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基本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学会评价他人,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陈叔叔和王阿姨,他们俩合资开了一家儿童文具店,陈叔叔投资了4万元,王阿姨投资了5万元。经过一年的辛勤经营,除去交税、发工资和其他费用,共获纯利润6万元。他们坐在一起商量分钱的事。

2.猜猜看,谁分到的多一点?为什么?(投资额是4:5,所以分得的钱也应该是几比几)

3.陈叔叔和王阿姨各分得多少万元?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索交流

1.活动组织:先自己独立尝试着解答,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你们小组内的伙伴,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比比谁的方法更好。

2.学生活动:

(1)独立探索解题方法。

(2)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参与并适当指导,同时收集各种方案的解法,以备展示。

3.集体交流。

师:发言人先介绍一下你们选了第几种方案,然后再介绍你们组的解法。其他的同学来当一回“小记者”: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可以补充交流;当然也可以向发言人提问。

哪个小组先上台发言?其他同学可要听仔细了哦!

(1)学生发言

方法一(分数乘法):你是怎么想的?用乘法做的依据是什么?(陈叔叔和王阿姨应得的钱是4:5,陈叔叔的钱占总钱数的4/4+5 。把总钱数看作单位“1”,求陈叔叔的钱,就是求总钱数的4/4+5 ,用乘法做。)

师:听清楚他们的方法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其他同学有意见或不明白的地方吗?可以向发言人提问。

答案是否正确呢?你们有什么办法验证?

方法二(解比例):你是怎么想的?列出这个比例的依据是什么?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陈叔叔和王阿姨投资额是4:5,所以陈叔叔和王阿姨应得的钱也应该是4:5。就是说陈叔叔占4份,王阿姨占5份,一共是(4+5)份。陈叔叔的钱和总钱数的比值是4/(4+5 ),因此比值一定,所以陈叔叔的钱和总钱数成正比例。)

(师引导语同上)

方法三:你又是怎么想的?……

(2)其他小组有不同的解法吗?简单介绍一下。

(3)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

4.分析归纳

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告诉我们总数,按照比例分成几部分)

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你见到过、听说过类似的情况吗?

三、知识应用

1.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其实在你身上也藏着“按比例分配”的学问呢!说说你的身高,猜猜自己头部的高度大约是多少?

老师曾经看到这样一条信息: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头以下的高度的比一般是2:13。

看到这条信息,你想到了什么?算一算自己的头部的长度,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2.你们见过野生丹顶鹤吗?它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和其他国家拥有丹顶鹤的数量约是1:3。2001年全世界大约只有2000只,我国和其他国家各有多少只丹顶鹤?(你有什么感想?)

四、情境延续

1.师:文具店在张叔叔和王阿姨的经营下,越来越红火。第二年,李叔叔也投资3万元。他加入一年后,纯利润可能会达到多少万元?这时,他们三人各得多少万元?

2.尝试解答,同桌互相讨论。

3.展示交流各种方法,你打算如何检验?

4.这题与刚才做的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告诉我们总数,都是按照比例分成几部分(都可以看成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不同点:刚才是两种量的比,现在是三种量的连比

五、发展提高

1.像这种连比,在我们数学中还有很多。比如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发现了什么?)

2.有些同学不但数学学得好,还是个小书迷,经常到图书室借书。我们学校决定投入6000元,添置一些科技书、故事书和优秀作文选。现在征求大家的意见,这6000元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2:3(1:2:3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1:1:1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

让学生再举几个比,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比,算一算各花多少钱?

反馈交流。有用1:1:1来解的吗?哪种解法最简单?

按1:1:1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3.在建筑业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按比例分配。

让我们走进滨海小区建设现场,混凝土中水泥、黄沙、石子的比例为2:3:5。但经现场测量,水泥只有4吨,黄沙有12吨,石子却有24吨,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监理,你将如何处理?(1:3:6)

学好按比例分配,不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还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