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种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 格式:docx
- 大小:909.20 KB
- 文档页数:22
1第 28 卷第 11 期 煤 炭 技 术 V o l .28, N o .112009 年 11 月 Coal Techn ologyNov , 2009事故致因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肖 丹1, 邸志强2, 张庆华2(1 .重庆工 程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 40 0037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重庆研究院 , 重庆 400037)摘 要 :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 , 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
结 合具体事故 案例 , 根据不同的 目 的采用合适的事故致因理论进行分析 , 找出了事 故原因 , 提出了针对性强 、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措施 。
关键词 :事故致因理论 ;安全管理 ;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 :TD 79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8725(2009)11 -0081 -03Application of Accident Causes Theory in Safety Management ofCoal M i n e XIAO Dan , DI Zhi -qian g 2 , ZHANG Qing -hua 2(1 .C h o n g qi n g Vocational Insti t ute of En g ineeri n g , Chongqing 400037 , C hina ;2 .C h o n g qin g Institu t e of Coal S c i e n c e Research Insti t ute ,C h o ngqing 40003 7 , C hi n a )A bstract :S e v eral r epresentative accident cause theories h ave been described ,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 -tics and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have been summed up .C o m bined with specific accident case , th e causes have been identified , the pract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 easu 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y using th e approp - riate theories . K ey wo r d s :accident cause theory ;sa f et y control ;case analysis0 引言事故致 因理论 是人们对 事故机 理所作 的逻辑 抽象或 数学抽象 , 它是描 述事故 成因 、经过 和后果 的理论 , 是研 究人 、 物 、环境 、管理及事故处 置等 基本 因素如 何起 作用而 形成 事 故 、造成损失的[ 1] 。
《安全学原理》试题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安全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1214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安全价值和道德观念,安全科学基础和安全常识等,反映的是安全的( C )A.社会属性 B.政治属性 C.文化属性 D.生产力属性2.安全产业分为硬产业和软产业,下列不属于软产业的是( C ) A.安全培训 B.安全宣传教育C.消防安全 D.安全软件应用3.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就是潜伏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有来自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也有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这说明事故具有( C )A.偶然性 B.复杂性 C.因果性 D.潜在性4.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B )A.系统安全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5.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B )A.承受程度 B.认知能力 C.实践水平 D.预计范围6.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毒的场所叫做( B )A.危险区 B.危害点 C.危险作业点 D.特种作业点7.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安全问题的优点是( C )A.可识别出各要素本身及之间的危险性B.可消除各要素由于结合时所产生的危险性C.可使系统的安全状态达到最佳D.可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8.设目标项目得分之和为88,实施措施和协作情况的系数均为5%,则目标成果总分值为( A )A.96.8 B.90 C.80 D.949.在特定的系统中确定危险并定义其特征的过程称为( C )A.频率分析 B.情景分析 C.危险辨识 D.损失分析10.在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中,包括人类为了生活、生产的需要而制造并使用的各种安全防护工具、器具和物品,这是安全的( A ) A.器物层次 B.价值规范层次 C.制度层次 D.精神智能层次11.安全监察基本内容不包括( D )A.职业危害管理 B.安全技术C.安全管 D.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12.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 A ) A.内在潜力 B.创造热情 C.个人兴趣 D.合作精神13.安全投资按投资的时序划分为( A )A.事前投资、事中投资、事后投资 B.预防投资、控制性投资 C.硬件投资、软件投资 D.保健投资、职业病诊治费14.生产过程中安全度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带来的安全增量叫做( B )A.边际收益 B.边际投入 C.安全投资 D.生产负效益15.个体的安全防护意识三个层次指的是( B )A.认识、情感、意识 B.应急、间接和超前的安全保护意识C.防护、隔离、处理 D.应急、防护、超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6.安全科学研究的领域为:生产领域、生活领域和生存领域。
治理学知识点整理治理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和政府行为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以下是治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详细整理。
一、治理的定义和特征:1.治理的定义:治理是指协调社会各种力量,通过制定规则、实施政策、解决冲突等手段,达到社会秩序稳定和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2.治理的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多元性、持续性和动态性等。
二、治理的理论基础:1.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干预,让市场自由运作来解决问题。
