房内的下水道 口。 7.燃气管道:需方需将燃气管道接到锅炉房内并安装阀门,供方将其接至锅炉 的燃烧器。 8.电气控制:需方将主电源接到锅炉配电柜(箱),供方完成锅炉运行所需电 气设备、仪表的连接工作。 9.需方应提供的安装条件:提供水、电(水电供方可免费使用)进入锅炉房、 汽车到达锅炉房的道路畅通,锅炉房全部设备(锅炉房的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燃气检漏系统等)土建基础施工完毕并符合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要求,且具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 10.供方负责办理《锅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需方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 记证》及《锅炉注册登记表》,供方协助。 11.锅炉煮炉、试运行时,由需方提供煮炉材料,供方负责技术指导。

附件3:燃气蒸汽锅炉安装工程范围 1、报价中各设备的就位、管道连接,燃烧机FGR烟气再循环系统的安装、锅 炉房内管道的保温。 2、烟道:从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烟囱范围内的全部设备就位及烟道制 作、防锈。含此过程用的钢材、标准件、防锈漆。 3、锅炉补水管道:用户方需将自来水管道接入锅炉房内,安装方从用户方已 经接入锅炉房内的给水管阀门后开始接管,到全自动水处理(供方提供配套定量树脂,用户方需购买工业用盐)——软水箱——循环水泵——余热回收装置——软水箱——锅炉给水泵——锅炉的管道连接及其过程的阀门、仪表安装。 4、蒸汽管道:从锅炉主汽阀开始接管到锅炉房内分汽缸进口止,分汽缸出口 阀门及管道由用户方负责;如果无分汽缸,供方负责从锅炉主汽阀开始接管到锅炉房内出汽口或伸出锅炉房1米。 5、安全阀管道:供方负责将安全阀排气管接至锅炉房外1米以内安全地点, 排水系统由用户方负责。 6、排污管道:从锅炉的各排污接口到锅炉房内的安全位置或锅炉房内的下水 道口。 7、燃气管道:用户方需将燃气管道接到锅炉房内并安装阀门仪表等(根据天 然气公司要求),供方将其接至锅炉的燃烧器。 8、电气控制:用户方将主电源接到锅炉配电柜(箱),锅炉配电柜与炉体如 需分离放置,之间连接线由用户方负责,供方完成锅炉运行所需电气设备、仪表的连接工作。(锅炉房内的照明、通风、下水道、燃气检漏系统等锅炉房配套建设由用户方负责) 9、用户方应提供安装条件:提供水、电(可免费使用)进入锅炉房、汽车到 达锅炉房的道路畅通、全部设备土建基础施工完毕并具备安装工程施工的基本条件。 10、供方负责办理《锅炉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用户方负责办理《特种设备使 用登记证》及《锅炉注册登记表》,供方协助。 11、锅炉煮炉、试运行时,由用户方提供煮炉材料,供方负责技术指导。

电厂锅炉炉膛防爆控制系统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845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电厂锅炉炉膛防爆控制系 统详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电厂锅炉炉膛防爆控制系统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传统的热工控制装置采用分立元件的组装式仪表,硬件数量大,系统设计功能不十分完善。随着大型火电机组的热工控制装置的发展,控制系统则具有硬件可靠、内存容量大、软件功能强等特点,使机组的自动控制功能大大改善,炉膛防爆控制系统也随之日趋完善。 传统的炉膛压力控制系统是一个简单的单回路控制系统,采用炉膛压力信号直接控制引风机入口动叶或导叶开度来维持炉膛压力。近代控制系统则采用送风机动叶开度代表总风量作为前馈信号,炉膛压力作为主调信号,控制引风机入口动叶或导叶开度来维持炉膛压力在期望的设定值。传统的自动调节系统对炉

