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

(限时: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瑕疵(cī)渑池(miǎn)前倨后恭(jū)

B.弓弩(nú)单于(chán)肝脑涂地(nǎo)

C.帷幄(wò)辟邪(bì)熟谙战法(ān)

D.蟾蜍(chú)灼人(zhuó)拾级而上(shí)

解析:A项,倨jù;B项,弩nǔ;D项,拾shè。

答案:C

2.下列语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曾一度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因囊括了哈佛、耶鲁、牛津等世界名校名师的公开课视频,近年来逐渐登堂入室,引人瞩目。它让许多没有机会进入国际名校学习的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免费学习,亲聆顶尖名师的谆谆教诲,汲取人类知识的精华,较好地解决了一些国家因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和教育费用高不可攀而导致教育发展缓慢的问题,此举可谓空前绝后——这一切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是无法想象的。

A.登堂入室B.谆谆教诲C.良莠不齐D.空前绝后

解析: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达到很高的水平。用在此处与语境不合。B项,谆谆教诲:指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此处使用恰当。C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其使用对象是人,而不能是师资水平。D项,空前绝后:形容独一无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况。这里可以说“空前”,但不能说“绝后”。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根据权威部门的调查显示,全国各大中城市楼市成交量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调控措施让不少人对购房持观望态度。

B.他前几年南下创业,开了一家有20多名具有大学学历员工的美术设计公司,这些员工的平均年龄在30—35岁之间。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

D.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些举措可能会收到短期效果,但对未来未必有利。

解析:A项,句式杂糅,应去掉“根据”或者“显示”。B项,不合逻辑,平均数只能是确数。C项,成分残缺,“违法”后应加“的行为”。

答案: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其名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②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③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④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A.①④②③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解析:本段先引出“贬官文化”问题。接着紧承的是“被贬者”的行为,写贬官后到处走走,“与山水亲热”(①);继而写把山水游历写成诗词文章(④)。中间在叙后写在被贬者后来恢复名誉后,指出“人品和文品双全”流传后世(②),而其所游览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③),这就与“地因人传”等尾句连接呼应。

答案:A

二、本大题共10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9题。(22分)

大力将军

蒲松龄

查伊璜,浙人,清明饮野寺中,见殿前有古钟,大于两石瓮;而上下土痕手迹,滑然如新。疑之。俯窥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贮何物。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益骇。乃坐饮以伺其人;居无何,有乞儿入,携所得糗糒①,堆累钟下。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已复合之,乃去,移时复来,探取食之。一座尽骇。查问:“若个男儿胡行乞?”答以:“啖啖多,无佣者。”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乞人愀然虑无阶。查遂携归,饵之,计其食略倍五六人。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后十余年,查犹子令于闽,有吴将军六一者,忽来通谒。款谈间,问:“伊璜是君何人?”答言:“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曰:“是我师也。十年之别,颇复忆念。烦致先生一赐临也。”会伊璜至,因告之,伊璜茫不记忆。即命仆马,投刺于门。将军趋出,逆诸大门之外。视之,殊昧生平。窃疑将军误,而

将军伛偻益恭。少间登堂,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既坐,方拟展问,将军颐少动,一姬捧朝服至,将军遽起更衣,查不知其何为。众妪捉袖整衿讫,先命数人捺查座上不使动,而后朝拜,如觐君父。查大愕,莫解所以。拜已,以便服侍坐。笑曰:“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查乃悟。既而华筵高列,家乐作于下。见将军日无别作,惟点姬婢养厮卒,及骡马服用器具,督造记籍,戒无亏漏。一日,执籍谓查曰:“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查愕然不受,将军不听。按籍点照,古玩床几,堂内外罗列几满。查固止之,将军不顾。稽婢仆姓名已,即令男为治装,女为敛器,且嘱敬事先生,百声悚应。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别查。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糗糒:干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查遂携归,饵之饵:给……吃

B.逆诸大门之外逆:背对着

C.众妪捉袖整衿讫讫:完毕

D.稽婢仆姓名已稽:查考

解析:B项,逆:迎接。

答案:B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坐饮以伺其人计其食略倍五六人

B.使数人抠耳,力掀举之,无少动先生不忆举钟之乞人耶

C.查乃悟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乃返

D.查以其健,劝投行伍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

解析:A项,代词,那/代词,他的;B项,代词,它/助词,的;C项,均为“副词,才”;D项,动词,认为/介词,拿。

答案:C

7.下列言行全都能表现吴将军知恩图报的一组是(3分)()

①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赠之行②十年之别,颇复忆念③则卷帘者、移座者,并皆少姬④而后朝拜,如觐君父⑤一婢一物,所不敢私,敢一半奉先生⑥又亲视姬婢登舆,厩卒捉马骡

