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957.00 KB
- 文档页数: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概念阐述】1.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一种思想和学说。
它的思想实质是确立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的新观念。
人文主义意味着肯定世俗人生的意义和感性生活的幸福,也是对个体的存在、人的权利、个性的自由和个体的价值等一系列全新观念的肯定。
在西方,人文主义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个时期。
2.智者运动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开始了智者运动。
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他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社会和世界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它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文艺复兴14世纪,意大利的一些市民和世俗的知识分子借助以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涌现了一批思想的巨人,他们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它涉及文学、艺术、思想、建筑、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并取得了丰硕与辉煌的成就。
后来这场运动扩展到西欧各国。
文艺复兴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自希腊智者运动以来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4.宗教改革16世纪欧洲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改革运动。
这一时期,欧洲的资本主义开始兴起,民族国家开始形成,而以教皇为首的罗马天主教会竭力维护旧的秩序,阻碍社会的进步,因而成为矛盾的焦点。
宗教改革中创立的教派被称为新教,主要有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它们强调“因信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事务的控制和干涉,要求建立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
宗教改革打击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势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制度,有进步意义。
5.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思想家对封建意识形态发起全面的批判,企图使人们的思想从传统偏见、神学教条、基督教会和专制政权的压制下解放出来。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人文精神:在西文中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其涵义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起内涵具体表现为: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中世纪:始于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最终融入文艺复兴和探索时代(地理大发现)中。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一节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公元前五世纪)一、背景: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的政治保障。
2、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的经济基础。
二、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1、思想观点: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影响:(1)积极:肯定人的价值,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2)消极: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
三、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主张:(1)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2)善是人的内在灵魂;(3)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影响: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作是《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二节文艺复兴(14-17世纪)和宗教改革(16世纪)一、文艺复兴(一)背景:1、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经济繁荣。
(根源)2、受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影响。
(二)兴起: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
(三)含义:是欧洲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四)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含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六)影响:1、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促使了宗教改革的出现。
3、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
4、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1、智者学派:(1)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思想活跃。
(2)观点及代表人物:智者学派以认识社会为讨论重点,①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②“人是万物的尺度”。
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格哥拉(3)评价:①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②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3、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为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
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亚里士多德:名言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最大的哲学贡献创立了逻辑学。
他被称为集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把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二、知道文艺复兴初期“三杰”和《十日谈》、《哈姆雷特》,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文艺复兴:(1)背景:①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②新兴资产阶级兴起并要求打破教会的束缚,但由于未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2)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其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
(3)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早期代表:薄伽丘,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代表作为《十日谈》,享有“人曲”美誉。
(揭露、抨击、歌颂、肯定、提倡、反对)②全盛时期(15世纪后期):a、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和丰富的思想感情,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b、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品《大卫》,其创作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他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c、拉斐尔,代表作《西斯廷圣母》其绘画以优雅、和谐、高度的完美享誉于世,被后世尊为“画圣”:③发展与传播(16世纪):莎士比亚。
1.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内涵2. 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考点梳理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 智者的启蒙(1)背景: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随着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平民地位的提高及个人主义的成长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而出现。
(2)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3)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敢于创新。
(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其观点的中心内容。
被视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5)评价: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也被看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2.苏格拉底(1)主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与智者运动一样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勇于捍卫自身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2)评价①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②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3.人生而平等(1)由芝诺创立的斯多亚学派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人“生而平等”,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带有理性并由此得出了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代表人物塞内卡还说奴隶也具有和自由人一样的各种高尚品性。
(2)意义: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二、人性的复苏1.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1)背景①政治上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在欧洲确立了神权统治。
②经济上: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这与禁欲主义相矛盾。
③思想上:意大利的部分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掀起了“文艺复兴”。
(2)性质及矛头: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它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从恢复人性开始,矛头指向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2.人性的启蒙(1)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传统知识的存在和使用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与发展中国家许多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1第一讲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一、人文精神的含义名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②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③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
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二、智者学派:1、产生背景:①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②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③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2、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3、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4、评价:①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
②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苏格拉底:①认识你自己,注重伦理道德问题;②“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即知德合一;③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四、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知识2第二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1、历史背景:①经济因素:14、15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②政治因素: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③思想因素: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④人才因素:意大利人才众多。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