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钠的性质学案

课题:钠的性质学案

课题:钠的性质学案
课题:钠的性质学案

课题:钠的性质

课型:课时:上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用途、保存方法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3、通过有关实验及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表达能力。

重、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

达标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一、钠的物理性质

⑴颜色:⑵状态:⑶硬度:

⑷密度:⑸熔点:⑹导热导电性: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方程式):

加热(方程式):

(2)钠与氯气、硫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3)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二)知识链接:

以下金属的用途,涉及了金属的那些性质:

(1) 用铜做电线电缆_______ ______

(2) 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或铁片____ ________

(3) 烧菜用的铲子是铁制的,一般都要装上木柄______ ________

(4) 古代女子用铜做镜子_____ _____

(三)实验探究1: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刀切去一端外皮,观察钠的颜色、光泽,感受钠的硬度。及新切开的钠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另取两小块钠一块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其熔点;另一小块钠投入水中确定其密度的范围。

合作探究:⑴通过使用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如何?

⑵、取用钠为什么要用镊子夹取,而不用手拿?

⑶、新切开的钠的表面看到银白色,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为什么会很快变暗?

实验探究2: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将其放在燃烧匙上加热,观察现象。

合作探究

⑷、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的话请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⑸、钠与非金属单质氧气能发生反应,那钠能跟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吗?试着写出金属钠与氯气,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3:用镊子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向一只盛水(约三分之一)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将钠投入烧杯中,观察现象。

度分析)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⑻、金属钠着火后生成什么物质?当金属钠着火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⑼、预测金属钠与盐酸的反应现象,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⑽、想一想:能不能用Na去置换CuSO4溶液中的Cu?讨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的现象,及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物理性质,错误的是()

A、金属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B、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

C、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

D、金属钠的密度是1.1g/cm3

②、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是()

A、氧化钠

B、过氧化钠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③、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

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④、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⑥

⑤.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比水的小

C、钠的硬度小

D、钠有很强的还原性

节清内容及结果:

A级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B级2、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钠的化学活泼性很强,少量的钠可保存在有机溶剂中

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

3、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g/cm3)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

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C级4、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成光亮的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

B、有气体产生

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的物质

D、溶液变浑浊

5、将2.3g钠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小于4%

D、大于4%

6、有人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验证:

①钠的某些物理性质;②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⑴要验证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还需要的仪器有。

⑵如何引发钠与水的反应。

⑶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

⑷请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级7、把2.3g钠放入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Na+,所需水的质量是()

A、184g

B、181.8g

C、180g

D、183.6g

课后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准备: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 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自然界中的生命 活动都离不开二氧化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二氧化碳,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 请每位同学收集一 瓶二氧化碳气体。全班同学分组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在上课前完成。 1、回顾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 能力。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 每个学生认真观察,并用适当的方 法闻一闻,作好记录,准备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基 本实验操作能力。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密 度。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 后学着做实验。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参照此图倾倒二氧化碳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讨论题:我们还能找到其它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依据吗?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 2.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的。 3.岩洞、枯井下层二氧化碳的浓度比 上层大。 培养学生探究能 力。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 性。 请同学们做实验。利用刚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 请同学们参照书上114页图6---13, 自己动手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 调动学生学习兴 趣,从 实验中得到二氧化 碳 溶于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讨论题:假如老师给你二氧化碳气体和一定量的水,你能自己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确溶于水吗?1.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 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 否容易拿开? 2.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 玻璃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 玻璃片是否掉下来? 培养学生探究能 力,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

