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性能调优
- 格式:docx
- 大小:160.14 KB
- 文档页数:5
oracle性能参数说明Oracle数据库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它提供了许多性能参数来优化数据库的性能。
这些参数允许DBA (数据库管理员)根据数据库的特定需求进行调整,并对数据库的资源使用、查询执行、并发性等方面进行优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Oracle性能参数及其说明。
1.SGA_TARGET和SGA_MAX_SIZE:SGA (System Global Area) 是Oracle数据库使用的一块内存区域,用于缓存数据文件和索引的副本。
SGA_TARGET参数定义了SGA的总大小,而SGA_MAX_SIZE参数定义了SGA的最大大小。
这两个参数可以根据数据库的需求进行调整,以平衡内存的使用和数据库性能。
2.PGA_AGGREGATE_TARGET:PGA (Program Global Area) 是用于存储单个用户进程或排序操作的内存区域。
PGA_AGGREGATE_TARGET参数定义了整个数据库实例的PGA大小。
通过适当调整该参数的值,可以提高多个用户进程的性能。
3.DB_CACHE_SIZE:DB_CACHE_SIZE参数定义了数据缓存区的大小,用于缓存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块。
它的大小应根据数据库的访问模式和大小进行调整,以提高查询性能和减少磁盘I/O。
4.SHARED_POOL_SIZE:SHARED_POOL_SIZE参数定义了共享池的大小,用于存储共享SQL和PL/SQL代码的执行计划,以及共享游标和会话信息等。
适当调整该参数可以提高SQL查询的性能和共享的效率。
5.LOG_BUFFER:LOG_BUFFER参数定义了重做日志缓冲区的大小,用于暂存数据库的修改操作。
适当增大该参数的值可以减少重做日志文件的频繁切换,提高数据库的写操作性能。
6.PARALLEL_MAX_SERVERS和PARALLEL_THREADS_PER_CPU:PARALLEL_MAX_SERVERS参数定义了并行执行的最大服务器进程数,而PARALLEL_THREADS_PER_CPU参数定义了每个CPU核心的并行线程数。
Oracle性能调整(一)——基本参数调整一、操作系统参数交换区是Oracle的一项基本的要求。
可以根据Oracle的发行要求来确定。
一般交换区大小的要求是该服务器内存的2倍至4倍之间,建议是内存的4倍Note2:oracle 文件设置当服务器平台已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后,就应该开始认真的考虑下面的问题:A、是否采用裸设备实际应用的生产系统基本都是采用裸设备,使用裸设备对于读写频繁的数据库应用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B、安装点的考虑Oracle的安装点就是指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和控制文件的安置路径,为了使系统在以后运行性能达到优化,建议将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和控制文件的安置路径与数据库系统存放在不同的路径上。
最好将数据文件、日志文件和控制文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路径。
C、SYSTEM表空间对应数据文件在自定义安装会话中,建议你根据需要设置system表空间所对应的数据文件的大小。
一般要设置比默认值的2倍。
该数据文件的大小最好是在300MB至500MB间。
因为数据文件太小不利于系统的运行。
D、临时表空间对应的数据文件临时表空间对应的数据文件可以根据将来系统存放的应用的处理情况来定。
比如系统将来可能要经常进程排序处理,则需要设置较大的临时表空间,也可能需要再建立新的临时表空间。
这里建议临时表空间的数据文件在100MB至300MB左右。
E、回滚段表空间对应的数据文件回滚表空间都是系统管理,初始值也是根据系统事务量预估计的值,实际到运行阶段如果系统常出现ORA-01555错误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增加回滚表空间的大小。
F、日志文件的大小日志文件的大小对于Oracle系统的运行也是相当重要。
默认值是太小。
实际根据事务繁忙预估计日志大小,没有固定的具体值范围,建议重做日志切换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一般在20-40分钟左右。
该参数可以在系统运行期间根据数据库系统日志切换时间重新调整,控制文件的大小。
G、数据库块的大小如果你的应用系统是OLTP的话,可以采用较小的数据库块。