膛压力只起调节作用,而没有保护功能,当炉膛压力测量值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自动调节系统会切至手动并发出报警信号,交运行人员手动处理。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炉膛压力控制系统则将运行程序、压力调节、联锁、保护统一协调,为设备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证系统。当炉膛压力出现事故征兆时,控制系统能自动采取适当措施控制炉膛压力,防止或减少事故,避免由于运行人员操作不及时而扩大事故。 1炉膛爆炸分类及原因分析 炉膛爆炸可分为炉膛外爆及炉膛内爆两种。 1.1炉膛外爆 炉膛外爆的基本起因是,点燃积聚在炉膛或与锅炉相连的通道或排烟系统的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混合物。当积聚在炉膛内的危险可燃混合物与空气以一定的比例充分混合,如果火源存在,将导致快速或不可

锅炉排污节能

提高锅炉连续排污控制水平, 有效节约能源 葛震弘宋徐辉 ( 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200233 ) 摘要:文章强调了连续排污对蒸汽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 同时对蒸汽锅炉的连续排污自动控制与人工手动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 阐明了连续排污自动控制方法在保障 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优势和所能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锅炉; 溶解固形物(TDS); 连续排污自动控制 Applying Boiler TDS Automatic Controls for Energy Saving Ge Zhenghong Song Xuhui ( SpiraxSarco Engineering (China) Ltd. , Shanghai 200233 ) Abstract: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essentiality of boiler TDS controls for boiler’s safety and stable operation,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 TDS automatic controls with the TDS manual control means, illuminates that the advantages of automatic TDS controls on ensuring the boiler operating safety and stability,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 that can be obtained.. Key words: Boiler,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Automatic TDS Controls 1. 国内工业蒸汽锅炉连续排污的现状与问题 近20年以来, 我们国家在工业锅炉的生产和制造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有的锅炉成品和技术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然而在锅炉辅助控制装置部分相对来讲还比较落后, 控制水平较低. 特别是在锅炉的连续排污控制方面, 到目前为止国内绝大多数的工业蒸汽锅炉还是采用落后的手动控制方式. 一方面锅炉连续排污的手动控制方式降低了锅炉整体的控制水平, 另一方面在锅炉运行时控制不稳定而且滞后 要么会因过量排污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增加锅炉的燃料耗量, 增加了锅炉的运行成本; 要么由于排污量不足不能保证锅炉内的水品质标准, 容易发生汽水共腾现象, 产生虚假水位, 导致锅炉水位控制系统误操作甚至造成低水位停炉. 这样就会严重影响锅炉供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当锅炉内水质严重恶化时, 就会发生蒸汽带水现象, 就是高浓度的炉水发泡膨胀, 被蒸汽大量携带进入蒸汽系统, 将引起下游蒸汽管网疏水阀结垢和泄漏, 造成蒸汽阀门的冲蚀, 控制失灵和泄漏, 以及用汽设备的结垢和腐蚀, 甚至发生水锤损坏用汽设备的情况. 不仅锅炉不能正常运行, 还给下游蒸汽管网和用汽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 上述种种问题表明解决工业蒸汽锅炉的连续排污控制问题是当务之急. 而其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采用锅炉连续排污自动控制方式, 这是提高锅炉控制水平, 节能降耗, 保障锅炉高效