A.①②④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⑤

解析:①是査伊璜的行为,③描述了一个客观事实。

答案: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査伊璜在野外的寺庙中发现巨大古钟,好几个人抓耳挠腮皆无法掀动;而当时身为乞儿的吴六一却能轻易掀开。

B.査伊璜见吴六一力大不凡,就鼓励他投身军队;又见他贫苦无助,就把他带回家,厚赠之后让他上路。

C.査伊璜听说吴将军与自己有旧,但已经记不起来到底是谁;即便如此,他仍然带着仆人骑着马,上门投递名片。

D.吴六一十多年来一直不忘査伊璜赐金之恩;见面之后不仅礼节备至,而且把自己的家产和奴婢分了一半给他。

解析:A项,“抓耳挠腮”不对,是抠住古钟的双耳往上抬。

答案:A

9.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以一手起钟,一手掬饵置筐内,往返数回始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诸父行,与将军何以有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才得有今日,悉出高厚之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他)竟然用一只手抬起钟,另一只手捧着食物放在筐里,往返几回才放完。(“乃”“鞠”“始”

各一分;句意1分)

(2)是叔父一辈的人,跟将军您怎么会有旧交情?(“行”“素”各1分)

(3)我之所以能有今天,都是出于您的丰厚的赏赐。(“不才”“得”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查伊璜,浙江人,清明时节在野外寺庙中喝酒,看到佛殿前有座古钟,比两旁的石瓮还大,但是古钟上下的尘土上留有手印,和刚印上去的一样。查伊璜感到怀疑。低头窥视古钟下面,有个竹筐盛了八升左右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查伊璜命好几个人抠住古钟的耳环,用力掀开却纹丝不动,众人更加惊异。于是坐下喝酒等着那人;不一会,有个乞丐小孩近来,带着讨来的干粮,堆放在钟旁的地下。用一只手把钟悬起来,另一只手把干粮放进钟下的筐里,来回放了几次才把干粮放完了。又把古钟放下才离开,不一会又回来,拿出一些干粮吃。吃完了再去取,轻巧的好像打开一个木盒子。满座的人都感到惊异。查伊璜问他:“这么一个男儿怎么要乞讨呢?”那小乞丐回答说:“我吃得太多,没有愿意雇用我的。”查伊璜因为他的力气大,劝他去当兵,小乞丐做出愁苦的表情,担心没有人推荐。查伊璜于是把他带回去,给他吃饭,算算他的饭量,大约和五六个人差不多。给他换了衣服,又给他五十两银子送他走了。

后来过了十多年,查犹子在福建作县令,有个叫吴六一的将军,忽然来拜见。两人侃侃而谈的时候,吴六一问道:“查伊璜是您的什么人?”查犹子回答说:“是我的叔父。他与将军您在哪里结识的?”吴六一说:“他是我的恩师。分别了十年,我非常想念他。麻烦您写信让查先生大驾光临一趟。”查犹子随口答应

了。暗自想叔父是一个有名的儒者,怎么有习武的弟子?等到查伊璜到了,就把这事告诉了他,查伊璜茫然想不起来。但是因为觉得吴六一询问自己的消息非常殷切,立即命人准备车马,都军们去投名帖拜见。吴将军赶紧迎出来,在大门外相遇。查伊璜一看,好像从没见过他。暗自怀疑是否吴六一记错了,但是吴将军对他更加谦恭。请他进来,过了三四个门,忽然发现有女子往来,知道这是将军的私房,于是就站住。将军又向他作揖。不一会到了客堂,卷帘的、搬座的,都是小妾。坐下以后,正要询问,吴将军的下巴一动,一个小妾捧着朝服来了,将军赶紧起来更衣,查伊璜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众老妇给吴六一整理好朝服,吴六一先命令几个人把查伊璜扶在座位上不让他起身,然后向他跪拜,就像拜见皇上和父亲。查伊璜非常惊异,不知道为什么。跪拜完了,吴六一又穿便服陪着坐下。笑着说:“先生想不起举起古钟的小乞丐了吗?”查伊璜才明白过来。然后举办宴席,下面举行歌舞作乐。酒席散了,群妾列对服侍。将军进入卧房,请他随意小坐,然后送查伊璜去休息。查伊璜因为喝醉起来晚了,吴将军已经在房门外问过三遍了。查伊璜感到不安,打算告别回去,吴将军扔掉军们的钥匙,把门紧闭。查伊璜发现吴六一每天也不做别的,只是查点妻妾丫环,使唤小兵,以及骡马、穿戴、器具,都让人登记,告诫他们不要有差错。查伊璜认为这是他的家务,所以没有细问。一天,吴六一拿着账簿对查伊璜说:“我能有今天,全是因为您的赏赐。丫环和物品,我都不敢隐瞒,谨以一半送给您。”查伊璜惊愕的不敢接受,吴将军不听。拿出自己积蓄的成串的钱好几万,分成两份。按照账簿一一核查,古玩、床几,厅堂内外都摆满了。查伊璜坚决制止,吴将军不理会他。登记了奴婢的姓名完毕,就让男仆打点行李,女仆收集器具,并嘱咐他们要恭敬的侍奉查先生,众人都恭敬的答应。又亲自看着奴婢们登上马车,养马的士兵牵好骡马,准备停当,才和查伊璜告别。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7分)