ORACLE数据库性能调整与优化分析摘要Oracle数据库的主要作用是对多种业务形式进行处理,保障各项业务的稳定运行,因此,Oracle数据库应用系统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对此,本文首先对Oracle数据库进行了介绍,然后对ORACLE数据库性能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的性能调整优化策略进行了详细探究。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前言现如今,oracle数据库技术日漸完善,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数据信息的不断增加,oracle数据库的应用安全性也受到了较大威胁,在数据库信息的实际应用中,偷取、破坏等问题较为常见,这样就会影响oracle数据库的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信息丢失的问题。
因此,亟须对oracle数据库使用性能进行调整和优化。
1 Oracle数据库随着oracle数据库的快速发展,其规范性逐渐加强,使用性能也日渐完善,oracle数据库是一种通用型数据库,具有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其害是一项关系型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对中业务的数据关系进行仔细清理,从而构建出针对性较强的数据库结构形式,然后将所有信息数据传递至计算机终端,通过应用计算机终端相关软件,为oracle数据库运行提供良好的操作环境。
在oracle数据库的分布式操作环境中,可以对数据库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及时更新,从而满足不同数据使用者的查询需要。
现如今,oracle数据库注意被应用于公共部门中,比如医院、银行等等,oracle数据库的内存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2 ORACLE数据库性能调整与优化的必要性数据库是一种数据集合,其具有组织性、共享性特征,并被长期存放于计算机中。
数据库系统是由很多部分所组成的,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管理人员等等,在各项信息系统操作过程中,都需要依赖后台数据库的辅助。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量逐渐增多,网络用户对于数据库的访问量逐渐增大,同时,对于数据库的访问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数据信息被长期读取,并被修改和存储,这样很容易增加数据库负荷,导致数据库负载增加,很难对系统内部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同时还会影响数据库的响应效率,无法更好地服务于数据库访问用户。
oracle调整方案Oracle 调整方案概述:在使用 Oracle 数据库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性能和优化查询效率,调整数据库配置和参数设置是一个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Oracle 数据库调整方案,帮助您优化数据库性能。
一、硬件配置调整1. 增加内存:增加数据库服务器的内存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特别是在处理大量并发查询和高负载的情况下。
2. 增加硬盘容量:如果数据库的数据量持续增长,可以考虑增加硬盘容量,以确保数据库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数据。
3. 使用高速磁盘:使用高速磁盘,如固态硬盘(SSD),可以提高数据库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
二、数据库参数调整1. SGA(System Global Area)调整:SGA 是 Oracle 数据库的内存区域,包括共享池、数据库缓冲区等。
可以通过调整 SGA 参数的大小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2. PGA(Program Global Area)调整:PGA 是每个连接到数据库的进程所使用的内存区域,可以通过调整 PGA 参数的大小来优化 SQL 查询性能。
3. 调整日志缓冲区大小:适当增加日志缓冲区的大小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写入性能,特别是在大批量写入数据的情况下。
4. 调整查询优化器参数:Oracle 使用查询优化器来生成最优的执行计划。
通过调整一些查询优化器参数,如 optimizer_mode、optimizer_index_cost_adj 等,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三、索引调整1. 分析索引的使用情况:使用 Oracle 提供的分析工具,如 Explain Plan,可以分析查询语句的执行计划和索引的使用情况。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考虑删除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的索引,减少索引维护的开销。
