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知音》PPT课件1
- 格式:ppt
- 大小:815.00 KB
- 文档页数:15
《知音》资料俞伯牙伯牙,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伯牙抚琴遇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
在古籍中,最早见于战国郑人列御寇著《》一书中有关于伯牙抚琴的故事。
经考证,伯牙本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在小说中的杜撰,史志载为汉阳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明代,冯梦龙编撰《》,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遇伯牙”中的“遇”与“俞”读音相同,都是去声,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
”伯牙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牙了——《》,收于《警世通言》。
由于《》影响巨大,俞伯牙这名字越传越远,遂以讹传讹了。
笔者久居汉阳,瑞、俞二字读音难辨,乡人口音重,读时音调还会尖声上扬,很有特点,所以作为苏州人的冯梦龙当时会听走音。
至于“名瑞,字伯牙”也者,当为“小说家言”。
而在此之前的《》与《》、《史书》、《》等书中均为“伯牙”。
伯牙详述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
《知音》资料知音故事故事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曾带着他到东海的,师傅说是找,便走了许久。
伯牙见老师还不回来,就沿着一条小路找师傅。
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便弹出一首好曲。
这时师傅突然出现,说:“好啊!仙师被你找到了!”师傅带他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
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一般。
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
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
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
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
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
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
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伯牙正在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
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赞叹弟子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
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相传是造的。
”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
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
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
”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
《知音》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略读课文《知音》。
课文讲述了古琴师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课文不长,但言辞优美,生动感人。
结合课文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我制订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1.认识文中9个生字。
2.自主阅读,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人物间的深厚友谊,懂得“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
3.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三个目标中,第一个识字目标可通过课前预习圈画,读文时特别注意,初读后,单独出示认读来完成。
第三个目标需要教师引导点拨,只要求初步了解,第二个目标为本课重点,需要组织学生自主提问,反复读文,在自由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男女生配合读等多形式多层次读文中去体会,再通过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同时,本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个难点,就是知音是什么。
通过读文,学生们能自己理解的知音只能是一个人弹琴,另一个人知道他的琴声是什么意思,这显然不够,这个难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想象、思考,下面我就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来详细说明。
我把教学过程细分为五部分。
其实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自主提问读书解答。
因为这是略读课文,我们应该相信三年级的学生已拥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先来说导入。
对于高年级学生我习惯于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但对于小一点的孩子,要想在上课伊始把他们那颗刚才还在操场上尽情游戏的心,快速拉到课文中来,要想调动他们对语文学习尤其是对阅读的兴趣,真没有比讲故事更好的办法了,3分钟时间里,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伯牙学琴》的故事后,孩子们不仅丰富了知识,更对这位认真勤奋,天下第一的琴师充满了敬佩,从而专心进入第二环节:主动质疑,明确目标,在板书课题并齐读后让学生们就题目提问,学生自然提出:俞伯牙的知音是谁?知音是什么意思?……我把问题简写到黑板的一边说: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解决这些问题。
从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自由读文,认读生字后进入第四环节,反复读文,理解知音。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