最新二氧化碳性质导学案

精品文档 【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备课日期设计者使用日期使用者 学习目 标 【目标导学】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会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3、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理的探究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定向自学】 【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实验探究:向 燃着蜡烛的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 1.如图所示,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往烧杯中倾倒时,梯形白铁皮架 上的两支点燃的短蜡烛产生的现象是 试根据此实验现象总结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 应用拓展培养学生 的实验能力,观察 分析的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二氧化碳本身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 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死亡。因此在 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果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 应该进行试验。 (2)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实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复习回顾】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了__________ ,同时释放______________ 。 【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氧气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 问题:1、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为什么?用干冰冷藏食品的优点 有哪些? 2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探究: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向一个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 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二氧化碳 (填“能”或“否”)溶于,使瓶内气压。复习回顾 承前启后 自主预习 以作业的形式 发放给学生查 找资料预习 合作探究以小 组形式实验讨 论总结知识点 步骤现象结论 1.向紫色石蕊试纸上滴稀醋酸 2?向紫色石蕊试纸上喷水 3.将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二 氧化碳中 4.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二 氧化碳中 取四条紫色石蕊试纸,分别作下列实验,将现象填在下列空格内 结论:通过上述对比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写出二氧化碳与水 ;将第四次试验中变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的石蕊试纸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用吸管吹入二氧化碳,看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讨论: 为了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你知道其中的原因 吗?刚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这是为什么? 【精拨展示】 师生合力突破本节 课重点,难占 八、、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稿 全国初中优质课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对环境的影响》说课稿 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学程瑜 一、说课题 本节说课的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6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属于课后说课。 二、说课标 课程内容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标要求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说明”的目标要求属于第三层次。 三、说教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除酸碱盐外最丰富最重要的一块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学业水平测试考查学生能力的常见载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让学生知道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能和水反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感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双重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分析设计、对比、归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 (2)在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两方面影响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爱护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材的内容特点:实验多 (2)学生的实际:有一定生活经验,学习兴趣浓厚,非常喜欢做实验。 (3)采用的教学法:实验组合策略:视频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实验。设计思路:“视频实验引出问题,演示实验提炼知识,学生实验感受过程,家庭实验运用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在“做中学”中改变被动学习方式,主动探究并启迪创新。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情景引入】视频实验:在热水中倒入干冰后产生大量气体,有些蜡烛熄灭,没有熄灭的蜡烛显示出I love you字样 (设计目的:视频的效果比动画更真实,又选自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师生关系更亲近。而且视频实验又包含了干冰的气化,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等内容。让本节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呼之欲出。这样的设计更能展现化学变化之美,激发起学生心中强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可能的减排措施 性质: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支持燃烧。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1.977g/L,所以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没有闪点。无色无味,液体状态表面张力:约3.0dyn/cm密度:1.816kg/m3 粘度:比四氯乙烯粘度低得多,所以液体二氧化碳更能穿透纤维。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织物发生化学反应。它沸点低(-78.5℃),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加压降温可得无色CO2液体,再降温可得雪花状固体,再压缩可得干冰,干冰达到-78.5℃,会升华成为气体CO2,不会形成CO2液体。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用途:二氧化碳可注入饮料中,增加压力,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像汽水、啤酒均为此类的例子。 固态的二氧化碳(或干冰)在常温下会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在急速的食品冷冻。二氧化碳的重量比空气重,不助燃,因此许多灭火器都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其特性灭火。而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直接用液化的二氧化碳灭火,除上述特性外,更有灭火后不会留下固体残留物的优点。 二氧化碳也可用作焊接用的保护气体,其保护效果不如其他稀有气体(如氩),但价格相对便宜许多。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激光来源。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可以用作植物温室的气体肥料和水草缸水族箱的肥料。 二氧化碳可用来酿酒,二氧化碳气体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在葡萄生长。二氧化碳可控制pH值,游泳池加入二氧化碳以控制pH值,加入二氧化碳从而保持pH值不上升。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碱工业和制糖工业。 二氧化碳可用于塑料行业的发泡剂。 干冰可以用于人造雨、舞台的烟雾效果、食品行业、美食的特殊效果等。 干冰可以用于清理核工业设备及印刷工业的版辊等。 干冰可以用于汽车、轮船、航空、太空与电子工业。液体二氧化碳通过减压变成气体很容积和织物分离,完全省去了用传统溶剂带来的复杂后处理过程。液体CO?和超临界CO?均可作为溶剂,尽管超临界CO?具有比液体CO?更高的溶解性(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高溶解性,并兼备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渗透力)。但它对设备的要求比液体CO?高。综合考虑机器成本与作CO?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5℃左右,压力在5MPa左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6.3二氧化碳的性质-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是继学习了空气、氧气、碳单质的知识之后的又一种物质,本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它对于“如何学习有关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起到一个很好的巩固作用,同时为后面学习“燃料”、“酸碱盐”等知识作好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简单了解自然界中碳的循环,知道温室效应的概念。 2.过程和方法: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理解温室效应的利与弊,树立“关注社会,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性质,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最近发展区,我对学生做出了以下分析: (1)知识状况: 对如何学习物质的性质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能力状况: 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 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心理状况: 思维活跃、探究欲强,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心。 三、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法和学法。 教法:情境引入法、问题教学法、实验演示法、科学探究法; 学法:分组实验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课题三(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由浅入深的科学认识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并学会从生活现象中认识和学习化学。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此外,本节课实验较多,尤其要注意借助于板书和教学课件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总结!成功的教学在于解决了问题,又引发学生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作业之外,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是不是无毒就一定无害?”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建立科学观念。 四、药品与仪器:

