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常用的幽门螺旋杆菌染色方法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75.35 KB
- 文档页数:2
胃幽门螺杆菌采用不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汪浩;邹文静【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15(0)3【摘要】目的:探讨几种不同检测方法对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rea breath test13CUBT)作为"金标准",对由于消化系症状来苏州市九龙医院就诊的209例患者分别采用胶体金法(金标法)、酶联免疫试验(ELISA)、13CUBT、免疫印迹法(immunobiotting test,IBT)、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检测计算各检测方法诊断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阴性率、灵敏度、准确度、Kappa值等性能指标.结果:金标法与13C UBT检出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61,P=0.015),ELISA与13C U B T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6,P=0.104),IBT与13C UBT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5,P=0.147),病理组织切片与13C UBT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1,P=0.279).以13C UBT作为标准,金标法准确度为77.03%,ELISA为74.64%,I B T为82.78%,病理组织切片为87.56%;金标法Kappa值为0.424,ELISA为0.437,IBT为0.659,病理组织切片为0.752.结论:病理组织切片与13C UBT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以作为H.pylori感染筛查的方法之一.【总页数】5页(P525-529)【关键词】胃幽门螺杆菌;病理组织切片;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作者】汪浩;邹文静【作者单位】苏州市九龙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04【相关文献】1.采用不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 [J], 孙娜;赵明英;季娜2.不同方法根除胃幽门螺杆菌疗效比较 [J], 毕婉蓉;许树长3.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的比较 [J], 钱水;蒋凤娥4.采用不同干预方法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致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比较分析 [J], 张鸣5.三种胃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比较 [J], 吴赛青;欧阳劲光;窦红漫;程平;邢学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螺旋杆菌5种检测方法比较何周桃;谢贤和;韦红;蓝程【摘要】目的通过对5种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方法的比较,寻求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的Hp检测方法,促进Hp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最近1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质子泵抑制荆、H2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影响Hp检测结果的95例患者同步完成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细菌培养、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血清学(幽门螺杆菌抗体Hp IgG)检查、Hp病理组织学检测等检查,以细菌培养、病理组织学检测中任何1项阳性为Hp感染阳性为诊断标准,比较RUT、细菌培养、13C-UBT、Hp IgG检查、Hp病理组织学检测5种检测方法检出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敏感度以RUT最高(95.7%),其次为病理组织学(87.5%)、细菌培养(82.9%)、13C-UBT(78.1%),最低为Hp IgG(43.9%).特异度由高及低依次为细菌培养(96.3%)、13C-UBT(91.4%)、病理组织学(89.7%)、Hp IgG(70.4%)、RUT(65.7%).RUT检测、13C-UBT、病理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的敏感度与Hp IgG检潮的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UT、病理组织学、细菌培养、13C-UBT检测的敏感度4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T检测的特异度与13C-UBT检测、病理组织学检测、细菌培养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C-UBT检测的特异度与Hp IgG检测的特异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理组织学、细菌培养、13C-UBT检测的特异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C-UBT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更能反映HP感染的变化状况,可作为临床诊断Hp的首选方法.%Objective With the comparison of five methods for Helicobacter pylorus(Hp) detection, trying to seek high, fast and simple ways in testing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us to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 The comparison wasmade with 95 patients who within one month had never applied antibiotics,proton pump inhibitors,H2-receptor blockers receptor which might affect the results of Hp detection.These patients finished simultaneously the detection of rapid urease test, bacteria culture, 13 C-urease breath test, Hp IgG antibody test (Hp IgG),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Any positive result either from bacteria culture or 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 would be taken as the criteria in the diagnosis of Hp infection.The comparison data in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from the five detecting methods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highest sensitivity was rapid urease test 95.7%,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 was ranked the second 87.5 %, bacteria culture was 82.9%,13 C-urease breath test was 78.1%, the lowest was Hp IgG antibody test 43.9%.The comparison result of specificity from high to low was as follows: bacteria culture 96.3 %, 13 C-urease breath 91.4 %, 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 89.7%, Hp IgG antibody test 70.4% ,rapid urease test 65.7%.The sensitivity of rapid urease test,13 C-urease breath test, histology examination,bacteria cultu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p IgG antibody test( P <0.01), while the sensitivities in rapid urease test,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 bacteria culture,13C-urease breath test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he specificity of rapid urease tes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13C-urease breath test,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bacteria culture( P <0.01).The specificity of 13 C-urease breath test was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p IgG antibody test ( P < 0.01 ), while the specificities of the histopathology examination, bacteria culture, 13C-urease breath test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Conclusion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13C-urease breath test are relatively higher, which shows clearly the changing status of Hp infection,and 13C-urease breath tes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prior approach of clinical diagnosis for Hp infection.