锅炉定期排污的注意事项

锅炉定期排污的注意事项 锅炉定期排污又叫间断排污和底部排污。因为定期徘污是在锅炉水系统极低的地方,如在锅炉的泥包和下联箱等处底部、间断地进行而得名。定期排污的目的,是为了排除锅炉内形成的粘质物、泥渣、沉淀和腐蚀产物等。定期排污闭门的开启,应掌捉时间不能过长,一个徘污点一次排污的时间,按规定要求不超过30秒。徘污时间过长,徘污旦过多,不但排掉了好水,浪费了热能,而且严重时会使锅炉水循环遭到破坏。尤其对带有水冷壁上升管中的水发生倒流现象,达将是很危险的。 在有良好水处理设备的系统中,一般每班只排污一次,也可每天排污一次。在实行炉内水处理的锅炉,如一般立式或卧式锅炉,则应适当增加排污次数,每班可排污1—2次,视炉水质量而定。 排污工作应在锅炉低负荷时进行,容易沉积于锅炉底部。 禁止二台锅炉同时进行排污。一台锅炉同时开二个排污点、也是不许可的。各个徘污点应是逐个地进行。 禁止利用任何杠杆来延长手轮直径或搬把长度以开启价污阀门。 当炉内水位出现不正常情况和锅炉出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排污工作。 定期排污管道上,要装有串联着的两个阀门,其中一个是做为调整使用,另一个是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不使渗漏。 两个串联阀门的操作程序,应该遵守下列规则: 首先,完全开启第二个排污阀门(从离开锅炉算起)。然后微开第一个徘污门,使之预热排污管道系统。在管道系统预热完毕后,再缓慢开大第一个排污门进行排污。排污完毕关闭徘污门时,其操作程序与上述程序相反进行。这种入式叫做保护第二截门的方式。实际工作中。有些做法与此相反。结果容易造成排污阀门渗漏,徘走大量饱和炉水,使很多的热能白白地跑掉。 保护第二截门的方式有下列几个优点: 1、第一个截门完好,在不进行排污操作期间,第二个截门是处于冷状态的,不受炉水浸泡、腐蚀和泥渣沉积。在进行排污操作时,第二个截门在开启过程中也不受高压炉水的冲刷。易于保证安全和不泄漏。截门开度小时受炉水的冲刷最强。第一截门调节,第二截门在开启时全开,关闭时全关,最先开启,最后关闭不作调节,保证不受高压炉水影响。相反,若采取保护第一截门的方式,则第一个截门本来就是处于炉水浸泡、腐蚀酌环境中。在开启第一个截门的过程

DRZ/T 01-2004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定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补偿、安装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高压、超高压及亚临界压力的汽包锅炉。 2、汽包水位及测量系统的配置 2.1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配置必须采用两种或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锅炉汽包至少应配置 1 套就地水位计、3 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和 2 套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 新建锅炉汽包应配置 1 套就地水位计、3 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和 3 套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 , 或配置 1 套就地水位计、1 套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和 6 套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 2.2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和保护应分别设置独立的控制器。在控制室 , 除借助分散控制系统(DCS) 监视汽包水位外 , 至少还应设置一个独立于 DCS 及其电源的汽包水位后备显示仪表 ( 或装置 ) 。 2.3 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应分别取自 3 个独立的差压变送器进行逻辑判断后的信号。 3 个独立的差压变送器信号应分别通过 3 个独立的输入 / 输出 (I/O) 模件或 3 条独立的现场总线 , 引入 DCS 的元余控制器。 2.4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应分别取自 3 个独立的电极式测量装置或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 当采用 6 套配置时 ) 进行逻辑判断后的信号。当锅炉只配置 2 个电极式测量装置时 , 汽包水位保护应取自 2 个独立的电极式测量装置以及差压式水位测量装置进行逻辑判断后的信号。 3 个独立的测量装置输出的信号应分别通过 3 个独立的I/O模件引入 DCS 的元余控制器。 2.5 每个汽包水位信号补偿用的汽包压力变送器应分别独立配置。 2.6 水位测量的差压变送器信号间、电极式测量装置信号向 , 以及差压变送器和电极式测量装置的信号间应在 DCS 中设置偏差报警。 2.7 对于进入 DCS 的汽包水位测量信号应设置包括量程范围、变化速率等坏信号检查手段。 2.8 本标准要求配置的电极式水位测量装置应是经实践证明安全可靠、能消除汽包压力影响、全程测量水位精确度高、能确保从锅炉点火起就能投入保护的产品 , 不允许将达不到上述要求或没有成功应用业绩的不成熟产品在锅炉上应用。 汽包水位测量系统的其他产品和技术也应是先进的直有成功应用业绩和成熟的。 3、汽包水位测量信号的补偿 3.1 差压式水位测量系统中应设计汽包压力对水位一差压转换关系影响的补偿 , 应精心配置补偿函数以确保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均能保证补偿精度。 3.2 差压式水位表应充分考虑平衡容器下取样管参比水柱温度对水位测量的影响。 应采用参比水柱温度稳定、接近设定温度的平衡容器 , 或采用经实践证明有成功应用经验的参比水柱温度接近饱和温度的平衡容器。 必要时也可装设能反映参比水柱温度的温度计 , 监视与设计修正温度的偏差 , 及由此