药品:阶梯蜡烛、澄清石灰水、一矿泉水瓶(内充满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汽水、浸过石蕊试液的干燥小花四朵、四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一烧杯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小木条 仪器:酒精灯、烧杯(250mL)、镊子、试管、喷壶、火柴、试管、试管架、玻璃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打一物 质的名称。 生:二氧化碳 讲解:二氧化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也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也是中考的重点考点。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探讨二氧化碳到底具有哪些性质呢?在生活中,它又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课题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提问: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板书:一、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指哪几方面?) 演示:展示一瓶已经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板书: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提问:你能根据老师存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瓶口方向猜出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吗?是这样吗? 生:密度比空气大,正放。 板书:2、标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提问:你认为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 演示:向一瓶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约1/3的水,然后拧紧瓶盖,振荡。 生:振荡后,塑料瓶瘪进去。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板书:3、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2014.2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卷中,推断题是考查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推断题的 答题技巧。 策略一: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此类推断题给出了物质结构、性质或数量关系等。且已知条件充分, 层次清楚,所求问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依次根据相关的已知条件直接 得出各个问题的结论。 例 1(2013?朝阳)如右图所示,A、B、C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 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良好。 (1)若 A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 为空气,将金属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 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金属固 体C是 (填化学式) 。 (2)若 B 为空气,将黑色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黑色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若 A 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 C 倒入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入试管中,则气体 B 是 (填化学式) ,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解析: (1)已知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即 A 显酸性。而 C 为金属固体,且现象为冒气 泡,所以 A 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而 C 为常见的活泼金属例如 Fe、Zn、Al、Mg 等均可。 (2)已知 C 为黑色固体,A 为液体,两者反应现象为冒气泡,联想到固液产生气体的反应 原理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锌粒与 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但 C 为黑色固体,所以满足条件的只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即 A 为 H2O2,B 为 MnO2. (3)由于气球被吸入试管中,则意味着管内压强减小,而 A 为水,则气体 B 必然被吸收。 虽然水也能与 CO2 反应,但倒入固体 C 之后,气球是很快被吸入,所以联想到碱的固体溶 解于水,形成溶液,能够吸收气体 B。 答案:没写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借助反应现 象、物质颜色等关键点解题。另外,还需对常见吸收气体的反应有所了解。 练习:
( 2013?沈 阳 ) 体 会 内 在 联 系 , 填 写 下 表 内 容 :
物质名称 组成元素 ( 1) C 石墨 C
微观结构模型
物 质
颜色 硬度
无色 ( 2)
黑色 小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高) 知识讲解【名校学案word 版+详细解答】

二氧化碳的性质(提高)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能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要点梳理】 要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4)固态CO2又叫干冰。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如图所示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两点性质: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 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6(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A纸花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C纸花不变色,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D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四组实验的对比说明了水和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纸花变红后加热,又变成了原来的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了。 (3)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常利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清变浊)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气体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2)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要点诠释】 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把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CaCO3(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 要点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无毒,但在二氧化碳过多的地方,人们会感到窒息。通常空气里含0.03%体积的二氧化碳,当含量达到1%的时候,对人体就有害处;达到4%~5%的时候,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的时候,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2.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1)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由于一些天灾和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和草原绿地却在不断消失,从而导致碳氧循环不平衡,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2)温室效应的危害:①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没;②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措施:①减少煤、石油等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②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提倡种草种花增加绿化面积等。 【要点诠释】 1.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能说CO2是空气污染物,一般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大约在0.03%左右。 2.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及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