【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1(026)007【总页数】7页(P570-574,578,封2)【关键词】螺杆菌,幽门;诊断技术扣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作者】何周桃;谢贤和;韦红;蓝程【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海南,海口,570311;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海南,海口,5703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9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首先从人胃黏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并证实了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有关,引发了胃十二指肠疾病防治策略的根本变革而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三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对比分析目的:比较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病理组织学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56例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同时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组织学三种方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检测。
分别计算其特异性和敏感性。
结果:与13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快速尿素酶试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75%,病理组织学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5%。
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敏感性、特异性均高,具有无侵袭性、无创伤、无痛苦、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作为诊断Hp感染及评估Hp治疗效果的首选方法。
尤其适合孕妇、儿童及不宜胃镜活检患者,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幽门螺杆菌;13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杆菌(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螺旋状、有鞭毛、嗜银染色革兰氏阴性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重要病因,可致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生物致癌因子[1]。
选择一种患者易接受的简便方法检测Hp感染,观察Hp根治效果,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减少与Hp 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1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引进13C-尿素呼气试验的相关设备、技术,并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
2012年10月-2014年2月对256例因上腹不适等症状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同时进行了13C-UBT、RUT和病理组织学检测Hp,对三种方法检测Hp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探讨13C-UBT在诊断幽门螺杆感染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因上腹不适等症状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行胃镜检查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患者256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几种检测方法比较
郑建中
【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
【年(卷),期】2008(019)003
【摘要】目的本文回顾分析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14C-尿素呼吸试验、组织学病理染色对Hp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0例因上腹部不适就诊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Hp检测,其中120例胃镜检查进行组织学Giemsa染色.结果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14C-尿素呼吸试验及纲织病理染色的敏感性分别为90.8%、95.2%、96.2%;特异性分别为83 4%、97.7%、100%.结论间接固相免疫层析法可用于Hp感染的筛杳,而不能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14 CR乎气试验是较可靠的Hp检测方法,组织病理灵敏性和特异性最高,但不能用作流行病学调查.HP阳性者易患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P值均< 0.01).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郑建中
【作者单位】山东邹城兖矿集团总医院输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非侵入性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J], 赵秋玲
2.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几种方法的比较 [J], 周颖虹;张光毅;徐川;吕和平
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4种检测方法的评价 [J], 姚晓燕;毛建英;嵇学仙
4.尿路感染患者几种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J], 吴国华;林凡
5.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几种检测方法之临床比较 [J], 徐永正;姚勤;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螺旋杆菌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
郭春林;王永福;韩素云;郭元虎;王春娜
【期刊名称】《包头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017)002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灵敏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一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最佳方法.方法:在距幽门5cm区域取活组织并抽取静脉血2ml,采用Gram染色法、快速尿素酶试验法、E1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Gram染色法、快速尿酶试验法、ELISA法和PCR法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灵敏性分别为83.6%、88.4%、92.9%、97.3%,特异性分别为78.3%、77.0%、85.0%、87.5%.结论:4种方法中以PCR检测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最高,抗体检测法次之.而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总符合率除Gram染色法稍低外,其它3种方法之间无明显差异.如果能采用两种检测手段同时检测,灵敏性则几乎可达到100%.