2. 创建合适的索引:对于经常用于查询的列,可以创建合适的索引,提高查询性能。
但是要注意索引的数量和大小,过多或过大的索引会增加数据库的开销。
3. 索引压缩:对于大型表的索引,可以考虑使用 Oracle 提供的索引压缩功能,减少索引的大小,提高查询性能。
oracle sql优化常用的15种方法1. 使用合适的索引索引是提高查询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表结构时,根据查询需求和数据特点合理地添加索引。
可以通过创建单列索引、复合索引或者位图索引等方式来优化SQL查询。
2. 确保SQL语句逻辑正确SQL语句的逻辑错误可能会导致低效查询。
因此,在编写SQL语句前,需要仔细分析查询条件,确保逻辑正确性。
3. 使用连接替代子查询在一些场景下,使用连接(JOIN)操作可以替代子查询,从而减少查询的复杂度。
连接操作能够将多个数据集合合并为一个结果集,避免多次查询和表的扫描操作。
4. 避免使用通配符查询通配符查询(如LIKE '%value%')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全表扫描,性能低下。
尽量使用前缀匹配(LIKE 'value%')或者使用全文索引进行模糊查询。
5. 注意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有助于提高SQL查询的效率。
对于整型数据,尽量使用小范围的数据类型,如TINYINT、SMALLINT等。
对于字符串数据,使用CHAR字段而不是VARCHAR,可以避免存储长度不一致带来的性能问题。
6. 优化查询计划查询计划是数据库在执行SQL查询时生成的执行计划。
通过使用EXPLAIN PLAN命令或者查询计划工具,可以分析查询计划,找出性能瓶颈所在,并对其进行优化。
7. 减少磁盘IO磁盘IO是影响查询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增加内存缓存区(如SGA)、使用高速磁盘(如SSD)、使用合适的文件系统(如ASM)等方式来减少磁盘IO。
8. 分区表对于大数据量的表,可以考虑使用分区表进行查询优化。
分区表可以将数据按照某个规则分散到不同的存储区域,从而减少查询范围和加速查询。
9. 批量操作尽量使用批量操作而不是逐条操作,可以减少数据库的事务处理开销,提高SQL执行效率。
可以使用INSERT INTO SELECT、UPDATE、DELETE等批量操作语句来实现。
Oracle数据库的优化技巧与性能监控Oracle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企业级应用程序中。
然而,在处理大量数据和频繁的数据库操作时,性能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系统效率的一个挑战。
为了改善Oracle数据库的性能,以下是一些优化技巧和性能监控方法,旨在提升数据库的效率和可靠性。
1.合理设计数据库结构: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是优化性能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表结构设计、适当的字段类型选择、适度的分拆表和索引的使用,可以减少数据冗余和增加查询的速度。
2.优化SQL查询:优化SQL查询是提高数据库性能的关键。
首先,应该尽量避免使用SELECT *,而是选择需要的字段;其次,使用WHERE子句和索引来限制查询的数据量;还应考虑重要查询的SQL语句的格式编写,例如使用JOIN等优化查询的方式。
3.适当调整数据库参数:Oracle数据库有许多参数可以调整以优化性能。
通过适当调整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例如,可以调整SGA(System Global Area)和PGA (Program Global Area)的大小,以提高缓存和内存的利用率。
4.使用合理的存储管理策略:通过合理的存储管理策略,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可用性。
例如,可以使用表分区来提高查询速度;可以使用合适的存储介质,如SSD(Solid State Drive)来提高I/O性能;还可以使用表空间管理来优化存储空间的分配和管理。
5.定期维护数据库:定期维护数据库是保持性能稳定的关键。
定期清理无用数据,优化数据库结构和索引,更新统计信息等,可以避免数据库性能下降和不稳定的问题。
除了以上的技巧外,性能监控也是提高Oracle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Oracle性能监控工具和技巧:1.运行性能监控脚本:Oracle提供了很多性能监控脚本,可以用于监控数据库的性能指标。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可以了解数据库的瓶颈和性能瓶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Centos6.5操作系统下,oracle数据库性能调优
1.在liunx下对数据库性能调优,首先要考虑操作系统级别的问题如:如CPU、内存、IO的
瓶颈,再考虑oracle本身参数的设置。
1.