南柯子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种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分析一种即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写出了青山历历在目之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写出了潮水退去,沙迹残留的路面之状。(2分)

②用了视听(动静)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是视觉(或静景)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或动景)描写。(1分)

③“数声啼鸟怨年华”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2分)(答出一种即可)

(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忧伤之情。②抒发了作者天涯漂泊的厌倦之情。③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复杂心情。(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答案:(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①遗产是个古老的词汇,它的原始概念是指先辈留下的财产。在传统的遗产观中,遗产只是一种私有的物质财富。19世纪中期,开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财物同样视作遗产,这种遗产观的产生,缘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转型。人类的文明由远古到今天,一共经过两次转型。一次是由渔猎文明转为农耕文明,那时人类尚没有文化和文化遗产的概念。另一次是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化。在文明转型期间,人们不是很快就能看到正在逝去事物的内在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遗产的消亡正是在这种“物换星移”的时候。

②最先表达出这种新遗产观的是法国作家雨果。1832年他在《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一文中,用激愤的语言斥责当时大肆破坏法国城市历史的人。历史地看,新的遗产观最初总是被一些有识之士顽强地表达着。由于这些人不屈不挠的努力,新的遗产观逐渐得到广泛的认同,然后形成了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法国的第一部《历史建筑法案》就是作家梅里美努力促成的。到了20世纪初,英国、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国陆续有了一些范畴不同的遗产保护法。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现代化的加剧,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促使新的遗产观被国际社会广泛地接受。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遗产公约》和《各国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建议案》,这表明人类社会就新的遗产观已达成共识。

③物质文化遗产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静态的,是实体,比如文物器物、经典古籍、大文化遗址、重要的历史建筑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广泛得多,但常常看不见也摸不着。它包括民俗、方言、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等。然而,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它一直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有些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现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④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日本、韩国等国家。日本在1950年确立的《文化财保护法》中首次提出“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它的范畴。韩国在1962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把江陵端午祭列为韩国的“重要无形文化财”。由于他们的努力,这种遗产观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法》,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上有好几种叫法,如“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等。我国过去习惯称作“民间文化”,现在为了与国际上的称谓相协调,便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文化遗产内容由物质的、有形的、静态的,伸延到非物质的、无形的、精神的、生态的,显示了当今人类对自

己的文明创造的认识进了一大步。当人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倍加珍视并加以保护时,一个现代的遗产观便形成了。

(取材于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 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法国第一部《历史建筑法案》的颁布,表明人类社会就新的遗产观已达成共识。

B.一些作家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促成了世界各国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形成与推广。

C.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严重的破坏,促使新的遗产观被国际社会广泛地接受。

D.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活文化,比物质文化遗产更能体现出各个民族的本质。

E.我国把“民间文化”改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示对国际新遗产观的认同和支持。

解析:A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世界遗产公约》和《各国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建议案》,表明人类社会就新的遗产观已达成共识。B项,“一些作家”,在原文中为“一些有识之士”E项“表示对国际新遗产观的认同和支持”文中无根据,“新遗产观”应指“现代遗产观”。(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答案:CD

1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法的一项是(3分)()

A.国务院宣布自2008年1月1日起将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

B.一些学校邀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让学生目睹并学习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C.我国有关部门正通过笔录、录音、摄像等多种方式,全面采集各地方言的原始数据。

D.被焚毁近90年的故宫中正殿近日复建竣工,完整再现了清朝乾隆时期的建筑全貌。

解析:D项属于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答案:D

14.试概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范围较广泛,常常看不见也摸不着。②大多是老百姓创造,传承人越来越少。③直接表现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④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一点1分,全对4分。)

15.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一个现代的遗产观便形成了”。根据文意,“现代的遗产观”中的“遗产”包括哪些?(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私有的物质财富;②物质文化遗产;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2分,三点全答对4分。)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永远孩童的邓波儿