【总页数】3页(P103-105)
【作者】郭春林;王永福;韩素云;郭元虎;王春娜
【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包头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包头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包头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包头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8.2
【相关文献】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几种检测方法比较 [J], 郑建中
2.幽门螺旋杆菌5种检测方法比较 [J], 何周桃;谢贤和;韦红;蓝程
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J], 张义平;张丽娟
4.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比较 [J], 周璐;王可;周剑莉
5.胃组织活检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比较 [J], 陈小岩;俞训彬;陈晓琼;陈泳;梁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房学东; 吕振琪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1995(016)001
【摘要】本文在1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例中,比较了尿素酶试验、直接涂片
革兰氏染色、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切片吖啶橙荧光染色和电子显微镜5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其结果表明:在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法中,就准确、快速和简单而言,以尿素酶试验和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均阳性为佳。
【总页数】2页(P6-7)
【作者】房学东; 吕振琪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5
【相关文献】
1.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发展与比较 [J], 崔俊华;李懿皞;周佳烨;吴炯;郭玮;潘柏申
2.两种快速尿素酶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临床比较 [J], 邱志琦;
3.三种胃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比较 [J], 吴赛青;欧阳劲光;窦红漫;程平;邢学伟
4.三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比较 [J], 赵剑刚
5.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及三种耐药检测方法的比较 [J], 孙婷;陈泽鑫;李鹏;何向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它可以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
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胃部健康至关重要。
而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则是确诊感染的关键步骤。
目前,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和胃黏膜活检。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呼气试验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让患者饮用标记了碳的尿素后,检测其呼出的二氧化碳是否含有标记碳,从而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准确率较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
血清抗体检测是另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长的检测时间,且准确率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粪便抗原检测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是否含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抗原来判断感染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并且准确率较高,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检测方法。
胃黏膜活检是一种较为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需要通过胃镜取得胃黏膜样本后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的准确率较高,可以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胃部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操作较为复杂,且有一定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在进行检测时,需注意选择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及时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胃部健康至关重要。
幽门螺旋杆菌四种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赵瑞斌; 吴小红; 李贻海【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31【总页数】3页(P97-99)【关键词】快速尿素酶试验; 13C呼气试验; 14C呼气试验; 血Hp-IgG; 幽门螺旋杆菌【作者】赵瑞斌; 吴小红; 李贻海【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天康医院消化科安徽天长 239300【正文语种】中文许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人群总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59.2%左右,其中有症状的在15%~20%左右[1-2]。
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癌、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有一定的关联性[3]。
同时,最近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也与一些非胃部性疾病发病相关,如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肝[4-5]、贫血[6-7]等,因此,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选择一种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方法对临床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分为非侵入检查方法和侵入性检查方法,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包括:13C-UBT和14C-UBT、粪便的幽门螺旋杆菌的抗原和抗体检测、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侵入性检查方法分为: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和组织切片染色检查是目前诊断幽门螺旋杆菌的金标准。
本研究通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4 种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方法为临床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复查提供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已明确有消化系统疾病,其中胃溃疡19 例、十二指溃疡32 例、胃癌26 例、萎缩性胃炎21例、非萎缩性胃炎52例;男73例,女77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49.24±6.58)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快速尿素酶(RUT)、13C 呼气试验(13C-UBT)、14C 呼气试验(14C-UBT)、血Hp-IgG 4 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
三种常用检测幽门螺杆菌方法的比较分析【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方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00例,分别采用单纯酶免疫法、血清学检测法、快速尿素酶试验法(RUT)对200例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回归性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
通过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来比较三种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与薪理诊新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三种方法下幽门螺杆菌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