2.公共选择理论:强调政府行为的利益驱动和政府决策的制度安排。
3.制度理论:强调制度对于社会行为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4.基于权力的治理理论:强调权力的分散和权力制衡,以避免滥用权力。
5.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对于治理效果的影响。
6.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对经济增长和福利分配的重要性。
三、治理的理论模型:1.制度模型:以制度为核心,强调规则和组织结构的制约作用。
2.网络模型:强调多主体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3.市场模型: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机制来实现资源配置。
4.政府模型:强调政府的作用,通过行政手段来调控社会行为。
四、治理的层次和目标:1.跨国治理:国家间或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和协调,解决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国际安全等。
2.国家治理:国家内部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实施,目标是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地方治理:地方政府的组织和行为,目标是提供公共服务和改善社区发展。
4.组织治理: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组织内部的管理和决策。
五、治理的关键要素:1.规则:包括法律法规、制度规范等,是治理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2.参与:强调公众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的重要性,包括民主选举、公众听证、社会媒体等。
3.透明度:政府和组织应当向公众公开信息,提供公共决策的透明度。
4.负责任:政府和组织需要对其行为负责,接受监督和问责。
《安全学原理》1. 事故;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
2. 事故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举出5项)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规律性,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复杂性。
3. 事故发展的阶段?事故的发展,一般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即孕育阶段、生长阶段、损失阶段。
4. 海因里希法则:在一个人发生的330起同种事故中,事故后果分别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次数之比为1:29:300。
比例1:29:300被称为海因里希法则,它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
即,事故发生后带来严重伤害的情况是很少的,造成轻微伤害得情况稍多,而事故后无伤害的情况是大量的。
5. 什么是系统安全?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方法,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6. 与传统安全相比系统的观点在哪些新特点?系统安全创新了安全观念:安全的相对性;安全贯穿于系统的整个寿命期间;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系统可靠性和系统安全性相辅相成。
7. 辨析系统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系统可靠性和系统安全性相辅相成,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可靠性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安全性表明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不造成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在许多情况下,系统不可靠会导致系统不安全;提高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提高系统可靠性入手。
可靠性着眼于维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安全。
安全性着眼于防止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可靠性研究故障发生之前到故障发生为止的系统状态;安全性侧重于故障发生后对系统的影响。
故障是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连接点。
8. “3E对策”通常把技术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法制Enforcement对策,称之为“3E对策”,它们被认为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一、教学要点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2、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化与时代背景的关系.3、斯密的分工理论.4、巴贝奇的报酬制度思想.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7、法约尔的经营六职能。
8、法约尔的管理五要素。
9、法约尔的管理十四条原则。
10、厄威克的管理理论的综合概念结构。
11、梅奥的霍桑试验。
12、人群关系学说的基本思想。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4、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5、麦格雷戈的X、Y理论.16、洛尔施和莫尔斯的超Y理论。
17、大内的Z理论。
18、管理科学学派的主要特点。
19、企业系统的六个基本要素。
20、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21、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22、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创新。
23、萨维奇的旧管理原则和新管理原则的内容.24、大野耐一所解释的muda类型。
25、圣吉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和五项修炼.26、我国企业改革的基本阶段及其基本内容.27、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主要内容.28、两步利改税的内容。
29、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优点、缺点。
30、租赁经营责任制的内容.31、现代企业制度的五个基本特征.32、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
33、关键名词: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亚当·斯密、劳动分工、查理·巴贝奇、利润分配制度、弗里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差别计件制、计划职能、执行职能、亨利·法约尔、统一命令、统一领导、等级链、人的秩序、物的秩序、林德尔·厄威克、行为科学、埃尔顿·梅奥、霍桑试验、人群关系论、社会人、非正式组织、亚布拉罕·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超Y 理论、Z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赫伯特·西蒙、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精益生产、muda、企业再造、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民营化二、习题(一)填充题1。