蒸汽锅炉常用的几种排污方式

蒸汽锅炉常用的几种排污方式河北艺能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蒸汽锅炉排污是锅炉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环节,定期排污装置也是关键装置。在运行中,由于炉水不断的蒸发、浓缩,使水中的含盐量不断增加。所谓排污即是连续或定期从炉内排出一部分含高浓度盐分的炉水。以达到保持炉水质量和排除锅炉底部的泥渣、水垢等杂质的目的,这是排污最主要的作用,它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当锅炉满水或停炉清洗时排放余水。 定期排污装置设在蒸汽锅炉锅筒、集箱的最低处,一般由二只串联的排污阀和排污管组成。常用的排污阀有旋塞式、齿条闸门式、摆动闸门式、慢开闸门式等多种型式。 1.旋塞式排污阀 旋塞式排污阀主要由阀芯和阀体两部分组成,如图6—12所示。阀芯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中间开有长圆形的对穿孔,以流通炉水。当阀芯旋转906时,其长圜孔与阀体接触,阀门且口关闭。阀芯上部用填料与阀体密封。这种阀门属于快开型,特点是结构简单,但是阀芯很容易受热膨胀,使阀芯转动困难,所以目前已较少使用,仅在p

锅炉连续排污测控系统

锅炉连续排污测控系统 杜津津,郭福田,程代京,王晓辉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49) 摘 要:本文分两部分介绍了锅炉连续排污测控系统。首先介绍了流量测量模块,接着着重介绍了排污控制模块及实现算法。该系统采用了单片机技术,实现了锅炉排污流量的在线监测和控制,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连续排污;调节;单片机;锅炉 中图分类号:TP 36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 (2003)2309502 Continuous Blow Down System of Boiler DU Jinjin ,GUO Futian ,CHENG Daij ing ,WANG Xiaohui (Co ll eg e o f Electric a ls Engineering,Xi ′an Ji a oto ng U niversity ,Xi ′an,710049,Chi na) Abstract :T his pa per intr oduces the continuous blo w dow n sy stem of boiler in tow part s .First ,the paper simply pr esents the measuring blo w mo dule ;Seco nd ,the paper emphasizes the contr ol m odule a nd ar it hmet ic o f co nt inuo us blo w do w n system of bo iler .It is equipped w ith do uble singlechips,w hich can ex amine and co nt ro l o n line so that ex ha ust can be reduced. Keywords :continuo us blow do w n;reg ulat ing;M CU ;bo iler 收稿日期:200309 15 1 概 述 锅炉连排测控系统是由锅炉排污流量测量和排污控制2个模块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 所示。 图1 锅炉排污测控器原理图 2 流量测量部分 锅炉流量测量部分是由节流件、变送器和流量算法软件构成。当被测介质流过节流件时,节流件前后将产生差压 P ,通过变送器将来流压力和差压转变成4~20mA 标准电流信号,并将这2个节流信号送入排污流量测量模块,在DCS 系统中取得汽包压力信 号,按多相流量测量原理计算得到被测介质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3 锅炉排污控制部分 锅炉排污控制部分由炉水品质在线仪表、电动排污调节阀、控制软件及硬件电路组成。化水在线仪表送入排污流量控制模块的信号有电导率、PH 值、二氧化硅、磷酸根,根据排污控制算法确定是否调整排污门的开度,控制其排污量。控制算法采用带约束条件的PID 控制算法,以排污量作为反馈量。在正常工作时,以PH 值、二氧化硅、磷酸根为控制变量,在保证炉水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排污量;在二氧化硅、磷酸根仪表缺信号或失效时以电导率为控制变量;在全部在线仪表失效时,以手动控制方式工作。 3.1 控制算法3.1.1 PID 算法 (1)模拟PID 控制 理论和实践均证明在连续控制系统中,对象为一阶和二阶惯性环节或同时带有滞后时间不大的滞后环节时,PID 控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这些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G 0(s )=K e - s 1s +1 (1)或 G 0(s )= K e - s ( 1s +1)( 2s +1) (2)95 《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第23期总第166期仿真与测试