结果:三种检测方法结果相比,在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方面比较,单纯酶免疫法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测法和RUT,在检测漏诊率和误诊率方面比较,单纯酶免疫法均显著低于用血清学检测法和RUT,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
结论:幽门螺杆菌检测的三种检测方法相比,单纯酶免疫法检测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高,漏诊率和误诊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单纯酶免疫法;血清学检测法;RUT;人类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引发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轻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则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
因此,如何有效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关键所在。
因此医学界人士也在不断的研究寻找幽门螺杆检测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有效率[2]。
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来对比在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中单纯酶免疫法、RUT及血清学检测三种检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
1临床资料和检测方法l.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于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200例,分别采用单纯酶免疫法、血清学检测法、快速尿素酶试验法(RUT)对200例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200例患者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年龄区间28~52(45.62±6.28)岁,疾病类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65例,胃癌患者49例。
2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法的比较翟嘉怡;谷丽娟;佟桂珍;范永红;卫伟【期刊名称】《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4(40)8【摘要】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胃镜活检标本中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的检测效果。
方法收集1 039例胃镜活检标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S银染法检测Hp感染情况,2种方法均为阳性时诊断为Hp感染。
结果 W-S银染法中Hp着色呈黑色或棕黑色,背景呈淡黄色,对比度差,Hp阳性率为15.9%(165/1039),其中+、++、+++阳性率分别为0.3%(3/1039)、3.4%(35/1039)、12.2%(127/1039),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Hp着色呈棕色或棕褐色,背景呈白色,对比度较强,Hp阳性率为15.9%(165/1039),其中+、++、+++阳性率分别为0.3%(3/1039)、3.6%(37/1039)、12.0%(125/1039),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
结论从Hp着色和背景着色对比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染色效果优于W-S银染法。
【总页数】4页(P12-14)【作者】翟嘉怡;谷丽娟;佟桂珍;范永红;卫伟【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几种检测方法比较2.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的4种特殊染色方法比较3.两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方法的比较4.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几种方法的比较5.成年健康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及方法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幽门螺旋杆菌3种检测方法的的对比分析
刘粉霞;陈丽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34
【摘要】目的:评价3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方法.方法:对94例患者行胃镜检查并钳取胃黏膜标本,分别用改良Giemsa染色法,硼酸美兰(BAMB)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Hp,以3种方法中任两种阳性为Hp感染标准,结果采用X2检验.结果:3种方法检测Hp感染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759>0.05),其中以IHC法检出率最高(95.89%).结论:IHC法和改良Giemsa法均为理想的检测Hp感染的方法,但IHC法的敏感性好.
【总页数】1页(P275)
【作者】刘粉霞;陈丽
【作者单位】450002,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450002,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胃三联与胃二联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徐跃荣
2.胃幽门螺旋杆菌3种检测方法的的对比分析 [J], 刘粉霞;陈丽;
3.胃--感染胃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有办法吗? YES [J],
4.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 [J], 屠惠明
5.清菌和胃汤对胃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治疗的临床观察研究 [J], 鲁恒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组织活检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比较陈小岩;俞训彬;陈晓琼;陈泳;梁玮【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年(卷),期】2018(26)25【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四种胃活检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检测方法,旨在找出一种敏感性,特异性高且操作便捷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490例胃黏膜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快速尿激酶法(rapidureasetest,RUT)、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 PCR)、硼酸亚甲蓝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进行检测,观察H.pylori的显示情况,对阳性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RUT、q PCR、硼酸亚甲蓝法和IHC在490例标本中的H. pylor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98%、63.88%、32.04%和3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 IHC检测H. pylori阳性组织,镜检为H. pylori 呈黄褐色而周围胃黏膜组织细胞核呈蓝色,对比强烈,更为直观,有助于实验者获取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形态学信息,且实验操作对仪器、实验人员无特殊要求.故建议将IHC检测胃活检H. pylori作为指导临床诊断H. pylori感染、实行H. pylori 除菌治疗和疗效判断的依据之一.【总页数】6页(P1499-1504)【关键词】胃幽门螺旋杆菌;免疫组织化学法;特殊染色;快速尿激酶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胃癌【作者】陈小岩;俞训彬;陈晓琼;陈泳;梁玮【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1【相关文献】1.TaqMan探针法与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胃镜活检标本t幽门螺旋杆菌的比较 [J], 沈和德;褚明亮;易韦;杨文秀;2.TaqMan探针法与尿素呼气试验法检测胃镜活检标本幽门螺旋杆菌的比较 [J], 沈和德;褚明亮;易韦;杨文秀3.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的4种特殊染色方法比较 [J], 俞训彬;唐秀如;陈小岩4.PCR法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三种标本检出率比较 [J], 刘勇;傅丽5.免疫组化染色与C14尿素呼气试验在胃镜活检标本中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有效性比较 [J], 张静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