(教学设计)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尝试自我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性质;熟练地操作相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设计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方案; (2)体验探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过程和乐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2)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自我设计实验,熟练地操作相关的实验况而制定的。 三、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2.问题讨论法 3.情景导入法4.多媒体辅助法5.总结归纳法四、教具、学具准备 二氧化碳、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铁皮架、玻璃片、塑料瓶、蜡烛等五、教学过程 【引入】猜猜看 1.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 2.“喷泉”实验 3.“水”变“牛奶” 4.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 它是谁呢?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二氧化碳

【展开】学生以小组形式活动。教师将实验内容提前印成学案发给学生。课堂上简单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而后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填表分析每个实验的现象与结 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论。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板书填表来认识CO 2 学生实验: 实验1:观察气体实验 实验2: 密度实验在杠杆天平的两端挂上质量相同的两个水杯。杠杆平衡后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象倒水一样倒入其中一个纸盒或杯子里。观察。 实验3:灭火实验 实验4:溶解性实验向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一半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 实验5:与水反应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滴入2滴紫色试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加热试管,使试管内液体沸腾,观察水溶液颜色。 实验6:与石灰水的反应 试管中取少量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一段时间,观察石灰水变化。与水反应实验 学案表

二氧化碳的性质(基础) 知识讲解

二氧化碳的性质(基础) 责编:熊亚军 【学习目标】 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能区别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要点梳理】 要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4)固态CO2又叫干冰。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高清课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如图所示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两点性质: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 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6(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A纸花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C纸花不变色,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D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四组实验的对比说明了水和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纸花变红后加热,又变成了原来的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了。 (3)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常利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清变浊)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气体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2)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要点诠释】 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把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CaCO3(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 要点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二氧化碳无毒,但在二氧化碳过多的地方,人们会感到窒息。通常空气里含0.03%体积的二氧化碳,当含量达到1%的时候,对人体就有害处;达到4%~5%的时候,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的时候,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2.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1)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由于一些天灾和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和草原绿地却在不断消失,从而导致碳氧循环不平衡,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2)温室效应的危害:①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没;②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措施:①减少煤、石油等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②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提倡种草种花增加绿化面积等。 【要点诠释】 1.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能说CO2是空气污染物,一般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大约在0.03%左右。 2.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及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要点三、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景慧慧05211066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知识归纳 综合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情感。 二、教案 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相关方程式的书写;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4.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通过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体会到人只有了解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 2.形成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3.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危害,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反应的原理.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部分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 仪器和药品:自制简易天平、试管、导气管、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木条、饮料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

1.CO2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A)比空气大(B)比空气小(C)与空气相等(D)无法判断 2.CO2 在水中的溶解性是 (A)难溶于水(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D)易溶于水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将CO2通入水中(B)将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CO2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附2:课堂练习二 4.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液变成 (A)红色(B)紫色(C)蓝色(D)无色 5.常温下,二氧化碳跟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氧化反应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A)它能溶于水(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 2. 二氧化碳的功与过 3. 思考:日常生活中,为了装饰我们的房子,我们给墙壁刷石灰水,当石灰水变干时墙壁会被一白色的物质覆盖,变得很白。在这过程中,为了使效果更好,人们常在房中放一盆炭火,这是为什么呢?你能利用你所学到的知识解释吗?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专题复习

课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复习 考点: 一、氧气 1、物理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它溶于水;-183℃可变为色,-218℃可变为色状的。 2、化学性质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 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的气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只能发生现象,不 能但在氧气里铁丝剧烈燃烧,,生 成色固体。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把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看到 燃烧完后,迅速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会看到 ,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综上所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在高温下可以与 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具有性,是常见的 3、氧气的用途 (1);具体应用,如: (2);具体应用,如: 实战演练: 1、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不易溶于水 B.固体氧是无色的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2、2003年3月30日上午8时31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二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 C.二氧化硫 D.四氧化三铁 3、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5、有一个充满空气的集气瓶,现要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增加其他气体成分,可选用的可燃物是() A、木炭 B、铁 C、红磷 D、硫 6.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1)选用的铁丝应用进行处理,这个变化属于变化。 (2) 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状? 。