陈墨

你相信一个人在她6岁时就能在一夜间收到17万份的生日礼物吗?是的,你没听错,还真的有这样神奇的人物,她就是著名的美国童星邓波儿。

截至1941年,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美国公众共计花费4500万美元购买以她为原型的7款秀兰娃娃。“望子成星”的好莱坞妈妈们把砖绑在自己孩子的头上,为的就是让她们保持和秀兰·邓波儿一样矮小。

自1934年拍摄歌舞片《起立欢呼》之后,6岁的邓波儿成了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明星。仅此一年便拍摄了10部电影,并以此“不朽的惊人的巨大成就”获得奥斯卡特别奖,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孩子。

1935年到1939年,她都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列。事实上,她56个发卷的金色卷发、不笑时都有的甜美酒窝、胖嘟嘟红扑扑的小脸几乎成了美国人的精神慰藉,在电影院看看这个穿着娃娃裙的小天使唱唱跳跳,就能暂时忘掉大萧条和希特勒。媒体赞她是“大萧条中的一抹亮色”,罗斯福总统在炉边谈话中感慨:“只要我们国家还有秀兰·邓波儿,我们就会没事的。”

没有人希望邓波儿长大。具有远见的福克斯公司1934年把她的年龄从6岁改成了5岁,并抹去了她3岁时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这朵“好莱坞保护叶下洒满露珠的小花”无忧无虑的童年点亮了很多美国人的生活。

而实际上,邓波儿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3岁上舞蹈学校,3岁半参演第一部系列剧,4岁半参加第一个面试,“我是秀兰·邓波儿”,她对导演说,“我受过很好的指导。如果您想用我,请告诉我什么时间和该穿什么衣服。”

每个工作日她都要戴着56个发卷入睡,在嘈杂的片场练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使她能够同时收听两个广播节目而互不打扰。她懂得如何与最善于抢戏的老戏骨争镜头,也知道如何天真地避开记者不怀好意的提问。

1939年,福克斯公司依然让她穿着娃娃裙拍摄了《小孤女》。当身体的曲线代替了头发的曲线,她失去了吸引力。《华盛顿邮报》刻薄地嘲笑她,“秀兰变得像主妇一样,秀兰开始发胖,十一岁时骨节嘎嘎响,生活就是这样。”

一切光环都在离她而去:观众受不了他们最爱的小宝贝已经长大的事实,男演员难以和这个几年前还在膝头玩耍的小女孩儿逼真地谈情说爱。1950年,22岁的邓波儿正式退出舞台。

邓波儿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政界。尽管她在参加加州第11国会区补选时曾试图淡化自己在好莱坞的过往经历,却依旧铩羽而归。她无奈地认识到,即便自己已经40岁了,“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还是那个6岁的邓波儿。”

1969年,邓波儿出席联合国大会,这一次,童星秀兰为政治家秀兰打开了一扇门。来自所有国家的代表都觉得已与她相识已久,这让她在联合国的工作顺利却不轻松,“如果我做得不好,小秀兰帮我打开的门就会关上。”她每天只睡5小时——读书到两点,七点继续工作。

晚年的邓波儿仍然收到大量来自粉丝们的邮件,坐在电脑前的人们被那个洋娃娃般的小萝莉萌化了,就和70年前坐在电影院里的人们一样。“我想他们中的很多人以为我还是只有6岁”,秀兰说。

她于2014年2月10日逝世,终年85岁。她活在42部电影里,活在3个子女和无数影迷的心中。此外,这个永远的童星还以另一种形式被记住——一款以她名字命名的经典鸡尾酒。这款“秀兰邓波儿”没有酒精,面向孩子,为了让他们体验一回当大人的感觉。

16.第-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第一段文字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②通过影迷的行为来表现邓波儿的地位和影响;③结构上,引出下文对邓波儿演艺成就的叙述,④与结尾呼应,表现邓波儿永恒的艺术魅力。(每点1分)

17. 根据文意,概括秀兰邓波儿的主要人生经历。(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3岁上舞蹈学校,3岁半参演第一部系列剧,4岁半参加第一个面试;②6岁成了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明星;③22岁正式退出舞台;④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政界;⑤2014年2月10日逝世,终年85岁。(每点1分)

18.六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观点一:6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

首先,她的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精神慰藉;其次,为她在联合国工作打开通道,并激励她努力奋斗。再次,她的荧幕形象成为经典,被永远铭记。因此,6岁成名的经历给邓波儿带来了众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她是幸运的。

观点二:6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不幸的。

首先,邓波儿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失去了真正意义的童年;其次,限制了她的戏路,观众很难再接受长大的邓波儿;再次,还影响了她的仕途,让她在选举中经历挫败。因此,6岁成名的经历让她始终难以超越6岁的自己,她是不幸的。

(观点1分。理由5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9.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整句。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珍宝馆。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瀑呐喊,也能听到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有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人比黄花瘦”的婉约②“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斟低唱③“窗前明月”的故乡情④“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每句1分,仿造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20.假如你是比亚特广告公司王总的秘书小余,请你根据下面这段王总办公室的电话录音替王总整理出一份电话留言。你整理给王总看的这份电话留言要力求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55个字。

王总,您好!