可通过top 命令判断是否为CPU瓶颈,如果oracle进程占用CPU过多,可考虑为CPU的问
题。
目前我们针对的主要是内存和磁盘的问题。
2.Oracle数据库内存参数的优化
Ø 与oracle相关的系统内核参数
Ø SGA、PGA参数设置
(1)系统内核参数
修改 /etc/sysctl.conf 这个文件,加入以下的语句:
kernel.shmmax = 2147483648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fs.file-max = 65536
参数依次为:
Kernel.shmmax:共享内存段的最大尺寸(以字节为单位)。
Kernel.shmmni:系统中共享内存段的最大数量。
Kernel.shmall:共享内存总量,以页为单位。
fs.file-max:文件句柄数,表示在Linux系统中可以打开的文件数量。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应用程序可使用的IPv4端口范围。
可通过sysctl -p 查看内核参数的值,请确认各个内核参数只有一个,避免出现一
个内核参数出现好几次的情况,导致正确的参数别覆盖。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于Kernel.shmmax
Oracle SGA 由共享内存组成,如果错误设置 SHMMAX可能会限制SGA 的大
小,SHMMAX设置不足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ORA-27123:unable to attach to
shared memory segment,如果该参数设置小于Oracle SGA设置,那么SGA就会
被分配多个共享内存段。这在繁忙的系统中可能成为性能负担,带来系统问题。
Oracle建议Kernel.shmmax最好大于sga,以让oracle共享内存区SGA在一个
共享内存段中,从而提高性能。
Oracle 11g实现了数据库所有内存块的全自动化管理,使得动态管理SGA和
PGA成为现实。
日志文件及表空间文件的大小及位置也是影响性能的一个因素,排查过程如下。
应用 iotop -ao 命令 查看oracle对磁盘读写对资源的占用情况,
ora_lgwr_first进行对磁盘的访问较多。
使用
strace -p 34255 命令对
ora_lgwr_first进程跟踪,如图发现此进程主要是对22号
文件进行读写。
使用命令:
ll /proc/34255/fd 查看20-25号文件为oracle的redo文件
使用sql语句进行查看redo文件的信息,如果发现文件太小,oracle在写完一个redo
文件时,频繁发生文件切换就会影响性能。
如下图所示,查看redo文件的状态,如果为INACTIVE状态,可以删除,命令如下:
alter database drop logfile group 3;
再增加日志文件,增大日志文件的大小,减小日志文件大小,日志文件直接来回切换造成的
性能损失,具体命令如下:
alter database add logfile group 1 ('/home/oracle/app/oracle/oradata/first/redo01.log') size
256M reuse;
使用select * from dba_data_files;查看表空间文件的个数,及位置
多个表空间可以防止个别表数据量增加太快占满表空间,影响其它表的数据插
入;
多个数据文件也可以增加系统的并发性,如果将多个表空间文件放到不同的硬盘
上可以减小磁盘IO瓶颈对性能的影响。
查看制定表空间的数据文件
select * from dba_data_files where tablespace_name='HDX_DATA';
修改表空间数据文件大小
ALTER DATABASE DATAFILE '/hdxdata/oracle_home/data/hdx_data_03.dbf' RESIZE 1024M
增加表空间数据文件
ALTER TABLESPACE HDX_DATA ADD DATAFILE '/hdxdata/oracle_home/data/hdxdata_08.dbf' SIZE
1024M AUTOEXTEND ON NEXT 5M MAXSIZE 3072M;
磁盘的文件系统的日志读写也是影响性能的一个因素,可通过关闭文件系统日志
的方式提高性能,但在突然断电时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
查看 文件系统日志是否开启如图所示,表示日志开启
可通过以下命令关闭文件系统的日志
关闭日志:tune2fs -O ^has_journal /dev/vda5
开启日志:tune2fs -O has_journal /dev/vd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