最新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首先呢,我们大家一起回想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是用哪种类型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注意事项反应原理又是什么固液混合向上排空气法 下面呢,我给同学讲一个小故事请大家思考缘由看能不能通过我们本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个意大利人牵着一条狗走走进一个山洞,然后走着走着狗突然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大家思考这是怎么回事然后大家看这是老师已收集好的一瓶二氧化碳同学们观察它的颜色状态及气味得出物理性质 大家都知道氧气的密度是大于空气的氢气密度是小雨空气的,那么二氧化碳呢?晋代葛洪,他说:“深井多有毒气,五月五日以鸡毛试投井中,毛直下,无毒;若回四壁,不可入。”(《葛洪方》)毛回四壁可见井里气体比平常的空气重,所以毛才不会顺利地坠落井底,而在井的四边回翔。大家都知道深井中是有二氧化碳的,那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大于空气的密度的 下面我们揭开小狗死亡的疑团山洞上部有足够的氧气呼吸山洞下部二氧化碳浓度高不能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呼吸所以小狗晕倒了人弯腰救小狗时也晕倒了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我们只去二氧化碳的实验要用向上排空气法 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者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下面老师将这烧杯里的水倒入这瓶收集好的二氧化碳中然后我再把少量的石蕊试液倒入烧杯中从烧杯中取出一部分倒入试管中进行加热大家观察这实验思考并讨论得出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 H2CO3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3)H2CO3的不稳定性: H2CO3=CO2↑+H2O 二氧化碳密度较大(约是空气的1.5倍),在岩洞、枯井、地窖中可能聚集着二氧化碳,人若误入其中则窒息死亡。为此,人们下到深井之前要进行明火试验,明火若熄灭就表明可能有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二氧化碳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下面我们进行下个实验用一只玻璃管往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原理CO2+Ca(OH)2=CaCO3↓+H2O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天津正华中学孙波 300250 一、教材分析: 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是初中学生要求全面、系统认识掌握的三种重要气体,学生在学习了氧气、氢气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对氧气和氢气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CO、H2CO3、CaCO3等物质及其衍变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所以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重点,起着承前启后的纽带作用。 二、学生情况: 通过自然课、生物课和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二氧化碳并不陌生,知道它能灭火,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从一开始学习化学就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等,可是但对于二氧化碳的其它知识还不太了解。 初中三年级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知觉兴趣-操作兴趣-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往往通过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教学内容的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三、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用化学方程式熟练表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能解释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的原理,并学会操作;能初步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并尝试分析具体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训练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通过探究活动过程,即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和运用,体验化学方法的科学性。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问题的情景,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多对气候的不良影响,来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对二氧化碳存在的辩证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应用一分为二的科学观念看待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验证,归纳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六、教法手段与方法分析: 本节课以教师引导探究为基本策略,通过实验、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探究的方式方法。课上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

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

二氧化碳的性质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掌握知识,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猜一猜:它是谁?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粮食” 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 建筑师们称它为——“粉刷匠” 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⑴、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①三态变化:

②干冰的用途: ③观察与思考: A、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上述现象? B、像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 思考: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这是利用哪一点性质呢? 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课本探究实验6—3 结论: ②情景激趣: 在很久以前,人们发现在阿尔卑斯山脉有个奇怪的山洞,凡是人牵着狗进去,人安然无恙,而狗却莫名其妙的死了,有人说这是专门吃狗的魔鬼在作怪。当地人把这个洞叫做“屠狗洞”。

真的是魔鬼在作怪吗? 思考:进入屠狗洞的狗会死亡,人会感到胸闷,可以推测二氧化碳的具有什么特性? ③设计实验 久未开启的菜窖、请你设计并确定能否进入 ④探究实验 实验6—5 思考:A、CO2和H2O反应生成什么物质使石蕊变红? B、加热后,红花怎么又变紫了? ⑤提出问题:以前我们经常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总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