我是优美广告艺术有限公司吴董的秘书小余。我们吴董今天临时有急事,下午必须赶去北京处理。他和您上周约好的今晚在世纪大酒店共进晚餐的聚会只能取消。吴董让我代他向您说声“抱歉”。另外,王

总,吴董想邀请您下周五晚上6:30在明珠广场东边的“厨子牛排”共进晚餐,吴董想确认您下周五晚上是否有空。您可以回电吴董26581111。谢谢!打扰王总了,祝王总工作顺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优美广告公司吴董秘书来电,取消今晚聚餐。吴董想确认下周五晚上6:30您是否有空到“厨子牛排”晚餐。回电26581111。(来电取消聚餐2分;确认周五活动,3分;回电1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9年初,乔布斯被诊断为肝癌晚期,急需做肝脏移植手术,但他排在最后一个。

有人找到医院院长杜尔先生,请求他行使一下院长的特权。也有人找到州长布雷德森,请求他给院方打个招呼,或写个批条,让乔布斯插队先做手术。院长的回答是:“我哪有特权让乔布斯插队?如果让乔布斯先做移植手术了,那么其他病人怎么办?”州长的回答是:“我哪有那个特权?打个招呼?批个条?什么意思?我不懂!谁也没有特权让谁可以先做手术,谁可以后做手术。”

有人劝乔布斯花点儿钱打点打点,先做手术。乔布斯坚决拒绝:“这怎么行?那不是违法了吗?我和大家是一样的,只能按顺序来做手术!”

6个星期后,乔布斯终于等来了可供移植的肝源,但非常遗憾的是,癌细胞已经扩散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错过了。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含模块综合测试题) 单元综合测评(一) 第一单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时代发展的需求,人民群众对戏曲的热情,使许多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诗人积极参与戏曲创作,甚至自操檀板,粉墨登场 ....。 ②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山仰止 ....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③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 底抽薪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④严冬的巨大雪毡一旦撤去,这时最触目惊心 ....的便是那暴露在眼前的种种污秽杂乱。依我们的偏见看来,自然也并非生性好洁。 ⑤他这人平素爱出风头,工作华而不实,喜欢夸夸其谈,我任他自言自语,不落言筌 ....,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⑥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文工团的青春岁月,不过是他们的黄粱一梦 ....,梦醒后才知人去楼空,早已面目全非。 A.①③⑥B.②③⑤ C.①④⑤D.②④⑥ B[①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②高山仰止: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景仰他,此处应用“高屋建瓴”。③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语义重复,删去“从根本上”。与前文矛盾。④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⑤不落言筌: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褒贬失当。⑥黄粱一梦:美好的事物转眼成空,也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近期举行的中法领导人会晤中,中方愿意继续本着合作共赢为原则,密切同法方各领域合作,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B.当前,企业生产利润如何?投资方向会调整吗?记者日前在多省市展开调查,不少靠实业起家、仍依靠实业创新发展的企业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C.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轮椅等残奥会特殊器械的形态。 D.最终,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黄旭华大胆地取消了用大陀螺保持艇体稳定这种设计,使我国核潜艇的研制没有走弯路。 D[A项,“本着……为原则”句式杂糅;B项,不合逻辑,“肯定的”改成“自己的”;C项,偷换主语,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应是“‘飞’字”。]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通常每本四折一楔子,剧本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B.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有悲剧、喜剧、正剧之分,