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赵薇(一)劳资关系系统模型劳资关系的理论主要有3种系统模型:邓洛普模型(Dunlo p’s Model)、克雷格模型(Crai g’s Model)和动态系统模型(D y namic Model)。
1.邓洛普模型邓洛普模型是最早对劳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模型。
该模型认为劳资关系是一个在整个社会体系中与经济和政治体系相重叠的次级体系,并把劳资关系体系看作是由“一定的行为者、一定的环境、一种融合劳资关系体系的意识形态及一套管理工作场所行为者的规则所组成”。
该模型所指的行为者包括代表雇主的管理人员、员工和政府;影响行为者的环境包括技术、劳动力和产品市场、法律及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权力的分配等。
邓洛普的模型实际上是一种静态模型,没有考虑日常的相互作用对劳资关系的影响,也没有试图预测将来的结果,但该模型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分析劳资关系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影响邓洛普模型的内部因素主要是工人受教育程度和经历、管理层的管理风格和经历、公司的使命或远景、财务资源及实物资源等。
2.克雷格模型克雷格模型主要考虑劳资关系的环境、参与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并认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着劳资关系。
该模型所考虑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经济、生态、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及宪法等的变化,因此是对邓洛普模型的完善和发展。
克雷格认为劳资关系并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每一个组织中都有自己特有的劳资关系,而且每个公司、行业、工会都将经历许许多多不同的影响劳资关系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总体来说,外部因素包括如通货膨胀、产品市场、失业、资本和技术、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的变化;而内部因素有劳动力的老龄化、在就业者中妇女的增加、少数民族人员的增加,等等。
3.动态系统模型动态系统模型强调所有的投入、投入转化的过程以及产出,并试图预测适合一定条件的劳资关系。
这里的投入包括邓洛普和克雷格模型中所提到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转化过程是指日常行为、对申诉的处理、仲裁、争议及争议的解决等;产出是指工资水平、福利、安全、罢工和停工等。
第一章测试1.管理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用来说明“职业”管理角色最古老的是()A:宰相B:大臣C:法老D:皇帝答案:A2.对于管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管理只适用于工业企业B:管理适用于盈利性组织C:管理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D:不同类型的组织,在基本管理职能和管理原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答案:C3.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A:复杂性B:精确性C:有效性D:实践性答案:D4.关于管理的定义,许多经济学家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西蒙认为()A:管理就是制定并执行计划B:管理就是组织C:管理就是协调D:管理就是决策答案:D5.在现代管理中,()是管理的主体。
A:财B:物C:信息D:人答案:D6.管理理论演进历史当中所指的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是指:( )A: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B:以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C: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和梅约的人际关系学说为主要内容D: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为答案:D7.对管理最准确的理解应该是( )A:对人员配置和组织结构所进行的整体安排B:对经营行为的一种纪律约束C:对管理对象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D:对财务经营状况的协调和控制答案:C8.技术技能是()管理者最需要的技能。
A:高层B:基层C:各层D:中层答案:B9.管理活动的本质是( )A:对技术的管理B:对物的管理C:对资金的管理D:对人的管理答案:D10.三川旅行公司刘总经理在总体市不景气的情况下,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惊险性旅游项目与40岁~45岁男性消费者之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和项目,并进行了前期宣传、因为涉及到与交通管理、保险、环保等部门的协调,新项目得到正式批准的时间比预期的晚了整整一年,由此丧失了大量的市场机会。
28种安全管理理论模型
一、常见管理理论模型 (3)
1、海因里希法则 (3)
2、冰山理论 (4)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
二、杜邦经典管理理论 (5)
1、布莱德利曲线 (5)
2、金字塔理论 (6)
3、行为安全管理 (7)
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模型 (7)
1、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模型 (7)
2、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8)
3、损失起因理论 (8)
4、亚当斯连锁理论 (9)
5、北川彻三连锁理论 (10)
四、瑞士奶酪模型 (10)
1、瑞士奶酪模型 (10)
2、事故因果关系图 (11)
3、事故致因模型 (11)
五、蝴蝶结模型 (12)
1、蝴蝶结模型 (12)
2、人因失误类型 (14)
3、人因失误屏障 (14)
六、事故致因理论 (15)
1、事故因果理论 (15)
2、瑟利模型 (15)
3、安德森模型 (16)
4、能量转移致因理论 (16)
5、轨迹交叉理论 (17)
6、综合原因论 (18)
七、HSE管理体系相关理论 (18)
1、HSE管理体系系统图 (18)
2、PDCA循环图 (19)
3、控制措施防护层次理论 (19)
八、事故调查常用模型 (20)
1、鱼骨图 (20)
2、鱼骨图案例 (21)
3、5whys模型 (21)
一、常见管理理论模型
1、海因里希法则
2、冰山理论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二、杜邦经典管理理论
1、布莱德利曲线
2、金字塔理论
3、行为安全管理
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模型
1、海因里希多米诺骨牌模型
2、博得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3、损失起因理论
4、亚当斯连锁理论
5、北川彻三连锁理论
四、瑞士奶酪模型
1、瑞士奶酪模型
2、事故因果关系图
3、事故致因模型
五、蝴蝶结模型
1、蝴蝶结模型
2、人因失误类型
3、人因失误屏障
六、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因果理论
2、瑟利模型
3、安德森模型
4、能量转移致因理论
5、轨迹交叉理论
6、综合原因论
七、HSE管理体系相关理论
1、HSE管理体系系统图
2、PDCA循环图
3、控制措施防护层次理论
八、事故调查常用模型
1、鱼骨图
2、鱼骨图案例
3、5whys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