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药物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2T15:55:39.5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作者:段小妹[导读] 对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段小妹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后的预后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通过对患者进行随访,掌握他们实际的预后情况,包括心脏事件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等。
结果:介入治疗后,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非致命性心肌梗死,3例患者为重复性PTCA,2例患者出现再狭窄,1例患者出现新的病变,15例患者出现心绞痛复发的情况;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96.9%,根据单因素分析,冠脉支架介入同心脏事件具有负相关关系,根据多因素分析,冠脉支架介入是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效果比较理想,但由于一些危险因素的可控难度比较大,患者疾病病变发展的控制同样存在较大的难度,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对可控危险因素加以干预。
关键词:冠心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预后现阶段,冠心病已发展为一种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比较高的疾病,产生的危害非常大。
分析冠心病的病因,在于冠状动脉发生堵塞,会对患者生命安全形成威胁。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不仅简便易行,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疗效。
为了提高冠心病患者冠脉支架介入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本文对其预后以及影响因素展开相应的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与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47例与37例,年龄位于40-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83±20.27)岁,所有患者的病程在7个月-1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95±4.37)年。
冠心病支架术后中医药治疗分析作者:付婷婷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1期[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重压手段之一,但支架内血栓形成和支架内再狭窄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中医药辨证治疗支架术后及支架内再狭窄已取得了显著疗效。
本文将对冠心病支架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探索作一综合概述。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医药;综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之一,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疗效确切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从最初的血管成形术到随后的支架植入术,已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推广。
但是,支架内血栓形成( stent thrombosis, ST)和支架内再狭窄( inrstent restenosis, ISR)是支架术后面临最主要问题之一。
如何防治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以及其他“非罪犯”的血管粥样硬化,这都需要用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思想来指导。
即使在药物支架(drug elutingstent,DES)时代,药物治疗和生活调养仍然是基础。
本文将对冠心病支架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探索作一综合概述。
近年来,中医药界诸多学者对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和中医药防治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周江等对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成功接受冠脉内支架术的136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通心络组。
两组患者血管病变性质、程度及所用支架类型、型号基本相同。
对照组支架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硝酸酯类药物,通心络组在常规用药基础是加口服通心络,连服6个月。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王显等选择了44例成功植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均常规用药。
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案例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心脏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十个复杂心脏冠脉介入的案例,以展示其丰富的临床应用。
1. 案例一:严重左主干狭窄患者为65岁男性,出现严重胸痛和呼吸困难。
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狭窄超过70%。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成功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恢复了血液供应。
2. 案例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为60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3个血管存在严重狭窄。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分别植入支架解决了多支血管病变,恢复了心肌灌注。
3. 案例三:术后再狭窄患者为50岁男性,曾行冠脉搭桥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疾病。
但术后多年后出现胸痛,冠脉造影显示搭桥血管再次狭窄。
通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成功扩张并植入支架,解决了术后再狭窄问题。
4. 案例四: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为55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支架内存在血栓。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血栓抽吸器将血栓完全清除,并行支架扩张,恢复了血流通畅。
5. 案例五:冠脉钙化患者为70岁男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存在严重钙化。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高压球囊扩张器扩张狭窄段,并行支架植入,解决了冠脉钙化引起的血液供应不足问题。
6. 案例六: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58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植入支架的血管段再次狭窄。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旋切球囊和切割器治疗再狭窄,同时植入新支架,恢复了血流通畅。
7. 案例七:冠脉分叉病变患者为62岁男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分叉处存在狭窄。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双支架植入技术,成功解决了冠脉分叉病变,确保了血流供应。
8. 案例八:冠脉畸形患者为45岁女性,冠脉造影显示冠脉存在畸形,导致血流不畅。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非常规支架和扩张器,成功解决了冠脉畸形引起的血液供应问题。
9. 案例九:支架移位患者为48岁男性,冠脉造影显示植入支架的血管段发生移位。
经过复杂心脏冠脉介入术,使用特殊技术重新定位支架,修复了支架移位问题,确保了血液供应。
142第13卷 第6期 2011 年 6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6 Jun .,2011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之中医药防治伊桐凝,刘会武,指导:张静生(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摘 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又一重要手段,然而介入后再狭窄问题始终困扰着医学界,成为当前医学界难题之一。
张静生教授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PCI 术后再狭窄的形成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
病位在心,以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浊为标。
因此,治则以益气养阴为主,兼顾活血化瘀、祛痰、行气,并要注重防治结合,防在治先,顾护脾胃,调理情志。
临床实践证实,此法在PCI 术后再狭窄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PCI 术后再狭窄;冠心病;中医药治疗;辨证论治;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06- 0142- 02收稿日期:2010-12-21作者简介:伊桐凝(1979-),女,辽宁沈阳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继药物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c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之外冠心病治疗的又一重要手段,对于患有冠心病而免于外科血管重建的病人来讲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治疗措施,然而介入后再狭窄问题始终困扰着医学界,成为当前医学界难题之一。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张静生教授,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药辨证调治介入治疗后患者,效果显著。