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题

必修1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位于某地区的甲、乙两市水资源拥有量差别较大。缺水的乙市出资2亿元向甲市买了50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永久使用权,用以解决本市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这也使甲市获得了相应的收益。水资源的市场调节有利于()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C.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D.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2.目前,我国网络购物人数已超1.2亿,个人网上购物销售额超过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但网络购物中的各种陷阱却层出不穷,阻碍了商品的正常交易。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就需要() A.实施网店实名制 B.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D.坚持网购市场在公有制中的主体地位 看下边的漫画。据此回答第3~4题。 3.漫画中的乳品企业添加超标三聚氰胺谋取暴利的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的弱点() A.自发生 B.盲目性 C.滞后性 D.灵活性 4.该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国家应直接管理企业,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B.宏观调控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只有以宏观调控为基础,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空调产量8078.2万台,已经成为世界上空调产量最大的国家,全球市场有70%的产品产自中国。其中产销量位居前列的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C.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D.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6.“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8%的目标一直没有改变,而每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侧重点却不断变化,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好字优先”到“保增长”,再到“好字当头”,这表明() A.宏观调控政策必须每年变化一次 B.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可超过8% C.宏观调控政策要根据客观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D.宏观调控的唯一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 7.2010年7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0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要求,对违反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部门将按照《价格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这体现了国家宏观调控的_____() 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道德手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2010年7月2日,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称,中国将在2015年之前逐步取消钢铁和有色金属及其产品的出口退税,此举( ) ①有利于限制相关行业产能并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②将导致钢铁企业亏损③将减少财政支出④有利于刺激钢铁企业改进技术,提高钢铁产品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必背课文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涉江采芙蓉(背诵全文)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秋兴八首(其一)(背诵全文)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咏怀古迹(其三)(背诵全文)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棘,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登高(背诵全文)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锦瑟(背诵全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蜀道难(背诵全文)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3-4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单元测评卷 必修四unit3-unit4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 、C 、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had worried myself sick over Simon's mother coming to see me.I was a new 1 , and I gave an honest account of the students' work.In Simon's case, the grades were awfully low.He couldn't read his own handwriting. 2 he was a bright student.He discussed adult subjects with nearly adult comprehension.His work in no way reflected his 3 . So when Simon's mother entered the room, my palms (手掌心) were sweating.I was completely 4 for her kisses on both my cheeks."I came to thank you." she said, surprising me beyond speech. 5 me, Simon had become a different person.He talked of how he __6__ me, he had begun to make friends,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 twelve years, he had __7__ spent an afternoon at a friend's house.She wanted to tell me how grateful she was for the 8 I had nurtured (培养) in her son.She kissed me again and left. I sat, stunned (惊呆), for about half an hour, __9__ what had just happened.How did I make such a life-changing difference to that boy without __10__ knowing it? What I finally came to 11 was one day, several months before, when some students were 12 report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Jeanne spoke 13 ,and to encourage her to raise her voice, I had said, "Speak up.Simon's the expert on this.He is the 14 one you have to convince, and he can't hear you in the 15_ of the room." That was it.From that day on, Simon had sat up straighter, paid more attention, 16 more, and became happy.And it was all because he 17 to be the last kid in the last row.The boy who most needed 18 was the one who took the last seat that day. It taught me the most __19__ lesson over the years of my teaching career, and I'm thankful that it came __20__ and positively.A small kindness can indeed make a difference. 