浅谈发电厂集控的汽水系统与锅炉控制

浅谈发电厂集控的汽水系统与锅炉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发电厂的容量不断提高,这也给发电厂的集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践,介绍了发电厂的汽水循环系统,详细分析和研究了锅炉的三种控制方式,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高有益经验。 标签:发电厂;集控;汽水系统;锅炉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和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现代发电厂正向着规模化和集中控制的方向发展。大容量和特大容量的发电厂不断增多。近年来,我国建设的火电厂中,至少为300MW的发电机组,目前还有一批600MW和1000MW 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将投运。 火电厂的工作原理即为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来加热锅炉中的水,使其受热后成为蒸汽和过热蒸汽,这些具有很大热量的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产生的动能带动发电机发电。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通信、图形显示技术,对火电厂的生产和运行过程进行集中控制,将机、炉、电的控制集合为一体的方法,包括正常情况下的运行状态和参数的监视、紧急情况下的事故处理和启停机控制等。 对于现代火电厂来说,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是其三大核心设备。下文中,将就发电厂集控运行中的汽水系统和锅炉控制展开研究。 1 发电厂集控的汽水系统 发电厂主要有三大主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和电气系统。其中,发电厂的汽水系统主要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加热器、除氧器等组成,包括给水系统、水冷系统和补水系统三个方面。汽水系统的循环图如下图1所示: 由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等设备组成,汽水系统主要任务是使锅炉中的水汽经过吸收-蒸发-过热处理等环节后,成为过热蒸汽。 如上图1所示,汽水系统主要由汽包、水冷壁、过热器和再热器、省煤器等构成。锅炉给水后,汽包接收省煤器的来水,锅炉内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加热汽包中的水,产生的高温蒸汽经过过热器加热,汽包中出来的饱和蒸汽变为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做功,在汽轮机高压缸中,经过膨胀做功的蒸汽再引入再热器,再次升温后送入汽轮机再次做功,达到能量的最大化使用。汽轮机中的凝汽器则将汽轮机排气口排出的气体经过冷却后凝结为水,经过低压加热器加热,并经过除氧器除去水中妨碍传热和腐蚀金属的游离氧,再经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回锅炉,补充水系统用来在锅炉和汽轮机之间补充工质损失。经过

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课题设计任务4:第九组 系统方案: (3)先预处理(重力沉降室),再收尘设计除尘系统,使用脉冲电除尘器。 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建环111班 学号姓名:29号聂金金 指导教师:石发恩蒋达华 2013 年1 月4 日

目录 1 概述 (4) 1.1设计目的 (4) 1.2设计任务 (4) 1.3设计依据及原则 (4) 1.4锅炉房基本概况 (4) 1.5通风除尘系统的主要设计程序 (5) 1.6设计要求 (6) 1.7课题背景 (6) 2 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9)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9)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9)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9) 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10) 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0) 3 除尘器的选择 (11) 3.1单台除尘器应该达到的除尘效率 (11) 3.2火力发电厂常用除尘器 (11) 3.3工况下烟气流量和含尘浓度: (11) 3.4重力除尘器的设计 (12) 3.5电除尘器设计 (14) 3.6 供电装置脉冲供电除尘器介绍 (21) 3.7电除尘系统脉冲供电装置选择 (24) 3.8 DBP系列电除尘器的介绍 (25) 3.9 选择电除尘器 (30) 3.10重力-电除尘器设计结果及其选型一览 (31) 3.11排灰系统设计核算 (32)

4 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35) 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35) 4.2初始管径的确定 (35) 4.3实际烟气除尘管径的确定 (36) 4.4最终除尘系统的管径 (38) 4.5烟道的设计计算 (39) 5烟囱的设计 (40)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40)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40) 5.3烟囱的抽力 (41) 6 系统阻力计算 (42) 6.1摩擦压力损失 (42) 6.2局部压力损失 (43) 7 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44) 7.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44) 7.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45) 8 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46) 8.1标准状态下风机风量计算 (46) 8.2风机风压计算 (46) 8.3电动机功率计算 (47) 8.4风机,电机型号的选择 (47) 8.5绘制风机和管网的特性曲线 (49) 9投资估算 (50) 9.1总设计说明 (50) 9.2 编制内容和依据 (51) 9.3总投资估算 (52) 10设计小结 (56) 11参考文献 (57) 12致谢 (5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