1 病因病机张静生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PCI 术后再狭窄的形成主要涉及心、脾、肾三脏。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0), 15736-15742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3.13102200丹参酮IIA预防和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庄欣莹,何雁雁,王尔凯,沙子又,马童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收稿日期:2023年9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3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0日摘要丹参酮IIA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重要活性成分,其水溶性衍生物丹参酮IIA硫磺酸钠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PCI术后发生再狭窄是其较常见的并发症,且发生率逐年升高。
目前PCI术后再狭窄主要是通过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P2Y12受体拮抗剂与阿司匹林联合的方案)。
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出现抵抗现象、消化道出血、凝血时间延长和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而配合使用丹参酮活性成分可达到类似的预防效果,而且可以降低凝血失衡相关的副作用。
本文对近年来丹参酮IIA磺酸钠对于预防PCI术后再狭窄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与总结。
关键词丹参酮IIA,冠状动脉介入术,支架内再狭窄,抗血栓Research Progress of Tanshinone IIA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Restenosis after PCIXinying Zhuang, Yanyan He, Erkai Wang, Ziyou Sha, Tongtong Ma*Kangda College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Lianyungang JiangsuReceived: Sep. 9th, 2023; accepted: Oct. 3rd, 2023; published: Oct. 10th, 2023AbstractTanshinone IIA is an important active componen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 perennial herb. Its wa-*通讯作者。
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
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本院诊治的
7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丹参滴丸)
和观察组(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治疗6个月,对两组冠脉造
影情况、术后再狭窄率、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
组相比,观察组明显改善冠脉造影指标,显著降低术后再狭窄率,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能够有效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改
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冠脉介入术;术后再狭窄;疗效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cta)作为目前冠脉血运重建的最有效
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率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pcta治疗的临床效果[1]。本研究
中,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安阳市铁路医院诊治的冠状
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给予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取得
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本院诊治的70例冠
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丹参滴丸)和观察
组(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每组各35例。35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90~730岁,平均年龄(520
±52)岁;3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1例,
年龄400~730岁,平均年龄(525±50)岁。在性别、年龄方面,
两组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术后口服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治疗
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2片/次,2次/d,
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对两组冠脉造影情况(病变最小内径、晚期内径丢失、
晚期丢失指数、管腔面积净获得)、术后再狭窄率、不良反应,进
行观察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
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
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小内径明
显增大,晚期内径丢失明显减少,晚期丢失指数显著降低,管腔面
积净获得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使用普
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治疗可明显改善冠脉造影指标,详细结果见表
1。22两组术后再狭窄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著降低术后
再狭窄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造成血管壁的急性损伤,以及支架对血管壁的牵
拉作用,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平滑
肌细胞增生,内膜增厚,最终导致术后再狭窄[2]。冠状动脉造影
是冠脉介入术后评价临床疗效的可靠指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铁路医院
标,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再狭窄率显著降低,结
果表明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具有防
治作用,并且比单独给药的预防治疗效果更佳,两者发挥协同作用。
普罗布考最初作为降脂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应用于临床,但
其疗效不够理想,没有被广泛应用,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普罗
布考具有较强抗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血管成形
术后内膜增生,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复方丹参滴丸是丹
参制剂的代表药物,组方中含有三期皂苷、丹参素等有效成分,通
过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冠状动脉损伤后血管平滑肌增殖,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发挥对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预
防作用。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最小内径明显增大,晚期内径丢
失明显减少,晚期丢失指数显著降低,管腔面积净获得明显升高,
p<005,表明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在防治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
狭窄方面,通过作用于术后再狭窄的不同环节,发挥协同作用。
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一直是冠脉介入术临床广泛应用的限制因素,
但是术后再狭窄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目前主要通过术后应用
药物,预防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3]。普罗布考联合丹
参滴丸预防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治疗成本不高,易于被基
层医院患者所接受,被广泛应用于冠脉介入术后预防再狭窄治疗
中,并得到了普遍认可。总而言之,普罗布考联合丹参滴丸能够有
效防治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华科.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西部
医学,2010,22(1):155.
[2]刘刚 冠脉介入后术后再狭窄临床治疗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1,6(25):115.
[3]袁志敏.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口服大剂量与小剂量泼尼松预防再
狭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