1.A.cleaner B.reporter C.Monitor D.teacher 2.A.Or B.And C.But D.So 3.A.courage B.abilities C.feelings D.dream 4.A.desperate B.responsible C.unprepared D.unsuitable 5.A.Because of B.In spite of C.Apart from D.As for 6.A.loved B.envied C.pleased D.criticized 7.A.gradually B.constantly C.recently D.obviously 8.A.self-respect B.self-doubt C.self-pity D.self-defense 9.A.imagining B.observing C.wondering D.regretting 10.A.also B.even C.always D.still 11.A.expect B.remember C.believe D.accept 12.A.writing B.reviewing C.editing D.giving 13.A.quietly B.repeatedly C.quickly D.firmly 14.A.lucky B.lonely C.only D.likely 15.A.entrance B.middle C.front D.back 16.A.slept B.smiled C.shouted D.quarreled 17.A.intended B.pretended C.refused D.happened 18.A.change B.praise C.thanks D.visits 19.A.difficult B.painful C.valuable D.enjoyable 20.A.early B.slowly C.frequently D.occasionally 二、阅读理解(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hen Frida Kahlo's paintings were on show in London, a poet described her paintings as "a ribbon (丝带)around a bomb".Such comments seem to suggest Kahlo had a big influence on the art world of her time.Sadly, she is actually a much bigger name today than she was during her time. Born in 1907 in a village near Mexico City, Kahlo suffered from polio(小儿麻痹症)at the age of seven.Her spine(脊柱)become bent as she grew older.Then, in 1925, her back was broken in several places in a school-bus accident.Throughout the rest of her life, the artist had many operations, but nothing was able to cure the terrible pain in her back.However, the accident had an unexpected side effect.While lying in her bed recovering, Kahlo taught herself to paint. In 1929, she got married to Diego Rivera, another famous Mexican artist.Rivera's strong influences on Kahlo's style can be seen in her early works, but her later works from the 1940s, known today as her best works, show less influence from her husband. Unfortunately, her works did not attract much attention in the 1930s and 1940s, even in her home country.Her first one-woman show in Mexico was not held until 1953.For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her death in 1954, Kahlo's works remained largely unnoticed by the world, but in the 1970s her works began to gain international fame at last. 21.What does the phrase "a much bigger name" in paragraph 1 most nearly mean? A.A far better artist. B.A far more gifted artist. C.A much stronger person. D.A much more famous person. 22.The terrible pain Kahlo suffered was caused by________. A.Polio B.her bent spine C.back injuries D.the operations she had 23.Kahlo's style had become increasingly independent since the________. A.1930s B.1940s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完整版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 元测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 A .骤.雨(zh òu ) 纶.巾(l ún ) 一蓑.(su ō) 还酹. 江月(l èi ) B .罗绮.(q ǐ) 豆蔻. (k òu ) 吟.啸(y ín ) 揾. 英雄泪(w ēn ) C .遥岑. (c én ) 憔悴.(cu ì) 料峭. (q i ào ) 重湖叠巘.(y ǎn ) D .凝噎.(y ē) 樯橹.(l ǔ) 玉枕.(zh ěn ) 鲈鱼堪脍. (hu 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 B .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 C .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 D .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 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B .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C .倩.何人换取(请求) D .怎生.. 得黑(怎么生得) 4.下列诗句朗读音节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 、念去去/千里/烟波 C 、便纵/有/千种/风情 D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5.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6、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8.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9.古诗词中有些常见的意象往往赋予特定的含义,下列各项中不搭配的一项是( ) A 芭蕉、梧桐------孤独、忧愁 ,离情别绪 B 梅花、菊花、蝉---高洁品格 C 白云、明月 -----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 D 红豆-----男女爱情或亲情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四单元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 分,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分) 1. ft东省胶南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ft东省德州市政府启动实施“百万屋顶”计划,开展太阳能推广利用工作,打造“中国太阳城”。两大措施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 A.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 B.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C.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D.实施经济发展规划,引导经济健康发展 [答案] C [解析] A 说法错误,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B、D 与材料无关。 2. 近期,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是政府运用手段调节经济,这种手段能够起到调节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它。( ) A. 行政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 B. 财政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C. 经济直接关系着市场主体的利益 D. 法律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 [答案] C [解析] 税率属于财政政策,国家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3. 漫画《经营高手》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启示是( ) ①必须禁止各种形式的垄断经营 ②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反对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④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什么肉贵我们挂什么头”,显然有悖诚信。这说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这要求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原则,反对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必须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①不合题意,应舍去。4.2014 年3 月20 日,长沙市开始了为期3 个月地沟油集中整治行动,多部门将实现无缝对接,全面打击地沟油。地沟油现象的存在表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B.盲目性 C.滞后性D.竞争性 [答案] A [解析] “瘦肉精”、“地沟油”、“病死猪”、“制售假药”等的存在表明有些人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社会、国家的利益,这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检测题((有答案))(高一)

必修四第四单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吊丧.(sāng)属.文(zhǔ)郓.城(jùn)连辟.公府(bì) B.更.嫁(gēng)汤镬.(hùo)摈.弃(bìn)乞骸.骨(hé) C.负荆.(jīng)渑.池(miǎn)避匿.(nì)檠.弓弩(qíng) D.刎颈.(jìng)陛.下(bì)节旄.(máo)礼节甚倨.(j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坦露心扉完璧归赵藕断丝连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B.坚明约束所向披糜苦心孤诣春宵一刻值千金 C.屈节辱命困顿穷厄哀声叹气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合契若神锐不可当婉言辞谢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与:比……怎么样 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佯为:装作 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信然:相信是这样 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政理:政治清明 4.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 C.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 D.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B.得夜见.汉使 C.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 6.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未尝得题然后 ..为诗 C.张胜许之,以货物 ..与常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 ..于大王乎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书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 ...”,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遂通五经,贯六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举孝廉 ...不行: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天子射上林 ..中: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9—12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高中语文必修四期末测试题

必修四期末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尴尬嗜好意蕴变换莫测 B.漫骂忤逆诬陷越俎代庖 C.疲惫寒伧寒暄自惭形秽 D.裨益坟莹蔓延连篇累牍 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老舍先生在《茶馆》里是_______王利发经营的茶馆的变化来反映旧中国的变迁的。 (2)如果垃圾收费搞一刀切,统一每人每月多少元,势必会同排污收费一样_______为环保部门筹集资金的手段,对约束居民自身的行为没有丝毫作用,更不符合垃圾收费政策的初衷。 (3)公安部正在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拟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_______,探索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A.通过蜕化界限B.经过退化界线 C.通过退化界限D.经过蜕化界线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6月,法国电信旗下子公司宣布将加强与中国通信设备商的合作。无独有偶 ....,在全球处一流地位的商沃达丰运营商已经频繁地向中国的3G终端厂商抛出橄榄枝。 B.记者在阿富汗耳濡目染 ....了许多有关阿富汗难民的悲惨生活。 C.不论什么时候,他都是如坐春风 ....,亲切地和自己的下级交谈。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 ....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学生作文个性差异是很大的,这种差异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同一个体在不同能力层次上的差异造成的。 B.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我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C.早晨八时,随着一声枪响,参加“迎新春万人环城长跑赛”的同学们在环城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D.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外贸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外贸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擢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人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竟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狱:案件 B.郡中离文法 ..者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 ..奈何丁壮:年轻男子 D.其后,母自经 ..死自经:上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完整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漫画的寓意是() ①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②市场交易必须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 ③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要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漫画可以看出,商家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坚持公平、诚实守信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①②③正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A 2.随着网络深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购物方式也悄悄发生变化,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一些时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这一问题,需要() ①国家严格规范网上交易秩序 ②厂家生产价廉物美的商品 ③商家遵守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网上购物存在的问题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中,②与题意不符。 答案:C 3.2009年8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采取措施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依据是() ①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 ②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市场机制要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④加强直接干预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②不正确。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应是加强调控,不是直接干预,排除④。 答案:A 4.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府若要刺激经济增长,可采取的财政政策有() ①加大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②减少税收 ③扩大国债发行规模④降低银行利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④属于货币政策,应排除。 答案:C 5.为了鼓励居民和单位采用节能灯,国家财政对居民购买节能灯补助50%,对单位大宗采购节能灯补助30%,这是国家运用调节经济,这种手段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 A.经济手段直接关系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B.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C.行政手段以政府的强制力为坚实后盾 D.财政手段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解析:补贴属于经济手段,买节能灯享受补助涉及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 答案:A 6.2009年我国实施农村新型社会保险制度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覆盖。这说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高中语文必修一背诵篇目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诗两首》 (1)、《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2)、《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4、《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测试题 河南省新安县第二高级中学于剑涛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李陵的悲怨 石厉 每读汉代及其以后的历史,常想起李陵。他是纷乱如麻的中国历史上许多事件的头绪,每次提起,都让人心中难以释然。 司马迁曾因李陵而被汉武帝处以死刑,为了活命,司马迁自愿接受宫刑。为了证明自己并非为偷生而甘心受辱,而是身负重任以存身,他最终完成了那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史记》。就李陵,这还仅是一个开头,其实后世的许多历史环节都因为与李陵的遭遇而变得迷雾重重。 为汉武帝,李陵曾纵横匈奴腹地,被数倍的敌人围困,不得已中苟且偷生,投降匈奴。李陵勾起了匈奴单于的某种恻隐之心,被匈奴单于所尊崇,《史记》中的说法是单于“贵李陵”,《汉书》中的说法是单于“壮李陵”,单于将女儿嫁于李陵,并拜李陵为右校王。披阅有关匈奴的多种文献,当时匈奴的官制中,单于以下的诸王中,与之沾边的只能是右贤王,“校”“贤”声韵对转,想必在匈奴人仿汉朝的官吏体制中,右校王即右贤王。右贤王是仅次于左贤王的单于之下左右二王之一,是匈奴王庭中坐第三把交椅者。按惯例,李陵当统匈奴右地。匈奴王朝的右地即王庭西部,应该是阿拉善高原以北的大片地区。地理学上所谓的阿拉善高原,其东界贺兰山,西界北山(马鬃山),南边是河西走廊,北边一直延伸到现在的外蒙古。 阿拉善高原亘古就是一片干燥的荒原,沙漠、戈壁相间,古籍中称之为“大幕(漠)”“翰海”“流沙”等等。从张掖北60公里以外的古代居延要塞出发,穿过阿拉善高原这片茫茫沙漠,在大漠的极深处,方可望到李陵投降匈奴后游牧

最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座号: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官制 D.郡县制 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 B.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 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 4.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 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 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各自为政,分段治理 5.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 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 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 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

6.《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亭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法律制度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度 7.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 B.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 C.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D.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国,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明实行中外朝() A.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B.旨在终结丞相制度 C.有助于维护君主专制 D.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9.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唐之于汉的“变动”体现在() A.皇帝制度的确立 B.郡县制的实行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 10.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不断发生变化,常常出现“君主近臣,代起执政(执行政令)”,结果削弱了本朝原有中枢机构的职权。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秦朝设置三公九卿②西汉设置中朝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1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的行省制度 D.明朝的内阁制度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必背课文

必修1 沁园春·长沙(全文)毛泽东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雨巷(全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再别康桥(全文)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节)鲁迅 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四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